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网络)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总结绝对好修订版

原理
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SiO2+ Na2CO3 Na2SiO3+ CO2↑
SiO2+ CaCO3 CaSiO3+ CO2↑
成分
硅酸二钙2CaO·SiO2硅酸三钙3CaO·SiO2
铝酸二钙3CaO·Al2O3
Na2SiO3CaSiO3SiO2
特点
水硬性
无固定熔点、沸点
二.氯
1.Cl2性质
物理性质
与非金属
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
不稳定性
4HNO3 4NO2↑+ O2↑+ H2O
4.氨 ( NH3)
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1:700溶于水
化
学
性
质
与H2O
NH3+ H2O NH3·H2O NH4++ OH-
与酸
NH3+ HCl = NH4Cl
物理性质
白色沉淀
化学
性质
与强碱溶液反应
H2SiO3+ 2NaOH = Na2SiO3+2H2O
加热
H2SiO3 H2O +SiO2
实验室制取原理
Na2SiO3+ 2HCl = H2SiO3↓+ 2NaCl
2.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
玻璃
陶瓷
原料
石灰石 黏土
纯碱、石灰石、石英(过量)
黏土
设备
水泥回转窑
教学过程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
1.相关反应
Si
物理性质
晶体硅:灰黑色固体、金属光泽熔点高、硬而脆
元素—非金属元素(应用化学课件)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 HClO → HClO3 → HClO4的氧化性依次减弱,由此可见氧化 性的强弱与氯元素在含氧酸中氧化数的高低没有直接的联 系,如HClO4中Cl的氧化数(+7)最高,而其氧化性在氯的 含氧酸中却最弱。
• 氯的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工业。次氯酸盐溶液有氧化性和 漂白作用。漂白粉是用氯气和消石灰作用制得的次氯酸钙、 氯化钙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
氮的含氧酸及其盐
• ⑵硝酸及其盐 • 上述三种分解方式都有氧气放出,高温时硝酸盐是很好的
供氧剂,常用于制造火药、焰火。硝酸铵热稳定性更差, 缓慢加热到200 ℃,分解为N2、O2和H2O,加热过猛可能 使硝酸铵发生爆炸,是硝铵炸药的主体。
• 知识点:含氧酸及含氧酸盐之六——氯的含氧酸 及其盐
• 单位: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 氯的含氧酸有:次氯酸(HClO)、亚氯酸(HClO2)、氯 酸(HClO3)、高氯酸(HClO4)四种,其中氯的氧化数分 别为+1、+3、+5、+7。在氯的各种含氧酸中,亚氯酸最不 稳定,容易歧化,常见的含氧酸是HClO、HClO3、HClO4, 这些含氧酸及其盐的化学性质变化规律很特别:
• 漂白粉是廉价的漂白剂、消毒剂和杀菌剂。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 固体氯酸钾在高温下是强氧化剂,实验室用它制取氧气。
• KClO3与易燃物(如钽、硫磺、磷、有机物等)混合后,经 摩擦或撞击会爆炸,这一性质被用于制造炸药、焰火等。
• KClO4比较稳定,但与有机物接触时也容易着火,在610 ℃ 时熔化并发生分解。
稳定性较差,加热会分解。金属硝酸盐热分解方式,有如 下三种情况: • ①活泼金属(比Mg活泼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硝酸盐 分解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如:
化学--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金属的颜色和光泽
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少数金属呈其他颜色。例 如,金呈黄色,铜呈紫红色。 金属都是不透明的,块状或片状的金属具有金属 光泽;呈粉末状态时,除镁、铝等少数金属保持原有 的光泽外,一般金属都呈黑色或暗灰色。 (2)金属的延展性 一般来说,金属具有不同程度的延展性,可以抽成细 丝,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0.2μm;压成薄片,例如
2.氢氧化铝(铝酸) 氢氧化铝[A1(OH)3]是一种白色难溶的胶状 物质,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又有吸附色素的性 能。氢氧化铝凝胶在医药上也是一种良好的抗酸 药,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医用氢氧化铝俗 称胃舒平。 Al(OH)3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它的 碱性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 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使胃液酸度降低,起 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
(3)与酸的反应。铁能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 (4)与盐溶液的反应。铁也能与某些盐溶液发 生置换反应,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
4、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4.1、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氧化铝(Al2O3)是一种白色粉末,熔点 为2 050℃,不溶于水。天然产的无色氧化铝晶 体称为刚玉,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它耐高温, 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常被用来制成砂轮、 研磨纸或研磨石等。通常所说的蓝宝石和红宝石 就是混有少量不同氧化物杂质的刚玉,它们不但 可用做装饰品,而且还可用做精密仪器和手表的 轴承。人工高温烧结的氧化铝称为人造刚玉。
最薄的金箔只有0.1μm厚。 少数金属如锑、铋、锰等,性质较脆,延展性较差。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 特殊的颜色,这种现象称为焰色反应。
• 烟花制造的原理就是将不同金属的硝酸盐混 入火药中,爆轰过程中发生焰色反应,就可以 看到了缤纷的色彩。 • 利用焰色反应产生的特殊颜色,除了可以制 造焰火以外,还可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 在。
元素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网络图

元素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一、常见金属元素(Na 、Al 、Fe 、Cu )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 2Na + O 2 Na 2O 2(淡黄色)②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Na + 2H 2O = 2Na + + 2OH - + H 2↑ ③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Na 2O 2 + 2H 2O = 4Na + + 4OH -+ O 2↑ ④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⑤ 2NaCl +2 H 2O 2NaOH + H 2↑ + Cl 2↑(氯碱工业)2Cl - +2 H 2O 2OH - + H 2↑ + Cl 2↑⑥ Na 2CO 3 + H 2O +CO 2 = 2NaHCO 3 CO 3 2-+ H 2O +CO 2 = 2HCO 3- ⑦ 2NaClO + H 2O +CO 2 = Na 2CO 3+ HClO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 4Al + 3O 2 2Al 2O 3 2Al + Fe 2O 3 2Fe + Al 2O 3 ② 2Al + 2NaOH + 2H 2O = 2NaAlO 2 + 3H 2↑ 2Al +2OH - +2H 2O = 2AlO 2- +3H 2↑③ 2Al 2O 3 4Al+3O 2↑④ Al 2O 3+6HCl = 2AlCl 3+3H 2O Al 2O 3 + 6H + = 2Al 3+ + 3H 2O通电 通电 通电 点燃 高温⑤ 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H 2O Al 2O 3 + 2OH - = 2AlO 2- + H 2O ⑥ AlCl 3 +3NH 3·H 2O = Al(OH)3↓+ 3NH 4Cl Al 3+ + 3 NH 3·H 2O = Al(OH)3↓+ 3NH 4+ AlCl 3 +3Na OH = Al(OH)3↓+ 3NaCl Al 3+ + 3OH - = Al(OH)3↓ ⑦ Al(OH)3 + NaOH =NaAlO 2 +2 H 2O Al(OH)3 + OH - = AlO 2- +2H 2O ⑧ Al 3+ +3 AlO 2- +6H 2O = 4Al(OH)3↓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2019/8/17
11
§9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 ⑤稀有贵金属:铂、铱、锇、钌、铑、钯; • ⑥放射性稀有金属:钋、镭、锕系元素。
稀有元素常用于黑色和有色冶金工业以制造特种钢、超 硬合金和耐火合金等。在原子能工业、化学工业、电气工 业、电子管、半导体、超音速飞机、火箭、航天技术方面 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九章
§9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习内容
1、非金属元素元素性质的 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 合物的性质。
IA
1
1H
氢
2
3
4
5
6
准金属 非金属
2 He
IIIA IVA VA VIA VIIA 氦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硼 碳 氮氧 氟 氖
0.0314 0.046
0.00182 0.00125
0.00052 0.000072
2019/8/17
气体
CH4 Kr N2O H2 Xe
O3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
/%
0.00022 0.00012
0.00011 0.00029
0.0001 0.00015
0.00005 0.000003
0.0000087 0.000036
镧铈 镨 钕 钷 钐 铕 钆 铽镝 钬 铒 铥 镱 镥
89 Ac 90 Th 91 Pa 92 U 93 Np 94 Pu 95Am 96 Cm 97 Bk 98 Cf 99 Es 100 Fm 101Md 102No 103 Lr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1.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导电体和导热体。
金属的导电性是由于其内部原子间的电子迁移,形成了自由电子,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金属的导热性也是由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的迁移和传导。
此外,金属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以被拉伸成细丝或者压延成薄片。
金属的延展性和塑性与其晶体结构有关,金属的晶体结构呈“紧密堆积”的排列方式,使得原子之间有很多可移动的空间,从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
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具有一系列特有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活性以及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金属的活性通常表现为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例如金属和氧气、卤素、水等发生化学反应。
不同金属的活性也不同,一般来说,金属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下方的元素活性较大,而位于右上方的元素活性较小。
金属通常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金属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具有还原性,可以参与还原反应。
二、金属的提取和制备1. 金属的提取金属的提取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冶炼法,另一种是电解法。
冶炼法主要针对于较活泼的金属,通过加热矿石和还原剂,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电解法主要用于提取贵金属和稀有金属,通过在电解槽中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
在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 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例如焊接、熔炼、粉末冶金等。
焊接是一种利用热能和压力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工艺,常用于制造各种结构和设备;熔炼是将金属加热至熔点,然后铸造成所需要的形状;粉末冶金是一种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金属和金属合金的工艺,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粉末的大小和成分比例,以获得理想的金属制品。
三、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1. 铁及其化合物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可塑性。
铁的化合物有氧化铁、铁矿石等,氧化铁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油漆颜料生产中。
铁还可以与碳和其他元素形成不同种类的合金,如碳钢、不锈钢等,这些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腐蚀抗性,在工业和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 SO4氧化等等。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组成和酸性。
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知识点

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知识点一、金属元素及其特性金属元素是周期表中位于左侧和中间部位的元素,它们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例如导电、导热、延展性和强度。
金属元素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为它们的价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并且它们通常具有低的离子化能和电子亲和能。
金属元素也具有较高的反射能力和化学活性,这意味着它们容易和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失去其外层电子。
这些外层电子形成金属离子,并与其它原子形成强大的金属键。
金属之间的金属键使得它们能在晶体中形成密集的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惰性较高。
三、金属的物理性质由于金属元素在固态中具有密集的结构,它们通常具有高硬度、高密度和高熔点。
金属通常表现为固态、液态或者气态状态。
金属的晶体结构可以是立方体、六方尖晶石或者体心立方体,但是绝大部分的金属都是立方体结构。
四、金属的电化学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的反应通常是产生离子化合物的过程。
例如金属可以通过将输电电线浸入盐水中产生电化学反应,这是因为金属的离子会被水的离子包围,并且它们会与水的高电离度成分进行化学反应。
这会产生氢气和金属的离子化合物。
五、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属元素重新获得其外层电子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金属界面会产生氧化物,锈或其他类型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金属的腐蚀和退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通常被认为是还原剂。
六、金属离子的化学性质金属离子是金属化合物的核心成分,并且在很多工业和化学反应中都有广泛应用。
其中一些离子特别有用,例如铁离子、铜离子和锌离子。
金属离子在实验室中也可以产生一些有意义的作用,例如它们可以作为化学催化剂、反应物或者化合物催化剂的中介物。
此外,金属离子也可以作为铈试剂、分析试剂或者光催化剂等方面使用。
七、常见金属化合物1.氧化物氧化物是由氧原子和其它元素原子所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一、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重要方程式自我梳理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重要方程式自我梳理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重要方程式自我梳理
4.铜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重要方程式自我梳理
二、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
1.碳、硅及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重要方程式自我梳理
2.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重要方程式自我梳理3.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重要方程式自我梳理
4.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重要方程式自我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