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建筑雕刻纹饰寓意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徽州祠堂门楼是徽州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门楼上的砖雕艺术更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融合了徽派建筑的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中国古代砖雕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
一、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特色徽州祠堂门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通常由门楼、照壁和祠堂三部分组成,是徽派建筑的特色之一。
而门楼作为祠堂的入口,是祠堂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
而门楼上的砖雕艺术则是徽州祠堂门楼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在题材上通常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传记等等,内容丰富多样,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在造型上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层次的分明,雕刻出的人物形象或图案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术和惊人的艺术水平。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在风格上注重对称与谐调,整体布局严谨有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不仅在艺术性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州建筑文化中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精神。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砖雕艺术的杰作,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和民俗文化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给当代的启示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是可以启示当代的。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好传统文化,使之在当代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告诉我们,只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使文化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才能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摘要】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探讨其历史背景、砖雕技艺、题材特点、文化意义以及传承与保护等方面来揭示其重要性、价值和影响。
徽州祠堂门楼作为古代建筑中的精髓之一,其砖雕艺术不仅展现了当时的建筑水平和审美追求,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对这一艺术形式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徽州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保护,以便让后人能够继续受到启发和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徽州祠堂门楼、砖雕艺术、文化意义、历史背景、砖雕技艺、砖雕题材、文化意义、传承保护、重要性、价值、影响。
1. 引言1.1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是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些古老的砖雕作品不仅是徽州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更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源远流长,起源于唐宋时期,经过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这些砖雕作品中融合了雕刻、建筑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徽州地区的历史人物、传统故事、风俗民情等丰富内容,展现了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在当今社会,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正面临着重要的传承与保护任务。
只有通过加强对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保护和传承,才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并为后代传承。
2. 正文2.1 徽州祠堂门楼的历史背景徽州祠堂门楼作为徽州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徽州,古代称为歙州,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贸城市和文化名邑。
徽州祠堂门楼的建造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起初是为了供奉祖先和举行家族祭祀活动而建造的。
论徽州古建筑“三雕”之美

徽 州古建筑 雕刻装饰从中国传 统文化 出发, 是儒 家思想渗 透 的结晶, 有丰富的象征 意义, 装饰 教化 的目的。如 “ 起 岳母 刺 字” 二十四孝 ” 、“ 等教育人们要做 到仁义礼智信。三雕 主要用于
民居 、 堂 、牌 坊 的 装 饰 , 要 表 现 手 法 是 浅 浮 雕 、高 浮 雕 、圆 祠 主 雕 、 空 雕 和 线 刻 等。艺 术 表 现 上 受 徽 州 的 版 画 、 石 、 剧 和 镂 金 徽
主题以福寿为主, 上厅额枋上雕 的是 “ 郭子仪上 寿图” 下厅梁 ,
枋 上雕 的是 “ 九世 同堂 图 ”, 在 后 厅 两廊 雕 刻 有象 征 主 人福 寿 而
绵绵的葡萄挂络木雕 等。此外如宏村附近的卢村 “ 木雕楼”, 也
为徽 州 木 雕 艺 术 的 极 品 , 说 由两 位 工 匠花 2 年 时 间精 雕 细 刻 据 O 而成 。著名 的 黄梅 剧 《 州女 人 》 是 以 木 雕 楼 为场 景 搬 上舞 台 徽 t 就 的。另外 如 西递 的 东 园厅 堂 两 厢 的 “ 裂 图 ” 五 蝠 图 ” 冰 、“ 木雕 , 绩 溪 上 庄 的 胡 适 旧宅 1 幅 隔窗 上 的 木 雕 “ 0 兰花 图 ”都 堪 称 木 雕 ,
典型, 宽宏大气 , 精美绝伦, 整个梁体上采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
出精美 的人物故事 , 其木雕 是徽州木雕 中的杰作 。厅堂及 天井 部位是整个住宅的活动中心 , 也是木雕装饰的重点区域 ,“ 前厅 的 ‘ 唐肃宗宴官图’ 在高I , 尺、宽约6 尺、厚1 尺多的空间里, 四 组3 多个人物, O 各依琴、 、 画构成 以唐肃宗为中心 的画面, 棋 书、 外外, 前后 后共 有七八层 , 前 层次分 明, 后面人物 的靴鞋都可 以 看得清清 楚楚” 3 。[ 在封建社 会, ] 步入仕途 , 官发财是多数人 升 的向往。从中门而入的贵客 , 抬头看见 “ 宴官图”, 无不认 为是吉 利双全 。中门上方 的 “ 百子 图” 个个神 态各异 , , 儿童的天真活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及文化意义
徽州祠堂门楼砖雕是古徽州建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在徽派建筑中,门楼被视为徽派文化的象征,它象征着徽州人民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并通过砖雕艺术的表现形式,将这些价值观以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具有丰富的宗教信仰意义。
徽派建筑多以祠堂为主要建筑形式,这些祠堂多为祖祠或宗祠,是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宗教场所。
而门楼作为祠堂的入口,承载着人们向神灵祈福、祭祖祈福的信仰和仪式。
门楼的砖雕艺术往往以神兽、神话故事和神灵形象为主题,通过象征性的图案和造型,表达对神明神力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门楼上的龙凤、瑞兽等砖雕元素也象征着祥瑞和吉祥,寓意着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体现了徽州人民的家族观念和社会身份的象征。
徽州人民非常重视家族观念,祠堂作为家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中心,门楼上的砖雕往往运用家族纹饰和图案,如门楼的上檐柱、墙壁等部分常常绘制家族纹章和家族神兽,标明家族身份和地位。
这些家族纹饰和图案通过精细的砖雕艺术表现,展现出徽派人民对家族和身份的自豪与认同。
徽州祠堂门楼的砖雕艺术还体现了徽州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闻名,门楼的砖雕艺术正是徽派建筑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部分之一。
门楼上的各种砖雕元素,如花卉、草虫、藻井等,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而这些砖雕艺术的传承和延续,更是徽州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种延续和表达方式。
徽派民居雕刻中的传统图案装饰艺术探析

徽派民居雕刻中的传统图案装饰艺术探析作者:许钰灵来源:《美与时代·上》2019年第07期摘; 要:徽派民居素有“无居不雕刻”的美誉,徽州匠师的三雕艺术精美绝伦。
所见之处民居皆雕梁画栋,反映出对“福、禄、寿、雅、善、美”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走进徽派民居,可以从传统的雕刻图案装饰中看到东方文化的缩影。
关键词:徽派民居;雕刻;传统图案;装饰艺术徽派民居,指古徽州地区的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类型。
古徽州是指今安徽省的歙县、黟县、祁门、休宁、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位于黄山脚下,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
明中叶以后,徽州商人崛起,称雄商界长达数百年。
“贾而好儒”的一代代徽商们在他们的家乡建民宅、修祠堂、竖牌坊,他们在建筑中融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内部装饰的巧思,使徽派民居不仅实用,而且富有文化内涵,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徽派民居由一组室内外空间组成,包括大门、天井、堂屋、厢房、院落等,都表达着空间的韵律感,是当时社会文明的象征、生活的缩影。
徽州民间的砖雕、木雕、石雕别具一格,徽商在民居中注重对布局结构和内部装饰的要求,规模宏伟、结构合理、风格典雅,特别是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雕刻,工艺精致。
著名的古民居村落有西递、宏村、唐模、南屏、呈坎、关麓、昌溪等。
其中,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徽州民居素有“无宅不雕花”的美誉,注重装饰和美观,砖雕、木雕、石雕在住宅中得到绝妙的发挥。
徽州匠师的三雕艺术精美、内敛,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砖雕门罩、木雕梁柱与建筑融为一体。
徽派民居在木雕艺术中追求儒家文化,体现对“福、禄、寿、雅、善、美”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室内多为木雕,重点部位是院内的隔扇、面向天井的栏杆、靠凳、屏风、楼板层向外的挂落、檐口、梁架等。
雕刻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徽州古建筑的雕饰艺术

徽州古建筑的雕饰艺术摘要:由于各种地理、人文因素,徽州古建筑的雕饰艺术形成了以砖、木、石雕和彩绘为主,富于曲线柔和韵味的艺术特色,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徽州古建筑雕饰艺术前言:徽州古建筑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遗留下来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徽派雕刻之美为徽派建筑增添了无限的光辉,各种部件上雕刻的动物、花卉等图案栩栩如生,令人赏心悦目。
1.徽州古建筑雕饰艺术的成因1.1地理因素徽州地处安徽的南部,有许多的名山风光秀丽,如黄山、齐云山等,曾有人这样形容徽州“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因群山环绕,徽州位于山区,所以交通不便,但民风淳朴,战事也少,吸引了许多北方人人到这里来避乱,形成了徽州村落。
大批中原望族的南迁为徽州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建筑工艺。
徽州是朱熹的故里,儒学由此深入到民间,出现了“十户之内不废诵读”的景象,儒学从此成为徽州文化的精神支柱。
再加上徽州地处山区,耕地较少,许多徽州人外出经商,衣锦还乡之时在家乡大兴土木,以光宗耀祖。
明清时期由于徽州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徽州文化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先后出现了陶行知、胡适等大学问家,徽学从此兴起。
1.2人文因素1.2.1与自然相结合在我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春种秋收、夏忙冬闲的生活节奏与春夏秋冬四季相符。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微妙的关系,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深层次的哲学观念,即天人合一。
徽州古建筑不论是村镇的选址、空间形态还是局部雕饰,都体现了这一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中国民间的雕饰艺术喜欢用龙、凤为题材,龙、凤是中国原始图腾发展的代表,用于装饰中,它们的身躯长短、繁简都可以随意变化,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装饰。
而徽州古建筑也同样多用龙、凤为题材,并与各种纹样组合。
徽州古建筑的装饰纹样并不是以圆形、方形等这种单纯的几何图形构成,而是将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引入装饰纹样,例如植物、动物、山水等。
这些图形不仅曲线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浅析徽州建筑雕刻装饰构件的象征属性

征性 。0 ” 据此 , 我们把传统 民居背后不是 一望便 知的含 义叫做 传统 民居象征 。等级观念 、 生命 观和 宗教观是 中国传 统 民居
象 征 现 象产 生和 变化 的三 个 重 要 原 因。
笔者在考 证徽州建 筑各个 时期 的文化观念 时发现 : 同样 式 , 表现 出不 同的象征
喻 的种 类 , 其更 多的是依赖 有结构 的实体 符号形 式以非言语
的 直 觉 来 理 解 它 的 意 义 。 建 立 在 符 号 学 基 础 上 的 文 脉 主 义 (ot x u l ) 隐 喻 主 义 (l so im 、 装 饰 主 义 C n et al 、 y 1l ins ) u (ra e t l 被 视 为 后 现 代 建 筑 的三 种 建 筑 观 , O n m nas ) 虽然 各 自立 脚 点 不 同 , 却 从 不 同 程 度 上 分 别 强 调 了建 筑 的 形 喻 和 抽 象 隐 但
特征 或个 人主观 意愿 , 有 强 烈的个 性表现 , 潘 家祠 堂 的 具 如 “ 马 图” 百 。这 类 采 用 古典 及 传 统 、 方 建 筑语 汇 的建 筑 象 征 地
二、 文化观 念对微 派建 筑象征 特性 的影 响
中国传统 民居 象征 的产生与观念有关。 当一个 字或一个 “
一
、
问题研 究及其 研 究意义
徽州建 筑在 中国建 筑史 上具有典 型 的代表 意义 , 中国 是
传 统 思 想 文 化 的重 要 载 体 。 作 为 中 国封 建 社 会 时期 一个 成 熟 的传 统 建 筑 形 式和 流 派 , 州 民 居 建 筑体 现 出徽 州 特 有 的地 徽
这 也是有 的建筑 象征现象使 人觉得 晦涩 的原因 , 如风水术对
徽州木雕吉祥图案的寓意与象征的图像诠释

《齐齐哈#$学学&》('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2020年4月pr.2020徽州木雕吉祥图案的寓意与象征的图像诠释王超(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徽-木雕通过图案形象表达喜庆、如意和祝福之意,呈现出徽-地域吉祥文化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它涉及的主题有自然与动植物类、社会风土人情类、历史经典故事类、宗教神话传说类、文学与戏曲类、文字与符号类六大类,多集中于徽-古民居建筑装饰上,如槛窗、格扇、雀替、斗拱、梁架。
从画面上看,它不仅注重画面形式美感,更强调画面将相关的物象排列组合,展现出吉祥祝福的美好寓意。
从本质上看,它是徽-民间文化徽-文化的一种图式叙述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关键词:吉祥图案;徽-木雕;图像学中图分类号:J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38(2020)04-0145-04Imag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and Symbolicof Huizhou Woodcarvings Auspicious PatternsWANG CHAO(epart ent of rt and esign,nhui usiness ollege,uhu nhui241000,hina) Abstract:u izhou woodcarvings express the meaning of joy,well-being and blessing through its miage patterns,which also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izhou regional culture.uizhou oodcarvings ainly contain six ajor the es:nature and flora and fauna,social custo s,historical classic stories,religious yths and legends,literature and opera,characters and sy bols,and they are ostly e bodied in uizhou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such as sill indo s,grid fans,bird replace ents,bucket arches and bea fra es.esides,uizhou oodcarvings not only focus on the aesthetic for ation,but also e phasize the arrange ent and co bination of related objects in the picture,sho ing the beautiful eaning of auspicious blessings.In essence,it is a graphical narrative ay of uizhou folk culture,hich expresses the blessing and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auspicious pattern;uizhou oodcarvings;iconography中国人是喜欢趋吉避凶的民族,自古以来,吉祥一词便成为福禄喜庆、长寿安康、诸事顺利的祝福之语”《庄子•人间世》有云:“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朝成玄英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方式有多方面,包括语言类、文字类、民俗类、数字类和图案类五个种类,其中吉祥图案的传播被认为是最直接且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处于原始社会捕鱼涉猎时,便有了装饰纹饰,如庙底沟彩陶上出现的植物和动物纹样等”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出现的饕T纹样”其后两汉的动物石刻,唐宋时代的植物花鸟纹样、富贵图和四喜图等”可以判断这些图案装饰纹样的延续和发展并不只是古人审美需求,而是吉祥意识和观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徽州木雕吉祥图案的图像构成成熟的艺术样式往往都具有程式性,徽州木雕吉祥图案亦是如此”传统徽州木雕吉祥图案的构图样式,大多为师徒相授”徒弟在师傅的教导中学习和模仿,在实际的操作中体会作品的结构,背熟作品的构图和细部,以而积累经验,较少独立创新”若以现代设计的角度来考察传统徽州木雕吉祥图案的图像构成,可以大致归纳为:重复、对称、呼应、均衡、对比、动势和夸张七种样式”重复:图像构图样式的重复即图像的连续或反复出现同样的形式,这种手法在徽州木雕吉祥图案中十分常见”如徽州木雕的“回”形吉祥图案,便是重复的“二方连续””重复的视觉形式体现出秩序性,通过一种图案或纹样连续出现在收稿日期:2019-12-25作者简介:王超(1983-),男,讲师,硕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建筑雕刻纹饰寓意
雕刻纹饰是古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赋予了建筑造型以生动的形象,并融于整体建筑之中。
在古建筑群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房屋上的一些雕刻图案,这些图案最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戗檐连接墀头墙与屋檐的部位,图案大体有花卉、动物和博古。
花卉主要是牡丹、菊花、梅花。
动物有鹿、鹤、狮子、猴子、麒麟等祥瑞之物。
博古往往是博古架和置于其上的文房四宝。
戗檐中的图也有雕刻文字,像那老屋檐上的“延年益寿”,戗檐下面是拔檐,主要雕刻草弯、回字、万字、三字、菊花、竹叶锦等。
除此之外,厅堂照壁上也有雕刻牡丹、太平花,也有三角垫花的。
有的下端及两侧有蝙蝠衔一枚铜钱,暗示“神在眼前”。
戗檐的外侧有博风头,保护着檐角不受风雨侵袭,上面雕有柿子、万字和如意。
古建筑群的厅房上的雕刻,都是通过象形、意会、比拟、谐音等灵活生动的手法,将一些事物组合起来,表达建房主人的心愿,如用牡丹、白头翁组成的“富贵白头”,以灵芝、水仙、竹子、寿桃组成“灵仙祝寿”,大象、宝瓶组成“太平有象”,蝙蝠、石榴组成“多子多福”,莲花与鱼组成“连年有余”,猴子骑马、蜜蜂飞舞寓意马上封侯,鹌鹑、菊花、枫叶谐音“安居乐业”,菊花、麻雀组成“居家欢乐”,公鸡和鸡冠组成“官上加官”,蝙蝠、寿字、绶带组成“富寿绵长”,狮与事谐音,狮与线纹在一起,寓意财事不断,狮子与瓶组合象征事事平安等等,寄予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也可以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像古建筑堂前,东边摆瓶,西边摆镜,中间放个钟,代表“终身平静”的意思,徽州人长的很秀气,他把那些深刻的道理暗藏在它那些雕梁画栋当中、家具摆设当中,不明说让你去探索,让你去猜测,这个不同于北方人,北方人都是直来直去的,有什么讲什么,而徽州人不是和你那样说,他非要转个弯。
就像健康长寿作为人们的美好心愿,古人喜欢用
一些长寿的动植物来寄托长命之意,如万古长青的松
柏、千年寿命的仙鹤、食之可长寿的仙草灵芝、使人
长生不老的仙桃、长寿无疆的神龟以及各种变形体的
“寿” 字,这些吉祥图案表现了人们追求健康长寿
的美好心愿。
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们创造了许多追求
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
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
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文字等,以
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
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
的美术形式。
我们把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间特
色,又蕴涵吉祥企盼的图案称之为中国传统吉祥图
案。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表现民族历史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
先
人们通过这些直观可感的完美形式,表达对幸福美满生活和财富的热切和渴望。
在中国建筑雕刻图案中,谐音、象征、暗喻是常用的手法,如,一只鹌鹑与九片落叶组成“安居乐业”(鹌居落叶);鱼谐音“余”,馨谐音“庆”梅谐音“眉”、喜鹊代“喜”花生代“生”等等。
以上各例,就可分别组成“吉庆有余”“喜上眉梢”,“早生贵子”(枣,花生,桂园,莲子),狗的不侍二主
喻为忠、羊羔跪而吃奶喻为孝,鹿的不食荤腥、性情温顺比作仁,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
古人有人云“与人之善,如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则其香化矣“,在在建筑雕刻中,人们习惯芝兰同用,比喻君子之交;菊花秋季开放,凌霜耐寒,多为文人所咏唱。
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并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
建筑雕刻中的菊花又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
“万事如意”,图案中通常以“万年青”、“”字和“柿子”、“如意”等物象组成。
以“”与“万”,“柿”与“事”谐音以代“万事”。
亦有不用柿子,仅以“”字为底纹,而上绘如意纹者。
“四季如意”,画面以柿子、枇杷、葡萄、西瓜、石榴、荔枝、白藕等四季瓜果或梅、兰、竹、菊等四季花卉配合“如意”构成纹样。
“福禄相连”,“鹿”被视为古代之瑞兽,有千年为苍鹿,又五百年为白鹿,复五百年化为玄鹿之说。
以“鹿”与“禄”谐意,故寓“官禄”、“俸禄”及“禄位”等。
“禄”即古代官吏俸给之谓。
“鹿”与“蝙蝠”组成图案,组成首尾相连之环形图案,即谓“福禄相连”。
作为中国古文化的一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还有很多。
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国悠久的文化古韵继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