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一语文积累运用——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引言理解性默写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是一套专门针对高一学生的复习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学习成绩。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的特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题目进行复习。

一、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的特点1. 全面覆盖知识点: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涵盖了高一各个学科的重点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

这个套题的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

2. 知识点深度剖析:每个复习题都会深度剖析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相关概念和原理。

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灵活的题型设计: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的题型设计灵活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这些题型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正确使用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进行复习1. 制定学习计划:在使用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之前,学生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内容和时间。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复习的效果。

2. 阅读题目:在进行复习之前,学生应该认真阅读每个复习题目,并理解题目要求。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

这样可以确保对题目的正确理解,从而提高复习的准确性。

3. 默写答案:接下来,学生可以开始默写答案。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默写,以提高默写速度和准确性。

在默写时,要注意整洁和规范,尽量避免错误和涂改。

高一语文上学期理解性默写总复习(全)

高一语文上学期理解性默写总复习(全)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劝学》篇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9、“,。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0、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1、“”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14、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师说》篇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导语:理解性默写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默写,能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

本篇文档为您提供了一组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您巩固学习成果,提升语文水平。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后面的小题。

过去的两个星期田老师开始给我们布置家庭作业了。

这次作业是点评《阮先生火了》这篇课文中的一个人物。

角色扮演是一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活动。

在点评的时候,需注意语文学科社会属性。

角色扮演活动可按语文学科的多个重点进行点评。

例如(点一种即可):作为沪教版选修2教材中的《阮先生火了》,作为读写能力培养之一的课文,可从读的角度:鉴赏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了解生活中的冲突。

可从写的角度: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提高书写能力。

有写个人简笔,有写谈感受,有写角色扮演经历的。

任务一:“阮先生火了”的故事开头呈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请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一下。

任务二:在阅读《阮先生火了》这篇课文之前,你是否觉得你是一个有耐心、善于倾听别人观点的人?请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的想法。

提示词:自信、谦虚、有耐心、善于倾听。

任务三:阅读《阮先生火了》这篇课文后,你对文中的角色和故事有了详细的了解,请简要描述一下阮先生的性格特点。

提示词:聪明、自信、乐观、活泼。

任务四: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角色,并简要说明你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

提示词:善良、乐观、努力。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要求写出词汇或短语的解释。

1. 默写解释:“社会属性”是指某一学科的某一内容和其他学科相关的特点或属性。

2. 默写解释:“角色扮演”是指用自己扮演特定角色的方式来理解和解读文本。

3. 默写解释:“鉴赏”是指对文本进行评价和赏析。

4. 默写解释:“感受”是指对文本内容产生的情感和体验。

5. 默写解释:“分析”是指对事物进行细致思考,深入剖析。

三、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短文。

她是班上的“花痴”,总是脑子里装满了美丽的幻想。

她的幻想中,有无数漂亮的衣服和闪亮的首饰。

(上海)高一第二册(含理解运用性)背诵默写 参考答案

(上海)高一第二册(含理解运用性)背诵默写 参考答案

上海高一第二册(含理解运用型)背诵默写填空1、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

”一句,和汉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一句表意类似。

2、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作者凭吊历史兴衰最典型的句子是:,。

3、,无语东流。

(《八声甘州》柳永)4、柳永的《八声甘州》中“不忍登高临远,,。

”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楚天千里清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6、,澄江一道月分明。

(《登快阁》黄庭坚)7、千岩万转路不定,。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8、,日月照耀金银台。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9、白云回望合,。

(《终南山》王维)11、,燕尾绣蝥弧。

(《塞下曲》卢纶)12、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军行》王昌龄)参考答案:1、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一句,和汉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句类似。

2、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作者凭吊历史兴衰最典型的句子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3、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八声甘州》柳永)4、柳永的《八声甘州》中“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6、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登快阁》黄庭坚)7、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8、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9、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王维)11、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塞下曲》卢纶)1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高一语文上学期理解性默写总复习(全)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理解性默写总复习(全)答案

《劝学》1.学不可以已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说》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8.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赤壁赋》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6.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今安在哉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8.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9.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0.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答司马谏议书》1.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4、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5、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6、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7、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8、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9、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10、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完整版)高一语文上理解性默写

(完整版)高一语文上理解性默写

高一语文(上)必背古诗情景式默写练习《静女》理解性默写1、诗中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焦急的句子:,。

2、“,”两句用双关来赞美姑娘。

3、“,”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的手法。

4、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娴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其诗句是:,。

5、描写男子赞女子送给的第一个礼物很美的句子是:,。

6、写到女子送给男子的第二个礼物的两个句子:,。

《无衣》理解性默写1、诗中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步调一致、奋起作战的句子:,。

2、诗中表现战士们准备好武器,一起战斗的句子:,。

《兰亭集序》理解性默写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

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

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是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8、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9、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 ,,。

10、《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 ,。

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11、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沪教版高一语文积累运用——理解性默写

沪教版高一语文积累运用——理解性默写

沪教版高一语文积累运用——理解性默写【高一上】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沁园春·长沙》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沁园春·长沙》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___________。

3. 《沁园春·长沙》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沁园春·长沙》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沁园春·长沙》蔑视权贵的句子:___________。

8. 《沁园春·长沙》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沁园春·长沙》表现革命者青春风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沁园春·长沙》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万类霜天竞自由。

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登金陵凤凰台》1、《登金陵凤凰台》从体裁上瞧属于。

2、诗人借诗句“,”,发出了繁华易逝,盛时难在,惟有山水长存得无限感慨。

3诗人通过“,”寄寓了六朝兴废得感慨。

4、诗人从对历史凭吊得眼光投向永恒得大自然诗句就是“,”5、诗句“,”化用”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得说法,用来寄寓自己忧时伤国、怀才不遇得感慨。

《八声甘州》(柳永)1.“,一番洗清秋”选自柳永得《》2.词中借深秋萧瑟寥廓得景象来表现游子得客中情怀得诗句就是“,,。

“3.词人由仰观转向俯察,运用借代手法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得诗句就是” ,”。

4.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同时借用长江水表达物就是人非感慨得诗句就是“,。

”5.作者登高望远,直接抒发思乡之情得诗句就是“,,。

“6.词人感叹自己四处奔波,无理由在她乡久留得诗句就是“,?”7.词人运用化实为虚得手法,抒发思乡之苦与怀人之情得诗句就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1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并倒装得得诗句就是:“,,。

“2、《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传统意象“落日”与“鸿雁”抒发了游子之愁。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运用具有典型意义得动作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得悲愤得句子就是:”,,,。

”4、词人表示不愿学为家乡美食而归隐得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得句子就是“,,?“5 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得不满得句子: “,,。

”6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并感叹时光流逝得句子: ,,。

7、“,,”就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感伤。

8.辛弃疾,(朝代)著名(风格),字,号。

《登快阁》黄庭坚1.黄庭坚,(朝代)著名诗人,字,号,晚号涪翁,与、晁补之、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 "。

生前与齐名,世称"苏黄"。

2、诗句“,”以谐趣得笔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得厌倦,以及如释重负得欢快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高一语文积累运用——理解性默写【高一上】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沁园春·长沙》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沁园春·长沙》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___________。

3. 《沁园春·长沙》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沁园春·长沙》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沁园春·长沙》蔑视权贵的句子:___________。

8. 《沁园春·长沙》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沁园春·长沙》表现革命者青春风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沁园春·长沙》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万类霜天竞自由。

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5.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6.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7.粪土当年万户侯。

8.指点江山,激扬文字9.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10.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蒹葭》选自《诗经·秦风》,“风”是,与、构成《诗经》的主要内容。

2. 《蒹葭》中用到“兴”手法的句子是:,。

3. 《蒹葭》中描写“伊人”位置的句子是:,。

4. 《蒹葭》中描写“我”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

1.民歌雅颂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或: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或: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或: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或: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4.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或: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或: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咏史饮酒·其五作者:左思【魏晋】作者:陶渊明【魏晋】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1、左思《咏史》中用了“比兴”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左思《咏史》中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左思《咏史》中指明“门阀制度”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

4、左思《咏史》中举例说明“世胄蹑高位”的句子:_______,______。

5、左思《咏史》中举例说明“英俊沉下僚”的句子:_______,______。

6、左思《咏史》诗中与“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答案1、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2、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3、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4、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5、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6、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饮酒》(陶渊明)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饮酒》中表明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饮酒》表明物我合一的境界,表现他闲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6、《饮酒》中表现景物温馨宁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答案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高一下】登金陵凤凰台登快阁作者:李白【唐代】作者:黄庭坚【宋代】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诗人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感慨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寄寓深意,抒发作者忧国伤时的独特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描写南京的自然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与崔颢《黄鹤楼》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快阁》中连用两典与岳飞“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抒发自己无知音的慨叹,也表明自己志向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快阁》中描写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登快阁》中表明作者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2)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3)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4)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5)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6)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7)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作者:柳永【宋代】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1)柳永《八声甘州》中使用拟人手法同时借用长江水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永《八声甘州》中描写秋风凄凉,关山江河冷清,余晖照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八声甘州》中描写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永《八声甘州》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柳永《八声甘州》中从对方写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2)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3)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4)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5)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向天边流去的大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有这样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说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是句直抒胸臆,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作者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词人借用许汜典故,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表明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