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_知识点概括
(完整word版)化学键知识点归纳总结

(2)简单离子的电子式:பைடு நூலகம்
①简单阳离子: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Na +、Li +、Ca 2+、Al 3+等。②简单阴离子:书写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时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例如:氧离子
化学键知识点
知识点一化学键的定义
一、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使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叫做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离子或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对定义的强调】(1)首先必须相邻。不相邻一般就不强烈(2)只相邻但不强烈,也不叫化学键(3)“相互作用”不能说成“相互吸引”(实际既包括吸引又包括排斥)一定要注意“相邻..”和“强烈..”。如水分子里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化学键,而两个氢原子之间及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是不存在化学键的。
结合成NH 4Cl的过程。
二、结构式:将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用短线表示,而反映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和结合方式的式子叫做物质的结构式。单双三键分别用—、=、≡表示。
知识点五化学键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1.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化学反应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任何反应都必然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2.与物理变化的关系
②作用力的范围很小。当分子间距离为分子本身直径的4-5倍时候,作用力迅速减弱。③分子间作用力能量远远小于化学键。④范德华力无方向性和饱和性。3.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这种力使物质融化或汽化需要的能量越多,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对组成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2.改进的装置(如图1-2)。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键的分类
化学键是分子中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把两个或多个原子联结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结构。
化学键可以根据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分为五类:原子键、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键及非共价键。
1. 原子键:原子之间由共用电子而形成的键,也称单原子键,只存在于少量元素的某些化合物中,如H2、Cl2等;
2. 共价键:是指电子对在原子之间共享,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是最常见的化学键,如HCl、H2O、CH4等;
3. 离子键:是指离子之间由相互作用形成的键,一般是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的,如NaCl、CaCl2等;
4. 分子间键:是指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键,是化学键中最特殊的一种,如氢键、氯键等;
5. 非共价键:是指原子之间由于氢原子存在而形成的键,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如氨基酸分子之间的氢键等。
二、共价键的类型
共价键是指原子之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键,是最常见的化学键。
它可以根据电子对的数量进行分类:
1. 单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电子对数为1的共价键,如H-Cl、H-Br 等;
2. 双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电子对数为2的共价键,如Cl-Cl、O=O等;
3. 三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电子对数为3的共价键,如N#N、C#N 等;
4. 多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电子对数超过3的共价键,如C≡N、C≡C等。
(完整版)化学键知识点

离子键一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2.离子键(1)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2)实质:(3)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4)离子键的形成条件: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是原子成离子键时,一方要容易失去电子,另一方要容易得到电子。
①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如第IA 、ⅡA 族的金属元素(如Li 、Na 、K 、Mg 、Ca 等)与第ⅥA 、ⅦA 族的非金属元素(如O 、S 、F 、Cl 、Br 、I 等)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②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带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如Na +与OH -、SO 4-2等)形成离子键。
③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酸式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如NH 4NO 3、NH 4HSO 4。
【注意】①形成离子键的主要原因是原子间发生了电子的得失。
②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达到平衡的结果,所以阴、阳离子不会无限的靠近,也不会间距很远。
3.离子化合物(1)概念:由离子键 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主要包括强碱[NaOH 、KOH 、B a (O H )2等]、金属氧化物(K 2O 、Na 2O 、 MgO 等)和绝大数盐。
【注意】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二 电子式1.电子式的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1)原子的电子式:元素周围标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每个方向不能超过2个电子。
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以单电子分步,多于4时多出部分以电子对分布。
例如:(2)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的符号表示,如: Na+、Li+、Mg+2、Al+3等。
(3)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 ]”括起来,F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
化学键知识详解

化学键一、化学键1.化学键(1)化学键的定义及分类(2)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的旧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的新化学键形成。
2.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易错提醒:(1)物质中不一定含有化学键,如单原子分子He等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
(2)并非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互相化合一定形成离子键,如AlCl3中没有离子键,只有共价键。
(3)非金属元素的两个原子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但多个非金属原子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如NH4Cl。
(4)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存在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aOH、Na2O2等。
3.电子式的书写方法(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书写方法(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①离子化合物如NaCl:。
②共价化合物如HCl:+―→4.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易错提醒:(1)有化学键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只有化学键的形成,没有化学键的断裂,HCl溶于水电离成H+和Cl-等,只有旧化学键的断裂没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二者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如NaOH、Na2O2、(NH4)2SO4等。
(4)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
(5)熔化时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溶解时导电,不能判别。
(6)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NH4NO3等铵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
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AlCl3。
(7)非金属单质只有共价键(稀有气体除外)。
5.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对物理性质的影响: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大、熔点高,就是因为其中的共价键,破坏时需消耗很多的能量。
NaCl等部分离子化合物中也有很强的离子键,故其熔点也较高。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键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化学连接。
它是构成分子和化合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能力。
共价键共价键是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电子是由多个原子共享,形成共有价电子对。
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原子间的电子云重叠程度,电子云重叠越大,共价键越强。
常见的共价键包括单键、双键和三键。
单键由一个共价电子对组成,双键由两个共价电子对组成,三键由三个共价电子对组成。
共价键的性质包括键长和键能,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离子键离子键是通过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正离子失去电子而成为阳离子,负离子获得电子而成为阴离子。
离子键的强度取决于正负离子电荷的大小和距离。
常见的离子键包括金属离子键和非金属离子键。
金属离子键是金属原子通过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与电子数目较少的非金属原子形成化合物。
非金属离子键是非金属元素通过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与电子数目较多的金属原子形成化合物。
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其中电子不对称地分布在共享原子之间。
一个原子更强烈地吸引共享电子,形成部分正电荷,另一个原子形成部分负电荷。
这种不均匀的电子分布称为极性。
极性共价键的性质包括极性度和偶极矩。
极性度是衡量极性共价键极性程度的物理量,用来表示共价键电子云偏移程度。
偶极矩是与极性共价键相关联的物理量,它衡量了共价键两个极性电荷之间的距离和电荷大小。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通过自由电子云而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这些正离子形成常规网络结构,并被自由流动的电子云所包围。
金属键的强度取决于电子云的密度和离子核的电荷。
金属键的性质包括导电性和导热性。
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因为电子能够在金属结构中自由移动。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关于化学键的知识点。
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考化学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化学键知识点总结一、化学键的定义与分类在化学的世界里,化学键就像是连接原子的桥梁,将一个个微小的原子组合成各种各样的物质。
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主要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大类。
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
当活泼金属(如钠、钾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氯、氟等)相遇时,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力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够导电。
共价键则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当两个非金属原子相遇时,它们都有获得电子的倾向,于是双方会各拿出一部分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使双方都达到稳定结构。
共价键又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如果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形成的就是非极性共价键,比如氢气分子(H₂)中的共价键。
而如果共用电子对偏向某一方原子,形成的就是极性共价键,比如氯化氢分子(HCl)中的共价键。
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
金属原子失去部分或全部外层电子形成金属阳离子,这些阳离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金属键。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这都与金属键的特性有关。
二、离子键离子键的形成通常发生在活泼金属元素(如钠、钾、钙等)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如氟、氯、氧等)之间。
以氯化钠(NaCl)的形成为例,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容易失去这个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
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形成了稳定的离子键,从而构成了氯化钠晶体。
离子键的强度取决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离子间的距离。
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离子间距离越近,离子键越强。
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
但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离子能够自由移动,从而能够导电。
初中化学《化学键》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化学键》的知识点
化学键是指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连接。
在化学键形成
的过程中,原子会共享、捐赠或接受电子,以使得它们的外层电子
层达到稳定的状态。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关于化学键的重要知识点。
1.价电子和价壳层
价电子是指位于原子外层能级的电子。
价壳层是指含有价电子的能级或轨道。
2.共价键
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享一对或多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形成可以使得原子的外层电子层达到更稳定的电子构型。
3.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金属原子会捐赠一个或多个电子给非金属原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4.金属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通过共享其全部或部分外层电子,形成具有一定空间排列的阳离子核和自由电子云。
5.极性键
极性键是共价键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原子间的电子密度不均匀。
极性键的形成依赖于原子的电负性差异。
6.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是原子轨道的重新组合形成的新轨道,以适应化学键的形成。
杂化轨道的形成可以解释分子的几何构型。
以上是初中化学《化学键》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分子的形成和化学反应的原理。
知识点什么是化学键

知识点什么是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在化学物质中由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连接。
它是构成分子和晶体等大分子化合物的基础,起到维持化学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作用。
化学键的形成和存在使得化学物质能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反应特性。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
在离子键中,正离子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正电荷,而负离子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负电荷。
这些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形成了强大的电荷吸引力,从而形成了离子键。
离子键常见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间的化合物。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形成的。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一对或多对电子使得每个原子都能够维持稳定的电子配置。
共价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所共享电子对的数量和结构。
共价键常见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水、氨等。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中的金属离子通过电子云的共享形成的。
由于金属中的原子具有略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和自由漂浮的电子云,因此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自由传导。
金属键的强度较弱,但是金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四、共价键与极性共价键可以根据电子对的共享程度来划分为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是指电子对在共享过程中不产生电荷偏移,电子云均匀分布在两个原子之间。
而极性共价键则是指电子云在共享过程中对其中一个原子的吸引力更大,使得电子云在共享键中呈现分布不均匀的状态。
五、氢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是氢原子作为质子与非金属原子中的电负性较高的原子(如氮、氧、氟等)形成的。
氢键的形成取决于氢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的极性相互作用。
氢键的强度较弱,但是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化学意义,在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结:化学键是化学物质中原子之间形成的连接,在化学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
了解和理解化学键的特点和性质,对于深入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键
一、化学键
1、概念:化学键是指使离子或原子之间结合的作用。
或者说,相邻的原子或原子团强烈的
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注意: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惰性气体就不存在化学键。
2、分类: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
3、意义:①解释绝大部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成:绝大部分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离子或者原子
通过化学键的作用形成的。
②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
成过程。
原子重新组合就是通过反应物原子间化学键的断裂,然后又重新形成
新的化学键的过程。
二、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1、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本质:静电作用
4、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5、成键条件:活泼金属(IA IIA)与活泼非金属(VIA VIIA)之间的化合物。
6、结果:形成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就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化合物。
离子晶体就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晶体。
7、范围:典型的金属与典型的非金属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
特别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左下方的金属与右上方的非金属元素之间。
例如:氧化钾、氟化钙、氢氧化钠、硝酸钾、氯化钾
三、共价键:
1、概念: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2、本质:静电作用
3、方式: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静电作用。
4、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容易形成共价键。
5、结果:形成共价单质或共价化合物。
共价单质是指同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单质。
共价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化合物。
6、范围:共价单质有H2、B、C、N2、O2、O3、F2、Si、P、S、Cl2、Br2、I2.
共价化合物主要有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的氧化物、酸、非金属的氯化物。
7、类型: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主要存在于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所形成的共价键。
如:H-O、C=O、H-C、
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主要存在于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 所形成的共价键。
如:H-H 、C-C 、C= C 、 C C 、N N
四、化学键的表示方法——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1、原子的电子式:
2、离子的电子式:(1)阳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
(2)阴离子
练习:写出:溴原子、硅原子;硫离子、鋁离子、 钾离子的电子式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把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对称分布即可,但对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NaCl 、MgCl 2的电子式
说明:1)金属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因最外层为0
2)阴离子和复杂离子的电子式要标[ ]及“电荷数”
3)化合物的电子式,数目多的离子均匀分布在数目少的周围,画出每一个化学键,不得合并。
4、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Cl 2 CCl 4 H 2O HF
5、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可如下表示 [副板书] Na ×+⋅⋅⋅⋅⋅⋅Cl →Na +[⋅⋅⨯⋅⋅
⋅⋅⋅Cl ]-
6、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书写原则:1)原子、离子都要标出最外层电子,离子须标明电荷;
2)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3)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箭头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合并,箭头
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
4)不能把“→”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
注意: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是含有共价键。
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化学键专题练习一、选择题
1.
613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6
13C表示的碳原子( )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2.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3.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元素M比元素N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元素M的单质比元素N的单质更难与氢气化合
B.元素M的单质比元素N的单质的熔点低
C.元素M的气态氢化物比元素N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元素M的单质的密度比元素N的单质的密度小
4、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
5.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 A.KCl B.NaBr C.LiI D.KF
6、下列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HI
B、NaOH
C、Br
2
D.NaCl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
2
分子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
B.CO
2
分子内存在着极性共价键
C.SO
2与H
2
O反应的产物是离子化合物
D.盐酸中含有H+和Cl-,故HCl为离子化合物
8.含有下列键型的物质,可能为单质的是()
A.只有离子键的物质 B.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C.既有极性键,又有离子键的物质 D.只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9、膦(PH
3
)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
中常含之。
它的分子是三角锥形。
以下关于PH
3
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
3是非极性分子 B.PH
3
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
C.PH
3是一个强氧化剂 D.PH
3
分子中的P-H键是非极性键
10、下列物质中两原子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是 ( )
A.KF
B.NaCl C、H
2O
2
D.MgO
1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
A.化学键
B.原子核
C.物质的存在状态
D. 物质的颜色
12、下列各组原子序数表示的是两种元素,它们能够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 )
A.11与17
B.13与10
C.12与8
D.8与16
13、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A.KBr
B.NaOH
C.HBr
D. CO
2
1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O
2、O
3
、O
4
B、H
2
、D
2
、T
2
C、H
2
O、D
2
O、 T
2
O D、40
20
Ca 和39
20
Ca
15、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
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化学式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16、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
原子:氢氯鋁硫
离子:鋁离子氧离子镁离子氯离子
化合物:氯化镁水氯化铝二氧化碳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氯化钠氧化钠
氯化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