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验案举隅

合集下载

好用的苓桂术甘汤——医案纪实

好用的苓桂术甘汤——医案纪实

好用的苓桂术甘汤——医案纪实1.青年吴某,2014年4月因搬家数日不安顿、慌张劳累,12日持重物后大汗淋漓,下午1时突发心律不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平均约2—3分钟心脏就剧烈地跳上一会儿,以至于头眩、心慌、胸闷,无法继续手头上的工作。

来诊时有恐惧感,右手紧捂胸前。

我抓住其大汗后发病给他开了一剂桂枝甘草汤。

大家也许会疑问:这是心脏病啊!你开这样的药不好吧!其实我们中医人看病针对的是证而不是病,遵循的是见证发药,方证对应。

这个患者的病机符合“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这时你又要问了,这个患者没吃发汗药啊?你呆板啊,吃解表药发出的汗谓之汗,其他原因的出汗就不是汗吗?这个患者干重活后出汗就人为的“解表发汗”啊,符合过汗伤及心阳、心阳虚、心无所主的病机,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温补心阳即可。

13日复诊,非常有效,但心跳没有完全控制好,我再次审视了他的病情,给他加了两味药白术、茯苓,即桂枝,甘草,白术,茯苓。

一剂中的。

病一下子就全好了。

为什么要加白术、茯苓呢?因为我发现他还有脾虚湿盛的表现,可能这个人平时脾胃功能不是很好,心和脾是母子关系,火生土,在心阳不虚的时候,虽然有脾湿,但是勉强可以维持平衡,彼此相安无事,如今心阳一虚,脾不化湿,水气趁虚而入,水气凌心,犯上作乱,所以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兼顾脾湿的问题,一方面补心阳,一方面健脾化湿,双管齐下才可以。

注意了使用苓桂术甘汤不可加减。

患者虽说病愈了,因这次病来的迅疾,又那么重,所以请求我再给他开几付药,巩固治疗,顺便调理一下身体,我心思“阳加阴谓之汗”,患者大汗过多伤了心阳也有可能伤及心阴,所以就用苓桂术甘汤加生脉饮(气阴双补,其中的人参也可以大补元气)谁知服后病情立马反复,去掉生脉饮单服苓桂术甘汤,病情立马又好转。

2.黄老太,病头晕月余,因她这个晕是脑瓜勺那个地方晕,所以前医或按颈椎病治疗,或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或按脑梗塞治疗等都没有效果。

苓桂术甘汤加味的临床应用体会及验案举隅

苓桂术甘汤加味的临床应用体会及验案举隅

苓桂术甘汤加味的临床应用体会及验案举隅
叶青;吴品奎;余岚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22(20)11
【摘要】苓桂术甘汤一方出自张仲景所著的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

笔者在吴品奎名老中医的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抓住中阳不足之痰饮这一病机,临证时常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痰湿相关性头部疾患,如痰湿上蒙型多寐、眩晕、头痛等,临床效果显著,既扩大了经方的应用范围,又促进了经方的传承发展。

【总页数】3页(P157-159)
【作者】叶青;吴品奎;余岚
【作者单位】宜兴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升降散加味治疗皮肤病临床验案举隅
2.苓桂术甘汤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验案举隅
3.王洋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验案举隅
4.苓桂术甘汤加味治验举隅
5.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体会及验案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特发性水肿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特发性水肿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特发性水肿陈尚书,副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湖南省安化县中医院邮编413500)。

谌满容(湖南省安化县中医院邮编413500)。

特发性水肿。

连皮茯苓20克,桂枝、漂白术、冬瓜皮、汉防己、泽泻各10克,粉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10克;五心烦热者加地骨皮10克;头面浮肿偏重者,加紫苏叶7克;下肢肿甚者,加车前子、大腹皮各10克。

刘x,女,35,已婚,工人,于1982年上节育环,近5年来常出现头面及下肢浮肿,尤以站立时踝以下为甚,经省某医院检查无异常,诊断为“特发性水肿”。

经服双氢克尿寒、维生素E、谷维素等症状缓解,停药则肿胀如故,屡治不愈。

于1987年2月16日来诊。

刻诊面浮,踝以下肿胀,按之没指。

面色少华,疲乏思睡,眩晕心悸,腰酸腿胀,畏寒肢冷,手足心热,经色不鲜,经行上症加重,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而润,脉濡细而弱。

血、尿、大便、肾功能、肝功能、胸透、心电图均正常,血压16.0/8.07KPa。

投加味苓桂术甘汤连皮茯苓15克,桂枝、白术、冬瓜皮、防已、薏苡仁、泽泻、续断、地骨皮各10克,甘草3克。

水煎服,日2次,5剂,肿胀减半,原方进退再服10剂,诸症消失,后用四君子汤以善其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

特发性水肿,属中医水肿、水气、跗肿范畴。

苓桂术甘汤乃《金匮要略》为治疗痰饮病而设,但水肿与痰饮均为阴邪,得阳乃化气,气得阴乃化为水。

而痰饮是水饮留于局部,水肿则水液泛溢周身。

《医方类聚》云“夫不气之为疾,皆因脾元虚备,土不制水。

水属肾所主,土弱则水妄行,泛溢于四肢,始则注于皮肤,久则伤及五脏。

”由于中焦阳虚,脾失运化,是水肿的主要原因。

其治疗笔者效《严氏济生方》所论“治疗之法,先实脾土,脾实则舍水,土得其政,面色纯黄,江河通流,肾水行矣,肿满自消。

”故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意在健脾利湿,化气行水。

方中连皮茯苓为君,健脾利湿,配桂枝一利一温,化气行水,白术健脾燥湿,助脾运化,甘草益气和中,防己、泽泻、冬瓜皮渗利小便,净腑畅通,水湿去矣。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验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验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验发表时间:2011-02-22T14:05:18.4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5期供稿作者:李彩廷[导读] 治疗一年后复查,心电图改变同前,心前区疼痛未复发,治疗后3年随访无症状复发。

李彩廷(内蒙古林西县中蒙医院 025250)【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410-02 【摘要】苓桂术甘汤为医圣仲景方,主要治疗痰饮诸证。

以方义为桂枝温通阳气,助膀胱气化;白术健脾,脾健则能治水;茯苓渗湿利水;甘草助脾气转输,以交上下;合之可使心阳振、土气旺、转输利、水气行。

在临床上可随症加减,应用甚广,笔者结合临床多年治验,举例如下:【关键词】苓桂术甘汤眩晕胸痹乳癖心悸美尼尔氏综合症链霉素中毒性眩晕冠心病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乳腺小叶增生症房颤一、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1.张××,男,41岁,中学教师。

1999年7月12日初诊。

头晕,走路不稳,心烦已一年多。

检查发现手抖,项强,头不能转动,闭目并足不能站立,走路时不能向正前方挺进,左斜后再向右斜摇摆前进。

舌苔白黄,脈左关滑寸尺沉细,右寸关尺滑。

印象:眩晕。

辩证:痰湿中阻,清阳不升而致眩晕。

处方:茯苓18克桂枝18克白术18克炙甘草12克栀子9克淡豆豉9克地龙24克蜈蚣2条共服21剂,头活动自如,手抖止,唯在情绪紧张时还出现头晕、大便仍干、苔白、脈左关滑、右尺滑。

照上方加减,续服12剂,诸症消失,临床治愈,追访之无复发。

2.曹××,男,52岁,工人。

2002年8月30日初诊。

于半年前因外伤感染,注射青链霉素后出现重度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有时恶心、呕吐,看见马路上的人和物好像跳动,与电视机信号不好时的跳动相似。

步履蹒跚,左右乱撞,夜间不能外出行走,踏地发软。

睁眼并足亦不能站立,必须两足相距一尺多远方能站立片刻,苔白腻,脈左关滑过尺沉细,又寸关尺滑。

裴正学教授从痰论治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验案

裴正学教授从痰论治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验案
he t o y r o b t a i n e d s a t i s f a c t o r y e f f e c t s .
置e ' '
l y mp h e d e ma o f u p p e r e x re t mi t i e s ; a t f e r ma mma y r c a n c e r s u r g e r y ; e x p e i r e n c e o f f a mo u s d o c t o r ;
N/Ho n g I ,C A1 Z h e n g l i a n g 2
G a n s u P r o v i n c e Ho s p i t a l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L a n z h o u 7 3 0 0 5 0 , C h i n a ; 2 G a mu ro P v i n c e C a n c e r H o s p i t a l
为全国 5 0 0名 名老 中医之 一 , 享 受 国务 院特 殊津 贴, 硕士 、 博士研 究生 导师 。 笔 者有幸 跟师 学习 , 侍
诊 左右 , 获益 匪浅 。 现将 老师 治疗乳 腺癌术 后上肢
淋 巴水肿 经验整 理如 下 : 1 典型 病例 患者 , 女, 4 4岁 , 汉族 , 2 0 0 9年 5月 因右 侧 乳 腺 包块 , 于2 0 0 9年 6月行“ 右乳 区段 切除术 , 右 乳 癌 改 良根 治 术 ” , 术 后病 理 : 右 侧 乳腺 侵润 性 导 管
P E l Z h e n g x u e
裴 正 学教 授 出身 于 中医 世家 , 从事 中西 医 结 合 临床 工 作 5 0余 载 , 擅 治各 种 疑难 杂症 , 屡 起沉 疴, 蜚 声中 外 。1 9 9 7年 被 国家 中医 药管 理局 认 定

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的原因及对策

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的原因及对策

(3)解除淋巴管痉挛,增加淋巴液流量,改善淋巴循环。
33
淋巴水肿的治疗
【药理药效作用】
(4)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形成。
(5)抑制炎性介质合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具 有强力镇痛、抗炎作用。 (6)赋活网状内皮系统,增加新生肉芽组织的生成,促 进创面愈合。 (7)抑制肾小管钠和氯的重吸收,发挥利尿消肿作用。
X
30
淋巴水肿的治疗
β -七叶皂甙钠
是由中药娑罗子中提取的物质,通过促进肾上腺 皮质增加皮质醇类化合物的分泌及增加机体和静脉组 织中前列腺素PGF2的分泌,从而产生抗炎抗渗出作用。 已知前列腺素PGE1能使微血管和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导 致水肿,而PGF2能拮抗PGE1的作用。β-七叶皂甙钠 促进机体分泌PGF2,降低微血管和细胞通透性,并提 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回流,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 水肿有确切的预防作用。 X
24
X
淋巴水肿的治疗
4.肿胀吸脂术
【原理】
此方法原理基本与吸脂术相同,通 过对水肿肢体的皮下组织的抽吸,直 接减少主要产生淋巴液的组织——皮 下组织,使其产生淋巴液的绝对量减 少,缓解肢体水肿。
25
淋巴水肿的治疗
4.肿胀吸脂术
【操作步骤】
常规消毒后,将麻醉肿胀混合液(500ml生理盐水+2%利多 卡因15ml+肾上腺素0.5mg+5%碳酸氢钠10ml)注入患侧上 肢淋巴水肿区的皮下组织内,用量以皮下变苍白为度,一般 为1200ml左右。然后用常规吸脂的吸头,连接能产生约 0.08Mpa负压的吸引器,按吸脂方法反复抽吸,亦可环形抽 吸,直到皮下组织变薄,连皮肤一起捻起约为1cm左右,最 后缝合皮肤吸口,用弹力绷带从远端开始加压包扎,一般不 防止引流。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常规戴弹力套3个月。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是温阳化饮的群方之冠,用治痰饮水气病的基础方、通用方,依此而化裁者多方。

苓桂术甘汤由4味药组成,性属甘温,作用于中焦脾胃,起到甘淡渗利,通阳化饮,温建中焦,平降冲逆的功效,是治疗饮停中焦,痰浊气逆的显效方剂。

临床新用苓桂术甘汤加北五加皮10g,制附子10g,防己8g,丹参15g,治疗风心病,水气凌心之心悸,脘痞而下肢微肿者。

苓桂术甘汤加半夏15g,生姜30g,党参20g,厚朴15g,猪苓30g,治疗胃下垂,胃内潴留蓄饮之呕吐胀满之水逆证。

苓桂术甘汤配制附子12g,泽泻15g,半夏12g,生姜30g,治疗饮阻清阳之头眩欲呕者。

苓桂术甘汤配薤白18g,枳实15g,半夏12g,川芎15g,治疗饮阻胸阳、痹阻闷塞之冠心病。

苓桂术甘汤加半夏12g,葶苈子10g,石韦30g,椒目15g,桑白皮30g,治疗饮邪泛肺之胸闷哮喘,伴下肢浮肿呕吐痰涎者。

新用方义风心病系风湿罹患心肌瓣膜出现硬化狭窄之组织性病理改变带来心律失衡,纤颤紊乱,甚者浮肿尿少,端坐呼吸,倚息难卧,心悸恍惚。

此乃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水饮凌心,致胃中水满,口唇发绀,胁下硬,按之痛,舌淡黯,苔白,脉沉伏细弱或参差不齐。

治宜振心阳,化水气,补心气,安心悸,方取苓桂术甘汤。

此方以温中化饮定悸为治,毫无强心益气之能,有风心病而水肿饮盛者,投之较宜。

若肢端欠温,心衰浮肿较甚,可按上方加人参12g,制附子10g,北五加皮9g,防己6g,丹参18g,效验。

中阳不振,寒饮停蓄胃中,致水气上逆,呕吐饮邪胀满,便干,频转矢气,面萎黄虚浮,下肢微肿疲惫。

投方苓桂术甘汤,加半夏12g,生姜15g,猪苓15g,党参15g,厚朴12g,榔片10g,草果仁9g(去皮,打碎入煎),振奋脾阳,转输气机,代谢水湿,诸如胃下垂、胃肠潴水之痰饮证皆可。

饮阻清阳,迷蒙空窍,头脑眩晕,恶心欲呕,口淡舌白、其质水滑,脉虚弦且滑。

方投苓桂术甘汤加泽泻15g,白芷10g,半夏12g,生姜10g,温中化饮,和胃利湿,湿祛则清升,湿化则浊降,此等必以寒饮为患。

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怎么办?

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怎么办?

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怎么办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原因主要与体内的激素和雌酮有关,它的高发年龄段在女性40岁以后,但也有百分之一的情况会发生在男性身上。

在做完乳腺癌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情况,比如最常见的就有出血、积液、上肢肿胀等症状现象,在这些并发症中上肢肿胀应该怎样处理解决呢?一、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的原因1、发生的时间通常是在手术过后或早期放射治疗后,上肢可能发展为急性淋巴水肿,几周后肿胀就会自发停止。

经过几个月或几年的潜伏期,通常在六个月到两年之间,肢体就会再次发生水肿。

2、水肿的程度不一致,轻度水肿:水肿在上臂附近,患者可能会感到增厚,偶尔出现乏力疲劳、酸软无力;中度水肿: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症状,如上肢肿胀,异常外观,行动不便等现象;严重肿胀:肿胀影响整个上肢,包括手背,明显的皮肤外观改变伴随肿胀或麻木、反复感染等症状,有时甚至有无法穿衣、进食困难等,上肢的运动明显受限。

这表现为一种缓慢性、持续性病情恶化。

3、乳腺癌手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病率为50%的可能性。

乳腺癌淋巴净化下臂甚至淋巴结下,抑制上肢的主要淋巴回路,使上肢的主要淋巴回路受损;放射治疗是淋巴肿的常见原因或恶化。

手术和放射治疗两个因素增加,在伤口区域,拍片区域形成大面积的深疤痕硬结,防止淋巴回路的阻断,放射治疗不仅引起淋巴血管的闭塞,还会引起静脉狭窄或抑制,肢体淋巴肿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二、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的预防1、提高腋窝淋巴清扫的治愈标准操作,不损伤单板躯干,不进行超范围解剖。

这是对外科医生规范操作提出的主要要求。

2、在手术过后,患者尽量避免过度的上肢体力劳动、因为由于外伤和静脉穿孔,容易导致感染的情况发生。

患者也不宜提拿过重的东西,适当进行休息,特别是像洗完衣服后拧衣服上的水渍这种动作最好不要做,通常这种需要上肢体力劳动的事情可以拜托家人和周围的人帮忙。

3、临床研究乳证明腺癌患者无转移的情况,尽量先进行前哨淋巴活检,以评估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就不能做腋窝淋巴清扫,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避免患者淋巴水肿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病因病机
笔者认 为 乳 腺 癌 患 者 久 病 体 虚, 气 血 亏 虚 导 致血行不畅,日久生瘀;气 虚 日 久 则 中 阳 不 足, 脾失健 运, 气 化 不 利, 水 湿 内 停 而 成 痰 成 饮; 患 者术后机体 脉 络 受 损, 气 血 运 行 不 畅, 痰 湿 积 聚 四肢而发此病。气虚导致 血 虚 血 瘀,津 液 不 布; 血瘀亦可加 重 津 液 停 聚, 脉 络 阻 滞, 导 致 新 血 不 生;水湿 内 停 阻 碍 气 血 运 行, 加 重 血 瘀 血 虚, 如 此恶性 往 复, 病 程 绵 长。 不 通 则 痛, 故 患 肢 肿 胀 疼痛;气血亏 虚 则 患 者 疲 劳 乏 力。 本 病 为 本 虚 标 实之证,气 虚 为 本, 痰 湿、 瘀 血 为 标。 因 肺 主 行 水,为 “水之上源”,脾主运化,肾为水脏,故此 病与肺、脾、肾密切相关。
2 治法治则
目前上肢淋巴水肿的保守治疗主要分为外治 法和内治法两种。已报道的西医常用物理疗法主 要包括功能 锻 炼、 向 心 性 按 摩、 弹 力 绷 带 或 机 械
压迫法,此外 还 有 间 歇 压 力 泵 法、 微 波 烘 绑 疗 法 等[2-3]。中医外治法可分为两大类:①针灸推拿治 疗:包括温 针 灸 法、 刺 血 拔 罐 法、 艾 灸 法、 电 针 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按摩结合功能锻炼法等; ②药物外敷 或 熏 洗: 包 括 香 附 四 子 散 热 敷 法、 双 柏散调糊外 敷 法、 活 血 通 络 汤 熏 洗 法、 四 子 散 热 慰法、芒硝外用法等[4-7]。此类方法操作简便,不 良反应少,疗 效 明 显, 使 乳 腺 癌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得到了极大提高,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笔者认 为 采 用 综 合 疗 法 效 果 更 显 著, 即 将 内 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中医药内服以调理脏腑气 机,化痰逐湿,益气活血;中医外治法疏通经络, 理气止痛。 《素问·至真要大论》 指出 “诸湿肿 满,皆属于脾”, 《景岳全书·肿胀》 指出 “水唯 畏土,故其制在脾”。脾为土脏,为制水之脏,因
3银川市中医肿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中医内治法多以活血化瘀、通络利水为主,主方以血府逐瘀汤 及五苓散居多。笔者认为乳腺癌术后水肿多由阳虚水停,痰湿瘀阻所致,治法以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为主,根据中医辨证 论治原理,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方,配伍少量中药成方,结合中医按摩及功能锻炼,内外合用,疗效显著。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批科技领军人才项目 (KJT201610)。 作者简介:李洋洋 (1992- ),女,汉族,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E- mail:lyy.nx@qqcom。 通信作者:武永利 (1968- ),男,汉族,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推拿治疗退行性骨性关节病的临 床及实验等。E-mail:wuyongli999@163com。
西医学常用药物包括桑叶注射液、苯吼喃类药 物、β- 七叶皂苷 纳、复 方 地 司 奥 明、爱 脉 朗 微 粒 化、纯化的黄 酮 提 取 物 等, 短 期 内 均 有 一 定 疗 效, 但也多伴随各种毒副作用[5]。中医学治疗本病常根 据辨证的不同而选方。各家学者对于本病的认知各 有偏解,其治疗思想也各有偏重。临床常用方有偏 于活血化瘀通络的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偏于 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当归芍药散,偏于利水渗 湿的五 苓 散,偏 于 清 热 解 毒 的 四 妙 勇 安 汤 等[2-3]。 临床上还有较多自拟方,如自拟通脉活络汤,自拟 理气活血汤等,通过中医理论随证加减方药,针对 不同患者辨证施治,往往可取得良效[2,5]。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内治法;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1-0072-02
乳腺癌是我国危害女性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 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 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侧上肢和手掌肿胀 疼痛、疲 劳 乏 力 和 功 能 障 碍, 甚 则 患 肢 残 疾, 严 重影响患 者 生 活 质 量[1]。 西 医 学 认 为 乳 腺 癌 患 者 术后水肿是由于术中切除患者淋巴结或放化疗引 起淋巴和血液回流障碍而致。此病属中医 “水肿” 范畴[2]。
·7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 6月第 27卷第 11期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2018,Vol27,No11
苓桂术甘汤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验案举隅
李洋洋1 武永利2 蔺耐荣3
1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现代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01;
3 病案举例
患者何某,54岁,初诊日期 2016年 11月 1日。 主诉:双侧乳腺癌术后 2年余,右上肢水肿进行性 加重 2年。病史:患者 2008年于本院行双侧浸润性 导管癌改良根治术,左侧分期为 pT1N0M0ⅠA期 Lu minalB型,右侧分期为 pT1N1M0IIA期 LuminalB 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术后完成放化疗后,双上 肢开始出现水肿,以右侧为重。起病初患肢活动尚 可,患者未在意,病情逐渐加重,右侧患肢肿胀, 皮纹消失,按之韧有凹陷,局部皮温不高,活动不 利,左侧患肢肿胀略轻,遇阴雨天或劳累更加明显。 患者面色萎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呃逆、噎嗝 频繁,头眩且振振摇,疲倦乏力,畏冷肢寒,纳呆, 大便稀塘。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右侧脉 难取,左侧脉沉细。辨病为水肿,辨证为阳虚水停, 治宜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以苓桂术甘汤为主:茯 苓 15g,桂枝 15g,炒白术 10g,炙甘草 6g,加炒 麦芽、炒谷芽各 30g以健脾开胃。全方温而不燥, 利而不峻,标本兼顾,共奏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 功。外治:此药渣继续泡水熏洗,配合按摩手太阴 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小肠 经及肩井、天宗、肩、肩等穴位,每日 1次, 每次 30min,平时注意举臂进行功能锻炼,睡眠时 使用软枕抬高患肢。嘱患者一周后复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 6月第 27卷第 11期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2018,Vol27,No11 ·73·
此治疗因以 健 脾 利 湿、 温 阳 化 饮 为 主, 配 合 按 摩 及中药熏洗可明显减轻患肢肿胀感,恢复患肢功 能,应用于阳虚水停导致的上肢水肿尤为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