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合集下载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在法律体系中,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是三种不同的行政法律文件,它们在管理国家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定义、制定机构、适合范围、法律效力和修改程序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区分这三种法律文件。

一、行政法规1.1 定义: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依据法律授权,为了具体规范行政行为而制定的具有普遍适合性的规范性文件。

1.2 制定机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制定,经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施行。

1.3 适合范围:行政法规适合于全国范围内,对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约束力。

二、地方性法规2.1 定义: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律授权,为了规范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行为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2 制定机构: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经审议通过后发布施行。

2.3 适合范围:地方性法规适合于本行政区域内,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约束力。

三、行政规章3.1 定义:行政规章是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为了具体规范行政行为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2 制定机构:行政规章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制定,经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施行。

3.3 适合范围:行政规章适合于具体行政机关内部,对该行政机关内的工作人员具有约束力。

四、法律效力4.1 行政法规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其法律效力仅次于法律,对全国范围内的行政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

4.2 地方性法规具有地方性法律效力,其法律效力仅限于本行政区域内,对该行政区域内的行政行为具有约束力。

4.3 行政规章具有较低的法律效力,其法律效力仅限于具体行政机关内部,对该行政机关内的工作人员具有约束力。

五、修改程序5.1 行政法规的修改程序普通要经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的批准,修改程序相对较为复杂。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一、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

行政法规属于国家统一制定的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行政行为。

行政法规的特点:1. 法律授权性:行政法规的制定必须依据法律的授权,不能超越法律的范围。

2. 普遍约束力:行政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行政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

3. 具体明确性:行政法规对行政行为的规范要求具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以便行政机关执行。

4. 可变性:行政法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废止或补充。

二、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律授权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本地区的行政行为。

地方性法规属于地方性的法规,适用于特定地区的行政行为。

地方性法规的特点:1. 法律授权性: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必须依据法律的授权,不能超越法律的范围。

2. 适用范围:地方性法规适用于特定地区的行政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

3. 具体明确性:地方性法规对行政行为的规范要求具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以便行政机关执行。

4. 可变性: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废止或补充。

三、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国家机关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授权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和行政行为。

行政规章属于行政机关内部制定的规章,适用于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行为。

行政规章的特点:1. 法律授权性:行政规章的制定必须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不能超越法律、行政法规的范围。

2. 内部适用性:行政规章适用于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行为,具有约束力。

3. 具体明确性:行政规章对行政行为的规范要求具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以便行政机关内部执行。

4. 可变性:行政规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废止或补充。

总结: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是三种不同层级的法规文件,用于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一、概述在法律法规体系中,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是三种不同类型的法规文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法规的定义、特点、制定程序和适合范围,以匡助读者更好地区分它们。

二、行政法规1. 定义: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用于规范行政管理行为的具有普遍适合性的法规文件。

2. 特点:a. 立法主体:国务院,即中央政府。

b. 适合范围:全国范围内的行政管理行为。

c. 法律效力:具有普遍适合性,具有行政强制力。

d. 程序: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生效。

3. 举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三、地方性法规1. 定义: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用于规范本地区行政管理行为的法规文件。

2. 特点:a. 立法主体: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b. 适合范围:相应地区内的行政管理行为。

c. 法律效力:具有普遍适合性,具有行政强制力。

d. 程序: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3. 举例:《北京市环境保护条例》、《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

四、行政规章1. 定义: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及其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用于规范具体行政管理行为的法规文件。

2. 特点:a. 立法主体:国务院及其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b. 适合范围:具体行政管理行为。

c. 法律效力:具有行政强制力。

d. 程序:经相应机关审议通过后生效。

3. 举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五、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关键点1. 立法主体: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行政规章由国务院及其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

2. 适合范围:行政法规适合全国范围,地方性法规适合相应地区,行政规章适合具体行政管理行为。

3. 法律效力: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具有普遍适合性,具有行政强制力,行政规章只具有行政强制力。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引言概述: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是三个不同的法律层级。

虽然它们都属于行政法律,但在法律地位、适用范围和制定程序等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者的区别和特点。

一、行政法规1.1 行政法规的定义和特点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用于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

它是对法律的具体化和细化,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

1.2 行政法规的适用范围行政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行政机关,具有普遍适用性。

行政法规的制定需要经过立法程序,并公布施行。

1.3 行政法规的例子行政法规的例子包括《行政许可法实施条例》、《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

这些法规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了具体规定,保障了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地方性法规2.1 地方性法规的定义和特点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用于规范地方行政机关的行为。

它是对行政法规的补充和细化。

2.2 地方性法规的适用范围地方性法规适用于相应地区内的行政机关,具有局部适用性。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需要经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并公布施行。

2.3 地方性法规的例子地方性法规的例子包括各省市的《行政处罚法实施办法》、《城市规划条例》等。

这些法规对地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了具体规定,保障了地方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三、行政规章3.1 行政规章的定义和特点行政规章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用于规范行政机关内部的行为。

它是对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

3.2 行政规章的适用范围行政规章适用于行政机关内部,具有局部适用性。

行政规章的制定需要经过相应行政机关的程序,并在内部公布施行。

3.3 行政规章的例子行政规章的例子包括各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规程》、《办事流程规定》等。

这些规章对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流程和行为进行了具体规定,保障了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规范性。

四、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依据4.1 法律地位的依据行政法规具有国家层面的法律地位,地方性法规具有地方层面的法律地位,而行政规章则是行政机关内部的规章制度。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一、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或者各部委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规,用于规范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法规属于国家统一制定的法规,适合范围广泛,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行政法规的特点:1. 由国务院或者各部委制定: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或者各部委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

2. 具有普遍约束力:行政法规适合于全国范围内的行政管理活动,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3. 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行政法规在法律层级上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二、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用于规范本地区的行政管理活动。

地方性法规属于地方性的法规,适合范围相对较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地方性法规的特点:1.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

2. 适合于本地区的行政管理活动:地方性法规适合于制定法规的地区范围内的行政管理活动,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具有约束力。

3. 法律效力相对较低:地方性法规在法律层级上低于行政法规,具有较低的法律效力,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三、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指由国务院、各部委或者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用于规范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规章属于行政性的规章,适合范围较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行政规章的特点:1. 由国务院、各部委或者地方政府制定:行政规章可以由国务院、各部委或者地方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

2. 具有普遍约束力:行政规章适合于规定的行政管理活动范围内,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3. 法律效力相对较低:行政规章在法律层级上低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具有较低的法律效力,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总结: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是用于规范行政管理活动的法规和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一、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授权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国家行政管理的活动。

行政法规属于国家层面的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

行政法规的特点:1. 具有普遍约束力:行政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行政管理活动,对行政机关和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2. 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3. 对行政管理活动进行规范:行政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国家行政管理的活动,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程序等方面的规定。

二、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性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授权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地方行政管理的活动。

地方性法规属于地方层面的法规,适用于该地方范围内。

地方性法规的特点:1. 具有普遍约束力:地方性法规适用于该地方范围内的行政管理活动,对行政机关和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2. 由地方性行政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性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3. 对地方行政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地方性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地方行政管理的活动,包括地方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程序等方面的规定。

三、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地方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行政管理的活动。

行政规章既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也包括地方行政机关制定的。

行政规章的特点:1. 具有普遍约束力:行政规章适用于行政管理活动,对行政机关和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2. 由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章可以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地方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制定。

3. 对行政管理活动进行规范:行政规章主要用于规范行政管理的活动,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程序等方面的规定。

总结: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都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行政管理的活动。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文件,一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XXX法》为名,比较好区分。

难以区分的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行使行政立法权制定的规范性法文件。

行政法规两种:一是由国务院直接起草、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二是由国务院主管部门起草、制定,由国务院批准,再由制定部门发布的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的名称: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规定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规定;办法则是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是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省级、较大市、经济特区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在本地区内施行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文件。

区分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主要看发布机关是国务院还是地方权力机关。

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主管部门和法定的地方政府依法制定和发布行政规章的活动。

行政规章可以采用“规定”、“办法”、“实施细则”和“规则”等作为名称,但不得以“条例”作为名称。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发布。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级、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发布。

至于“暂行办法”“实施条例”之类的,是与立法的性质有关,具体而言,包括执行性立法与创制性立法:执行性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执行或实现特定法律和法规或者上级行政机关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进行的立法,通过执行性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一般称“实施条例”、“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

创制性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填补法律和法规的空白或者变通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以实现行政职能而进行的立法。

一旦上位法有规定,该重复规定自然失效,因此,往往以“暂行”作为名称。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对于需要制定法律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一、概述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都属于行政法规范的一种形式。

虽然它们都是行政法规,但在性质、制定程序、适合范围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者的区别和特点。

二、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具有普遍适合性的法规,是对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普通是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并由国务院发布。

行政法规的适合范围通常覆盖全国范围,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例如,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就是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规,它对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程序、条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适合于全国各地。

三、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法规,是对本行政区域内行政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普通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

地方性法规的适合范围通常仅限于本行政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例如,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北京市环境保护条例》就是一部地方性法规,它对北京市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适合于北京市范围内。

四、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法规,是对行政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

行政规章的制定程序普通是由制定机关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并由制定机关发布。

行政规章的适合范围通常较为具体,涉及某一特定行政领域,具有较低的法律效力。

例如,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实施条例》就是一部重要的行政规章,它对行政处罚的具体实施细则进行了详细规定,适合于全国范围。

五、区别与特点1. 性质区别:行政法规具有普遍适合性,地方性法规适合于本行政区域,行政规章适合于某一特定行政领域。

2. 制定程序区别: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规章由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文件,一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XXX法》为名,比较好区分。

难以区分的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行使行政立法权制定的规范性法文件。

行政法规两种:
一是由国务院直接起草、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
二是由国务院主管部门起草、制定,由国务院批准,再由制定部门发布的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的名称:
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
规定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规定;
办法则是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是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省级、较大市、经济特区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在本地区内施行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文件。

区分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主要看发布机关是国务院还是地方权力机关。

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主管部门和法定的地方政府依法制定和发布行政规章的活动。

行政规章可以采用“规定”、“办法”、“实施细则”和“规则”等作为名称,但不得以“条例”作为名称。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发布。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级、较大市的
人民政府发布。

至于“暂行办法”“实施条例”之类的,是与立法的性质有关,具体而言,包括执行性立法与创制性立法:
执行性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执行或实现特定法律和法规或者上级行政机关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进行的立法,通过执行性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一般称“实施条例”、“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

创制性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填补法律和法规的空白或者变通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以实现行政职能而进行的立法。

一旦上位法有规定,该重复规定自然失效,因此,往往以“暂行”作为名称。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对于需要制定法律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