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胳膊水肿怎么办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该怎样护理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该怎样护理近些年来,乳腺癌的发病概率逐渐提升,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因为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所以医护人员应在治疗实践过程中重视乳腺癌病人的术后上淋巴水肿护理工作落实效果,发挥自身工作价值保障治疗质量。
一般情况下,进行乳腺癌手术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切除乳腺及胸肌筋膜等组织。
由于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患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功能训练,比较容易出现上肢功能障碍等问题。
因此,针对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问题落实有效的护理操作势在必行。
一、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原因分析如果患者的上臂右侧淋巴管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那么在完成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淋巴可能出现引流不畅问题,从而引发上肢淋巴水肿。
由于乳腺癌的根治手术需要对腋窝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因此手术过程难免会对患者腋下一直到手臂内侧的淋巴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从而提高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问题的发生率。
除此之外,患者的腋静脉在手术包扎过程中遭受压迫也会使上肢的回流受阻,从而引起淋巴水肿。
具体来看,为了在手术完成后进行伤口包扎时进一步促进腋窝部位的伤口愈合,需要通过在腋窝部位垫加敷料的方式来提高压力,这样一来会使腋静脉受压。
另外,如果患者本身身体具有肥胖问题,那么在术后也更加容易形成恢复难度较大的上肢淋巴水肿;术后护理过程中未能进行及时的上臂活动,会使淋巴管的再生速度相对迟缓,导致水肿的发生时间较长;腋窝长时间积液以及轻度感染问题,同样能够让上肢淋巴水肿问题迟迟难以解决,甚至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水肿。
二、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相关危险因素(一)乳腺癌治疗因素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开展规模较大的切除清扫手术,在此过程中,患者的上肢淋巴系统比较容易受到损伤,由此患者的淋巴输送能力和滤过能力都会在术后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淋巴系统整体的功能负荷大幅提升的前提下,上肢淋巴的引流能力将会显著减弱,可见,上肢淋巴水肿问题容易在手术因素影响下进一步加重。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怎么办?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怎么办?“乳腺癌根治术中由于清扫腋窝淋巴结,使淋巴回流受阻,术后患肢易出现水肿,若处理不当,易引起淋巴管炎,使上肢肿胀加剧,不仅影响患肢功能,造成患者情绪紧张、低落,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多数淋巴水肿出现于术后3个月至3年内,有的10年后才出现。
因而术后早期上肢功能的锻炼可以预防上肢水肿的发生。
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各家报道自5%~40%不等,近年来严重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不超过5%。
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立即出现手臂的肿胀,可能并不是淋巴水肿,多数肿胀很快可消退。
患者刚开始上肢水肿往往是轻度的,对上肢功能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无需药物治疗,因而容易被忽视。
而到了上肢肿得衣袖需要另外订做的程度了再来治,那治疗效果就差强人意了。
造成上肢严重回流障碍的原因:“1、这与手术切除了腋窝淋巴结、放射治疗进一步破坏淋巴管,淋巴回流受阻有关。
2、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妨碍了患肢循环的建立;3、术后锁骨上、下区及腋区的放射治疗引起局部水肿,结缔组织增生,局部纤维化继而引起水肿。
”这种手臂水肿其实是一种淋巴水肿,是由于腋窝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后淋巴组织的正常结构遭受破坏,使淋巴液回流障碍而积聚于皮下组织中。
早期水肿部位较为柔软,呈可凹陷性,此后逐渐恶化。
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纤维化过程中皮肤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褐色变,继而出现硬化、过度角化和增厚。
严重者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肢体乏力等上肢功能障碍,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以及肢体畸形导致心理障碍。
手臂水肿的一旦成为慢性,治疗效果欠佳,以下措施可以减轻水肿:“1、避免上肢血流过高,避免高强度的上肢锻炼、感染等。
2、避免淋巴回流阻力增加。
比如过紧的衣服可压迫锁骨上区。
3、避免患侧上肢药物注射、抽血、免疫接种以及血压测量。
4、避免患侧上肢高温,如热水浸泡、日光暴晒、桑那浴等。
5、避免穿戴过紧的内衣、项链和吊带胸罩。
”另外,防止感染和适量的锻炼也非常重要。
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的原因及对策

(3)解除淋巴管痉挛,增加淋巴液流量,改善淋巴循环。
33
淋巴水肿的治疗
【药理药效作用】
(4)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形成。
(5)抑制炎性介质合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具 有强力镇痛、抗炎作用。 (6)赋活网状内皮系统,增加新生肉芽组织的生成,促 进创面愈合。 (7)抑制肾小管钠和氯的重吸收,发挥利尿消肿作用。
X
30
淋巴水肿的治疗
β -七叶皂甙钠
是由中药娑罗子中提取的物质,通过促进肾上腺 皮质增加皮质醇类化合物的分泌及增加机体和静脉组 织中前列腺素PGF2的分泌,从而产生抗炎抗渗出作用。 已知前列腺素PGE1能使微血管和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导 致水肿,而PGF2能拮抗PGE1的作用。β-七叶皂甙钠 促进机体分泌PGF2,降低微血管和细胞通透性,并提 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回流,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 水肿有确切的预防作用。 X
24
X
淋巴水肿的治疗
4.肿胀吸脂术
【原理】
此方法原理基本与吸脂术相同,通 过对水肿肢体的皮下组织的抽吸,直 接减少主要产生淋巴液的组织——皮 下组织,使其产生淋巴液的绝对量减 少,缓解肢体水肿。
25
淋巴水肿的治疗
4.肿胀吸脂术
【操作步骤】
常规消毒后,将麻醉肿胀混合液(500ml生理盐水+2%利多 卡因15ml+肾上腺素0.5mg+5%碳酸氢钠10ml)注入患侧上 肢淋巴水肿区的皮下组织内,用量以皮下变苍白为度,一般 为1200ml左右。然后用常规吸脂的吸头,连接能产生约 0.08Mpa负压的吸引器,按吸脂方法反复抽吸,亦可环形抽 吸,直到皮下组织变薄,连皮肤一起捻起约为1cm左右,最 后缝合皮肤吸口,用弹力绷带从远端开始加压包扎,一般不 防止引流。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常规戴弹力套3个月。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术后患肢水肿的情况。
患肢水肿不仅影响病人的外观,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和护理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以下是一些相关措施。
预防:1. 术后早期运动:术后第一天,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轻柔的手臂运动(如手臂举起,握拳放松等),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循环,防止stasis的产生,减少水肿的发生。
2. 佩戴弹力袜:术后佩戴弹力袜可以起到增加压力,促进淋巴液循环的作用。
穿着时要注意袜子大小和紧度,不要过紧或过松。
3. 饮食调理:一些食物可以帮助消除水肿,如西瓜、黄瓜、柠檬等。
建议患者多食用此类食物。
4. 维持体重:维持一个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水肿的风险。
5. 避免受伤: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受到撞击和伤害。
护理:1. 日常护理:患者要注意保持患肢的清洁,避免感染。
2. 按摩:适量的按摩可以促进淋巴液循环, 帮助消除水肿。
但要注意按摩的强度和方式,避免造成患者不适。
3. 提高患肢:患者可以用枕头垫高患肢,以减少血液回流和水肿。
4.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这会导致淋巴液不畅通,水肿加重。
建议患者每隔一段时间换一个姿势。
5. 住院期间按时排便排尿:排便排尿不畅会增加水肿风险,特别是排便排尿不畅的老年乳腺癌患者。
总之,预防和护理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患者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胸口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同时,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加快病情恢复。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是一个常见并且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
水肿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预防和护理患肢水肿至关重要。
下面就是关于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预防患肢水肿的措施1. 早期康复运动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尽早进行康复运动,并遵循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进行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康复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淋巴液和血液循环,减少淋巴管压力,降低患肢水肿的风险。
2. 佩戴压力袜在术后的早期,患者可佩戴专业的医用压力袜,以减小患肢的肿胀和压力。
医用压力袜可以有效地提高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淋巴管的负担,减少水肿的发生。
3. 避免受伤或感染患者在术后应尽量避免受伤或感染,因为受伤或感染可能会加重患肢水肿的症状。
保持患肢的清洁卫生,防止皮肤被划伤和感染,是预防患肢水肿的重要措施之一。
4. 注意体重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患肢水肿的风险,因此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适当的体重控制有助于减轻患肢负担,降低水肿的风险。
二、患肢水肿的护理措施1. 加强肢体护理患者应经常进行肢体按摩和抬高,以促进淋巴液的循环和排出。
患者还应注意不要久坐、久站,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同一姿势,以减轻淋巴管的压力。
2. 注意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于减轻患肢水肿起到重要作用。
患者要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但要注意减少盐分和碱性食物的摄入,以降低水肿的风险。
3. 定期复查患者要定期进行专业的淋巴管排空治疗,例如淋巴引流术或淋巴按摩排空,以减轻患肢水肿的症状。
患者还应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肿的症状,防止水肿的恶化。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患者发现患肢水肿的症状明显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
专业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有效地预防和护理患肢水肿。
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是一个常见并且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30例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30例
黄箫娜;吴政龙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4(34)12
【摘要】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28例。
中医治疗组给予口服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口服呋塞米片治疗。
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4%,中医治疗组疗
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
结论: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
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2398-2399)
【关键词】上肢水肿;乳腺癌;四妙勇安汤
【作者】黄箫娜;吴政龙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市中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
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51
【相关文献】
1.防己黄芪汤、四妙勇安汤合四妙丸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举隅 [J], 王雪松;王云亭
2.四妙勇安汤治疗宫颈癌术后下肢水肿临床经验 [J], 黄丽;项敏泓;李青松;张兴儒;刘龙民;赵艳青;贾元玲
3.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验案举隅 [J], 龚蔚
4.四妙勇安汤内服加湿敷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30例临床观察 [J], 邵彩芬;张鹏宙
5.四妙勇安汤内服加湿敷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验案举隅 [J], 邵彩芬;张鹏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怎么办?

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怎么办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原因主要与体内的激素和雌酮有关,它的高发年龄段在女性40岁以后,但也有百分之一的情况会发生在男性身上。
在做完乳腺癌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情况,比如最常见的就有出血、积液、上肢肿胀等症状现象,在这些并发症中上肢肿胀应该怎样处理解决呢?一、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的原因1、发生的时间通常是在手术过后或早期放射治疗后,上肢可能发展为急性淋巴水肿,几周后肿胀就会自发停止。
经过几个月或几年的潜伏期,通常在六个月到两年之间,肢体就会再次发生水肿。
2、水肿的程度不一致,轻度水肿:水肿在上臂附近,患者可能会感到增厚,偶尔出现乏力疲劳、酸软无力;中度水肿: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症状,如上肢肿胀,异常外观,行动不便等现象;严重肿胀:肿胀影响整个上肢,包括手背,明显的皮肤外观改变伴随肿胀或麻木、反复感染等症状,有时甚至有无法穿衣、进食困难等,上肢的运动明显受限。
这表现为一种缓慢性、持续性病情恶化。
3、乳腺癌手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病率为50%的可能性。
乳腺癌淋巴净化下臂甚至淋巴结下,抑制上肢的主要淋巴回路,使上肢的主要淋巴回路受损;放射治疗是淋巴肿的常见原因或恶化。
手术和放射治疗两个因素增加,在伤口区域,拍片区域形成大面积的深疤痕硬结,防止淋巴回路的阻断,放射治疗不仅引起淋巴血管的闭塞,还会引起静脉狭窄或抑制,肢体淋巴肿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二、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的预防1、提高腋窝淋巴清扫的治愈标准操作,不损伤单板躯干,不进行超范围解剖。
这是对外科医生规范操作提出的主要要求。
2、在手术过后,患者尽量避免过度的上肢体力劳动、因为由于外伤和静脉穿孔,容易导致感染的情况发生。
患者也不宜提拿过重的东西,适当进行休息,特别是像洗完衣服后拧衣服上的水渍这种动作最好不要做,通常这种需要上肢体力劳动的事情可以拜托家人和周围的人帮忙。
3、临床研究乳证明腺癌患者无转移的情况,尽量先进行前哨淋巴活检,以评估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就不能做腋窝淋巴清扫,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避免患者淋巴水肿的发生。
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护理对策

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加强医护人员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重视。
方法加强术后护理及后期康复锻炼。
结果通过加强护理,术后可有效缓解病患的患肢淋巴水肿。
结论加强对乳腺癌病患术后的科学、有效地护理,不但可以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不良症状的发生,还可以极大地减轻病患痛苦。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水肿护理对策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因腋窝淋巴结切除、静脉回流障碍等原因导致的淋巴管受损所致的慢性肿胀状态,为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有报道乳腺癌病患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约为15%~33%。
由于患肢和手部的变形、肿胀,麻木沉重感,常使病人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倍受关注,术后护理在预防淋巴水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术后护理1.1抬高患肢:要求患者在术后早期用柔软、吸汗的棉枕垫抬高其患肢,保持肘关节部位高于肩部,手腕部位则要高于肘关节。
同时,还要保持病患的患肢呈抬高、内收位。
1.2保护患肢: 首先,避免在其患肢进行输液及抽血操作,避免病患处受到外力压迫、感染,并要求患肢不要长时间下垂及大幅度、强力摆臂等。
1.3功能锻炼:由于患者在进行乳腺癌手术时,会造成较大创伤,其伤口疼痛,肩关节及患肢活动量相对大幅减少,导致其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循环受阻之后,皮肤的细胞介导性免疫力降低[1],往往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组织粘连,既反应出其功能障碍现象加重,还会对静脉、淋巴液的回流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引发患肢肿胀。
所以,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适时的上肢功能锻炼,既能让病患腋窝部位平展愈合,还可以极大地发挥其积极的代偿作用。
1.4上肢及腋区热疗: 临床上多采用红外线、超短波等方法治疗,可将有效地将瘢痕软化,纤维条索溶解,促进淋巴液及血液的回流。
与此同时,还会加强血管壁通透性,让组织内渗液得以充分回流至病患的血管腔内,全面减轻、减缓水肿发生。
1.5加强水肿部位的按揉:重点是按摩没有淋巴淤滞的健康部位的具有正常功能的淋巴管,通过加快正常区域淋巴引流的速度来带动水肿肢体的淋巴引流[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术后胳膊水肿怎么办?
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有20%-30%会出现抬不了手、胳膊水肿的情况发生。
胳膊水肿术后并发症对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因此也需要及时处理,尽量让病人早日恢复康健。
◆乳腺癌术后胳膊水肿的原因
专家指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手臂水肿很常见,水肿后还会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比如抬手、梳头等动作就没有办法做了,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手臂水肿其实是一种淋巴水肿,这是由于一些乳腺癌患者要进行腋窝清扫,切除了一些淋巴组织,使得淋巴液回流的“通路”受阻而积聚于皮下组织中。
如果术后腋窝进行了放疗,还会加重上肢水肿。
◆乳腺癌手术后的水肿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急性水肿,在手术后6个月内发生,主要是由于手术后不运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
◇另一种是继发性水肿,一般在手术后1-2年后发生,多数是手臂过度用力、劳累所致。
所以,乳腺癌手术后,要科学地做手部运动,同时还要保护好患侧的手臂,否则,很容易发生水肿。
◆怎样减少胳膊水肿的发生保护好手臂呢?
◇睡觉时垫高手臂
夜晚睡眠时,尽量将手臂置高于心脏的位置上,譬如用几个枕头将手臂垫高,但要注意,要将整个手臂支撑起来。
◇经常活动手臂
平时仍应经常活动手臂,也可做点家务活或适当的工作。
但切记,不可以让手臂感觉劳累,就连挎包在肩上时,也应挎在没有动手术那侧的肩上。
◇避免手臂肌肉使劲
不要手提或肩挑重物,尽量不要干需要手臂肌肉使大劲的活儿。
因肌肉使劲时,需要供给肌肉大量的氧,这样会导致大量的血液流入手臂,然后又必须从充血的手臂将静脉血和淋巴液输送出去。
乳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胳膊水肿,当手臂刚开始水肿应及时按摩处理,已经发生水肿时,不可让手臂直接受热,像热水浴、长时间的日光浴等,受热后水肿将会更剧。
乳腺癌患者出现可采取中药熏洗外敷、浸泡等措施。
此外,术后的患者免疫受到很大伤害,可联合一些增强免疫的真菌灰树花D阻分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还能预防癌细胞转移复发。
D阻分能够激活巨噬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以及其他攻击肿瘤的T细胞的活性,如NK细胞群、K细胞群、T细胞群、LAK细胞群、巨细胞群等,启动人体自身的细胞免疫抗癌功能。
同时,D阻分能够诱导人体内抗癌细胞因子释放,如干扰素、白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等,启动人体自身的体液免疫抗癌功能,从而防止癌细胞转移复发,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