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故事
课堂上自己的赏识教育小事例1

赏识教育
1、课上睡觉
上课铃声响了,我走进了三班教室。
学生已经静下来了,等待着老师上课。
课上首先要求学生前20分钟先自己做题,并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几分钟后,我发现有位学生趴着桌子“睡觉”。
我走到其身旁轻声说:“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用看看去吗?”这位同学脸一红便羞愧地说:“老师,我没事。
”然后其主动迅速地做起题来,而且坐姿很端正!
2、六班学生听到了上课铃声迅速回到了教室。
我给学生发下第二章生物会考复习试卷,要求学生利用20分钟闭卷考试,千万别翻书,20分钟后再翻书开卷。
同学们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教室里静悄悄的。
突然我发现一位学生正在翻书找依据,我便大声说:“咱们班的学生非常棒,非常规范,只有一名学生在翻书。
”大家都会意地笑了。
翻书的那位同学也很不好意思地把书放在了一边!。
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

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精选7篇)对一个人的信任和赞赏,是鼓励这个人走向成功,收获欢乐的关键,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将这些赞美送给自己的宝宝,相信他们会收获最精彩的人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欢迎阅读。
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篇1在一页纸上,满满地写着关于大虾的个人信息,其中问题诸多,如自卑、性格懦弱、不善交际等等,最严重的是孩子常有轻生的想法。
可是,这是一个仅9岁的小男孩,是什么导致他产生轻生的念头?在好孩子快乐营开课前,教官通过电话回访已清楚而详细地向妈妈了解到大虾的情况。
大虾,脑袋大大的,体型偏胖。
而他对自己的形象十分不满,妈妈容易情绪化,生气时常冲着他说:“一看到你那个胖样,我就来气!”妈妈刻薄的语言极深地伤害了大虾的自尊。
在学校,大虾常常遭遇同学们的取笑,他越来越自卑,严重缺乏自信,而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懦弱,也没有任何朋友。
每当被小朋友欺负或被老师批评的时候,大虾回家后向妈妈哭诉道,“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妈妈,你让我去死吧!”大虾满腹委屈,眼泪大滴大滴地往下掉,妈妈看着心酸,担心不已。
为此,妈妈帮大虾报名了赏识教育好孩子快乐营,希望孩子在教官的带领下,和全国各地的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体验,在赏识氛围中打开心态,找到自信。
于是,自卑的大虾带着紧张和不安,在妈妈充满期盼的目光中走进了好孩子快乐营。
在破冰游戏环节中,孩子们轻松自如陆续地做了自我介绍。
当轮到大虾时,他十分紧张,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自己要叫什么绰号。
在教官的发动下,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帮他取绰号,因此,“大虾”这个绰号由此而来。
进营的一天上午,吃饭前,教官和孩子们分享了几个“学会”——学会尊重、学会聆听、学会分享、学会赏识……教官也对接下来几天的快乐营集体生活提出了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学会尊重”。
这让孩子们明白,人无完人,不能取笑他人的任何缺点和缺陷。
孩子们都把教官的话记在了心里,没有人要去取笑别人,大家都十分友善和相互尊重。
幼儿园赏识教育案例15则

幼儿园赏识教育案例15则究竟什么才是适宜的爱?如何在每个平常的日子里,在琐碎的大小事件中,给孩子“刚刚好”的爱?以下是教育部向全国征集,经过精心筛选、整理出来的30多个家庭教育案例。
涉及到理解、沟通、尊重、榜样、立规矩、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爱的本质等方方面面,鲜活的生活场景和点评相信会带给你更多的思考。
案例1:被强迫的交往女儿桐桐2岁时,我通过看书认识到她应该多交朋友,所以总是特别热情地拉着她跟小朋友打招呼。
可桐桐偏偏不爱说话,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说,不想玩游戏我就替她参加,桐桐总是默默地跟在后面。
后来,我发现桐桐一个人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么,而且特别在乎别人是否把她当朋友。
上幼儿园之后,她经常说不想去幼儿园,因为没有好朋友。
我开始意识到我强迫孩子交往已经给她带来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我再也不强迫桐桐了,开始带她出去慢慢引导她自己玩。
我的转变也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她变得越来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逐渐多起来。
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到:每个孩子有他独特的个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父母只要适宜呵护就好,而不是去干涉甚至包办他的人生。
:孩子各有不同,教育没有统一标准,更不可能从书本中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方法。
家长与其抱着书本焦虑,不如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会获得安全自信,自然而然地学会交往。
❖案例2:为什么不给爷爷奶奶吃?侄子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和我分享,老爸对此“颇有微词”:“什么东西都要给姑姑吃,爷爷奶奶要尝尝都不给,这孩子白疼了。
”其实,侄子原来是很大方的,有好吃的都愿意和爷爷奶奶分享。
但爷爷奶奶却经常逗他:“好吃的也给爷爷奶奶分点啊!”孩子的手马上递了过去,他们赶紧又说:“爷爷、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几次之后,孩子就不再当回事儿了。
而当侄子与我分享时,我会道谢并真的与他分吃,还夸他的东西好吃,侄子也乐得与我分享。
老爸甚至还责怪我说:“大人怎么还吃孩子的东西!”:孩子的心是单纯而美好的,他会把成人世界的每个要求都当真。
赏识教育案例15则

赏识教育案例15则赏识教育案例赏识教育案例(一):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能够在爱与幸福中徜徉的人生是美丽的!若水,在七年级是中等生,此刻已跻身于年纪前列,成为品学兼优的优秀生,她的进步,就应是赏识教育的结果。
还清楚的记得八年级分班的第一天,她便“脱颖而出”:纪律差,散漫,排座往后跑,玩世不恭,什么事对她都满不在乎的样貌。
一打听才明白她在一年级是个有名的疯丫头!这些我记在心里,并暗暗留意她。
不久我便惊喜的发现她的许多优点!聪明、热情;阅读潜力和表达潜力都很强,且设计板报和绘画上也有天分,这些使我喜在心上,也许是语文老师的天性,也许是我爱才吧,即使她屡次破坏纪律,但我依然对她有种莫名的喜欢!凭多年的教育经验,我明白只要教育得法,她必须会是个优秀人才!于是我开始寻找和她交流的机会,根据她的特长,我决定和她合作办黑板报。
那天,把她叫到面前,微笑着说:若水,咱们师生合作办个最精彩的板报怎样?她欣然答应!于是,我写她设计,合作相当默契。
办完后,我一面欣赏着板报,一面赏识的看着她说:若水其名,清纯有诗意,好;若水其人,有才有魄力,妙!若果你这小才女不成为优秀生,为师的我但是罪过啊!听着这话,她吃惊的望着我说:“老师,你真这样看我?”“那当然,确实你很出色啊!”我第一次发现,她的脸红了。
由此,我们的感情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借机,我找了一名纪律好学习好的学生来带她。
果然,她从听讲状态到纪律状况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然而不久,若水便惹了大祸,在宿舍连续开了两张违纪单子,而且因为狡辩还和宿管办教师无礼顶撞,把宿管教师气得直落泪要明白我们的住宿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女生几乎不会有违纪现象,更很少有违纪单子),当时的我真的很生气,(我明白,学生的反复现象的出现也属正常)我没有立刻找到她,留意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我发现她变得留意翼翼,而且也再对我察言观色,我看出她确实知错了,也害怕了……我感觉火候到了,在晚自习的时候我才找到她,看的出她在等待着一场疾风暴雨,呵呵,当时我真是又气又爱于是我拍拍她的肩膀,慈爱地说:“若水啊,凭着你的聪明和善解人意,你就应明白我此时此刻的情绪,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更明白就应怎样去做,去弥补自己的过失,对么?”她默默点点头。
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

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我们往往关注错误、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这样给学生带来的是负面情绪和挫败感。
而赏识教育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法,它通过承认学生的优点和成就,来鼓励和激励学生成长和发展。
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下面就来介绍一些。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是一所享誉全国的重点高中。
该校的语文教师王立新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赏识教育的方法来激励学生。
他常常用鼓励的语言和带有赞美和肯定的表情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得好,他就会表扬学生能力出众;学生做错了题目,他也不会直接批评,而是给学生指出错误,再鼓励他们改正。
通过王立新老师这样的赏识教育方式,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不仅在学科成绩上有所提升,而且学生们也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
江苏省扬州中华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华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中华教育法”。
该校英语教师、公益机构“彩虹妈妈”发起人袁鹏老师也采用了赏识教育方法来引导学生。
她在课堂上经常为学生点赞,并通过手机语音收集学生的好作品和名言名句,进行精选后转发到全校师生和家长;还会鼓励学生参加英语演讲、英语作文等比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受到他人的赏识。
这样的赏识教育方法在学生中引起了轰动,学生们变得更加愿意参与活动和表达自己。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是一所位于中国东部的知名高级中学,该校语文教师钱雪华老师也是一位赏识教育的热情实践者。
她在教学中注重赏识学生的潜力和优秀表现,例如,会及时宣布每周的优秀作文、优秀听说话、优秀课堂表现等,还会定期为学生表现好的同学授予“好学生”、“好同学”等荣誉称号。
通过这样的赏识教育方式,学生们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他们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总结赏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法,它通过赞美、鼓励、支持、认可等方式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受到他人的赏识。
从这些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赏识教育的优点和成效,它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情感状态,提高其学习动力,更好地发挥潜力和能力。
赏识教育的学生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赏识教育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赏识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许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都在实践中探索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为例,展示赏识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介绍小王,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却因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而常常在课堂上默默无闻。
小王的父母非常关心他的学习,但总是因为小王的表现不佳而感到焦虑。
在学校,小王的成绩平平,但他却有着丰富的兴趣爱好,如画画、编程等。
班主任发现小王在兴趣爱好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决定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帮助小王树立自信心,激发他的潜能。
三、赏识教育的实施过程1. 了解学生,尊重差异班主任首先与小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他在学习、生活和兴趣爱好方面的需求。
班主任发现,小王在画画方面有着较高的天赋,于是决定以画画为突破口,帮助小王树立自信心。
2. 设定目标,激发潜能班主任为小王设定了短期和长期的目标。
短期目标是在学校举办的绘画比赛中获得名次,长期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班主任鼓励小王相信自己,勇敢地追求梦想。
3. 赏识评价,关注进步在绘画比赛中,小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
班主任在班会上表扬了小王,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此后,班主任在课堂上对小王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关注他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 家庭合作,共同成长班主任与小王父母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王的学习和生活。
父母在家庭中给予小王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在学习上努力拼搏。
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小王逐渐变得自信、开朗。
5. 拓展活动,丰富经历为了拓宽小王的视野,班主任组织了一系列拓展活动,如参观美术馆、举办绘画展览等。
这些活动让小王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激发了他对绘画的热爱。
四、案例总结通过赏识教育,小王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赏识教育案例

赏识教育案例赏识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通过赞赏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赏识教育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案例一,小明的成长。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上一直表现平平,成绩也不是很好。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小明主动承担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并且表现出色,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赏。
老师在班级会上特别表扬了小明,并给予了他一定的奖励。
从那以后,小明变得更加自信,学习也变得更加努力,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
案例二,李老师的教学。
李老师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她擅长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特别出色的作文,李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这位同学的优点,并让全班同学一起来欣赏这篇作文。
这位学生受到了全班同学的赞赏和鼓励,以后在语文学习上更加有自信,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三,公司的赏识文化。
某公司推崇赏识文化,经常举行员工表彰活动,对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公开表彰和奖励。
有一位员工在一次项目中表现突出,公司领导特别表扬了他,并给予了一定的奖金和晋升机会。
这位员工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和鼓励,工作更加有干劲,也更加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中。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赏识教育对于学生和员工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赏识教育可以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更加自信、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因此,作为教育者和领导者,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赞赏他人的优点,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总之,赏识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它能够激发个体的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动力。
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实践中更加重视赏识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应有的赞赏和鼓励,不断成长和进步。
赏识教育经典故事

赏识教育经典故事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这是一个关于赏识教育的故事。
一个名叫阿廖沙的孩子,因为父亲的去世,母亲的改嫁,他变得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在这种情况下,邻居家的一个女人收留了他,并给他改名叫阿廖沙。
阿廖沙在这个家庭里,受尽了虐待,但他仍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他在这个家庭里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爱。
他十分感激这个女人,并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报答她。
一天,阿廖沙的母亲回来了,她给阿廖沙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她说:“阿廖沙,我们要搬家了,我们要搬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住。
”阿廖沙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他说:“太好了,我终于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可是,阿廖沙的母亲却说:“不,我们不能搬走,我们要留在这里,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阿廖沙听了,很伤心,他哭着说:“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我们不能没有这里的一切。
”阿廖沙的母亲听了,只好无奈地说:“好吧,我们不搬走,我们要留在这里。
”这时,阿廖沙的邻居家的一个小孩跑过来,他说:“阿廖沙,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是个好孩子。
”阿廖沙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想帮助你们,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呢?”小孩说:“因为你帮助了我们,我们才说你是好孩子的。
”阿廖沙听了,心里很高兴,他说:“谢谢你,小朋友。
”小孩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阿廖沙的母亲听了,走过来,对小孩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是个好孩子。
”小孩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阿廖沙的母亲听了,笑了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是个好孩子。
”小孩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阿廖沙的母亲听了,笑了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是个好孩子。
”小孩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阿廖沙的母亲听了,笑了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是个好孩子。
”小孩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教育小故事
---------张佳自从去年家里多了个小宝贝,所有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宝宝身上。
由于休产假在家,十月份才正式上班。
学校为了照顾我,让我带一年级的两个班,教学相对轻松。
刚接到这两个班的时候,特别不适应,虽然上班前也做了准备,可是上课的时候还是不能得心应手。
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上厕所的现象特别严重,每堂课下来都感觉筋疲力尽。
后来在聂老师的提醒下,在班里实行了“小组评价”的奖励方式,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争着为自己组加分,渐渐的,孩子们上课注意力集中了,发言积极了,课堂越来越有序了。
就在这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班里有个叫汪欣雨的女孩,特别内向,不爱说话,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
那天开火车口算轮到她,可是她站起来一言不发,我就对她说:“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吗?”可是孩子还是什么都不说,我也越来越着急,为了不影响上课的进度,就批评了她几句,接着上课了。
下课后,我领她来到办公室,把口算卡片拿出来,让她重新口算,可是孩子好像跟我赌气似的,还是什么都不说,这一下我就生气起来,狠狠的批评了她。
这时,郭老师走过来,把孩子拉到她身边,轻轻的对她说:“老师知道你会算这些题,悄悄的告诉老师得数好吗?”孩子在郭老师身边非常迅速的算了起,说的特别好。
看着孩子在郭老师身边说得那么好,当时的我特别尴尬,心里也挺难受的。
中午回到家,回想起上午的这件事,觉得还是自己的方法不对,我决定下午再把孩子找来耐心的跟她谈一谈。
下午到校后,我就直接进班,走到汪欣雨的身边,弯下腰,悄悄的对她说:“老师找你有点事,跟老师到办公室来好吗?”孩子点点头,我拉着她的手来到办公室。
耐心的说:“欣雨是不是害怕张老师啊?”孩子看着我不说话,我接着说:“老师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不太喜欢在同学面前说话。
可是,只要是你会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出来,这样同学们就都知道了欣雨是最棒的,都会喜欢你,跟你交朋友的。
如果你觉得老师说的话是对的,你就点点头。
”孩子冲着我点了点头,我很高兴,心里想着孩子已经在跟我沟通了。
于是我接着说:“上午的口算咱们没有完成,现在咱们把她算完好吗?上午你在郭老师那算的那么好,咱们再来一遍吧。
”于是,我拿出口算题卡,孩子迅速的口算出了结果,并且都是正确的,我高兴的表扬起了欣雨,还给她奖励
了张贴画。
孩子脸上露出了微笑,高高兴兴的回班里上课了。
从那以后,欣雨上数学课变化特别大,坐的直了,听讲认真了,而且回答问题特别积极,我经常拿她上课的表现做榜样,让其他孩子向她学习,最后期末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特别大,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赏识教育”上做的还不够好。
其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孩子们感到无限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便会立即点燃希望之火,改变自己对学习的态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曾经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会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
赏识是久旱的甘露,是炎夏里的凉风,是种子的催化剂!愿在老师的赏识教育下,每位学生都像大自然的野花一样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