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作文导写与范文

合集下载

距离作文800字

距离作文800字

距离作文800字近处的距离,我们可以用手指触摸到,可以用眼睛看到,可以用声音感知到。

而远处的距离,我们需要用脚步去走,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追寻。

距离,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距离。

小时候,我总是觉得家乡的距离很遥远。

每次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我都觉得家乡离我很远,每次回家,我都觉得家乡离我很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家乡并不远,它就在我的心里,无论我身在何处,家乡都在我心中。

朋友间的距离也是如此。

有些朋友,我们可以每天见面,却觉得彼此很遥远;有些朋友,可能已经多年未见,却觉得彼此很近。

这是因为距离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远近,更是心灵上的亲近。

有时候,一句问候,一次微笑,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有时候,一次误解,一次冷漠,就能拉远彼此的距离。

工作上的距离也是如此。

有些同事,我们可以天天见面,却感觉彼此很陌生;有些同事,可能只是偶尔见面,却感觉彼此很熟悉。

这是因为距离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接触,更是心灵上的交流。

有时候,一次合作,一次信任,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有时候,一次猜疑,一次指责,就能拉远彼此的距离。

爱情中的距离更是如此。

有些情侣,长相厮守,却感觉彼此很遥远;有些情侣,即使相隔千里,却感觉彼此很近。

这是因为距离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接触,更是心灵上的契合。

有时候,一次牵手,一次拥抱,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有时候,一次冷漠,一次背叛,就能拉远彼此的距离。

生活中的距离,有时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更多时候,却是我们可以改变的。

我们可以通过行动,拉近与家乡的距离;我们可以通过关怀,拉近与朋友的距离;我们可以通过合作,拉近与同事的距离;我们可以通过付出,拉近与爱人的距离。

距离,不是遥远,而是一种心灵的感知。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改变,距离就会变得近在咫尺。

距离作文600字

距离作文600字

距离作文600字距离。

距离,是一种物理上的距离,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距离。

物理上的距离是可以测量的,可以用长度来表示,可以用时间来衡量。

而心理上的距离却是无法用尺度来衡量的,它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思想、交流的距离。

物理上的距离可以通过交通工具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逐渐拉近,但心理上的距离却是因人而异,有时候甚至会因为物理距离的缩短而变得更远。

在现代社会,由于交通工具的发达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物理上的距离已经不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人们可以通过飞机、高铁、汽车等交通工具在短时间内到达世界各地,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与远方的亲人、朋友进行实时的交流。

这种物理上的距离的缩短,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便利和频繁。

但与此同时,心理上的距离却有可能因此而增加。

人们可能因为忙碌的工作、繁重的学习而忽略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也可能因为过度依赖手机和网络而失去了真正的交流和沟通。

这种心理上的距离的增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困难。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工业的发展,人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渐拉大。

高楼大厦、水泥森林取代了原本的田园风光,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污染了原本清新的空气,人们为了生活和发展不断地侵占着自然的领地。

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的拉大,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也使人们的心灵远离了自然的怀抱。

然而,尽管物理上的距离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缩短,心理上的距离也可以通过努力来拉近。

人们可以利用假期和节假日回家看望亲人,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和书信来与远方的亲人朋友保持联系,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紧密,让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

距离,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概念。

它不仅存在于物理世界,也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努力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应该保护好自然,让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不再拉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里。

材料作文“距离”导写

材料作文“距离”导写

62高考作文模拟训练例文远尘世而窥世,处局外以观局□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尤若瑶“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苏东坡何以与和煦的春风、清朗的明月为伴?恰是因为他官场失意,羁鸟才得归林,池鱼方能入渊。

归林知笼小,入渊觉池浅,天地万物入怀,方成就一大文豪。

与尘世保持距离,可以给予每一个生命以自由,并使之能更清晰地去观照这个世界。

距离,给予人更多的是心灵的自由。

屈原一生上下求索,始终被命运捆绑,迷失于自身的困境,无法从尘世中解脱。

时隔千年,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位伟大诗人窒息般的痛苦,或许只有以“察察之身”自投汨罗完成人生的落幕,才能使他感受到自由的痛快。

而另一位思想家庄子要比屈原明智、通达得多。

庄子是与尘世保持最远距离之人,不为名利权势所惑,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正所谓距离之外,逍遥自在。

距离,还给予了看待世事新的视角。

荣国府上下处在锦衣玉食的无忧生活之中,对于潜在的危机,宁荣二府上下无一人明了,只有小小古董商贾冷子兴冷眼旁观,看得明白。

作为置身《红楼梦》故事之外的读者,因与这荣华保持相当的距离,故而我们也看得清繁盛下的腐朽,只是故事中的当局者迷罢了。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张志远 邓进材料作文GAO KAO ZUO WEN MO NI XUN LIAN 导写“距离”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他的《树上的男爵》里塑造了一个生活在树上却始终热爱大地的形象。

他提出,“因为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得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距离的作文600字

距离的作文600字

距离的作文600字距离。

距离,是一种物理上的概念,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体验。

物理上的距离可以用长度单位来衡量,而情感上的距离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情感上的隔阂。

无论是物理上的距离还是情感上的距离,都是需要被克服和缩短的。

物理上的距离,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空间间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距离,比如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甚至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这些距离可以通过时间、空间、成本等方面来衡量。

有时候,距离会给人带来不便和困扰,比如长途旅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而有时候,距离也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和保护感,比如与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情感上的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和情感上的隔阂。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很多人都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彼此之间的距离”。

这种距离可能是由于沟通不畅、情感交流不足、理解不够等原因造成的。

而要缩短这种距离,就需要通过更多的交流、理解和包容来实现。

只有当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得到缩短,才能建立起更加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物理上的距离已经不再是障碍。

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轻松地进行交流和联系,即使身处世界的两端,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关怀和温暖。

然而,情感上的距离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导致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去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去分享彼此的快乐和悲伤,去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

距离,既是一种物理上的概念,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克服和缩短各种距离,让彼此之间更加贴近,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只有当我们懂得了如何去缩短距离,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愿我们能够用心去感受距离,用爱去弥合距离,让世界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距离的作文初中生

距离的作文初中生

距离的作文距离,是一个相对概念。

我们常常用“远”、“近”、“遥远”、“陌生”等词语来形容与我们有关的距离。

不同的距离,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家庭距离家庭是我们最亲近的距离,它给我们带来爱、温暖和安全感。

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各种原因,有些人的家庭距离越来越远。

父母忙于工作,很少能陪伴孩子,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也会感觉“遥远”。

父母的关注和陪伴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缺少了这种亲密和信任的关系,孩子很可能会出现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加强家庭距离的沟通和联系,让亲密的距离贯穿我们的生活。

学校距离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也是他们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的环境。

学校的距离与家庭不同,它是一种更加广泛的距离,不仅仅表示地理位置的远近,更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因素。

在学校里,我们会遇到许多不同的人,包括同学、老师、校友等等。

学校的距离,也代表了我们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

来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我们需要去接受和欣赏不同的观点和人,这样我们的视野就会更加开阔。

社会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走出学校,进入社会。

社会是一个更加广阔和多元化的空间,它的距离会带来真实而严峻的挑战。

社会距离不仅是空间的概念,更包括了文化、阶层、认知等方面的差异。

社会距离的存在,可能带来很多不同的问题和困扰,如择业、交友、人际关系等。

我们需要学会与不同领域和圈子的人交往,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

网络距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距离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其他距离不同的是,网络距离基本上是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和全球的人交流和沟通。

然而,网络距离也存在着虚拟和表面的问题。

我们很难真正了解对方的情况和内心,也容易被表象和流行的话题所迷惑。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在网络上保持清醒和理性,避免被不良信息所侵袭和影响。

总结距离,可能带来的是分离和隔阂,也可能是了解和包容。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一个人的远行”作文导写及范文示例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一个人的远行”作文导写及范文示例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一个人的远行作文导写及范文示例作文题:一个人的路上可以看见更多的风景,一个人同样可以有更多的回忆。

请以“一个人的远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写作指导】《一个人的远行》提纲一、分析题目1.一个人:强调了是独自进行的,没有任何外力帮助的。

2.远行:强调“行程”或“路途”距离之远。

(PS:远、近的概念,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可能实际并不远,但感觉很远。

)二、确定立意1.具体的“远行”——身体力行去完成的例如:小升初的毕业旅行、坐火车去老家(PS:可以把日常生活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2.抽象的“远行”——精神上的“远行”例如:读书、学习之路上的远行,回头看已走过很远的路,这是一种远行;也可以是青春、人生的远行。

3.确定要写的主题:亲情?友情?成长?生活感悟?人生哲理?例如:贾平凹“初心”;苏轼“困顿中的坚守”。

4.思考情境: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人远行”?例如:迷路、雨天、误解、矛盾等特殊情况。

三、结构模板:1.开头引入、写景、写事抒情、写景(与开头呼应)、结尾点题2.引议联结、起承转合(议论文、材料作文、读后感)四、具体段落大意(例文是根据李老师亲身经历所写,感悟也是真情实感)1.选择具体的远行——立意:年少时成长感悟,人不能随波逐流,独处时才能欣赏到平时看不到的美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不必费尽心思去追求他人的美。

开头引入:上大学时,拿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钱去武汉大学看樱花。

写景:从重庆到武汉,春夏之交的景物在火车上也有所变化,“绿”与“活力”是景物的特点,体现去时抱着期待、兴奋的心情。

写事、抒情:结果非常失望,武汉大学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根本没法拍照和好好游玩,有点后悔选择了这个时间点,怀着懊悔的心情也没有心思欣赏美景了,只能随便走走看看。

发现在一棵樱花树下,许多人排队去拍照,原来是一个网红打卡点,忽然觉得很可笑。

于是自己找了一处人少的地方独自欣赏樱花。

写景:这里樱花树虽然没有刚刚那边高大和茂盛,但仔细看,每一朵樱花也一样美丽,值得欣赏。

距离作文600字

距离作文600字

距离作文600字
标题:距离的魅力
在生活的广阔画卷中,"距离"无疑是一个充满深度与哲理的主题。

它既是指物理空间的间隔,也是心理情感的阈值,更是思想观念的差异。

在这600字的篇幅里,让我们一同探讨和领略距离的丰富内涵。

首先,距离是衡量空间的基本单位,是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存在。

从天涯海角的壮丽山河到近在咫尺的熟悉家园,每一份距离都承载着独特的风景与故事。

我们跨越距离,去追寻诗和远方,体验世界的宽广;我们感受距离,体会家乡的温暖,理解归属的意义。

距离的存在,让我们的世界有了层次,也让生活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其次,距离又是一种心理感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有时,亲密无间的关系可能因过于靠近而产生摩擦,适当的距离反而能保持和谐与尊重。

而当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即使相隔千里,心的距离却仿佛触手可及。

这正如古人所云:“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距离教会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把握分寸,也让我们懂得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

再者,距离还体现在思想观念的差异上。

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经历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们各自独特的视角和理念。

这种观念上的“距离”并不意味着隔阂与对立,相反,正是这样的差异性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丰富多样,激励我们相互学习、包容并蓄,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总结来说,无论是现实的空间距离,还是抽象的心理、观念距离,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影响并塑造着我们的生活。

距离既有疏离与挑战的一面,也有美与和谐的一面。

只有正确理解和对待距离,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行,享受那份来自距离的独特魅力。

材料作文“我们与古诗词的距离”写作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材料作文“我们与古诗词的距离”写作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材料作文“我们与古诗词的距离”写作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审题指导:本文要求围绕“我们与古诗词的距离”这一主题进行写作。

可以从我们与古诗词的关系、现代社会对古诗词的态度、古诗词对我们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思考和分析。

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观点和感受进行论述,也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的例子或事实来支持观点。

范文点评:本文以“我们与古诗词的距离”为主题,围绕古诗词对当代人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文中通过论述古诗词的魅力、现代社会对古诗词的态度以及自身对古诗词的热爱和感受等方面,全面地探讨了我们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

同时,文中还引用了一些相关的例子和事实,使得观点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表达了作者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可谓是一篇优秀的范文。

范文:我们与古诗词的距离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然而,在当代社会,我们与古诗词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面对现代科技的冲击和快节奏的生活,我们往往忽略了古诗词的存在和价值。

然而,古诗词却一直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它们是我们与传统文化的纽带,是我们与历史的对话。

古诗词的魅力是无穷的。

它们以简洁、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古人在有限的字数中,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这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几句简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古诗词在简短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然而,现代社会对古诗词的态度却并非如此积极。

很多人认为古诗词过于古板和晦涩,与现代人的生活毫无关系。

在电子娱乐的诱惑下,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欣赏古诗词。

古诗词在当代社会似乎成了一种“文化遗产”,只有一些文化爱好者才会去研究和传承。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我们与古诗词的距离越来越远,与传统文化的联系逐渐疏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作文导写与范文
【作文材料】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60分)
大千世界,万物之间,皆有距离。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近在咫尺,远在天涯”,都在传达着距离的美丽和忧伤。

世间万物,因为有了距离才更耐人寻味。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抽象话题类的材料作文题,其核心词是“距离”。

材料的第一句话,是在提醒我们取材和立论的话题方向的广泛性:可以写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可以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感情上的亲疏关系、认知上的水平差距;可以写文化和文化之间的距离等。

材料的第二句话,提醒我们“距离”可以理解为物理上的、空间上的具体的“距离”和心灵上的、情感上的抽象的“距离”——“距离有两种,且两者往往存在辩证关系:空间上距离很远,但心理上的距离反而很近;也可以是空间上的距离很近,但心理上的距离却很远。


材料的第二句后半句和第三句话,提醒我们可以写“距离产生美”,也可以写“距离未必产生美”。

综合材料给的提示,我们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多角度立意,如远离自然,还原生态;应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要和世俗生活拉开距离等。

【病文展示】
美自远方来
《树上的男爵》中的主人公柯希莫爬上树梢的那一瞬,他体味到了一份在地面上永远无法触及的美。

也就是在那个瞬间,他决定一生不沾地面地诗意棲居。

人情美自远方来。

把握住人际交往中的分寸感便能捕捉到一份情意和美。

人心隔着一片距离,而相处的过程则是将这份距离缩减。

缩减意味着心的靠近,这无疑是关系亲近的一种表现。

然而,缩减至无,却会给双方带来情感的隐痛。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背后就隐藏着这样一份痛——严丝合缝的朋友关系一旦出现裂缝,便会扩大至破裂。

“水至清则无鱼”,这恰如心的极致靠近,一旦有了一丝浊气,便是无法忍受的决绝。

嵇康这般呆绝之人又有多少呢?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因人际圈的禁锢,只有隐瞒、抑制,于是造成了“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横堑。

失去了距离,人情便会不堪一击。

审美诉求往往隔云端而来,具有时空的距离感。

在现代人心中,古代无疑是美的、空灵的、神秘的。

云林洗桐、屈原餐花、米芾嫁女,背后都是诗意与性灵的世界。

我们将之与老子口中“熙熙而来攘攘而去”的贪婪之人作比,与庄子口中“啧啧于腐鼠滋味”的势利小人作比,与屈原厌恶的“竞进贪婪”的群小作比,隔着时空,我们看见了他们的灵魂之美与香气。

然而,若无时空的距离,将之放于现代社会之中,我们却无法理解甚至难以容忍他们这种酷似洁癖的行为。

阮籍青白眼隔着时空是狂放不羁,放于现实则会被视为怪癖恶行,相信没有一个现代人会与之倾心相交。

可悲的同时,我们只能隔云端望之慕之。

境界美自远方来。

柯希莫于树上诗意地栖居是为了赏那地面上无法看见的风景吗?显然不是。

他追求的是于树上行走的自由境界。

境界美的体会必然伴随着孤独,而与孤独相伴的便是距离。

恰如古之隐者,骨子里的忠君报国思想无时不在召唤着他,但心灵的出世却更胜于忠君报国。

因此,他们制造了距离,避免了心灵与世俗的纠缠。

张潮在《幽梦影》中提出三种境界:牖中窥月,庭中望月、台上玩月。

人生境界越高,离月之距离便越近。

可能禅者已达到最高境界以至无须纠缠于距离,但我们平凡人,唯有隔云端望美了。

【点评】
标题简洁明了地亮出观点。

“远方”扣住材料中的核心话题“距离”,“美”则统领文章所有的论述。

第段用《树上的男爵》主人公柯希莫的行为,形象地表明中心观点。

作为引入论述的素材,选用得巧妙、恰当。

第段从人情美的角度阐释“美从远方来”这一观点。

但是,“距离的缩短带来人情的隐痛”这当中的道理(原因)未分析透彻,只是用嵇康和山涛的例子加以印证。

第段从审美的角度谈“距离”的必要性。

但是,所引用的老子、庄子、屈原的理论,实为阐释人生境界,偏离了该段的话题角度。

第段从人生境界的角度对中心观点加以论述。

但又未阐明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而是在“孤独”“入世”的概念上东拉西扯。

第至段,三个话题方向彼此独立,缺少关联。

结尾引用张潮的“读书三境”对全文进行总结升华,牵强不当。

【得分】48分
【优点分析】
本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素材丰富,话题广泛,内容深刻,特别是能将材料提供的抽象概念“距离”放在三个具体的话题中思考论述,使得文章避免了空泛说理,做到了“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言之有物。

【病因分析】
1.对观点的论述不充分,未能进行追根溯源式的分析挖掘。

2.素材见素养。

让人眼前一亮的素材使得自己立刻与平庸者拉开了距离,但一些素材游离于该段落的观点之外。

3.主体三段彼此独立,未建立起富有逻辑性的衔接、递进,文章缺乏整体感。

【升格技巧】
1.列出现象和结果后,应多作根源挖掘、危害讨论,能具体、充分、深入地展开论述;
2. 每个段落的论证方向要明确,与该段观点不符的引用、阐述,与其他段落重叠的论述,都应果断舍掉,坚决删去。

3. 摆脱“平行分论点”这一文章整体建构的思维惰性,能在理论上建立层递性的结构最好,或给文章安排一个具体的“文脉”。

【升格作文】
美自远方来
《树上的男爵》中的主人公柯希莫爬上圣栎树梢的那一瞬,他体味到了一份在地面上永远无法触及的美。

也就是在那个瞬间,他决定一生不沾地面地美好栖居。

12岁小男孩的这场无意中的美的追求,始于对“家庭”这一人情单位的叛逃。

唯有把握住人际交往中的距离感,才能捕捉到一份融洽的情意。

如同父母对小柯希莫的责骂和训斥,在生活实际相处的过程中,人们总试图缩减人与人之间距离:恋人间的如胶似漆,朋友间的如影随形,甚至对陌生人也不时投注窥探的视线,自以为这是关系亲近的一种表现。

(由《树上的男爵》中的一个情节,列举人际关系中人们各种试图缩短距离的例子。

)然而,这种试图将距离缩减至无的举动,并未带来心意的靠近,反而给双方带来了情感的隐痛:隐私大曝天下,独立空间被挤占,个人意愿被罔顾,人与人之间只剩摩擦四起、矛盾升级的滚滚硝烟。

(深入而详细地分析试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带来的危害。

)想那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绝情的文字背后该隐藏着多少被拉近的人情利刃所伤的伤恸啊!失去了距离,人情不堪一击,更何谈美?
这位昔日的贵族少爺,此后便在树木之间穿行,在最高的树杈上眺望,在蓊郁的树叶后打盹,生活惬意而美好。

如此看来,审美诉求应与实际人生拉开距离,隔云端而来,方能获得满足。

北方人初看西湖,平原人初看峨眉山,都市人初看田野,不自觉地就会惊叹它们的奇景;铜鼎釜甑不过是过去的日常用具,隔了成百上千的时间距离,却成了现代收藏家可供玩味的古董;倪瓒洗桐、屈原餐花、米芾嫁女,放在现在的人际交往中,只会成为无法理解甚至难以容忍的奇行怪癖,但推远一点,怪诞背后全成了诗意与高妙。

(原文中老子、庄子、屈原的三句引用,都是在阐明人生态度,与本段话题、理论不符,故删去;增加移用了朱光潜《谈美》第二章“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的一些论述。

)当然,这“距离”还得“适当”二字。

“美人隔云端”,距离太远,使人无法欣赏;“美人在怀”,距离太近,又让人升起亵玩之心,回到实用的世界。

(补充两句更严密、更辩证的理论。


柯希莫于树上栖居仅仅是为了赏那地面上无法看见的风景吗?显然不是。

那么,他为什么给自己定下一个永不下地的约定呢?
于他而言,地面是父亲追求对自己所拥有和未拥有的领地的种种特权,心中唯想家族对爵位的继承;地面是母亲将女将军的称号作为自己一生的寄托。

尽管自然风光的享受和自由生活的体验,已经是他活在树上的战利品了,但柯希莫穷其一生醉心树上,更多是想拉开自我和混沌社会的距离,避免心灵与世俗的纠缠,想要获得一种和父母的一生遥遥相隔的人生境界啊。

当地面上的人们被世俗生活的兴起覆灭颠倒折磨时,唯有柯希莫始终在高高的圣栎树上,没有动摇。

“我”对伏尔泰说:“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

”(用《树上的男爵》作结,和开头形成呼应,文章完整。


【得分】56分
【点评】
修改前的文章已是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了,但耐不住细读,仍存在段落内部论述不充分,段落和段落之间层次不严密等问题。

修改后的文章做出了一些改进:其一,针对每一个分论点(话题方向),有的放矢,充分论述,所用方法是多进行追根溯源的原因挖掘,多进行揭示本质的辩证分析;
其二,引用是为了准确说理,而非炫耀,并且,有引用则应有分析;
其三,有意识地对《树上的男爵》的内容进行解说,并串连成段落,而且结尾做到了首尾呼应,使得文章的整体感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