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1.马致远散曲二首

合集下载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1马致远散曲二首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1马致远散曲二首

21马致远散曲二首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普照寺院内西南方向。

朱红色的大门两侧,黑色的高高门柱上由中国楹联学会理事、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朱惠民撰联并书写的对联:七百年面目全非不复存古道西风瘦马;十万里江山大变尚容有小桥流水人家。

对联把马致远的代表作巧妙地融入,七百年前的风景仿佛依然在目,七百年的时光恍若一瞬,呼啦啦翻开的历史画页中,新时代祖国日新月异的大好河山静然呈现眼前,怀想与沉思中,马致远向我们静静走来。

美字体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赏美文闲看马致远的情怀王永利提起马致远,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的《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杂剧是元人杂剧中优秀的作品。

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四大家”,是元代最有名的剧作家也是元杂剧辉煌时期的四个代表人物。

除了杂剧外,马致远的散曲小令“枯藤老树昏鸦,昭君受尽寂寞之苦。

可是有一天,皇帝无意走到这里,发现了绝代美人,终于宠幸了昭君。

两人爱得死去活来,一刻也分不开了。

甚至皇帝都不早朝了。

当皇帝想起点破的美人图,一怒之下要把毛延寿斩首,怪他没有早把绝代美人昭君献给皇帝。

毛延寿闻之携昭君完美的美人图逃跑了,投向了匈奴,把美人图献给了单于。

单于见到如此美人,也怦然心动。

之前他正找不到合适借口攻打中原。

现在正好以索要昭君为借口兴兵,逼汉元帝媾和。

面对匈奴犯境,满朝文武,束手无策。

昭君一个弱女子,以民族利益为重,为了不让民生涂炭,出塞和番。

匈奴兵退,交出了卖国贼毛延寿。

毛延寿被杀,得到了他卖国的可耻下场。

但是汉元帝思念昭君,肝肠寸断。

昭君也热爱着汉元帝,泪水涟涟。

在行至汉匈交界的黑江,昭君投江自杀了。

如此凄婉的爱情故事,如此凄婉的词句,怎能不打动人心呢?【课内挖掘】马致远更名明志马致远原名视远,元初在家乡就以好学聪明而小有名气。

为开拓自己的前程,欲离家远行。

临行前,他来到县城铁佛寺参拜铁佛。

东光的铁佛在远近颇具盛名,当时香火兴盛,寺里僧众甚多,尤其长老学问很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21马致远散曲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21马致远散曲二首

♦21 马致远散曲二首厂温馨晨读M鸡芦茅店耳,人迩扳桥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哲思品悟I实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威克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

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颈,脱口而出。

威克教授由此总结说:“横冲直撞总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隹句咀华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赏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一《孟子》赏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

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一《孟子》赏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赏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自主积累至愕观而如取.厚积而薄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视窗马致远(约1250—1321),名不详,字致远,号东篱。

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1+马致远散曲二首+Word版含答案.doc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1+马致远散曲二首+Word版含答案.doc

21马致远散曲二首课时训练21马致远散曲二首一、夯基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天霁:雨后天放晴。

B.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锦屏风:锦绣的屏风。

C.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图:版图,疆域。

D.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冢:坟墓。

答案:B解析:“锦屏风”比喻美丽的四围山峦。

2.名句默写。

(1)花村外,草店西, 。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2)马致远《【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中的“”句与《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马致远《【双调·拨不断】》中“, ”二句化用许浑《金陵怀古》“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答案:(1)晚霞明雨收天霁(2)四围山一竿残照里(3)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山市晴岚..(2)布衣..中答案:(1)雨后空中雾气。

(2)指没有官职的人。

二、延伸阅读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双调·蟾宫曲】叹世马致远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①婆娑②。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③他应笑我,孟光台④我待学他。

笑我如何?倒大⑤江湖,也避风波。

注①小宇:小屋子。

②婆娑:优美。

③严子陵:汉代隐士。

少有高名,与光武帝同学。

光武帝即位后思慕他,召至宫中,他却执意归隐。

④孟光台:指孟光举案齐眉之事。

台,指食案。

孟光,东汉文学家梁鸿之妻。

梁鸿与妻隐居霸陵山中,不仕。

⑤倒大:非常大。

(1)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曲词做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开篇“蹉跎”一词慨叹一事无成。

“醒时”“醉后”表现出作者痛苦的内心。

结尾一句,对不得用世的感慨进行自我奚落。

全曲以《叹世》为题,抒写了曲折的心态和情感变化历程,透露出作者对人生深深的失望和无奈。

解析:结合词句赏析作者的感情,一定要立足重点词句表现的感情倾向,有时还需联系诗词的题目、作者的身世、景物的描绘以及诗词后的注释等。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关汉卿散曲二首 优化演练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关汉卿散曲二首 优化演练

,学生用书)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

【双调·沉醉东风】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1.这首小令开首用“咫尺的”“霎时间”两个短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咫尺的”“霎时间”修饰的对象,可以看出是从距离和时间上分别描写的。

答案:小令的开头用“咫尺的”“霎时间”来形容别离之速和别离之苦,原来相守相对的人儿,一瞬间就天各一方,变成了孤单的两个,为下文写离别之景作了铺垫。

2.这首小令采用了怎样的手法?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女子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这首仅50字的短曲中,有细节刻画,有语言描写,有心理描写。

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

答案:这首小令采用了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既悲痛难舍又对人生充满信心的多情女主人公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3~4题。

【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关汉卿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

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

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

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锁春愁不放双飞燕。

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

高中语文 421 马致远散曲二首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421 马致远散曲二首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4-21 马致远散曲二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选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A.天霁.(jì)一竿.残照(ɡān)锦屏.风(pínɡ)B.帘栊.(lónɡ) 禾黍.(shǔ) 拨.不断(bō)C.楸.梧(qiū) 霸.业(bà) 千官冢.(zhǒnɡ)D.晴岚.(lán) 咫.(chī)尺雕栏玉砌.(qiè)解析D项“咫”读“zhǐ”,“砌”读“qì”。

答案D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布衣中,问英雄..(本曲指历代称王称霸的统治者)B.禾黍..高低六代宫(泛指农作物)C.锦.屏风..又添铺翠(指秀丽可人、光彩夺目的帘帷)D.楸梧远近千官冢.(指坟墓)解析C项锦屏风:比喻美丽的四围山峦。

答案 C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5分)A.马致远的代表作品是《汉宫秋》,他与关汉卿、白朴、乔吉并称“元曲四大家”。

B.寿阳曲、拨不断、一枝花、天净沙皆是曲牌名。

C.《[双调]拨不断》中“禾黍”两句是化用唐代诗人许浑《金陵怀古》中的名句。

D.《[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晚霞明雨收天霁”句表达了作者雨后初晴的欢欣喜悦心情。

解析A项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答案 A4.下列读法有误的一项是( )(5分)A.晚霞/明雨收/天霁B.四围山/一竿/残照里C.王图霸业/成何用D.楸梧远近/千官冢解析C项王图霸业成/何用?答案 C阅读与鉴赏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

(20分)[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

(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云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出了云、山的浑然一体。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聆听元曲21马致远散曲二首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聆听元曲21马致远散曲二首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1 马致远散曲二首(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法庭认为,张师傅因正当防卫而致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

B.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就住几十年的,甚至住了几辈子的。

C.这部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D.仿古建筑虽然也雕梁画栋、黄瓦红墙,但是缺少基本的古建筑常识,不伦不类,令人贻笑大方....,不宜提倡。

【答案】B【解析】B.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A.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此处望文生义。

C.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此处用错对象。

D.贻笑大方:指让内行笑话。

与前面的“令人”重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内走私牛肉的主要来源来自巴西、印度、美国等地,国内牛肉每千克售价达50元甚至更高。

B.不仅秋海棠是吸甲醛的好手,而且花、叶、茎、根均可入药,可治疗咽喉肿痛和胃溃疡等疾病。

C.规划浪费是建筑浪费之源,我国许多地方,任意扩规划、树地标、建广场,这样的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无法估计,也助长了各地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

D.某品牌汽车正式推出了全新智能车速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识别交通标识,主要是为了避免驾驶员不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超速。

【答案】C【解析】A.句式杂糅,可将“来自”改为“是”。

B.语序不当,把“不仅”放在“秋海棠”之后。

D.不合逻辑,把“不要”删去。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吃妈妈做的红焖肉。

每次还未做完,我们便都眼巴巴地望着那锅,闻着那肉香的味道,________。

A.等着妈妈从锅里把香气四溢的红焖肉盛出来端到桌上B.那香气四溢的红焖肉便在热切的等待中被妈妈盛出来端到桌上C.等着妈妈从锅里盛出来端到桌上的香气四溢的红焖肉D.等着那从锅里把香气四溢的红焖肉盛出来端到桌上的妈妈【答案】C【解析】按照叙述主语一致原则,可以先排除B项;而两个短语“望着那锅”“闻着那肉香的味道”,同为动宾结构,衔接句也应符合这一特点,据此,可以排除A项;另外,这段文字的叙述主体应为“红焖肉”,而D项中的叙述主体却偏移成了“妈妈”,不妥。

高中语文 第21课 马致远散曲二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 第21课 马致远散曲二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

第21课马致远散曲二首【名句积累】1.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

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

(《双调·寿阳曲》)2.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3.杨柳深深小院,夕阳淡淡啼鹃。

巷陌东风卖饧天。

(《中吕·红绣鞋》)4.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

(《汉宫秋》)5.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双调·夜行船】秋思》)6.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

(《南吕·金字经》)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天净沙】秋思》)8.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双调·夜行船】秋思》) 9.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

(《双调·夜行船》)10.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

(《【双调·夜行船】秋思》)【名篇赏析】【双调·寿阳曲】烟寺晚钟马致远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

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僧禅定?诗意:细细的炊烟袅袅上升,古寺里冷冷清清。

时近黄昏,拜佛的人已经离去,四周好寂静。

却顺着西风传过来三、四下傍晚的钟声,这怎么能叫我老和尚坐禅入定?赏析:这是马致远写的八景(八首)小令中的一首。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

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

此曲主要描绘古寺的幽静环境。

一、基础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元曲.曲.折曲.高和寡B.铺.翠当铺.铺.天盖地C.一场.场.合逢场.作戏D.恶.梦恶.心恶.贯满盈解析:A项,qǔ、qū、qǔ;B项,pū、pù、pū;C项,均读chǎnɡ;D项,è、ě、è。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1课-马致远散曲二--课件(共18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1课-马致远散曲二--课件(共18页)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以“潇湘 八景”为题写了八首小令,题目分别为:山市 晴岚、远浦帆归、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 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山 市晴岚》一曲所写的是山村傍晚的美丽风光: 雨过天晴,山村映照在落日余晖中;晚霞作衬, 雾气轻飏,四周群山像锦绣屏风般迷人;眼前 的草店与村落,与其他景象连成一体,构成一 幅和谐清新、恬静秀丽的“山市晴岚图”。马 致远少时迷恋功名利禄,因不遂心愿而退居老 家,他愤世嫉俗,有消极避世的情绪,写景中 透出隐逸的情致。
1.山.市.晴.岚. 2.晚霞明雨收天霁. 3.布.衣.中,问英.雄. 4.王图.霸__山__中__小__镇__ 晴岚:_雨__后__空__中__雾__气___ 霁:_雨__后__天__晴___ 布衣:_指__没__有__官__职__的__人___ 英雄:_指__历__代__称__王__称__霸__的__统__治__者_ 图:__版__图__,__疆__域__ 业:__功__业__ 用:__用__处__ 冢:_坟__墓___
[悟情感] 4.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这首散曲通过描绘一幅色彩绚丽、景 色秀美、充满生机的山间暮景,表达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小令《双调·拨不断》,思考并回 答问题。
[赏形象] 5.“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这
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提示:描写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景象:昔日 繁华的六代宫殿,如今满目禾黍,且千官的 坟墓都长满了楸梧。
并简要分析。
提示:“明”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雨后晚晴给 人的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为下文的描写做 铺垫,同时也成为下文描写的中心。
[析技巧] 3.这首曲子是怎样体现画的特点的?
提示:①除重点写“晴岚”之外,曲中还写 了花村、草店、晚霞、山色等。这些景色共 同构成一幅井然有序、恬静清新的“山市晴 岚”图。②景物层次分明,色彩富于变化。 由花村、草店写到山、天边,由近而远,具 有层次感;色彩着金铺绿,鲜明亮丽。这种 意境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马致远散曲二首“俯不祚于人”?2012年第10期的《银潮》上,有篇短文《“还债奶奶”彰显诚信力量》,赞扬了一位八旬老人替因病去世的儿子还债的事。

作者感慨地写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

‘还债奶奶’传递了一份感人至深、可敬可学的力量。

”文中的“不祚”,显然是“不怍”的误写。

怍与祚,都读作zuò,但不是一回事。

怍,本义指惭愧,作动词用时,指改变面色,“不怍”即不惭愧。

祚,本义指福、福运,作动词用时,指赐福、保佑、报答、报酬。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语出《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抬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上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对别人无愧。

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正江仁走近作者简介马致远(约1250—1321),名不详,字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

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

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

作品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作杂剧15种,今存7种。

散曲小令115,套数16,残套7。

有散曲辑本《东篱乐府》。

相关知识散曲散曲中最先产生的是小令,由小令而变成合调,再变而为套曲,小令就是民间流行的小调,经过文学的陶冶,变成为曲中的小令;由小令合调再进一步,将曲的形式再扩大其组织的,是谓套曲,通称为套数,亦名散套,也有称为大令的。

识记字音晴岚.(lán)天霁.(jì)霏.霏(fēi)楸梧..(qiū wú)官冢.(zhǒnɡ)禾黍.(shǔ)“隹”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鸟的样子。

本义是鸟。

“隹”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隹”的字大都与禽类有关,如“隼”“雏”“睢”“雕”等。

“隹”可作音符,如“锥”“推”“维”“谁”等。

【双调·寿阳曲】阅读《【双调·寿阳曲】》,回答下面的问题。

1.【鉴赏散曲的意境】这首小曲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答案:这首小曲所写的是山村傍晚的美丽风光:雨过天晴,山村映照在落日余晖中;晚霞作衬,雾气轻扬,四周群山像锦绣屏风般的迷人;眼前的草店与村落,与其他景象连成一体,构成一幅井然有序、和谐清新、恬静秀丽的“山市晴岚”图。

2.【鉴赏散曲的语言】此曲笔墨极为简练,但写景极为精炼传神,试结合“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外”和“西”,把视野放宽,不只是写“花村”和“草店”本身,而且写了更宽阔的自然风光。

“晚霞明”写山市上空景象——一片清新通明,霞光万丈。

“雨收天霁”紧扣题目“晴”字,写出明丽的晚霞并非一般之明丽,而是雨过天晴后的通明透丽。

3.【鉴赏散曲的情感】从作者所描绘的景物中,我们能体会诗人融会在曲词中的情感吗?答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描写体现了作者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生活的心态。

阅读《【双调·拨不断】》,回答下面的问题。

1.【鉴赏散曲的意境】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两句描绘的景象。

答案:过去繁华的帝王之都现在是一片荒烟蔓草,许多宫殿的废墟上野草青青,远处苍郁的楸树和梧桐之下都是那些达官贵人的坟地。

2.【鉴赏散曲的情感】(1)你如何评价“王图霸业成何用”所体现的观点?(2)这首曲中“一场恶梦”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答案:(1)称王称霸、建功立业有什么用处?如果单从这一句看,显然有虚无甚至消极的情调,不过,从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心态看,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对现实的否定。

(2)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称王称霸者王图霸业的否定,婉约地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失落心情。

3.【鉴赏散曲的技巧】(1)从写景与抒情的角度看,这首小曲是怎样将写景与抒情交融在一起的?(2)咏史讽今是马致远散曲的一大特色。

说说这首曲子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叹世情坏。

答案:(1)这首小曲一、二、三、六句抒情,四、五句写景,用景物的衰败萧条来证明自己“王图霸业成何用”的观点。

(2)借古讽今,今昔对照,直抒胸臆。

这首小令以前朝历史为见证,否定功名霸业,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一、基础训练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马致远的代表作品是《汉宫秋》,他与关汉卿、白朴、乔吉并称“元曲四大家”。

B.寿阳曲、拨不断、一枝花、天净沙皆是曲牌名。

C.《【双调·拨不断】》中“禾黍”两句是化用唐代诗人许浑《金陵怀古》中的名句。

D.《【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晚霞明雨收天霁”句表达了作者雨后初晴的欢欣喜悦心情。

解析:A项,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二、课外阅读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寿阳曲】马致远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欲灭。

(1)曲子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心理?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曲子的前两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1)最后两句表现女主人公欲吹灯又不忍,不吹又于心难平的矛盾心理和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

这样结尾蕴藉含蓄,意味深长。

(2)曲子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凄凉暗淡的画面,写景是为了抒情,表现女主人公辗转难眠、愁苦难耐的心理。

景物增添了她心灵上的阴影,使她更加烦躁不安。

3.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回答问题。

【双调·蟾宫曲】叹世马致远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①。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②他应笑我,孟光台③我待学他。

笑我如何?倒大④江湖,也避风波。

注:①小宇:小屋子。

婆娑:优美。

②严子陵:汉代隐士。

少有高名,与光武帝同学。

光武帝即位后思慕他,召至宫中,他却执意归隐。

③孟光台:指孟光举案齐眉之事。

台,指食案。

孟光,东汉文学家梁鸿之妻。

梁鸿与妻隐居霸陵山中,不仕。

④倒大:非常大。

(1)这首元散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请简要分析本曲中反衬手法的运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1)开篇“蹉跎”一词慨叹一事无成。

“醒时”“醉后”表现出作者痛苦的内心。

结尾一句,对不入世进行反讽。

全曲以“叹世”为题,抒写了曲折的心态和情感变化历程,透露出作者对于人生深深的失望和无奈。

(2)以“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池塘”等事物表明景物的优美、恬静,以此反衬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严子陵”“孟光”两个典故,令作者孤独的心灵在历史深处找到知音,但又有一定的自我奚落、调侃之意,运用古代贤者的形象反衬出作者失意落魄的处境。

4.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马致远鱼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1)开篇“鱼灯暗”中的“暗”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这两句是怎样表现“心碎”的,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1)“暗”字,写出了夜晚中鱼灯的昏黄暗淡,巧妙地体现了题目中“夜”的特点,同时,以“暗”字开篇,为全曲奠定了暗淡感伤的氛围。

(2)第一句是叙写离人之状,间接表现离人之苦。

第二句直接抒发离人之情(直抒胸臆)。

“孤舟五更家万里”,中的“孤舟”是暗写离人的孤单和孤苦,“五更”言夜之深,“万里”则言离家之远。

这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出了离人在深夜的孤独寂寞之感,是间接表现“心碎”;“是离人几行清泪”,是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抒发思家的痛苦,是“心碎”的具体情状。

三、语言运用5.苏轼、关汉卿、鲁迅、徐志摩、舒婷、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或诗人,请你仿照例句,为其中一位写一段话,表现他们在文学上的重要成就和意义。

要求语言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字数不少于40字。

示例:汤显祖:一部《牡丹亭》,一首青春的乐章,一曲真情的颂歌。

你彰显人性,反对束缚;你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戏曲作家,美的守护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鲁迅:一部《阿Q正传》,一曲灵魂的哀歌,一段混乱的岁月。

你反思人性,重塑国魂,你是世人公认的杰出的文化巨匠,思想的火炬手!6.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

金庸小说艺术上的成功,得力于戏剧、电影者尤多。

戏剧和电影方面的实践,对他的小说创作很有影响。

如果说其小说场面和人物调度的舞台化来源于戏剧的话,那么笔墨描写的视觉化、场景组接的蒙太奇化等则得力于电影。

金庸在小说中运用戏剧技巧,形态多样;至于将电影技巧引进小说,更构成了金庸作品艺术上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金庸小说艺术戏剧电影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