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训练28 沉淀溶解平衡 鲁科版
化学:高三一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教案鲁科版

沉淀溶解平衡Ⅰ.课标要求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Ⅱ.考纲要求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Ⅲ.教材精讲1.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本质⑴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在一定重要条件下,当沉淀与溶解的速度相等时,便达到固体难溶电解质与溶液中离子间的平衡状态。
例如:BaSO 4(s)Ba2+(aq)+ SO42—(aq)⑵溶度积: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乘积为一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用符号Ksp表示。
对于AmBn型电解质来说,溶度积的公式是:Ksp=[A n+]m[B m+]n①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溶度积的大小与溶解度有关,它反映了物质的溶解能力。
②溶度积规则,可以判断溶液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③离子积Qc与溶度积Ksp的区别与联系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任一情况下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Qc当Qc<Ksp时,为不饱和溶液;当Qc=Ksp时,为饱和溶液;当Qc>Ksp时,为过饱和溶液。
2. 了解沉淀转化的原理⑴沉淀的生成:可通过调节溶液P H 或加入某些沉淀剂。
⑵沉淀的溶解:1生成弱电解质。
如生成弱酸、弱碱、水或微溶气体使沉淀溶解。
难溶物的Ksp 越大、生成的弱电解质越弱,沉淀越易溶解。
如CuS 、HgS 、As 2S 3等Ksp 太小即使加入浓盐酸也不能有效降低S 2—的浓度使其溶解。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利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电解质离子浓度的方法使沉淀溶解。
3生成难电离的配离子,指利用络合反应降低电解质离子浓度的方法使沉淀溶解。
⑶沉淀的转化:把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的过程叫沉淀的转化。
在含有沉淀的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沉淀剂,使其与溶液中某一离子结合成更难溶的物质,引起一种沉淀转变成另一种沉淀。
例如:CaSO 4(s )+Na 2CO 3 = CaCO 3(s )+Na 2SO 4Ⅳ.典型例题例1. 等体积混合0.2 mol·L —1的AgNO 3和NaAc 溶液是否会生成AgAc 沉淀(已知AgAc 的Ksp 为2.3×10—3 mol 2·L —2)?【解析】c (Ag +) = c (Ac —) = 0.2/2 = 0.1 mol·L —1Qc = c (Ag +) × c(Ac —) = 1.0×10—2 > Ksp ∴ 有AgAc 沉淀生成。
沉淀溶解平衡 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PPT(配套doc练习)..

A.Ksp[Fe(OH)3]<Ksp[Cu(OH)2]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 和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解析
+
Ksp[Fe(OH)3]=[Fe3 ]· [OH ]3,Ksp[Cu(OH)2]=
+ -
cn(Nm-) 。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时刻的浓度。 Q= cm(Mn+)·
(2)应用: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Q > 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Q=Ksp:溶液饱和,达到溶解平衡; Q < Ksp:溶液未饱和,固体溶质溶解。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探究思考 1.①AgCl(s) Ag+(aq)+Cl-(aq);②AgCl===Ag++Cl-,①②
素养优化提升
A.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
2- 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3 ) 2 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 )<c(CO3 )
+ - - D.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2 3 )
)
(
答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示例1】 (2010·山东,15)某温度下,
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
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 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 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训练 汇编 390页含答案

【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训练汇编目录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 钠及其化合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 氯及其化合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4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5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6 电解质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7 氧化剂和还原剂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8 铁及其化合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9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0 氮的循环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1 硫的转化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2海水中的元素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3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4 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5 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6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7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8 化学键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9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0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2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3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4 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条件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5 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6 弱电解质的电离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7 盐类的水解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8 沉淀溶解平衡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9 认识有机化合物重要的烃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0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1 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2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3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4 有机物的结构、分类与命名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5 烃和卤代烃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6 烃的含氧衍生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7 基本营养物质有机合成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8 原子结构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9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40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一)气体的制法及其性质探究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二)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的突破方略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三)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的突破方略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四)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的突破方略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五)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的突破方略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六)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的突破方略鲁科版专题突破训练(一) 气体的制法及其性质探究1.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 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 3、分离NaHCO 3、干燥NaHCO 3四个步骤。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8.4 沉淀溶解平衡随堂演练(含解析)鲁科版(1)

第4讲沉淀溶解平衡(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化工厂废水中含有Ag+、Pb2+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各约为0.01 mol·L-1,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离子,难溶电解质AgI AgOH Ag2SPbI2Pb(OH)2PbSK sp 8.3×10-175.6×10-82.0×10-487.1×10-91.2×10-153.4×10-28在下列试剂中沉淀效果最好的是( )A.NaOHB.Na2SC.KID.Ca(OH)2解析:分析上表中数据看出,Ag2S和PbS的K sp的数量级远小于其他难溶物的K sp的数量级,故Na2S作沉淀剂效果最好。
答案:B2.下列有关K s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K sp大的电解质,其溶解度一定大②K sp只与电解质的本性有关,而与外界条件无关③K sp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计量数次幂之积④K sp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解析: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 sp大的,其溶解度不一定大;K sp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的本性以及温度有关。
答案:C3.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 mol·L-1的Fe3+、Cr3+、Zn2+、Mg2+等离子,已知:K sp[Fe(OH)3]=2.6×10-39;K sp[Cr(OH)3]=7.0×10-31;K sp[Zn(OH)2]=1.0×10-17;K sp[Mg(OH)2]=1.8×10-11; 当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下列哪一种离子所需溶液的pH最小( )A.Fe3+B.Cr3+C.Zn2+D.Mg2+解析:根据溶度积常数可先分别求出各离子开始沉淀时所需的c(OH-),再据此求出开始沉淀时所需的pH。
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物质在水溶液的行为第27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练习鲁科版(2021年整理)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物质在水溶液的行为第27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练习鲁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物质在水溶液的行为第27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练习鲁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物质在水溶液的行为第27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练习鲁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27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时作业1.(2017·山东济宁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 sp不变B.由于K sp(ZnS)〉K sp(CuS),所以ZnS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C.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D.两种难溶电解质做比较时,K sp越小的电解质,其溶解度一定越小解析: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外界温度有关,故A、C正确;由于K(ZnS)>K sp(CuS),所以ZnS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故B正确;同类型的sp难溶电解质(如AgCl、AgBr、AgI),K sp越小,溶解度越小,而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Ag2SO4和AgI),K sp小的溶解度不一定小,需要进行换算,故D错误。
答案:D2.已知25 ℃时一些难溶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A.2AgCl+Na2S===2NaCl+Ag2SB.MgCO3+H2O错误!Mg(OH)2+CO2↑C.ZnS+2H2O===Zn(OH)2↓+H2S↑D.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解析: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溶解度:ZnS<Zn(OH)2,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时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故C不正确。
新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课后限时集训沉淀溶解平衡

9.(2020·湖北七市联考)常温下,取一定量的 PbI2 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 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的 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注:第一次平衡时[I-]=2×10-3 mol·L-1,[Pb2+]=1×10-3 mol·L-1),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已知 lg 2=0.301 0,Ksp[Mn(OH)2]=2.0×10-13 mol3·L-3。实验 室制氯气的废液中含 c(Mn2+)=0.1 mol·L-1,向该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
钠溶液至 Mn2+完全沉淀的最小 pH 等于(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已知在 Ca3(PO4)2 的饱和溶液中[Ca2+]=2.0×10-6 mol·L-1,
[PO34-]=1.58×10-6 mol·L-1,则 Ca3(PO4)2 的 Ksp 为( )
A.2.0×10-29 mol5·L-5
B.3.2×10-12 mol5·L-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对于曲线 N,当-lg [Ag+]=16 时,即[Ag+]=10-16 mol·L-1, [X-]=1 mol·L-1,Ksp=1×10-16,对于曲线 M,当-lg [Ag+]=10 时, 即[Ag+]=10-10 mol·L-1,[X-]=1 mol·L-1,Ksp=1×10-10。由于 Ksp(AgI)<Ksp(AgCl),故曲线 N 表示-lg [Ag+]与-lg [I-]的变化关系, A 错误。t ℃时,Z 点对应的溶液中 Q(AgI)=c(Ag+)·c(I-)>Ksp(AgI), Q(AgCl)=c(Ag+)·c(Cl-)<Ksp(AgCl),故 Z 点对应溶液可表示为 AgI 的 过饱和溶液或 AgCl 的不饱和溶液。由于向 Z 点溶液中加入蒸馏水,
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二十八 沉淀溶解平衡 鲁科版

课时作业(二十八) 沉淀溶解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有关沉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AgCl 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K sp (AgCl)增大B .在CaCO 3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C .可直接根据K sp 的数值大小比较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D .25 ℃时,K sp (AgCl)>K sp (AgI),向AgCl 的悬浊液中加入KI 固体,有黄色沉淀生成2.已知25 ℃时,K sp (AgCl)=1.8×10-10,K sp (AgI)=8.5×10-17,25 ℃时AgCl 固体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100 mL 0.01 mol·L -1 KNO 3溶液B .100 mL 0.01 mol·L -1盐酸C .100 mL 0.01 mol·L -1 AgNO 3溶液D .100 mL 0.01 mol·L -1 KI 溶液3.在100 mL 0.01 mol·L -1 KCl 溶液中,加入1 mL 0.01 mol·L -1 AgNO 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AgCl 的K sp =1.8×10-10)( )A .有AgCl 沉淀析出B .无AgCl 沉淀析出C .无法确定D .有沉淀但不是AgCl 化学式 Zn(OH)2 ZnS AgCl Ag 2S MgCO 3 Mg(OH)2溶度积 5×10-17 2.5×10-22 1.8×10-10 6.3×10-50 6.8×10-6 1.8×10-11A .2AgCl +Na 2S===2NaCl +Ag 2SB .MgCO 3+H 2O=====△Mg(OH)2+CO 2↑C .ZnS +2H 2O===Zn(OH)2↓+H 2S↑D .Mg(HCO 3)2+2Ca(OH)2===Mg(OH)2↓+2CaCO 3↓+2H 2O5.室温时,CaCO 3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5 ℃其溶度积为2.8×10-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数值为2×10-5B .c 点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C .加入蒸馏水可使溶液由d 点变到a 点D .b 点与d 点对应的溶度积相等6.已知298 K 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 sp =5.6×10-12,取适量的MgCl 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 =1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得溶液中的[H +]=1.0×10-13 mol/LB.加入Na2CO3固体,可能生成沉淀C.所加的烧碱溶液的pH=13.0D.所得溶液中的[Mg2+]=5.6×10-10 mol/L7.向50 mL 0.018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 mol/L的盐酸生成沉淀。
高三一轮复习(鲁科版)沉淀溶解平衡重点练习(教师版)

高三一轮复习(鲁科版)沉淀溶解平衡重点练习(教师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的浓盐酸,看不到明显的现象B.将硫酸铜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得到的沉淀是以Cu(OH)2为主,说明了在相同条件下Cu(OH)2的溶解度比CuCO3的更小C.在0.01 mol·L-1 NaCl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接着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浓氨水,白色沉淀可不能溶解D.CaCO3溶液的导电能力专门弱,是因为CaCO3是弱电解质,存在如下电离平稳:CaCO3⇌Ca2++CO32-解析A项有NaCl晶体析出,A错误;C中AgCl(s)Ag+(aq)+Cl -(aq),加入浓氨水后生成[Ag(NH3)2]+,沉淀溶解平稳右移,白色沉淀会溶解,C错误;选项D中,溶液的导电性只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有关,CaCO3溶液的导电能力专门弱是因为CaCO3溶解度专门小,但CaCO 3是强电解质,D错误。
答案B2.有关AgCl沉淀溶解平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降低解析AgCl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溶解平稳后,溶解与沉淀速率相等,但不为0,一样说来,升高温度,有利于固体物质的溶解,A、C正确;AgCl 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电离出Ag+和Cl-,B错误;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增大了Cl-浓度,促使溶解平稳向左移动,降低了AgCl的溶解度,D正确。
答案B3.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①5 mL水;②6 mL 0.5 mol·L-1 NaC l溶液;③10 mL 0.2 mol·L-1 CaCl2溶液;④50 mL 0.1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28 沉淀溶解平衡鲁科版1.(2018·黄冈高三模拟)有关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95160295】A.CaCO3沉淀析出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CaCO3难溶于水,其饱和溶液不导电,属于弱电解质C.升高温度,CaCO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D.向CaCO3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纯碱固体,会有CaCO3析出B[CaCO3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后,沉淀溶解与沉淀生成速率相等,但不为0;CaCO3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电离出Ca2+和CO2-3,属于强电解质;一般来说,升高温度,有利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向CaCO3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纯碱固体,增大了CO2-3浓度,使溶解平衡向左移动,从而析出CaCO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95160296】①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溶解(或沉淀)速率都相等②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③向Na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则SO2-4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a2+、Na+和Cl-,不含SO2-4④K sp小的物质其溶解能力一定比K sp大的物质的溶解能力小⑤为减少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耗,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来洗涤BaSO4沉淀⑥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⑥C.⑤ D.①⑤⑥C[①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不同离子溶解(或沉淀)的速率不一定相等,这与其系数有关;②难溶电解质是固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增加它的量对平衡无影响;③生成BaSO4沉淀后的溶液中仍然存在Ba2+和SO2-4,因为有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存在;④同类型物质的K sp越小,溶解能力越小,不同类型的物质则不能直接比较;⑤稀H2SO4可以抑制BaSO4的溶解;⑥洗涤沉淀一般2~3次即可,次数过多会使沉淀溶解。
]3.实验:①0.1 mol·L-1 AgNO3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 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q)+Cl-(aq)B.滤液b中不含有Ag+C .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 转化为AgID .实验可以证明AgI 比AgCl 更难溶B [在浊液a 中,存在AgCl 的沉淀溶解平衡,即在滤液b 中,仍含有少量Ag +,故在b 中生成了AgI 沉淀,A 正确,B 错误;向白色沉淀AgCl 中滴加KI 溶液生成黄色AgI ,由此可说明AgI 比AgCl 更难溶,C 、D 项都正确。
]4.25 ℃时,下列5种盐的溶度积常数(K sp )分别是:A .除去溶液中的Ag +用硫化钠溶液比硫酸钠效果好 B .向+(aq)+Cl-(aq)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溶液中[Ag +]不变C .向少量溴化银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食盐水,沉淀颜色会由浅黄色变为白色D .向生成的黄色AgI 沉淀中滴加少量Na 2S 溶液,沉淀会变为黑色B [A 项,Ag 2S 的溶度积比Ag 2SO 4的小,更易生成Ag 2S 沉淀,A 项正确;B 项,由于温度一定时氯化银的溶度积一定,加入少量氯化钠会增加氯离子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会减小,B 项错误;C 项,由于饱和NaCl 溶液中Cl -的浓度较大,溴化银沉淀会转化为氯化银沉淀,C 项正确;D 项,由于硫化银更难溶,所以碘化银会转化为黑色的硫化银,D 项正确。
]5.(2018·湖北七市联考)常温下,取一定量的PbI 2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 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注:第一次平衡时[I -]=2×10-3mol·L -1,[Pb 2+]=1×10-3mol·L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PbI 2的K sp =2×10-6mol 3·L -3B .温度不变,向PbI 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PbI 2的溶解度不变,Pb 2+浓度不变C .常温下K sp (PbS)=8×10-28mol 2·L -2,向PbI 2的悬浊液中加入Na 2S 溶液,PbI 2(s)+S2-+2I -(aq)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1018mol·L -1D .T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PbI 2的K sp 增大 C [由PbI 22++2I -得K sp =[Pb 2+][I -]2=1×10-3×(2×10-3)2 mol 3·L -3=4×10-9mol 3·L -3,A 错误;由于硝酸铅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产生Pb 2+,温度不变,PbI 2的溶度积不变,但Pb 2+浓度增大,B 错误;PbI 2(s)+S 2-+2I -(aq)反应的平衡常数K =[I -]2/[S 2-]=K sp (PbI 2)/K sp (PbS)=4×10-9/8×10-28 mol·L -1=5×1018 mol·L -1,C 正确;T 时刻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Pb 2+]、[I -]均呈增大趋势,D 错误。
]6.(2018·南阳模拟)某温度时,BaSO 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Ba2+)=-lg [Ba 2+],p(SO 2-4)=-lg [SO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下,K sp (BaSO 4)=1.0×10-24mol 2·L -2B .a 点的K sp (BaSO 4)小于b 点的K sp (BaSO 4)C .d 点表示的是该温度下BaSO 4的不饱和溶液D .加入BaCl 2可以使溶液由c 点变到a 点D [由图像可知,K sp =[Ba 2+][SO 2-4]=10-p(Ba 2+)·10-p(SO 2-4) mol 2·L -2=10-10mol 2·L -2,A 错误;处于同一温度下,K sp 相等,B 错误;d 点时p(Ba 2+)偏小,则[Ba 2+]偏大,溶液过饱和,C 错误;加入BaCl 2,[Ba 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可使溶液由c 点变到a 点,D 正确。
]7.(2018·太原质检)已知AgI 为黄色沉淀,AgCl 为白色沉淀。
25 ℃时,AgI 固体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Ag +]=1.22×10-8mol·L -1,AgCl 固体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Ag+]=1.30×10-5 mol·L -1。
若在5 mL 含有KCl 和KI 浓度均为0.01 mol·L -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8 mL 0.01 mol·L -1的AgNO 3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95160297】A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NO -3]>[K +]>[Cl -]>[I -]>[Ag +] B .溶液中先产生AgI 沉淀C .AgCl 的溶度积常数K sp 的数值为1.69×10-10D .若在AgCl 悬浊液中滴加KI 溶液,白色沉淀可能转变 成黄色沉淀A [根据题意可得出25 ℃时,K sp (AgCl)=1.30×10-5×1.30×10-5mol 2·L -2=1.69×10-10mol 2·L -2,K sp (AgI)=1.22×10-8×1.22×10-8 mol 2·L -2≈1.49×10-16mol 2·L-2,因为AgCl 和AgI 的构型相同,所以AgI 的溶解度更小,则B 、C 、D 项正确,A 项错误。
] 8.可溶性钡盐有毒,医院中常用硫酸钡这种钡盐作为内服造影剂。
医院抢救钡离子中毒患者时,除催吐外,还需要向中毒者胃中灌入硫酸钠溶液。
已知:某温度下,K sp (BaCO 3)=5.1×10-9mol 2·L -2;K sp (BaSO 4)=1.1×10-10mol 2·L -2。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不用碳酸钡作为内服造影剂,是因为K sp (BaCO 3)>K sp (BaSO 4)B .抢救钡离子中毒患者时,若没有硫酸钠,可以用碳酸钠溶液代替C .若误饮[Ba 2+]=1.0×10-5mol·L -1的溶液时,会引起钡离子中毒 D .可以用0.36 mol·L -1的Na 2SO 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患者洗胃D [胃液中为盐酸环境,难溶的碳酸盐在胃液中会溶解,故A 、B 错误;硫酸钡作内服造影剂,说明硫酸钡电离出的钡离子浓度是安全的,此时[Ba 2+]=K sp4≈1.05×10-5mol·L -1>1.0×10-5 mol·L -1,故误饮[Ba 2+]=1.0×10-5 mol·L-1的溶液时,不会引起钡离子中毒,故C 错误;用0.36 mol·L -1的Na 2SO 4溶液洗胃时,胃液中:[Ba 2+]=K sp (BaSO 4)/[SO 2-4]=1.1×10-100.36mol·L -1≈3.1×10-10mol·L -1<1.05×10-5 mol·L -1,故D正确。
]9.已知部分钡盐的溶度积如下:K sp (BaCO 3)=5.1×10-9mol 2·L -2,K sp [Ba(IO 3)2]=6.5×10-10mol 3·L -3,K sp (BaSO 4)=1.1×10-10mol 2·L -2,K sp (BaCrO 4)=1.6×10-10mol 2·L-2。
一种溶液中存在相同浓度的CO 2-3、CrO 2-4、IO -3、SO 2-4,且浓度均为0.001 mol·L -1,若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BaCl 2溶液,首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导学号:95160298】A .Ba 2++CO 2-3===BaCO 3↓ B .Ba 2++CrO 2-4===BaCrO 4↓ C .Ba 2++2IO -3===Ba(IO 3)2↓ D .Ba 2++SO 2-4===BaSO 4↓D [根据溶度积公式及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可以计算出开始出现BaCO 3、BaCrO 4、Ba(IO 3)2、BaSO 4沉淀时[Ba 2+]分别为5.1×10-6mol·L -1、1.6×10-7mol·L -1、6.5×10-4mol·L -1、1.1×10-7mol·L -1,故最先出现的沉淀是BaSO 4,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