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5位无符号阵列乘法器

5位无符号阵列乘法器

5位无符号阵列乘法器引言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乘法操作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运算。

在数字电路中,乘法运算特别复杂,需要大量的逻辑门和连线来完成。

为了高效地实现乘法运算,设计和构建一个5位无符号阵列乘法器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深入探讨5位无符号阵列乘法器的原理、设计和实现。

原理5位无符号阵列乘法器是用来完成两个5位无符号整数的乘法运算的电路。

其基本原理如下:1.输入:两个5位无符号整数A和B。

2.分解:将A和B分别分解成5个位的二进制数,分别表示为A[4:0]和B[4:0]。

3.部分积计算:将A[4:0]的每一位与B[4:0]的每一位相乘,得到25个部分积P[0]到P[24]。

4.部分积相加:将部分积P[0]到P[24]相加,得到乘积的结果。

设计为了设计一个高效的5位无符号阵列乘法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步骤1:分解和扩展将输入的两个5位无符号整数A和B分别分解成5个位的二进制数A[4:0]和B[4:0]。

由于乘法运算的结果可能超过10位,因此需要对扩展位进行处理。

步骤2:乘法运算将A[4:0]的每一位与B[4:0]的每一位相乘,得到25个部分积P[0]到P[24]。

这可以通过使用5个乘法器来实现,每个乘法器计算一对位的乘积。

步骤3:部分积相加将部分积P[0]到P[24]相加,得到乘积的结果。

这可以通过使用一个加法器阵列来实现,将每个部分积的位相加。

实现为了实现一个高效的5位无符号阵列乘法器,可以采用如下的实现方案:方案1:并行计算采用并行计算的方式,将A[4:0]的每一位与B[4:0]的每一位同时相乘。

这可以通过使用5个乘法器来实现,并将每个乘法器的输出连至加法器阵列。

方案2:串行计算采用串行计算的方式,将A[4:0]的每一位与B[4:0]的每一位依次相乘。

这可以通过使用一个乘法器和一个移位寄存器来实现,依次计算出每个部分积,并将每个部分积的位相加。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5位无符号阵列乘法器的原理、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教学院计算机学院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4位乘法整列设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014级计本非师班姓名唐健峰同组人员黄亚军指导教师2016 年10 月 5 日1 课程设计概述1.1 课设目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课程设计属于设计型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简单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能力,而且通过进行设计及实现,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巩固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在设计中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的解决问题。

凝聚了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充分的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4位的二进制乘法器:输入信号:4位被乘数A(A1,A2,A3,A4), 4位乘数B(B1,B2,B3,B4),输出信号:8位乘积q(q1,q2,q3,q4,q5,q6,q7,q8).1.3 设计要求根据理论课程所学的至少设计出简单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方案,结合各单元实验积累和课堂上所学知识,选择适当芯片,设计简单的计算机系统。

(1)制定设计方案:我们小组做的是4位阵列乘法器,4位阵列乘法器主要由求补器和阵列全加器组成。

(2)客观要求要掌握电子逻辑学的基本内容能在设计时运用到本课程中,其次是要思维灵活遇到问题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小组成员要积极配合共同达到目的。

2 实验原理与环境2.1 1.实验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逻辑,maxplus2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用乘数的每一位去乘被乘数,然后将每一位权值直接去乘被乘数得到部分积,并按位列为一行每一行部分积末位与对应的乘数数位对齐,体现对应数位的权值,将各次部分积求和得到最终的对应数位的权值。

乘法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乘法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乘法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乘法器电路是一种用于实现数字信号的乘法运算的电路。

在数字电子系统中,乘法运算是十分常见的操作之一。

乘法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数字电子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乘法器电路的设计是基于数字逻辑门电路的原理。

在数字电子系统中,逻辑门电路是基本的构建模块。

常用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

乘法器电路的设计可以通过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来实现。

组合逻辑电路是指输出只与当前的输入有关,不依赖于之前的输入。

而时序逻辑电路是指输出不仅与当前的输入有关,还与之前的输入有关。

乘法器电路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确定乘法器的位数。

乘法器电路的位数决定了它可以处理的数字的范围。

位数越多,乘法器可以处理的数字范围越大。

然后是确定乘法器的输入和输出的编码方式。

在数字电子系统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包括二进制和十进制。

接下来是确定乘法器的运算规则。

乘法器可以实现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的乘法运算。

最后是选择适当的逻辑门电路来实现乘法器。

乘法器电路的实现需要考虑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是电路的布局和连接。

乘法器电路中的逻辑门电路需要正确地布局和连接,以确保信号能够正确地传输和处理。

其次是电源和地的连接。

电源和地的连接是电路正常工作的基础,必须保证良好的接触和稳定的电源供应。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乘法器电路需要能够稳定地工作,并且能够抵抗来自外部的干扰。

乘法器电路的设计和实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完成。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设计工具和仿真环境,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人员可以轻松地进行逻辑门电路的布局和连接,并进行电路的仿真和验证。

乘法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是数字电子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乘法器电路的性能和效率对于数字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设计人员需要仔细考虑乘法器电路的位数、编码方式、运算规则等因素,并选择适当的逻辑门电路来实现乘法器。

原码的阵列乘、除法运算器教学设计

原码的阵列乘、除法运算器教学设计
如下 :
( 1 ) 出一 道 十进 制 和一 道 二 进 制 的 乘 法 题 目 , 让 学生 在 黑 板 上运 算 , 然 后 总结 , 并 得 出结 论 : n位
另一方面是“ 操作系统” 、 “ 计算机系统结构” 等课程
的基 础 , 在课 程 体 系 中 起 着 承上 启 下 的作 用 。 学生
第3 8卷
第 6期
电气 电子教 学 学报
J O URNAL OF EE E
Vo 1 . 3 8 N o . 6
De C. 201 6
2 0 1 6年 l 2月
原 码 的 阵 列乘 、 除法 运 算 器 教 学 设 计
李社 蕾,杨婷婷 ,刘小飞
(三 亚 学院 理 工学 院 , 海 南 三亚 5 7 2 0 2 2 )
关 专业 的 核 心 专 业 基 础 课 , 它一 方 面 以 “ 模 拟 电 路 ”、 “ 数 字逻 辑 电路 ” 、 “ 汇编语言 法研 究
课 堂上 , 原码 陈列 乘法 器授 课可采 用 出题 、 解题 和 总结 的方 式进 行 。 例如 : 三道 实 例 题 的 授课 过程
Ab s t r a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 r o a d s c o p e a n d a bs t r a c t i o n f o r a r r a y mu l t i p l i e r a n d a r r a y s d i v i d e r i n t h e Co mp u t e r Or g a n i z a t i o n Pr i nc i p l e s c o ur s e,t h e n e w wa y s o f c l a s s r o o m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n d a ra n g e me n t o f t e a c h i n g c o nt e n t i s d e s i g n e d,c l a s s r o o m t e a c h i n g a c t i v i t i e s h a s p r o v e d t ha t t hi s t e a c hi n g d e s i g n i s he l p f u l t o s t ud e n t s u n d e r - s t a n d i n g o f kn o wl e d g e p o i n t s,a n d b r i n g t h e c o nt e n t i n t o t h e i r o wn kn o wl e d g e s y s t e m ,a nd c u l t u r e d l e a r n i n g a b i l i t y

五位阵列乘法器logisim实验报告

五位阵列乘法器logisim实验报告

五位阵列乘法器logisim实验报告引言:在数字电路设计中,乘法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路。

为了实现高效的乘法运算,我们常常需要使用乘法器进行乘法操作。

本实验旨在使用五位阵列乘法器logisim进行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与实现: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logisim软件进行五位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搭建一个五位的输入端,来输入待相乘的两个数。

然后,我们需要将输入的两个数分别与五个乘法器相连,以实现乘法运算。

每个乘法器都会将两个输入相乘得到一个结果,并输出给下一级电路。

在乘法器的设计中,我们使用了多个与门和全加器。

与门用于判断两个输入是否都为1,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乘操作。

全加器用于将两个输入相乘的结果相加,并输出给下一级电路。

通过多级的与门和全加器的连接,我们可以实现五位数的相乘运算。

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五位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输入不同的五位数,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乘法结果。

在logisim软件中,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乘法器的运行过程,以及每一级电路的工作情况。

本实验的设计与实现对于理解乘法器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logisim软件的模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电路的运行过程,并加深对乘法器的认识。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与实现了五位阵列乘法器。

通过logisim软件的模拟,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乘法器的工作过程,并得到相应的乘法结果。

这对于理解乘法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乘法器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对logisim软件的使用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使用logisim软件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与模拟。

参考文献:[1] logisim软件官方网站[2] 数字电路设计与实验教程,XX出版社,20XX年。

组成原理课设阵列乘法器

组成原理课设阵列乘法器

组成原理课设阵列乘法器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的性能提升日新月异。

而在这些设备中,乘法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份。

乘法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算速度和效率。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且可靠的乘法器是组成原理课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乘法器的基本概念乘法器是一种用于实现两个数相乘的电子电路。

在计算机中,乘法器的作用是进行大量的乘法运算,从而实现复杂的计算任务。

乘法器通常由多个逻辑门和触发器组成,其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串行乘法器和并行乘法器两种类型。

二、串行乘法器的原理串行乘法器是一种逐位相乘的乘法器,它将两个数的每一位进行相乘,并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串行乘法器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说明:1. 将两个数的每一位进行相乘,得到部份积。

2. 将部份积与进位相加,得到新的部份积。

3.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位数都相乘完毕。

4. 将所有的部份积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串行乘法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适合于小规模的乘法运算。

但是由于乘法运算是逐位进行的,所以串行乘法器的运算速度较慢。

三、并行乘法器的原理并行乘法器是一种同时进行多位乘法运算的乘法器,它可以大大提高乘法运算的速度。

并行乘法器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说明:1. 将两个数的每一位进行相乘,得到部份积。

2. 将所有的部份积同时进行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并行乘法器的优点是运算速度快,适合于大规模的乘法运算。

但是由于并行乘法器的结构复杂,所以其设计和实现难度较大。

四、阵列乘法器的原理阵列乘法器是一种基于并行乘法器的乘法器,它通过将乘法运算分解成多个子运算,并将这些子运算并行进行,从而提高乘法运算的速度。

阵列乘法器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说明:1. 将两个数的每一位进行相乘,得到部份积。

2. 将所有的部份积按照位数进行罗列,形成一个二维矩阵。

3. 将矩阵中的每一行进行相加,得到每一位的乘积。

4. 将所有的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阵列乘法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适合于大规模的乘法运算。

阵列乘法器的基本原理

阵列乘法器的基本原理

阵列乘法器的基本原理
阵列乘法器是一种高效的数字电路,用于实现大规模的乘法运算。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乘法运算分解为多个小的乘法运算,然后通过并行计算的方式来加速整个乘法过程。

阵列乘法器通常由多个乘法器和加法器组成,其中乘法器用于计算两个数的乘积,加法器用于将多个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这些乘法器和加法器被排列成一个二维的矩阵,每个乘法器都与相邻的乘法器和加法器相连。

在阵列乘法器中,输入的两个数被分解为多个小的位数,然后每个位数都被送到相应的乘法器中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输入的两个数是8位二进制数,那么它们将被分解为8个小的位数,每个位数都由一个乘法器和一个加法器计算。

这些乘法器和加法器被排列成一个8×8的矩阵,每个乘法器都与相邻的乘法器和加法器相连。

在阵列乘法器中,每个乘法器都可以同时计算多个位数的乘积,因此整个乘法过程可以并行计算。

这使得阵列乘法器比传统的乘法器更快,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的乘法运算时。

阵列乘法器还可以通过一些优化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性能。

例如,可以使用更快的乘法器和加法器,或者使用更高效的算法来分解输入的数。

此外,还可以使用流水线技术来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

阵列乘法器是一种高效的数字电路,用于实现大规模的乘法运算。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乘法运算分解为多个小的乘法运算,然后通过并行计算的方式来加速整个乘法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阵列乘法器可以通过一些优化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性能,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阵列乘法器课课程设计

阵列乘法器课课程设计

阵列乘法器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阵列乘法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其在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阵列乘法器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阵列乘法器,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增强对数学学科的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阵列乘法器的基本原理:介绍阵列乘法器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数学基础。

2.阵列乘法器的操作方法:讲解如何使用阵列乘法器进行计算,包括基本操作和高级应用。

3.阵列乘法器在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阵列乘法器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优势。

4.练习和拓展: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训练。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阵列乘法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阵列乘法器在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

3.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阵列乘法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促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系统的学习资料。

2.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地操作的机会,增强实践能力。

4.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考试:安排一次课堂小测或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施国君
完成日期:2014年01月10日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2)
1.1设计原理 (2)
1.2设计思路 (2)
1.3设计环境 (3)
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5)
2.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5)
2.1.1创建顶层图形设计文件 (5)
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6)
2.2.1输入加法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6)
2.3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8)
第3章编程下载与硬件测试 (10)
3.1编程下载 (10)
3.2硬件测试及结果分析 (10)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第1章 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原理
以COP2000实验仪、FPGA 实验板为硬件平台,采用Xilinx Foundation F3.1设计工具和COP2000仿真软件,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设计并实现阵列乘法器功能。

阵列乘法器的设计原理如图1.1所示,X1,X2,X3,X4, Y1,Y2,Y3,Y4为阵列乘法器的输入端, S1~S8为阵列乘法器的输出端。

图中的排列形式和笔算乘法的位积排列形式相似。

阵列的每一行由乘数Y 的每一位数位控制,而各行错开形成的每一列由被乘数X 的每一位数位控制。

图中方框内的电路由一个与门和一个全加器组成。

由于采用阵列结构,虽然采用加法器数量较多,但内部结构规则,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很容易实现,可大大提高运算速度。

图1.1 阵列乘法器原理图
1.2 设计思路
阵列乘法器是设计主要包含如下3个部分:
S6S5S4S3
S2
S1
乘 积 P = P 4
0P1
P2
P3



1、加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2、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3、下载与硬件测试;
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在这3个部分中分别设计实现相应功能的器件,在连接具体电路时配合相应脉冲和门电路以达到预期效果。

乘法器采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电路设计并实现给定的功能,设计的原理图经编译、调试后形成*.bit文件并下载到XCV200可编程逻辑芯片中,经硬件测试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1.3设计环境
硬件环境:
1、伟福COP2000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COP2000各单元部件都以计算机结构模型布局,清晰明了,各寄存器、部件均有 8位数据指示灯显示其二进制值,两个 8段码 LED显示其十六进制值,清楚明了,两个数据流方向指示灯,以直观反映当前数据值及该数据从何处输出,而又是被何单元接收的。

这是该产品独创的“实时监视器”,使得系统在实验时即使不借助 PC机,也可实时监控数据流状态及正确与否。

各实验模块的数据线、地址线与系统之间的挂接是通过三态门,而不是其它实验设备所采用的扁平连线方法,而数据线、地址线是否要与系统连通,则由用户连线控制,这样,就真实的再现了计算机工作步骤。

2、XCV200实验板:在COP2000 实验仪中的FPGA 实验板主要用于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实验,它的核心器件是20 万门XCV200 的FPGA 芯片。

用FPGA 实验板可设计8 位16 位和32 位模型机。

软件环境:
1、Xilinx Foundation3.1设计软件:Xilinx Foundation3.1是Xilinx公司的主要可编程器件开发工具,塔可以开发Xilinx公司的Spar tan,Virtex,CX4000,CX3000,CX5200系列的FPGA芯片。

该平台功能强大,主要用于百万逻辑门级的设计和1Gb/s的告诉通信内核的设计。

2、COP2000仿真软件:COP2000系统的运算器采用了代表现代科技的EDA 技术设计,随机出厂时,已提供一套已装载的方案,能进行加、减、与、或、带
进位加、带进位减、取反、直通八种运算方式。

它通过实验仪的串行接口和PC 机的串行接口相连,提供汇编、反汇编、编辑、修改指令、文件传送、调试FPGA 实验等功能。

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2.1 总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为了进一步提高乘法运算速度,可采用类似人工计算的方法,阵列的每一行送入乘数Y的每一数位,而各行错开形成的每一斜列则送入被乘数的每一数位。

4×4阵列乘法器可以由16个输入加法器构成的;输入加法器可以由一个与门和一位全加器构成;一位全加器可以用一个两输入或门模块和两个半加器模块构成。

一位全加器的整体设计包含两半加器构成,半加器由异或门构成。

电路实现基于XCV200可编程逻辑芯片,在完成原理图的功能设计后,把输入/输出信号安排到XCV200指定的引脚上去,实现芯片的引脚锁定。

2.1.1创建顶层图形设计文件
4×4阵列乘法器由四位被乘数输入端(X4X3X2X1)、四位乘数输入端(Y4Y3Y2Y1)和八位乘积输出端(Z8Z7Z6Z5Z4Z3Z2Z1)组成。

利用Xilinx foundation f3.1模块实现顶层图形文件的设计,顶层图形文件结构如图2.1.1所示。

图2.1 阵列乘法器整体设计框图
2.2 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2.1输入加法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位输入端加法器可以由一个与门和一位全加器构成,一位全加器可以由两个与门,三个异或门及一一个或门构成,四个输入为XIN、YIN、PARTIN,CNIN,两个输出为PARTOUT、CNOUT。

其设计过程如图2.2.1所示。

图2.2.1 4位输入端加法器设计框图
为了能在图形编辑器(原理图设计输入方式)中调用此器件,需要为此器件创建一个元件图形符号,可用Xilinx Foundation3.1编译器的Create Symbol模块实现。

此元件封装如图2.2.2所示。

图2.2.2 4位输入端加法器元件符号图
4位输入端加法器的具体功能如表2.2.3所示。

为了验证其功能的正确性,可用Xilinx ISE编译器的Simulator模块实现对创建的乘法器元件进行功能仿真。

其仿真结果如图2.2.4所示。

图2.2.4 4位输入端加法器仿真结果
2.3 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4×4阵列乘法器可以由16个的4输入加法器构成,其具体设计过程如图2.3.1所示。

图2.3.1 4×4阵列乘法器设计过程
阵列乘法器元件图形符号如图2.3.2所示。

图2.3.2阵列乘法器元件图形符号
图2.3.3 4×4阵列乘法器封装图
为了验证其功能的正确性,可用Xilinx ISE编译器的Simulator模块实现对创建的阵列元件进行功能仿真。

其仿真结果如图2.3.4所示。

图2.7 阵列乘法器功能仿真波形结果
第3章编程下载与硬件测试
3.1 编程下载
利用COP2000仿真软件的编程下载功能,将得到ADD11.bit文件下载到XCV200实验板的XCV200可编程逻辑芯片中。

3.2 硬件测试及结果分析
利用XCV200实验板进行硬件功能测试。

定点原码一位除法器的输入数据通过XCV200实验板的输入开关实现,输出数据通过XCV200实验板的LED指示灯实现,其对应关系如表3.1所示。

表3.1 XCV200实验板信号对应关系
硬件测试结果如图3.1和表3.2所示。

表3.2 硬件测试结果
的,说明电路设计完全正确。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景华.可编程程逻辑器件与EDA技术[M].北京: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2] 范延滨.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接口与EDA设计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出版社,2006
[3] 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王冠.Verilog HDL与数字电路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江国强.EAD技术习题与实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 杜建国.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7] (美)西里提.张雅绮等译.Verilog HDL 高级数字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附录
附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