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画的名人名言
书画语录经典短句

1.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2.——苏轼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齐白石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
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3.挥笔撒墨锦上花,书画创作风采佳。
4.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
涛画
5.画虽师法古人,须时见本色,乃得真趣。
一程庭鹭
6.书与画一耳。
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
一杨维桢
7.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一王羲之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一颜真卿
8.画中惟山水最高尚。
虽人物花鸟草虫,未始不可称绝,然终不及山水之气味
风流潇洒。
一唐志契
9.油画、素描、钢笔等西洋画,都是摁着向布和纸上发挥;但中国的国画、书
法都提笔,提笔就是提气。
10.技艺再高的画家,也不能代替你描绘生命的图画。
11.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松
年《颐园论画》
12.画山水要有神韵;画花鸟要有情趣;画人物要有情又有神。
一黄宾虹
13.书肇于自然。
1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松
年《颐园画论》
15.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关于书画的名言名句

关于书画的名言名句书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被视为艺术的精髓。
许多名人和文化名流都曾留下了关于书画的名言名句,这些名言名句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书画艺术的理解和赞美,也传递了他们对艺术追求和人生境界的思考。
1.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画艺术能够给人带来无穷的精神满足。
这句名言强调了书画艺术的独特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追求高尚境界的方式。
2. 画是心灵的镜子,书是智慧的指南。
这句名言强调了书画艺术与个人内心的关联。
通过书画,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通过欣赏书画作品来启迪智慧和培养心灵。
3. 书法如人品,画法如人相。
这句名言强调了书法和绘画与个人品质的关系。
通过书法和绘画,人们可以展现出他们的性格、气质和情感,艺术作品也成为了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投影。
4. 一曲明月,千里共婵娟。
这句名言强调了书画艺术的传神之处。
书画作品可以通过简洁的线条和铺陈的色彩,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带给观者无穷的美感和思考。
5. 万物有声,一针一线皆成曲。
这句名言强调了书画艺术的细腻之处。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需要精细的用心和细致的观察,才能表达出自然界的美妙和人世间的情感。
6.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这句名言强调了书画艺术与文学的结合。
通过画作可以引发观者的联想和情感,而诗歌也常常以画作为灵感,相互交织,共同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而言之,书画艺术凭借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和追求。
通过名人和文化名流的名言名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人生境界。
关于赞美书法家的名言

关于赞美书法家的名言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
1. 杜甫:“书贵神韵,形似其次。
观书法如观人,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
2. 王羲之:“书法之道,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器。
”
3. 苏轼:“字如人之面,志同道合,虽相隔千里,亦如对面谈心。
”
4. 黄庭坚:“书法者,抒发性情,发扬光大,字形之外,更有魂魄。
”
5. 米芾:“书法贵在创新,然创新须建立在传统基础上。
”
6. 欧阳询:“学书者,先学笔法,后学字形,笔法熟练,方能达意。
”
7. 颜真卿:“书法是一种精神寄托,通过笔画表现内心
的情感与气质。
”
8. 赵孟頫:“书法是心灵的窗户,通过书法可以窥见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
9. 董其昌:“书法之美,在于气息、骨韵、神采、意境四者兼备。
”
10. 张大千:“书法是一种艺术,艺术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表现。
”
这些名言传达了书法家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追求以及对书法在精神层面上的价值的认可。
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和名言成为了后人学习和传承书法艺术的宝贵财富。
关于国画艺术的古代名言名句大全

关于国画艺术的古代名言名句大全1.图画天地,品类群生。
贤遇成败,靡不载叙。
恶以世,善以示后。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2.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唐·张远《历代名画记》3.图绘者,莫不明劝,著升沉,千载寂静;披图可。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4.无从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唐·张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5.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唐·张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6.图画者所以,怡悦情性,若非穷玄妙于意表,安能合神变乎天机?——唐·张远《历代名画记·卷六·宋·王微》7.丹青不知老将至,宝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8.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唐·岑参《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9.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
——宋·苏轼《宝绘堂记》10.画山水之流于世也,隐造化之情实,论古今之,发挥天地之形容,蕴藉圣贤之艺业。
——宋·韩拙《山水纯全集》11.绘画之事,足以启人之高致,发人之浩气。
——明·汪珂玉《跋画》12.莫把丹青等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明·徐渭《独喜蒙花到白头图》13.学画所以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
——清·王昱《东庄论画》14.腕底风情,陶然自得。
——清·董《素居画学钩深》15.能尽天地万物之情状者,莫如画。
——清·叶燮《赤霞楼诗集序》16.人品既已高,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17.人品不高,用墨无法。
——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18.笔墨本是写人之胸襟,胸襟既开阔,则立意自无凡近。
关于书法的名人名言

书法的名人名言关于书法的名人名言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刘熙栽《艺概》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苏轼《书论》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
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陈绎曾《翰林要诀》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刘熙载《艺概》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米芾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王妤7、笔下龙蛇似有神。
——张怀谨8、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张怀谨9、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张彦远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1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
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张彦远《法书要录》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刘熙载《艺概》1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
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项穆《书法雅言》1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张怀谨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李嗣真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蔡邕《石室神授笔势》1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扬雄《法言》1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
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法三味》2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项穆《书法雅言》2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书画名言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明·徐谓)●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清·方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张彦远)●战斗场面和绘画,都要在远处观看(英国)●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雷诺兹)●最接近雕刻的绘画最完美(朗费罗)●文学家是以抽象化了的,即以观念来表现自己。
但是画家以素描和色彩把自己感觉和知觉到的具体化(塞尚)●在油画的后面,跳动着画家的脉膊,在塑像之中,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里尔夫)●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乔·雷诺兹)●书肇于自然(汉·蔡邕)●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字怕练,马怕骑●字无百日功●拳要打,字要练●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李嗣真)●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关于书法的名人名言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画画名言名句优美句子

画画名⾔名句优美句⼦1. 有关画画的名⾔美术所以能产⽣科学,全从“真美合⼀”的观念产⽣出来。
他们觉得真即是美,⼜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
——梁启超美术⼀旦脱离了真实,即使不灭亡,也会变得荒诞。
——托·卡莱尔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个思想。
——雷诺兹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似则媚俗。
——齐⽩⽯近精微致⼴⼤。
——徐悲鸿⽯涛善画,盖有万种,兰⽵其馀事也。
板桥专画兰⽵,五拾余年,不画它物,彼务博,我务专,安见专之不如博乎?⽯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能细秀妥帖,⽐之⼋⼤⼭⼈殆有过之⽆不及处。
然⼋⼤名满天下,⽯涛名不出吾扬州,何哉?⼋⼤纯⽤减笔,⽽⽯涛微茸⽿。
且⼋⼤⽆⼆名,⼈易记识;⽯涛弘济,⼜⽈清湘道⼈,⼜⽈苦⽠和尚,⼜⽈⼤涤⼦,⼜⽈瞎尊者,别号太多,翻成搅乱。
⼋⼤只是⼋⼤,板桥亦只是板桥,吾不能从⽯公矣。
——郑板桥1、笔法难,墨法更难,⽔法极难。
2、笔法要点;要平、要直、要重、要圆、要转、要拙、要秀、要润。
3、中锋做主⼲,侧锋帮助它。
勾勒必定⽤中锋,皴擦那就⽤侧锋,点戳⽤中锋,渲染是中锋、侧锋都要。
湿笔要重⽽秀,渴笔要苍⽽润,⽤笔要明润⽽厚重,不可灰黯⽽模糊。
4、砚池要时时洗涤,不可留宿墨。
宿墨胶散,⾊泽暗败,⼜多渣滓,⽆论⼭⽔、⼈物、花鸟都不相宜。
5、印尼是朱砂最好,朱膘第⼆。
——张⼤千2. 有没有关于⼉童绘画的名⾔东⽅娃娃 1.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百动⽽获得的奖赏”。
——列宾2.⼈⽣就像顺⼩河漂流的软⽊塞。
——雷诺阿3.美术是揭⽰真理的谎⾔。
——毕加索4.艺术并不是真理。
艺术是谎⾔,然⽽这种谎⾔能教育我们去认识真理。
——毕加索5.应从习作中寻求快乐。
——塞尚6.我⽋你的度绘画真理,我将在画中告诉你。
——塞尚7.⼀遍⼜⼀遍地专看⼿⼯作,来它⼆⼗来次,但每次都得从头开始,直到完全满意为⽌。
——马蒂斯8.我早已达到技精艺熟,可是如今我在研究⾃⼰的表现⼿段时,属似乎觉得⾃⼰刚开始学习.——马蒂斯9.谁想献⾝绘画,谁⾸先就得通晓语⾔。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80句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80句1. 书法是心灵的倾诉,是灵魂的书写。
2. 书法是一种文化的追求,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3. 笔墨纸砚,乃中国文化的瑰宝所在。
4. 书法使人心平气和,沉静思考。
5. 书法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6. 书法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7. 一笔千金,一字千秋。
8. 笔走龙蛇,墨陈丹青。
9. 水滴石穿,笔磨丹青。
10. 一字风流,万古传世。
11. 书法是一种一气呵成的艺术。
12.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
13. 文字的韵律秀美,如同音乐般婉转动人。
14. 书法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让人内外兼修。
15. 书法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16. 以笔墨书写,以心灵传递。
17. 笔墨留香,永流传世。
18. 求名不如求力,力求笔墨精妙。
19. 书法是一种自由与约束的结合体。
20. 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书法亦如此。
21. 书法教人谦虚,使人更加懂得尊重他人。
22. 书法是一段心路的感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23. 崇尚真、善、美的书法作品。
24. 书法是心灵的一片净土。
25. 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要有美感,还要有思想的深度。
26. 书写每一个字,都要尽心尽力。
27. 用笔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8. 书法是一种凝练与张扬并存的艺术形式。
29. 用心书写,字字饱含情感。
30. 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它跨越了时空的界限。
31. 古人云:“楷书为正骨,隶书为肌肉,行书为皮肤,草书为毛发。
”32. 一笔一划,记录着时光的流转。
33. 意象书法,将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形象的艺术。
34. 书法是一种平静中的力量。
35. 书法是一种直观的艺术语言,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36. 在无声的世界里,书法是一曲动人的乐章。
37. 用笔墨书写,用心灵表达。
38. 拙士如斗笠,文人如浮云。
——黄庭坚3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40. 笔者根书墨,屏者图幽魂。
——王羲之41.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书画的名人名言
【关于书画的名人名言】书画:书画之艺,皆须意
气而成,亦非懦悟夫所能作也
法自画生,画自法立,无法非也,终于有法亦非也。
故日:画
在有法无法间。
潘天寿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清)刘熙载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唐)孙过庭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清)刘熙载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
其人。
(清)松年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唐)张躁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齐白石
作画贵写其生,能得形神俱似即为好矣。
齐白石
水墨胜处色无功。
李可染
可贵者胆,所要者。
李可染
笔墨当随时代。
石涛
古人有: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
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宏观取大势,
微观取实质。
(宋)郭熙
石涛说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
(清)石涛
张彦远的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张彦远
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
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
王原祁
着笔不宜一味熟,称心还常三分生。
关山月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意在笔先,然后作字。
(中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
不待迁想妙得也。
(中国古代画家)顾饱之
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中国古代
诗人)王维
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
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
于笔下。
(中国古代诗人)王维
趣长笔短,虽点画不足,常使意气有余。
(中国古代书法家)颜真
卿
一位高明的画家,不刻意照抄一个风景,那么他留给我们的就
不仅是表面形象,而是实质性的精髓。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仅仅满足于形似到乱真,拘泥于无足道的细节表现的画家,将
永远不能成为大师。
(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
至人无法,非元法也,无法而法,乃为军法。
(中国古代画家)石
涛
画法之妙人各意会而造其境,故无定法也。
(中国古代画家)方熏
画有初视平淡,久视神明者,为上乘;有人眼似佳,转视无意者。
(中国古代画家)方熏
有人以为素描本身是美的,而不知素描所以美,完全是由于所
表达的真实和感情。
(法国雌塑艺术家)罗丹
与其做一个活到一百岁的楚脚画家,倒不如只活到37岁的画家
拉斐尔,更合天意。
(日本小说家)武者小路实笃
得其形似,则元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中
国古代画家)张彦远
夫画有六要:一日报,二日韵,三日思,四曰景,五日笔,六
日墨。
(中国古代画家)荆浩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中国古代诗人)王维
也许在一万幅画中有一幅应该活在人们的赞美之中,一代一代
相传,直到消褪、黯淡得难以辨认,或是那画布彻底腐朽。
(美国作家)霍桑
艺术就是感情,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间,没有灵敏
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
(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
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
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中国画家)陈衡格
吃透了大自然的主要本质之后,就可以表达它,但是在表达的
时候不应该过于偏向大自然。
(日本画家)西川佑信
如果一位画家要很好地画一个流血的伤口,这个伤口的样子会
使我吃惊,但是在这里不会有艺术存在。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我以为少年学木刻,题材应昕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观察多,手法熟,然后渐作大幅,不可开手
即好大喜功。
(中国作家)鲁迅
看书画有三等:至真至妙者为上等,妙而不真为中等,真而不
妙为下等。
(中国评论家)钱泳
绘画之事,胸中造化吐露笔端,恍惚变幻,像其物宜,足以启
人之高志,发人之治气。
(中国画家)董其昌
绘画包括所有的技巧、难度以及特殊的目的,是高尚且富于表
现的语言。
(英国政论家)罗斯金
漫画的第一紧要的是真实,要确切地显示事件或人物的姿态,
也就是精神。
(中国作家)鲁迅
工画者,不善山水,不能称画家;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
(中国评论家)钱泳
才能卓著的画家在布上创造出来的风景画,比任何大自然中的
如画美景都更好。
(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
我可以整天以喜悦的心情欣赏一幅漂亮的画,尽管只是一匹马。
(英国废奴主义者)布朗
我有些瞬间,激动升腾到疯狂或达到预言家状态。
一切面向自
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
(荷)凡高
你在作画的时候,不能死抱住某一东西不放,应该尽可能地扩
大塑造范围。
(日本画家)西川佑信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
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中国古代画家)郑变
故美术者,有三要素:一日天物,二日思理,三日美化。
缘美
术必有此三要素,故与他物之界域极严。
(中国作家)鲁迅
国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
胡闹。
(中国作家)鲁迅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蚊龙生气尽,不若鼠横行。
(中国古
代诗人)袁枚
一幅画的主要任务是要描绘出一个情境,一个动作的场面。
这
里第一a条规律就是可理解性。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画法之妙人各意会而造其境,故无定法也。
(中国古代画家)方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