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合集下载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
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μm)
b──加工要求、镀覆、涂覆、表面处理或其他说明等
c──取样长度(mm)或波纹度(μm)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加工余量(mm)
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承长度率
注: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z的最大值为3.2μm,最小值为1.6μm
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Ra的最小值为1.6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Ry的最大值为12.5μm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
符号
意义及说明
Ra
Rz、Ry
代号
意义
代号
意义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y的上限值为3.2μm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Ra的下限值为1.6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Ry的上限值为12.5μm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1)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1)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符号意义及说明R a R z、R y代号意义代号意义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

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上限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200μm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剖等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3.2μm,下限值为1.6μm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a的下限值为1.6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y的上限值为12.5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3.2μm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200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 的最大值为3.2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 z的最大值为3.2μm,最小值为1.6μm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a的最小值为1.6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y的最大值为12.5μm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μm)b──加工要求、镀覆、涂覆、表面处理或其他说明等c──取样长度(mm)或波纹度(μm)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e──加工余量(mm)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承长度率注: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

粗糙度符号表示概念

粗糙度符号表示概念

粗糙度符号表示概念
粗糙度符号是用来表示零件表面粗糙程度的符号,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Ra:表示平均粗糙度,是一个平均值,表示物体表面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的平均粗糙度,数值越小,表示表面越光滑。

2、Rz:表示最大峰值高度,是指物体表面最高峰和最低谷之间的距离差值,用来表示表面的起伏程度,数值越大,表示表面起伏越大。

3、Rq:表示均方根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值,用来表示表面的整体粗糙度,数值越小,表示表面越光滑。

表面粗糙度的三种符号

表面粗糙度的三种符号

表面粗糙度的三种符号引言表面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的不平整程度。

在工程学、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表面粗糙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对于物体的摩擦、光学性质、材料疲劳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表面粗糙度可以用一些符号来描述,本文将介绍三种常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含义。

一、Ra1. 定义Ra是指表面粗糙度参数中的一个,它代表了物体表面在一个给定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偏差值。

Ra是根据一条基准线在轮廓度曲线上测量的。

基准线是一条与轮廓度曲线相切的线,位于轮廓度曲线上方和下方的所有面积的总和等于零。

2. 测量方法测量Ra的常用方法是通过表面粗糙度仪来实现。

仪器在物体表面上滑动,并记录下每个点的高度变化。

然后,使用数学算法计算出所有点的高度的平均偏差值,即Ra。

3. 应用Ra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特别是在需要确保物体表面光滑度和一致性的行业中。

例如,制造业中的零件加工、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

精确控制Ra值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降低摩擦损失,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1. 定义Rz是表面粗糙度参数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代表了物体表面在一个给定长度范围内的峰值和谷值之间的差异。

峰值是指曲线上最高点到基准线的距离,谷值是指曲线上最低点到基准线的距离。

2. 测量方法测量Rz的方法与测量Ra类似,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在物体表面上滑动,记录下每个点的高度变化。

然后,通过计算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差异,得到Rz值。

3. 应用Rz常用于需要考虑物体表面的峰谷结构的领域。

例如,金属材料的防腐处理、涂层的附着性能等。

控制Rz值可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减少腐蚀的风险。

三、Rq1. 定义Rq是表面粗糙度参数中的另一个符号,它代表了物体表面在一个给定长度范围内的均方根高度值。

Rq的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出所有测量点的高度的均方根值,然后取该均方根值的平方根。

2. 测量方法测量Rq的方法与测量Ra和Rz类似,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在物体表面上滑动,记录下每个点的高度变化。

然后,通过计算所有点高度的均方根值,得到Rq值。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y的最大值为μm
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y的最大值为200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z的最大值为μm,最小值为μm
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μm,Ra的最小值为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μm,Ry的最大值为μm
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
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μm
b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值为200μm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剖等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值为μm,下限值为μm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a的上限值为μm,Ra的下限值为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μm,Ry的上限值为μm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μm
c──取样长度mm或波纹度μm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加工余量mm
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承长度率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2)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2)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符号意义及说明R a R z、R y代号意义代号意义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

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上限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200μm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剖等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3.2μm,下限值为1.6μm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a的下限值为1.6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y的上限值为12.5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3.2μm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200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 的最大值为3.2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 z的最大值为3.2μm,最小值为1.6μm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a的最小值为1.6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y的最大值为12.5μm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μm)b──加工要求、镀覆、涂覆、表面处理或其他说明等c──取样长度(mm)或波纹度(μm)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e──加工余量(mm)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承长度率注: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符号意义及说明R a R z、R y代号意义代号意义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

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上限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200μm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剖等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3.2μm,下限值为1.6μm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a的下限值为1.6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y的上限值为12.5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3.2μm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200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 的最大值为3.2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 z的最大值为3.2μm,最小值为1.6μm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a的最小值为1.6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y的最大值为12.5μm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μm)b──加工要求、镀覆、涂覆、表面处理或其他说明等c──取样长度(mm)或波纹度(μm)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e──加工余量(mm)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承长度率注: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符号意义及说明R a R z、R y代号意义代号意义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

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上限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200μm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剖等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3.2μm,下限值为1.6μm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a的下限值为1.6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y的上限值为12.5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3.2μm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200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 的最大值为3.2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 z的最大值为3.2μm,最小值为1.6μm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a的最小值为1.6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y的最大值为12.5μm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μm)b──加工要求、镀覆、涂覆、表面处理或其他说明等c──取样长度(mm)或波纹度(μm)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e──加工余量(mm)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承长度率注: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1、外观的光滑与摩擦是一个矛盾问题,总的来说,既要光滑美观,又要有相当的摩擦,以方便安装,以下是常见的一些粗糙度数值:2、粗糙度0.8以下:抛光3、粗糙度0.8:用磨床加工的面4、粗糙度1.6—3.2:车床、铣床加工面5、粗糙度3.2—12.5:一般性的常规加工6、一般而言,既要光滑美观,又要有相当的摩擦,以方便安装的话,粗糙度0.8可以,既显得美观高档,手感也可以的7、如果手拧部分需要减低等级的话也可以的,建议选择粗糙度1.6—3.2,但是,好看吗?会不会影响外观的美感呢?8、如果需要重视手拧的功能,最好是做滚花处理,滚花有“直纹”和“网纹”两种,图纸上的标注:网纹0.8(用箭头指明需要滚花的部位,再写上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粗糙度符号解读
员工教育培训中心
表面粗糙度符号写法及各符号意义
定义 表面粗糙度:零件经过机械加工后的表面会留下许多高低不平 的凸峰和凹谷,零件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 的这种微观几何形特性;
项目 题目 符号 意义
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 (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手简化代号 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车、铣、钻、磨、剪切、 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 轧、粉沫冶金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 工序状况) 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
1.6
0.80 0.40 0.20 0.10 0.05 0.025 0.012 0.006
看不见加工痕迹
可辨加工痕迹方向 微辨加工痕迹方向 不可辨加工痕迹方 向 暗光泽面 亮光泽面 镜光泽面 雾光泽面 镜面 研磨、抛光、超级精细 研磨 精车、精铰、精镗、精 磨
精密测量具的表面、极重要零件的摩擦面,如汽缸的内表 面、精密机床的主轴颈、坐标镗的主轴颈等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是最主要的评定参数; 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一般只用来表示比较短小的表面; Ry:轮廓最大高度,基本不单独使用,算是一个极限偏差值吧。
GB/T 131—2006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位置范例
控制表面功能的最少标注
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外观情况
Ra/μm 50 25 12.5 6.3 3.2 表面外观情况 明显可见刀痕 可见刀痕 微见刀痕 可见加工痕迹 微见加工痕迹 精车、精铣、精刨、铰、 镗、粗磨 主要加工方法 粗车、粗铣、粗刨、钻、 粗纹锉刀和粗砂轮加工 粗车、立铣、平铣、钻 应用举例 粗糙度最大面,一般很少应用 不接触表面、不重要表面,如螺钉、孔、倒角、机座底面 没有相对运行的零件接触面,如箱、盖、套筒要求紧贴的 表面、键、和键槽工作表面; 相对运行速度不高的接触面,如支架孔、衬套、带轮轴孔 的工作表面 要求很好密封的接触面,如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表面、锥销 孔等; 相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接触面,如滑动轴承的配合表面、齿 轮轮齿的工作表面
基 本 画 法
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有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 粗糙度要求。
GB/T 131—2006表面粗糙度符号画法及意义
c a a:表面结构的单一要求 b:注写两个或多个表面结构要求 c:注写加工方法 d:注写表面纹理和加பைடு நூலகம்方向 e:注写加工余量
e
d b
16%:当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所有实测数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该表面仍是 合格的;当注写最大(小)值要求时,则该表面的任一处实测值均不得超过给定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