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读后感
读《乱世佳人》有感优秀范文5篇

读《乱世佳人》有感优秀范文5篇《乱世佳人》这部外国经典的著作告诉我们,困难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慷慨馈赠,抓住并战胜它,生命的财富便是如此积累而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乱世佳人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读《乱世佳人》有感1“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
”斯佳丽站在红黑色的土地上,带着一颗从疲倦中苏醒的心,坚定地说出这句话,昏黄暮色刻画出她倔强的美丽轮廓。
《乱世佳人》,这部著名的外国名着,在我第一次阅读它的时候,就被它深深地吸引和震撼。
那时的我,才十岁。
懵懂年幼的心,即使并没有完全了解这本书的深切内涵,却也为之折服。
随后的几年,我总会不时再阅读一次,重新品味。
如今,我不能说我已经完全领悟了它的内涵,但多多少少,我也有了自己看法。
这本书以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一个暴发户的女儿斯佳丽和几个男人的爱情纠葛。
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成功地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任务形象,如相貌出众、敢爱敢恨的斯佳丽,温文尔雅固、守传统礼仪的阿希礼,贤淑端庄、心地善良的玫兰尼,粗犷豪放、具有独特处事哲学的巴特勒等等。
这部看似通俗的作品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在这部书中,既描写了在战争中永恒不变的爱情,又描写了感人至深的亲情,更令人感动的,便是没被湮没的友情。
这如此动乱不安,战火纷飞的年代,闪耀的人性光芒依然夺目,甚至被血与泪洗涤得更为晶莹剔透,更为崇高至上。
当斯佳丽得知母亲死于疾病,父亲因此疯了的时候,她毅然离开了安定的小城,回到了烽火四起的庄园,用她稚嫩的双肩肩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她不再是流连于各种舞会的花蝴蝶,不再是娇纵人性的千金大小姐,她,开始了通彻心扉的蜕变。
她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耕种,一双白嫩的手变得枯黄,长满了代表成长的厚厚的茧。
她,累了。
可是,她却不能停止,整个庄园的人都离不开她。
她多想像以前那样,听到母亲温柔的声音,在父亲的怀抱尽情撒娇。
可是,一切,都因战争而改变。
母亲病逝,父亲神志不清,两个姐姐还是如此懵懂无知。
想到这,斯佳丽狠狠擦掉了两颊的眼泪,在骄阳下重新开始劳作。
乱世佳人观后感最新5篇

乱世佳人观后感最新5篇乱世佳人观后感1对郝思嘉一直都是又爱又恨,直到又看了一遍《乱世佳人》,蓦地发现已没有恨得感觉了,更多的是心酸,夹杂着些许无奈,看着她为爱希礼疯,为他痴狂,为他疯癫,为了他不顾一切,世俗的礼教规矩,世人的流言蜚语,都不会让她停下追逐爱的脚步。
无疑,她对爱的执着追求让我感动,白瑞德对她无怨无悔的爱同样令我沉迷其中。
郝思嘉从来都不懂爱。
一直以来她都以为自己爱着艾希礼,用尽一切手段,不惜伤害一直爱着她的美兰,不惜用自己一生的幸福来打赌,守候着一份无望的爱情。
她从来看不见白瑞德的深情厚谊,更加感受不到他热切的爱恋。
难道真的是当你不爱一个人的时候,他做什么都是错的,而当你爱着他的时候,他就千般好万般好。
对待爱情,我们当然应该执着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真爱,但带给我们的不是快乐而是无尽的痛苦时,那么,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这到底何为爱?而自己的爱情是否让对方,让周围的人感到痛苦。
当自己掉进无尽的深渊时,是不是可以试着松开自己的手,给自己与别人自由呢?试着抬头看看周围的风景,一定会有值得你去驻足停留的目的地,敞开心扉,你会发现原来有个人一直在默默守护着你,你,不曾发现。
上帝给予我们每个人爱与被爱的机会,爱是如此宝贵而又奢侈的东西,一旦交付,便会倾注全力。
当然,爱不是无限的,当爱被矛盾冷漠一点点磨没时,便在无挽回的机会。
珍惜每个爱的机会,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相爱却不能爱,想挽留已不可得。
乱世佳人观后感2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斯佳丽,我为斯佳丽感到惋惜,她为何不早点感受到白瑞德对她的爱,一直要让别人的心冷到不能再热时她才觉醒,爱这种东西就是这么奇妙她来时你控制不住,去了你也挽留不了。
但斯佳丽这个人物我还是很欣赏的,她的性格是个矛盾的统一体。
她既想做个像她妈妈那样有大家闺秀风范的淑女,但又沿袭了父亲豪爽、粗犷、不拘小节、脾气暴躁的性格。
正是血管里流着的这种充满矛盾的血液造就了斯佳丽敢爱,敢恨、敢说,敢做,对自己认定的目标便勇往直前、不择手段的性格特点。
乱世佳人观后感(8篇)

乱世佳人观后感(8篇)乱世佳人观后感1乱世佳人是由美国小说<<飘>>改编的电影,而且在1940年一举拿下美国享誉电影界地奥斯卡奖。
它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贵族的情况。
而电影中,有那么几句话和几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电影由一场烧烤宴会引出,从三姐妹谁能去参加宴会到郝思嘉恋上阿希礼再到思嘉被拒绝,整个过程引发了我对爱情的看法。
思嘉对阿希礼算得上是一见钟情,而不幸的是,他爱上的却是自己的表妹,他对她只有好感,称不上是那种可以陪伴一辈子的情感,而思嘉又认为她爱的人就一定要娶她,她相信一见钟情也能走一辈子,所以当阿希礼宣布与表妹订婚时,她给了他一个巴掌,气冲冲的想挽回这自己心中的"男人"。
而现在对于还处于青春期的我们,谈及爱情这个敏感词语总是遮遮掩掩,但在实际中,我们的爱情观也在慢慢"成长",即将成年的我们,现在是花一般美好的年纪,谈爱情是未来终究会遇到的人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我一直不相信一见钟情,那些都只是肤浅的,外貌和气质只是蒙骗过关的基础,哪个人不是私底下一面和陌生人面前的你一面截然不同的?看了那么多爱情片,终究觉得日久生情更靠谱,因为你了解过,接近过这个人,而你会做出自己爱情观里的判断,再去考虑是否能保护好这段感情。
在爱情里,我深信感觉的重要性,或许这个时候女性的第六感发挥了重要作用,都说女性的第六感很准,大概说的就是这样吧。
反正我认为,爱情里没有肤浅的感情。
电影里还有一句话,"不要浪费光陰,生命即是由时间构成。
"是的,人生就是由时间构成的。
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到老去死去,你人生的载体就是分分秒秒,倘若你希望自己的人生能过得精彩,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追忆,那就应该抓住时间的脚步,跟随时间的影子,不断往自己的人生中添加有意义的内容。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在浪费时间,这就是他们口中的无聊,他们把这些时间用一个无聊概括了,没有想过在这些时间里用看书或者其他的方式度过,最令人有罪恶感的就是睡觉了。
《乱世佳人》读后感5篇精选

《乱世佳人》读后感5篇精选《乱世佳人》是一部适合认真拜读的小说,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乱世佳人》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乱世佳人》读后感一主人公斯佳丽坚强勇敢,敢于反叛传统,不理会他人的舆论,这是我最欣赏她的地方,在南北战争的混乱下,她是适者,她冷酷精明,所以才能不再饿肚子有安全保障,但是同时她也失去了很多,比如说爱情亲情友情和荣誉,所以看完我也是很矛盾的,有的就必有失,她是强者但精神空虚,那些吃不饱肚子的人彼此之间却有浓厚情谊和事业理想,到底谁才是赢家?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by/53942.html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
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
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
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
乱世佳人观后感。
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
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
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
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
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
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阿希礼。
乱世佳人观后感。
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礼。
她对阿希礼是异常执着的。
还有一个,就是玫兰妮。
在一起奋斗的十几年里,玫兰妮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有人说这文章中最经典的场面是scarletto’hara在战争后回到被毁的家园,在园中手握红土发誓,无论去偷去抢都不会让家人挨饿那段,因为那时她的眼神和表情真的特别震撼人。
这样说我也不反对,因为这实在是一部太经典的片子,经典的场面太多,各人有各人的偏爱。
乱世佳人读后感_乱世佳人读书笔记五篇

乱世佳人读后感_乱世佳人读书笔记五篇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与白瑞德之间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下面是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乱世佳人读后感(一)《乱世佳人》这本书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位农场主的女儿斯佳丽的传奇人生。
斯佳丽原本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她本来应该在舞会、骑马、聚会中度过自己的人生。
做一名名副其实的淑女。
可是战争让生活脱离了轨迹。
斯佳丽失去了一切。
可是她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勇敢的面对生活。
斯佳丽的勇敢还包括对待爱情,她勇于表达自己的爱情,尽管阿希礼已经订婚,她还是敢对阿希礼直白自己的感情。
这种盲目的热情最终让她失去了真正的爱情。
初次看《乱世佳人》,我是很不喜欢主角斯嘉丽的,后来深入阅读才对她转了个360度的看法。
她美丽,她青春活力,她能言善道,她的外交手段了得,所以从十几岁起,她从来是各种晚会的焦点,故拜在她石榴裙下的爱慕者不计其数。
美丽本身没有错甚至美貌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欢喜的事,但是利用美貌去任性胡为却是一件危险的事,这危险不止伤了自己也会伤了他人。
斯嘉丽自认为深爱着年轻的庄主阿希礼,她眼里的阿希礼具备了她理想伴侣的一切幻想,她甚至觉得自己为了爱情为了阿希礼可以不顾一切,但她从未了解阿希礼,既然不了解又何来爱情?十六岁的斯嘉丽太年轻,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情,所以在爱情里也容易轻率而摔跟头。
所以当阿希礼娶了其表妹玫兰妮(也是斯嘉丽的好友),斯嘉丽也赌气嫁人。
然而南北战争爆发,丈夫为暗杀非礼斯嘉丽的两个北佬而身亡,斯佳丽新婚不久便成了寡妇。
当然,因为未曾深爱,所以这次婚姻并没有给斯嘉丽留下重伤,但还是受伤了。
斯嘉丽的第二次婚姻是在母亲去世、父亲精神失常、家园陷入几近绝境的情况下促成的。
为了养活家人而委身于自己不爱的男人,从这点来说,她是称得上无私伟大了。
但她结婚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她妹妹的情人,她竟利用她的美貌和手段抢了她亲妹妹深爱的男人!由此可知,斯嘉丽内心根本没法给自己安全感,她害怕饥饿与贫穷,与其说她成全了别人,倒不如说她考虑更多的是自己。
乱世佳人观后感(12篇)

乱世佳人观后感(12篇)乱世佳人观后感第1篇:读书的时候观后感、读后感是教师比较喜欢布置的作业,相对而言,读后感写得多,观后感写得少,因为学校统一组织看电影的时候少。
最近找了两部以往看过的老片子来看,剧情一样,看得心境和感受完全不一样,写观后感,慰寂寥。
费雯丽真美。
很久很久以前,有人对我说,漂亮和美完全是两个概念,你可能很漂亮,但并不必须美。
可费雯丽真是美。
两部影片和都是费雯丽主演的以感情为主题的作品,一部彩色,一部黑白,里的费雯丽还很年轻,里的费雯丽抬头总是有皱纹,但魅力依然不减,所以才有“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的说法。
对家乡的信仰。
有人说,在人们心目中出生的地方永远赋予我们任何事物都无法比及的情感,这种情感会是我们所有勇气和力量的源泉,当人们回到那里时会有一种简便和幸福的感觉。
所以,当战火纷飞、满目苍夷的时候,斯嘉丽冒着生命危险要回到桃瑞园;当瑞德离开她的时候,她也要回到桃瑞园,她相信桃瑞园和土地将给予的她生的力量和爱的力量。
而瑞德,一个利益至上的商人,明明明白南方将土崩瓦解,仍然弃商从戎保卫家乡;当宝尼去世,一切期望破灭的时候,他仍然选择回到他的出生地。
勇敢坚强的斯嘉丽。
很少文学作品那么去表现和刻画一个女主角的缺点的。
从开篇到结尾,斯嘉丽的自私、虚荣、精明、刻薄,不择手段就表现得一览无余。
可另一点也毫无置疑,斯嘉丽也是勇敢坚强的。
为坚定的迷情,虽然是迷茫的,但至少是真心付出,至始至终的;为了保卫家人保卫故土,不顾一切的掩饰柔弱、用智慧反抗战争。
她从一个自私、爱漂亮、爱玩的不谙世事的小女人,在短短的一部电影中,蜕变成一个热爱自我家园,扛得起职责和包袱的勇敢而又智慧的女性。
理智深情的白瑞德。
玩世不恭的白瑞德从来没有掩饰过对斯嘉丽的爱慕,也没有掩饰过他不想结婚的念头。
可是,他最终对斯嘉丽说,我不能再等了,我不能看着你把自我嫁来嫁去。
上大学的时候,寝室的全员看一部韩剧,男主角尹相哲被大家公认为完美男人,帅、多金、有地位,最重要的是经得起诱惑,白瑞德是能够和他比拟的。
《乱世佳人》观后感5篇

《乱世佳人》观后感5篇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乱世佳人》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乱世佳人》观后感1人对命运的敬畏,是在对自我、对人生、对感情有了比较多的认识之后。
乱世,是外在的命运。
而性格,是内在的命运。
性格是天生的,但观念和习惯的构成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并且通常来说,长子和长女受父母的影响相对其他子女会更深些。
故事的开头,一副淑女打扮的斯嘉丽听一对双胞胎男青年偶然提起,她所爱的艾希礼就要和另一个女孩梅兰妮订婚了。
她又惊诧又痛苦,觉得心都要裂开了,很快就动身去找艾希礼,她不能就这么算了,她要挽回这一切。
斯嘉丽是家中的长女。
所谓淑女,对她来说,只是外在的装饰。
她的个性太强,因而生活对她来说,就是不能逆来顺受,所以她要抗争,要抢夺,总想要回她觉得她应当得到的幸福。
只是,她不明白,也许一开始她就迷失了方向,也许她一向追求的一切,都只是表面的存在。
人生不是仅有感情,但感情的错误难道不会带来整个人生的错误吗?母亲对斯嘉丽进行的淑女式的教育虽然没有在少女时代的她身上成为完美的现实——她的个性更像她的父亲,却在她内心深处造成了一种由于自我不能真正成为母亲的骄傲而导致的心理暗影,她对有优雅举止谈吐的艾希礼的爱慕也许也与这一点有关。
年轻的斯嘉丽没有意识到,就她的个性而言,母亲的正面影响是要在她的外貌不再具有对男人致命的吸引力以后。
而在她刚走出少女时代去承担社会主角时,就她的个性而言,她暂时疏远母亲的教育影响,向她的父亲学习,这一点并没有错。
艾希礼是家中的长子。
对于他来说,梅兰妮和斯嘉丽是他从小就相识的最亲密的女孩。
梅兰妮的温柔贤淑是他喜欢的,斯嘉丽的活泼美丽也是他喜欢的,梅兰妮喜欢静静地听他朗诵,斯嘉丽喜欢他教她骑马,她们都崇拜他,这对于从小就因表现优秀而遭受其他男孩嫉妒的他来说,她们是他少年时代常有的精神上的疑惑的最好安慰。
《乱世佳人》观后感(优秀7篇)

《乱世佳人》观后感〔优秀7篇〕《乱世佳人》观后感1000字篇一《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1949〕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
《飘》称得上有史以来最经典的爱情巨著之一,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乱世佳人》。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之一,爱上她的时候,是在我一个暗无天日,满然不知所措而堕落的时期,是这本书给予了我光明和力量,让我有勇气去追寻我的未来。
那时候,是在初三中考前一个月,不同于其他恨不得一分钟变成两分钟来用的勤奋学生,我是一个虚度光阴而不知羞耻的坏学生。
在上课时没有复习,没有听讲,终日无所事事,放浪形骸。
直到有一天实在无聊,就随手在课室图书角里拿了一本书,在课堂上看。
不得不说,刚刚开始时不怎么感兴趣,但是不知不觉中人已经入了迷。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仔细的阅读完了这本书,结果就是我如痴如醉,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这本书和其中的女主角斯嘉丽感染了我,我用我余下的时间努力学习考试了不错的高中。
《乱世佳人》讲的是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庄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
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人物思嘉、瑞德、艾希礼、媚兰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以至于衣着打扮等等,在小说里都表达得十分详细。
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思嘉的个性以及她的爱情故事。
她的爱情不是充满诗意和浪漫情调的那一种,而是现实的和功利的,为了到达目的,她甚至不惜使用为人所不齿的狡诈手段。
那么她的爱情故事为什么还那么引人入胜呢?原因很简单,这就是真实。
是小说所设置的情景下完全可能发生的真实情况。
真实的东西可能并不崇高,但更接近人们的生活,因而也更受读者喜爱。
而我最喜欢的是看着斯嘉丽最初从一个娇蛮任性,骄傲活泼的庄园小姐在南北战争的背景下艰苦生存成为一个成熟乐观有魅力的女人,我喜欢斯嘉丽的信守承诺:斯嘉丽容许了阿希礼要照顾好梅兰妮,就不管遇到多么艰难危险都没有放弃他们;我喜欢斯嘉丽的勇敢:斯嘉丽为了回家冒着枪林弹雨翻山涉水,为了守护庄园开枪打死土匪;我喜欢斯嘉丽的乐观,无论遇到多么糟糕的事她还可以积极乐观地面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乱世佳人》读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读完小说《乱世佳人》,觉得意犹未尽,我也深深得被斯嘉丽的魅力所打动。
小说《乱世佳人》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死亡、奴隶制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
作为最有魅力的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是多元的、复杂的。
她拥有许多少女的共同特征:热情、开朗、纯真、浪漫;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面对环境变化,更多表现出自我的坚强、勇敢、拼搏、自强。
她生长在一个优越的家庭,拥有美丽的容貌和超群的智慧,因此她又拥有一般贵族小姐的缺点:骄傲、自大、虚荣、任性。
她是一个鲜明、生动、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
在斯嘉丽的身上,从家族遗传到社会影响,从阶级烙印到时代变迁,从外貌特征到内心活动,从语言声调到举止神情,都能融会统一,成为完整的形象,这既符合人情事态,又孕育着极高的艺术真实,构成了她性格的四大特征。
斯嘉丽是南北战争的阶级任务,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由于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矛盾,大部分黑人奴隶被押送到美国的南方,并且要求独立。
南方首先发动了战争(萨姆特堡的炮击)。
联邦军史无前例地招募了黑人进入军队。
尽管大多黑人士兵只被分配作一些低下的工作,林肯总统的这一举措仍然赢得了黑人奴隶的拥护,也成为北方胜利的因素之一。
斯佳丽的生活经历可以分为内战前和内战后
两个时期。
这两个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对斯佳丽的人物性格有着很大的影响。
内战爆发前,生活在南方的斯佳丽和一些青年女子过着舒适而奢华的生活,对于像仅仅只有十六岁的青年女子斯嘉丽来说,生活就意味着多多掌握吸引男士的技巧,当然,这也是南方社会的女性的“不明文规定”。
而另一方面,斯佳丽的母亲和她的黑人保姆对她管教严厉,从而在她的心里播撒了纯洁与传统概念的种子。
她的母亲艾伦告诫她说:“你的行为要淑女一点,要可爱而文静;即使你自认为比男士们了解更多的情况,当他们谈话时,你也一定不要打断他们。
”经过一番告诫,斯佳丽终于懂得了如何成为一名淑女,正如小说中所表述的一样,从外表看,她确实做到了温文尔雅,但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文雅斯佳丽却没有学会,同时她也认为没有掌握的必要。
”另一方面,由于斯佳丽的父亲是爱尔兰人,所以,爱尔兰人所具有的同执、傲慢自大等性格也影响到了她。
成长在这种环境下的斯佳丽接受的是典型的旧式家庭的教育。
在标准情况下,斯佳丽应该像其他庄园的女子那样温文尔雅,举止得体。
斯佳丽父母对她的管教和她的自我想法对她摒弃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找到新生活都给予了很大的影响。
这两种观点在斯佳丽看来时有冲突,而正是这一点使得她充分展示了对社会陈规陋习的叛逆精神。
当第一种想法使得她不自在时,那么,第二种想法又会告诉她如何区分对错以及如何反抗。
最初,斯佳丽的行为举止比较得当,然而,由于当时南方的社会状况的不稳定性,她的叛逆性就日益显露。
内战后。
她的真实自我站在了旧有南方社会的淑女风范的对立面,她的反传统行为愈加明显,不加掩饰。
她深深地爱上了受过良好教育的阿希礼,阿希礼知书达理、风度翩翩。
斯嘉丽陷入了苦恋,同时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深深地爱着阿希礼,为他的魅力所倾倒;但另一方面,阿希礼却又偏偏爱的是他的表妹美兰尼,道德礼教的约束让她不敢跨越雷池半步。
这让挣扎于理智与情感的斯嘉丽痛苦不堪,最终,情感战胜了理智。
在阿希礼和美兰尼举行婚礼的前一个晚上,斯嘉丽终于鼓起勇气,冲破自己最后的障碍,对阿希礼说出了“我爱你”,然而,阿希礼拒绝了她,离开了房间,失去了理智的斯嘉丽更愤怒地把随手拿到的花瓶扔向墙壁。
花瓶碎了,斯嘉丽的心也碎了,但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瑞德船长。
同阿希礼截然不同的是,瑞德船长冷漠、傲慢、自大、说话总是一针见血,这让斯嘉丽甚为反感,同样地,斯嘉丽也处处不饶人,首次的相遇俩人不欢而散。
正如瑞德船长说的:“我们根本就是同一种人。
”最后,阿希礼还是与美兰尼结婚了,斯嘉丽痛苦万分,而她却选择变得窘迫,为了摆脱困境,万般无奈下她设计嫁给了肯尼迪。
在困境中,斯嘉丽变得日渐成了一条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的道路——她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查尔斯,她以为可以藉此摆脱阿希礼的阴影,殊不知已经深深伤害到自己的感情。
少女时代的斯嘉丽,可以说是不成熟,甚至是幼稚的。
然而,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查尔斯在前线病故,斯嘉丽的生活开始熟,担负起对家人的责任,甚至当阿希礼去打仗的时候,她对昔日的情敌——美兰尼也照顾得无微不至。
斯嘉丽爱的第二个男人,也可以说她真正爱的人是瑞德。
斯嘉丽对瑞德的感情要比对阿希礼的感情复杂得多,既有爱的迷恋,但瑞德的话
总是一针见血,并常常刺到她的痛处;也有恨的无语,但瑞德却总是在她最彷徨、无助时给她帮助和温暖;又或者说她对他又爱又恨,瑞德不是曾说过:“斯嘉丽,哪怕是世界末日,我都爱你,因为我们太相似了,我们都太坏了:自私、狡猾,而且都善于识穿别人的伪装。
”也许,正因为性格相近,所以彼此才更爱对方,这样的爱,是自然之爱、原始之爱、精神之爱、灵魂之爱。
瑞德——这个影响斯嘉丽半生的男人,在见到斯嘉丽第一面时就爱上了她。
婚后和谐幸福的生活是短暂的,儿女的不幸夭折,美兰尼的病逝,阿希礼的出现,再次让俩人的关系紧张。
瑞德和斯嘉丽的矛盾不断上升,最后,伤透了心的瑞德选择了离开斯嘉丽。
失去了的才是最好的,当斯嘉丽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人是瑞德时,她毫不犹豫地离开阿希礼赶到瑞德身边,表达自己对瑞德的爱。
伤透了心的白瑞德还是离开了斯嘉丽,斯嘉丽并没有绝望:“我要想办法找回他,一定有办法。
但今天我累了,不能想了。
明天再想吧!明天再想吧!”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
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
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如此执迷不悟;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
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
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
她只是,爱上了自己幻想中的爱情。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
许多人知道她的名言:“毕竟,明天又
是新的一天。
”多少个疲倦恐惧却无人可依靠,大家的温饱都指望着她的夜晚,这句话是她惟一的安慰。
她不想站在潮头风口,只想躲在一个肩膀痛快地哭上一场,再把生活的重担都交给他;可是天一亮,她又重新成为指挥若定说一不二的一家之主。
斯佳丽没有深植的教养与坚贞的信念作支持,全凭一腔对红土地毫无道理的深情和倔强的个性,完成一场一个人的战争。
而《飘》从它诞生的一刻起,就必定是一座不可模仿,只供人仰望的华美坟墓,埋葬着逝去的时光与一个女人的奋斗人生。
斯佳丽最后一句话是:“我要想办法找回他,一定有办法。
但今天我累了,不能想了。
明天再想吧!明天再想吧!”是的我们可以暂时喘息,但我们不能放弃。
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毫无疑问,她有意志力,自私,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南方美人。
然而,斯佳丽这一形象很真实可信。
她做错了很多事情,失去了一些重要东西,但是她有信心和勇气克服任何困难,反叛无序的南方社会。
斯佳丽和过去的很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一样,她永远不会过时。
她是女性独立的代表,对生活有着坚定的态度。
正如文中所说“忘记过去并不意味着没有发生一切。
忘记过去是要为明天积蓄力量。
”
杨白豳
二〇一四年七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