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红外摄像机和被动红外摄像机的比较分析
红外传感器的分类

红外传感器的分类红外传感器可以分为主动式红外传感器和被动式红外传感器两类。
下面就我查到的来介绍一下这两种传感器。
(1)主动式红外传感器:把一对红外线发射与红外线接收的装置放在一起,组成一个红外线的对射系统,这样的系统被定义为主动式红外传感器。
如果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系统之间的不可见光路被挡住的时候,接收装置就会立马察觉出来,很快发出信号提醒光路被阻隔。
鉴于这种红外线的系统,可以利用它的不可见特性,很容易地在很多隐蔽的地方布控防盗警戒装置,也可以运用在一些设备的安全防护和自动控制等方面上;或者探测特定空间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红外光线的位置移动,识别空间范围内是否有移动人体存在,达到自动控制或者安全警戒的目的。
这种类型的红外传感器可分为单光束、双光束、三光束和四光束四种。
以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设置位置的类型不同,可以把它们的安装模式氛围对向型安装和反射式安装。
反射式安装只是接收反射镜或者反射物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作为信号,而不会直接接受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
若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反射面的位置或方向变化的事后,或者是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和反射回来的光束有一个被挡住时,此时发射器和接受器之间没有信号交流,即接收器接收不到信号,以至于信号不能及时输出。
(2)被动式红外传感器被动式红外传感器由于传感器自身不会传输任何能量,只是被动的接收,以此达到探测环境中的红外辐射能量的目的。
传感器安装在特定环境,当检测的区域内没有人或者动物进入的时候,红外辐射的频率不变,如若有人体中的红外辐射通过,特定的光学系统会使特定的检测设备产生特定信号,继而因为电路的设定就会几发出警报提醒。
其主要由热传感器、光学系统等部分组成。
红外传感器是这种探测设备的核心部分,因为光学系统的协调作用,这样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检测到热辐射在固定的立体空间中的变化。
把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分为单波束和多波束,这是依据它们的结构和探测范围的不同而分类的。
根据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的原理,单波束型的传感器的制作得到启发,它就是用曲面反射镜把要处理的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的。
红外灯相关知识介绍

实现夜视的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可见光照明,但此法不仅不能隐蔽,反而更加暴露监控目标(在居民小区还有扰民问题)。
隐蔽的夜视监控,目前都是采用红外摄像技术。
红外摄像技术分为被动红外摄像技术和主动红外摄像技术。
被动红外摄像技术是利用任何物质在绝对零度以上都有红外光发射,人体和热机发出的红外光较强,其它物体发出的红外光很微弱,利用特殊的红外摄像机可以实现夜间监控。
但是,这种特殊的红外摄像机造价昂贵,而且不能反映周围环境状况,因此在夜视系统中不被采用。
在夜视系统中经常采用主动红外摄像技术,即采用红外辐射“照明”,产生人眼看不见而普通摄像机能捕捉到的红外光,辐射“照明”景物和环境,应用普通低照度黑白摄像机、白天彩色夜间自动变黑白摄像机或红外低照度彩色摄像机,感受周围环境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实现夜视。
红外灯的原理及其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区间从几个纳米(1nm=10-9m)到1毫米(mm)左右。
人眼可见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称其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可见光波长由长到短分为红、橙、黄、绿、青、兰、紫光,波长比紫光短的称为紫外光,波长比红外光长的称为红外光。
普通CCD黑白摄像机可以感受光的光谱特性,它不仅能感受可见光,而且可以感受红外光。
这就是利用普通CCD黑白摄像机,配合红外灯可以比较经济地实现夜视的基本原理。
而普通彩色摄像机的光谱特性不能感受红外光,因此不能用于夜视。
红外灯按其红外光辐射机理分为半导体固体发光(红外发射二级管)红外灯和热辐射红外灯两种。
其原理及特性我们介绍如下:红外发射二极管(LED)红外灯的原理及特性由红外发光二级管矩阵组成发光体。
红外发射二级管由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常用砷化镓GaAs)制成PN结,外加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
光谱功率分布为中心波长830~950nm,半峰带宽约40nm左右,它是窄带分布,为普通CCD黑白摄像机可感受的范围。
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完全无红暴,(采用940~950nm波长红外管)或仅有微弱红暴(红暴为有可见红光)和寿命长。
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的区别

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的区别●主动红外技术一般使用在周界红外对射系统中,有多种距离规格的。
而被动红外探测器,又可分双鉴、三鉴等等!多使用在室内报警系统中。
红外对射系统是由发射和接收设备构成,发射端主动发射红外波,在接收端接收!被动红外是被动感应人体所发出的红外波!也就是说:能发射红外信号的称为主动红外,本身不发射红外信号而是探测人体或物体的红外波成为被动红外。
从施工来说,应该要求是一致的,主动红外尽量避开阻挡物,避免强光直射等!被动红外也应避免强光、不要被气流直吹、和温度变化比较大的地方等等!主动红外多用于室外周界报警系统中(如多光束红外对射、红外对射栅栏等)!被动红外多使用于室内家居报警系统(如红外探测器、幕帘探测器等)。
●被动红外探测器按探测范围分以下几类:广角式(空间式)、幕帘式、方向式外观都差不多家庭用还行●装一套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要多少钱,如果多加一个感应头呢?又是多少钱?答:红外是一种感应探头,一般的一套普通的家用商用主机里面配套的是一套主机,一个门磁,一个红外,两个遥控器,加上电源(一般都是可充电源,断电以后24小时还可以正常工作),市场价格一般在200到400之间,当然地区不同,价格也不同。
我在个说的是大概的。
加一个红外感应探头一般在50块左右。
2、多少米范围内有效果,这个红外线是走直线还是有折射的功能,比如小偷躲在角落里还有效吗?答:红外分广角的和幕帘的。
广角一般是装在墙上的,探测角度是水平120度,厚度为30厘米。
幕帘的看名字就知道是防窗户的,角度是和广角相反的。
探测范围应该是个扇形的形状。
探测这个范围的温度,如果冒个物体破坏范围内的问题,大幅度提高或降低,探头就会触警报警。
因为是扇形,所以有一定的死角。
幕帘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主动的,自己发射红外信号,对扇型空间扫描,接收端一般不加菲涅尔透镜。
只要有物体进入扫面范围,就有红外反射,接收到后就报警。
被动的一般按有菲涅尔透镜,同时菲涅尔透镜在制作上限制了红外的透射角度,达到幕帘的效果。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两种常见的红外热成像技术。
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指通过主动辐射红外光源,利用物体对红外辐射的反射或散射来获取热图像。
这种技术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工作,并且对于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具有较好的效果。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安防、消防等领域。
例如,在军事领域,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探测敌方目标,提供战场情报,指导作战决策。
在安防领域,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夜间监控,提高安全性。
在消防领域,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探测火灾,帮助消防人员快速定位火源,提高灭火效率。
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指利用物体自身的红外辐射来获取热图像。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能量越强,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红外辐射来获取其温度分布。
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建筑等领域。
例如,在医学领域,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人体的体温分布,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在工业领域,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设备的热量分布,及时发现故障,提高生产效率。
在建筑领域,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物的热漏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各有其优势和适用场景。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主动辐射红外光源,适用于远距离目标的探测;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则可以利用物体自身的红外辐射,适用于近距离目标的探测。
此外,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环境光的依赖较小,适用于黑暗环境;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环境光的依赖较大,适用于光照充足的环境。
总之,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获取物体的红外辐射来获取热图像,帮助人们了解物体的温度分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两种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外探测技术悄然形成 主动被动如何选

红外探测技术悄然形成主动被动如何选周界防范作为治安防范措施的技防手段之一,是我们急需未雨绸缪的第一道防线。
主动红外探测器作为一种周界防范报警应用的无形电子围栏,业界常简称为“主动红外”、“红外对射”。
主动红外探测器自9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国内安防市场,其市场发展历程已经有20多年,因其优越的性价比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此类产品目前仍是国内外周界安防应用市场的主要产品。
红外探测技术悄然形成在国内,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发展,经历一段时间的突飞猛进后,如今已进入一个稳定期。
技术的沉寂,导致市场上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的创新匮乏——很多所谓的创新,都不过是简单功能的延伸而已。
因此,红外探测器在抗窗帘抖动、数字防宠、抗热力气流等技术上关卡一直无法突破。
一些厂家认为单纯的红外探测技术已经穷途末路,因此在研发上也消极应对,只愿模仿不求创新。
但另一些企业开始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产品进行思考,不断增加现有产品卖点,在这种尝试中,一种新的红外探测器技术趋势悄然形成。
从整体上看,探测器目前正朝着集成化、数字化、无线化、探测复合化方向发展。
但集成化更多是表现在防盗报警系统上,数字化在被动红外探测器上还没有新的突破。
而经过豪恩已经其它研发型企业反复的探究,我们发现,红外探测器的无线化和探测复合化的趋势表现异常活跃,已成为新一代被动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客户选择红外探测器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整体安装的系统选取,我们每套系统都有相应的探测器搭配,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意愿进行更改,但在更换红外探测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安装的整个系统的特性,不然再好的探测器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甚至会成为一个摆设。
再之,在探测器类型的选取,要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比如说外部环境是怎样的,那种入侵的概率比较高、自己的防范重点在哪里等等。
还有一点就是,最好采用同一个品牌的红外探测器,这样在使用上和售后上都能节省不少麻烦。
我们公司红外探测器广泛应用于智能小区、别墅、公共、商业领域,还有保安服务公司以及专业行业领域。
主动红外摄像机和被动红外摄像机的比较分析

主动红外摄像机和被动红外摄像机的比较分析在电视监控系统中,随着人们安全范防意识的提高以及对重要场所24小时连续监控需求的增加,红外一体化摄像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不仅在金库、银行、档案馆、城市治安监控等重要场合,而且在居民小区等一般电视监控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红外摄像机已经发展成一种趋势。
成像原理实现夜视监控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可见光照明,但这种方式不仅不隐蔽,反而更加容易暴露监控目标。
隐蔽的夜视监控,目前一般采用红外摄像机技术。
红外摄像机技术分主动红外摄像机技术和被动红外摄像机技术。
其中,被动红外摄像机技术主要是利用物体自身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原理,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质在绝对零度(-273℃)以上都不断地辐射着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人眼不可见的光波,它是由物质内部的分子、原子的运动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由于人的身体和发热物体发出的红外光较强,其它非发热物体发出的红外光很弱,因此,利用特殊的摄像机就可以实现夜间监控。
而主动红外摄像机技术则是利用特制的红外光发光源产生红外辐射,产生人眼看不见而普通摄像机能够捕捉到的红外光,辐射“照明”景物和环境,利用普通低照度C C D黑白摄像机或使用“白天彩色、夜间自动变黑白”的摄像机或“红外低照度摄像机”来感受周围环境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从而实现夜视功能。
被动红外摄像机主动红外摄像机和被动红外摄像机的成像原理不同,其成像效果又如何呢?被动红外摄像机不需借助红外灯,如经常用于军事的红外热成像仪。
如上文所述,热成像仪是一种用来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高科技产品。
其核心器件和技术主要为焦平面探测器、后续处理电路、图像处理软件等。
如果按有无制冷源来分类,探测器又可分为制冷式焦平面探测器和非致冷式焦平面探测器。
其中,制冷式探测器按制冷剂方式的不同分为液氮和斯特林制冷探测器,能在全黑、薄雾或有烟的环境中提供清晰的热图像,是专门为近距离安防和监控应用所设计。
红外摄像机

红外摄像机红外摄像机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技术进行监控和录像的摄像设备,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
它利用红外线能够穿透雾、雨、烟尘等大气污染物的特性,能够在夜间或者低照度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监控工作。
红外摄像机通过接收红外线辐射来拍摄照片或者录制视频,而人眼无法察觉到红外线的存在,所以在红外摄像机拍摄下的画面中,人和物体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色调。
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夜间的画面经常呈现出蓝色或者绿色的原因之一。
红外摄像机主要有两种类型:主动式红外摄像机和被动式红外摄像机。
主动式红外摄像机通过发射红外线辐射来照亮目标,然后利用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来进行拍摄或者录像。
被动式红外摄像机则是通过接收来自红外感应器的红外辐射来进行拍摄或者录像。
红外摄像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安防监控:红外摄像机可以在夜间或者低照度环境下对建筑物、公共场所、道路等进行监控。
由于其能够穿透大气污染物,所以在雾霾天气下仍然可以保持清晰的画面。
2. 交通监控:红外摄像机可以在夜间对交通路口、高速公路等进行监控,保证行车安全。
3. 军事和安全监测:红外摄像机可以用于军事领域,监测战场情况,也可以用于边境线监测,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安全威胁。
4. 环境监测:红外摄像机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如火灾监测、温度检测等。
5. 工业检测:红外摄像机可以用于工业领域,检测设备的温度和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预防故障。
红外摄像机的选择和安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摄像机性能:选择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良好的图像质量的摄像机,以保证监控画面的清晰度。
2. 视角和焦距: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焦距,以保证监控画面能够覆盖到关键区域。
3. 安装位置:根据监控需求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以确保监控范围的完整性。
4. 光线条件:红外摄像机适用于夜间或者低照度环境,但也需要考虑周围光线的情况,避免强光或者反光对监控画面的影响。
红外摄像机的发展趋势是高清晰度、多功能和智能化。
监控红外灯技术分析

在目前的红外成像技术中,有两种红外技术,一种是被动式红外技术,另一种则是主动式红外技术。
被动式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感应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强弱来成像,这种技术可以在无光的环境中工作,隐蔽性极强,由于造价成本高,目前主要用于军事。
主动式则采用红外灯板技术,通过红外灯主动发射红外线为摄像机提供光源,这种技术和可见光技术原理差不多,只是将光谱频段换成红外光而已,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能,不易被察觉,价格低廉,成像效果好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行业。
安防红外灯技术按类型可以分为LED红外灯、激光红外灯、阵列式红外灯。
下面我们一一对其讲解。
第一类:激光红外灯技术。
激光红外灯主要适合远距离监控摄像机,它采用半导体激光器释放出大量电子来产生光能,激光具有照射距离远,能保持一定的方向性照射,照射角度小,能量集中不易散失,特别适合远距离照明。
目前常规激光红外灯系列产品的照射距离均在100米以上,照射距离最远的甚至可达3公里。
目前红外激光夜视技术主要应用在森林防火、码头船舶监控、旅游景点、油田监控等大面积长距离监控。
由于激光红外灯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原材料成本也较贵,目前仅在少数高端产品中应用。
第二类:阵列式红外灯。
阵列式红外灯是最近几年才被开发出来的红外灯新品,主要是在传统LED红外灯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也有人们称它为LED红外灯的升级版。
阵列式红外灯与LED的不同点在于其采用了最新的封装技术,将几个到几十个大功率红外发光晶体封装在一个大平面中,发光强度等于封装晶体总数之和。
阵列式红外灯的改进了传统红外灯的缺陷,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5%,具有照射距离远、高亮度、长寿命、照射角度大等等特点,目前主要应用于交通路口、学校、小区、工厂、体育场等等监控区域。
第三类:LED红外灯。
这种红外灯主要采集发光二级管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组成。
二级管则采用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制成,制作工序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为当前主流红外灯。
使用LED红外灯的厂家都知道,基于该技术工作原理,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照射距离问题、画面效果问题、使用寿命问题、散热问题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红外摄像机和被动红外摄像机的比较分析
在电视监控系统中,随着人们安全范防意识的提高以及对重要场所24小时连续监控需求的增加,红外一体化摄像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不仅在金库、银行、档案馆、城市治安监控等重要场合,而且在居民小区等一般电视监控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红外摄像机已经发展成一种趋势。
成像原理
实现夜视监控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可见光照明,但这种方式不仅不隐蔽,反而更加容易暴露监控目标。
隐蔽的夜视监控,目前一般采用红外摄像机技术。
红外摄像机技术分主动红外摄像机技术和被动红外摄像机技术。
其中,被动红外摄像机技术主要是利用物体自身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原理,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质在绝对零度(-273℃)以上都不断地辐射着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人眼不可见的光波,它是由物质内部的分子、原子的运动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由于人的身体和发热物体发出的红外光较强,其它非发热物体发出的红外光很弱,因此,利用特殊的摄像机就可以实现夜间监控。
而主动红外摄像机技术则是利用特制的红外光发光源产生红外辐射,产生人眼看不见而普通摄像机能够捕捉到的红外光,辐射“照明”景物和环境,利用普通低照度C C D黑白摄像机或使用“白天彩色、夜间自动变黑白”的摄像机或“红外低照度摄像机”来感受周围环境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从而实现夜视功能。
被动红外摄像机
主动红外摄像机和被动红外摄像机的成像原理不同,其成像效果又如何呢?
被动红外摄像机不需借助红外灯,如经常用于军事的红外热成像仪。
如上文所述,热成像仪是一种用来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高科技产品。
其核心器件和技术主要为焦平面探测器、后续处理电路、图像处理软件等。
如果按有无制冷源来分类,探测器又可分为制冷式焦平面探测器和非致冷式焦平面探测器。
其中,制冷式探测器按制冷剂方式的不同分为液氮和斯特林制冷探测器,能在全黑、薄雾或有烟的环境中提供清晰的热图像,是专门为近距离安防和监控应用所设计。
基于其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产生清晰的对比度,完全不需要任何光线。
然而,焦平面探测器的成品率不高,产业化生产的要求较高,从而造成探测器以及红外热成像仪的成本和售价居高不下,影响了红外热成像仪市场潜在需求的迅速开发。
目前,红外热成像仪主要应用于军事、电力等领域,应用最成熟的民用市场主要是电力行业的预防检测;其它领域的民用市场如消防、制程控制(冶金、电子)、安防(边防海防、公安监视、巡逻跟踪)等虽然发展迅速、增长很快,但总体应用还不够成熟。
从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市场条件的成熟,红外热成像仪将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市场需求将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
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5年中国民用红外热成像仪市场的供给将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有效需求的年均增长率大约为20%。
到2011年,中国民用红外热成像仪市场供给将达到9.15 亿元,有效需求量可以达到9.95亿元,将保持供小于求的竞争格局。
如果焦平面
探测器国产化进程能够顺利实现,产品性价比提高,未来的市场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
主动红外摄像机
主动红外摄像机实际上是由红外感应摄像机和红外发光光源组成的,目前市场上大多是采用将摄像机和红外投射器分开的模式。
红外灯按其红外线辐射原理分为半导体固体发光红外灯(红外发射二极管I R L E D)和热辐射红外灯两种。
目前在C C T V红外摄像机中前者使用较多。
红外发射二极管(I R L E D)红外灯的光谱功率
分布为中心波长830-950n m,半峰带宽约40n m左右,其为窄带分布,是普通C C D黑白摄像机可感受的范围。
红外一体化摄像机在监控摄像机中具有制造成本低、夜视距离远、技术成熟、隐蔽性强、性能稳定等突出优势,因而在C C T V夜视监控中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
除以上所说的将镜头与L E D集合在一起的主动红外摄像机外,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形式是将红外摄像机与红外线投射器分开阵
列组合。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分置在摄像机两旁单体红外灯组的效能,并且在红外L E D的散热方面也可以尽量优化。
这类产品一般都与云台、支架联动,价格走高端及偏高端路线,市场上代表性的品牌有常州明景、天津亚安等。
不同的产品对性能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厂家充分了解红外灯和摄像机的性能,从而根据红外灯的角度、摄像机镜头参数等做合理的搭配。
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能够满足全天候监控要求的红外摄像机非常火爆,尤其是成本低廉、成像清晰的主动红外摄像机。
从技术上来说,三星的帧累积技术对于静态物体表现良好,S on y的E xV ie w C C D技术成本较高,是高端产品的首选,配合红外技术,对画质
的改善非常明显。
但是,如何做好发热量的控制以及延长红外灯的寿命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相信在业界的共同持续努力下,红外摄像机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