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小说史》学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志人小说: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著名的志人小说有《世说新语》等。无论素材还是艺术手法对后世小说甚至戏曲产生了相关影响。

《莺莺传》:是中唐文士元稹创作的著名唐传奇,描写了莺莺被张生“始乱而终弃”的爱情悲剧。作者塑造人物时侧重性格和心理,生动而传神。作为崔张故事的缘起,这部文言短篇小说不仅成为创奇繁盛期的爱情代表作,而且开后世西厢文学之先河。

话本:与宋元时代“说话”艺术的繁盛相关联,指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包括小说、讲史、讲经等,情节往往生动曲折动人心弦,不惜制造悬念;语言则通俗易懂,极富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说书人风味,代表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一大变迁。

章回小说:中国古代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形成的长篇小说样式,经长期演变完善,至明末章回小说的体例正式形成。这种白话小说,由于篇幅较长,说话人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分回标目,用工整的偶句(也有用单句的)作回目,概括这一段落的基本内容,而且情节连贯,首尾完整,韵散结合。中国古代的章回小说往往分有四大类,即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构建了古代长篇小说的典范样式。

“三言二拍”:是对晚明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以及凌濛初的拟话本集的合称,冯梦龙“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二拍”则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这些小说在搜集、改编基础上,“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主要针对市井生活和思想,或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或追求爱情平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或者表达发财致富的强烈愿望,题材丰富,故事曲折,成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高潮。

二、简答题:

1、简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其成就主要有:题材丰富多样,但凡历史政治、爱情、侠义等无不被作家生动演绎;描写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运用心理、细节等多元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如莺莺、霍小玉等;文士“始有意为小说”,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富有完整的篇章结构;加之融入诗词议论等,为小说平添含蓄韵味。这些优秀的艺术经验直接影响着后世文言小说的创作。

2、简述《三国演义》的世代累积型成书特征。

《三国演义》的成书呈现出世代累积型特征,同时开辟了历史演义小说的成书路径。三国至元代,三国故事经过民间传说、说书艺人的口头宣讲,经过文人对“说三分”之类话本等的整理加工,即经历漫长的史学、文学的双重准备,为《三国演义》成书提供了基本故事框架和拥刘反曹的价值取向;元末明初罗贯中集前人情节及手法之大成,创作成书;之后明清时期又经历一些修订补充,从而臻于完善。

3、简答《西游记》的喜剧特征。

《西游记》集幻想性与喜剧性于一身,诙谐笔调贯穿全书,而不限于某章某节的偶而点染。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幽默诙谐的轻松笔调:喜剧性的矛盾冲突,作者巧妙运用误会、夸张、对比等手法,使书中的情节既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又充满诙谐、令人发笑;喜剧性的人物性格,作者着力于发掘人物性格中的喜剧因素,展开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等各种矛盾冲突,人物既具有其生物性、社会性和神奇性,又富有幽默感,读之使人忍俊不禁。如悟空与八戒之间;喜剧性的细节描写,运用细致入微的笔触,展开充满诙谐情调的细节描

写,以达到强烈的喜剧效果,如32回悟空让八戒巡山;喜剧性的语言风格,《西游记》的语言具有韵散相间,流畅生动而又幽默诙谐的特点。无论是叙述性语言、描写性语言,或是人物对话,无论是韵文或散文,还是给人物起名,莫不具有喜剧性。

4、简述《儒林外史》的主题意蕴。

这篇讽刺小说“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通过详尽描绘几类士子面对科举、功名富贵的态度与做法,犀利揭示了科举制度对周进、范进等一批士人灵魂的毒害与摧残,描写了一批科举得意者如王惠、严贡生等一味贪婪剥削而至于荒芜的精神世界,以及其余几类形象所受八股毒害而导致的人格扭曲;同时寄托了作者吴敬梓塑造市井四大奇人为代表的人格理想。三、论述题

关于《红楼梦》,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是通过哪些方式(原著、电视剧、百家讲坛、画报等)阅读、了解《红楼梦》的?

2、结合具体人物,论述《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2题要点:

鲁迅曾总结《红》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自有《红楼梦》出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集成而化之,翻新再造,在小说艺术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小说史上巅峰的状态,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

首先,《红》中人物众多,大概400多个,作者虽然有主次有详略,但都根据人物所处的环境和身份,善于不同的语言对话和行动,善于通过正面渲染与侧面烘托的结合来彰显每个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因而人物呈现出立体圆型。

其次,人物形象众多使得作者又会适时采用对比之法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个性。如黛玉与宝钗。再次,典型化人物的高度完成。比较之下,《金瓶梅》完成了小说人物从类型化逐渐向性格化人物的过渡,只是注意避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而《红》则达到了个性与共性完美统一的典型高度,如黛玉、宝玉、王熙凤等。

此外,注意通过典型环境景物的描写渲染人物性情和心理活动,也是《红》人物形象成就臻于极致的一大因素。如黛玉所居潇湘馆的描写。

总之,《红》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可谓集前代尤其是人情小说之大成,从人物言行到性格心理愈加丰富而精致,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典范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