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临床医学(全科)

合集下载

中医全科专业执业范围

中医全科专业执业范围

中医全科专业执业范围
中医全科专业执业范围包括:
1.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经络学、五行学、阴阳学、气血津液学等。

2. 中医诊断学:包括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法、舌诊、脉诊等。

3. 中医治疗学:包括中药学、针灸学、推拿按摩、气功、食疗等中医治疗方法。

4. 中医预防保健学:包括中医养生、中医保健、中医体育、中医美容等。

5. 中医临床学:包括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针灸麻醉等。

6. 中医科研和教育:包括中医药材、中药制剂、中医药学、中医临床研究、中医教育等。

中医全科专业执业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中医的各个方面,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中医健康服务。

临床医学各方向分类

临床医学各方向分类

本科,基本学制五年,实行弹性学制。符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招生人数:125人。
就业方向: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等。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
本专业培养面向基层及社区医疗机构,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机构,具备从事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及预防保健等方面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应用型全科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
本科,基本学制五年,实行弹性学制。符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招生人数:128人。
就业方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医疗、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等。
临床医学
本专业培养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等单位,具备从事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
本科,基本学制五年,实行弹性学制。符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招生人数:64人。
就业方向:医疗、妇幼保健、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等。
本科,基本学制五年,实行弹性学制。符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招生人数:61人。
就业方向: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等。
临床医学(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
本专业培养从事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医学及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英语、计算机程序设计、组织胚胎学、计划生育管理、内科学、外科学与计划生育技术、预防医学、中医学等。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课程体系
《病理解剖学》、《方剂学》、《医学影像学》、《医古文》、《人体机能学》、《温病学》、《中西医结 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皮肤与性病》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 方向培养:中医学、全科医生。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考研方向
医疗机构:医生、社区保健、卫生防疫、卫生行政。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01 专业定义
03 发展前景
目录
02 课程体系
中西医临床医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研究传统中医学理论、西方现代医学技术等方面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专业定义
中西医临床医学主要研究传统中医学理论、西方现代医学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中医药与西医技 术结合,进行疾病的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例如:中医诊脉和西医血液化验、B超等医学技术结合进行病情诊断, 感冒清热颗粒、白加黑等中西药共同作用进行感冒的治疗等。
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内科学、中西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选题参考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药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解读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学习现况及专业素养调查结果与对策分析4、优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规划的研究5、中西医临床医学生多元化技能训练实践与探索6、中医学及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导师制新探7、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基础技能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8、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现状与反思9、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探索10、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探讨1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基于“挑战杯”竞赛平台1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探讨13、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伤寒杂病论》分段教习法研究14、构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15、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考核方式改革与探索16、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17、中西医临床医学(农村全科医师)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探索18、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养生学》的探讨19、推拿学(第2版)(供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骨伤.康复.20、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研分析二、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大全1、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调查分析2、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伤寒论”教学质量的思考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对策4、整合医学教育模式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5、“科硕门”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的SWOT分析6、微课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7、浅析中西医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8、浅谈多媒体在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9、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所开课程认知度调查与分析10、从中西医的异同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11、5+3模式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策略1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能力要求及其培养途径的思考13、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的培养14、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办学思路与改革探讨15、优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医用化学课程教学的探讨16、"寓教于研"--培养拔尖创新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实践与探索17、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的人才培养模式18、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全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19、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第十学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20、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行导师制初探三、热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行导师制初探2、浅析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中医学及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导师制新探4、优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体系教学的探讨5、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6、浅议实验教学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素质的培养7、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做好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8、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9、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现状的一点思考10、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全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1、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伤寒杂病论》分段教习法研究12、“科硕门”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的SWOT分析1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探讨14、中西医临床医学概论15、关于强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外医学史》课程的几点浅见16、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17、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18、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19、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20、中西医结合外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四、关于中西医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题目1、中西医临床医学2、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3、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4、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5、新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6、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体现7、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标准探析8、中西医临床医学(农村全科医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9、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等本科教育临床培养模式的探讨10、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推进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建设11、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推进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建设1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基础技能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1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14、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15、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课程的思考16、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机能实验改革研究17、中西医临床医学实习教育环境的测量与分析18、对某些中西医临床医学设计和总结的分析19、机能实验改革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质量的影响20、探析三种教学法在医学生本硕协同培养中的应用——以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切入视点五、比较好写的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1、中西医结合眼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2、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4、临床医技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5、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会6、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7、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训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8、历史责任与时代重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60年回顾与展望9、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会议纪要10、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文献的分类问题11、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12、巧用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医学水平13、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14、优化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实践和思考15、225001扬州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系肿瘤研究室16、浅议中西医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17、设置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8、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育的思路与探索19、试论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医学中的效应价值20、我院增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和临床医学有什么区别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和临床医学有什么区别
临床医学的地位与研究生培养在整个医学范围中,临床医学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引导医学方向的作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包括临床医学研究生和临床实验研究生。前者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严格训练为主,以培养临床专门人才为目的;后者以与临床有关的科学研究训练为主培养能在临床实验室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现状:近二三十年来临床医学在不少领域取得了许多进展。较为突出的是:(l)计算机断层摄影(CT)、磁共振(MRI)、二维超声、血管造影、核医学显像、内镜技术等用于临床,使许多疾病的诊断以直观的图像代替了单纯根据临床症状和简单的理学检查的推理,使疾病的诊断水平有了极为显著地提高;(2)介入治疗、内镜治疗、放射治疗的发展,微创外科的兴起使许多疾病的治疗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3)器官、组织和细胞移植,人工器官、人工组织的研究使器官功能衰竭、组织严重损伤的治疗有了新的转机;(4)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化学、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发展在阐明病因、发病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方面显示了重要的前景。
基础课相同,培养方向有别
(一)前者培养的医生,求知识面广,主要是做急救医生和社区保健医生
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够开展全科医疗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的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为主干学科,开设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外语、康复医学、重点人群保健、全科医学概论等必修课程。
就业去向:可到各级各类医药院校、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培训、科研管理以及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医生, 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发展:

全科医学概述

全科医学概述
(人类学/社会学/流行病学概念 医学!)
又称个体预防,是指在临床服务过 程中,由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向病人、无 症状者、健康人提供的预防保健服务。
十、采用团队合作形式(team work)
社区网络本身:
门诊工作团队 社区工作团队(出诊) 医疗-社会团队 医疗-康复团队 …
不同层次机构间: 双向转诊
“三级预防”概念:
— 疾病不同阶段的三个级别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无病防病 易感受期 二级预防:早查早治 症候前期+临床早期 三级预防:既病防残 临床中后期+濒死期
一级预防:病人教育和咨询 二级预防:周期性健康检查
个案发现
三级预防:评价与改善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生命质量/生存质量
全科医师的角色
➢ 3.卫生服务的协调者 ➢ 4.健康教育者与咨询者 ➢ 5.“守门人”:1)做好预防保健服务,防患于未然,
尽量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2) 用最少的资源解决最多的健康问题;3)提高居民 自我保健能力; ➢ 6.有效管理者
全科医师的素质
1、强烈的人文情感 2、扎实的业务功底 3、出色的管理能力 4、执着的科学态度和个人长远发展的潜能
7.00
5.00
3.00 比例 1.00
0.56
-1.00
-3.00
-5.00
总人口
-3.38 0-14
1.71 15-64
2.55 65+
4.65 80+
2.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
20世纪初,各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 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到20世纪中叶,在工 业化国家中前三位死因主要是慢性病,发展中国家前三位死因 仍有感染性疾病。 1985年我国城市前五位死因均为慢性非感染性疾病,这些 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缺乏特异性防治手段,常需用心理医学、 环境社会学、行为科学等方法去疏导,去消除病因。

讲述临床全科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区别

讲述临床全科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区别

讲述临床全科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区别基础课相同,培养方向有别(一)前者培养的医生,求知识面广,主要是做急救医生和社区保健医生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够开展全科医疗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的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为主干学科,开设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外语、康复医学、重点人群保健、全科医学概论等必修课程。

就业去向:可到各级各类医药院校、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培训、科研管理以及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后者一般都是专科医生,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发展: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

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介绍临床医学是医学科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

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廉、保护劳动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重点在诊断与治疗疾病。

历史:现代临床医学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不断进步。

基础医学的众多学科日益深入地阐明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推动了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许多分科和专业.如传染病科、神经科、心脏科、肾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呼吸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矫形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儿科、妇产科、老年病科、放射科、急症医学科和重症监护学科等。

云南中医学院特色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简介

云南中医学院特色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简介
善 , 至 今 已 建 成 规 模 适 中 , 特 色 鲜 明 ,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高 、 基 础 知 识 扎 实 、 专 业
能 力 强 、社 会 声 誉 好 的 专 业 , 2 0 年 本 专 业 被 批 准 为 云 南省 第3 重 点 建设 专 07 批
业 ,2 0 被 批 准 为 云 南 省特 色专 业 建 设 点 。在 国 家 大 力 发 展 基 层 及 社 区卫 生 0 年 1 医疗服 务 并鼓 励 基 层 及 社 区进 行 全 科 医疗 改 革 的 背 景 下 ,针 对 我 省 各 州 市 ,特
别 是 县 、 乡一 级 的 地 区 经 济 不 发 达 、 缺 医 少 药 、 缺 少 医 疗 设 备 的 现 状 , 广 大 基
层 及 社 区 需要 具 有 “ 法 简便 、成 本 低 廉 、 适 应 证 广 、疗 效 明 显 ” 特 点 的 中西 方
医结 合 疗 法 。
中西 医 临床 医 学 专 业 的 培 养 目标 是 :培 养德 、 智 、 体 、 美 全 面发 展 的 ,具
有 系统 中 医 、 西 医基 础 理 论 和 熟 练 临床 诊 疗技 能 , 能从 事 中西 医结 合 医疗 、预
防 、保 健 、康 医临床 专 门人 才 。 中西 医临床 医 学
专 业 学 生 既 掌 握 了 中 医的理 论 知 识 及 临床 技 能 ,又 通 晓 西 医基 本 理 论 及 临床 操
云 南 中 医学 院特 色 专 业
— —
中 西医临床 医学简介
中西 医 临床 医 学 专业 是 云 南 中 医 学 院 为 适 应 云 南 医药 卫 生 事 业 发 展 需要 ,
于2 2 开 办 的 专 业 , 经 过 多年 努 力 ,师 资 力 量 逐 渐 增 强 , 办 学条 件 不 断 完 0 年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五年制)
本专业培养从事社区医疗服务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实用型的中医专业人才。

学生通过五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具备全面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中医各科诊疗技术和中医预防保健知识,熟悉和掌握现代医学技术,发挥中医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中的独特优势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优势,为城乡社区各科患者提供准确、有效、快捷、方便的全方位服务,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基本理论与操作技术。

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有中医全科医学概论、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卫生、预防医学与流行病学概论、中医养生保健学、中医康复学、社区基本诊查技能、社区中医适宜技术、社区临床常见病证及处理、中医学基础、西医学基础、中国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临床各科、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50余门。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城乡各社区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医疗、就医指导、保健护理和健康咨询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