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疑难案例汇编

合集下载

工伤经典案例

工伤经典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因工作类型、工作场所的变化,使得受到的伤害也在不断变化,“工伤”的类型也在突破者人们的认识.诸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是否属于“新型工伤”?如何获得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的纠纷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法律又是怎样看待职业病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一一解析。

案例1:酒后死在岗位上算工伤吗?张先生是一名电工,一天晚上,他在上班期间意外掉入配电室旁边的污水井,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法医鉴定死因为醉酒后溺亡。

事发后,张先生所在的公司为他申请工伤认定,但当地人社部门认为,张先生为醉酒发生伤害,不属于工伤认定范畴。

张先生的家人认为张先生的死亡应该构成工伤于是提起了行政诉讼,起诉人社部门行政行为不合法,要求法院予以撤销。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定人社部门的行政行为合法,确认刘先生不构成工伤。

解析:是否构成工伤到底谁说了算?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伤害后,单位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材料,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认定与否的结论。

如果单位不主动申请的,职工或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对于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要求待遇,对于认为待遇不足以补偿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案由为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而对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没有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要求重新认定,对复议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起诉的对象是行政部门,法院主要审查的是行政部门作出决定的合法性。

一个事故伤害能否被认定为工伤,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目前,关于工伤认定的标准主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

而该条例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因醉酒导致伤亡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因此,张先生的死,不能认定为工伤.一般而言,因醉酒引发的伤亡不能认定为工伤,但并非只要喝酒就不是工伤,只有达成醉酒标准导致的伤亡才不符合工伤认定。

工伤赔偿十大案例分享

工伤赔偿十大案例分享

工伤赔偿十大案例分享工伤赔偿是指因工作原因造成的工人受伤或患病,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的经济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工伤赔偿案例层出不穷,其中有一些案例具有代表性和启示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十大工伤赔偿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工人在工作中因操作不当导致手指受伤,用人单位未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最终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案例二:一名工人在工作中因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而患上职业病,用人单位未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和防护措施,最终被判定为工伤,并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案例三:一位建筑工人在工地上因操作不当导致坠落受伤,用人单位未提供安全带和其他安全设施,最终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并加强安全管理。

案例四:一名女工人在生产线上因工作疏忽导致机器伤人,用人单位未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操作培训,最终被判定为工伤,并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案例五:一名司机在工作中因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受伤,用人单位未对驾驶员进行规范管理和休息安排,最终被判定为工伤,并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案例六:一位保安在工作中因追捕小偷而受伤,用人单位未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和培训,最终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并加强安全管理。

案例七:一名服务员在工作中因滑倒受伤,用人单位未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和警示,最终被判定为工伤,并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案例八:一名厨师在工作中因操作不当导致火灾,用人单位未进行必要的消防培训和设施配备,最终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并加强安全管理。

案例九:一名建筑工人在工地上因高温中暑,用人单位未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最终被判定为工伤,并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案例十:一名工人在工作中因长时间工作而患上职业病,用人单位未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和防护措施,最终被判定为工伤,并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工伤赔偿案件中,用人单位未尽到安全保障责任和健康防护责任是造成工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伤案例800例

工伤案例800例

工伤案例800例案例1:建筑工人高空坠落背景:张某是一名建筑工人,负责在一栋高楼建筑上进行外墙施工。

在一次工作中,由于安全绳未正确固定,导致张某从高处坠落。

过程:张某在进行外墙施工时,站在离地面50米高的脚手架上。

由于工期紧迫,他没有正确固定安全绳,而是将其随意绑在脚手架上。

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张某失去平衡,从脚手架上摔落下来。

结果:张某坠落后当场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经诊断,他全身多处骨折,脊椎受损,面部严重受伤。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张某恢复了部分功能,但仍然残疾,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工作。

案例2:工厂化学物品泄漏背景:李某是一名工厂化工操作工,负责操作一台化学反应设备。

在一次操作中,由于设备故障,化学物品泄漏导致李某受伤。

过程:李某在操作化学反应设备时,突然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化学物品开始泄漏。

由于紧急情况,他没有及时戴上防护装备,而是试图修复设备。

在修复过程中,化学物品溅到了他的身上,导致皮肤灼伤和呼吸系统受损。

结果:李某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他的伤势得到了控制。

然而,由于皮肤灼伤严重,他需要接受多次植皮手术。

此外,他的呼吸系统受到永久性损伤,导致他无法从事原先的工作,只能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

案例3:机械操作工手指被夹伤背景:王某是一名机械操作工,负责操作一台压力机。

在一次操作中,由于操作不慎,他的手指被夹伤。

过程:王某在操作压力机时,由于疏忽大意,没有将手指完全收回,结果被机器夹住。

由于机器的高压力,他的手指立即被严重压伤,造成血管和神经损伤。

结果:王某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手术,医生尽力挽救他的手指。

然而,由于伤势过于严重,无法完全恢复功能。

王某的手指永久性丧失了灵活性和感觉,无法再从事需要精细操作的工作。

案例4:商场保安遭遇暴力袭击背景:刘某是一名商场保安,负责维护秩序和安全。

在一次执勤中,他遭到一群闯入商场的暴徒的暴力袭击。

过程:刘某在执勤时,发现一群暴徒闯入商场,并开始肆意破坏和抢劫。

工伤认定复议案例9篇

工伤认定复议案例9篇

工伤认定复议案例9篇工伤认定复议案例 1美国两党议员共提移民改革议案,奥巴马表支持美国总统奥巴马周二(16日)表示支持两党议员共同提出的移民改革议案,称该议案与他的移民改革原则“大体吻合”。

奥巴马敦促国会迅速推进该议案,并承诺会尽一切努力提供帮助。

奥巴马此前曾表示,如果对参议院提出的议案不满,将提交自己的议案。

奥巴马在与议案的主要提出者——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和民主党议员舒默进行会晤后,发表了上述讲话。

奥巴马以及两党对该法案的支持增加了法案通过的机会,但决不能确保法案通过。

提出该法案的四名民主党议员和四名共和党议员料将面临数月的奋战,最大的挑战可能来自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

16日,出现了一些对该议案反对的声音。

不过因为15日发生了波士顿马拉松比赛遇袭事件,包括共和党领导人在内的很多众议院议员选择在当天沉默。

得克萨斯州共和党议员史密斯(Lamar Smith)怒批参议院的法案,称该法案将鼓励更多非法移民,有利于外国工人,非法移民获得的待遇比守法移民还要好。

工伤认定复议案例 2温州市委、市政府对城乡统筹工作非常重视,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也逐步加大。

但农村环境局部改善与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性得到遏制,农村的脏、乱、差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可以说农村平原的河流没有一条河的水可以洗菜、淘米了,有些地方甚至连农业灌溉用水也成问题。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因有: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排放。

由于农民用肥观念的改变,农村生活垃圾、人畜粪便污水没有利用,只经过简单处理或没有处理直接排放(据统计,全市生活污水日排放量约92.4万吨)。

二是乡村中小企业及家庭作坊污水排放。

虽然这些企业为农民就业增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污染严重,特别是一些漂洗造粒、小化工企业的污染,往往是农村邻里纠纷的主要原因。

三是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过多使用以及养殖过程中的污水排放。

四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大量地建筑垃圾向农村转移,农村成了城市废弃物的消纳地。

十大典型工伤认定案例

十大典型工伤认定案例

十大典型工伤认定案例第一例:高空作业坠落某工人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因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而坠落受伤。

经医院诊断,确认为工伤。

这一案例提示我们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规定执行,确保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第二例:化学品中毒某工人在操作化学品时,由于未佩戴防护用具而导致化学品中毒。

经医院诊断,确认为工伤。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在接触化学品时一定要注意佩戴防护用具,确保自身安全。

第三例:机械伤害某工人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因未按照操作规程执行而导致手部受伤。

经医院诊断,确认为工伤。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在操作机械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第四例:职业病某劳动者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导致患上职业病。

经医院诊断,确认为工伤。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在工作中要注意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第五例:交通事故某员工在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受伤。

经医院诊断,确认为工伤。

这一案例提示我们在上下班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确保自身安全。

第六例:工作场所暴力某员工在工作场所遭受暴力袭击受伤。

经医院诊断,确认为工伤。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要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第七例:不合理劳动安排某员工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而导致身体不适。

经医院诊断,确认为工伤。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要合理安排工作,保护好员工的身体健康。

第八例:工作环境恶劣某员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长期工作,导致身体健康受损。

经医院诊断,确认为工伤。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要改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第九例:不当操作某员工因不当操作导致工作中受伤。

经医院诊断,确认为工伤。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要加强员工的操作培训,确保员工的安全操作。

第十例:心理伤害某员工在工作中遭受心理伤害,导致身心健康受损。

经医院诊断,确认为工伤。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康的工作氛围。

以上就是十大典型工伤认定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工伤认定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伤案例指导

工伤案例指导

工伤案例指导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人身伤害、疾病或者死亡。

在工伤案例中,员工和雇主都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应对措施,以便保障受伤员工的权益,同时也能够避免雇主因此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实际的工伤案例,来指导大家应对工伤事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案例一:工厂中的机械意外伤害小明是一名工厂的操作工,一天在操作机械时不慎被机械夹到手指,导致手指严重受伤。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首先应该及时向雇主报告受伤情况,并寻求医疗救助。

同时,雇主也应该立即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并协助小明进行相关的医疗保险报销和伤残评定。

此外,雇主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和安全培训,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二:建筑工地高空坠落张师傅是一名建筑工人,因为在高空作业时没有系好安全带,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雇主需要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所有作业人员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

同时,雇主也需要为受伤员工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和伤残赔偿,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案例三:办公室职员因长时间工作引发职业病王小姐是一名办公室职员,因为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导致颈椎疼痛、视力下降等职业病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雇主需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护培训,并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员工也需要自我保护意识,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职业病。

总结:在面对工伤案例时,雇主和员工都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受伤员工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和合法赔偿。

同时,也要加强安全意识和职业病防护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工伤事件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伤案件争议案例(5篇)

工伤案件争议案例(5篇)

工伤案件争议案例(5篇)工伤案件争议案例(精选5篇)工伤案件争议案例篇1案情介绍赵某1981年8月20出生于莒县棋山镇某村,后曾就读于淄矿集团高级技工学院。

20__年9月,赵某回到县城所在地的山东某能源公司工作,平时住在单位职工宿舍。

20__年1月23日(大年初一)16时30分,赵某驾驶摩托车从山东某能源公司下班回棋山镇某村家途中,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被撞身亡。

日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莒县大队认定赵某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

20__年3月1日,赵某之妻何某向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其丈夫赵某的工伤认定申请,被认定为工伤。

山东某能源公司对该工伤认定不服,于20__年7月10日向法院提起工伤行政诉讼。

争议分歧关于赵某的死亡能否认定为工伤,形成了两种意见。

一是不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可认定为工伤。

此情形中上下班途中是指从居住地到工作场所之间的正常路线,赵某平时住职工宿舍,并非下班之后便回老家居住,因此,其死亡不认定为工伤。

二是认定为工伤。

赵某家庭住址在棋山镇某村,其父母妻子均在该村有固定住所。

20__年1月23日又适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赵某下班后自单位回家过年合情合理,其在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要件,应当认定为工伤。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法院在审理涉及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工伤认定行政案件时,要体现保护职工权利的原则,正确理解《工作保险条例》的规定。

上下班途中应考虑职工上下班目的、路途方向、距离远近及时间等合理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上下班途中应理解为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途中,包括职工按正常工作时间上下班以及职工加班加点后上下班的途中。

赵某的父母妻子均在棋山镇某村居住。

在农历春节期间,赵某返回棋山镇某村,符合民俗常理,赵某回棋山镇某村家中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应确定是在上下班途中,应认定为工伤。

工伤典型案例汇总

工伤典型案例汇总

工伤典型案例汇总
1、某村委会工作人员梁某在上班途中被车辆碾压,造成双腿粉碎性骨折。

经诊断,梁某需要进行大量手术和恢复治疗,工作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公司承认责任并支付了梁某的医疗费和赔偿金。

2、某工厂的工人小张在工作时因机器故障被机器夹住手臂,造成手臂骨折和全身多处受伤。

经过手术和治疗,小张的手臂功能受到很大影响,也无法从事体力活。

工厂为此承认了责任并支付了医疗费和赔偿金。

3、某建筑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从高处坠落,造成多处骨折和脊椎损伤。

他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和康复训练,无法继续从事体力劳动。

工程承包公司承认责任并支付了他的医疗费和赔偿金。

4、某餐厅的服务员小李在上班时滑倒并摔伤了手脚,导致手臂和脚踝骨折。

由于受伤严重,小李需要停工接受治疗。

餐厅承认责任并支付了她的医疗费和赔偿金。

5、某电子厂的工人在清理机器时,不慎手指受伤。

虽然伤势不大,但因为无法握紧力度,导致其无法继续从事电子厂的工作。

公司承认责任并支付了他的医疗费和赔偿金,并为其提供了适合的岗位。

6、某鞋厂的工人小王,因为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和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导致其手部肌肉过度劳累。

最终,小王患上了手部肌肉萎缩。

鞋厂承认责任并支付了他的医疗费和赔偿金,并采取措施确保工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伤认定疑难案例汇编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工伤认定疑难案例汇编第一部分案例
1、工作过程中受惊吓罹患精神病算不算工伤?某邮递员甲在根据单位安排送信至某客户家中时,受该客户家中闯出的狼狗惊吓,当场就表情木讷,事后经诊断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且诱因就是那次惊吓,现甲的父母向劳动局提出认定工伤,该如何认定?
2、在单位食堂吃饭受伤算不算工伤?甲是一家大型国营企业的车间工人,在单位已经有6年的工龄,上个月在中午下班后在职工饭堂吃饭时摔了一跤后造成右臂骨折,到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事故发生后甲向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但单位不同意,说不属于工伤,请问该如何定性呢?
3、实习生发生意外算不算工伤?2001年6月,甲从青海医学院毕业。

同年8月份他前往某中医院临时做协助医疗工作。

医院安排甲协助医生进行换药、写病历、开处方等工作。

2002年4月8日下午,医院要求全院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

甲在为医生值班室擦玻璃时,不慎从2楼值班室窗口摔了出去。

经抢救治疗,甲成了植物人。

甲的父母要求认定工伤,而中医院以甲为实习生为由认为不属于工伤,只是普通的民事损害,不予兑现工伤福利待遇。

请问法院该如何认定呢?
4、退休人员反聘能不能认定工伤?2001年10月29日,已满62周岁的何伯在酒店工作的时候,被前来吃饭的客人赵某打伤。

何伯提出进行工伤认定,但该酒店以“何伯到酒店工作时的年龄已达62岁,超出法定60
周岁的退休年龄”为由,认为不属于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范围,故不应该进行工伤认定。

您认为如何呢?
5、已获交通损害全额赔偿还能不能认定工伤?郭某系某化工厂职工,平时都是乘坐单位班车上下班。

1999年9月17日,郭某因送孩子上学未能赶上班车,便乘公共汽车上班,中途换车时被一辆出租车撞倒,左腿受伤,住院治疗20多天。

事故发生后,经交通部门鉴定,出租车司机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并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全额赔偿郭某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共计5988.74元。

郭某出院后,要求所在单位按工伤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并支付住院期间工资。

而化工厂认为,郭某上班不是单位班车行驶路线,因而不是在上下班的必经路线上,不能享受工伤待遇;即使认定工伤,由于郭某已经获得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工厂也无须再给郭某工伤赔偿。

郭某不服,诉诸仲裁和法院,您认为该如何判?
6、陪吃陪喝受伤算不算工伤?某公司营销经理在上班时间陪客户到饭店吃饭,出来时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造成身体多处受伤,单位向当地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请问是否予以支持?
第二部分答案及解答
1、不应该认定为工伤,根据专家会诊讨论,尤其是为辨别基因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而进行的寄养研究揭示,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中,是父母所提供的基因,而不是环境因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普通人受到这样的惊吓是不会罹患精神类疾病的。

但应该注意,如果精
神疾患是由外力重击等由脑部受损或病变引起且符合工伤认定的其他要素,则应该认定为工伤。

2、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不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也不属于“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故不能认定工伤,但可以享受医疗待遇。

3、应该认定为工伤,受理该案的法院认为甲与某中医院之间已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我国法律目前虽然还没有大专院校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意外伤害,按工伤认定处理的明文规定,但这种认定符合国务院于2003年4月公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宽泛工伤范围,同时也符合建立健全的劳动保险保障机制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