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WI-PZ-021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网络中断等。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及时、准确地处理这些异常情况。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常见的异常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二、异常分类及处理方法1. 系统故障- 描述:系统崩溃、无响应、运行缓慢等问题。

- 处理方法:首先尝试重新启动系统,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以尝试重装系统或联系技术支持人员进行修复。

2. 数据错误- 描述:数据丢失、数据损坏、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 处理方法:首先检查数据备份,如果有备份,则可以恢复备份数据;如果没有备份,则尝试使用数据修复工具进行修复,或联系数据管理员协助解决。

3. 网络中断- 描述:无法访问网络、网络延迟、网络不稳定等问题。

- 处理方法:首先检查本地网络连接,确保网络线路正常连接;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以尝试重新启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如果问题仍无法解决,可以联系网络管理员协助解决。

4. 应用程序错误- 描述:应用程序崩溃、功能异常、界面错误等问题。

- 处理方法:首先尝试重新启动应用程序,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以尝试卸载并重新安装应用程序;如果问题仍无法解决,可以联系开发人员或技术支持人员协助解决。

5. 安全漏洞- 描述:系统遭受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安全问题。

- 处理方法:首先立即断开与网络的连接,以防止进一步的攻击或传播;然后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全盘扫描,清除病毒;最后修复系统漏洞,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三、异常处理流程1. 接收异常报告- 描述: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

- 处理方法:异常发生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或相关部门报告异常情况,并提供详细的异常描述和相关数据。

2. 分析异常原因- 描述: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异常的根本原因。

- 处理方法:根据异常报告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异常的发生原因,可以借助日志、监控工具等进行定位。

3. 制定解决方案- 描述:根据异常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ZW真空断路器作业指导书

ZW真空断路器作业指导书

工作原理及特点
工作原理
当真空断路器合闸时,动触头在操动机构的驱动下,以一定的速度向静触头运动,并接触后压紧。分闸时,操动 机构带动动触头以一定的速度离开静触头,使动静触头之间形成电弧。由于触头周围是真空环境,电弧能够快速 熄灭,从而实现断路功能。
特点
真空断路器具有分断能力强、开断距离小、寿命长、无火灾和爆炸危险、适合频繁操作等特点。
验收方法
采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对断路器进行测试,如机械特性测试仪、电气特性测试仪等 。同时,应对断路器的操作性能进行检查,确保其动作灵活、可靠。在验收过程 中应做好记录,以便后续维护和管理。
04
操作使用指南
正常操作程序说明
01
在操作前,确保断路器处于断开 状态,并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设 备额定电压相符。
03
在维护保养过程中,注意使用专用工具和材料,确 保维护质量。
巡检内容及方法分享
定期对断路器进行巡检,包 括检查设备外观、指示灯、 仪表等是否正常。
检查控制回路的接线端子是 否松动或损坏,并进行紧固 或更换。
使用专用工具对断路器主回 路进行接触电阻测试,确保 接触良好。
在巡检过程中,注意记录设 备状态和异常情况,并及时 进行处理。
03
检查真空灭弧室无裂痕 、漏气等现象,真空度 符合要求。
04
检查断路器触头磨损情 况,如有严重磨损应及 时更换。
工具准备
准备必要的绝缘工具 ,如绝缘手套、绝缘 靴、绝缘垫等。
准备检测工具,如万 用表、兆欧表等,以 检测断路器电气性能 。
准备操作工具,如断 路器操作手柄、螺丝 刀等。
作业环境确认
安装流程示意图展示
安装底座
按照说明书要求安装底座,确保底座水平且 固定牢固。

给排水异常情况处理作业指导书

给排水异常情况处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给排水系统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确保给排水设备(设施)安全、正常运行。

2.范围适用于公司管辖的各服务中心给排水系统异常情况的处理。

3.方法与过程控制3.1水管或配件破裂3.1.1迅速关闭供水阀与循回阀。

3.1.2立即通知给排水设备责任人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抢修。

3.1.3铸铁管、PVC管破裂须更换新管,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焊补(接)。

3.1.4无缝钢管可用水中胶修补、焊补或重新更换。

3.1.5 Ф32以下镀锌钢管、钢塑管不允许焊补,尤其是生活饮用水管。

3.1.6 ABS供水管破裂、漏水需更换新管,用快干胶粘结10-12小时后方可通水。

3.1.7 PPR供水管破裂、漏水,用热熔机维修或更换后可以通水使用。

3.2阀门不正常漏水3.2.1看阀门盘根是否密封,紧固压盖螺丝或更换密封填料,阀门压盖破裂,更换新压盖,也可焊接。

3.2.2阀门铰或销断落,重新更换装上阀门铰或销。

3.2.3阀门破裂,重新更换。

3.2.4阀门漏水无法关闭,需重新更换,或将漏水阀门修复。

3.3喷淋头破裂3.3.1切断喷淋泵电源或关闭喷淋供水支阀。

3.3.2通知消防控制中心值班员断开该回路的水流指示器信号。

3.3.3更换喷淋头。

3.3.4更换后,试水、排空气,并通知消防控制中心值班员解除该回路的水流指示器信号。

3.4泵的突发事故3.4.1水泵运转,但不出水,应检查;3.4.1.1水箱或水池是否有足够的水源,高层楼房应检查减压阀的旁通阀是否打开,减压阀是否锈死或杂物堵塞。

3.4.1.2水泵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有,泵体会发热,可旋开放气螺丝把空气排放掉。

3.4.1.3泵的前后阀门是否全开。

3.4.1.4泵过滤网是否有杂物堵塞。

3.4.1.5叶轮是否脱落。

3.4.2水泵不运行应检查:3.4.2.1泵是否卡住。

3.4.2.2电源是否正常。

3.4.2.3检查热继电器是否跳扣,接触器是否烧坏。

3.4.2.4电机线圈是否对地或烧坏。

3.5水压不够3.5.1水龙头过滤网或水管是否阻塞。

021IV测试标准作业指导书

021IV测试标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制定组件IV测试的标准作业方法,用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2. 范围
适用于组件IV测试工序。

3. 定义

4. 规范性引用文件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设计文件
太阳电池组件标准功率序列表
5. 职责
5.1 技术工艺部负责依据文件对作业员进行培训;
5.2 技术工艺部负责文件的编制、更新,确保文件内容的准确性以及可操作性。

5.3 生产部主管、工序长负责依据文件内容对作业员的操作进行指导监督。

5.4 质量部负责对生产部作业员的动作进行稽核,督导生产部作业员的操作与文件保持一致。

5.5 生产部负责对文件中的安全事项进行稽核和审查
5.6 设备部负责对文件中所涉及的设备、工装夹具进行维护,确保设备及工装夹具的完好性。

6. 内容
2 图 3
图4 5 图6 图7 符号含义:□ ,检查;○,操作;→,搬运;
7. 附录
7.1 功率分档及对应铭牌型号
7.2 人员着装要求(图8):
整体
图8。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异常处理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错误、异常或意外情况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异常处理的基本概念、流程以及常用的异常处理方法,以指导开发人员进行异常处理作业。

二、异常处理的基本概念1. 异常:指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异常或意外情况,例如除零错误、空指针引用等。

2. 异常处理:指对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进行识别、捕获和处理的过程。

3. 异常处理器:指用于处理异常的代码块或方法,通常包括异常捕获、异常处理和异常抛出等步骤。

三、异常处理的流程异常处理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异常抛出:当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时,异常将被抛出。

2. 异常捕获:在代码中使用try-catch语句块捕获异常,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3. 异常处理:在catch语句块中编写异常处理代码,对异常进行处理,例如记录日志、提示用户等。

4. 异常抛出(可选):在异常处理完成后,可以选择继续抛出异常,以便上层调用者进行处理。

5. 异常结束:异常处理结束后,程序将继续执行正常的流程。

四、常用的异常处理方法1. 异常捕获:a. 使用try-catch语句块捕获异常,格式如下:try {// 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 catch (Exception e) {// 异常处理代码}b. 可以使用多个catch语句块捕获不同类型的异常,以便分别处理。

c. 可以使用finally语句块进行资源的释放,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

2. 异常抛出:a. 在异常处理代码中,可以使用throw语句抛出异常,格式如下:throw new Exception("异常信息");b. 可以自定义异常类,继承自Exception类或其子类,以便抛出自定义的异常。

3. 异常链:a. 在异常处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异常链将捕获的异常传递给上层调用者,以便进行更高层次的处理。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2)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2)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进行各类工作和业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网络中断等。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一套标准的异常处理流程和作业指导书,以便快速、准确地解决异常情况,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质量。

二、异常处理流程1. 异常发现异常情况可能通过系统报警、用户反馈、数据分析等方式被发现。

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记录异常的具体描述、发生时间、影响范围等信息,并尽快通知相关责任人。

2. 异常分类根据异常情况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异常进行分类,以便后续处理。

常见的异常分类包括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网络中断、安全漏洞等。

3. 异常分析对于发生的异常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异常的原因和根源。

可以通过查看系统日志、分析数据、进行测试等方式进行异常分析。

分析结果应进行记录,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4. 异常解决根据异常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

解决方案可能包括修复系统故障、恢复数据、修补安全漏洞等。

在解决异常情况时,需要注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在异常解决后,需要进行异常跟踪,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长期稳定性。

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定期检查等方式进行异常跟踪,并及时修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6. 异常报告对于较为严重或重复出现的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向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报告。

异常报告应包括异常的描述、影响范围、解决方案、异常跟踪情况等内容,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编写要求1. 清晰明了:指导书应具备清晰明了的语言和结构,方便操作人员理解和执行。

2. 详细准确:指导书应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异常处理的准确性。

3. 实用可行:指导书应基于实际工作需求,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操作方法。

4. 及时更新:指导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5. 团队共享:指导书应被团队成员共享和使用,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一致性。

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docx

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docx

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目的Purpose对于生产线产品和设备界常状况处理及后续追踪管制的管理规定。

凡有违质量标准要求时,应依本管理规定处理。

定义Definitionhold:等待处理。

职责Responsibility1生产部:1.1适时反映及提供异常状况相关信息。

1.2隔离异常产品。

1.3执行工艺、设备、质量及相关单位决议的改善行动。

2工艺工程部:分析工艺异常所导致的不良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改善对策,并将具标准化。

3设备部:分析设备异常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改善对策,并将其标准化。

4质量部:4.1适时反映及提供异常状况相关信息。

4.2负责异常改善防措施实施的监督。

4.3异常改善措施效果的评估及追踪。

内容Content1产品异常处理1. 1 产品异常处理流程见附件8.11.2 开立“产晶界常单”(见8.2)时机:1.2.1机台停机时:当站产品连续三片发生同样界常(在QASR, SOL连续发现两片)时,则生产部人员需立即通知工艺工程师,开岀“产品异常单”,由工艺工程师判断否停下机台。

1.2.2当产品违反当站质量标准时,生产部人员必须立即通知工艺工程师,并开立“产品界常单”。

当工程师在“产品界常单”中对产品的处理结论为报废或hold时,则生产部需立即进行隔离(参见《规划变更管理规定》)。

1.2.3OQC站别发现产品异常状况,参见《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开出“产品异常单”。

1.2.4在线原材料异常:当工程师判断为原材料问题时,由工艺工程师转至IQC工程师确认,如确认为原材料问题,遵循MRB流程(参见《物料评审管理规定》),同时生产部按照结论进行原材料退库(参见《线边仓管理规定》)。

1. 3 “产品异常单”由权责单位现场工程师/主管填写改善状况及产品处理,后续每周稽核由质量部执行。

5.1.4未完成的“产品异常单”由开单部门进行统计并要求相关部门尽快解决。

5.1.5最终处理完毕的“产品异常单”(如是设备原因,还需附上trouble system中“设备故障处理单”编号,以便于查询)由质量部进行保存,每周进行统计并与工艺工程部合作要求相关单位持续改善。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进行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网络中断等。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问题的及时解决,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异常处理的流程和指导书,以便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

二、异常处理流程1. 异常情况的识别和记录- 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记录下来,包括异常的时间、地点、具体描述等信息。

- 尽量提供可复现异常的步骤和条件,方便后续的排查和分析。

2. 异常情况的分类和优先级划分- 根据异常情况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其进行分类,并划分优先级。

- 常见的分类可以包括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网络中断等,优先级可以分为紧急、高、中、低等级。

3.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解决- 根据异常情况的分类和优先级,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 针对不同的异常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系统重启、数据修复、网络恢复等。

-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记录下处理的步骤和结果,以便后续的追踪和分析。

4. 异常情况的跟踪和分析- 在异常情况得到解决后,需要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跟踪和分析。

- 分析异常情况的原因和根本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的异常情况再次发生。

- 将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归档,方便以后的参考和借鉴。

三、异常处理指导书的编写要点1. 简明扼要- 异常处理指导书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描述和复杂的流程。

- 使用清晰的语言和逻辑结构,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

2. 具体明确- 指导书中的每个步骤和操作都应具体明确,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述。

- 使用具体的案例和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3. 实用可行- 指导书中的处理方案和方法应实用可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

- 避免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的描述,注重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4. 持续更新- 异常处理指导书应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以适应工作环境和技术的变化。

- 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时完善和更新指导书中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目的
为了异常问题出现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顾客(产品及公司管理)要求得到满足,特制订此作业指导书。

2.0范围
适用于异常问题的汇报、核查、分析、追溯、改善及预防等动作控制。

3.0定义:
3.1异常:偏离预期目的的数据及非常规突发事件。

3.2 汇报:由发现者向相关负责人汇总报告的活动。

3.3 应急措施:为最大限度减小异常影响程度而采用的临时控制对策。

3.4 改善措施:对已发生的异常采用的整改对策。

3.5 预防措施:对同一异常再发情况的预测及防范对策。

3.6 长久措施:对同类潜在异常的预测及防范对策。

4.0 作业流程:
沟通
不立案
NG
沟通异常再发(NG)
NG
4.1汇报:发现者向相关负责人传递的异常信息应全面、简明、客观、及时:
a) 时间(When):什么时间出现的异常?
b) 地点(Where):在哪里出现了异常?
c) 异常对象(Who):谁出现了异常?(或什么物品出现了异常?)
d) 异常(What):出现或潜在什么非常规或偏离预期目的的情况?
e) 异常原因(Why):为什么会出现异常?
f) 影响程度(How):异常情况影响有多大?
4.2 核查:相关负责人在处理异常时应认真接收汇报的信息,并对5W1H进行详细的核查,以确认异常是否需要立案处理。

4.3 相关负责人立案后应针对异常情况予以第一时间给出临时控制对策,以减小异常的进一步扩大。

4.4组织相关人员组建异常解决小组对异常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需找出异常发生的源头。

4.5 小组针对异常发生的原因策划改善措施,并明确改善措施的执行人、要求完成时限及执行过程中负跟踪责任的人员,并在执行过程中保持沟通以确保改善结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4.6 改善结果的验证需指定专人负责,若结果未达到预期目的需对改善过程及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对比,并修正改善措施。

4.7 小组针对改善结果的有效性,对同一异常的再次发生进行分析探讨,策划预防措施,并对预防措施的过程进行监视及对其结果进行验证。

4.8 小组汇总异常处理改善的资料,并针对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对类似异常的发生进行分析探讨,策划长久措施,并在后续的工作中予以执行,相关资料转品质部文控中心存档。

编制:审核:批准:
分析原因
发现异常(潜在异常)
拟定改善措施
汇总信息及报告异常
执行改善措施
核查异常影响程度改善效果验证
拟定及执行预防措施
拟定应急措施
预防效果验证
执行应急措施
拟定及执行长久措施
效果验证
原因
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