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的危害

合集下载

浅析应试教育的弊端及其对策

浅析应试教育的弊端及其对策

浅析应试教育的弊端及其对策1000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虽然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的快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本文将从弊端及对策两个方面来深入探讨应试教育问题。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1. 评价方式单一因为竞争激烈,学生们必须要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入学的机会,这使得应试教育评价学生的方式变得非常单一,即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这样,学生在学校里拼命努力,只为了好的成绩和高的排名,忽视了学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2. 教育缺乏趣味和创新由于应试教育考试内容和试卷格式的单一,且讲究标准答案,高度统一,教育缺乏趣味和创新,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无法被激发,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3. 社会逐渐产生了贿赂和权力介入的现象应试教育已经成为最为关键的升学方式,这使得一些人或组织会采取舞弊或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来获得更好的成绩,进而获得更好的升学机会。

这就导致了应试教育不公平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聚集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和优秀生源的重点、示范等学校成为了极少数人的特权和垄断。

二、应试教育的对策1. 多元评价方式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因此,评价学生的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除了考试成绩,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考察学生,如课堂讨论、实验锻炼、实践操作、学科竞赛等等。

这样,学生才有机会展示他们真正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

2. 激发学生兴趣与探索精神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探索精神,是学生认知真正的呈现。

学校可以尝试做些手工、美术、音乐、体育等活动,为学生创造多种学习和生活场所,以多元话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探索知识和发掘自我价值。

这样,在学生的求知心中萌发出了对探索与追求真理的热忱,人的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和多彩。

3. 透明公正管理我们也需要完善监管机制,建立透明、公正、科学的评价制度,对于贿赂和舞弊行为坚决打击、固若金汤。

同时,加强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降低优质学校招生的门槛,思考网络学习、跨地域教育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更多的学生铺垫上芳草地。

应试教育严重脱离实践

应试教育严重脱离实践

一、引言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应试教育逐渐暴露出严重脱离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从应试教育的定义、现状、危害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应试教育的定义应试教育是指以考试为主要手段,以分数为导向,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

三、应试教育的现状1. 考试压力增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每年都要面临各种考试。

这些考试不仅包括学校组织的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包括中考、高考等重要考试。

学生在考试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身心健康受损。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应试教育使得学校、教师和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考试复习中,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育资源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处于劣势。

3. 教学方法单一应试教育下,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机会。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应试教育的危害1. 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试教育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解决能力,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试教育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置于次要地位,使得学生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自我。

这种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应试教育使得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

贫困地区的学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加剧。

五、应对措施1. 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试制度,减少考试次数,降低考试难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道德品质等纳入评价范围。

浅析应试教育的弊端及其对策

浅析应试教育的弊端及其对策

1应试教育的弊端1.1应试教育中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从素质教育提出至今,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我们现在提出要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要普及义务教育,不要重少数轻多数。

但仍有不少同志提倡他的“应试教育”,鼓吹要理直气壮追求升学率,搞英才教育,对“应试教育”产生的触目惊心的后果,竟然熟视无睹。

然而“应试教育”引发的恶性案例,一次又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从1985年以来,各类恶性案件从来没有断过,例如1985年某市发生了十二岁女生隋某因父母逼迫考高分服毒自杀案件。

1987年11岁小学生夏斐因考试未得高分,被母亲活活打死,母亲在狱中自杀,从而使一个家庭从社会上消失了。

1990年4月,某高中女生邓某某,因照顾重病的父亲导致成绩下降,被学校列为计划外学生,要交500元学费,服农药自杀。

1992 年4月,《解放日报》有一期情况简报报导,在分数与升学率重压下,有多名中小学生自杀。

1995 年1月,某中学女生毛某某因不堪忍受教师罚抄作业,服毒自杀。

1995 年4月,某小学生刘某某考试成绩略低,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不适当的批评,跳楼自杀。

1995年5月,某大学附中一女生因考试成绩差,受到老师的冷落,上吊自杀。

1995年6月,某初中学生李某因违反学校早读不能看课外书的规定被学校老师罚款和打骂,自杀。

1996年6月,某县13岁小学生郭某某因考试成绩差,被老师罚款,在外游荡两天后回家服毒自杀。

1996年10月,某市学生周某因参加数学奥林匹克赛被淘汰,在教室上吊自杀。

1996年12月,某市13岁小学生王某因停电,作业未完成,被老师罚款,服毒自杀。

1997年3月,某市高三的林某因考试压力大,写了一份遗书,放煤气自杀。

2000年,浙江金华四中学生徐力杀母事件。

上述这些事件都是不该发生的,但是已经发生了,而且还在继续发生。

到底是谁的过错呢?家长?校长?教师?家长望子成龙何错之有,校长从严治校责无旁贷,教师呕心沥血更是劳而忘私啊。

应试教育的感言

应试教育的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曾经的应试教育参与者,我深刻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利弊。

在此,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对应试教育发表一番感言。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1. 过分强调分数,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应试教育以分数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忽视了道德、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培养。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许多学生成了“高分低能”的典型代表,缺乏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压力巨大,学生身心健康受损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追求高分,学生不得不放弃休息、娱乐和兴趣爱好,长时间沉浸在题海战术中。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家长过度焦虑,亲子关系紧张应试教育让家长也背负了沉重的压力。

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报辅导班、请家教。

这种过度焦虑的心态,使得亲子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导致家庭矛盾。

4. 教师评价体系单一,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应试教育下,教师的评价体系单一,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长期以往,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无法得到全面提升。

二、应试教育的利处1.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

通过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 促进教育公平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

虽然存在地域、城乡、家庭等方面的差异,但通过考试选拔,使得不同背景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3.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应试教育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三、应试教育的改革与反思1.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改革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培养。

应试教育造就的十大恶果

应试教育造就的十大恶果

应试教育造就的十大恶果恶果一:造就了发应试教育之财的暴发户。

暴发户们扰乱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市场。

本来学生时代是多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时代,但是现在却为学生提供了五花八门的练习题、测验卷、考试宝典等,教师逼着买,家长主动买,学生不得不买,于是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抹杀了,每天陷入各种各样的、题型怪异的题海中,幸福了少数商人,辛苦了多数孩子。

恶果二:造就了“缺腿”教育思想。

考试得高分理所当然,但是,只为高分而教育却成了应试教育下的现实,学生的品德如何、修养怎样、生存能力大小、自立能力强弱等这些关系孩子生命的宝贵知识全都被打入冷宫,“缺腿”的教育思想必然造就“缺腿”的孩子。

恶果三:造就了让部分学生得高分的怪异名师。

现在一些地方上的所谓名师,最大的成就就是他的学生平均成绩得第一、他培养了几个高考状元,很少说他成功的教育好了多少名不好教育的学生。

这样的“名师”,实际上只是把自己的名声建立在了学生追求分数的痛苦中,是牺牲学生其它兴趣和综合发展为代价的,是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科学发展需要的,这样的名师实在是怪异的名师,他们扬名于高分学生、陶醉于编辑试题辅导资料,让本来繁荣的应试资料市场更加五彩缤纷,这样的怪异名师还是少点好,因为他们在间接地给学生增加负担。

恶果四:造就了狠榨学生智慧之油的重点学校。

现在所谓的重点学校就是升学率高的学校,然而他们的升学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狠榨学生的智慧之油,把学生的智慧之油撒在课本、题海上,猛烈燃烧,并且加上大量的时间保证,恨不得把学生的油抽净熬干,学生高考完了,智慧和灵性也就到了崩溃的边缘。

恶果五:造就了“学生分数第一”的变态家长。

应试教育下的家长个个心急如火,孩子学习成绩成为家庭的头等大事,而且,也要列入家庭的重要经济支出计划。

学生成绩好,皆大欢喜,学生成绩不好,拳打脚踢,家庭暴力和应试教育关系密切,甚至成为家庭暴力的导火索。

恶果六:造就了靠学生分数评价学校工作和教师水平的懒惰、贪婪的教育管理者。

应试教育利弊坏范文

应试教育利弊坏范文

应试教育利弊坏范文应试教育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段生命历程。

从小学到高中,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各种考试。

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很多人开始怀疑应试教育的本质,开始关注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究竟有哪些弊端,它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由于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分数,而分数只能代表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能代表思考的能力。

因此,应试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记忆力和运算能力。

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很难得到锻炼和提高。

而这两者恰恰是孩子们未来拥有成功职业的关键。

另一个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

随着孩子们学习的深入和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孩子会感到压力很大,甚至会有焦虑和抑郁的情况。

这是因为学生在应试教育的系统内,必须达到要求,才能获得一定的成绩,进而被更好的中小学或高校选中。

这种竞争会让很多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应试教育的又一个弊端是缺乏创新性,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在应试教育中,老师们往往把教材分解为了不同的知识点,因此课堂教学往往编程了一个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这样,学生们很难学到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因为他们更多的是被灌输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而缺乏对于知识本质的掌握和理解。

应试教育在缺陷之外,还有它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应试教育的系统中,学生通常需要系统地学习各种科目,把基础知识掌握好才能更好地完成进一步学习,这种紧密的关系也帮助了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

另外一个优点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给了学生们竞争优势,使他们在招生录取中更容易被选拔。

应试教育的高考制度或其他类似的评测系统,已经给予了学生们明确的目标和竞争对象,从而让学生们更加集中精力和积极进取。

在应试教育中,我们既要看到它的优点,又要看到它的缺点。

应试教育虽然有一些弊端,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它。

我们需要通过改革,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从而帮助我们未来的孩子们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的弊端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口号一直都在高喊着,但“应试教育”的路还在踏踏实实地走着,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了“应试教育”弊端颇多:1、以成绩取人,伤害了学生,伤害了老师。

有的学生本来在其它方面还是很有特长的,因为学习成绩低,所以被任课教师视为“差生”,因为这些学生被视为“差生”,他们对教师失去了信心,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有的老师虽然工作做了不少,但因为没有成绩而被否定,评优选先都没份,所以心理感到不平衡,使一些本来勤奋的教师会产生一种“反正干了也是白干,不如不干或少干”的心理。

2、以成绩取人,迫使学生、老师都在搞“题海战术”,为了成绩,学生的身体、心理,老师的身体、心理都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

“应试教育”要的是“葫芦”,“虫子”把“叶子”都“吃”掉也没有关系的!殊不知,没了“叶子”如何才能长好“葫芦”!3、因为“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分数,所以导致一些重点高中在录取学生时会以1分之差向学生索取高额的费用。

这种现象让人感到心寒。

其实1分之差并不代表学生能力有多大的差别,但一些学生因为1分之差没有上线,结果付出高额费用的人不在少数。

难道学生的素质应该用金钱来衡量吗?4、分数引发了教师之间的明争暗斗,他们在分班上,在考试安排上,在监考上、在判卷上玩起了猫腻,分数又引发了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

5、“应试教育”迫使初中的教育教学只能是对学生的“看”,很少给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考试要考什么,教师便研究什么,然后就要看着学生做题了。

这样的学生在教师长期的“看”的作用下,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到了高中,他们少了教师“看”的“拐杖”,便不会学习了,因此成绩下滑得厉害。

我们学校本来就是我们县里的“名校”,成绩在这几年里一直都是在全县名列前茅的,但今年的高考结果是从我们学校出去的学生竟然没有几个上“一本”的,甚至上“二本”的都很少!我知道我们学校是如何在这几年里一直名列前茅的原因,那都是老师们“干”出来的,有的教师曾经中午不回家看着学生上课!“题海战术”造就了这样的学生!当然,这不能怨教师、也不能怨校长,更不能怨局长,怨只怨那该死的“应试教育”!各位教师朋友,你们有没有同感呢?首先,你有这样的想法很正确,而且很好,因为它说明你很爱思考,并且对事物有自己很深的见解。

高考中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

高考中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

高考中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高考中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包括:1. 学习焦虑和压力:高考被视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关键,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焦虑。

应试教育强调排名和分数的竞争,学生常常为了追求高分而过度劳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

2. 考试应试技巧过重:应试教育让学生过于注重应试技巧和答题套路,而学习的质量和理解力则容易被忽视。

这种应试导向的学习方式妨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和学科兴趣的培养。

3. 学科窄化:为了应对考试的需求,学生往往只学习考试科目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拓宽视野。

这可能导致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对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足。

4. 教育资源不均衡:应试教育强调高考分数的重要性,导致教育资源向重点高中、名校倾斜,而农村地区和一些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这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5. 创新和实践的缺失:应试教育偏重书本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这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界和社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不仅仅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潜能和兴趣爱好,给予学生更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 引导多元化学习: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学科交叉能力。

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改革考试制度:逐步改变过度依赖高考分数的招生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考虑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 公平教育资源分配: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一些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的投入,尽量缩小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

通过以上努力,可以逐渐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试教育的危害
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自古有之。

自隋朝以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近千年,为国家选用人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后来也影响人才的成长,不利于培养人的创造力,阻碍国家的发展。

我们国家的高考为社会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各项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高考是我们国家相对比较公平的一项考试,但也存在弊端。

据调查,各地小学每学期要进行1到2次统一考试,有的是县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也有的是乡镇中心校组织的。

每单元要考试,学生拿着试卷让家长签字,分数少的遭到家长的呵斥,甚至打骂。

教育管理者把班级考试成绩作为老师的成绩,并与老师的职称晋级,绩效工资等挂钩。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加大作业量,占用其它科时间,甚至体育课,科学课,思想品德课不上,都用来上语文,数学。

还有的讽刺挖苦学生,更有甚者动手打学生。

学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何谈快乐,怎能快乐成长?
试想,学生不会做题,老师着急,动手打学生。

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打会的。

一位人类灵魂工程师面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举起粗大的手扇向学生,还有的拧耳朵,还有的
用小棍敲,凡此种种,能培养出健康的人吗?
我认为体育与语文、数学同样重要。

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爱蹦爱跳,却被禁锢于教室,无法接触到蓝天白云。

没有好的环境,孩子怎能健康成长,没有爱学生的老师,怎能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没有适当的教育制度,怎能培养出优秀人才?
请老师们,不要为了个人小利,而牺牲孩子的整个人生。

有一位老师特别受人敬仰,他就是夏丏尊。

他处处爱孩子,保护孩子。

如老师都向夏丏尊那样,我们的孩子就会健康成长,我们的国家就会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就会振兴,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