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案:《中国戏曲——京剧》优秀教案模板
高中音乐《国粹京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梨园百花----
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加强中华民族音乐,包括戏曲音乐等的学习,做教育的有心人,在学生心里播撒传统民族文化的种子。
本单元,以戏曲中的京剧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与探究活动中,让高中学生回顾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进一步体验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风格特点及韵味,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
(2)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3)所属的章节:《梨园百花》
(4)学时数:45 分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欣赏过程中,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形式,伴奏乐器等知识,区分感受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探究、对比、讨论等方法了解京剧相关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树立珍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京剧的起源与行当,表演形式、伴奏乐器。
2.感受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
四、教法与学法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和直观的画面,更好地感受、体验京剧的韵味,在充分感受、体验、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引导、讲述分析、探究讨论、参与体验等多种方式。
五、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汇总京剧的相关知识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高中音乐教资面试戏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中国戏曲音乐》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京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体验、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京剧音乐、表演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京剧的历史、流派、代表剧目及主要唱腔,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历史、流派、代表剧目及主要唱腔,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2. 教学难点:学会京剧的唱腔、身段和表演,并能运用到实际表演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历史、特点及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一段京剧片段,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表演和唱腔,初步了解京剧。
二、新课教授1. 京剧历史: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流派。
2. 京剧唱腔:讲解京剧的主要唱腔,如二黄、西皮、反二黄等,并播放相应唱腔的音频。
3. 京剧表演:介绍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如身段、手势、眼神等,并示范表演。
4. 京剧剧目:介绍京剧的代表剧目,如《白蛇传》、《玉堂春》等,并播放相关剧目的片段。
三、实践体验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京剧唱腔或表演技巧进行学习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和唱腔。
3. 学生分组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京剧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
2. 学生分享学习京剧的感受,谈谈自己对京剧的理解。
3. 拓展:鼓励学生课后观看京剧演出,进一步了解京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京剧的历史、流派、代表剧目及主要唱腔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的表现,如唱腔、表演技巧的运用。
3. 学生对京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京剧相关书籍、视频、音频等。
2. 京剧表演场地和道具。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范文(五篇)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范文(五篇)【篇一】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教学内容:中国戏曲——京剧。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唱,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喜欢京剧。
难点、重点:通过观看京剧片段、京剧常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重点要唱会《唱脸谱》。
教学准备:收录机、教学音带、京剧片段(VCD)、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导入: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有两百多年历史。
它在继承宋元戏曲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行当与表演程式。
音乐上保存和吸收了徽剧、汉剧、昆曲、梆子戏的特点,声腔主要由西皮、二黄两大系统组成,板式极为丰富。
2、观看京剧片段(VCD)。
1、京剧常识:(1)京剧的行当:生、旦、净、筹。
(脸谱展示)(2)京剧的伴奏:文场、武场。
(乐器展示并变听乐器声音)。
2、欣赏京剧唱段:(1)都有一棵洪亮的心。
(红灯记)(2)智斗。
(沙家浜)。
(3)唱脸谱。
3、学唱京剧《唱脸谱》。
(1)反复听唱。
(2)跟伴奏视唱。
小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希望通过今天的欣赏和学唱,同学们能进一步喜爱我国的京剧。
课后记:通过京剧片段的观看,同学们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篇二】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特色:京剧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不可能用一节课讲完,本堂课从选材到组织,能简便地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京剧的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智取威虎山》音乐走进教室。
高中音乐现代京剧教案三篇

【导语】⼴义地说,五四运动之后直⾄今天的所有反映现实⽣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
狭义地说,在中华⼈民共和国成⽴之后,在双百⽅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活的新京剧就是现代京剧。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学⽬标: ⼀、通过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选段《打虎上⼭》,使学⽣对京剧艺术产⽣兴趣,从⽽喜爱我国的“国粹”。
⼆、通过聆听《打虎上⼭》唱段,模唱“引⼦”主旋律、学唱京剧唱腔,体验京剧的韵味和英雄杨⼦荣捣匪巢的豪情壮志。
三、了解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能模唱“引⼦”⾳乐主旋律,学唱“⼆黄原板”唱腔,诵读“西⽪快板”唱词。
教学重点: ⼀、模唱“引⼦”主旋律,感受风雪弥漫、莽莽林海的情景。
⼆、在⾳乐学习实践活动中体验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
教学难点: 学唱“⼆黄原板”唱腔,诵读“西⽪快板”的唱词。
教具使⽤: 多媒体课件,合成器。
教学过程: ⼀、营造氛围,激趣导⼊ (⼀)流程:感受京韵简介国粹导⼊新课 1.教师演奏乐曲,设问:⽼师⾸先给同学们演奏⼀⾸富有独特韵味的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你能从中联想到我国哪种戏曲艺术? 2.教师演奏后与同学交流,并总结这⾸乐曲是采⽤了京剧⾳乐素材编写⽽成。
3.简介: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类⾮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导⼊:【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段现代京剧《智取威虎⼭》中的唱段《迎来春⾊换⼈间》⼜名《打虎上⼭》。
(⼆)设计意图:通过富有京剧韵味的乐曲,营造了学习京剧的氛围。
同时,设问也启发学⽣对京剧艺术的先前所知。
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学⽣了解京剧的⽂化背景,激发学⽣学习京剧的兴趣。
⼆、欣赏唱段,整体感知 (⼀)流程:了解剧情欣赏唱段 1.教师简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剧情。
“智取威虎⼭”讲述的解放战争初期,我解放军侦察排长杨⼦荣化装成⼟匪打⼊敌⼈内部,与敌⼈⽃智⽃勇,最后将敌⼈⼀举消灭的故事。
高中音乐京剧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京剧欣赏教案【篇一: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周锐课题:中国京剧音乐课型:专题音乐欣赏年级:高一年级教具:录音机、录像机、彩电、投影机、录像带、打击乐器、钢琴课时:一教时教学目标:1、通过著名京剧选段的欣赏,了解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悠久传统秀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如,角色、行当、唱腔等。
以及一些代表人物。
3、熟悉几段著名的有代表性的京剧唱段。
4、通过学唱,使学生演唱出有一定的京剧韵味。
教学内容:l、音乐知识:中国京剧的历史、行当、唱腔等代表人物。
2、欣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选自京剧《侧美案》选段)《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
3、学唱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及模仿动作表演。
4、节奏训练:打击乐“锣鼓经”练习。
5、小论文一篇(课外)。
教学方法:以看、听、学、唱、做、感受相结合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京剧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继承了昆剧、皮黄、梆子诸声腔的精华,并加以集中而成。
京剧的行当为生、旦、净、丑。
京剧的唱腔主要分西皮、二黄两大类。
目前已成为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及人物扮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形式。
作品分析:《包龙图坐打在开封府》是选自中国京剧传统剧目《侧美案》秦香莲告状的故事(剧情略)是包拯审判陈世美时的一段西皮净角的成套唱段(裘盛戎演唱),导板高亢有力的散打散唱,表现包公升堂审案的肃穆气氛和威摄力量以及刚直不阿不畏强暴的正义形象。
西皮的曲调以七声音阶跳进旋法为主,每一句起拍都在弱拍,落拍多在强拍,拍色色彩明朗,多用于叙述描写。
《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阿庆嫂的唱段(剧情略),这段二黄慢板唱段为表现她对隐蔽在芦苇荡中的)8名伤病员的关心和复杂情况的分析,是一段表达心理活动的自叙性唱段,表现了她为掩护芦荡养伤的战士们,与汉奸刁德一明争暗斗的焦虑心情。
高中音乐《京剧》教案设计(精选6篇)

高中音乐《京剧》教案设计(精选6篇)高中音乐《京剧》设计篇1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室一.教学目的1 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2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和宏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3.教学方式:演示,教师讲解、示范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⑴听歌曲:《唱脸谱》 (出示课件)[师]这首歌曲是关于我们的国粹--京剧的。
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我国的戏曲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而我国的戏曲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
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了解多少呢?⑵谈谈对京剧的认识。
(学生讨论回答)2.京剧艺术基础知识(1)起源: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
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
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
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微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2)角色的分类与脸谱:“ 生、旦、净、丑” 是什么?其实不过是角色分类。
“ 生” 是男性正面角色。
“ 旦” 是女性正面角色“ 净” 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 丑” 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
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高中音乐教案:京剧

高中音乐教案:京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京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京剧的起源与发展2.京剧的艺术特点3.京剧的经典剧目及人物4.京剧的欣赏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及经典剧目。
2.教学难点:京剧的表演技巧、唱腔特点及人物塑造。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论对京剧的初步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课堂讲解(1)介绍京剧的起源与发展京剧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在多种地方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艺人们的加工、提炼、创新而形成的一种戏曲艺术。
(2)讲解京剧的艺术特点京剧的艺术特点包括:唱、念、做、打、舞。
其中,唱腔优美,富有表现力;念白清晰,富有韵味;做功严谨,形象生动;打斗精彩,富有技巧;舞蹈优美,富有创意。
(3)介绍京剧的经典剧目及人物京剧有众多经典剧目,如《长生殿》、《红楼梦》、《霸王别姬》等。
这些剧目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如诸葛亮、曹操、孙悟空等,均为人们所熟知。
3.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京剧的艺术特点,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2)角色扮演:挑选一段京剧片段,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京剧的魅力。
4.实践操作(1)学唱京剧唱段:教唱一段简单的京剧唱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唱腔特点。
(2)学做京剧动作:教授一些简单的京剧动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的表演技巧。
(2)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欣赏一部京剧,分析其艺术特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互动、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因初次接触京剧,动作不够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拓展1.课后组织学生参观京剧博物馆,了解京剧的历史文化。
高中京剧课堂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起源、艺术特点、表演形式及人物行当。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欣赏和学唱京剧唱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2. 学唱京剧经典唱段《唱脸谱》。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2. 学唱京剧唱段《唱脸谱》。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室2. 教学课件3. 京剧唱段音频、视频4. 京剧脸谱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唱脸谱》歌曲,引导学生关注京剧元素。
2. 提问:同学们对京剧了解多少?谈谈你们的认识。
二、京剧基础知识介绍1. 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2. 介绍京剧的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3. 展示京剧脸谱图片,讲解脸谱的象征意义和艺术价值。
三、欣赏京剧片段1. 播放京剧经典片段,如《贵妃醉酒》、《空城计》等。
2. 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表演中的动作、唱腔、道具等元素。
四、学唱京剧唱段1. 播放《唱脸谱》唱段,让学生跟随音频学唱。
2.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3.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和唱腔。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京剧作为我国国粹的艺术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京剧艺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六、课后作业1. 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撰写一篇短文介绍京剧。
2. 观看一场京剧演出,撰写观后感。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练习等情况。
2.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京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唱京剧唱段的能力。
3.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教案:《中国戏曲——京剧》优秀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
中国戏曲——京剧。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和学唱,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喜欢京剧。
难点、重点:
通过观看京剧片段、京剧常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重点要唱会《唱脸谱》。
教学准备:
收录机、教学音带、京剧片段(VCD)、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有两百多年历史。
它在继承宋元戏曲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行当与表演程式。
音乐上保存和吸收了徽剧、汉剧、昆曲、梆子戏的特点,声腔主要由西皮、二黄两大系统组成,板式极为丰富。
2、观看京剧片段(VCD)。
1、京剧常识:
(1)京剧的行当:生、旦、净、筹。
(脸谱展示)
(2)京剧的伴奏:文场、武场。
(乐器展示并变听乐器声音)。
2、欣赏京剧唱段:
(1)都有一棵洪亮的心。
(红灯记)
(2)智斗。
(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