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微生物培训计划及记录

微生物培训计划及记录一、培训目的和意义微生物在生物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医疗健康、环境治理等方面。
因此,对微生物的研究和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提高员工对微生物的认识和了解,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本次微生物培训面向公司所有员工,尤其是从事生物学研究、食品加工、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的员工。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8月1日至8月10日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四、培训内容1.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介绍微生物的概念及其分类、特点等。
2. 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介绍食品加工中常见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乳酸菌等,以及它们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3. 微生物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介绍微生物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疫苗、抗生素等。
4.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介绍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包括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
5. 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技术介绍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技术,包括常规培养方法、PCR技术等。
6. 微生物的危害和预防介绍微生物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包括食品安全、医院感染控制等。
五、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对微生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讲解。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员们亲自动手培养和鉴定微生物,加深对微生物的认识。
3. 互动讨论:开展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让学员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共同学习。
六、培训考核1. 阶段测试:每天进行一次阶段测试,测试学员对当天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期末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期末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七、培训后的评估和总结1. 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以及对培训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
2. 培训总结:总结培训过程中的优缺点,为今后的培训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八、培训记录(具体培训记录见下表)日期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情况8月1日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理论讲解通过8月2日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实践操作通过8月3日微生物的应用理论讲解通过8月4日微生物的应用实践操作通过8月5日微生物的应用实践操作通过8月6日微生物的培养理论讲解通过8月7日微生物的培养实践操作通过8月8日微生物的危害理论讲解通过8月9日微生物的预防理论讲解通过8月10日期末考核考核测试通过经过10天的培训,学员们基本掌握了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应用和培养技术等知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大纲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大纲一、目录1、微生物是什么?(微生物基础)2、为什么要控制微生物?(危害)3、怎样控制微生物?1、微生物定义所谓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外形的一群低等的、原始的微小生物,如细菌。
(体型微小,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的结构,结构简单,有的具有细胞构造,有的甚至没有细胞构造,生长繁殖快,对物质具有非常强烈的转化作用;容易引起变异,以致微生物的种类特别繁多,并且新的种类还在不断产生;数量多,分布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以致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如土壤、空气、水以及人和动植物体上都有微生物生活或生存。
2、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是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个体最小的生物。
2.1结构简单:微生物多数是单细胞;2.2生长旺,繁殖快(大肠杆菌在它的适宜37~44°C之间,20~30分钟繁殖一代);2.3分布广.种类多(10万多种):自然界中到处都有,如水、空气、土壤等;2.4个体小:小于0.1mm。
肉眼不可见;2.5适应性强,易变异;2.6代谢强,转化快。
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来源水、空气、土壤、人和动植物3、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极为广泛,水中、高山、海底、荒漠、极地、空气等到处都生存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微生物。
3.1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它具备微生物正常发育所必须的一切条件;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土壤中含有适当的水分;大多数中性偏碱,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土壤中还含有气体,主要是CO2、O2和N2;温度变化不大(10-25°C)。
3.2水中的微生物水也是微生物存在的天然环境,水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污水、人畜排泄物及垃圾等。
水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因水源不同而异。
受到污染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适合微生物的生存。
静水中的微生物多,流水中的少;离岸近处微生物多,离岸远处少;经过大城市的河流,水受到污染,含有大量的粪便.并含有大量的致病菌。
员工基础培训5s-微生物基础

食品检测
微生物可用于检测食品中 的有害物质和细菌污染。
微生物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抗生素生产
微生物是抗生素的主要来 源,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 性疾病。
疫苗制备
一些疫苗是通过微生物发 酵和纯化得到的。
药物筛选
微生物可用于发现和筛选 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微生物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废水处理
土壤修复
微生物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无害的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建立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并执行卫生管理制度,规范员工 的卫生行为,确保微生物控制措施的 有效实施。
04 微生物在生产环境中的应 用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01
02
03
发酵食品
如酸奶、面包、啤酒等, 通过发酵过程,微生物将 原料转化为可食用的产品。
防腐
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证 食品安全。
。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检测 微生物的抗原或抗体。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利用DNA或RNA探针、PCR等 技术,检测微生物的基因序列 。
生物传感器法
利用生物传感器对微生物代谢 产物进行检测。
微生物的控制措施
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洁工作场所和设备,使用合适的消毒 剂进行消毒。
灭菌与除菌
对医疗器械、实验器材等物品进行灭菌或除 菌处理。
内复制。
真菌
多细胞微生物,形态各异,包 括霉菌、酵母菌等。
藻类
单细胞或多细胞水生微生物, 具有光合作用能力。
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与繁殖
微生物适应性强,可在各种环境 条件下生存,如土壤、水域、空
气等。
微生物繁殖方式多样,可通过无 性繁殖和有性繁殖进行快速繁殖。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5)质量控制与记录: 严格按清洁操作规程操作、做好清洁记录;
(6)包装、储存和运输 要有适宜的储存条件,防止储存过程质变或外界污 染,物料包装要密封; 进入洁净区的物料要脱包或消毒处理; 运输过程确保产品污染;
3.事后控制
检验结果偏差和 生产质量偏差调查处理
(1)质量调查; (2)污染菌种的判定; (3)污染产品处理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一、微生物的了解
1.微生物的定义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是肉眼看不见的,必须是用
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 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称微生物。
2.微生物的特点 数量多、分布广; 新陈代谢旺盛,繁殖速度快; 变异快、适应性强。
3.微生物的特殊性 能繁殖的活性细胞生物; 分布不均匀; 多数处于受损伤状态; 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白质、糖类、维生类、油脂等,因此,在条件适宜 时,所带的微生物易于繁殖而致使药材发生霉变。 原料贮存是增加或减少污染微生物存活率、增殖率 的重要环节。
(5) 包装材料 包装对药品的污染和保护都是十分重要的。优质的
包装材料能防止外来微生物的污染。但包装材料本 身污染微生物,却给被包装药品带来污染。包装材 料污染程度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成份和贮存有条件。
6.细菌的代谢产物
细菌在生长繁殖时,可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 有些代谢产物对人体有益,如:抗生素、维 生素等。有些则对人体有害,如:热原等。
二、微生物污染
1、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是空气和水的污染。 (1)空气 空气并不是微生物产生和生长的自然环境,没有细菌等微生
物生长所需要的足够的水分和可利用的养料,但由于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活动,使空气中存在某些微生物,包括一些病原 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白喉杆菌、金葡菌、流感病毒、麻疹 病毒等,可成为空气传播疾病的病原。同时部分细菌、酵母 菌及霉菌等微生物可附着于空气中的尘埃、飞沫上进入人体 或药品而引起疾病 和污染。 (2)水 水中微生物很多,无论地面水、地下水甚至雨水或雪水都含 有多种微生物 ,水中的微生物大部分来自土壤 ,98%的污 染是革兰氏阴性菌,也有其他微生物,如酵母菌、丝状真菌 和放线菌等。
2024年度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碳源
无机盐
提供微生物合成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 的碳素来源。
维持细胞渗透压、酸碱平衡及酶的活 性。
氮源
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含氮物 质。
2024/3/24
12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与生长条件
生长因子
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有 机物质。
2024/3/24
水分
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代谢反 应。
温度
影响微生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速 率和酶的活性。
定。
2024/3/24
22
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2024/3/24
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温度、湿度、pH值、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和繁殖。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可以改变环境的理化性质,如产生酸、碱、 气体等。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共生、竞争、寄生等相互作用关系,这些关系也 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20
05
微生物的生态与环境
2024/3/24
2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
分布广泛
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从土壤、 水体到空气,甚至岩石中都有它
们的存在。
物质循环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分解者 的角色,能够将动植物残体分解 为简单的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
维持生态平衡
微生物通过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 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
进化的分子基础
微生物的进化是基于遗传物质的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2024/3/24
进化的机制
进化的机制包括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 。
进化的规律
进化的规律包括物种的起源、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适应 性等。同时,微生物的进化也遵循着一些特殊的规律,如 水平基因转移等。
企业员工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讲解

2020/10/5
43
更衣
头发应完全包在帽子内
2020/10/5
44
洁净区更衣
不能配戴手表、首饰
2020/10/5
45
更衣
鞋套不能有破损
2020/10/5
46
定时或在任何关键操作前,应消毒手套
2020/10/5
47
填写批记录后,手套应消毒
2020/10/5
2020/10/5
洗手
35
洗手
第九步: 将手及手腕用水冲洗干净,最后才 可以用干净的手将干净的水龙头关 掉。
2020/10/5
36
第十步: 然后在烘手器
下吹干
2020/10/5
洗手
37
洗手手的细菌对照实验
2020/10/5
38
未洗的手
漂洗的手 (只用清水)
2020/10/5
39
洗净的手 洗净的手 (用皂液) (用消毒剂)
人员卫生和微生物 基础知识培训
一、第二十九条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版
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 训,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 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 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2020/10/5
2
一、第二十条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版 无菌附录
2020/10/5
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和
2020/10/5
6
法规要求
一、人员卫生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当采取适当措 施,避免体表有伤口、患有传染病
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从
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2020/10/5
7
一、人员卫生
法规要求
企业员工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生物)。事实说明,微生物有特别顽强的生存、 繁殖和变异能力来适应环境。
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的对人有益,有的有害,有 的无益也无害。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对 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加以区别对待,为保证药品 的安全有效,需要对其进行控制。空气中的微生 物多数附着在灰尘上,或以芽孢形式悬浮于空气 中,1μm以下者处于悬浮状态,10μm以上者会逐 渐沉下来而形成菌尘。所以也要对尘粒进行控制。
更洁净衣
从上到下 需要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
、包裹。穿上合适的鞋子和/或鞋 套。 确保包裹效果。避免带入洁净区外 的污染物
更洁净衣
万级更衣:
连体服须将鞋套套好, 戴上 手套 ,手套将袖口包裹
法规要求:附录第二十四条
正确穿戴洁净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 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口 罩要罩住口鼻;洁净鞋应能遮盖住全脚。 并定期按规定清洗。离开洁净室,必须 脱掉洁净服装。
霉菌 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有性孢子繁殖 (不常见)
霉菌繁殖方式
因为孢子繁殖是霉菌的主要繁殖方式,孢子数量 大,具一定抗性,繁殖能力极强,一条菌丝可产生 很多个孢子,孢子又可生长发育为菌丝,所以洁 净室一旦发生霉菌污染,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否 则扩散越广越难控制。
真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加热60~70℃1小时 即被杀死,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和一些化学消 毒剂有抵抗力,但对2.5%碘酒、10%甲醛、过氧 乙酸则较敏感。
法规要求
一、人员卫生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的人员从
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一、人员卫生
法规要求
体表伤口 患有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 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空气传播) 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 破伤风,淋病等 (接触传播)
食品生产车间一线员工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培训

食品生产车间一线员工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培训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微生物◆◆1.微生物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得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2.微生物的特性:个体小、结构简单;种类多,数量大,已知道的微生物有10万种;分布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适应性强、易变异。
◆◆病毒◆◆1.病毒的概念: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侵染性的独特非细胞生物体2.病毒的种类:分为真病毒和亚病毒3.微生物学性质:个体小:无细胞结构,仅为核酸包以蛋白质外壳的病毒粒子;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在活细胞内专性寄生:只通过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然后装配的方式增殖,不存在个体生长、和二等分裂的细胞繁殖方式;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大分子的状态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性;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
4.鸡体常染病毒:禽流感、新城疫等致死温度:中心温度60-70C,2-10分钟能完全灭活◆◆细菌◆◆1.细菌是原核微生物的一个类群。
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即细菌的个体是由一个原核细胞组成,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活个体。
2.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称球菌、杆菌、螺旋菌。
3.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特殊结构:有的还有荚膜、鞭毛、芽孢等4.芽孢:某些细菌当生长到一定时期繁殖速度下降,菌体的细胞原生质浓缩,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结构,称为芽孢。
对外界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
5.细菌的繁殖:主要是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即由-个分为二个,二个分为四个...15-20分钟分裂一次,称为-代。
细菌繁殖快,代谢能力强,适应性强。
细菌的分裂繁殖如下:6.细菌的致死温度: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在70℃时,就会很快死亡;而芽孢能耐受高温,例如枯草杆菌的芽孢能在100℃的沸水中活1小时,肉毒杆菌的芽孢能在180℃下活1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是最大的 污染源
2020/6/2
20
坐着不动能产生 10万个颗粒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
走能产生 500万个颗粒
跑能产生 1500万个颗粒
2020/6/2
21
人是第一的(主要)污染源。
怎么办?
2020/6/2
22
根据污染源查找解决方法
2020/6/2
23
法规要求:附录第二十四条
2020/6/2
11
一、人员卫生
法规要求
第三十五条 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 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2020/6/2
12
摘下个人饰物:耳环、手表、戒 指、项链等 不得留长指甲
提醒:进入洁净区人员不得化妆, 否则需清洗去除化妆品
2020/6/2
13
一、人员卫生
人体是一个永不休止的污染媒介。
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份,是最
2020/6/2
8
一、人员卫生
法规要求
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 皮癣、真菌感染的皮肤病等
2020/6/2
9
一、人员卫生
法规要求
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 皮癣、真菌感染的皮肤病等
2020/6/2
10
一、人员卫生
法规要求
第三十三条 参观人员和未经培 训的人员不得进入——
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
特殊情况确需进入的,应当事先对个 人卫生、更衣等事项进行指导。
2020/6/2
40
更洁净衣
从上到下
需要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 、包裹。穿上合适的鞋子和/或鞋 套。
确保包裹效果。避免带入洁净区外 的污染物
2020/6/2
41
更洁净衣
万级更衣:
连体服须将鞋套套好, 戴上 手套 ,手套将袖口包裹
2020/6/2
42
法规要求:附录第二十四条
正确穿戴洁净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 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口 罩要罩住口鼻;洁净鞋应能遮盖住全脚。 并定期按规定清洗。离开洁净室,必须 脱掉洁净服装。
法规要求
第三十条 人员卫生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与 健康、卫生习惯及人员着装相关的内容。 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的人员应当正确理解 相关的人员卫生操作规程。企业应当采取 措施确保人员卫生操作规程的执行。
2020/6/2
5
一、人员卫生
法规要求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对人员健康进行管 理,并建立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 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 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 式应当能够满足------
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2020/6/2
24
人是第一的(主要)污染源。
清 洗、包 裹
根据不同洁净区要求, 穿戴不同衣服
2020/6/2
25
人是第一的(主要)污染源
。包裹物件包括:
帽子、口罩、眼罩、 无菌服、鞋子/鞋套、 手套
设备维修工)应当定期培训,使无菌药品的
操作符合要求。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卫生和
微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未受培训的外部人
员(如外部施工人员或维修人员)在生产期
间需进入洁净区时,应当对他们进行特别详
细的指导和监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20/6/2
3
主要内容
一、人员卫生 二、微生物基础知识
2020/6/2
4
一、人员卫生
2020/6/2
43
更衣
头发应完全包在帽子内
2020/6/2
44
洁净区更衣
不能配戴手表、首饰
2020/6/2
45
更衣
鞋套不能有破损
2020/6/2
46
定时或在任何关键操作前,应消毒手套
2020/6/2
47
填写批记录后,手套应消毒
2020/6/2
48
主要内容
一、人员卫生 二、微生物基础知识
2020/6/2
洗手
35
洗手
第九步: 将手及手腕用水冲洗干净,最后才 可以用干净的手将干净的水龙头关 掉。
2020/6/2
36
第十步: 然后在烘手器
下吹干
2020/6/2
洗手
37
洗手手的细菌对照实验
2020/6/2
38
未洗的手
漂洗的手 (只用清水)
2020/6/2
39
洗净的手 洗净的手 (用皂液) (用消毒剂)
2020/6/2
26
解决方法
人的头发和皮肤
清洗、包裹
2020/6/2
27
第一步: 用清水润 湿双手及 手腕以上 10厘米
2020/6/2
洗手
28
第二步: 均匀涂 上洗手 液
2020/6/2
洗手
29
第三步: 掌心相对, 手 指并拢
相互摩擦
2020/6/2
洗手
30
第四步: 手心对手 背沿指缝 相互摩擦 交换进行
人员卫生和微生物 基础知识培训
一、第二十九条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版
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 训,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 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 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2020/6/2
2
一、第二十条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版 无菌附录
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和
2020/6/2
49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 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 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2020/6/2
6
法规要求
一、人员卫生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当采取适当措 施,避免体表有伤口、患有传染病
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从
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2020/6/2
7
一、人员卫生
法规要求
体表伤口
患有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 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空气传播) 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 破伤风,淋病等 (接触传播)
2020/6/2
洗手
31
第五步: 掌心相 对,双手 交叉,沿 指缝相互 摩擦
2020/6/2
洗手
32
第六步: 弯曲各手 指关节, 在另一手 掌旋转搓 擦,交换 进行
2020/6/2
洗手
33
第七步: 一手握另 一手大拇 指旋转搓 擦,交换 进行
2020/6/2
洗手
34
第八步: 搓洗手 腕,交换 进行。
2020/6/2
(生产过程中人员不当的操作所引起的 混杂和误差)
16
人体内外表面 广泛存在微生物
人是 最大的 污染源
2020/6/2
人体携带的微生物根据 卫生情况不同因人而异
17
未洗的手
清水漂洗的手
2020/6/2
18
洗净的手 洗净的手 (用皂液) (用消毒剂)
2020/6/2
19
难以觉察的
大的污染源。
我体检过了 , 没问题!
2020/6/2
14
人类是第一的(主要)污染源。
人们每24小时就会脱落皮肤表面上最外层 的皮细胞。这等于每天高达109( 1000,
000,000) =10亿个细胞的数量。
2020/6/2
15
人带来的污染来源
人的头发和皮肤 液滴 衣着 化妆品和珠宝手饰 人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