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切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球囊扩张治疗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

球囊扩张治疗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

球囊扩张治疗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作者:朱晓影周美玲吴靖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第02期[摘要]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治疗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透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球囊扩张治疗。

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围手术期行护理干预,评定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PTA手术,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管内径和透析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及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球囊扩张;动静脉内瘘狭窄;血液透析[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2-0146-04血管狭窄是内瘘患者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血管狭窄是形成血栓的基础条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最终会造成内瘘发生闭塞或丧失功能,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

在动静脉内瘘狭窄中运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而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经过针对性处理后依然可使血管解剖完整性得以保持,其可多次反复使用,确保血管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3,4]。

相关文献证实,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密切相关。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血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血透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符合美国肾脏基金学会对慢性肾脏的诊断标准;②成功构建动静脉内瘘且经穿刺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每周3次;③患者意识清楚,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完成本研究。

输尿管外科手术后狭窄的腔内球囊扩张治疗20例报告

输尿管外科手术后狭窄的腔内球囊扩张治疗20例报告

输尿管外科手术后狭窄的腔内球囊扩张治疗20例报告张继来;张正龙;陈明;程伟;陈斌【摘要】目的探讨对外科手术后输尿管狭窄行腔内球囊扩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外科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患者采用腔内球囊扩张治疗,5例采用一期经皮肾造瘘术,2周后,二期采用顺行法腔内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15例采用逆行法.结果顺行法治疗的5例均穿刺成功,扩张顺利,逆行法治疗的15例中14例扩张顺利,1例因扩张导管不能通过狭窄段而治疗失败,结论腔内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外科手术后狭窄安全有效.【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0(015)002【总页数】2页(P152-153)【关键词】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作者】张继来;张正龙;陈明;程伟;陈斌【作者单位】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泌尿科,湖北,丹江口市,442700;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泌尿科,湖北,丹江口市,442700;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泌尿科,湖北,丹江口市,442700;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泌尿科,湖北,丹江口市,442700;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泌尿科,湖北,丹江口市,442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3.2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1~55岁。

平均34.6岁。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10例,肾盂成形术后5例,输尿管吻合术后5例。

输尿管上段狭窄15例,中下段5例,右侧狭窄13例,左侧狭窄7例,狭窄段0.3~1.0 cm,平均0.6 cm。

于术后3月~2年,主要症状表现为腰痛,所有病例经B超、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KUB+IVP)、逆行肾盂造影、双肾CT检查确诊为肾盂中、重度积水,输尿管狭窄,狭窄以上输尿管扩张。

5例患肾重度积水并感染者,先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并控制感染后行顺行法腔内球囊扩张治疗,15例逆行法腔内球囊扩张治疗。

1.2 治疗方法1.2.1 顺行法腔内球囊扩张一期经皮肾穿刺造瘘,穿刺点常选11肋间、12肋缘下,肩胛下线与腋后线间,经B超探头定位,用18G肾穿刺针穿刺,穿刺成功后扩张经皮肾通道,顺利置入F10~F14号肾造瘘管引流肾积水,术后抗炎对症治疗。

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近期疗效观察

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近期疗效观察

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近期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近期疗效。

方法 28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36~78岁,平均(54±7.2)岁。

有高血压病史患者18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20例。

共有再狭窄病变31处,其中前降支16处,回旋支8处,右冠7处。

再狭窄距前次介入治疗时间2~13个月,平均(6.2±3.8)个月。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采用常规步骤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行冠状动脉切割球囊扩张术。

结果 28例患者31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27例30处病变手术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6%。

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失败1例原因为病变血管迂曲,球囊不能通过病变。

1例术后2个月出现心绞痛,选择外科搭桥术。

结论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有良好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关键词】切割球囊;支架内再狭窄【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hort-term results of cutting balloon angioplasty(CBA) in therapy of in-stent restenosis.Methods There were 28 in-stent restenosis patients in the group (male:19;female:9;age between 36 and 78,mean age 54±7.2 year),with history of 18 hypertention,10 diabetes mellitus and 20 hyperlipidemia.Altogether 31 lesons enrolled the study.The average time from previous intervention was 2~13(6.2±3.8) months.All patients were having angina pectorisof different degree.CBA was performed under routine processure.Results 31 leisions in 28 patients were treated successfully out of 30 lesions in 27 patients.Only one failed,with a successful rate of 96%.The symptoms lightened or vanished significantly after operation,with no complications in all patients.One failed because the lesion was so tortuous that the balloon couldn’t pass through.Angina pectoris recurred in one patient after 2 months and underwent bypass surgery.Conclusion CBA is a safe and efficient technique with a high successful rate and satisfied short-term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in-stent restenosis.As to the forward results,more cases are needed to affirm further.【Key words】 cutting balloon; restenosis in-stent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PTCA)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且是应用非常广泛而有效的血运重建术,但由于球囊成形术的机制是通过球囊充盈扩张导致狭窄段血管内膜、中膜发生几何性裂变而达到管径增加,因而可能造成术后再狭窄。

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分析

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分析

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分析余永当;余金良;陆高庆;黄宝义【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斑马导丝引导下筋膜扩张器扩张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接近(P>0.05);观察组平均尿液率为(20.1±2.5) ml/s,较对照组的(16.0±2.3)ml/s大(P<0.05);观察组残余尿量为(8.5土1.2)L,较对照组的(16.2 ±2.3)L多(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例经反复尿道扩张仍排尿不畅,行电切术后痊愈.结论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尿流率高、残余尿量少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5(010)005【总页数】3页(P682-684)【关键词】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筋膜扩张器;电切镜;尿道狭窄【作者】余永当;余金良;陆高庆;黄宝义【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池市547000;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池市547000;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池市547000;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池市5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5.4尿道狭窄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发生于男性。

尿道狭窄可分为先天性尿道狭窄、炎症性尿道狭窄和外伤性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程度、范围及发展过程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其中包括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尿路病理性改变等。

尿道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正常生活。

近年来经尿道腔内手术应用增多,医源性的尿道损伤引发的尿道狭窄有上升趋势。

目前治疗尿道狭窄的可行方法较多,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术式。

腔内手术应用于尿道狭窄,属于直视下操作,具有适应证广泛、并发症少、创伤小、可重复性等优点。

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护理干预效果

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护理干预效果

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护理干预效果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探究在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过程中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的实际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我院选取30名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到我院接受输尿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院需要采用抽样分组的方式将该3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当中的患者为15人,且每组患者中的性别均为男性,年龄在45周岁到55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周岁。

在研究的阶段中,其中一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我院给予的护理方式为传统的常规护理,并将该组命名为常规组。

另一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我院给予的护理方式为全新的整体式干预护理,在研究中我院将该组命名为实验组。

在研究结束后,我院需要结合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进行护理方式的优劣分析,并详细探究整体干预护理的实际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实际被护理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护理有效人数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输尿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护理中,采用本文所重点研究的整体干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有着极大的优势,能够给患者恢复健康带来有效的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泌尿外科;输尿管狭窄;护理干预通过对泌尿外科临床发病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输尿管狭窄是较为多见的一种病症,其发病占比相对较高。

当患者换上该疾病后,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其正常生活,导致患者的泌尿系统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

所以,当患者出现该疾病后,需要及时就医,接受科学的治疗护理。

目前,随着医学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针对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其中治疗效果最佳的就是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

该治疗方式能够在根本上治疗患者的疾病,并且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较小,临床上应用众多。

同时,随着护理学领域的扩大,在进行上述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发现,进行一定的护理更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效果。

因此,很多医疗机构在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的过程中会结合一定的护理,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的临床应用

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的临床应用

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的临床应用作者:管德佳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8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腔扩张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球囊扩张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治疗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84.00%)与对照组(8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球囊扩张术;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结石;手术治疗;微创治疗[中图分类号] R6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5(a)-0076-03[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alloon d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reteral calculi and stenosis.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ureteral calculi and sten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domly.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intracavitary dilation surgery.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alloon dilation an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he cure rate,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recovery time,treatment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ure rat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84.00%) and the control group (82.00%)(P>0.05).The operation time,gastrointestinal recovery time,treatment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Key words]Balloon dilation;Ureteral calculi;Ureteral stricture;Surgical treatment;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输尿管狭窄是泌尿外科临床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因素较多,如先天性因素和炎症、结石、医源性因素等,发病后患者患侧可出现肾积水,引发肾功能损害和丧失。

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

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

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
徐立朋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兴安岭 1 6 5 0 0 0 )
【 中图分类号】 R 6 9 9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6- 6 5 8 6 ( 2 0 1 5 ) 0 7- 0 1 1 6- 0 1
【 摘要】 目的: 比较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6 8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 4例, 观察组患者选用球囊扩张治疗, 对照组患者选用开放手术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 P< 0 . 0 5 ) , 组间经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 4 . 1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7 . 6 %,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 ,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 均少于对照组( 尿管狭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球囊扩张; 开放手术 输尿管狭窄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 其中瘢痕性狭窄最为常见。患者受 输尿管梗阻、 狭窄因素的影响, 易发生尿路反复感染现象, 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干 1 ] 。我院为研究球囊扩张与开放手 预, 随着病情发展, 严重者可导致其肾功能完全丧失 [ 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 选取收治的 6 8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 别给予球囊扩张与开放手术治疗, 报告如下所示。 1 . 资料与方法 1 . 1临床资料 8例, 其中男 4 0例, 女2 8例, 最大年龄 7 1岁, 最小 选取我院收治输尿管狭窄患者 6 8岁, 平均( 4 5 . 1± 7 . 9 ) 岁; 狭窄原因: 切开取石术后 3 2例, E S w L ( 体外冲击碎石 年龄 1 术) 治疗后 1 7例, 腔内碎石后 7例, 盆腔手术后 8例, 其他 4例; 狭窄段平均长度为( 1 . 4 ± 0 . 8 ) c m ; 将6 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 4例。两组患者年龄、 性别、 病因、 病情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 无明显差异( P> 0 . 0 5 ) , 可进行比较。 1 . 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泌尿系 B超检查、 C T检查、 逆行尿路造影及尿路造影检 查, 掌握患者狭窄部位、 程度等具体病情。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顺行法腔内球 囊扩张或逆行法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 1 ) 顺行法腔内球囊扩张术。患者取俯卧位, 给 予局部麻醉, 肾区下垫枕, 适当选择穿刺点, 利用 B超进行定位, 选择 1 8 G肾穿刺针实施 穿刺, 可见尿液滴出后将导丝置入, 对经皮肾通道进行扩张, 在 C臂机 X线透视下于输 尿管狭窄段将球囊导管置入, 随后注入造影剂, 加压充盈球囊, 直至其蜂腰状压迹消失 即可, 并维持 1 m i n ; 每次扩张 3 —4次, 每次维持 1- 2 m i n 。扩张后经导丝将 F 6- F 8双 J 管置入, 并将两端分别置于肾盂及膀胱内引流支架管, 术后 6- 8周将其拔出。( 2 ) 逆行 法腔内球囊扩张术。患者取截石位, 给予黏膜麻醉, 利用膀胱镜将一根输尿管导管( 有 端孔的) 在输尿管内逆行置入, 随后将造影剂注入, 并在透视监视下将 0 . 0 3 5 i n c h加长、 加硬置换导丝置入; 随后将输尿管导管经导丝拔出, 并沿导丝将球囊导管置入, 使用稀 释造影剂充胀, 直至其细腰征消失即可, 利用同轴导管技术将 F 6-F 8双 J 管放入。对 照组�

经尿道电切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疗效观察

经尿道电切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疗效观察

经尿道电切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疗效观察李沛杰【摘要】选择2010年2月~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输尿管口囊肿患者13例,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切除囊肿,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术后常规定期进行尿常规、膀胱B超、膀胱镜、静脉尿路造影及排尿期膀胱造影等复查,共随访6个月。

结果手术治疗一次成功率100%。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无排尿不畅或排尿中断,无尿路感染症状,无术后出血。

膀胱B超、膀胱镜、静脉尿路造影及排尿期膀胱造影检查等复查结果提示无复发病例。

经尿道电切是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2页(P2276-2277)【关键词】输尿管口囊肿;经尿道电切术;安全性;疗效【作者】李沛杰【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1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3.12输尿管口囊肿[1]是由于输尿管口先天性狭窄或功能性挛缩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以致输尿管下端各层形成一囊性突入膀胱内。

我院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口囊肿,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患者来源于2010年2月~2012年6月就诊于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根据膀胱镜检查确诊,入组患者共13例。

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5~53(32.66±21.08)岁。

病程 1~11(4.12±0.84)个月。

均为原位单侧性囊肿,囊肿位置:左侧8例,右侧5例。

囊肿直径1.0~3.4(1.32±0.42)cm。

1.2 检查方法术前全部患者常规行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以及膀胱镜检查。

B超均提示膀胱三角区呈囊样回声膨出。

静脉尿路造影可见输尿管末端呈囊性扩张成球形,无重复肾畸形,发现尿液返流。

CT提示输尿管末端囊性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