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料加工
茶饮料生产工艺

茶饮料生产工艺茶饮料是一种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饮品,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商家中都有很高的销售量。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茶饮料的质量和口感。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茶饮料生产工艺。
第一步:原料准备。
茶饮料的原料主要是茶叶、水和糖。
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茶叶,常见的有绿茶、红茶和乌龙茶。
然后,将茶叶进行筛选、清洗和烘干,确保茶叶的干燥和无杂质。
接下来,要准备足够的水和适量的糖,以便后续工艺使用。
第二步:浸泡。
将烘干的茶叶放入大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温水浸泡茶叶。
浸泡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可以根据口感的需求进行调整。
浸泡过程中,茶叶会释放出芳香和营养物质,使茶饮料更加香醇。
第三步:过滤。
浸泡完成后,将茶叶和茶水分开。
这一步骤使用过滤器将茶叶过滤掉,只保留茶水。
过滤器要选择质量好的,能够有效去除茶叶的渣滓,保证茶饮料的清澈。
第四步:灌装。
过滤后的茶水倒入已经消毒的瓶子中。
每瓶茶饮料的量一般为250ml或500ml。
在灌装之前,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原料,如果汁和冰糖,以增加茶饮料的口感和口味。
第五步:杀菌和密封。
将已经灌装好的茶饮料送入杀菌装置中进行杀菌处理。
杀菌的目的是为了杀灭茶饮料中的微生物,保持茶饮料的新鲜和安全。
杀菌完成后,将瓶子密封,以防茶饮料受到外界的污染。
第六步:包装和装箱。
将已经密封好的茶饮料送往包装线进行包装。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纸盒包装和塑料瓶包装,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选择。
包装完成后,将茶饮料装入箱子中,并进行标签贴附。
最后,将茶饮料装箱好的产品送往仓库,等待配送到市场并上市销售。
茶饮料生产的过程中要注意原料的选择和加工过程的卫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茶饮料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美味和健康的茶饮料。
茶饮料加工

茶饮料的适宜人群,市场现状以 及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品位的提高,目前 人们对饮茶方式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慢 饮细啜,而是要求在保持原茶叶风味的基 础上,向方便化,液态化,保健化的方向 发展,这种发展趋势为茶饮料的市场开拓 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因此,国内外开发和 生产液态茶饮料,尤其是纯茶软包装成为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
茶饮料基本加工工序
6.浓缩 为提高茶汁品质,茶汁浓缩最好采用反渗 透法。通常要在茶汁中加入微量纤维素粉, 以保持一定的体积流通量,然后与茶汁一 起进入反渗透浓缩系统。由于纤维素回吸 附茶汁的部分香味物质,影响茶汁风味, 因此可以先用部分茶汁浸渍待用的纤维素, 并反复使用,以减少茶汁香味物质的损耗。
茶饮料基本加工工序
9.杀菌与冷却 采用不同包装的茶饮料其灭菌操作有差别。 用PET瓶或纸包装的产品,采用先灭菌后 灌装封口的工艺流程;用易拉罐包装的产 品,采用先灌装封口再灭菌的工艺流程。
茶饮料基本加工工序
10.检验 按标准要求对茶饮料产品感官,理化,卫 生指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包装入 库。
茶饮料工艺流程图
茶叶的选择→茶叶焙火→水质的选择→浸 提→过滤与分离→浓缩→调配→灌装→杀 菌与冷却→检验→成品
பைடு நூலகம்
茶饮料加工的关键工序——浸提
单级浸提罐 单级浸提罐为一开口容器,下部安装假底以支持 固体物料,溶剂从上面均匀喷淋于物料上,通过 床层渗滤而下,溶液即浸提液从下部排出。 在食品工业中,物料浸提常在高温下进行,溶剂 多为挥发性溶剂,且卫生要求高,故常作成密闭 式。 常用作中试设备或小规模的生产设备,用于植物 种子、大豆和花生等原料的制油,从磨碎蒸炒的 咖啡豆中制取咖啡浸出物,从干茶叶中提取浸出 液等。
茶叶深加工学(第二章 茶饮料加工)

第二节 茶饮料加工技术原理
•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饮料多以调配型茶饮 料为主,即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浓缩液、 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等工序制 成的茶饮料。
超声波连续逆流提取机组
二、过滤和净化技术
引起茶汤浑浊和沉淀的原因
1. 由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形成的混浊和沉淀; 茶叶颗粒、茶灰、茶梗等夹杂物和细小的固体颗 粒物所形成的; 2. 由水质条件不佳引起的混浊和沉淀; 水中钙、镁、铁等离子含量较高与茶叶中的草酸 结合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以致产生沉淀;
二、过滤和净化技术
• 奶茶饮料和奶味茶饮料:以茶叶的水提液或 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乳或乳制品、 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奶味香精等的一 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其中蛋白质 含量≥0.5%为奶茶饮料,否则为奶味茶饮料。
• 碳酸茶饮料:以茶叶的水提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 为原料,加入二氧化碳气、食糖和(或)甜味剂、 食用香精等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
2、多级浇渗式浸提
• 由若干个不锈钢浸提罐串联而成,水按照 一定的顺序依次流经各个浸提罐,浸提率 高、风味品质保持较好。
• 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但组成复杂,成本高, 适合生产批量较大,品质要求较高的产品。
罐组式连续逆流提取机组
3、连续逆流式浸提
• 主要设备是一个带夹套的螺旋输送机,茶叶 原料通过螺旋叶片的运动推向设备的另一端; 而水浸提溶剂则从原料出口端向原料进口端 流动,从而实现有效浸提。
改变茶汤胶体特性:
• 加入明胶、黄原胶、海藻酸钠、卡拉胶、 蔗糖脂肪酸酯等食品添加剂,改变茶汤的 分散性和乳化性,增加茶汤黏度,可防止 在重复冷冻与解冻过程中雪花状薄片的生 成,提高茶提取物的冷水溶解度。如茶固 形物的质量分数为0.004-0.080,黄原胶重 量为茶固形物的5%-12%。
各种茶饮料的配料及配方

茶饮料的配料及配方【1】一、冰红茶饮料1、工艺流程其他辅料溶解茶叶——高温浸提——快速冷却——粗滤——精滤——调配——热灌装——封口——杀菌——成品2、配方红茶5Kg柠檬酸0.5Kg焦糖色素0.05Kg维生素C0.5Kg果葡糖浆60Kg红茶香味料0.5Kg加纯净水至1000Kg3、操作要点(1)浸提红茶茶水比为0.44%,浸提温度为90℃,时间为7分钟pH4.5左右;(2)快速冷却先用冷却水将浸液冷却到18℃以下,然后用冷却设备将其冷却到5℃左右,以分离出茶乳酪;(3)过滤用100目的尼龙网,去除茶渣及冷却产生的茶乳酪,精滤采取加助滤剂及加压过滤,滤网为200目,可以去除沉淀物;(4)调配按配方往茶汁中加入溶解后的其他原辅料;(5)热罐装将调配好的汁液加热到75℃,迅速装罐密封。
以防香味损失过多;(6)杀菌杀菌温度为100℃,保持15分钟,迅速冷却。
二、冰绿茶饮料1、工艺流程绿茶——浸提——过滤——调配——装罐——杀菌——成品碳酸钙溶液溶解的其他辅料2、配方绿茶10Kg 维生素C 0.5Kg 碳酸钙适量柠檬酸0.5Kg果葡糖浆60Kg 天然香精适量加纯净水至1000Kg3、操作要点(1)浸提绿茶茶水比为1.25%,浸提温度90℃,时间5分钟,水为去离子水,加有0.04%的碳酸钙;(2)过滤浸提后的茶汁先用不锈钢茶滤器过滤,去除茶渣后,在以纸板过滤器或滤膜过滤,以除去茶汁中的微粒和浑浊物,使茶汁清亮;(3)调配按配方将其他辅料溶解过滤后加入茶汁中;(4)装罐将配好的茶汤立即加热至90℃,趁热装罐,迅速封口;(5)杀菌在115℃的高压蒸汽锅中灭菌20分钟,放于冷水中冷却,即为成品。
三、蜂蜜绿茶饮料配方绿茶10Kg 维生素C 0.5Kg蜂蜜10Kg 果葡糖浆50Kg天然香精适量加纯净水至1000Kg四、蜜桃汁饮料配方糖度为8度鲜浓缩蜜桃汁15kg 果葡糖浆80kg 柠檬酸0.4kg维生素c 0.1kg β-胡萝卜素0.02kg天然香精适量加纯净水至1000kg2、工艺流程鲜浓缩苹果汁——纯净水稀释——加果葡糖浆,柠檬酸,食用香精,β-胡萝卜素,维生素c进行调配——均质杀菌——灌装——成品3、操作要点(1)调配各种配料按比例混合溶解后与蜜桃汁混合,按需要加纯净水调配;(2)均质采用2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要点

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要点茶饮料是以茶叶为原料经过加工工艺制成的饮品,具有清凉爽口、香气浓郁的特点。
茶饮料的加工过程中,热灌装是一个重要的工艺环节。
下面将介绍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要点。
一、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1.提取工艺:将茶叶浸泡于热水中,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得到茶液。
2.混合工艺:将提取得到的茶液与糖、酸味剂、香精等原料进行混合,调整茶饮料的口感和香气。
3.杀菌工艺:通过热处理或添加防腐剂,杀灭茶饮料中的微生物,延长茶饮料的保质期。
4.包装工艺:将加工好的茶饮料进行包装,保护茶饮料的质量和营养,方便储运和销售。
热灌装是茶饮料的常用包装方式,主要采用高温灭菌和热熔封口的工艺。
1.工艺流程茶饮料经过混合调配后,将茶液进行高温处理,杀灭茶液中的微生物。
然后,将茶液通过管道输送至热灌装设备中,进行包装。
在热灌装过程中,首先将包装容器进行预热,以减少茶液温度的下降。
然后,将预热好的容器进行灌装,同时进行高温封口。
最后,对灌装好的茶饮料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茶饮料的温度。
2.要点(1)设备选择:选择具有良好密封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热灌装设备,确保茶饮料在整个灌装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2)高温消毒:在灌装前,对包装容器以及与之接触的配管进行高温消毒,杀灭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源,保证茶饮料的卫生安全。
(3)灌装温度控制:对茶饮料进行高温灌装时,要严格控制灌装温度,以避免茶液温度过高导致变质,或者温度过低无法达到灭菌效果。
(4)封口质量检查:在封口过程中,要对封口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封口牢固,避免茶饮料在封口后发生二次污染。
(5)冷却处理:对灌装好的茶饮料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茶饮料的温度,保持茶饮料的口感和品质。
总之,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要点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适应市场需求,确保茶饮料的优质和口感。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涉及原料采购、加工、酵母发酵、调味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以下是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的一般步骤:
原料采购:茶饮料的主要原料是茶叶和水,其中茶叶的品质和种类对茶饮料的口感和香气至关重要。
生产厂家通常会向茶园采购新鲜的茶叶,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和加工。
加工:茶叶先经过清洗和烘焙等步骤,去除多余水分和杂质。
然后以一定的比例与水混合,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进行煮沸,使茶叶的香气浸透水中。
接着通过过滤和澄清等工艺,将茶叶渣和杂质分离,得到清澈的茶汁。
酵母发酵:茶汁经过煮沸后,需要进行酵母发酵。
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促进茶汁中的微生物活动,产生香气和口感。
发酵结束后,茶汁会变得更加醇厚和柔和。
调味:在茶汁发酵结束后,生产厂家会按照配方要求添加糖、果汁、香精等调味剂,使得茶饮料的口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同时,调味剂的添加也能够延长茶饮料的保质期。
包装:最后,茶饮料通过灌装、密封和贴标等步骤进行包装。
常见的包装形式包括瓶装、罐装和袋装等,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总的来说,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需要经历原料采购、加工、
酵母发酵、调味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和操作都对茶饮料的品质有着直接影响,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茶饮料是一种以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饮料,具有清爽口感和健康功效。
下面是茶饮料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一、原料准备阶段1. 选择合适的茶叶:选取新鲜、质量好的茶叶作为生产原料。
2. 清洗和筛净茶叶:将茶叶进行清洗和筛净,去除杂质,保证茶叶的纯净度。
3. 茶叶烘干:将清洗过的茶叶进行烘干,去除多余水分,增加茶叶的香气。
二、茶叶制备阶段1. 茶叶碾压: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碾压,使茶叶形成条状,便于后续工序处理。
2. 发酵处理:将茶叶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发酵处理,增加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3. 杀青处理:通过高温处理茶叶,停止茶叶的发酵过程,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
4. 筛分和分级: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筛分和分级,根据茶叶的质量和形态进行分类。
三、配料制备阶段1. 配料准备:准备其他辅助原料,如果汁、糖水、蜂蜜等。
2. 配料调配:按照配方要求,将茶叶和其他辅助原料进行混合调配。
四、加工制造阶段1. 煮水:将适量的水煮沸,用于冲泡茶叶。
2. 冲泡茶叶:将调配好的茶叶放入冲泡设备中,加入煮沸的水冲泡。
3. 过滤和澄清:将冲泡后的茶水经过过滤和澄清处理,去除茶叶渣和杂质。
4. 加工调味:将过滤澄清的茶水加入配料,进行加工调味,使茶饮料口感更好。
5. 杀菌处理:对加工完成的茶饮料进行杀菌处理,保持茶饮料的安全性和卫生。
6. 储存和包装:将杀菌处理后的茶饮料进行储存和包装,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五、成品质检和包装阶段1. 成品质检:对茶饮料进行成品质检,检测其口味、香气、色泽和安全性等指标。
2. 包装:将合格的茶饮料进行分装和包装,如装瓶、装罐、包装袋等方式。
3. 包装检验:对包装好的茶饮料进行包装检验,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质量。
以上是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通过精细的工艺步骤,茶饮料可以制作出口感清爽、口味独特的饮品。
茶饮料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为各个年龄层的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茶饮料加工用水的基本要求

茶饮料加工用水的基本要求水是茶饮料加工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通常纯茶饮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0.20%~0.50%,果汁或果味茶饮料固形物含量在20%以下,因而水在茶饮料中的比重一般超过80%。
水质的好坏对茶饮料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水中的离子组成及含量、溶氧量、有机物含量,以及水的pH和种类等都会影响茶饮料的色泽、滋味、香气和澄清度等品质。
因此,了解茶饮料用水的要求及其选用和处理技术,对保证茶饮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茶饮料是一种特殊的嗜好性饮料产品,对水质的要求较高,特别是纯茶饮料用水要求一般要高于软饮料用水标准,不仅应符合无色、无味、低硬度和低微生物含量等基本要求,对水中钙、镁、铁等离子的含量有更高的控制指标。
1.毒理学和细菌学指标要求自然界水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金属离子、有机物质、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其中有机物质除蛋白质、淀粉和胶质外,还有农药、多环芳烃和有机污染等。
这些物质不仅影响饮料的澄清度,而且对茶饮料加工工艺和产品卫生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有机物、无机物、致病菌含量符合相关标准是茶饮料用水最基本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已对艾氏剂、狄氏剂、苯、苯并芘、氯丹、滴滴涕以及七氯和七氯环氧化物、六氯苯等有机成分含量作了规定。
美国制定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允许浓度、日本的饮用水标准、中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等都对这方面有明确的规定。
茶饮料用水应达到或超过这些标准的要求。
表1软饮料用水国家标准(GB10790--89)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浊度(度)<2 高锰酸钾消耗量(mg/l)<10 色度(度)<5 总碱度(CaCO3计,mg/l)<50 味及臭气无味、无臭游离氯(mg/l)<0.1总固形物(mg/l)<500 细菌总数(个/ml ) <100 总硬度(CaCO3计,mg/l)<100 大肠菌群(个/100ml ) <3 铁(mg/l)<0.1 致病菌不得检出锰(mg/l)<0.12.感官指标要求水的混浊主要是由悬浮物、胶体物和铁、锰等溶解物质产生的;而色泽多为腐殖酸等植物分解生成物和铁、锰等所致;臭气和臭味一般是由腐殖酸等植物分解生成的硫化氢、氨等气体和水的消毒及工业污染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12时37分20.10.2200:37October 22,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2日星期 四12时37分56秒00:37:5622 Octo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2时37分56秒上午12时37分00:37:5620.10.22
适应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的步伐。
❖ 浸提:使用去离子水,茶水比为1:100,水温80~90℃,浸 提3~5min,然后过滤。
❖ 调制:使用碳酸氢钠,将茶水调成pH值为6~6.5,再加入 抗坏血酸作为抗氧化剂,防止茶水氧化。
❖ 加热:调制后,再加热到90~95℃,趁热装罐。 ❖ 充氮:向罐内充氮取代顶隙间的空气。 ❖ 杀菌:115~120℃,杀菌7~20min。
贮存过程中防止茶叶氧化的方法有采用真空包 装或充氮包装、脱氧化剂包装,同时最好冷藏。
原料用水
❖ 茶饮料中水分含量在85%以上,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茶饮料 的质量。
❖ 茶多酚类物质遇水中的铁盐会变成褐黑色;含有碱性或铁 质的水,会使茶饮料混浊,浮起一层令人不快的“锈油”, 并使口感苦涩;硬水则常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氧化缩合导 致茶汤变色,失去鲜爽味,硬度过高会使茶饮料苦涩,失 去茶味。
谢谢大家!
1.3 茶叶碳酸饮料生产工艺
▪ (1)一次罐装法 ▪ (2)二次罐装法
1.4 鲜茶汁提取工艺流程
(1)红茶鲜汁的提取工艺
鲜叶
自然萎凋
粉碎
发酵
压榨
(2)绿茶鲜汁的提取工艺
鲜叶
摊放
杀青
粉碎
压榨
(3)乌龙茶鲜汁的提取工艺
鲜叶
晒青
做青
杀青
粉碎
压榨
酸化鲜叶原料对鲜茶叶的影响
▪ 研究发现,在压榨取汁前添加某些物质以酸化鲜 叶原料,对鲜茶汁的提取率和品质具有正向效应。
▪ 冷后浑产生的实质是茶汤中各种有机化合物之间 形成氢键。
▪ 冷后浑解决的办法:酶法转溶、碱法转溶、冷冻 离心、浓度抑制等。
(3)增香
▪ (1)去杂留香 ▪ (2)香气回收 ▪ (3)人工调香 ▪ (4)微胶囊增香技术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220.10.22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 添加磷酸可使鲜茶汁的提取率随添加磷酸量的增 加而增加。
▪ 添加磷酸使鲜茶叶内含物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 导致提取液内含成份发生变化。
▪ 添加磷酸使氨基酸大幅度增加;多酚类物质略微 下降;蛋白质含量下降;使果胶物质含量降低。
鲜茶汁的保鲜方法
▪ (1)防腐剂保鲜 ▪ (2)抗氧化剂保鲜 ▪ (3)pH调节剂保鲜 ▪ (4)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组合保鲜 ▪ (5)防腐剂与pH调节剂的组合保鲜 ▪ (6)抗氧化剂与pH调节剂的组合保鲜 ▪ (7)防腐剂、抗氧化剂与pH剂的组合保
▪ (1)原料来源广泛,不受产地限制; ▪ (2)既可直接饮用又可与水果汁、糖等辅料调
配饮用; ▪ (3)几乎无污染成分,是一种比较纯净的饮品; ▪ (4)生产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连续化; ▪ (5)速溶茶体积较小,包装牢固,份量轻,运
费少,饮用方便,符合现代生活快节奏的需要。
2.2 速溶茶生产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五节 茶饮料加工
▪ 茶饮料的概念和分类 § 茶饮料的主要化学成分 § 茶饮料产品质量标准 § 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 茶饮料无盐、无脂肪、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 的活性物质,且具有快速、方便、冷饮热饮皆宜 等优点,符合现代生活快节奏的需要。
§ 目前,国际茶饮料的发展趋势为无任何添加剂的 纯茶饮料。茶饮料被国际饮料行业一致誉为未来 的主流饮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常用的抗氧化剂是维生素C及其钠盐和异抗坏 血酸及其钠盐。
❖ (5)杀菌
茶饮料的pH值在4.5以上,目前常用高温瞬时 杀菌;
辐射杀菌、酶体系杀菌、超高压杀菌等高新技 术,尤其是非热杀菌技术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 用正被人们所关注。
1.2、罐装茶水
❖ 纯茶饮料,主要是乌龙茶,另有少量红、绿茶。 ❖ 保持了原茶汤风味,加工简便,适于机械化生产,
1、茶多酚类பைடு நூலகம்
▪ 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类、花青素,酚酸四类成 分组成;是茶饮料中滋味鲜爽浓厚的最主要成分 之一;
▪ 儿茶素是茶多酚类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茶多酚 的60%~70%。
▪ 功能作用:对自由基的消除作用;抗衰老作用; 抗辐射作用;抑癌作用;抗菌杀菌作用。
2、生物碱
▪ 包括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 ▪ 生物碱是茶饮料滋味、苦味及功能成分的
▪ 茶饮料是茶叶的新型加工品种,主要包括各种固 体和液体茶饮料制品。固体茶饮料如速溶茶,液 体茶饮料如各种罐装茶水。
茶饮料(茶汤)定义:
以茶叶的水提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 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汁应有风 味的液体饮料,可添加少量的食糖和(或) 甜味剂。 (GB/T 21733-2008)
茶饮料的分类
重要组成之一。 ▪ 茶咖啡碱的功能:兴奋作用、利尿作用、
强心解痉、助消化作用 ▪ 可可碱和茶叶碱也具有咖啡碱的上述作用,
有的作用甚至比咖啡碱还要强。
▪ 3、蛋白质和氨基酸 是饮料滋味鲜爽醇和的 重要组成之一;
▪ 4、可溶性糖 是构成茶饮料滋味和醇和的重 要组成之一;
▪ 5、色素 构成茶饮料的色泽,也是茶滋味鲜 爽和浓度的重要组成之一;
鲜
2、速溶茶
▪ 速溶茶是二十世纪中期在国外开始流行的一种新 茶类,是固体软饮料的一种形式。
▪ 速溶茶是以成品茶、半成品茶、茶叶副产品或鲜 叶为原料,通过茶汤(汁)提取、过滤、浓缩、 干燥等工艺过程,加工成的一种易溶于水而无茶 渣的颗粒状或者粉末状的新型饮料。
▪ 种类主要有速溶红茶、绿茶、花茶等。
2.1 速溶茶的特点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0:37:5600:37:5600:3710/22/2020 12:37:56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200:37:5600:37Oc t-2022- 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0:37:5600:37:5600:37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 浸提温度和时间对茶饮料色 度影响显著
茶叶中的儿茶素在高温多水的 情况下会自动氧化,生成带色 的缩合物使茶色变深、变暗;
浸提时间过长,易使胺类物质 增加,使难溶物质溶出,且茶 叶中成分易高温氧化,低沸点 芳香物质挥发,造成茶体色泽 灰暗,透光性差,滋味气味劣 变。
❖ 合适的浸提条件是:茶、水比为1:6~12的沸水, 加盖浸提10~15min。一般以两次浸提为佳,第一 次8~10min,第二次5min左右。
▪ 6、维生素在茶饮料中含量很少;
茶饮料产品质量标准
1、(GB/T 21733-2008)《茶饮料》代替 QB/T2499-2000《茶饮料》
2、新标准中对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作出 了微调,增加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
3、现行的标准,主要对茶饮料理化指标 如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作了强制性规定。 但该标准对茶内所含物质成分的浓度、卫生 指标、营养物质的保留等指标,还不能与国 际同步。
▪ 1、按照产品风味分: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 料、复合(混)茶饮料、茶浓缩液(饮料通则)
▪ 1.1复合(混)茶饮料
▪ 以茶叶和植(谷)物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干燥 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具有茶与植(谷)物混合 风味的液体饮料。
▪ 1.2茶浓缩液
▪ 采用物理方法从茶叶水提液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 经加工制成的,加水复原后具有原茶汁应有风味的 液态制品。
茶饮料分类:
2、按其原辅料不同可分为:
茶汤饮料:红茶饮料 乌龙茶饮料 绿茶饮料 花茶饮料、 其他茶饮料
调味茶饮料: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碳酸茶饮料、 奶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其它茶饮料
茶饮料的化学成分
▪ 1、茶多酚类 ▪ 2、生物碱 ▪ 3、蛋白质和氨基酸 ▪ 4、可溶性糖 ▪ 5、色素 ▪ 6、维生素 ▪ 7、矿物质 ▪ 8、香气物质
❖ 浸提方法较多,有直接加热浸提法、蒸汽浸提法、 水溶浸提法、压榨浸提法、有机溶剂浸泡法等。 考虑到可操作性和成本,一般大生产中多采用直 接加热浸提法。
❖ (3)过滤与分离
在调配前茶汁一般经过两次过滤,第一次为粗滤,即 将浸出茶汁与茶渣分离,第二次过滤去除茶汁中的细 小微粒,也可用离心分离机分离。
▪ 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 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体饮料, 可添加少量的食糖和(或)甜味剂。
茶多酚含量≥300mg/Kg
操作要点
(1)原料
用于茶饮料的茶叶原料主要是红茶、乌龙茶和 绿茶,其中以红茶居多,其次为乌龙茶。
导致茶叶变质的主要原因是氧化作用,高温和 日光照射的环境会加速茶叶品质劣化,产生陈 茶味等异味。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220.10.2200:37:5600:37:56October 22,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2 日上午1 2时37 分20.10. 2220.1 0.22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2日星期 四上午12时37分56秒00:37:5620.10.22
(1)转化
以绿茶、鲜叶和“未发酵”伪半成品为原料时, 为了使提取液完成发酵过程,必须进行转化。
转化的方法有酶法转化和化学转化。 酶法转化条件温和,使一种生化反应过程,有 利于香气的改善,使反应产物更接近于茶叶风味。 化学转化法简单易行,但产品风味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