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的那些事儿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力量与语言风格,诠释着中国国策。
面对中外记者的“刁招”、“怪招”、“险招”……她们沉着应对,智解妙答,使自己也成为充满神秘与峰回路转的风景,她们便是中国外交部的女发言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到目前为止,一共产生了5位女发言人,这“五朵金花”分别是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姜瑜和华春莹。
华春莹,女,1970年4月生,江苏人,大学本科毕业。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秦刚16日宣布,新闻司副司长华春莹任外交部新发言人,下周一她将首次主持外交部例行发布会。
秦刚介绍说,华春莹从事外交工作20年,曾在欧洲司以及欧洲和亚洲地区工作,有着丰富外交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
“美”、“漂亮”、“气质好”,是网友评价华春莹时用得最多的词汇。
第一位女发言人——李金华李金华1932年9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自小在天津长大。
幼年失怙,靠寡母、兄嫂养大。
1949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
1953年毕业。
22岁那年,分配至新闻司前身的外交部情报司图书资料室工作。
从那时候开始,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四十余载的外交生涯里,李金华差不多有一半时间是在新闻司度过的,历任科员、副处长、参赞、副司长,并成为外交部建立发言人制度以来的第7位发言人和第一位女发言人。
在1987年至1991年间,李金华在外交部数十次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频频亮相,唇枪舌剑之中,阐明中国政府外交政策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原则立场。
李金华后被任命为中国驻新西兰大使,成为新中国第二位派驻大洋洲国家的女大使。
第二位女发言人——范慧娟范慧娟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
26岁那年她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在经历了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外交部新闻司、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等工作之后,范慧娟以新闻司副司长身份,出任第11位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第二位女发言人。
1993年12月,范慧娟被任命为中国第五任驻爱尔兰大使。
外交部发言人的生活趣事

安 全 的 行 为 …… ” 一 番 慷慨 激 昂 、 义正 词 严 的表 态 . 引起 身 旁 顾
客 的注 意 和指 手 画脚 , 居然 大 言 不惭 , 张1 : 3 闭1 : 3 就 是 中 国政 府 、
严 正 交涉 之类 的词 。 还 以为碰 到 了个 神 经病 。 谁 能想 象得 出这 是 中 国政 府在 做严 肃 的表态
后。 本想 与对 方 理论 一番 , 但 不 承想 惊动 了路 人 。看到 有人 竟敢
把外 交部 发言 人撞 倒 在地 . 他们 感 到非 常气 愤 。 路 见 不平拔 刀相
2 0 1 5 . 3◆上 ◆ 领 导文萃 1 23
助, 纷纷 指责肇 事者 。这 位发 言 人感 到很 难堪 。 从 围观 的人 群 中
在 一餐 馆 吃饭 外交 部发 言人 在 这一 餐馆 出现 本身 就是 一个 话
题. 并 且 居然 还是 和一 位年 轻 的小姐 在 一起 , 这 无疑 引起 了餐馆 客人 的高度 注 意 。 客 人们 不 断把各 种 目光投 向他 们 , 并 不 时窃窃
私 语
一
位发 言 人一 次骑 车 回家 途 中 .被 另一 骑 车人 撞 倒 。起来
形势 , 没想 N ̄ ' I - 交部 竟然 把他 们 的发言 人派来 了 ! 外交 部一位 部领 导 , 有 一年 回家 探 亲 。 回家后 , 村 里 的老人
殷 殷 地嘱 咐 : 继续努 力 , 争 取 当个 外 交部 发言人 。
有一 次 .李 肇星 与外 交部 发 言人 沈 国放参 加完 活 动从 街上
悄 悄 溜 走 了
一
位 发言人 每天 坐地 铁 回家 每天在 地铁 上 . 都要 忍受众 多
外交部发言人制度26年变迁

外交部发言人制度26年变迁: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2009年10月15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中非合作论坛、东亚共同体、中美军事交流等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马朝旭的回答被外界认为沉稳又不失风趣,富有思辨力。
马朝旭,北京大学国际经济学博士,曾是亚洲大专辩论会的“全场最佳辩手”,2009年2月开始担任外交部发言人。
这位“口才最好”的人,走上了中国最需要口才的岗位。
外交部发言人制度自1983年3月正式创建至今,已经走过26年。
26年间,外交部先后有20多位发言人走上新闻发布台,通过他们的语言、声音、形象、风度,向全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
1983年3月1日,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齐怀远,作为新中国第一位正式的新闻发言人站在中外记者面前:“中国外交部从即日起建立发言人制度。
”这是一次面向全世界的历史性告白。
这一告白,源于一年前发生的一个突发事件。
这一事件催生了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的建立。
1982年3月24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乌兹别克斯坦首府塔什干发表了长篇讲话。
尽管这篇讲话仍不乏对中国的攻击,却传达出几个讯息,明确表明了苏联的对华态度——承认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建议双方进行磋商,采取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措施以改善中苏关系。
敏锐捕捉到这一讯息的中国领导人是邓小平。
“邓小平同志马上注意到勃列日涅夫塔什干讲话所传递的信息。
当时,中美之间有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的会谈取得了进展,‘八一七’公报——中美之间三个公报中的第三个公报即将签署。
中美两国关系的新框架可以说基本确立,着手改善中苏关系的时机正在成熟。
”74岁的外交部老一代发言人,中国驻马来西亚、文莱、泰国前大使金桂华告诉记者,“当时,苏联入侵阿富汗已经两年有余,加上苏美争霸多年,苏联已感到力不从心。
因此,缓解对华关系可能成为苏联对外战略调整政策之一。
苏联领导人讲话所传递出的讯息,为我方调整对苏政策提供了机会。
”“小平同志打电话到外交部,指示立即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作出反应。
外交部发言人职务说明要求

外交部发言人职务说明要求外交部发言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官方代表,负责处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工作。
外交部发言人是外交部的重要职位,其职务说明如下:首先,外交部发言人是一种负责传递官方信息和发布外交政策的职务。
外交部作为国家的外交机构,需要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媒体进行沟通和交流,向外界传达中国政府的立场、观点和政策。
外交部发言人作为外交部的代表,需要通过对外界的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向国内外媒体、公众和外交机构传递重要信息,并回应各类资讯请求。
其次,外交部发言人负责解答外界的咨询和提问,准确传达国家政策。
外交部发言人需要解答外媒和公众的提问,对各类问题进行回应。
对于复杂的外交政策问题,外交部发言人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理解力,以便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中方立场,回答各方的疑问,并对外界的关切和质疑提供相应解答。
第三,外交部发言人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发言人需要与外交部内部的各个部门和高级官员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外交政策的最新动态和内外情况。
与此同时,外交部发言人还需要耐心倾听外界的声音和意见,积极与媒体、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和交流,推动国际事务的发展与处理。
最后,外交部发言人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或采取适当方式进行有效传播。
外交部发言人需要在正式场合、媒体采访、国内外重要会议等场合发表讲话,需要有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代表外交部向外界传达信息。
此外,外交部发言人还需要具备辨别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合理利用媒体资源,调动各方面资源,维护国家形象,促进国际事务的发展。
总之,外交部发言人作为外交部的重要职位,承担着传达政府立场、解答外界疑问、维护国家形象以及推动国际事务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外交部发言人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秀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及高超的语言表达和应对能力。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外交部发言人才能有效地履行使命,为国家的对外交往做出积极的贡献。
外交部台湾记者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外交部发言人,很荣幸在这里与大家见面。
今天,我将就我国台湾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也是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
我们始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
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台湾当局领导人及部分势力置民族大义于不顾,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两岸关系不断恶化。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再次强调以下几点: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也是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
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坚决反对“台独”分裂。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对于任何企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破坏两岸和平稳定的行径,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坚决回击。
三、深化两岸交流合作。
我们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我们欢迎台湾同胞参与国家发展,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成果。
四、维护两岸同胞利益。
我们坚决反对任何损害两岸同胞利益的行为。
我们将继续关注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
五、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同时,我们也必须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此,我要呼吁台湾同胞,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我们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最后,我要感谢各位台湾记者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愿与大家共同努力,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赵立坚事件是什么原因赵立坚事件是怎么回事-科学猫

赵立坚事件是什么原因赵立坚事件是怎么回事-科学猫赵立坚事件是指2024年11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布了一条涉及澳大利亚军事人员对阿富汗平民犯下战争罪行的图文贴文。
该事件引发了澳大利亚政府的严重不满,加剧了中澳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赵立坚发布的推文在图片中展示了一位澳大利亚士兵持刀威胁一个阿富汗儿童的照片。
推文的文字说:“在阿富汗战争中,有许多这样的事情。
”赵立坚还在推文中称:“澳方应彻底调查并依法惩处:澳大利亚军人杀害了18名阿富汗无辜平民,残忍虐待俘虏,赤裸裸,毫无人性!”澳大利亚政府对赵立坚的推文表示极度愤怒和不满,并要求中国外交部道歉和删除相关帖子。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称赵立坚的推文是“可耻的”、“虚假的”和“深远的指控”,对澳大利亚军队和军人名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赵立坚事件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澳大利亚调查团队对一些军事人员涉嫌战争罪行的调查。
澳大利亚军事调查团队发布了一份报告,揭示了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可能犯下的严重战争罪行。
这份报告引起了澳大利亚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赵立坚的推文可以视为中国政府对澳大利亚政府及其军队的回应。
中国政府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澳大利亚的不满,进一步激起舆论争议,并向国际社会传达对澳大利亚行为的谴责。
赵立坚事件引发了中澳两国之间的一系列激烈交锋和对抗。
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召见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要求中国道歉并撤回赵立坚的推文。
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和措施,对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贸易和文化交流等领域进行了限制。
总的来说,赵立坚事件是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上发布涉及澳大利亚军事人员犯下战争罪行的推文,引发了澳大利亚政府的不满和两国间的紧张关系。
事件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澳大利亚调查团队对军事人员涉嫌战争罪行的调查,以及中国政府对澳大利亚政府的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情商高的例子

外交部发言人情商高的例子
案例一:
新闻发言人傅莹,在52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举行的“中国与国际秩序”专场论坛上,被问到一个难题:“中国是否对朝鲜失去了控制?”。
这种封闭式问题,无论回答“是”或者“不是”,都相当于间接承认中国干涉其他国家主权。
高情商的傅莹不改微笑的回答:“这种用语很西方,中国不是这样想的,我们从不控制任何国家,我们也不想被控制”。
回答坚定,优雅又不失霸气。
案例二:
特朗普称中方经常出尔反尔,等一系列无稽之谈时,华姐回复:“我只想呵呵两声。
”她还表示,“美国是自己生病,却让别人吃药。
”而那句“做人不能太美国”、“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更是火到人尽皆知!作为外交天团里唯一的女性,华姐将“以柔克刚”发挥的淋漓尽致。
高情商的语言在表达了自己想法的同时,又可以让大家接受。
案例三:
中方是否愿意协助应对阿富汗公民大规模撤离?是否会接收逃离的阿富汗公民?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回应展现高智商高情商。
华春莹表示,当前形势下,当务之急是国际社会一道鼓励和支持阿富汗各派别、各民族加强团结,通过对话协商找到一个阿人民能够接受、符合阿人民利益和国情、开放包容的政治框架,尽快实现政治平稳过渡,避免发生新的内战或人道主义灾难,最大限度避免无谓伤亡和产生大规模难民。
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是中国外交部的代言人,负责向外界传达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态度和立场。
作为一名外交部发言人,他需要具备全面的外交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机智的应对能力,以便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妥善回应媒体和公众的提问,并传播中国的声音。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职责之一是回应国内外媒体的提问。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需要及时了解国际形势和各个国家的动态,以便能够就相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回应。
他需要通过与记者的接触和沟通,收集信息、澄清误解、解释政策。
他还要积极传递中国的声音和主张,传达中国政府的立场和对特定问题的态度。
他的口才需要流利,表达清晰,以便能够通过媒体将中国的立场和政策传达给国内外的公众。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还需要参与国际和地区性组织的会议和磋商。
他需要与其他国家的外交部发言人交流,协调立场,就各种重要问题展开磋商与协调。
他还要跟踪国际舆论,了解其他国家的政策和行动,并及时对外发布声明或发表评论。
他需要对相关的国际法律和条约有所了解,以便做出专业而准确的回应。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还需要参与外交活动和接待外宾。
他需要在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下,与来访的外国代表团交流,并回应他们的提问。
他需要展示中国的外交风度和形象,并宣传中方的政策和立场。
他需要维护外交部的形象,让外界对中国外交部的工作有一个良好的了解。
作为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他还需要在外交方针和政策改变时及时更新,并传达给媒体和公众。
他需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新闻动态,分析国内外的舆情和影响因素。
在一些敏感时刻,他需要保持谨慎与克制,避免因发言不当而引发冲突和争议。
总之,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一环,他需要具备广博的外交知识、良好的政治敏感度、敏锐的观察力和机智应对能力。
他需要不仅了解中国外交政策和立场,还需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政策和态度,以便在与外界沟通和交流时能够做出恰当的回应。
通过媒体的渠道,他不仅向国内外的公众传递中国的声音和政策,也为中国外交工作树立了一个正面、开放和负责任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