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幼儿园教案设计1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幼儿园教案设计1幼儿园教案设计: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实践探索导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幼儿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案设计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背景和目标1.1 幼儿园教育的背景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1.2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社交能力、动手能力、认知能力等。
第二章: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幼儿园教案设计原则2.1 客观需求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教案应准确反映幼儿的学习需求,避免设计过于简单或复杂的任务。
2.2 全面发展教案应综合考虑幼儿的各项能力培养,从语言、思维、动手、社交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
2.3 贴近生活教案设计应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幼儿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章:教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3.1 预习与选材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并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选择相应的教材。
3.2 教学目标的制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结合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4 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
第四章:案例分析:《小手牵大手》教案设计4.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能够了解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培养情感交流和合作意识。
4.2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具、绘本、图片等,以及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
4.3 教学过程根据《小手牵大手》这一绘本,教师将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基于课标教案《百分数的认识和读写》

“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郑州市中原区互助路小学:浩杰【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7~78页。
处理练习十八第1~7题及有关的做一做。
【基于标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属于数的认识,课程标准(20页)关于“数的认识”从9个方面进行表述的:与《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有关的目标有第(2)条、第(3)条、第(6)条归纳出和课标有关内容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百分数。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体会百分数的特点,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了解学习百分数的价值。
【基于教材】百分数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一种数。
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因此,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真正弄清楚这种联系和区别,学生才能、知道什么时候用百分数表示,什么时候只能用分数表示。
教材强调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产生和百分数应用的过程以及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会百分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百分数的产生出发,经过分析理解其意义,逐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基于学情】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的意识也比较强,能在探究中较好的进行小组合作,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内容提供了能力基础。
但是学生可能存在不少问题:(1)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或问题的表述不清晰。
(2)由于学生对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的意义理解较深,有的学生可能会把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等同起来,认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案设计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案设计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课程标准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学是教育的核心环节,而教案作为教学的设计工具,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基于新课程标准进行教案设计,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了解新课程标准在进行教案设计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方针,包含了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等内容,教师应该熟知这些要求,以便设计出符合标准的教案。
二、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制定教案时,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即要教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发展哪些能力,培养哪些素养。
教学目标应与新课程标准相契合,使教学与评价相一致,确保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的指导。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问题导入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设计应该包含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例如,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设计评价方式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案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课堂测验、作业、课题研究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情况。
同时,评价结果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为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以便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教学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辅助教学手段,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七、实施教案并反思教案设计只是教学的开始,教师还需要将教案转化成实际的教学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调整。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幼儿园教案设计1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幼儿园教案设计1在进行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时,我们需要确保教案的内容能够准确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在排版和语言表达方面保持整洁美观、通顺流畅。
下面是一份符合要求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教案名称:积木游戏——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2. 通过积木游戏,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
教学内容:1. 积木基础知识:介绍常见的积木种类和形状,让幼儿对积木有基本了解;2. 积木搭建活动:鼓励幼儿利用积木搭建自己喜欢的模型,并引导他们在搭建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3. 合作游戏:设计一些合作游戏,让幼儿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完成搭建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4. 观察感知:引导幼儿观察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5. 创意绘画:鼓励幼儿利用积木搭建的模型进行创意绘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教学步骤:1. 导入:与幼儿一起回顾积木的基本形状,并介绍当天的活动内容;2. 知识讲解: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积木和一些示例模型,让幼儿认识并了解积木的形状和用途;3. 搭建活动:提供一些积木让幼儿自由搭建模型,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积木和解决搭建过程中的问题;4. 合作游戏:安排幼儿分组,让他们合作搭建一个大型模型,通过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协作和沟通能力;5. 观察感知: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观察一些特殊的积木模型,并描述其颜色、形状等特点;6. 创意绘画:鼓励幼儿利用积木搭建的模型进行创意绘画,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老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合作程度等,并记录相关情况;2. 作品评价:对幼儿的搭建模型和创意绘画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3. 问答互动:通过提问与幼儿互动,了解他们对积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4. 游戏评价:观察合作游戏中幼儿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
课程标准教案

课程标准教案
教案主题:课程标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程标准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3.能够运用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规划和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Step 1: 引入课程标准概念
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标准的概念和作用,以及为什么学习和使用课程标准是重要的。
Step 2: 讨论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如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标准等,并解释每个部分的含义。
Step 3: 分析一个具体的课程标准
教师提供一个具体的课程标准,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其内容。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Step 4: 运用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规划和教学设计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运用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规划和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例,让学生练习运用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活动。
Step 5: 总结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激发学生对于使用课程标准的积极性和热情。
Step 6: 课堂练习
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Step 7: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使用课程标准。
教学资源:
1.课程标准的相关资料和范例。
2.课堂练习题。
评估方法:
1.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课程标准,并进行分析和评估,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基于课程标准教案aoe

1 ɑ o e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主题:单韵母课时:共2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宋银阁崔迎利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 知识领域:学会a o e 三个单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能熟悉认读单韵母四个声调。
(2)情感领域:感知汉语拼音和汉字的关系。
(3)发展领域:创设各种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形成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材分析《a o e》是汉语拼音第1课。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情境图。
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公鸡喔喔啼,路旁的白鹅咯咯叫,阿姨带我到村西。
小白鹅好像在问我:“早上好。
”情境图主要用以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单韵母 a o e及其表音表形图,教材以活泼生动的卡通画形式将 a o e三个单韵母呈现给学生,旨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住这三个字母。
第二部分是单韵母a o e 及其表音表形图。
第三部分是单韵母 a o e的笔顺图示及其在汉语拼音四线格中的书写。
3.学情分析学生刚入学,对新环境的生活感到新鲜好奇,又因为环境的改变与学习方式的变化有些许不适。
汉语拼音的学习内容本来有点枯燥,加上孩子年纪小,活泼好动,个性十足,所以,应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同时,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学目标1.学会ɑo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ɑoe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里书写ɑoe。
评价任务1.认读a o e的四声,会写单韵母 a o e。
2.会用a o e的四声联系说话。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教案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基于课程标准设计和撰写一份全面的课程教案,以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并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使其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案目标:1. 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合。
2. 设计具有清晰结构和逻辑性的教学步骤。
3.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教案步骤:一、教学目标设定(5分钟)1. 确定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2. 根据课程标准,将目标分解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
二、教学准备(10分钟)1. 确定教学资源,如教科书、课件、多媒体资料等。
2. 准备教学材料,如练习题、实验设备等。
3. 确定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
三、引入新知识(15分钟)1. 通过提问、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3. 介绍新知识,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知识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供拓展材料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学习成果评估(10分钟)1. 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估任务,如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报告等。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
2. 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节课做出改进和调整。
教案特点和建议:1. 教案内容应与课程标准紧密结合,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教案步骤应具有逻辑性和清晰结构,便于教师实施和学生理解。
3. 教案应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案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 教案应设定合适的评估任务,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总结: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撰写,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标准教案

课程标准教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包括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分析、综合、创新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突出课程标准中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2. 难点,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案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学习环节,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结合教材和其他资源,展开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探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3. 拓展环节,通过案例分析、综合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能力。
4. 总结环节,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的掌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讨论、提问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 考试评价,通过定期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六、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标准的《岳阳楼记》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00页——204页。
【课程标准】
《岳阳楼记》属于“阅读”领域中的内容。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
【学情与教材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古文的能力。
《岳阳楼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
它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
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学生复习方法。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学生复习方法。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评价设计】
1、交流式评价:通过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师生交流情况和生生对话交流情况检测学习目标1的达成;
2、表现性评价:通过小组合作操作过程、讨论表现、学生问题汇报情况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选择性反应评价:通过课堂上提问,课后拓展练习检测的掌握情况,检测学习目标3的达成。
【评价题目】
详见学习过程“达标测评”。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背诵课文(能熟练背诵)
2、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写到下面并解释:
3、整理并掌握这些词语。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通政通人和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北通巫峡
极南极潇湘去去国怀乡
感极而悲者矣西蜀之去南海
和至若春和景明空浊浪排空
政通人和而或长烟一空
或而或长烟一空一一碧万顷
或异二者之为长烟一空
4、解释下列词语。
越.明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胜状
..
大观
..朝晖.夕阴..之述备.矣横无际涯
然则连月不开.多会.于此忧.谗畏.讥尝.求二者之为.微.斯人薄.暮冥冥以.记之不以.物喜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5、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合作交流: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2)三、四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说一下自己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认识。
质疑探究
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达标测评
中考链接,对比阅读:《岳阳楼记》和《范仲淹罢宴》
(甲)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吾谁与归?
(乙)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īdié 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槨(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
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 救济)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
⑴或异二者之为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⑶赗敛棺槨皆所未具⑷使毕其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从乙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4、甲文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滕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
戒对方也有自勉之意。
根据这篇短文所叙的故事,你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的意思,有什么新的理解。
(不仅忧君而且忧民)
归纳两文对比点:乙文所写故事是作者在甲文中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胸襟的具体体现,是对范仲淹忧乐观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