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五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领域?A. 个体心理B. 群体行为C. 组织结构D. 管理过程答案:D2.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A. 工作本身B. 薪酬C. 工作条件D. 同事关系答案:C4. 领导风格的分类中,哪种风格强调任务的完成而不太关注员工的情感?A. 民主式B. 权威式C. 放任式D. 交易式答案:B5. 在组织变革中,哪个阶段员工最可能产生抵触情绪?A. 初始阶段B. 规划阶段C. 实施阶段D. 完成阶段答案:C6. 根据麦克莱兰的需求理论,以下哪项不是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A. 成就需求B. 权力需求C. 亲和需求D. 创新需求答案:D7. 组织文化的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导向功能B. 凝聚功能C. 激励功能D. 分散功能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有效的团队沟通的特点?A. 开放性B. 明确性C. 单向性D. 及时性答案:C9. 在决策理论中,以下哪项不是西蒙所描述的决策过程的阶段?A. 情报阶段B. 设计阶段C. 选择阶段D. 执行阶段答案:D10. 根据期望理论,如果一个员工认为自己的努力能够带来好的绩效评价,但好的绩效评价并不能带来他所期望的奖励,那么他可能会?A. 增加努力B. 减少努力C. 保持现状D. 改变工作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A. 工作本身B. 薪酬水平C. 工作环境D. 个人兴趣答案:ABC2. 组织发展的方法包括哪些?A. 敏感性训练B. 团队建设C. 调查反馈D. 领导力培训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有效的领导行为?A. 明确目标B. 授权下属C. 忽视员工D. 激励员工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组织变革的阻力?A. 习惯性行为B. 信息不足C. 资源限制D. 员工抵制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A. 设定优先级B. 避免拖延C. 多任务处理D. 定期回顾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管理心理学只关注组织内部的个体心理活动。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行为D. 领导行为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A. 员工满意度B. 组织文化C. 产品定价D. 工作压力答案:C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4. 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是指()。
A. 工作本身B. 工作条件C. 人际关系D. 工资答案:A5.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哪项属于卫生因素?()。
A. 成就感B. 工作本身C. 工资D. 工作条件答案:D6. 下列哪项是有效的领导行为?()。
A. 独断专行B. 放任自流C. 民主参与D. 专制统治答案:C7. 在管理心理学中,团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
A. 提高个人绩效B. 提高团队绩效C. 增加员工满意度D. 减少员工流失率答案:B8. 根据期望理论,个体行为的强度取决于()。
A. 个人能力B. 个人期望C. 个人价值观D. 个人动机答案:B9. 根据公平理论,员工感到不公平时可能会采取的行动是()。
A. 提高工作绩效B. 减少工作绩效C. 增加工作时间D. 减少工作时间答案:B10. 在管理心理学中,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
A. 组织结构B. 组织战略C. 组织历史D. 组织领导者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
A. 个体B. 群体C. 组织D. 社会答案:ABC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分析法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A. 薪酬水平B. 工作条件C. 个人兴趣D. 同事关系答案:ABCD4. 有效的沟通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A. 明确性B. 及时性C. 双向性D. 保密性答案:ABC5. 下列哪些因素属于激励理论中的外部激励因素?()。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C.竞争及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2、群体和团队的基本差异是:( B.团队成员承诺于共同的目标)3、在人性假设方面,认为人天生厌恶和规避工作的理论是( A.X理论)4、EAP的内容不包括( A.工作环境的重新设计)5、组织内部的一些特殊典礼、仪式、风俗属于组织文化的( A.精神层)6、管理心理学研究哪三个层面的结果?( C.个体、群体和组织)7、满意的员工应当有以下行为,除了:( B.高生产力)8、对经验不足或者能力比较差的下属,下面哪种类型的领导比较合适(C.指导型)9、组织精神、组织哲学属于(C.深层文化)10、社会知觉中,对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B.晕轮效应)二、是非判断题1、能够防止员工冲突的组织比较有效。
答:否2、快乐的员工的生产率高。
答:否3、目标越简单,越容易实现,那么它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越大。
答:否4、群体的内聚力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答:否5、在工作中不应该带有任何情绪。
答:否6、根据双因素理论,只有将奖金变为“保健因素”才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答:否7、提高员工工资就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答:否8、“工作扩大化”是指增加同一或类似任务的数量,实现满负荷工作。
答:否三、名词解释1、晕轮效应答:指根据不完全的信息而做出的对知觉对象的整体印象与评价,实质上是一种以点概面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从而做出全面的评价。
2、强化答:主要是利用正性或负性强化来激励员工或创造激励的环境。
正强化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个行为巩固、保持、加强;负强化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之减弱、消退。
3、情绪智力答:指察觉和管理情绪线索和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感同身受和社会技能。
4、员工援助计划答:员工帮助计划(EAP)是由企业组织出资为员工及其家属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是心理卫生服务的一种。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员工的个人心理B. 组织行为C. 企业文化D. 组织结构设计2.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激励理论?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D.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3. 领导风格中,哪种风格更倾向于民主参与?A. 权威型B. 放任型C. 民主型D. 任务型4. 组织变革中,以下哪项不是变革的阻力?A. 组织文化B. 员工的抵制C. 资源的不足D. 领导的支持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关于团队建设的?A. Tuckman的团队发展阶段理论B. Belbin团队角色理论C.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D. 社会互动理论6. 以下哪种沟通方式不属于正式沟通?A. 会议B. 报告C. 电子邮件D. 闲聊7. 以下哪项不是组织文化的功能?A. 导向功能B. 凝聚功能C. 激励功能D. 约束功能8. 以下哪个不是组织发展的方法?A. 敏感性训练B. 团队建设C. 组织结构调整D. 员工满意度调查9. 以下哪项不是员工培训的目的?A. 提高员工技能B. 增强员工忠诚度C. 降低员工流失率D. 减少员工工作量10. 以下哪个不是工作压力的来源?A. 工作量过大B. 角色冲突C. 工作满意度高D. 时间压力答案:1. B2. C3. C4. D5. C6. D7. D8. D9. D 10. 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 解释什么是组织文化,并说明其对组织的影响。
3. 描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4. 阐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答案: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和传统。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9969.填空题1、社会知觉是个体或群体对的知觉。
2、以己度人反映了原理。
3、以偏概全反映了原理。
4、马斯洛在其一文中阐述了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5、阿德佛提出人的需要的发展也遵循流程。
6、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
7、信息沟通的正式途径有、、和。
二. 判断题1、民族中心主义可以导致人际沟通障碍。
2、工作负荷不足也会导致工作应激。
3、目标管理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是同一个学者提出的。
4、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期望。
5、当个体的行为所造成的一些后果是互相排斥或带有互不相容的因素时,就会产生个人内部的目标性冲突。
三. 单项选择题1.管理心理学的重点是()。
A.心理分析B.人机关系C.劳动的一般性质D.外环境系统2.泰勒的标志性著作是()。
A. 《车间管理》B. 《工厂管理》C. 《科学管理》D. 《科学管理原理》3.设立光荣榜、开表彰大会,满足了六感指标中的()。
A.实惠感B.方向感C.成就感D.温暖感4.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是()。
A.法约尔B.泰勒C.韦伯D.厄威克5、具热情直率、精力充沛、易冲动、性情急躁、心境变化剧烈的特征的个体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6.、“新官上任三把火”应用了下列哪个社会知觉效应?()A.第一印象效应 B.定型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7.在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方面,()提出的文化四维度受到众多关注。
A.屈斯特B.波特C.贾尼斯D.霍夫斯泰德8.中美两国在文化四维度上的相同之处是()A.权力距离B.男性度C.集体主义D.不确定性避免9.在赫兹伯格看来,人际关系属于()。
A.激励因素B.满意因素C.保健因素D.不满意因素10.社会认知理论的提出者是()。
A.阿德佛B.佛隆C.班杜拉D.赫兹伯格11.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产生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过程是一个()过程。
A.自我比较B.横向比较C.纵向比较D.社会比较12.目标管理的深层原理是()。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人的心理活动规律B 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C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D 组织中的群体心理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侧重于()A 工作任务的标准化B 满足员工的社会需求C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D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3、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A 赫兹伯格B 马斯洛C 弗鲁姆D 亚当斯4、以下哪种领导风格更注重员工的参与和自主性()A 独裁型B 民主型C 放任型D 任务型5、当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时,其工作效率往往比单独工作时低,这种现象被称为()A 社会惰化B 社会促进C 从众效应D 晕轮效应6、挫折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 自然环境因素B 社会环境因素C 个人主观因素D 成功的经历7、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 认知成分B 情感成分C 行为成分D 意志成分8、沟通中信息传递最快的方式是()A 链式沟通B 轮式沟通C 圆周式沟通D 全通道式沟通9、以下哪种激励方式属于内在激励()A 奖金B 晋升C 工作的成就感D 表扬10、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A 个体B 群体C 组织D 以上都是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测验法E 个案法2、影响知觉的因素有()A 知觉者的主观因素B 知觉对象的特征C 知觉的情境因素D 社会文化因素E 过去的经验3、群体决策的优点包括()A 提供更全面的信息B 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C 提高决策的合法性D 激发群体的创造力E 决策速度快4、领导的权力来源包括()A 法定权力B 强制权力C 奖赏权力D 专家权力E 参照权力5、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A 导向功能B 约束功能C 凝聚功能D 激励功能E 辐射功能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1、简述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从而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一门学科。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组织结构设计B. 员工行为分析C. 组织文化建设D. 领导力发展2. 以下哪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创新需求3.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哪项属于激励因素?A. 工作环境B. 工作条件C. 工作成就D. 工资水平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属于行为科学理论?A.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B. 麦格雷戈的X-Y理论C.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D.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5. 以下哪个选项是有效的团队沟通方式?A. 单向沟通B. 双向沟通C. 多级沟通D. 非语言沟通6. 什么是组织变革的驱动力?A. 组织文化B. 组织结构C. 外部环境D. 内部政策7. 以下哪个不是有效领导的特征?A. 决策能力B. 沟通技巧C. 权威主义D. 激励能力8. 以下哪个是团队发展的阶段?A. 形成B. 规范C. 执行D. 所有选项都是9. 什么是组织文化的功能?A. 指导员工行为B. 提高员工满意度C. 增强组织凝聚力D. 所有选项都是10. 以下哪个是组织发展的方法?A. 团队建设B. 领导力培训C. 组织结构调整D. 所有选项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 简述有效团队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组织变革对员工心理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 论述领导力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案例:某公司近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导致部分员工感到不安和焦虑。
请分析这种变革对员工心理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4. A5. B6. C7. C8. D9. D10. D二、简答题1.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科学方法确定工作的最佳方式;制定工作标准和时间;通过激励和培训提高员工效率;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职责分离。
管理心理考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行为D. 个体与群体行为2. 管理心理学中,领导行为的四分图理论是由()提出的。
A. 费德勒B. 布莱克C. 赫茨伯格D. 麦克莱兰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4. 在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主要是基于()。
A. 工作关系B. 个人兴趣和爱好C. 地域关系D. 血缘关系5. 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
A. 外部环境B. 组织结构C. 员工心理D. 组织文化6. 管理沟通中,有效的倾听技巧不包括()。
A. 保持眼神接触B. 避免打断对方C. 心不在焉D. 反馈信息7. 根据双因素理论,以下哪项不是激励因素()。
A. 工作成就感B. 工作责任C. 人际关系D. 工作条件8. 组织中的决策过程通常包括()。
A. 识别问题、发展解决方案、选择方案B. 发展解决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C. 识别问题、选择方案、实施方案D. 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估结果9. 管理心理学认为,有效的团队建设应该()。
A. 强调个人贡献B. 强调团队合作C. 忽视团队冲突D. 避免团队沟通10. 组织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 提高工作效率B. 增加员工满意度C. 提高组织适应性D. 降低成本答案:1. D2. B3. D4. B5. C6. C7. D8. A9. B10.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A. 工作环境B. 工作内容C. 薪酬待遇D. 个人兴趣2. 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
A. 导向功能B. 约束功能C. 凝聚功能D. 激励功能3. 有效的领导应具备哪些特质()。
A. 良好的沟通能力B. 决策能力C. 技术专长D. 人际关系能力4. 组织变革的类型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㈤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晕轮效应:2.投射效应:3.仁慈效应:4.能力:5.气质:二、单项选择(每空0.5分,共10分)1.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做()。
A社会知觉B人际知觉C群体知觉D组织知2.在以下诸因素中,( )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A物体表象B知觉对象的运动变化C对象的对比性D个体经验3.素不相识的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印象称之为“第一印象”,又称()。
A 首因效应B 近因效应C 晕轮效应D 刻板印象4.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这属于哪种社会知觉效应?( )。
A第一印象效应B刻板印象C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D晕轮效应5.“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符合社会知觉效应中的()。
A 首因效应B 投射效应C 晕轮效应D 刻板印象6.在感知熟人时,社会知觉效应中的( )起更大作用。
A刻板印象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7.“性善论”属于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A认知者B认知对象C认知方法D认知情境8.“人重言重,人微言轻”,这符合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A认知者B认知对象C认知方法D认知情境9.“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空间距离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这符合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A认知者B认知对象C认知方法D认知情境10.()理论是探讨人们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总称。
A归因B期望C需要D激励11.心理学家()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纳为能力、努力程度、工作任务难度、机遇或运气四个因素。
A.F·海德B.韦纳C.凯利D.华生12.心理学家()认为,归因可以分成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A.凯利B.华生C.韦纳D.F·海德13.()是指有机体对某种缺乏状态的感知,包括维持生理过程的物质要素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要素。
A.需要B.动机C.爱好D.兴趣14.按需要满足的目的,可将需要分为( )。
A.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B.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C.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D.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15.()影响着动机的强度和稳定性。
A.气质B.能力C.性格D.智力16.()影响着动机的选择性。
A.气质B.能力C.性格D.爱好和兴趣17.价值观全部作用的实质和核心是( ) 作用。
A.动力B.定向C.调节D.标准18.下述公式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绩效=F(能力×激励)B.绩效= F(能力×需要)C.效果= F(目标×效能)D.效率= F(目标×效益)19.最早的激励理论以()为代表,研究的重点是行为,其基本原则是“刺激-反应”模式。
A.赫茨伯格B.奥德弗C.麦克利兰D.华生20.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的因素,也就是对激励原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
A.动机产生及采取行动B.以刺激推测反应C.激励动机D.以反应推测刺激三、多项选择(每空0.5分,共10分)1.下列()均属于认知学派的激励理论。
A.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期望理论D.强化理论E.公平理论2.下列()均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A.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期望理论D.成就需要理论E.目标设置理论3.下列理论中,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
A.挫折理论B.期望理论C.目标设置理论D.强化理论E.公平理论4.根据心理学派别的不同,可把激励理论分为()。
A.行为主义激励理论B.认知学派激励理论C.综合激励理论D.强化理论E.挫折理论5.根据心理学研究的侧面不同及与其行为关系的不同,激励理论分为()。
A.挫折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强化理论D.综合型激励理论E.内容型激励理论6.属于综合激励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卢姆B.波特C.劳勒D.罗伯特E.麦克利兰7.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分为()。
A.生理需要B.安全的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8.ERG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设定为()。
A.生存需要B.成长需要C.友谊需要D.关系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9.根据成就需要理论,人的高层次需要主要包括()。
A.安全需要B.成就需要C.友谊需要D.权力需要E.归属需要10.期望理论认为,个人所受的激励程度受()的影响。
A.期望B.工具性C.效价D.需要E.强化11.强化的功效主要表现为强化的()。
A.频率功效B.时间功效C.速度功效D.反馈功效E.空间功效12.强化应遵循的原则是()。
A.时效性原则B.渐进性原则C.目标性原则D.公平原则E.整体一致性原则13.个人满足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因素。
A.奖酬对个人的价值大小B.个人努力程度C.奖酬的高低D.对奖酬的期望E.对奖酬的公平感14.态度的心理成分主要包括()。
A.认知成分B.行为倾向成分C.意识成分D.情感成分E.无意识成分15.态度的主要特征有()。
A.社会性B.针对性C.持续性D.协调性E.内隐性16.由态度转化为真正的行为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主要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A.态度体系的协调性B.态度的强烈程度C.动机和态度的相互作用D.情境的压力E.行为自身17.凯尔曼态度形成理论中的“三阶段”是指()。
A.服从B.同化C.内化D.遵从E.顺应18.以下关于态度形成的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最稳固;B.每一个体都能完成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这一态度形成过程;C.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从服从到内化需要经过多次反复;D.态度形成的内化阶段所持续的时间最长;E.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而并非截然分开。
19.偏见产生的社会原因包括()。
A.群体间的利害冲突B.社会文化因素C.社会舆论因素D.社会情境原因E.挫折20.消除社会偏见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消除社会刻板印象B.社会化过程C.健康人格的塑造D.强调共同命运和合作奖励E.避免挫折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信息加工理论,认知的历程是对环境信息的加工过程,一般把认知的历程区分为感觉登记、注意、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等环节。
()2.思维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概念的形成,二是推理,三是问题解决。
()3.概念是从已知的假设的事实中引出结论。
()4.社会认知是认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关于社会现象,尤其是关于社会中的人和物的认知。
()5.社会认知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等形式。
其中,社会判断属于记忆环节。
()6.社会认知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核心是对人的认知,主要包括他人认知、自我认知、人际认知和角色认知等。
()7.“以己之心度人”属于社会认知效应中的投射效应。
()8.人际认知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对他人外在行为表现及特征的观察,对其内在情绪、态度、动机、人格等心理状态和特征的认知。
()9.面部表情、目光接触、体态、动作、语调、语速等都属于认识他人的非语言信息。
()10.“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说的是自我认知。
()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典型气质类型有哪些?如何根据组织成员的气质差异做好管理工作呢?(25分)2.如何根据性格差异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呢?(25分)《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㈤【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或者月晕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把对认知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去的现象。
2.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指的是人在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
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一旦发现对方的年龄、性别、民族、籍贯、职业、经济地位等外在条件与自己相同或相近,就容易推断别人具有与自己同样的喜好、需求、态度和人格特征,这便是投射效应。
这种效应的发生一般不为认知主体所觉察,是一种下意识地推己及人。
3.仁慈效应:仁慈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积极、肯定的评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评价,这实际上是一种人际认知过程中的宽大心理在起作用。
4.能力: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并直接影响其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内容。
5.气质:气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指的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是指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灵活性方面表现出来的动力特征。
二、单项选择1.A2.D3.A4.B5.B6.C7.A8.B9.D 10.A11.B 12.D 13.A 14.C 15.A 16.D 17.D 18.A 19.D 20.C三、多项选择1.ABCE2.ABD3.BCE4.ABC5.BCDE6.BCD7.ABCDE8.ABD9.BCD 10.ABC11.BD 12.ABDE 13.AE 14.ABD 15.ABCDE 16.ABCDE 17.ABC 18.ACDE 19.ABD 20.ABD四、判断题1.F2.T3.F4.F5.F6.T7.T8.F9.T 10.T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典型气质类型有哪些?如何根据组织成员的气质差异做好管理工作呢?答:典型的气质类型有四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要求指出每种气质类型的行为特征)。
根据组织成员气质特点做好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点如下:第一,依据气质特点,合理安排工作。
气质是个体的一种天赋特点,其本身无所谓好坏;气质不影响工作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但却影响人的工作方式和效率。
第二,人员配置要考虑气质的相辅与互补性。
第三,根据气质差异,采用灵活的管理方法。
2.如何根据性格差异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呢?答:性格是个性特征的核心,是影响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
管理者了解组织成员的性格,合理安排工作,培养组织成员形成健全的性格品质,有助于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和效益。
第一,性格是影响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
第二,改进领导方式,培养组织成员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第三,了解组织成员性格,合理安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