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创伤疗愈四步法

合集下载

处理心理创伤的方法和技巧

处理心理创伤的方法和技巧

处理心理创伤的方法和技巧心理创伤是指个体在遭受或目睹了威胁生命、安全和身体完整的事件后,所产生的精神和情感上的伤害。

这类事件可能包括严重的车祸、自然灾害、战争、性侵犯等。

心理创伤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个体可以逐渐克服心理创伤,重建自己的生活。

下面,将介绍一些处理心理创伤的方法和技巧:1. 接纳和认知- 首先,接纳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愤怒、恐惧还是悲伤,都是正常反应。

不要压抑或否定这些情绪,而是要理解它们是在处理创伤的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反应。

- 在接纳的基础上,要通过认知来理解自己的经历。

这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理解创伤的原因和影响,并意识到自己对事件的反应是合理的。

2. 建立支持系统- 在处理心理创伤时,拥有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寻找朋友、家人或专业心理辅导师的支持。

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感受到关爱和理解。

- 另外,加入心理创伤的支持小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小组中,个体可以与其他经历相似事件的人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疗愈之道。

3. 寻求专业帮助- 当个体无法自行处理心理创伤时,寻求专业帮助是十分重要的。

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创伤带来的问题。

- 专业帮助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认知行为疗法(CBT)、眼动脱敏与再处理(EMDR)以及心理动力治疗等。

其中,CBT是一种被广泛认可且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和行为,帮助他们处理和应对心理创伤。

4. 学会放松和调节- 在处理心理创伤时,个体需要学会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艺术创作等各种方法来实现。

这些技巧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促进内心的平静和冷静。

- 此外,规律的锻炼和良好的睡眠也是调节心理创伤的重要组成部分。

锻炼可以释放身体中的紧张情绪,让个体感到愉悦和满足。

而良好的睡眠能够帮助恢复身心疲惫,增强个体的抗压能力。

治愈童年创伤的四个步骤

治愈童年创伤的四个步骤

治愈童年创伤的四个步骤2013-12-11 萨提亚家庭研究院第一步承认那个不公和困难放心吧,我们都遭遇过各自的不公平,如果我们的父母不是佛陀和菩萨的话,但即便是佛陀,他也遭遇过父母的不公平,他的父亲想尽办法要用他做继承人。

去充分的承认这个不公平,不用害怕愤怒和怨恨,就算是仇恨也不必怕,千万别受传统的孝道阻挡,那本是最大的罪恶,充分的去怒,去怨,毫无阻挡和害怕,然后被怨覆盖的爱就会涌出来,若你又爱又怨,你就既不能好好地爱,又不能好好地怨,两边都不是。

如果你想真的爱自己,那就充分的去为自己讲话,这些本就是真实的,为什么要用“不应该”来打压,父母本就是我们人生里最爱恨交织的人,如果出现“我恨不得掐死你”你“根本不配做父母”类似的言辞是完全正常的。

当初你那样做,我真的很受伤,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委屈。

总之,这一步就是承认那个孩子遭遇不公平,为他平反。

不必压抑愤怒和怨恨,充分的愤怒是很美的,很自然的,然后悲伤会进来,愤怒到极致就是悲伤,当悲伤来临,接纳也就开始了,当接纳开始,爱也就产生了。

因为所有的怒和怨,不过是求爱不得罢了。

我们要为当初那个受伤的、委屈的小孩平反。

那是不公平的,我也是个孩子,我该自由玩耍,现在却要担负照顾妹妹的责任,这不是我的义务,这是我的牺牲,而你们却不懂得感谢和欣赏我,给我那么多的批评、要求甚至命令,你们剥夺了我、命令了我、苛责了我,这非常不公平!那是不公平的,我本是一个美丽的女孩,你们却因为重男轻女的陋见对我失望,我怎么努力都进不到你们的心里去,即便是我做得比哥哥、比弟弟都好,你们还是喜欢男孩轻视我,这不公平!那是不公平的,本来我是一个神圣的生命,你却告诉我咱们不能和别人比,本来我们应该为自己讲话,你却出于害怕要我逆来顺受;那是不公平的,你身为父亲,你的强大是本应用来保护和支持我,你却用来威胁和命令我,而且你居然享受你的胜利,这是非常不公平和不人道的,, (这条是指小迁的父母)第二步欣赏和感谢自己活下来想象一下那个孩子,忍受了这么多,承受了这么多,委屈了这么多,压抑了那么多,孤单了那么多,无奈了那么多,痛苦了这么多,, 终于活到现在,得以有机会觉察和疗愈,得以有机会做自己,这是那个小孩子的伟大成就。

潜意识中的创伤记忆治愈心灵创伤的方法

潜意识中的创伤记忆治愈心灵创伤的方法

潜意识中的创伤记忆治愈心灵创伤的方法潜意识中的创伤记忆:治愈心灵创伤的方法创伤经历对一个人的心灵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潜意识中的创伤记忆常常给予人们痛苦和困扰。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治愈这些心灵创伤,并恢复自己的内心平静与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有效的治愈心灵创伤的方法。

1. 触动潜意识:通过沉浸式体验重新体验创伤事件,有助于释放内心的痛苦和困扰。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疗法或参加相关的治疗课程来实现。

在安全的环境中,与专业人士合作,通过讲述、绘画、音乐等方式,使创伤记忆重新浮出水面,然后进行重新认识、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2. 身体疗愈:身体是潜意识记忆的载体之一。

通过身体疗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治愈心灵创伤。

例如,深呼吸、瑜伽、冥想和身体动作等练习,可以帮助我们与身体建立联系,提高自我意识,减轻痛苦并积极面对创伤经历。

此外,热石按摩、足底按摩等疗法也能使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和愈合。

3. 情感表达:通常,人们会因为创伤经历而压抑自己的情感,造成心灵的进一步创伤。

因此,情感的表达是治愈创伤的重要一步。

我们可以通过写日记、绘画、舞蹈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此外,与信任的朋友或亲人进行交流,寻求支持和安慰,也能帮助我们释放负面情绪,减轻内心的创伤。

4. 自我关爱与自我疗愈:自我关爱是治愈心灵创伤的基础。

我们应该学会爱护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建立自我护理的习惯,比如良好的睡眠、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运动等。

此外,自我疗愈也很重要,可以尝试参加冥想、艺术治疗、心灵疗愈等课程,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灵状态。

5. 拥抱新生活:治愈心灵创伤意味着重新恢复对生活的信心。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过去,着眼于未来。

尝试接受新的经历和挑战,发展新的兴趣爱好,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从而塑造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结语:潜意识中的创伤记忆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无穷的痛苦和困扰,但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努力,我们可以治愈这些心灵创伤,并恢复内心的平静和健康。

如何抚平孩子的受伤心灵

如何抚平孩子的受伤心灵

如何抚平孩子的受伤心灵如何抚平孩子的受伤心灵近日,网上曝出了这样一篇新闻——女童下体被塞硬币幼儿园老师强塞进去。

新闻中仅仅3岁的女童,被幼儿园老师强行塞进6枚硬币。

女童经过手术后已将硬币取出,而心情也逐渐平复了。

儿童在遭受严重的创伤后,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会对她日后的人生造成很大的阴影。

如果孩子不幸遭遇到一些重大创伤,身为父母的你们要如何抚平孩子的受伤心灵呢?一、孩子创伤后的常见反应1、生理反应在创伤时间后,孩子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的反应。

孩子的吃饭、睡眠都可能会出现问题,比如吃不下饭,恶心,呕吐,腹泻,体重减轻,睡不好觉,做恶梦。

可能会出现肌肉发颤、出汗的现象,容易哭闹。

有的孩子会头疼,肚子疼,或抱怨总是很疲乏。

有的皮肤会出现反应,如起皮疹。

如果孩子曾经受到来自背后的攻击,身后一有动静可能就会有惊跳的反应。

2、情绪反应遇到伤害性的事件,孩子一般都会产生恐惧情绪。

像电影闪回一样的“插入式回忆”也很常见,伤害的场面会克制不住地突然出现在脑海中,并引发负面情绪。

有的孩子会易激惹,容易发脾气,情绪愤怒。

有的孩子情绪会很低落,表现就是“发蔫”,甚至躲藏起来。

也有的孩子会很孤独,不哭不闹,处于麻木状态,这是一种“情绪休克”,是遇到过度强烈刺激后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

而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还可能会产生内疚情绪,觉得自己应该阻止事情发生但却没有。

3、认知方面的反应孩子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容易忘事。

有的会出现定向力下降,对时间、空间的感知变差。

高级的认知能力,如思考和决策的.能力也可能变差,不能像往常一样思考问题以及做决定。

孩子可能会一时失去目标,没有了愿望。

4、行为反应受到创伤的孩子会对亲人极度依恋,寸步不离,如果不在亲人身边就坐立不安。

很多孩子会出现交流的困难,对人不信任。

有的孩子是对所有人不信任;有的则是对一些人,比如如果伤害他的人是老人,他就对所有老人都不信任。

一些孩子到陌生环境会高度警觉,比如遭遇了火灾的孩子,到了封闭空间就会很紧张,会首先找出口。

创伤记忆及其疗愈

创伤记忆及其疗愈

创伤记忆及其疗愈何谓创伤记忆人生就像一条长河,我们沿着时间的流水顺流而下。

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经常会有一些重大的事件发生,如小时候被寄养在其他人家里、父母的不断争吵、被父母惩罚所遭遇地责骂或殴打、突发事故如车祸等等,这些事件在当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包括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同时这些事件对我们以后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我们很多的模式,如自我价值感低、与他人互动的方式、情绪或行为模式等等,我们把这类记忆统称为创伤记忆。

这类事件就像我们生命长河里的一个个码头一样,虽然我们继续前行,但是就像和这些码头之间有一条无形而有力的绳索,使得我们经常被带回到过去熟悉的场景里,使得我们再次陷入恐惧、紧张或者痛苦的感受里,所以也有人把这类创伤记忆称为生命码头。

同样的创伤对于不同的人产生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这与每个人的承受能力或背景有关。

某一个重大创伤对于一个坚强的人的影响可能并不大;而父母一句特别责骂可能对于一个脆弱的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创伤经验完全是主观性的,每个人可以关注那些对于自己产生重大影响的创伤事件,而不必依赖于别人的评判。

创伤记忆对我们的影响一些重大的创伤记忆对于受害者的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战争、地震、重大车祸、凶杀或目击凶杀现场、性侵犯等等,以至于在事件发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害者都难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甚至常常会被任何与创伤事件中类似的场景激发而重新回到创伤的感受里,这种现象称为创伤应激障碍(PTSD),对于这类创伤需要专业人员的介入,协助受害者恢复正常的生活。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并没有经历重大的创伤事件,但是早期一些创伤事件或者持续的压力事件也会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以下方面:1、情绪反应方式相信我们在关系里都有一些“情绪按钮”,这些“按钮”就是我们情绪的引爆点,比如对方的某句话或者做的某件事,甚至是某个动作,就会触发我们的某些非理性情绪,如愤怒、恐惧、悲伤等等。

经历创伤后的心理重建技巧

经历创伤后的心理重建技巧

经历创伤后的心理重建技巧经历创伤后,个体常常会遭遇到情绪的波动、认知的扭曲以及行为方式的改变,因此心理重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经历创伤后的心理重建技巧,这些技巧有助于受影响者更有效地应对心理上的痛苦,从而实现内心的恢复与重建。

一、理解创伤反应创伤是指个体经历或目睹对其生存或心理完整性构成威胁的事件。

经历创伤后,人们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反应: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会长期影响个体的生活。

认知变化:对于事件的认知可能会变得扭曲,产生过度自责或全盘否定的倾向。

行为表现:可能会出现逃避社交、过度保护自己等行为。

理解这些反应是进行有效心理重建的第一步。

对创伤的正常反应给予确认,可以使个体意识到他们并不孤单,这也是恢复的第一步。

二、寻求专业帮助许多经历创伤的人可能会因为羞愧或不愿被他人知晓而选择隐瞒自己的痛苦,但寻求专业帮助是走出阴霾的重要途径。

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可以提供以下支持:倾诉环境:专业的人士能够提供一个安全且中立的空间,鼓励个体表达自己的感受。

技能培训: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治疗师能够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学习如何调整和重塑这些模式。

情感支持:专业人士的理解和共情使个体减少孤独感,有助于建立新的支持网络。

三、增强自我意识提升自我意识是心理重建的重要环节。

通过深入了解自身情绪与思维模式,个体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的方法:情绪记录:建议每天花时间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这不仅可以帮助识别模式,还能促进自我反思。

正念练习:正念冥想能够帮助个体更加专注于当下,减少对于过去痛苦回忆的抓取,从而减轻焦虑与抑郁。

认识来源:探讨引发负面情绪的根源,理解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逐步提升对自我的理解。

四、创建健康的应对机制面对创伤后的困扰,设置健康的应对机制至关重要。

这些机制不仅能帮助个体缓解痛苦,还能在长远中促进内心的平静。

具体策略包括:建立日常规律:保持规律生活,包括正常作息、饮食和锻炼,有助于提升整体身心健康。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编辑推荐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感觉害怕?迷惑?愤怒?羞愧?承担很多责任?显得远远比你的实际年龄和你的同龄人成熟?倦怠?被忽视?不被关爱?如今,已经成年的你是否发觉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健康,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处于屈辱而得不到满足的地位?感觉无法信任他人,不能摆脱自我防卫的心理?不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相处,期望值都降到最低?感觉自己要对他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负有责任?将别人的需求摆在自己的需求之前?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倾向于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反应?对成功感到不自在,不容易享受生活?在社交场合和新环境中感觉极其焦虑?23 内容简介拥有不理想的童年,其实你并不孤单。

很多父母因其自身的人格障碍而把欲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导致孩子的各类生理及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在很小的年纪就承受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对于外界事物感到害怕恐慌,产生童年阴影。

作者简介金伯利·罗斯她是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作者与记者,对“边缘型人格障碍”进行过深入研究,在《芝加哥论坛报》等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篇生理与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

弗雷达·弗兰德曼博士在过去的20年里,她研究的临床重点是边缘人格障碍,为该类人群提供治疗、教育、咨询以及技术支持。

她是几个专业医疗机构的董事,并在纽约和芝加哥着重开发边缘人格障碍课程。

目录前言序致谢简介第1部分 过去第一章 我从不知道这是一种病“嗯,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人们在听到边缘性人格障碍这个词时常会这么问。

这个词描述了一种不能调节、掌握自身情绪,并在内心深处害怕被抛弃的病态。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人们研究最少、了解也最少的疾病之一。

第二章长大成人许多情境和经历(包括混乱、虐待、忽视、隐私侵犯、被无视)对你而言可能都似曾相识,也有可能你的经历与此有所不同或完全相反。

研究一下你成长的环境,想一想你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思想、信念、感受、行为习惯,这些东西又是如何影响了今天的你。

与童年和解的方法

与童年和解的方法

与童年和解的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与童年和解,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一种过程。

童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是我们生命中最纯真、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随着成长,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我们会因为童年的一些经历而备受困扰,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

与童年和解,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与童年和解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努力,需要我们深入自我,认识自己的内心深处,解开心中的结,释放那些被压抑的情绪。

以下是一些帮助您与童年和解的方法:第一,深入自我。

了解自己的童年经历,回忆起那些曾经让您伤心、绝望或愤怒的事情,不要逃避或否认这些情感,而是试着接受自己的感受,找出根源在哪里。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选择与亲近的人分享您的感受,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第二,接受自己。

无论您在童年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要责备自己或者觉得自己有错。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不完美的,我们都有过犯,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是坏人。

接受自己的过去,接受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是与童年和解的第一步。

学会原谅。

与童年和解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原谅。

不论是对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还是对自己,都要学会原谅。

原谅并不意味着你要忘记过去的痛苦,而是意味着你放下了对那些伤害的愤怒和仇恨,释放自己,让自己重获自由。

第四,重建信任。

在童年时期受到严重创伤的人往往会对他人和自己失去信任,因此与童年和解的过程也是重建信任的过程。

要学会相信其他人的善意和真诚,要学会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找到幸福和快乐的路。

第五,关注现在。

与童年和解并不是要永远停留在过去的伤痛中,而是要把握好现在,珍惜此刻。

每个人都有过去的阴影,但是只有当我们能够接受并放下过去的伤痛,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现在的欢乐和幸福。

与童年和解是一种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耐心。

通过深入自我,接受自己,学会原谅,重建信任,关注现在,我们可以逐渐解开心中的结,释放被困扰的情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创伤疗愈四步法
第一步承认那个不公和困难
放心吧,我们都遭遇过各自的不公平,如果我们的父母不是佛陀和菩萨的话,但即便是佛陀,他也遭遇过父母的不公平,他的父亲想尽办法要用他做继承人。

去充分的承认这个不公平,不用害怕愤怒和怨恨,就算是仇恨也不必怕,千万别受传统的孝道阻挡,那本是最大的罪恶,充分的去怒,去怨,毫无阻挡和害怕,然后被怨覆盖的爱就会涌出来,若你又爱又怨,你就既不能好好地爱,又不能好好地怨,两边都不是。

如果你想真的爱自己,那就充分的去为自己讲话,这些本就是真实的,为什么要用“不应该”来打压,父母本就是我们人生里最爱恨交织的人,如果出现“我恨不得掐死你”“你根本不配做父母”类似的言辞是完全正常的。

但我说的不是报复,不是对父母大发雷霆,如果这发生了,不必内疚,如果没发生,我不建议这么做。

你可以对你的咨询师控诉父母,你可以在镜子面前对自己控诉父母,但不要去直接这样对父母。

对于父母,我觉得最大限度的话是:当初你那样做,我真的很受伤,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委屈。

总之,这一步就是承认那个孩子遭遇不公平,为他平反。

不必压抑愤怒和怨恨,充分的愤怒是很美的,很自然的,然后悲伤会进来,愤怒到极致就是悲伤,当悲伤来临,接纳也就开始了,当接纳开始,爱也就油生了。

因为所有的怒和怨,不过是求爱不得罢了。

我们要为当初那个受伤的、委屈的小孩平反。

那是不公平的,我也是个孩子,我该自由玩耍,现在却要担负照顾妹妹的责任,这不是我的义务,这是我的牺牲,而你们却不懂得感谢和欣赏我,给我那么多的批评、要求甚至命令,你们剥夺了我、命令了我、苛责了我,这非常不公平!
那是不公平的,我本是一个美丽的女孩,你们却因为重男轻女的陋见对我失望,我怎么努力都进不到你们的心里去,即便是我做得比哥哥、比弟弟都好,你们还是喜欢男孩轻视我,这不公平!
那是不公平的,本来我是一个神圣的生命,你却告诉我咱们不能和别人比,本来我们应该为自己讲话,你却出于害怕要我逆来顺受;那是不公平的,你身为父亲,你的强大是本应用来保护和支持我,你却用来威胁和命令我,而且你居然享受你的胜利,这是非常不公平和不人道的……(这条是指小迁的父母)
第二步欣赏和感谢自己活下来
想象一下那个孩子,忍受了这么多,承受了这么多,委屈了这么多,压抑了那么多,孤单了那么多,无奈了那么多,痛苦了这么多……终于活到现在,得以有机会觉察和疗愈,得以有机会做自己,这是那个小孩子的伟大成就。

我头脑中有一个画面,就是一个士兵受伤了,他自救,他可能都不能走了,他就爬,忍着伤痛一寸寸的爬,一段段的捱过来,经过荆棘经过沼泽经过黑暗,那么久,那么远,终于来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他自
己救了自己,他是一个英雄。

他所有的努力和牺牲就是为了让我们活下来,而他做到了,我们可以享受他带给我们的安全、自由和“活下来”。

我们可以欣赏那个小孩子是如此的顽强、执着,感谢他一路的辛苦和努力……对那个小孩子来讲,他是没有可能对抗那个环境的,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保存自己活下来,如果我们享受这个“活下来”的话,那么完全有理由去给那个孩子巨大的欣赏和感激,如果我们不愿意看这部分、不屑于看这部分,那就不是任何人的不公平,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不公平。

第三步宽恕
首先是宽恕父母的不知和有限,相信他们在最深的地方是爱我们的,相信他们不是存心和我们作对,相信他们也在自己痛苦和有限中,宽恕他们没有机会了解爱的真谛,宽恕他们没有被足够好的爱过,相信他们对我们的态度不仅都是他们所遭遇的态度,而且是其中最好的,甚至是他们出于爱而改良过的,是他们努力以后的;不需要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找他们讨要爱,而是作为一个平等的人去给出爱,给出谅解,给出放下……我们现在比他们更强大,意识层面更高、高很多,能力更强,也更有机会学习和觉察,当我们真的站起来,我们就可以去爱他们,首先是原谅和尊重他们。

其次是宽恕自己。

宽恕当初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没有能力给自己安全、自由,宽恕当初不懂得或者不敢为自己说话,宽恕自己作为一个小孩子的有限。

宽恕自己为了适应环境而压抑、隐藏甚至变形了自己,宽恕自己因此而积累了大量的情绪,以至于会迁怒他人、会烦躁不安,情绪此消彼长、绵延不断;宽恕自己接受了那个环境错误的教导和暗示,而卑微自己,认为自己不重要、不够好,认为自己不配得;宽恕自己没有能力去认识、觉察和摆脱那些困境、孤独和害怕;宽恕自己在那个环境无从学习自爱、自尊和自我安慰,而经常与自己作对,经常对自己批判甚至苛责。

宽恕自己习得了对自己并不好的观念和模式,思维模式、感受模式和行为模式。

宽恕自己也曾因为无法消化自己的情绪而对别人不公,给别人带来压力、焦虑和痛苦。

宽恕自己内在的不和谐,宽恕自己就像腿受伤了一样一瘸一拐地活着。

宽恕吧,宽恕了自己,就可以宽恕别人;宽恕吧,不去看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不好和错误,只去看美好的和出于爱的,自己值得这么做。

第四步我是谁
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说什么,你都在向世界显示你把自己当做谁。

当你抱怨、当你愤怒的时候,你把自己当做了谁?
当你孤单、当你害怕的时候,你把自己当做了谁?
当你认为只有别人改变对你的态度你才能快乐和满足,你把自己当做了谁?
如果你喜欢把自己当做受伤的小孩,如果你把自己当做无力的小孩,如果你把自己看做一个弱女子,如果你把自己当做一个怂男,那
是你的权利,也是你获得痛苦的途径,你有权这样做,你有权终其一生这样做,只要你愿意。

同样,你也有权把自己看做一个成熟而为自己负责的人,你可以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热爱自己,自己安慰和支持自己,可以从伤痛中获得钻石,从困难中蜕变成熟,即便你不习惯、不熟悉这样做,你也能学会,一定能做到,只要你愿意。

同样,你还有权用更大的视角来感受自己,你可以认出你本是一个生命,无暇、自足而圆满的生命,那些经历、感受、观念都不是你,你拥有这些但这些不等同于你,你是一个舞台,上演过悲伤无助的戏剧,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邀请喜剧上台,你是惟一的主人,你不是任何一幕剧,你可以呈现、经历和拥有这些,你可以把悲剧当做一个张力和伏笔而重写你的剧本,你可以毫无评判、完全接受的欣赏舞台上的任何呈现,你可以和任何一个场景在一起但又不属于他们,你可以有永恒的和谐,因为是你承载他们而不是他们束缚定义你,你可以永远的满足,因为你什么也不缺乏,什么也不会失去。

最后说明一下,这四个步骤看完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彻底完成可能需要一生或者几世,但这不重要,反正早晚都会知道,早晚都能完成;重要的是,在哪里就好好地在哪里,心中有一个心灵进升的地图,有一个愿意前行的心念,有一个愿意逐步走的耐性。

当你的信任和耐心足够,沿途都是风景,而且速度很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