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横而不奸恶大俗而见谐趣_论_红楼梦_中的薛蟠形象
论《红楼梦》中薛蟠形象的悲剧性

论《红楼梦》中薛蟠形象的悲剧性作者:林晨晨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10期内容摘要:虽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薛蟠着墨不多,但成功地塑造了薛蟠这一丰满的形象。
薛蟠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满,是一个横行霸道的仕宦子弟又是一个悲剧形象。
他拥有人性善的一面,是一个孝子、慈兄、义友,同时又包含了人性的丑陋面,是一个顽童、负心汉、凶手。
他生于豪门世家却被宠溺养成骄纵的性格,混迹封建特权社会却不被“同道中人”认可,用情之真却难以持久导致他的心灵空虚压抑。
如此种种冲突而又互存的性格,汇集在他身上,造成了他的悲剧性,致使他的人生成了一个孤岛。
关键词:《红楼梦》薛蟠形象悲剧性初读《红楼梦》时,薛蟠一般给人都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纨绔子弟的形象,但是细读下来会发现曹雪芹塑造人物性格时绝对不只是依据脸谱化的好坏之分,而是着力塑造丰满的立体的人物形象。
蒋勋曾经说过:“《红楼梦》是一部最像镜子的小说。
”这表达了曹雪芹在塑造人物时并不掺杂自己的爱憎,而是如实表现薛蟠性格多面性。
薛蟠从小被家里宠溺,养成骄纵的性格,酒色财气无所不包,但他也有一些人性的闪光点。
如对母亲孝顺,对朋友义气,对妹妹疼爱等等优点。
薛蟠作为一个生于家族末世的公子哥,他成长环境、社会交际圈、情感世界充斥着悲剧性,下面将在正文中将一一讨论。
一.薛蟠成长环境的悲剧性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他生长环境有关。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李辰东先生在《红楼梦研究》中说过:“性格的养成,以写实主义者曹雪芹看来,不是天生而是由于环境。
环境的不同性格也随之而异。
黛玉幼丧双亲,孤苦伶仃地寄居贾府,贾母等待她虽好,但终非己家…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
恐被人耻笑了去。
‟”与林黛玉一样,薛蟠也是《红楼梦》中环境影响性格的典型例子。
《红楼梦》第四回对薛蟠的成长环境做了介绍:“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书香继世之家。
分析薛蟠这一人物形象

分析薛蟠这一人物形象薛蟠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贾母的侄子,也是贾府公子中最为活泼、狂野的一个。
薛蟠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个性和行为在整个小说中起到了一种独特的角色作用。
首先,薛蟠的形象是一个充满活力、随性而生动的人物。
他被描绘为一个爱玩爱闹的年轻人,总是充满了活力和精力。
他喜欢在花园中追逐蜻蜓,喜欢在洞庭湖畔垂钓,而且他经常成为各种玩笑的目标,比如被贾政和贾赦追着打,或者被贾母和贾政体罚。
他的形象给人以快乐和活泼的印象,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其次,薛蟠也是一个孩子气的人物。
他在行为上常常展现出一种幼稚的一面,比如他坐在宝玉的脖子上和他玩耍,或者他喜欢拿着镜子看自己的脸,这些都体现了他天真的一面。
尽管薛蟠在年龄上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但在心态上却仍然像一个孩子一样。
这一孩子气的形象与其他贾府公子的世故和聪明形成对比,使得薛蟠显得更为可爱和可亲。
然而,薛蟠的形象也有一定的阴暗面。
他爱玩乱搞,常常做出一些无所顾忌的事情,比如他曾经尾随金荣去寻找香菱,结果导致了香菱的悲剧。
他凭借自己的身份和权势肆意妄为,无视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这种行为既让人感到他的自私和无理性,也让人感到他可能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危险。
最后,薛蟠的形象也暗示了贾府整体家族的衰落。
虽然他的孩子气让人觉得可爱,但也反映了贾府这个世袭家族的虚弱。
薛蟠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缺乏家族的文化传承,这使得他成为了贾府家族价值观念的缺失者。
他是那个腐朽家族的产物,也是那个腐朽时代的缩影。
综上所述,薛蟠是《红楼梦》中一个充满活力、随性而生动的人物形象。
他独特的个性和行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整个贾府家族的衰败和腐朽,在小说中起到了一种独特的角色作用。
尽管薛蟠是一个有缺陷的角色,但他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故事线索,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推荐】薛蟠的人物形象分析-范文word版 (2页)

【推荐】薛蟠的人物形象分析-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薛蟠的人物形象分析薛蟠是《红楼梦》中的配角之一,薛家之人,是金陵十二钗中的薛宝钗的亲哥哥。
薛蟠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薛母对其极为疼爱。
受尽溺爱的薛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被养成了纨绔性子。
虽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
整日里不管世事,不知上进只知道游山玩水,斗鸡走马,是纨绔子弟的典型。
他恣意纵横,骄横跋扈,沉溺色欲,甚至为此打死过人。
薛蟠的妾室是香菱,原名为甄英莲,香菱是薛蟠强买来的。
香菱幼时被拐,长大好,拐子见其姿色不凡,便哄着她将自己卖了,给”爹爹“还债。
那拐子在先应了冯渊后,又将香菱再卖给了薛蟠。
薛蟠在打了那拐子之后,为了得到香菱,招来众奴仆,将冯渊往死里打。
还不等冯家人将其抬回家,便死在了路上,如此才得了香菱为妾。
此事不好掩盖,为避祸,便趁着薛宝钗进京待选的机会,与薛姨妈一起到了荣国府。
后来被夏家金桂的颜色吸引,娶了夏金桂为妻,在四大家族衰落的情况下,不敢休弃泼辣的夏金桂。
薛蟠是个好色之人,只见他为了香菱,而命人将冯渊打死便可看出一二。
而后来他到了荣国府,与宝玉一起去家塾,却是打着上学的名号,内里满足自己的私欲。
那个时候的薛蟠,对女人已经玩腻了,于是便其了龙阳之兴,通过贾瑞的帮助,在家塾中,大肆结交契弟,比如香怜。
后来更是在一次宴会中,看上了柳湘莲。
并且误以为他是风月之子,言语浪荡,肆意侮辱柳湘莲。
柳湘莲是个冷郎,素有侠气,得此侮辱,哪里能忍受,便哄着薛蟠去了僻静处,将他打了一顿。
薛蟠是个骄蛮的主,是个仗势欺人的呆子。
心直口快,毫无心机。
在强抢香菱那一截,因为意气用事,让奴仆将冯渊狠揍了一顿。
但想来他最初并不想将冯渊打死,只不过手下下手没有轻重,才得了这么一个情况。
而在宝玉挨打那回,薛姨妈和薛宝钗都认为是他告的密,他气急败坏,说的话,全是实在在的大实话。
风云人物-薛蟠是谁?薛蟠人物形象分析

风云人物-薛蟠是谁?薛蟠人物形象分析薛蟠是《红楼梦》中的配角之一,薛家之人,是金陵十二钗中的薛宝钗的亲哥哥。
薛蟠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薛母对其极为疼爱。
受尽溺爱的薛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被养成了纨绔性子。
虽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
整日里不管世事,不知上进只知道游山玩水,斗鸡走马,是纨绔子弟的典型。
他恣意纵横,骄横跋扈,沉溺色欲,甚至为此打死过人。
薛蟠的妾室是香菱,原名为甄英莲,香菱是薛蟠强买来的。
香菱幼时被拐,长大好,拐子见其姿色不凡,便哄着她将自己卖了,给”爹爹“还债。
那拐子在先应了冯渊后,又将香菱再卖给了薛蟠。
薛蟠在打了那拐子之后,为了得到香菱,招来众奴仆,将冯渊往死里打。
还不等冯家人将其抬回家,便死在了路上,如此才得了香菱为妾。
此事不好掩盖,为避祸,便趁着薛宝钗进京待选的机会,与薛姨妈一起到了荣国府。
后来被夏家金桂的颜色吸引,娶了夏金桂为妻,在四大家族衰落的情况下,不敢休弃泼辣的夏金桂。
薛蟠是个好色之人,只见他为了香菱,而命人将冯渊打死便可看出一二。
而后来他到了荣国府,与宝玉一起去家塾,却是打着上学的名号,内里满足自己的私欲。
那个时候的薛蟠,玩女人已经玩腻了,于是便其了龙阳之兴,通过贾瑞的帮助,在家塾中,大肆结交契弟,比如香怜。
后来更是在一次宴会中,看上了柳湘莲。
并且误以为他是风月之子,言语浪荡,肆意侮辱柳湘莲。
柳湘莲是个冷郎,素有侠气,得此侮辱,哪里能忍受,便哄着薛蟠去了僻静处,将他打了一顿。
薛蟠是个骄蛮的主,是个仗势欺人的呆子。
心直口快,毫无心机。
在强抢香菱那一截,因为意气用事,让奴仆将冯渊狠揍了一顿。
但想来他最初并不想将冯渊打死,只不过手下下手没有轻重,才得了这么一个情况。
而在宝玉挨打那回,薛姨妈和薛宝钗都认为是他告的密,他气急败坏,说的话,全是实在在的大实话。
”谁这样编派我!我把那囚攮的牙敲了!分明为打了宝玉,没的献勤儿,拿我做幌子!难道宝玉是天王?他父亲打了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既拉上我也不怕,索性进去把宝玉打死了,我替他偿命,大家干净!‘一面嚷,一面找起一根门闩来就跑。
历史趣谈薛蟠是谁薛蟠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怎么的

历史趣谈薛蟠是谁薛蟠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怎么的薛蟠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是贾府的公子,贾政的长子,贾母的孙子,是一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
薛蟠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矛盾的。
从外貌上看,薛蟠身材高大健壮,相貌威武,英俊潇洒。
但他却有一颗淘气、顽皮的心,常常惹祸上身。
他对权势和财富没有太大的兴趣,喜欢以游手好闲的方式度日。
他是个懒散多情的人,吃喝玩乐成为他生活的主要内容。
薛蟠性格鲜明,有着豪放不羁的个性。
他不喜欢拘束的生活,常常逃离贾府的束缚,到外面去寻求自由。
他喜欢结交朋友,交际广阔,喜欢在酒楼茶肆中与人畅谈天地,表现出他非凡的口才和幽默感。
他在人际交往中擅长察言观色,善于琢磨别人的心理。
在他眼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利益上的,他经常使用手段来获取别人的好处。
然而,薛蟠的豪放个性也暴露出他的浅薄和缺乏责任感。
他虽然对近亲的女性关系并不那么在意,但却贪图自己的私欲,不顾及对方的感受。
他与贾母的养女平儿交往,后来为了逃避责任而将她推给了别人。
这种行为表明了他自私自利的一面,无视了别人的感受,只追求自己的享受。
薛蟠在《红楼梦》中的形象也有着深厚的家族背景。
他是贾府的公子,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享受着贾府的荣华富贵。
然而,他对这些财富没有太多的欲望,也没有学会如何管理财富,导致日渐衰落的贾府面临破产的危机。
他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下的贵族阶层的堕落和衰败。
总的来说,薛蟠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
他虽然具备英俊潇洒、口才优秀等优点,但他的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以及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也暴露出他的浅薄和不成熟。
他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子弟形象,凸显了封建社会的虚浮和堕落。
弄性尚气地胡闹,虚伪与单纯的比照——论《红楼梦》中薛潘形象及其文本功用

弄性尚气地胡闹,虚伪与单纯的比照
论 《 红楼梦 》中薛潘形象及其文本 功用
蔡 睿 ( 西 A - 学 院 文 学 院 陕 西 汉 中 7 3 0 陕 T - 20 0)
摘 要 :在 悲金 悼 玉的红楼世 界 里 ,赞誉 的 焦点总是 投射在 所谓 惊 ” 的丑 恶 ,而 是 要 我 们 注 意 那 些 与 薛 蟠 恰 好 相 反 的 “ 义 君 仁 的仁 义厚 德者身上。而被指认 为奸 邪淫恶的 “ 呆霸王” ,其 实才是 曹 子 ”们 或者 是 那 些公 认 的贤 良楷 模 们 ,抑 或是 这 个群 体 背后 的整 公 用来意释其主题思 想的另一维度的人物 。本 文 旨在通过论证 薛蟠 纯 个作 伪 与败 朽 的社会 。 真 、胡 闹 、 少 年 意 气 的 个 象 ,说 明 其 并 非 曾 公 本 意 要 塑 造 的 大 奸 大 恶 。 与 所 谓 正 经 人 的 对 比 突 显 出他 才 是 这 个 时代 里 未 经 调 教 与 雕 琢 的 文 起弄 性 尚气 ,但他 并 非所 谓 的大 奸 大恶 。他 的所作 所 为都 “ 清白”人 。通过他外显 的鄙俗 与胡 闹而 内隐的单 纯与性情的 比照 来 只是 其 少年 轻 狂 的血 气未 定 , 以及 家 富母 宠 ,从 小失 恃而 对 外 围 反 衬整个社会的虚伪矫饰与老辣做作 。 世 界 的懵 懂 。一 直生 活在 母 亲 的依 护下 ,同 时也 生活 在 以财 富 为 关键 词 : 薛蟠 ;形 象 ; 单 纯 ;文 本 功 用 依托 的男 性主 体 ( 爱 )缺 失 的世 界里 。所 以 ,他 既带有 女 性 慈 父
由金 陵 书 信 引 出 ,再 到 “ 官 符 ”展 开 , 薛 蟠 的 出 场 比王 护 熙风 更加 风 光放 肆 ,人 还 没有 出现 ,其 自认 的小 事却 早 已动 容 于 宁 荣深 闺 ,也 早就 患 危于 应 天老 爷 命运 。他 的 出现 是在 别 人 的轰 动 中若无 其 事 地展 开 的 ,他 带给 人 们 的是 一 出场 的震 撼 与情 感 晕 轮 ,也 给人 们 留下 了表 层 的仗 势 欺 众 、矫 淫无 耻 的 印象 。他 成 了 大 观 园 中甚 至众 多 读者 心 中 不言 而 喻 的天 下 第一 弄性 尚气之 人 。 然 而 , 当 我 们 拨 开 缠 绕在 薛 蟠 身 上 那 些 令 人 顿 足 咋 舌 的 表 象 之 后 ,才 发现 他 不过 是在 整 个 红楼 中 “ 窜 下跳 ”极不 安 分地 惹 人 上 眼球 、遭 人 贬 诋 的孩 子而 已,而 真 正 的矫 淫虞 诈 者却 虚 伪地 蛰 伏 在 人 们焦 点 的 边缘 。薛蟠 这个 “ 与天 公 试 比高 ”的血 气 少年 , 欲 却一 脸 天真 地 学着 征 服 ,可他 的征 服却 不 过 是孩 童般 对 世 界 的胡 闹 。他 想在 年 轻 的争 强好 胜 与孩 子 气十 足 的 富家 子 弟 的交 际 中 , 非常 意气 风 发 地做 … 个 令 人 崇拜 的孩子 王 ,这 所 有 的一 切 都只 是 一 为 了满足 他 年 轻 的虚 荣和 不 成熟 的 好奇 心 , 而并 非像 其 他人 一 样 暗藏 心机 地 进 行表 面上 一 甲 如镜 而 内部 波 涛汹 涌 的利 欲 攻歼 。曹 公 ,可 谓用 心 良苦 ,他 让 我 们注 意 的不 是 薛蟠 每 一 次都 “ 石破 天
红楼梦第四十六章意义探讨

红楼梦第四十六章意义探讨
在《红楼梦》第四十六章中,薛蟠惹了祸,被刘姥姥所骂,随后又
被众人嘲笑。
这一章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展现了薛蟠的丑态,更是对
于人性的一种深刻探讨。
首先,这一章节揭示了人性中的虚荣和嫉妒情感。
薛蟠因为年少轻狂,贪玩不学,自以为是,因而得到家庭和朋友的宠爱,具有一定的
社会地位。
而在刘姥姥的评价中,却尽皆抨击:薛蟠没有正经事业,
耗尽家底,身份地位虚浮,非常贪心傲慢。
刘姥姥在直言不讳地指出
薛蟠的错误之时,其他人的态度也和她类似,表明人性中在底层之人
中同样存在着相互之间的虚荣嫉妒。
其次,这一章亦呈现出后宫中宠妃之傲视群芳。
在这个场合,薛蟠
的哥哥、表妹们尽皆无言,只有宝玉之一人和大观中娘娘给予建议。
后宫内嫔妃互相排斥,诸多宠妃更是以自己为中心,尤其是薛宝钗,
明显高傲自大,不把他人放在眼里。
这种现象展现了人性中的贪婪和
自由,以及人在得到表面权利时所表现出的压迫。
最后,这一章的意义还在于揭示人性中的善恶较量。
薛蟠之所以被
人嘲笑和骂,是因为他善待的人很少,而他所做的事情也很少有善良
的成分。
刘姥姥所代表的良善之声,在这个场合显得尤为强烈,人性
中善与恶的旗帜捍卫了一点人间正义的存在。
总之,《红楼梦》第四十六章通过对于人性中的虚荣、嫉妒、傲视、贪婪、自由和善恶较量等方面的刻画,趣味和深刻地展现了后宫生活
的内涵,展示了一个世界观,这是这个古典巨著中的一部分。
历史趣谈薛蟠是谁薛蟠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怎么的

历史趣谈薛蟠是谁薛蟠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怎么的薛蟠是《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贾府的少爷,也是贾母的宠孙子。
薛蟠的人物形象充满了许多有趣的特点和性格。
首先,薛蟠是一个极度自负和自信的人。
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从小被众人宠爱,因此他养成了一种傲慢和自大的性格。
他经常自诩自己的出色和富有,自视甚高,并常常通过炫耀和夸耀来凸显自己的地位和才华。
他喜欢在人前展现自己的风采,不愿接受他人的批评或质疑。
其次,薛蟠也是一个极端浪漫和多情的人。
他对女性非常感兴趣,常常追求各种美丽的女子。
他在家中和外面都有很多的情人,甚至与贾宝玉有着相同的喜好,这也是年轻少爷苟且偷安的常态。
但他的追求方式往往是盲目和草率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地考虑对方的身份和个性,只是简单地迷恋于对方的外貌和社会地位。
此外,薛蟠还具有一定的机智和聪明才智。
他能够在许多时刻以自己的才华和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并快速应对各种困境和难题。
他虽然读书不多,但却有着过人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和利用自己的优势。
然而,薛蟠也是一个缺乏责任心和纪律性的人。
他对待学业和事业缺乏专注和毅力,经常懒散和消极对待,此外,他一直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对贾府家族的事务不感兴趣,也不愿为家族付出任何努力和奉献,只追求享受和快乐的生活。
总体来说,薛蟠是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有着独特的性格和特点。
他融合了自负、浪漫、聪明和不负责任等多种特质,同时也具备了年轻人的懵懂和迷茫。
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正是这些缺点塑造了他丰富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对他既有爱又有恨。
薛蟠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和价值观。
他出身富贵,由于家族的地位和财富,他不需要为生计而劳苦,从而使得他过于放纵和自我陶醉。
这种放纵和自我中心的行为,也代表了一部分社会上的富二代或者贵族后代的生活态度。
薛蟠的善良和机智,也是对富二代的一种觉醒和启示,他实际上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与价值,寻找自己的未来与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03-31作者简介:宋子俊(1946 ),男,甘肃兰州市人,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
骄横而不奸恶 大俗而见谐趣论 红楼梦 中的薛蟠形象宋子俊(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兰州 730070)摘 要:人物创造,是 红楼梦 创作成就的主要标志。
作者笔下的几百个人物形象,至少有几十、乃至上百个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形象。
其中大部分为女性。
男性人物除贾宝玉外,大多花笔墨较少,然亦不乏成功的典型形象,而薛蟠即是其中之一。
但历来论者甚少,似乎对其不屑一顾。
其实,笔者认为,此人也是曹雪芹精心设计、细致刻画,塑造最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是书中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现实丑与艺术美高度统一的艺术典型。
关键词:薛蟠;共性与个性;现实丑与艺术美;艺术典型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04)06-044-04一、薛蟠性格及其内涵剖析提起薛蟠,给人们的印象通常是恶、俗、傻(呆)。
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表象感受。
如果我们细读、体味雪芹先生描写薛蟠的文字,就会多所收获,对其另有一番见识。
依笔者看来,这薛大哥并非一般的纨绔子弟,也有别于其它文学作品中的 恶人 形象。
先看小说中介绍薛蟠的叙述性文字: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书香继业之家。
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她是独根独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
且家中有百万之富。
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
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龙;今年方十有五岁,性情奢侈,言语傲慢。
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
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
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
(第四回)从中我们得知薛蟠的一些基本情形:出身官宦,身为皇商;单根独苗,受母溺爱;不学无术,老大无成;性情放纵,恃富而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这些文字不仅向读者初步介绍了薛公子的身世、性情、为人,同时也说明了其性格形成的家庭原因。
蒙古王府本 石头记 在此处有一条脂批云:非母溺爱,非家道殷实,非节度、荣国之至亲,则不能如此强霸。
富贵者其思之。
诚为确论。
窃以为,薛蟠性格有以下特征:富而骄。
如果把薛蟠其人的所作所为简单概括为一个 恶 字,其实并不准确。
实事求事地讲,薛蟠的所谓 恶 行(例如为争夺英莲,唆使手下豪奴打死冯渊,而自己没事人一般,一走了之等),其实是骄、是横。
且看小说中对薛蟠打人一节的叙写:这薛公子原是早已择定日子上京去的,头起身两日前,就偶然遇见这丫头,意欲买了就进京的,谁知闯出这事来。
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
谁料天下竟有这等不如意事,第二日他(拐子 笔者)偏卖与薛家。
若卖与第二个人还好,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 呆霸王 ,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
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 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同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这就是薛蟠打人(冯渊)抢人(英莲)的简单经过。
由此可知:事端由拐子先后将英莲卖与冯、薛二公子所起,薛、冯因此争夺英莲(应怜), 弄性尚气 的薛蟠岂肯甘拜下风,他倚仗财势,让手下人打死冯渊(逢冤),夺走英莲,而自己 没事人一般 只管起身长行,当是因富而骄、蛮横无理、恃强凌弱的表现,体现出 呆霸王 的典型性格。
他与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地痞流氓(例如 窦娥冤 中的张驴儿等)欺压良善,作恶多端,有一定差别。
贪而淫薛蟠性格很突出的一点是 贪 ,但并非贪财而是 贪色 。
他既贪女色,又好 男风 , 怜新弃旧 (第七十九44回)、 得陇望蜀 乃他的 天性 (第八十回)。
小说中对这方面有较多的描写(当然有实有虚,有正有侧)。
如书中第九回写他 自来王夫人住处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动了龙阳之兴。
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
谁想这学内就有好几个小学生,图了薛蟠的银钱吃穿,被哄上手的,也不消多记 ,其中有两个生得妩媚风流,外号叫 香怜 、 玉爱 ; 偏那薛蟠本是浮萍心性,今日爱东,明日爱西,近来又有了新朋友,把香、玉又丢开一边。
就连金荣亦是当日的好朋友,自有了香、玉二人,便弃了金荣。
后来,他又 为了秦钟,闹个天翻地覆。
(第三十三回宝钗语),为琪官(蒋玉菡)招惹事端,最后竟打柳湘莲的主意,被狠狠教训了一顿。
在家中他有了香菱,又娶了金桂,又见 金桂的丫环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地故意撩逗她 ,最后勾搭上手,并厌弃和暴打香菱,气得做母亲的薛姨妈大骂 骚狗也比你体面些 。
呆而真。
红楼梦 中,作者常以一字为书中人物定评,如回目中 贤袭人 、 俏平儿 、 醉金刚 、 痴女儿 、 冷郎君 、 勇晴雯 、 敏探春 、 时宝钗 、 慧紫娟 、 慈姨妈 、 憨湘云 、 呆香菱 、 酸凤姐 、 懦小姐 、 痴公子 等称谓。
在前八十回的回目中,雪芹先生称薛蟠为 呆霸王 。
据笔者理解,此处之 呆 ,乃呆傻、痴迷之意。
与 呆香菱 之 呆 意思相近。
据书中所写,香菱因学诗而呆傻、痴迷,而薛蟠则以贪恋美色而呆傻、痴迷。
最典型的例子是四十七回,回目是: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这里先引几段原文,再作分析。
因其中有柳湘莲,薛蟠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
又打听他最喜串戏,且串的都是生旦风月戏文,不免错会了意,误认他作了风月子弟,正要与他相交,恨没个引时,今日可巧遇见,竟觉无可不可。
那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
因他年纪又轻,生得又美,不知他身分的人,却误认作优伶一类。
不想酒后别人犹可,独薛蟠又犯了旧病。
薛蟠忽见他走出来,如得珍宝,忙趔趄着上来一把拉住,笑道: 我的兄弟,你往那里去了? 湘莲道: 走走就来。
薛蟠笑道: 好兄弟,你一去都没兴了,好好坐一坐,你就疼我了。
(此处靖本脂批云:呆子声口如闻。
)湘莲见如此不堪,心中又恨又愧,早生一计,便拉他到避人之处,笑道: 你真心和我好,假心和我好呢? 薛蟠听这话,喜得心痒难挠,乜斜着眼忙笑道: 好兄弟,你怎么问起我这话来?我要是假心,立刻死在眼前! 湘莲道: 我这下处在北门外头,你可舍得家,城外住一夜去? 薛蟠笑道: 有了你,我还要家做什么?接着,小说又写薛蟠不知是计,骑马前往约定地点相会没顿饭时工夫,只见薛蟠骑着一匹大马,远远地赶了来,张着嘴,瞪着眼,头似拨浪鼓一般不住左右乱瞧。
及至从湘莲马前过去,只顾望远处瞧,不曾留心近处,反踩过去了。
湘莲又是笑,又是恨,便也撒马随后赶过来。
之后柳湘莲对其一顿拳脚、马鞭,又逼薛蟠喝脏水。
此时的薛公子才 后悔自己不该误认了人。
待要挣扎起来,无奈遍身疼痛难禁 。
贾蓉带着小厮们寻踪问迹地直找出北门, 只见薛蟠衣衫零碎,面目肿破,没头没脸,遍身内外,滚得似个泥猪一般。
贾蓉心内已猜九分了,忙下马令人搀了出来,笑道: 薛大叔天天调情,今儿调到苇子坑里来了。
必定是龙王爷也爱上你风流,要你招附马去,你就碰到龙犄角上了! 薛蟠羞得恨没地缝儿钻进去。
从上述几段描写中,我们目睹了薛蟠目不识人,迷恋柳湘莲,想入非非的愚傻、痴呆状,以及自讨苦吃后的狼狈相,令人忍俊不禁。
应当看出,薛蟠所为虽然可恨,可耻,但其天性率真,憨直,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做,不虚假、不做作,没有心计,缺少城府,他只是倚财仗势,为所欲为,与其它文学作品中的奸恶之人大相径庭。
正如其妹薛宝钗所言 何曾见过我哥哥那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说什么的人呢! (第三十五回)正因如此,在 红楼梦 中称其为 呆霸王 、 薛大傻子 。
清代二知道人称其为 色中之冒失鬼 。
[1]俗而趣。
在 红楼梦 中,曹雪芹对薛蟠这一性格特征的描写亦十分突出。
特别是表现在语言方面,他既浅薄无知,粗俗下流,又滑稽可笑。
在这方面,书中所有人物,几乎都无法与其相比。
读他,不由人常常想起戏剧舞台上丑角的插科打诨。
例如第二十八回,写冯紫英请宝玉、薛蟠、蒋玉菡等人喝酒取乐。
酒席间,贾宝玉提出喝酒玩耍的 规矩 ,即 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
说完了,饮门杯。
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 云云。
薛蟠未等说完,先站起来拦道: 我不来,别算我。
这竟是捉弄我呢! 此处甲戌本脂批曰: 爽人爽语。
而一般读者也都会感受到不擅文墨的薛公子此地此时心虚着急的窘状。
之后薛蟠的言行,更令人绝倒。
作者对其工笔细描,层层皴染。
先是宝玉说女儿的悲、愁、喜、乐。
众人听了,都说有理,独薛蟠 扬脸摇头 说: 不好,该罚! 众人问其因,他竟说: 他说的我通不懂,怎么不该罚? 当宝玉又唱一曲后,大家齐声喝彩,又独有薛蟠说 无板 。
接着该冯紫英说、唱,继而是妓女云儿。
当云儿说 女儿悲,将来终身指靠谁 时,薛蟠叹道: 我的儿,有45你薛大爷在,你怕什么! 云儿又道: 女儿愁,妈妈打骂何时休! 薛蟠又道: 前儿我见了你妈,还吩咐他不叫他打你呢。
薛蟠的这两句插入语,活画出一个财大气粗,而又浅薄无知的纨绔子弟。
更为滑稽可笑的是后面薛蟠的表白,这里原文照录,奇文共赏:薛蟠道: 我可要说了:女儿悲 说了半日,不见说底下的。
冯紫英笑道: 悲什么?快说来。
薛蟠登时急得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说道: 女儿悲 又咳嗽了两声,说道: 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
薛蟠道: 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一个女儿嫁了汉子,要当忘(王)八,他(她)怎么不伤心呢? 众人笑得弯腰说道: 你说的狠(很)是,快说底下。
薛蟠瞪了一瞪眼,又说道: 女儿愁 说了这句,又不言语。
众人道: 怎么愁? 薛蟠道: 绣房中撺出个大马猴。
云儿笑道: 下两句越发难说了,我替你说罢。
薛蟠说: 胡说!当真我就没好的了!听我说罢: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
众人听了,都诧异道: 这句何其太韵? 薛蟠又道:女儿乐,一根鸡巴往里戳。
最后,薛蟠又为大家唱了一曲 一个蚊子哼哼哼 , 两个苍蝇嗡嗡嗡 。
当众人听了发怔,不明白这是什么曲儿时,薛蟠道: 爱听不听!这是新鲜曲儿,叫作哼哼韵。
你们要懒得听,连酒底都免了,我就不唱。
在八十回中,写薛蟠的笔墨时断时续。
且多为叙述文字,比较集中的描写约三、四处,此为最细致、最精彩的片断。
在这段文字中,薛公子的表现虽显得十分狼狈和粗俗不堪,但却给在场的酒友乃至小说读者增添不少情趣,获得强烈的审美快感,并对薛蟠其人产生一种可笑甚至可爱的审美感受。
这对作者刻画薛蟠骄(放纵、蛮横、不讲理),呆(头脑简单、愚昧呆傻),真(性情天真直率、不虚伪),俗(浅薄无知,庸俗),趣(滑稽可笑)的性格特征,都可谓是传神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