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文本编辑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文字处理软件教案

文字处理软件教案一、教案简介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运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编辑、排版和打印的能力。
(3)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2. 教学内容:(1)文字处理软件的启动与退出。
(2)文档编辑基本操作:输入、删除、修改、复制、粘贴、剪切等。
(3)字体设置:字体、字号、字形、颜色等。
(4)段落设置:段落对齐、缩进、行间距、段间距等。
(5)页面设置:页边距、纸张大小、页眉页脚等。
(6)文档打印:预览、设置打印参数、打印份数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字体、段落、页面设置方法。
(3)文档打印技巧。
2. 教学难点:(1)字体、段落、页面设置的细节操作。
(2)文档打印中的特殊需求处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设置方法和打印技巧。
(2)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文字处理软件,巩固所学知识。
(3)互动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步骤、示例文档等。
(2)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实际操作文字处理软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文字处理软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演示字体、段落、页面设置方法。
(3)演示文档打印技巧。
3. 学生实践:让学生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五、课后作业1. 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会设置字体、段落、页面。
3. 掌握文档打印技巧,打印一份个人简历。
4. 探索文字处理软件的其他功能,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能熟练操作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编辑。
WORD基本操作(教案)

WORD基本操作(教案)第一章:WORD概述1.1 WORD简介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让学生熟悉WORD的界面和操作方式。
1.2 WORD的启动与退出演示如何启动WORD应用程序。
演示如何退出WORD应用程序。
1.3 WORD的基本操作演示如何创建新文档。
演示如何打开已有文档。
演示如何保存文档。
演示如何复制和粘贴文本。
演示如何撤销和重复操作。
第二章:文本编辑2.1 文本输入与编辑演示如何在WORD中输入文本。
演示如何编辑文本,如复制、粘贴、删除等。
2.2 文本格式设置演示如何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
演示如何对文本进行加粗、斜体、下划线等格式设置。
2.3 文本段落设置演示如何设置段落对齐方式、缩进、行间距等。
演示如何插入制表位和项目符号。
第三章:文档排版3.1 页面设置演示如何设置页面大小、边距、页眉页脚等。
3.2 插入分页符和分节符演示如何插入分页符和分节符,以及它们的作用。
3.3 表格和图表演示如何插入、编辑表格和图表。
演示如何设置表格和图表的格式。
第四章:样式和模板4.1 样式应用演示如何应用内置样式和自定义样式。
演示如何修改样式。
4.2 模板使用演示如何使用和创建模板。
演示如何将模板应用到文档中。
第五章:实用工具5.1 查找和替换演示如何使用查找和替换功能。
演示如何使用高级查找和替换选项。
5.2 拼写和语法检查演示如何使用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
演示如何修改错误的拼写和语法。
5.3 编号和目录演示如何插入编号和目录。
演示如何更新目录。
第六章:图片和图形6.1 插入图片和图形演示如何插入本地图片和图形。
演示如何插入剪贴画。
演示如何调整图片和图形的尺寸。
6.2 图片和图形的格式设置演示如何设置图片和图形的样式、颜色、线条等。
演示如何应用图片和图形的特殊效果。
第七章:超和目录7.1 创建超演示如何创建超到其他文档或网页。
演示如何创建书签超。
7.2 插入目录演示如何插入目录。
演示如何更新目录。
《文档处理基本操作》教案

《文档处理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如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文档。
2. 让学生学会使用Word的编辑功能,如复制、剪切、粘贴和撤销。
3. 让学生了解Word的字体设置,如字体、字号、颜色和加粗。
4. 让学生学会使用Word的段落设置,如段落缩进、行间距和段间距。
二、教学内容:1. Word的基本操作: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文档。
2. Word的编辑功能:复制、剪切、粘贴和撤销。
3. Word的字体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和加粗。
4. Word的段落设置:段落缩进、行间距和段间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Word的基本操作、编辑功能、字体设置和段落设置。
2. 教学难点:字体设置和段落设置的具体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Word的基本操作、编辑功能、字体设置和段落设置。
2. 演示法:演示如何进行字体设置和段落设置。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Word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2. 讲解:讲解Word的基本操作、编辑功能、字体设置和段落设置。
3. 演示:演示如何进行字体设置和段落设置。
4.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字体设置和段落设置。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Word基本操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操练习: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字体设置和段落设置的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课堂互动:反思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
2. 教学方法: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八、课后作业:1. 练习题:设计一些关于Word基本操作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word文字编辑教学设计

word文字编辑教学设计word文字编辑教学设计篇一:word文字处理教案第一单元文字处理及其应用第一节Word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启动与关闭。
2(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汉字的输入方法。
2。
窗口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课件、Word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言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对文字进行处理的问题。
例如,通知、决定等,使用Word更加简单和快捷。
Word是一个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系统,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中的一个组件,使用它可方便地进行各种体裁的文稿的编排打印、表格制作、书籍编辑、小报制作等。
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传真、电子邮件、简单HTML和WEB主页制作等多种功能。
Word是一款非常简单、实用的数据表处理软件。
目前有:Word97、Word2000、Word XP、Word2003等多种版本,版本号越高,功能越强。
(二)讲授新课1、Word的启动和关闭启动:开始 ? 程序 ? Microsoft Word或右击窗口–新建? Microsoft Word 关闭:文件 ? 退出、关闭按钮2、观察窗口。
Word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窗口、状态栏。
3、打开或关闭工具栏:“视图”菜单 ? 工具栏 ? 选择工具选项(右击工具栏 ? 选择工具选项)演示操作:展示一段通知刚才大家已经熟悉了Word的窗口,也看到了这篇文稿,这些标点是如何输入的呢,4、文本的基本操作1)选择汉字输入法:(两种方法,因人而异)方法1: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EN”图标? 选择输入法方法2:Ctrl+Shift+组合键选择2)中英文切换方法:Ctrl+空格键或在中文输入时,第一个字母输入v,随后输入的便是英文。
文字处理软件教案

文字处理软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排版和打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启动与退出2. 文本的输入与编辑3. 字体设置与段落格式调整4. 页面设置与打印5. 文本框的使用与图片插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字体设置、段落格式调整、页面设置与打印。
2. 难点:文本的输入与编辑、文本框的使用与图片插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2. 使用多媒体教学,以直观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组织学生进行上机实践,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进行示范演示。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练习。
4. 疑难解答:教师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5. 巩固与拓展:教师给出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排版和打印。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实际操作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操作练习的认真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文字输入、格式设置、排版等方面。
3. 上机实践评价:通过上机实践,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文字处理软件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保证每个学生都能access 计算机进行操作练习。
2.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以直观展示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步骤。
3. 练习素材:准备一些文字处理练习文件,供学生实践使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安排45 分钟,其中包括讲解、示范、学生实践、解答疑问、巩固拓展等环节。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书桌上。
我泡了杯咖啡,打开电脑,准备开始一场关于“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的写作旅程。
这样的设计,既要体现出教学的深度,又要兼顾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一、教学目标我要明确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叙述中学会思考、表达和创造。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叙述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叙述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和分享经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叙述的兴趣,让他们在叙述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我要梳理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要丰富多样,既要有理论讲解,又要有实践操作。
1.叙述理论:介绍叙述的基本概念、结构、技巧等。
2.叙述实例:分析经典叙述作品,让学生感受叙述的魅力。
3.叙述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叙述创作,锻炼他们的叙述能力。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我要选择适合叙述式教学的方法,让教学效果最大化。
1.讲授法:讲解叙述理论,让学生对叙述有全面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叙述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叙述技巧。
3.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叙述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叙述能力。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
我要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叙述故事,引发学生对叙述的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叙述的基本结构、技巧等,让学生对叙述有全面的认识。
3.分析:分析经典叙述作品,让学生感受叙述的魅力。
4.实践:分组进行叙述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叙述能力。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我要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叙述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成果评价:评估学生的叙述作品,评价他们的叙述能力。
3.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
Word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Word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单位:孟庄二初中教师:王喜锋日期:2010年4月Word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各种文字字体、字号、字形和字色,以及段落的分段、对齐方式和缩进等概念。
并掌握各种修饰的操作方法。
2、技能目标: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在观察、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 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对作品的修饰和评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各种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形、字色以及段落分段、对齐方式和缩进等概念,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地对文档的文字格式进行修饰,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注重文档的整体布局,而不拘泥于具体的某一部分的修饰。
这些教学重难点,将通过后面合适的教学方法来突破。
教法学法:1、任务驱动法。
根据学科特点,我将以“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贯穿本课,在任务驱动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去发现、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学生将一个个任务击破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体验成功的快乐。
2、直观演示法。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有一定的困难。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演示法组织教学,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
当然,直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演示,根据实际让有经验的学生进行演示,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3、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法。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此产生的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
任务的完成就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也能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法指导: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也可以小组协作方式来完成。
计算机文字处理教学设计

计算机文字处理教学设计引言计算机文字处理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文字处理技能的掌握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的便利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技能,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以计算机文字处理为主题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学习掌握文字处理技能。
一、教学目标1. 掌握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
2. 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3.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创建、编辑和格式化文档。
4. 理解文字处理软件中的高级功能和工具。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介绍。
- 什么是文字处理?- 计算机文字处理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2. 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 文字处理软件的主要界面元素介绍。
- 文字处理软件的常用功能和操作方法。
3. 文字处理软件的文档创建、编辑和格式化。
- 文档的创建和保存。
- 文字的输入、删除和修改。
- 文字的格式化和布局调整。
- 列表、表格和图像的插入和编辑。
4. 高级功能和工具的介绍。
- 批注和修订功能的使用。
- 模板和样式的应用。
- 高级格式和排版功能的掌握。
- 主题和主页设计的实践。
三、教学方法1. 知识讲授- 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介绍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软件界面和基本操作。
2. 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逐步完成文字处理软件的实际操作,例如创建、编辑和格式化文档。
3. 小组合作- 学生分为小组,结合实际任务,共同完成文档的创建和编辑,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讨论- 学生围绕计算机文字处理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实际操作评估- 设计针对文档创建、编辑和格式化的实际任务,评估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效果。
2. 作业评估- 布置相关的文字处理作业,评估学生的文档创建和编辑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估- 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讨论质量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文本编辑
一、概述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字处理及其应用》中第一节《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的有关内容。
本节课需要1课时,主要学习word文本编辑的方法、文字的美化、简单排版、文本框的插入与修饰、图片的插入与设置,并指导学生提供获取扩展知识,完成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本的编辑方法,掌握文字的设置与修饰。
2.掌握文本框和图片的插入与修饰的方法
3.段落的设置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感受Word在生活的实际应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校七年级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有20%左右的学生是“零起点”,根本没有开设过信息技术课。
有50%的学生虽然是“非零起点”,但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较差。
Word这一部分的内容,非零起点的学生基本都已学过。
但只局限在文字的录入方面。
美化文章、图文混排都没有学过。
因此,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出发,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从而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文字格式的设置操作技能。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文字处理及其应用》中指出,主要是要让学生“完成一份电子板报作品来,引导学生学习文字处理基本操作,并能自主的学习和创作”在日常生活中,文字处理及其应用是非常广泛,本单元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电子板报排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在多媒体机房进行,需要多媒体广播系统,投影等设备,学生机应装有Office软件,另外还有教师为教学设计的课件及教材配套的教学素材等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Word中窗口的基本操作及汉字的输入方法。
谁能说一说。
简单提问:(如文件在哪保存?女字用智能ABC如何输入?)
(二)讲授新课
学生看一段已经排版好文稿,复习输入法的操作。
如果我们要对其中的一部分文字做修改,该怎么操作呢?
1.文本编辑的方法
1)插入文字:①用键盘移光标到插入文字处;②在插入文字处单击鼠标光标。
2)输入特殊符号:①插入 符号;②右键—>快捷菜单中“符号”
3)删除不需要的文字:按DELETE键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按退格键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4)选定一段文字:单击段首选取中当前行;双击段首选中当前段;三击段落
任意处选中当前段。
5)移动或复制一段文字
移动:选定文字—>剪切→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
复制:选定文字—>复制→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按Ctrl键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
6)查找或替换某些文字
查找:编辑→查找→查找内容→查找下一处
替换:编辑→替换→查找内容、替换为→查找下一处→替换(全部替换)
2.文字的美化
1)改变字号、字体和颜色:单击工具栏上的字号、字体和颜色按钮。
2)改变文字的格式:加粗、倾斜、下划线、字符边框、字符底纹、字符缩放。
3)使文字产生特殊效果:格式→字体(字体、字型、字号、着重号、效果)→动态效果
4)改变字间距:格式→字体→字符间距
5)改变文档中文字的方向:常用工具栏→更改文字方向(格式→文字方向)3.简单排版
1)调整段落对齐方式:格式工具栏→更改文字位置(左对齐、居中、右对齐)
2)改变行距:选定段落→格式→段落→行距
3)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和左右边界:水平标尺上的缩进标记
4)改变段间距:定位段落→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间距(段前、段后)上机操作1:按要求完成下列文字
瑞雪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
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落光了叶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推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一群群孩子在雪地上堆雪人,掷雪球。
那欢乐的叫喊声,几乎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
俗语说:“瑞雪兆丰年”
要求:
①在F盘上新建一文件夹,取名为自己的名字
②利用Word输入上面的文章
③标题:黑体、小一号、拉宽150%、加粗、使用“礼花效果”
④第一段:隶书、小四号、加下划线
⑤第二段:宋体、小四号、“蓬松松”加边框
⑥第三段:楷体、小四号、斜体
⑦第四段:仿宋体、红色、小四号,“瑞雪兆丰年”加着重号、“俗语”加底纹
⑧正文行距为1.5倍行距,段前5磅、段后5磅
⑨将该文件以文件名“瑞雪.doc“保存在要求1中新建的文件夹下。
我们看到报纸、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图文并茂,非常漂亮,你们知道是怎么实现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
展示图1—4的效果。
4.文本框的插入与修饰
①插入→文本框→横(竖)排→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右键输入文字
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右键输入文字
文本框的修饰:选定→格式→文本框→选择颜色和线条 / 选择文本框的环绕方式
首字下沉设置:选定段落→菜单中格式→首字下沉,在对话框中选择。
5.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选择路径→选择图片
图片的格式设置:选定→格式→选择环绕等(可选图片工具栏)
自选图形绘制方法:单击绘图工具伴按钮“自选图形“→选择标注等项目中的图形→在需要的地方左键按住不放拖动→调整→(也可在上面输入文字:①直接输入;②右击该图形->选择添加文字)
上机操作2:按要求完成下列文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
3.住:作“尽”。
4.万重山——万层山,万道山,这是夸张的说法。
[简析]
诗人告别云彩缭绕的白帝城,沿江而下,只一天便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
从白帝到江陵,山势雄奇,上有变幻多姿的云霞烟雾,下有惊心动魄的险滩急流,只听得两岸山上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就像在为诗人夹道送行。
轻快的小船一路掠过峡谷,把一道道山峦抛到身后去了。
[评点]
这首诗写描了三峡秀丽的风光,诗情畅快,意境开阔。
最后两句是名句,体现了壮丽的山川,畅快的归途和诗人的飘逸潇洒。
要求:
①标题:隶书、小一、加粗②作者:黑体、加粗、三号
③诗文:宋体、加粗、小三④注释:仿宋、小三号
⑤简析:宋体、小三号⑥注释和简析的内容首行缩进2个字符
⑦“白帝”、“江陵”、“住”、“万重山”加着重号
⑧插入一张适当的插图,将图片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并调整到合适位置。
⑨将简析的内容放入文本框,将文件框的线条颜色选择为“红色”、线型选择为“双线型”、虚实选择“实线”、粗细选择“4.5磅“
⑩以“早发白帝城.doc”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下。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文本的基本操作,以及文本框、图片的操作方法,希望大家努力掌握。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
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以“引导兴趣探究新知”及“比较法”来引入新课,以强烈鲜明的对比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意向并转化为动力,使学生学得主动,思维积极。
由于文字处理的实际操作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液晶投影器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授课,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
设置字体、字号、字色和字形是比较机械的操作,许多教师会选择一口气讲完,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这样效果不太好。
所以采用四种不同的教法来实施教学,大多数学生学会操作,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八、帮助和总结
本堂课的内容重点在于对文本以及排版操作,通过教师演示,习题练习,亲自动手,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每人设计一份文档,可以是通知、请假条、书信和板报等。
把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