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与菌种发酵介绍
酸奶的工艺

酸奶的工艺
酸奶是一种以牛奶或其他乳制品为原料,添加活性酸奶菌或乳酸菌,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制成的酸性乳类食品。
其工艺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准备:选用新鲜牛奶或其他乳制品作为原料,必须保证原料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2.杀菌:将牛奶或其他乳制品进行加热处理,达到70-90的高温杀菌,除去其中的细菌和酵母等微生物。
3.冷却:将杀菌后的牛奶或其他乳制品降温至40左右,为后续的发酵做准备。
4.添加菌种:将活性酸奶菌或乳酸菌添加到降温后的牛奶或其他乳制品中,通常每升牛奶加入1%的菌种。
5.发酵:将添加了菌种的牛奶或其他乳制品放置在恒温的环境中进行发酵,一般需要保持在37左右,通常可以在6-12小时内完成发酵,发酵过程会产生一定的酸度和口感。
6.冷却保存:发酵完成后,将酸奶放置在冷藏室中冷却保存,通常需要保持在4以下。
以上是酸奶的基本制作工艺,不同的品牌和制造商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总体上都是基于这个基本流程进行生产。
酸奶与菌种发酵介绍

酸奶与菌种发酵介绍酸奶是一种通过乳酸菌发酵牛奶或其他动物奶制成的乳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好处。
乳酸菌是促进酸奶发酵的主要细菌,它们能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降低牛奶的pH值,使其蛋白质部分凝结,形成酸奶的特点。
酸奶中发酵的乳酸菌主要有两类,即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乳酸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发酵乳制品的乳酸菌,在酸奶中起主导作用。
乳酸杆菌能够产生乳酸和一些其他有益物质,如乳酸菌素、酸化酶等,具有良好的抗菌和免疫调节作用。
常见的乳酸杆菌有拉氏乳杆菌、乳酸乙酸菌、乳酸菌等。
嗜热链球菌是另一种常见的发酵乳产品中的乳酸菌。
它们通常被用于酸奶的发酵过程中,可以在高温下进行发酵,并且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酸味和风味。
常见的嗜热链球菌有热链球菌、链球菌等。
酸奶的发酵过程一般需要在温度为40-45摄氏度下进行,这是优选的温度条件,因为在这个温度下细菌的生长速度最快。
为了确保乳酸菌的生存和繁殖,还需要在酸奶中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如乳糖、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酸奶的发酵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原料:选择新鲜的牛奶或其他动物奶作为原料,加热至80摄氏度,以杀死其中的有害细菌。
然后,将温度降低至40-45摄氏度,以为乳酸菌的发酵提供最适宜的温度条件。
2.添加菌种:将适量的乳酸菌菌种添加到牛奶中,确保乳酸菌能够充分生长和发酵。
3.发酵过程:将菌种和牛奶充分混合,并将其装入发酵容器中。
然后,将容器密封并放置在恒温箱或其他保温设备中,以保持适宜的发酵温度。
4.发酵时间:酸奶的发酵时间一般为6-8小时,具体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进行调整。
发酵时间越长,酸奶的味道会越醇厚。
5.冷却和储存:发酵结束后,将酸奶从发酵容器中取出,然后冷却至常温。
最后,将酸奶储存在冰箱中,以延长其保质期和保持其新鲜度。
总之,酸奶是一种通过乳酸菌发酵牛奶或其他动物奶制成的乳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好处。
乳酸菌是酸奶发酵的主要细菌,包括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酸奶加工技术中乳酸菌作用与应用

雷有玲 (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泉 1 : 2 镇畜牧兽 N I -  ̄ .8 1 0 3 0 0 )俞树 ( 青海省畜牧兽 医职业技术学院 8 1 2 1 0 0 )
摘要 :本 文主要对 酸奶加 工 中乳酸产生原理 、发 酵类型以及
乳酸 菌在酸奶加工 中的应 用研究做一论述 。 关键词 :酸奶 ;加 工技 术;乳酸 茵;应用研 究
胆固醇 、维持微生态环境 、抗肿 瘤 、抗变异和增强免疫力 等 重要生物学功能 。乳酸菌能有效 地抑 制杂菌及多种致病菌 的 生长 ,改善了酸奶 的品质 ,提高了酸奶 的保藏性。
3 乳 酸 菌 产 生 乳 酸 的 原 理
其被排除细胞外或转化成高分子物 贯一胶糖而蓄积起来。
4 . 2 乳 酸 在 酸 奶加 工 中的应 用
乳的发酵过程 如下 :
C l 2 H 2 2 0 1 1 + H 2 O C 6 } I I z 0 6
C 6 H1 2 0 _ + 2 C 3 H6 03
链 球菌 属和双 岐杆 菌属 。生产 中 常用 的有保 加利 亚乳 酸杆
菌、嗜酸乳 酸杆菌 、嗜热链球菌 、乳脂链球 菌 、两歧双歧杆
( 1 )乳酸能提 高酸奶 的保藏性 ,去除异 味臭 味 ,增加香
味 ,提高酸奶质量 。它是酸奶加工 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乳酸 菌在酸奶加工 中除有发 酵作 用和提高营养价值外 。还有 以下
乳酸是酸奶加工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在酸奶加工中作为调
味剂能改善 口味,抑制有害菌 的生长 ,增强抗氧化剂的效果 。 酸奶加工的关键技术在 于乳 酸菌株的选择 以及发酵温 度 和P H值的控制 。在 2 3 ~ 4 5  ̄ C 时乳酸杆菌发育的最好 .发酵时
做酸奶用什么菌种

做酸奶用什么菌种酸奶是我们平时常喝的一种奶制品,酸奶的营养价值比较高,有很好的助消化,促进肠胃动力的作用,平时我们自己在家可以用纯牛奶来做酸奶,做酸奶使用的菌种比较多,最常见的就是双歧杆菌,乳酸链球菌等等。
在做酸奶的时候,只要家中有酵母菌就能制作了,当然也可以制作酸奶的时候使用现成的酸奶当做发酵菌。
做酸奶用什么菌种做酸奶可以用双歧杆菌,乳酸链球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等。
做酸奶的方法如下:1、准备鲜奶3盒,酸奶1杯。
2、用开水将容器烫一下,约1分钟,主要是灭菌3、将纯牛奶倒入容器内。
4、再倒入酸奶(做引子)。
5、用勺子搅拌匀。
6、将盖好的容器放入酸奶机内,改好上盖。
7、接通电源,8-12小时后,酸奶自动做好。
我是晚上8.30做,到第二天早上6点多拔掉电源,把酸奶盒移到冰箱。
8、刚发酵好的酸奶,可以立即食用,但经过冰箱冷藏,进行纯化24小时,口感更佳,香味纯正。
9、打开看看,酸奶凝固得象豆腐脑似的,就成功了,应该用平湖如镜来形容。
10、加上应市的水果颗粒伴着吃,味道会更美。
酸奶的好处可克服乳糖不适应症有一部分人对鲜奶中乳糖有过敏症,进食鲜奶后发生腹泻、腹鸣、消化不良症。
新鲜的酸奶中存在乳糖酶活性,促进乳糖的分解,防止乳糖不耐症。
因此乳糖酶不充足的人,可以安心食用。
提高人体免疫女性的体质天生就偏弱,如果在后天不进行增强的话,就会导致出现经常生病的情况。
这个时候女性可以通过喝酸奶来提高免疫力,因为在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它可以产生一些增强免疫功能的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防止疾病。
可以降低胆固醇酸奶中含有3-3羟-3甲基戊二酸和乳酸。
常饮酸奶可明显降低胆固醇,从而可预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对便秘和细菌性腹淀有预防作用酸奶中产生的有机酸可增加肠蠕动,刺激胃液分泌,并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对治癌有一定的效果。
酸奶与菌种发酵介绍

ATTENTION:有的版块不一定要做在一张ppt里面基本信息题目:微生物(桥形符号)人类酸奶简介酸奶的发酵过程使奶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
经发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以一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
作用一是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分解,使人体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二是酸奶有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促进和加强消化的功效。
三是乳酸菌能减少某些致癌物质的产生,因而具有防癌作用。
四是能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繁殖,并减弱腐败菌在肠道内产生的毒素。
乳酸菌概况我们都知道酸奶是由乳酸菌发酵而制得的,但是乳酸菌并不是指一种菌,而是一类菌的总称。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能利用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的总称,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明串珠球菌属(Leuconostoc)。
要做酸奶,有两种菌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是“嗜热链球菌”(英文代号为S)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英文代号为L)。
这两种乳酸菌存在“共生作用”,它们相互帮忙,能够促进产酸速度,让酸奶能正常凝固,而且能产生比较好的风味。
用这两种菌混合培养制成发酵剂,然后加到牛奶当中,在40-42度的温度下保温培养几个小时,就可以把液态的牛奶做成凝固的酸奶了。
保加利亚杆菌介绍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是德式乳杆菌的一个亚种,被广泛的应用在酸奶制作的过程当中。
酸奶发酵流程

酸奶发酵流程酸奶是一种美味健康的乳制品,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具有益生菌,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而要制作出美味的酸奶,关键在于掌握好发酵的流程。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酸奶的发酵流程。
首先,准备好新鲜的牛奶。
选择全脂牛奶或者低脂牛奶都可以,但要确保牛奶是新鲜的,最好是在保质期内。
将牛奶倒入锅中加热,直到温度达到摄氏80-85度。
这一步是为了杀死牛奶中的细菌,以免影响后续的发酵过程。
接下来,将加热后的牛奶放置在室温下,待牛奶的温度降至摄氏45-50度。
在这个温度下,牛奶已经不会烫到手,但又保持了一定的温度,非常适合益生菌的生长。
可以用温度计来确保牛奶的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内。
然后,在温度合适的牛奶中加入酸奶菌种。
酸奶菌种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也可以从上一次自制的酸奶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菌种。
将菌种均匀地加入牛奶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均匀,确保菌种充分分布在牛奶中。
接着,将搅拌均匀的牛奶倒入发酵容器中。
可以使用玻璃容器或者塑料容器,但一定要确保容器是干净的。
将牛奶倒入容器后,盖上盖子,然后将容器放入保温箱或者保温袋中进行发酵。
发酵的温度一般需要在摄氏37-43度之间,持续时间约为6-8小时。
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偏好来控制发酵的时间长短,时间越长酸奶口感越酸。
最后,当酸奶发酵完成后,将其放入冰箱冷藏。
冷藏后的酸奶口感更加细腻,味道更加浓郁。
在冷藏的过程中,酸奶还会继续发酵,所以在食用之前最好将其搅拌均匀。
总之,制作酸奶的发酵流程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每个步骤的关键点,就能轻松制作出美味健康的酸奶。
希望以上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制作酸奶成功,健康美味!。
《酸奶的发酵》课件

酸奶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维生 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促进生长
发育和维护健康。
酸奶中的乳酸菌有助于提高免疫 力,预防肠道感染和促进消化。
酸奶还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 血管疾病等功效,对健康有益。
02
酸奶发酵的原理
酸奶发酵的定义
01
02
03
酸奶发酵
是指将牛奶通过乳酸菌发 酵,使其中的糖类和蛋白 质被分解,产生乳酸和其 他物质的食品加工过程。
酸奶发酵的条件控制
温度控制
酸奶发酵的最佳温度为40-45℃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乳酸菌 的生长和发酵效果。
时间控制
发酵时间一般为2-4小时,时间 过短会影响酸奶的口感和风味 ,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酸奶过 度酸化。
pH值控制
酸奶发酵过程中,pH值会逐渐 降低,一般降至4.5左右,过高 或过低都会影响酸奶的质量。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酸奶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
绿色生产技术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降低酸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
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感谢观看
THANKS
乳脂的转化
在酸奶发酵过程中,乳脂会转化为 脂肪酸和甘油等物质,这些物质能 够影响酸奶的质地和口感。
03
酸奶发酵的过程
酸奶发酵的步骤
01
02
03
04
选择菌种
选择适合的乳酸菌作为发酵菌 种,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
链球菌。
原料准备
准备新鲜牛奶,进行预处理, 如加热、过滤和均质化。
接种与发酵
将菌种接种到预处理后的牛奶 中,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发酵。
话说酸奶——酸奶的菌种

话说酸奶——酸奶的菌种话说酸奶——酸奶的菌种素材/网络编辑/学问有没有进步酸奶菌种LGG益生菌、LABS益生菌、B-longum(龙根B菌)、e+菌、AB 益生菌、AB100益生菌酸奶面对这么多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词,你可能会晕,不同菌种的益生菌酸奶到底都有怎样的不同?有哪些功效?哪种产品的营养价值更高?自己应该选择哪种产品?本报记者请来有关专家解答。
1 益生菌成时尚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眼下乳品市场上;益生菌;是个很火的词。
在超市的冷藏货架上有多种益生菌酸奶,广告中也常出现送你;千万益生菌;,;亿益生菌;在记者走访的数家超市中,无论是大型超市还是小型超市,都能在酸奶冷藏柜前看到伊利、蒙牛、光明、三鹿、味全等各大酸奶品牌纷纷在外包装上显眼的或不显眼的位置,打出了;益生菌;的字样。
记者留意到,仅某一品牌酸奶的外包装上就印有:;LGG是世界专利菌种;、;促进体内有益菌的生长;、;平衡和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人体自身免疫能力;、;排出毒素;等宣传语,可见厂家对;益生菌;的重视。
目前发现的乳酸菌绝大多数都有益于人类健康,如用于发酵奶制品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等,但并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有益于人类健康,也有一些乳酸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利斯特氏菌。
益生菌是指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量时能对人体起有益健康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发酵奶制品中提到的益生菌一般有: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等。
这些益生菌也都是乳酸菌类,由于它们有的耐酸能力强可以经受住人体胃酸的考验,有的能在人体肠道中稳定繁殖一段时间,总之能为人体肠道提供活的益生菌,因此把它们定义为益生菌类。
2 传统酸奶VS益生菌酸奶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两种酸奶制品,一种是由鲜牛奶添加两种菌类(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后,发酵制成的传统酸奶;另一种是在前者发酵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另外两种乳酸菌类(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益生菌酸奶,其在标识上通常有;益生菌;字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奶与菌种发酵介绍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ATTENTION:有的版块不一定要做在一张ppt里面
基本信息
题目:微生物(桥形符号)人类
酸奶简介
酸奶的发酵过程使奶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
经发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以一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
作用
一是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分解,使人体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二是酸奶有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促进和加强消化的功效。
三是乳酸菌能减少某些致癌物质的产生,因而具有防癌作用。
四是能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繁殖,并减弱腐败菌在肠道内产生的毒素。
乳酸菌概况
我们都知道酸奶是由乳酸菌发酵而制得的,但是乳酸菌并不是指一种菌,而是一类菌的总称。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能利用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的总称,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明串珠球菌属(Leuconostoc)。
要做酸奶,有两种菌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是“嗜热链球菌”(英文代号为S)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英文代号为L)。
这两种乳酸菌存在“共生作用”,它们相互帮忙,能够促进产酸速度,让酸奶能正常凝固,而且能产生比较好的风味。
用这两种菌混合培养制成发酵剂,然后加到牛奶当中,在40-42度的温度下保温培养几个小时,就可以把液态的牛奶做成凝固的酸奶了。
保加利亚杆菌介绍
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是德式乳杆菌的一个亚种,被广泛的应用在酸奶制作的过程当中。
(该亚种最初由保加利亚微生物学家赛德蒙·格里戈罗夫(Stamen Grigorov)在1905年时确定并以其祖国的名字命名,1984年时韦斯等人又将其确认为德式乳杆菌的亚种。
)保加利亚乳杆菌外观为长杆形,能产生大量的乳酸。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
生长特性
保加利亚乳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厌氧性菌。
菌体长2~9μm,宽0.5~0.8μm,单个体呈长杆状或成链,两端钝圆,不具运动性,也不会产生孢子。
在牛奶上培养,菌落为无色到淡白色,通常呈不光棉花状,直径1mm~3mm。
保加利亚乳杆菌属于化能异养型微生物,营养要求苛刻。
一般来说,脱脂乳和乳清是乳酸菌的最佳培养基,实验表明,单从菌落总数来说,以乳清加6%脱脂奶粉作为培养基最好,生长繁殖过程中需要多种微生素等生长因子,尤其是B族维生素,如吡哆酸、钴胺酸、叶酸等。
最适生长温度一般为37~45℃。
温度高于50℃或低于20℃则不能生长。
产酸特性
由于菌种不同,代谢途径不同,生成的产物有所不同,将乳酸发酵又分为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和双歧杆菌发酵。
同型乳酸发酵
经EMP途径。
同型乳酸发酵(homolactic fermentation)是指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德氏乳杆菌(Lnc.delbriikii)等乳酸杆菌利用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的过程。
因为乳酸杆菌大都没有脱羧酶,所以糖酵解途径产生的丙酮酸就不能通过脱羧作用而生成乙醛,只有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作用下(需要辅酶I),以丙酮酸作为受氢体,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乳酸。
由此可以得出,葡萄糖经同型乳酸发酵的总反应式为:
C6 H 12O6+2ADP+2Pi——+2CH3CH(OH)COOH+2ATP
1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乳酸,理论转化率为100%。
保加利亚乳杆菌经同型乳酸发酵将乳糖转化为乳酸,首先乳糖被β-半乳糖苷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接着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被转换成二分子丙酮酸,再经乳酸脱氢酶催化,还原生成乳酸。
半乳糖以转化依次生成半乳糖-1-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6-磷酸,最后进入糖酵解途径,也被转换成二分子丙酮酸,然后被还原为乳酸。
一般来说,保加利亚乳杆菌耐受乳酸的最大量为2%,理论上乳酸菌经同型发酵途径每消耗1mol葡萄糖会转化生成2mol乳酸和2mol ATP,若产生2%乳酸需要消耗约2%葡萄糖,而总糖消耗量应为3%~4%或略高才能满足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营养要求。
大量的实验已证实,菌体发酵乳糖,生成的乳酸使乳的pH值下降,当pH值下降至4.5时,酪蛋白沉淀,乳凝固。
酸奶也正是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的。
异型乳酸发酵
经HMP途径。
异型乳酸发酵(heterolactic fermentation)除生成乳酸外还生成CO2和乙醇或乙酸。
其生物合成途径也有两种:6-磷酸葡萄糖酸途径和双歧(bifidus)途径,前者的代表菌株有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及葡聚糖明串珠菌(L.dextranicum),后者代表菌株为双歧杆菌(Bi fidobacterium bifidum)。
双歧杆菌发酵
经HK途径—磷酸己糖解酮酶途径。
反应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反应过程中不发生脱氢反应,1分子葡萄糖经双歧反应途径最终转化为1分子乳酸和1.5分子乙酸,乳
酸对糖的理论转化率为50%;途径中有两个磷酸酮解酶参与,即6-磷酸果糖酮解酶(6-phosphofructokinase ketonase)和5-磷酸木酮糖磷酸酮解酶(xylulose-5-phosphorolysis ketonase)。
嗜热链球菌
嗜热链球菌为原核微生物中的链球菌属,可以把乳糖发酵产生乳酸的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细菌[3],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乳酸菌,主要应用于发酵工业。
嗜热链球菌单菌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7μm~ 0.9μm,呈对或链状排列,无芽孢和鞭毛,无运动性。
在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环境下嗜热链球菌形态有较大区别:(1)15℃的原乳中不能生长;(2)45℃的原乳中形成链状;(3)30℃原乳中多数菌株形成双球菌;(4)高酸度乳中变成长链。
嗜热链球菌在MRS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形态为底部略带微黄色,表面多为乳白色,边缘不整齐,表面较光滑、湿润,中间凸起,菌落较适中。
产酸特性
嗜热链球菌主要进行厌氧同型乳酸发酵,利用乳中的乳糖生产L(+) -乳酸。
传统的酸奶发酵剂主要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菌株, 2菌株虽然都可以发酵乳糖产生乳酸,但其在酸奶中的作用有较大区别,在酸奶的不同发酵阶段具有不同的影响。
嗜热链球菌的产酸性能主要表现在发酵初期,发酵初期原料乳pH值较高,有益于嗜热链球菌的生长。
此阶段嗜热链球菌控制了发酵过程,酸奶在此期间酸度的下降主要是嗜热链球菌发酵乳糖产酸的结果。
随着产酸量的增加,酸奶的pH值不
断下降,嗜热链球菌的产酸性能逐渐降低,当pH值降至4.2时,嗜热链球菌基本停止产酸。
总之,嗜热链球菌在酸奶发酵中不是主要的产酸菌,在混菌发酵中,其产酸能力明显低于保加利亚乳杆菌。
但嗜热链球菌在发酵初期,主要起到了产酸作用,并且还可以产生少量的甲酸和丙酸,促进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快速生长。
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混合培养物对乳进行发酵时, 2种菌具有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已得到广泛研究,混合培养过程将促进两者维持更好的生长。
误区:
含乳饮料≠酸奶(艺术字打出来加动画效果,单独一页)
酸牛奶是纯牛奶发酵而成的,不额外兑水。
而发酵型含乳饮料即乳酸菌饮料和乳酸饮料,是在水中加入少量发酵乳或少量牛奶(或奶粉)再加上糖、甜味剂等调剂而成的。
二者的区别是一个以乳为主要成份,一个以水为主要成份,因此营养成份相差甚远,价格上也有差别。
(两张表放在一张ppt里面)
某含乳饮料成分表:
酸奶成分表:
喝酸奶有助减肥,而喝酸奶饮料只会适得其反。
一般来说,酸奶饮料都是加入过多糖分的饮品。
所以,喝酸奶饮料减肥会导致你摄入过多的热量。
另外益生菌饮料如养乐多、味全等也不是酸奶,以养乐多为例经过强化培养的菌具有能够抵抗胃液、胆汁等强力杀菌作用的消化液作用,并以活性状态到达人体的肠道内。
其作用
在于:活着到达小肠增加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减少肠内有害物质,防止肠内腐败;预防食物中毒菌的感染;提高肠道活性,调节肠内生态平衡;改善便秘和腹泻症状;促进新陈代谢,增进身体健康。
鉴别方法
1、看产品名称:如果的乳饮料必须得标注“乳饮料”、“牛奶饮品”等字样,哪怕是字体很小或者不容易看见,都必须得标注,这是国家的硬性规定;
2、看配料表:如果排在第一位是鲜牛奶或者生鲜乳为酸奶,如果排在第一位是水则为乳饮料;
3、看蛋白质含量:蛋白质≥2.3%为酸奶,蛋白质≤2.3%则为乳饮料;
4、保质期短(一般在21天以下)且需要冷藏保存(一般2—6℃)的是酸奶,保质期长且常温保存的为乳酸饮料。
引用资料:
百度百科“酸奶”“乳酸发酵”“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养乐多”等词条
互动百科“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词条
郜洪涛,吕嘉枥,闫肃,徐娟,嗜热链球菌对酸奶发酵的影响及应用前景,《中国酿造》,2010年第11期
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