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
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调查

析 ,用 z评分法 和血红蛋 白值评价儿童营养和贫血 状况 ,用 L gsc回归分析可 能 的影 响因素 ,应用 S S 3 0 oii t P S1.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 儿童 中低 出生 体重 儿 占 54 ;近 2周有 腹泻 和 上呼 吸道 疾病 的 儿童 分别 占 .% 1 .% 和 3 . % ;6个月 内婴 幼儿 的母 乳 喂养率 、? 合 喂养 率和人 工喂养 率分 别为 4 . % 、4 . % 和 1 . % 。 51 11 昆 53 32 14 儿童 的生长迟缓率为 1 .% 、低体重率为 7 8 、消瘦率 为 6 6 、贫血率 为 1. % ,儿童生长迟缓率 、低体重 17 .% .% 17
C ie eJu a fHelhEd cto Jn ay2 2, 12 No 1 h n s o r lo at u ain,a u r 01 Vo. 8, . n
甘肃 省 贫 困农 村地 区 5岁 以T J 童 营 养不 良和贫 血 状况 调查 L
赵 文莉 ,杨 海霞 ,陈瑞 ,王文 龙 ,李慧
r a dp lis e t oce.Meh d 19 u j t w r sl t ym ls g ls r a pigt aa s en tt ns ts h le i to s 3 8sb c ee e ce b utt ec t m l n yit uri t u.T e es e d ia ues n o l sh io a
儿童营养不良

儿童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了儿童体质, 而且影响其生存年龄和生存质量,同时 也影响了认知能力和智力发育,特别是2 岁以下儿童。
全球儿童营养不良的现状
全球5岁以下儿童有1.68亿患热能-蛋白质 缺乏,占此年龄组儿童的27%,而亚洲 (主要在南亚)就占70%。
1995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 (1160万)构成
4.其它:生长激素、胰岛素、雌激素等均有 促进1- 25 (OH)2 D3的作用。
1- 25 (OH)2D3的生理作用
• 1蛋- 白25((COaHB)P),2D以3促增进加小肠肠道粘对膜钙细的胞吸合收成。钙结合 •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合成,促
进骨钙素的合成、与羟磷灰石分子牢固结合构 成骨实质。 • 促进间叶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发挥 其骨质重吸收的作用。 • 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尿磷排出、 提高血磷浓度,有利于骨的钙化作用。 • 还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功能的调 控过程。
• 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保证小儿有充足的 睡眠,饮食定时,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养成不挑食、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 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 力、预防各种感染。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概 念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 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 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
• 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 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其特 征。
6.WHO推荐的诊断标准(人体测量法)
体重低下(Underweight):其体重低于 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 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 者为中度,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 此指标主要反映患儿有慢性或急性营养 不良。
• 生长迟缓(Stunting):其身长低于同年 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均数减2个标准差, 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 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主 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儿童营养健康现状

儿童营养健康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儿童营养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因此对于儿童的营养健康现状进行深入的探讨十分必要。
一、儿童营养不良问题1.1 缺乏均衡营养摄入大部分儿童在饮食上存在着不良的习惯,他们过分喜爱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而忽视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的摄入。
这种营养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儿童身体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和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1.2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儿童缺乏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尤其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素。
这会导致眼睛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和贫血等问题,给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1.3 过食高热量食物与肥胖问题相较于营养不良,儿童中的肥胖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量儿童喜欢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如快餐、零食和饮料等,同时缺乏足够的运动,这导致儿童体重过重、肥胖率上升。
肥胖问题不仅影响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还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二、儿童营养健康问题的原因2.1 家庭生活节奏紧张现代家庭中父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常常无暇顾及孩子的饮食摄入。
由于缺乏时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便捷食品和快餐,而这些食品通常含有较多的脂肪、盐和糖分,缺乏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物质。
2.2 广告和媒体影响儿童容易受到各类食品广告和媒体的影响,这些广告通常宣传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使儿童误以为这些食物是美味和健康的选择。
而事实上,这些食品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给儿童的健康带来风险。
2.3 缺乏营养知识和意识儿童缺乏足够的营养知识和意识,他们不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对于健康食品的辨识能力较差。
缺乏正确的指导和教育,儿童容易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进而影响他们的营养健康。
三、改善儿童营养健康的措施3.1 提供全面均衡的饮食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提供全面且均衡的饮食,包括提供足够的蛋白质、蔬菜、水果等食物,同时限制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
国内外儿童营养健康现状研究

国内外儿童营养健康现状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儿童营养和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针对于国内外儿童营养健康现状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影响儿童营养健康的因素、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现状、以及如何改善儿童营养健康。
一、影响儿童营养健康的因素影响儿童营养健康的因素包括了社会、经济、文化、生物、心理等各个方面。
针对于这些因素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儿童营养健康现状的根本原因,也能够为改善儿童营养健康提供理论上的基础。
1. 社会和经济因素儿童营养健康和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营养状况通常较差,而高收入家庭的儿童营养状况则相对较好。
这主要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影响了家庭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水平。
另外,社会变迁期间,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会对儿童营养健康产生影响。
2.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在儿童营养健康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均有所不同,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儿童的饮食选择和活动量。
例如,儿童在一些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被认为是体形丰满和肥胖的标志,因此家长通常不会限制他们的饮食,反而鼓励他们多多进食,这种观念往往会导致儿童的肥胖问题。
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也是影响儿童营养健康的重要因素。
儿童营养需求的变化、代谢率的差异和基因的影响等都会对儿童的营养需要产生影响。
4.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儿童营养健康的重要因素,包括儿童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
例如,孤独、焦虑、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都会影响儿童的食欲和饮食选择,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
二、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现状1. 儿童营养不良的现状儿童营养不良也是影响儿童营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较为普遍的形式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症、贫血和低体重等。
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更高,中国的人口分布中,农村地区的儿童营养状况更差。
2. 儿童肥胖的现状儿童肥胖的现状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突出。
儿科营养不良总结

儿科营养不良总结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发展对社会和家庭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儿科营养不良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对儿科营养不良的原因、表现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儿科营养不良的原因儿童的营养不良主要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饮食习惯不良: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等,会导致儿童无法摄取到多种营养物质,从而引发营养不良。
2.经济条件限制: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提供儿童所需的营养食物,导致他们无法得到全面的营养供应。
3.患病或消化吸收问题:某些疾病会导致儿童的食欲不振或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儿科营养不良的表现儿童出现营养不良时,会出现以下一些常见的表现:1.生长缓慢:儿童身高体重增长缓慢,远远低于同龄健康儿童的生长速度。
2.贫血:由于缺乏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导致贫血的表现,如皮肤苍白、乏力等。
3.免疫力低下:由于缺乏各种营养物质,使得儿童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4.智力发育迟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会导致儿童的大脑发育受到影响,智力得不到充分发育。
预防和治疗儿科营养不良的措施为了预防和治疗儿科营养不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提供均衡的饮食:给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加强营养教育:向家长和儿童宣传营养知识,提高他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让他们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搭配原则。
3.改善经济条件: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经济援助,确保他们有能力购买到儿童所需的营养食物。
4.医疗干预:针对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儿童,需要进行医疗干预。
包括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营养物质的药物治疗、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等。
结论儿童营养不良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通过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和影响。
儿童的营养不良

• 消瘦(Wasting):其体重低于同性别、 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 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 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主 要反映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 采用人体测量方法评价儿童营养状况时 结论应谨慎。因人体测量评价儿童营养 状况常是粗略的评价,并不能代表机体 功能的测定,应结合临床表现、膳食调 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避 免仅以个人身体形态的大小来评价个体 的营养状况。还应考虑其它因素,如遗 传、内分泌、代谢等。
一、概念与现状
营养不良概念
• 长期来人们往往只把营养缺乏看作营养 不良。
• 现认为由于营养失衡或营养过度产生的 肥胖亦属营养不良。
• 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肥胖是一种疾病。 • 营养 不 良(Malnutrition):
营养缺乏(Undernutrition):热能、蛋 白质及微量营养素缺乏。 营养失衡(Overnutrition):肥胖
• 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 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其特 征。
二、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 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 固醇衍生物(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 维生素D2存在于植物中;维生素D3是由 人体或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 光中紫外线的化学作用转变而来
• 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在体内无生物活性, 须经过2次羟化作用才能发挥生物效应。 (肝脏、肾脏)
• 临床上有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全 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及其它营养素缺乏的 症状与体征;
• 胆固醇值降低,血钾、镁降低,各种维 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等。
儿童营养不良诊断 标准的演变
1.严重型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评分方法
(Mclaren,于1967年):
造成幼儿贫血的原因

造成幼儿贫血的原因一、原因幼儿贫血是指血红蛋白(Hb)浓度降低、红细胞总数减少、红细胞相对容积(HCT)降低,血色素合成减少或异常。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导致幼儿贫血的最常见原因,由于饮食营养不均衡或不足,尤以缺乏铁、维生素B12和叶酸最常见。
2.吸收障碍食管、胃、肠、肠系膜血管等疾病的存在都可能导致幼儿吸收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过程发生障碍,从而使幼儿发生贫血。
3.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慢性感染)可导致铁的利用率下降,使体内铁的贮存量急剧下降,直至体内存在缺铁性贫血。
4.先天代谢障碍一些先天代谢障碍也可能导致幼儿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酶缺陷病等。
5.环境因素如生存环境恶劣、细菌和病原虫等的污染、幼儿出现慢性疾病等,都能导致幼儿贫血。
二、治疗方法由于幼儿贫血的原因比较复杂,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应根据不同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补充营养幼儿缺乏营养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补充营养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应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幼儿所需营养素的摄入,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很重要。
严重的贫血可以在医生建议下服用口服铁剂。
同时,要注意不过量使用,以避免铁过量引起呕吐、腹泻等副作用。
2.治疗根源疾病如果幼儿贫血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如胃肠道疾病、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出血性疾病等,应该针对根源疾病进行治疗,以便有效地纠正贫血。
3.输血当幼儿贫血非常严重时,必须考虑为幼儿输血。
对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需要及时输注红细胞,以达到快速增加Hb和红细胞总量的目的。
三、注意事项1.保证营养平衡平时应多吃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
红肉、禽肉、动物血和肝脏是良好的补铁食品。
也可以选用加铁和添加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
2.合理安排育儿时间保证幼儿的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尤其要避免晚上过晚睡觉,以保证幼儿足够的睡眠。
家长应合理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避免幼儿过度的体力劳动和过度的金钱刺激,以减少幼儿体力消耗和心理压力。
营养问题在儿童中的常见病例规划

肥胖症的危害:影响生长发育、增加患病风险、影响心理健康等
肥胖症的预防和治疗: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心理辅导等
营养不良
预防:均衡饮食、定期体检、加强体育锻炼等
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化吸收不良等
症状:体重减轻、身高增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
厌食症
厌食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营养问题,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症状。
疾病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药物因素: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使用
儿童营养问题的预防措施
01
均衡饮食:保证食物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05
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儿童的营养知识水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0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时发现营养问题并进行干预。
矿物质缺乏症是指儿童体内矿物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导致矿物质缺乏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矿物质缺乏症包括缺铁性贫血、缺钙、缺锌等。
矿物质缺乏症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
预防矿物质缺乏症的方法包括合理膳食、补充矿物质、定期体检等。
肥胖症
肥胖症的定义: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20%以上
肥胖症的原因:遗传、饮食、运动量不足等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等
增加运动和户外活动的建议
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体育活动
确保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如公园、操场等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如定时定量、持之以恒等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游泳、打球等
控制体重的建议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营养不良及贫血现状,就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方法:就我院
2010年3月-2015年3月门诊收治的2304例儿童患者中564例疑似儿童营养不良患儿,就其临床资料和贫血检查现状展开分析,就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儿童影响状况有显著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
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牙齿数量、家庭层面因素、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父母营养知识程
度等因素。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实施合理的营养不良、贫血改善措施,有效降低儿
童营养不良情况。
结论:我国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逐渐好转,通过实施多种针对性措施,有效避免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的的危险因素,提高儿童生长发育质量。
【关键词】儿童;营养不良;贫血;影响因素
营养不良是指不适当或不足饮食所造成的营养不足,因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
养素所造成的营养不足,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饮暴食或过度的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
养过剩。
我国儿童营养不良的情况较多,小儿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
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腹、胸背、腰部,双上下肢,面颊部。
严重的还可能造成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成长质量[1]。
造成
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因素有很多,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564例儿童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资料进
行分析调查,就引起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就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门诊收治的2304例儿童患者中564例疑似儿童营养不良患者,患儿年龄均在2-5岁,平均(3.4±0.7)岁,其中男312例,女252例。
按照按轻重分为I 度轻型188例、II度重型204例、III度重型172例,所有患儿均排除有严重心脏功能不全,
其他疾病引发的肌肉萎缩等症状。
1.2 方法
收集564例患儿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临床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儿童营养问题、贫血状
况分析指标进行分析。
获取儿童年龄、幼儿园类型、性别等一般资料,同时,所有患儿入院
后均接受发育测试和口腔检查,包括体重、身高、头围及胸围、牙齿数、龋齿数。
总结患儿
营养不良临床症状和贫血情况,并就其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利用Logsitic回归分析获取导致
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影响因素[2]。
1.3 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的评价标准:利用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国际标准(WHO)标准,年龄性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人群正常值均数-2个标准差的为低体重患儿;年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
人群正常值均数-2的为发育迟缓患儿;身高体重低于同身高同性别人群正常值-2的为消瘦患儿;具有三种类型中的一种即判断为营养不良[3]。
贫血的判断保准:取患儿无名指末梢血,
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参照WHO颁布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末梢静脉血血红蛋白
<110g/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和非参
数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儿童营养不良状况
564例患儿中被诊断为营养不良的患儿有242例占42.91%,体重低下93例,生长迟缓64例,消瘦85例,患儿主要表现为两种典型症状。
一部分患儿为消瘦型,因热能严重不足,患儿
呈现矮小、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皮肤推动弹性,头发干燥易脱落、体弱乏力、萎靡不振。
另一部分患儿表现为水肿型,因蛋白质严重缺乏引起,周身水肿,眼睑和身体低垂部位水肿,皮肤干燥萎缩,角化脱屑,或有色素沉着,头发脆弱易断和脱落,指甲脆弱有横沟,无食欲。
2.2 儿童贫血状况
564例患儿中贫血患儿411例占72.87%,患儿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不爱
活动,食欲减退,因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淋巴结常轻度肿大。
有的患儿可表因上皮损
害可出现反甲,口腔黏膜及肛门发炎,舌乳头萎缩等,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消化不良、呕吐
或腹泻。
2.3 引发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因素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牙齿数量、家庭层面因素、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父母营养知识程度等因素,详见表1。
3 讨论
小儿营养不良分为由膳食中营养素不足造成的原发性营养缺乏病和机体对营养素摄取、消化
和吸收不足造成的继发型营养缺乏病两种。
贫血就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
常水平下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对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的种类也有所不同[4]。
小儿贫
血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
根据红细胞平均
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
血分为大细胞贫血、正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四类。
长期营养不良的孩
子大多又矮又瘦小,对外界反应迟钝,不喜欢活动,很少与人交往,头发枯黄稀疏,皮肤干皱,口角发炎,舌苔光剥[5]。
严重的可导致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是指因机体生血需要营
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命素D等物质相对或绝对地减少,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
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毛发易
折与脱落,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痛、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
迟钝[6]。
一直以来,我国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因多种原因造成的贫血和营
养不良,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564例患儿中被诊断为营养不良
的患儿有242例占42.91%,贫血患儿411例占72.87%。
说明在就诊的疑似营养不良患儿中
大部分患儿存在贫血的情况,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患儿有营养不良的情况。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牙齿数量、家庭层面因素、父母接受教育的
程度、父母营养知识程度等因素。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儿童营养不良及贫血状况较2009年前有显著降低,但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们还应通过实施一系
列的针对性措施,比如改善私立幼儿园儿童饮食监督,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儿童生说水平,在
农村普及营养知识等措施,全面改善我国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雷利志,曾萼,黄增帅等.2001至2010年广西7岁以下儿童保健与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
妇幼健康研究,2014,13(2):196-198,199.
[2]张元贤,唐兰,王小林等.重庆市成人居民贫血现状调查[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3):381-383.
[3]陆青梅,黄春兰,梁英等.农村留守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4):631-632.
[4]杨明,马彦玲.<3岁儿童营养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4(18):151-152,168.
[5]陈瑞,杨海霞,王文龙等.甘肃贫困农村地区0~6岁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4,43(4):590-593.
[6]潘秀花,覃耀明.儿童营养不良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2013,33(6):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