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穷国开放市场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前景分析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前景分析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前景分析近年来,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成为全球经济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历程自1975年中欧建交以来,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合作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初始阶段,双方主要进行商品贸易,以传统的农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双向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而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之一,也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双方经济互补性强是推动经贸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制造业基础雄厚等方面具备优势,而欧盟则在技术创新、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这种互补性促使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加强合作,实现了共赢。

二、中国与欧盟的贸易规模中国与欧盟的贸易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约7500亿欧元。

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约为4138亿欧元,而进口额为3357亿欧元。

这一数据显示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三、中国与欧盟的贸易结构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过去,双方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服务贸易成为双边贸易的新亮点。

尤其是在金融、旅游、教育、文化等服务领域,中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此外,双方也在技术创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

随着欧盟提出“欧洲绿色协议”和中国倡导的“碳中和”目标,双方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势头良好。

四、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前景展望未来,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有望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双方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1.加强数字经济合作。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与欧盟可加强在数据安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推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双方可加快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解决贸易壁垒和争端,创造更好的贸易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机遇。

近年中欧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近年中欧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二 、双 边 贸 易 影 响 中国 经 济 增 长 的 实 证 分 析 1 .回 归 分析
2 0 0 9 4 1 5 1
201 ( J
~ … … 一 ~ … 一 一 …
2 2 0 7 2 i O . 1 3 6
{ 0. 26 3
一8 60 0, 1 l : j 6 4l 8
… … … “ … … … 一 。 。… … ~
20l 1
… … … … … t…
一 一 一… 一一 一 一 ^
0 1 4 5
… … 。。… … … ~



一 : 。
黼 蹦 挪
2 0 0 4
2 0 0 5
2 2 0 9 I I 1 5 , t 6
2 6 4 2

1 1 2 1 9 1 0 . 1 9 6
2 0 0 6 3 2 6 1 】 1 7 6 0 : 1 l 0 . 2 3 4 2 0 0 7 :, t I q 5
… … …
2 1 7 6 2 l 0 . 2 8 7
… }~


2 0 0 8 4 8 0 5 【 2 5 6 3 3 j 0 . 1 4 5
d. +
2 0 0 7年 ,欧盟发起 了 6起 针对 中国产 品 的反倾 销 调查 。2 0 0 8年 , 欧盟对 我国的 6种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另外对 4种产品发起了反倾销 日落复审。由图中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2 O 0 9 年欧盟对全球的反倾销调查为 1 5起 ,而其中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就 占到 7起 ,几乎 占到了总体案件 的一 半。而在这一年中欧盟决定对中国的无缝钢管和金属条两种产品征收为期 5 年的反倾销税。2 0 1 0 年, 欧盟对全球的反倾销案件数量达到 了 l 5 起, 其中 对中国的反倾 销案件 达到了 8起 ,已经超过 了总体 的一半 以上 ,占比为 5 3 . 3 %。而在这一年对全球进行的反补贴调查为 3起 ,而这 3起 中的 2起都 是针对中国的。2 0 1 1 年中,欧盟对全球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为 1 7 起 ,而其 中 针对中国的案件达到 了8起 ,占比达到了 4 7 . 1 %。 欧盟对中 国同时实行反倾 销和反补 贴的贸 易措施 的案件 是 2 0 1 1年 欧 盟 对 中国 的 铜 版 纸 案 件 。这 是 欧 盟 对 中 国反 补 贴 和 双 反 的 先 例 。 之 后 又陆续有双反案件和反补贴案件 。 通过以上数据可 以得 出,我 国是欧盟一直当做贸易救济措施实 施的 主要对象。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探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探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探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 付国印1,2 陈晓丽3*(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 广东贸促国际商事认证中心;3.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摘 要: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欧盟针对部分进口商品的碳排放向企业征收税费,该法案的实施有助于欧盟恢复经济并抢占全球气候治理的话语权及“碳排放”权的定价权,防止欧盟内部企业向排放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转移,从而避免“碳泄露”。

文章阐述了CBAM出台的背景、进展及意义,对CBAM实施可能对我国相关产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进行分析,建议应紧抓挑战和机遇,构建企业欧盟碳关税信息披露相关技术指南,推进可再生能源和碳交易市场机制建设。

关键词: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碳关税,碳泄露,气候政策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3.041Analysis of the EU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Its Impacto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FU Guo-yin1,2 CHEN Xiao-li3*(1. South China Business Schoo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 2. Guangdo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rtifi cation Center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3. Guangzhou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Abstract:The EU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is essentially a new type of technical trade barrier, which is a tax levied by the EU on enterprises for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some imported goo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bill helps the EU to restore its economy and seize the discourse power of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and the pricing power of "carbon emissions", prevent internal EU enterprises from transferring to countries with lower emission costs, and thus avoid "carbon leakage".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background, progress, and signifi canc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CBAM, analyze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CBAM implementation on relevant industries in China to varying degrees, and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seiz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onstruct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terprise EU carbon tarif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carbon trading market mechanisms.Keywords: carbon border regulation mechanism, EU carbon tariffs, carbon leakage, climate policy0 引 言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论文

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论文

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论文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摘要:欧盟一体化进程是欧洲国家为实现区域一体化和合作而展开的一项长期战略,对全球贸易体系以及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论文旨在分析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包括市场准入、贸易规则、经济合作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应对和利用这些影响。

1. 引言欧盟一体化进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区域合作与一体化的方式,旨在实现欧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欧洲一体化进程包括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推动欧洲内部的经济和政治合作以及实现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和经济体之一,欧盟对全球贸易体系和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其对外贸易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论文旨在分析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准入影响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准入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欧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与减少内部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进入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中国产品也更加容易进入欧洲市场。

欧盟各国加强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监管和质量标准,对中国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更严格的监管和检验,以确保进入欧洲市场的产品符合欧盟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此外,欧盟一体化进程也加强了对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的保护,促进了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

3. 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规则影响欧盟一体化进程还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规则产生了影响。

欧盟是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其制定的贸易规则对中国对外贸易有重要影响。

例如,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等措施,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欧盟还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签署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协定为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和便利。

欧盟对外出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对中国影响

欧盟对外出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对中国影响

欧盟对外出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对中国影响首先,欧盟对外出口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经济增长率、汇率和贸易壁垒等。

市场需求是决定欧盟对外出口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国际贸易的增长,欧盟的出口需求取决于全球市场的发展情况。

如果全球市场需求强劲,欧盟对外出口将受益,反之则受到影响。

此外,欧盟对外出口还受到全球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会导致欧盟对外出口减少,而经济增长的复苏则会刺激欧盟出口的增长。

其次,汇率是影响欧盟对外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汇率的变动会对出口国的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欧元升值,欧盟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将上升,导致出口减少。

相反,如果欧元贬值,欧盟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将下降,从而刺激出口增长。

因此,汇率的波动对中国作为欧盟的贸易伙伴国也会产生影响。

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将取决于欧元的汇率变动情况。

此外,贸易壁垒也是影响欧盟对外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和技术性壁垒等。

欧盟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受到中国政府的贸易壁垒限制,限制了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

贸易壁垒的消除将有助于促进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

在实证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中国的影响时,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

一方面,欧盟对外出口增加将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使中国能够购买更多的欧盟商品。

特别是对于中国的消费者和企业来说,欧盟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创新性,可能成为他们的首选。

另一方面,欧盟出口的增加可能对中国的出口造成竞争压力。

如果欧盟在一些领域的出口增加,可能会挤压中国的出口市场份额。

因此,中国可能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来适应和抵御欧盟对外出口的影响。

总之,欧盟对外出口的影响因素对中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欧盟对外出口的趋势,并为中国应对这些影响提供参考。

同时,中国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来适应和发挥欧盟对外出口的机遇。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启示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启示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启示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是指欧洲国家为了促进共同利益和发展而通过政治和经济协议加强经济关系和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这个过程正在欧洲日益深入,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少,共同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欧洲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二、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1. 对中国贸易的影响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国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欧洲成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二是欧洲对于中国的出口市场重要性不断提升。

随着欧洲共同市场的深入和欧洲对于国际贸易的需求增加,欧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欧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市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欧盟也在中国进口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欧洲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水平是中国消费者钟情于欧洲商品的一个主要原因。

2. 对中国投资的影响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投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欧洲成为中国在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二是欧洲对于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保障增强。

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欧洲对于外资企业的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欧洲成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

而且欧洲对于外国企业的监管、法规、税收和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的保障机制得到了不断完善。

3. 对中国产业转型的影响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产业转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欧洲在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创新服务业等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丰富,这对于中国改变产业结构,提高制造业水平,快速推进新一轮产业升级具有启示作用。

三、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启示1.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

欧洲经济一体化展示了开放面向全球市场的强大实力和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

中国需要坚定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

欧洲在高端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具有很强的技术和市场优势,这提醒我们要深入推进技术创新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

欧盟区域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欧盟区域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间也存在着经 济发展不平 衡 的现 象,这与我 国区域经 济发展
中的主要 问题有着相似 性 。为 了加强各成 员国的经济 实力 , 缩 小各地 区之间的差距 ,增强欧 盟的聚合 力,确保 欧洲一体 化 进程 的顺 利发展 ,欧盟制订并 实施 了一 系列区域政 策 ,取 得 了良好 的效果 。从 上世纪8 年代 中期 系统实施 区域协调 政 0 策 以来 ,欧洲地 区发展 的差距开 始呈现一 定程度 的缩小 。随 着 2 0 年欧盟大规模 东扩 ,由于新入盟 国家经济 发展水平相 04 对落后 ,欧盟地 区差距又 不可避 免地被拉大 。 2 区域的 自然人文基本状况相似 . 欧盟 幅 员辽 阔 ,人 口多 ,密度 高 。经 过几 次 扩大 之 后 的总面 积 由原来 的1 国3 3 4 5 2 . 万平方 公里增 到2 国4 2 2 平 7 3.万 方公里 ,人 口总数 由原来 的3 8 亿增加 到4 9 亿 ,人 口密 度 .4 .5 较 大 ,大 约为 1 5 平方 公里 。我 国面 积9 0 1 人/ 6 万平方 公里 , 人 口为1 亿多 ,人 口密度 高达1 5 平方公里 。中 国和 欧盟 3 3 人/ 同样地 广人多 ,各 地 区政 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 差异较大 。
而 且 欧 盟 有 2 个 成 员 国 , 而 中 国有 3 多 个 省 ( 7 0 自治 区和 直 辖
欧盟区域经济 与我国的相似之处
欧盟是世 界上一体化 程度最高 的区域经济共 同体集 团, 也是解决 区域经济 稳定与平衡 发展最成 功的组织 ,在欧洲 一 体 化 的过 程中 ,欧盟所实施 的区域经济 政策都是 为 了解决 中出现 的各种 区 域 问题 ,缩小经济 发展差距 ,提高 欧盟整体 国际竞争力而 制 定的 。欧盟 区域政 策之所 以对 我 国完 善 区域政 策、解决地 区 差距 问题具有借 鉴作用 ,主要是 因为 : 1 地 区经济发展 不平衡 问题相似 . 欧盟 成 立初 期 ,成 员 国之 间 以及 各 国地 区之 间 就存 在 着经济 发展不平 衡的状况 。欧盟六 国时期 ,意大利 的人 均 国 内生 产总 值不 到欧盟 平均 水平 的6 % 0 ,最高 的 国家与最低 的 国家 约有 2 2 的差 距 。随着 欧盟 的不断扩 大 ,共 同体 内的 .倍 地 区差距也进 一步扩大 。欧盟 九国时期 ,爱尔兰人均 国 内生 产总 值不 到欧 盟平均 水平 的5 % 0 ,最 高 的国家与 最低 的国家 约有 2 8 . 倍之差 。从人均G P 就业率 的角度看 ,欧盟成员 国 D和 之 间的发展差 距主要表 现为 中心区和边缘 区之 间的发展不平 衡 。 中心 区域 是从英 国北约克郡 和伦敦 ,经法 国北 部、 比利 时 、荷兰 、德国汉堡 等地 ,是 欧盟发展速 度最快 、经济集 聚

欧元对中国的影响

欧元对中国的影响

欧元对中国金融的影响分析作为一种国际性货币,欧元对外部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进出口贸易、资本的流入与流出、外汇储备结构(即增加了一种结算货币)等方面。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一、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欧洲货币结盟后,对欧元区内部会产生积极作用,对欧元区外部则会产生消极作用。

因为统一货币的实施可能会促使贸易保护主义从一国扩大至整个区域。

作为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地,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欧元区贸易保护主义的扩大,将会对我国与欧盟的贸易带来新的困难。

例如,可能由于区内的垄断或准垄断价格,大大提高我国从欧盟的进口成本。

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也会遇到区内产品的竞争。

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对欧盟进出口贸易的一些特色,可能会使上述不利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1.我国对欧盟的出口结构比较特殊,被欧元区国家商品替代的可能性不大。

据统计,1997年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产品中,主要以服装、纺织制品、鞋帽、玩具、皮革、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占出口总额的35%;其次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零部件等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率低的产品,占26%;化工产品占8.9%。

而在欧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便宜、拥有一定价格竞争优势的葡萄牙、西班牙的出口结构与我国出口欧盟的产品不存在太大的替代关系。

它们对欧盟其它国家的出口主要以金属制品和农副产品为主,如在西班牙的出口产品中,金属制品占48%,农产品和食品、烟草、饮料等占17%,化学制品占13%。

尽管葡萄牙是纺织品主要出口国(纺织品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31%),但是,其出口规模小,且出口的细类结构与我国有所差异。

因此,总体上欧元启用对我国出口欧洲产品的影响较小。

2.我国对欧洲的贸易可以从几个主要国家扩大至整个欧元区。

1997年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为238亿美元,相当于对美国出口的72%,对日本出口的75%。

但贸易对象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盟对穷国开放市场的影响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摘要]从今年3月5日起,欧盟对联合国确定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完全开放除武器以外的所有产品市场,不再实施配额和关税限制。

欧盟这一举措有利于这些不发达国家扩大对欧盟出口、吸引外资流入、加快改革开放,从而减少贫困。

但这一歧视其他欠发达国家的政策会加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领域的矛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是受害者之一。

对欧盟来说,有利于其推动新一轮世贸谈判,减缓美国等国家要求其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压力,提高欧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发言权和地位。

我国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把国内过剩和比较优势减弱的部分产业转移到这些不发达国家,间接扩大我对欧盟出口。

最近,欧盟委员会宣布,从今年3月5日起,欧盟对联合国确定的世界上48个最不发达国家(见附录)开放除武器以外的所有产品市场,不再实施配额和关税限制。

但对糖、大米和香蕉三种敏感商品设定了过渡期,其中香蕉的关税从2002年1月1日起,每年降低20%,到2006年1月1日实行零关税;大米的关税从2006年9月1日起减少20%,2007年9月1日起减少50%,2008年9月1日起减少80%,到2009年9月1日全部免税;糖的关税从2006年7月1日起减少20%,2007年7月1日起减少50%,2008年7月1日起减少80%,到2009年7月1日全部实行零关税。

同时,为这三种商品自由进口的延缓进行补偿,把糖和大米的零关税进口配额在90年代出口数量最多的一年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5%。

为防止其他国家通过这48个国家转出口商品到欧盟,欧盟成立了专门机构严格检查进口商品,确保商品原产地规则的实行,以防欺诈。

欧盟的这一举措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贫穷国家的欢迎。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认为,欧盟的这一行动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信息,即欧盟希望开展自由贸易,贫困国家有真正的机会通过出口减少贫困。

安南并敦促其他发达国家步欧盟后尘对贫困国家开放市场。

那么,欧盟的措施会对贫穷国家和欧盟有何影响?一、对贫穷国家的影响世界上4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约6亿,占全球人口的10%以上,按购买力评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天不到1美元。

其出口额约为25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4%,出口商品80%以上是农产品和矿产品,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年不到50亿美元。

欧盟是这48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1999年对欧盟出口总额为90亿欧元,占其总出口35%。

从目前情况看,欧盟的这一措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政治姿态,对48个贫穷国家的直接经济意义不大。

首先,这些国家除农产品、纺织品以外的其他产品基本可以自由进入欧盟市场,平均关税不到4%,而对大米和糖这两种大宗出口商品,欧盟设置了配额,到2009年,大米的配额才达到6696吨,糖的配额为19.7万吨;其次,这些国家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国内生产的产品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除了自身消费外已没有什么剩余产品可供出口,短期内不可能利用欧盟对其放开市场的机会扩大生产;第三,许多国家经济体制僵化、国内战乱、政局动荡、腐败丛生、管理混乱,国内出口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对外贸易活动。

尽管如此,欧盟的政策毕竟关注了最不发达国家的利益,会对这些国家努力减少贫困带来积极影响。

(一)增加对欧盟的出口,特别是农产品和纺织品的出口。

虽然欧盟的平均关税仅为4%,但对主要粮食产品如肉类、糖、牛奶、奶制品、巧克力等关税税率为100%,香蕉的税率高达150%,果汁、肉类罐头、糖果的税率超过30%,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的税率在15%-30%之间。

农产品、加工食品和纺织品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欧盟对这些产品进口设置高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的这些产品难以进入欧盟市场。

同时,欧盟又通过共同农业政策保护内部市场价格,导致欧盟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差别较大(见表1),有的产品如糖、羊肉、黄油等价格相差2-3倍。

欧盟放开市场,使这些国家在农产品和纺织品上的价格竞争优势大幅度提高,这些国家可以通过从周边国家低价进口产品用于国内消费、高价出口本国产品到欧盟换取价格差,以及从欧盟进口原料在本国进行加工后再转口欧盟实现增值这两种方式迅速扩大其出口,克服其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弊端。

据欧盟有关机构估计,欧盟的这一举措可使48个最不发达国家每年增加对欧盟出口15亿欧元左右。

如果这些国家未来的生产能力增强,出口会更多。

(二)有利于吸引外资。

欧盟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在欧盟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各国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发展本国经济的首要目标。

但欧盟相对美国来说,进口限制较多,除实行关税和配额等贸易壁垒外,动辄对一些国家实施反倾销,严重影响了一些国家对欧盟的出口。

欧盟开放市场,可促使其他没有享受这一待遇的国家把某些产业转移到这48国中政局稳定、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势头好的国家去生产,利用欧盟开放市场的机会,间接扩大对欧盟出口。

(三)为贫困国家经济改革提供动力。

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推动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但世界上许多贫穷国家未能从全球经济日益开放中获益,除了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外,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自身政策和机构问题,一些国家固守过时的、陈旧的体制和观念,不思进取。

同时,由于贫穷国家被排斥在全球化之外,导致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引发反全球化、反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不断高涨,一些贫困国家对贸易和经济自由化的态度更为消极,体制改革裹足不前。

欧盟的举措将促使这些国家接受开放的经济体制和自由贸易法则,为其改革开放提供了动力,有利于其长期的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

(四)欧盟仅给48个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对其他欠发达国家有失公允。

短期内欧盟的市场容量一定,贫穷国家出口结构基本一致,最不发达国家对欧盟出口多就意味着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相应减少。

因此,这一歧视性政策会加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领域的竞争与矛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是受害者之一。

二、对欧盟的影响欧盟从这48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仅占欧盟从区外进口的1%,与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可忽略不计,从经济总量看不会对欧盟造成影响。

但欧盟的举措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提高了欧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发言权和地位。

(一)有利于新一轮世界贸易谈判取得成效。

由于最不发达国家没有从世贸组织和多边贸易体系中得到好处,对开展新的全球多边贸易谈判态度消极,导致1999年年底的美国西雅图世贸会议失败。

这之后,欧盟急于重新启动新一轮世贸谈判,解决农业和金融、保险、电讯等服务领域的全球市场开放问题,以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益。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拉米就多次表示,由于世贸组织无法进行新一轮谈判,目前的区域性贸易集团和双边贸易协议正呈愈演愈烈之势,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着仅仅作为一个世界贸易法庭的危险。

要改变这一状况,今年必须启动新一轮世贸谈判,并应重点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欧盟的举动,满足了世贸谈判中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对其开放市场的部分要求,增加了今年5月份在布鲁塞尔召开的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会议和11份卡塔尔第四次世贸部长会议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二)减缓欧盟改革共同农业政策的压力。

设立于40年前的共同农业政策是欧盟最主要的共同政策,也是欧盟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之一。

该政策通过保护内部市场价格、进口滑准税、限制产量(对牛奶和糖)以及出口补贴等形式对农业给予支持,以解决食品短缺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共同农业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占欧盟就业人口不到5%的农业劳动力不仅解决了欧盟近3.8亿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使欧盟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美国和凯恩斯集团等农业出口国家对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颇有微词,不断压欧盟改变其共同农业政策,减少价格补贴,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并希望在新一轮贸易谈判中解决这一问题。

但鉴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重要作用以及必须照顾农民的利益,欧盟彻底改变共同农业政策是不可能的。

欧盟对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一方面满足了美国和凯恩斯集团要求欧盟开放农产品市场的部分条件,而且最不发达国家出口能力有限,不会对欧盟农产品市场造成太大冲击;另一方面,占世贸成员三分之一的最不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经贸利益,会站在欧盟的一边,共同抵制美国等国家要欧盟彻底改变共同农业政策的要求,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三)对部分农产品生产造成影响,增加农民失业。

欧盟市场需求量多、和国际市场价格差别大的农产品如香蕉、黄油、肉类的进口会增加,生产将相应减少,价格会有所下跌。

如果欧盟要保持现在的市场保护价格不变,每年欧盟需要增加10-20亿欧元的补贴,同时,上万名农民将失业。

因此,对于这一政策,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比利时等农业大国持谨慎态度,而一再遭受疯牛病、口蹄疫、颤羊病打击的欧盟农民激烈反对,正因为如此,欧盟才对糖、大米和香蕉设置过渡期,以缓解农民利益集团的压力。

三、政策建议欧盟的总体经济规模和对外贸易量已接近美国,大大高于日本,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明显低于对日本出口,仅为对美国出口的一半。

欧盟还在反倾销、进口配额、质量和卫生标准等方面对我国采取较为严厉的政策,阻碍了我国对欧盟的出口。

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相当一部分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减弱。

我国应充分利用欧盟向最不发达国家完全开放市场的机会,把国内过剩和比较优势减弱的部分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玩具、机械等转移到这些国家生产并出口欧盟,带动我国对这些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从而绕开欧盟对我的限制,间接扩大对欧盟出口。

表1:欧盟市场和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比较商品欧盟市场价格(欧元/1000吨商品欧盟市场价格(欧元/1000吨)国际市场价格(欧元/1000吨)价格差别小麦13311813%玉米1409252%大米600300100%糖650 250 160%香蕉660 360 83%柑橘485 467 4%西红柿787 633 24%牛肉1776 57%猪肉1120 1113 1%鸡肉1335 977 37%羊肉3333 1476 126%全脂奶粉2605 1384脱脂奶粉2055141945%黄油29541307126%奶酪3500215462%附录: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为苏丹、毛里塔尼亚、马里、布吉纳法索、尼日尔、乍得、佛得角、冈比亚、几内亚比绍、几内亚、塞拉里昂、利比里亚、汤加、贝宁、中非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刚果(金)、卢旺达、布隆迪、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喀麦隆、赞比亚、马拉维、莱索托、海地、所罗门群岛、图阿鲁、也门、阿富汗、孟加拉、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柬埔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