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课件-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课件最新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3 (共28张PPT)

如图甲所示,开始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
根被绳子捆住压缩的轻弹簧,绳子烧断后,两个
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
为200 g、300 g.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释放弹
簧,A、B离开弹簧后,A滑块做
运动,其速
度大小为
,本实验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
范围内,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这一结论
的依据是
实验步骤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 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 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完成一维碰撞 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 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 们相碰. 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 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 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均位置;M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撞后小球1落点的平
均位置;N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2)原理:小球
从槽口C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设为t,则有
OP v10t OM v1t ON v2t
小球2碰撞前静止,v20=0
e v2v1 ONOMONOM
v10 v20 OP0
OP
(3) OP 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N 和 OM 质量有关。
答案 见解析
与小球的
创新实验 【例3】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
2025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40张PPT)

答案 CD
1.碰撞:碰撞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2.碰撞的特点: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_______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考点2 碰撞问题
远大于
动量是否守恒
机械能是否守恒
弹性碰撞
守恒
_______
非完全弹性碰撞
守恒
有损失
完全非弹性碰撞
答案 D
考向3 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多次碰撞问题【典例6】 (多选)(2022·全国卷Ⅱ)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A.48 kg B.53 kg C.58 kg D.63 kg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4课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考向1 碰撞的可能性【典例4】 (多选)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6 kg·m/s,B球的动量是4 kg·m/s,已知mA=1 kg,mB=2 kg,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的可能值是( )A.vA'=3 m/s vB'=3.5 m/s B.vA'=2 m/s vB'=4 m/sC.vA'=5 m/s vB'=2.5 m/s D.vA'=-3 m/s vB'=6.5 m/s
1.碰撞:碰撞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2.碰撞的特点: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_______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考点2 碰撞问题
远大于
动量是否守恒
机械能是否守恒
弹性碰撞
守恒
_______
非完全弹性碰撞
守恒
有损失
完全非弹性碰撞
答案 D
考向3 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多次碰撞问题【典例6】 (多选)(2022·全国卷Ⅱ)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A.48 kg B.53 kg C.58 kg D.63 kg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4课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考向1 碰撞的可能性【典例4】 (多选)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6 kg·m/s,B球的动量是4 kg·m/s,已知mA=1 kg,mB=2 kg,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的可能值是( )A.vA'=3 m/s vB'=3.5 m/s B.vA'=2 m/s vB'=4 m/sC.vA'=5 m/s vB'=2.5 m/s D.vA'=-3 m/s vB'=6.5 m/s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课件单元ppt

水流快慢
船的一个分速度
速度方向
水流的方
向
船在静水中
由船的发动机工作给船的速
发动机运行功
船头的指
速度 v 船
度,这是船的另一分速度
率大小
向
船相对地的
船体对地的速度,这是船的合
两个分速度的
船体实际
速度 v
速度
大小及方向
运行方向
基础自主梳理
要点研析突破
要点研析突破
速效提升训练
3.对小船渡河的讨论
(1)v 船>v 水
,所以 B 选项正确.
2
2
2
u
u v
1 k
答案:B
基础自主梳理
要点三
要点研析突破
要点研析突破
速效提升训练
绳牵引物体模型的分析
1.模型展示:绳子牵引物体(如船)运动,绳子往往与物体(如:船)运动的
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
2.分析处理:物体(如船)运动,实际上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即沿绳
向上的分运动(沿绳向上缩短)和垂直绳向下的分运动(垂直绳向下旋转).将
向都沿负 x 轴方向,因而物体沿负 x 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A 项错误;在 y 方
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 v0y=6m/s,加速度 ay=3m/s2,方向都沿正 y 轴方向,因而
物体沿正 y 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B 项正确;物体的合速度与负 x 轴的夹角
为
0
3
θ=arctan =arctan ,合加速度与负
要点二
要点研析突破
要点研析突破
速效提升训练
小船渡河问题的分析
1.处理方法:小船渡河时,实际上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即水流的运动和
船的一个分速度
速度方向
水流的方
向
船在静水中
由船的发动机工作给船的速
发动机运行功
船头的指
速度 v 船
度,这是船的另一分速度
率大小
向
船相对地的
船体对地的速度,这是船的合
两个分速度的
船体实际
速度 v
速度
大小及方向
运行方向
基础自主梳理
要点研析突破
要点研析突破
速效提升训练
3.对小船渡河的讨论
(1)v 船>v 水
,所以 B 选项正确.
2
2
2
u
u v
1 k
答案:B
基础自主梳理
要点三
要点研析突破
要点研析突破
速效提升训练
绳牵引物体模型的分析
1.模型展示:绳子牵引物体(如船)运动,绳子往往与物体(如:船)运动的
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
2.分析处理:物体(如船)运动,实际上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即沿绳
向上的分运动(沿绳向上缩短)和垂直绳向下的分运动(垂直绳向下旋转).将
向都沿负 x 轴方向,因而物体沿负 x 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A 项错误;在 y 方
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 v0y=6m/s,加速度 ay=3m/s2,方向都沿正 y 轴方向,因而
物体沿正 y 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B 项正确;物体的合速度与负 x 轴的夹角
为
0
3
θ=arctan =arctan ,合加速度与负
要点二
要点研析突破
要点研析突破
速效提升训练
小船渡河问题的分析
1.处理方法:小船渡河时,实际上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即水流的运动和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900页)

力. 2.大小: G=mg(粗略情况下,可近似认为物体的重力
__等__于____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
第1讲 │ 考点整合
3.方向:竖直向下. 4. 作 用 点 : 物 体 的 重 心 . 重 心 的 位 置 与 物 体 的 _形__状___ 及 __质__量__分布情况有关. (1)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几__何__中__心_.如 匀质绳、匀质球体等. (2)薄片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__悬__挂__法求出重心位置. 三、弹力 1.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__接__触__且发生了弹性形变(形变的 种类有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 2.作用效果:阻碍形变并试图恢复原状.
2.本讲例题分类安排思路: (1)对力、重力、重心概念的理解. (2)弹力方向的判断.
第1讲 │ 编读互动
(3)弹力大小的计算. 3.本讲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力的概念、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分类,重力 的大小、方向、重心. 第二课时: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分析与 计算.
第1讲 │ 考点整合
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6.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要求
说明
Ⅱ
Ⅱ
Ⅱ
不要求知道静 摩擦因数 考纲展示
内容 • 实验1.长度的测量
•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说明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 仪器:刻度尺、游标 卡尺、弹簧测力计等 仪器 2.认识误差在实验中 的重要性,了解误差 概念,分析本单元实 验误差来源.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 概念,会用有效数字 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5)会求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会分析摩擦力的 突变问题.
第一单元 │ 使用建议
__等__于____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
第1讲 │ 考点整合
3.方向:竖直向下. 4. 作 用 点 : 物 体 的 重 心 . 重 心 的 位 置 与 物 体 的 _形__状___ 及 __质__量__分布情况有关. (1)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几__何__中__心_.如 匀质绳、匀质球体等. (2)薄片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__悬__挂__法求出重心位置. 三、弹力 1.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__接__触__且发生了弹性形变(形变的 种类有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 2.作用效果:阻碍形变并试图恢复原状.
2.本讲例题分类安排思路: (1)对力、重力、重心概念的理解. (2)弹力方向的判断.
第1讲 │ 编读互动
(3)弹力大小的计算. 3.本讲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力的概念、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分类,重力 的大小、方向、重心. 第二课时: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分析与 计算.
第1讲 │ 考点整合
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6.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要求
说明
Ⅱ
Ⅱ
Ⅱ
不要求知道静 摩擦因数 考纲展示
内容 • 实验1.长度的测量
•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说明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 仪器:刻度尺、游标 卡尺、弹簧测力计等 仪器 2.认识误差在实验中 的重要性,了解误差 概念,分析本单元实 验误差来源.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 概念,会用有效数字 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5)会求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会分析摩擦力的 突变问题.
第一单元 │ 使用建议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九章 磁场 第2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2)带电粒子的速度大小相同,所受洛伦兹力不一定相同。( √ )
(3)洛伦兹力和安培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力。( × )
(4)粒子在只受到洛伦兹力作用时运动的动能不变。( √ )
应用提升1.如图所示,各图中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带电粒子的
速率均为v、电荷量均为q。试求出图中带电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大小,并
解题指导
信息指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键词句
获取信息
在 0≤x≤h,-∞<y<+∞区域
匀强磁场左右有边界,上下无边界
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q>0)的粒 粒子带正电,根据偏转方向可以确定磁场
子
方向
粒子只受洛伦兹力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圆
沿 x 轴进入磁场,不计重力
心在 y 轴上
粒子经磁场偏转后穿过 y 轴正半
粒子进入磁场时,洛伦兹力沿 y 轴正方向
第九章
第2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内
容
索
引
01
强基础 增分策略
02
增素能 精准突破
强基础 增分策略
一、洛伦兹力
1.洛伦兹力:磁场对
运动电荷
的作用力叫洛伦兹力。
2.洛伦兹力的方向
(1)判定方法:左手定则
洛伦兹力是安培力的微观解释
掌心——磁感线穿入掌心。
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 反方向 。
0
。
qvB 。
4.洛伦兹力与静电力的比较
项目
产生条件
大 小
力方向与场方向的关系
做功情况
洛伦兹力
v≠0且v不与B平行
F=qvB(v⊥B)
F⊥B,F⊥v
2025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37张PPT)

答案 AD
考向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典例7】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沿水平方向的力F1=20 N和F2= 11 N,物体A保持静止。现保持F2不变,当F1减小到17 N时,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是( )A.6 N B.9 N C.28 N D.31 N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答案 B
【典例2】 如图所示为仰韶文化时期的一款尖底瓶,该瓶装水后“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下面有关瓶(包括瓶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B.装入瓶中的水越多,瓶的重心一定越高C.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瓶的重心一定在两条绳子连线的交点上
解析 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A项错误;瓶本身的重心不变的,随着装入瓶中的水的增加,瓶的重心位置可能先降低然后再逐渐升高,B项错误;根据重心的定义,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两绳的交点是确定的,但瓶的重心是变化的,D项错误。
答案 C
1.弹力。(1)定义:发生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_______;②接触处发生_________。(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
考点2 弹力
弹性形变
接触
弹性形变
相反
2.弹力方向的判断。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2.掌握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会计算弹力大小,理解并掌握胡克定律。3.掌握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考向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典例7】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沿水平方向的力F1=20 N和F2= 11 N,物体A保持静止。现保持F2不变,当F1减小到17 N时,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是( )A.6 N B.9 N C.28 N D.31 N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答案 B
【典例2】 如图所示为仰韶文化时期的一款尖底瓶,该瓶装水后“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下面有关瓶(包括瓶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B.装入瓶中的水越多,瓶的重心一定越高C.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瓶的重心一定在两条绳子连线的交点上
解析 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A项错误;瓶本身的重心不变的,随着装入瓶中的水的增加,瓶的重心位置可能先降低然后再逐渐升高,B项错误;根据重心的定义,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两绳的交点是确定的,但瓶的重心是变化的,D项错误。
答案 C
1.弹力。(1)定义:发生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_______;②接触处发生_________。(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
考点2 弹力
弹性形变
接触
弹性形变
相反
2.弹力方向的判断。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2.掌握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会计算弹力大小,理解并掌握胡克定律。3.掌握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ppt

甲
乙
图 6-2-8
【解析】 (1)由于电源电动势约为 9 V,电压表量程只 有 6 V,要顺利完成实验,电压表需要串联阻值大于 1 000 Ω 的定值电阻,所以选项 D 正确.
(2)接入符合要求的 R0 后,电压表读数的 2 倍等于路端电 压,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2U+2UR11r,变化为U1 =2E1+ 2Er ·R11.题给U1 -R11图象在纵轴的截距 0.2=2E1,解得 E=10 V.图象斜率12×110-2=2Er ,解得 r=41.7 Ω.
(1)用如图 6-2-4 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电压表应选用 ________ , 电 流 表 应 选 用 ________. 滑 动 变 阻 器 应 选 用 ________.(用序号前字母表示)
图 6-2-4
(2)通过实验测得此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6-2-5 所 示.由图线可求得此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Ω.
图 6-2-11
(2012·南京模拟) 如图 6-2-12 所示是电子拉 力计的示意图,金属弹簧右端和滑动触头 P 固定在一起(弹簧 的电阻不计,P 与 R1 之间的摩擦不计).定值电阻 R0;电阻 R1 是用均匀电阻丝密绕在瓷管上做成的 (类似于滑动变阻 器),其长度为 10 cm,阻值 R1=300 Ω,电源电动势 E=3 V, 内阻不计.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 0~100 mA.当拉环不受拉力 时,触头 P 刚好不与电阻 R1 接触(即电路断开).弹簧的劲度 系数为 10 000 N/m.
(1)实验室备有以下几种定值电阻 R0
A.10 Ω
B.100 Ω
C.200 Ω
D.2 000 Ω
为使实验能顺利进行应选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02
热学部分复习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 容
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 动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 成的
分子动理论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的热运动
热运动的特点及影响其运动快慢的因素
分子动理论
01
02
03
0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影响
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内能的概念及其单位
内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温度的 关系
03
介绍了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引力场的几何描述和
黑洞理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光在传播过程中振动的方向与 传播方向垂直的现象,包括偏振条 件、偏振效应和偏振应用。
光子与光电子学
光子学基础
光子与光电子学应用
介绍光子的概念、性质和能量,以及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介绍光子与光电子学在通信、信息处 理、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光电子学基础
介绍光电子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包 括光电效应、光电子发射和光电子探 测等。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汇报人: 202X-12-21
目录
• 力学部分复习 • 热学部分复习 • 电磁学部分复习 • 光学部分复习 • 近代物理部分复习
01
力学部分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
01
02
03
牛顿第一定律
描述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 运动的规律,是经典力学 的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
描述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 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动力 学问题的关键。
05
近代物理部分复习
量子力学基础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描述了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的波粒二象性,以及不确定性 原理和互补性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gh
l(l
2gh )
2
3h 2l
S
(v)
l 2
(1
2v
)(
2gh v
2gh 2
B
7gh )
2B
l 2
(1
7 )(v
7gh ) 2
v1 A
v2
LHale Waihona Puke 2. 如图所示,A、B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完全相同的 两块长木板。A的左端和B的右端相接触。两板的质量 皆为M=2.0kg,长度=1.0m。C是一质量为m= 1.0kg的小物块。现给它一初速度=2.0m/s,使它从B 板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已知地面是光滑的,而C与A、 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0.10。求最后A、B、C各 以多大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
图5-15-5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A (m<M)。现以地面为参照系,给A和B以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 动,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B板。(1)若已知A和B 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 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向左的速度v 轻轻地放置在木板上
的P点处 ,那么F 对木板做的功有
多大?
解析:物体m 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经时间t 速
度减为0到达Q点,又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经
时间t 速度达到v, f =μmg, a=μg, t = v/a=v/μg 在2t 时间内,物体m 的位移:s1=0 木板的位移:s2=2vt ∴W=Fs2=fs2=μmg×2v× v/μg=2mv2
, vA 0.563 m / s
,
vB 0.155 m / s C B
A
vc 0.563 m / s
13.如图,长木板ab的b端固定一挡板,木板连同挡 板的质量为=4.0kg,a、b间距离s=2.0m。木板位 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端有一小物块,其质量m =1.0kg,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10,它 们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令小物块以初速=4.0m/s沿木
例1.一轻质弹簧两端各连接一块质量为m的 滑块A和B,A、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 量为m/4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A中不再穿 出,如图-9所示,求滑块B所获得v0 的最大动能。
mM
l 2
Mv 2 mgl
(2)
Mv 2
2(M m)gl(3)
ι
L
2Mv2
V
5.如图,平板车质量为M,小木块质量为m,M>m。平
板车与小木块通过一水平轻弹簧相连,开始时均静止,车
与木块、车与水平地面之间摩擦均不计。现同时对小木块
及小车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两物体
开始运动后,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关于此后的
解法一:物体m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 拉力做的功为:
W=FS2=fs2=μmgvt=mv2
解法二:由能量守恒定律,拉
力F 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
和转化的内能.
W=1/2×mv2+fΔs=
1/2×mv2+f(s2-s1) = 1/2×mv2 + 1/2×μmgvt=mv2
拓展:上题中,若物体m以水平
上向左运动,一质量为m的小铁块以同样大小的速度从板
的左端向右运动,最后二者以共同的速度 动。若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1 v 3 v0
做匀速运
(1)小铁块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2)小铁块在木板上滑行多远?
(答案:(1)
s1
v20
2 g
)
(2) L 4v20 (M m) 9mg
v0
v0 m
B
A
g(10L1 16L2 ) L1
L2
P
1.如图示,一足够长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 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物体轻轻地放置在木板上 的P点处,已知物体m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 为保持木板的速度不变,从物体m 放到木板上到它相 对于木板静止的过程中,对木板施一水平向右的作用 力F,那么F 对木板做的功有多大?
板向前滑动,直到和挡板相碰。碰撞后,小物块恰好 回到a端而不脱离木板。求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4J
a
b
s
子弹打木块模型
例 如图3-6,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射入木块中。设 子弹在木块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f,且子弹未 射穿木块。若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则木块 向前移动距离是多少?系统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
5.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长为L的均质板放在很长的光 滑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上连 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面的定滑轮,某人以 恒定的速率v向下拉绳,物块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央,而 此时的右端尚未到桌边定滑轮,试求 (1)物块与板的动摩擦因数及物体刚到达板的中点时板 的位移 (2)若板与桌面之间有摩擦,为使物体能达到板的右端, 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范围 (3)若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 2 )问中的最小 值,在物体从板的左端运动到板的右端的过程中,人拉绳 的力所做的功(其它阻力 不计)
解法三:物体的动能不变, 由能量守恒定律,拉力F 的 功等于转化的内能. ∴ W=fΔs=f(s2s1)=fs2=μmg×2vt=2mv2
领悟: ①隔离分析m的时候,参考系是地面
而不是木板,所以木板对物体的摩擦力产生 的加速度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故分 析m的运动时也应该以地面为参考系.②能量 观点解题可以使解答过程变得十分简练!所 以,通常应该优先考虑能量观点求解!
运动过程有以下说法:①车与木块的速度同时达到最大.
②车与木块的速度同时减为零. ③由车、木块和弹簧组成
的系统机械能守恒。④由车、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总动
量时而增加,时而减少。⑤车的速度与木块的速度总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正确的说法是( B
)
A.①②⑤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⑤
1.如图质量为M的足够长的木板,以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
1.图中,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相连, B静止在水平直导轨上,弹簧处在原长状态。另一质 量与B相同的滑块A,从导轨上的P点以某一初速度向 B滑行。当A滑过距离时,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 碰后A、B紧贴在一起运动,但互不粘连。已知最后A 恰好返回到出发点P并停止。滑块A和B与导轨的滑动 摩擦因数都为μ,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形变量为,重 力加速度为。求A从P点出发时的初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