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地大全青海

中药材产地大全青海
中药材产地大全青海

中药材产地大全: 青海省主产药材分配

主产药材:主要分布有甘草、旋覆花、红花、枸杞子、苍耳子、天仙子、车前子、牛蒡子、葶苈子、丹参、大戟、防风、紫花地丁、茵陈、紫菀、狼毒、曼陀罗等。林中及草原主要分布有羌活、党参、大黄、赤芍、天南星、黄嗥、升麻、地榆、马尾莲、黄精、南沙参、川贝母、冬虫夏草、秦艽、远志、沙棘、麝香、鹿茸等。

一、《药材资源》

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药用植物1,461种,药用动物154种,矿物药45种,共计1,660种。药材资源分布:东北部:大通河、湟水和黄河流域,属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海拔在1750~2,600米之间,气温较高,药材资源比较丰富,种类达1,200多种。河谷及两侧低山丘陵地匮,主要分布有甘草、旋覆花、红花、枸杞子、苍耳子、天仙子、车前子、牛蒡子、葶苈子、丹参、大戟、防风、紫花地丁、茵陈、紫菀、狼毒、曼陀罗等。林中及草原主要分布有羌活、党参、大黄、赤芍、天南星、黄嗥、升麻、地榆、马尾莲、黄精、南沙参、川贝母、冬虫夏草、秦艽、远志、沙棘、麝香、鹿茸等。

1、青南高原:自西倾山以南,沿东部边缘向南至玉树州的囊谦,形成高山峡谷地貌,谷地和山地气侯差异较大,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降水较多,植物群落类型比较复杂,药材种类在450~600种之间,东部主要分布有唐古特大黄、秦艽、甘松、川贝母、冬虫夏草、羌活、黄嗥、杜鹃、藏茵陈和麝香、鹿茸(角)等。西部广大地区分布有龙胆、葶苈子、棘豆、雪莲花、虎耳草和熊胆、藏羚角等。

2、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25毫米,极度干旱,药材种类较少,约有250种。其中主要有黑果枸杞、罗布麻、麻黄、秦艽、羌活、锁阳等植物药材。

二、《利用现状》

栽培、养殖药材10多种,主要有川贝母、枸杞子、大黄、当归、鳖参、秦艽、羌活、川芎、鹿茸和人工培殖牛黄等。年种植面积1,000亩,年产量近10万公斤。收购药材200种,年收购量160万公斤。

三、《主产品种》麝香:有马麝和林麝两种,全省各地均有分布,主产玉树藏族自治州。多栖息于海拔2,800~3,500米之间的山林中。

1、鹿茸:马鹿和白唇鹿家野兼有,分布于全省各地。白唇鹿资源居西北之冠,有“白唇鹿故乡”之称;全省各地建有20多个养鹿场,除养殖本地的马鹿和白唇鹿外,还从东北引进了梅花鹿。所产鹿茸大部分供应省外和出口。

2、冬虫夏草:主产玉树、果洛两个自治州,其它部分州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0~4,200米之间的山地阴坡、半阴半阳灌丛和草甸之中。近年来,人工培养虫草菌获得了初步科研成果,并进入试验性生产。本省年收购量居中国第二位,产品大部分供应出口。

3、大黄:唐古特大黄多为野生,主要分布在果洛、玉树、海南、黄南等自治州;海北、

海西州也产。掌叶大黄多为人工栽培,集中分布在东部农业区各县。青海大黄久负盛名,商品习称“西宁大黄”,销省外及供应出口。

4、川贝母:分布于玉树、果洛、黄南等自治州。甘肃贝母(青贝)生长在海拔2,700~3,400米之间灌丛山坡草地;棱砂贝母(炉贝或知贝)生长在海拔3,500~4,000米之间的高山阴坡流沙处,暗紫贝母(松贝)生长在海拔2,800~4,000米之间的高山向阳、肥沃草坡及碎石中。本省为川贝母主产区之一。

5、甘草:分布于海南、黄南自治州和东部农业区海拔2,600~3,200米之间的草滩和浅山地区。本省为中国主产区之一。由于采挖过度,野生资源有所下降。

6、麻黄:全省广布,主产柴达木盆地和黄河上游龙羊峡附近河谷地带,多收购用作生产麻黄素原料。

7、羌活:生长于海拔2,600~3,800米之间的林缘、林下、高山灌丛或高山草甸中,以海南、海北、果洛等自治州和东部农业区为多。本省为西羌主产区之一。由于过度采挖,分布面积逐渐缩小,资源蕴藏量也有所下降。

8、廿松:主产于果洛州和黄南州河南县,生长于3,200~3,700米之间的山地灌丛和高山草甸等潮湿处。

9、秦艽,全省广泛分布,以牧区草甸草原和山地草甸分布面积广、生长稠密,野生资源蕴藏量大。黄南、果洛和海北州收购量较多。产品多供应省外和出口。

10、牛黄:本省牦牛、黄牛资源丰富,除产天然牛黄有悠久历史外,近年来已向牧区推广人工培殖牛黄技术,产品质量好,具有很大发展前途。

除上述品种外,还有较多的野生药材资源已经开发或可供进一步开发。如雪莲花、龙胆、锁阳、沙棘、红景天、藏茵陈、罗布麻、虎耳草、杜鹃、鹿角、黄羊角、藏羚角、熊胆等。

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

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 重庆湿润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重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多种生物共存,生物资源的种类多,具有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典型的生物群落和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现有中药种质资源5832种。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人 工种植历史悠久,自国家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属重庆道地药材和大宗传统药材30多种。 重庆中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品种多、单品种规模小、发展潜力大。除主城及潼南和万盛外,重庆市各区县均有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于石柱、丰都、巫山、巫溪、奉节、酉阳、秀山、江津、武隆、綦江、合川等20多个区县。其中,黄连、木香、丹皮、白术、枳壳、款冬花、党参、小茴香、天麻、半夏、青蒿、厚朴、黄柏等为国家重点发展品种;金银花、银杏、佛手、红豆杉、辛夷、前胡等20多个品种为市级重点发 展品种。 三峡库区及大巴山药材区 主要包括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州、城口等区县。

该区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占75%左右,海拔最低73米,最高2797米,相对高差达2700多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主要药材党参(庙党、板党)、太白贝母、贝母、云木香、味牛膝、银杏、杜仲、小茴香、玄胡、枳壳、半夏、冬花等。主要名特道地药材有:巫山、奉节的庙党、开县的云木香,奉节的贝母,巫溪的天麻,云阳的小茴香,忠县和万州的野生半夏等。 ?巫溪党参、天麻 巫溪县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党参、天麻、独活等药材 蕴藏量丰富,是全国中药材生产重点县,早年曾获“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称号,是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巫山庙党 巫山庙党属川党参,因产于巫山县庙宇镇而得名,是全国"四大名党"之一,被列入《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据《中国药典》记载:“党参味甘平、功能是补中气不足,润肺止咳,尤以巫山庙党最佳。”早在19世纪就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及欧洲市场。 ?开县木香 开县的地理环境非常的适合云木香的生长,该县木香种植面 积产量约占全国木香总产量的70%,年产量为5500多吨,占

甘肃道地中药材

前言 甘肃是全国药材主产地之一,当归产量占全国95%,党参产量占全国60%,黄芪产量占全国50%,出口量占全国80%以上。甘肃省定西地区的崛县、渭源、陇西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分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芪之乡”。 我省中药材资源特色品种优势明显,为甘肃医药特别是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和广阔的市场潜能。但是,由于我省地理环境、运输条件限制,中药材种植农户分散,规模化、集约化,尤其是标准化加工程度低,导致药材质量不稳定。科研带动、科技创新滞后,造成中药科研攻关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弱。 为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结合甘肃道地药材品种,以定西、陇南为重点,优先抓好当归、党参、黄芪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建设陇药生产加工体系,指导生产规划,优化加工技术,为制定陇药原生药材加工标准,全面实施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提供理论依据,服务我省药材市场。 不同干燥方式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 以甘肃道地药材当归、黄芪、党参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我省中药材产地加工过程干燥方法不统一,无序熏硫等现象,致使中药材中二氧化硫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本试验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进现有产地加工干燥方法,利用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对中药材干燥后药典中指标性成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阿魏酸、黄芪甲苷、党参炔苷含量进行测定、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中药有效成分,确定三种我省道地中药材最佳产地加工干燥方法,建立产地加工干燥工艺,制定该工艺加工干燥后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地点 试验材料当归取自岷县,党参取自定西渭源,黄芪取自陇西县,选取产地一致,长势一致的中草药,11月上旬产地地头直接进行采购,要求试验用中药材未经任何处理。 对照用中药材选自当归城交易市场。 1.2 试验方法 试验原料经常温常压冷水喷淋除泥清洗后,通过单因素试验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以阴干、晒干、烘房干燥、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方式作为研究对象,设计3个重复,以干燥后所得中药材样品性状、水分、浸出物为评价指标,确定最

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

1 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速记歌诀及注解 1.1 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线、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1.2 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速记歌诀及注解披金①戴银②一天仙③,半升半降④黄白钱⑤。川南狼⑥,闹粉娘⑦,遂草⑧炒豆⑨熬酥⑩糖。 注:①披金: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洋金花、生千金子。②银:水银。③一天仙:雪山一支蒿,生天仙子。④半升半降:生半夏、红升丹、斑蝥、白降丹。⑤黄白钱:生藤黄、雄黄、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⑥川南狼:生川乌、生南星、生狼毒。⑦闹粉娘:闹阳花、红粉、轻粉、青娘虫、红娘虫。⑧遂草:生甘遂,生草乌。⑨豆:生巴豆。⑩酥:蟾酥。 2 4种一级、17种二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速记歌诀及注解 2.1 4种一级、17种二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一级: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二级:马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片、蟾酥、蛤士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 2.2 4种一级、17种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速记歌诀及注解一马①牧草射蟾②涂,二黄 ③双蛤④穿厚杜⑤。三蛇⑥狂饮人熊血⑦,虎豹羚羊梅花鹿⑧。 注:①马:马鹿茸。②草射蟾:甘草、麝香、蟾酥。③二黄:黄连、黄柏。④双蛤:蛤蚧、蛤士蟆油。⑤穿厚杜:穿山甲片、厚朴、杜仲。⑥三蛇: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 ⑦人熊血:人参、熊胆、血竭。⑧虎豹羚羊梅花鹿:指4种一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 3 21种三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速记歌诀及注解 3.1 21种三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川(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草)、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阿魏、连翘、羌活、石斛。 3.2 21种三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速记歌诀及注解紫薇丰萸①赠猪肉②,川味黄连③送石斛荆诃刺秦④赴远东⑤,胆⑥大心细⑦也难活⑧。 注:①紫薇丰萸:紫草、阿魏、防风、山茱萸。②猪肉:猪苓、肉苁蓉。③川味黄连:川(伊)贝母、五味子、胡黄连、黄芩、连翘。④荆诃刺秦:蔓荆子、诃子、刺五加、秦艽。⑤远东:远志、天冬。⑥胆:龙胆(草)。⑦细:细辛。⑧活:羌活。

中国中药材分布

中国中药材分布 上海 主产品种:西红花、地龙、蟾酥、浙贝母、延胡索、丹参、鹿茸、番红花、栝楼、菘蓝等。 北京 主产品种:黄芩、柴胡、知母、苍术、酸枣仁、益母草、黄精、玉竹、瞿麦、远志及蟾酥等 天津 主产品种:益母草、茵陈、槐米、枸杞子、地黄、菊花、薏苡仁、决明子、瓜蒌、鹿茸、蟾酥、桑螵蛸、鸡内金、酸枣仁、知母、远志、丹参、柴胡、山楂、柏子仁、桔梗、菘蓝、牛膝、北沙参等 云南省 主产品种:三七、砂仁、当归、云木香、黄连、茯苓、天麻、儿茶、胡黄连、半夏、贝母、千年健、猪苓、草果、石斛、诃子、肉桂、防风、苏木、龙胆、木蝴蝶、阳春砂等。 内蒙古 主产品种:枸杞子、防风、赤芍、黄芩、郁李仁、甘草、麻黄、苦参、肉苁蓉、地榆、升麻、木贼、郁李、锁阳、银柴胡、远志、款冬花知母、桔梗、秦艽、苍术、白鲜皮、龙胆、党参、柴胡、酸枣仁、苦豆子、鹿茸、龙骨、麦饭石等。 吉林省 主产品种:人参、桔梗、平贝母、黄嗥、党参、细辛、黄柏、刺五加、关木通、五味子、关苍术、赤勺、天麻、延胡索、淫羊藿、鹿茸、熊胆、蛤蟆油、小茴香、红花、黄芩、地榆、紫花地丁、知母、黄精、玉竹、白薇、穿山龙等。 四川省 主产品种:冬虫夏草、黄连、大黄、羌活、雪莲花、三七、茯苓、天麻、黄芩、防风、龙胆、半夏、续断、川贝母、云木香、藿香、山柰、川芎、乌头、川木香、麦冬、白芷、川牛膝、泽泻、鱼腥草、川木通、芍药、红花、使君子、川楝、黄皮树、杜仲、桔梗、花椒、佛手、枇杷叶、金钱草、党参、辛夷、乌梅、银耳、川明参、柴胡、干姜、金银花、丹参、补骨脂、郁金、姜黄、莪术、天门冬、白芍、川黄柏、厚朴、麝香、鹿茸、熊胆、穿山甲等。 安徽省 主产品种:家种药材主要有亳菊花、白芍、红花、白芷、牡丹皮、紫菀、牛膝、地黄,桔梗、板蓝根、麦冬、太子参、明党参、南沙参、断血流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霍山石斛、远志、罗布麻、茵陈、白头翁、蛇床子、地榆、玉竹、百合、半夏、味甘、宣木瓜、桔梗、菘蓝、女贞、白前、独活、侧柏、茯苓、苍术、紫菀、皖贝母、前胡等;动物药材主要有蕲蛇、蜈蚣、龟甲(板)、全蝎、蟾酥、土鳖虫、鳖甲等。 山东省 主产品种:北沙参、黄芩、黄嗥、蔓荆子、薏苡仁、白术、延胡索、西洋参、天麻、桔梗;野生药材主要有枯梗、黄芩、遗志、柴胡、苍术、半夏、桑螵蛸、丹参、忍冬、栝楼、酸枣、

中药材产地生态环境

第二章产地生态环境 第一节药材生产基地选择的原则 中药材产地的地理位置可用行政区域(东)经(北)纬度表示。药用(动)植物的环境生态是指与(动)植物活动直接有关的空气、水、土壤、光照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药材的产地环境与药材的质量、产量密切相关。从目前认识,中药的活性成分大多是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达产物,即次生代谢产物,它与遗传基因有关,对环境也有相当大的依赖性,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生产基地和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建造。我国古代对药材产地已有很多论述,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宋代寇宗爽《本草衍义》序例云:“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金代李杲《用药法象》云:“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失其地,则性味少异。”明代陈嘉谟《本草蒙鉴》谓:“产地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地胜药灵”等,这些都说明药材产地与药材质量的密切关系,现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生产基地的选择与建造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域性 土壤、气候表现出的地带性与(动)植物的区域分布密切关联。植(动)物的地理分布既表现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也显示其种群发生、发展与分布的时间概念(即漫长种群发育的历史)。当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与某一生物的生态习性相匹配时,这一生物就能生存,其分布区域就生态适宜区的范围,分布区域中心,耐性限度处于最适范围,即生态最适区。人们在生产布局中,可以通过对限制因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药用植物的最适宜区域。只有在这一区域建立药材产地才是合理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强调发展地产药材,尤其是地道药材的原因。如果引种外地种类,应考察原产地的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气候(温度、降水、日照)、土壤等,遵循自然规律,应用气候相似论原理,尽量满足物种固有习性的要求。确定产地还应作历史考证,如是否地道药材,有无民间种植(养殖)历史,质量有无变化,当地群众积累的经验等等。 地道药材是指具有特有种质、特定的产区和一定的生产或加工技术生产出的中药材。其中地理因素十分重要。 这里应提及,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可能是在正常发育条件下产生的,有些是在胁迫(逆境)条件下产生和积累的,如银杏最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并非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最适环境,而在次适宜环境下生长的银杏,黄酮积累较多。这就说明,有时植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环境条件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并不一定是平行的。所以在选择药材产地时,除应考虑适宜性外,还应分析研究药材产地与活性成分积累的关系。传统地道产地中药材的药效作用,从中医药理论角度看是其全部活性组分的综合效应。故作异地质量对比时,不能仅以个别成分为指标,而应以其指纹图谱为基础判断产地适宜性。 二、安全性 安全性,即要求药材不受污染。药材生产地区无污染源(如矿山、化工厂等)。空气、土壤、水源应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以保证生产的药材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指标等。有些药材原产地可能发生多种变化,如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比较缓慢,不易为人觉察,但对药用动植物却有影响。有的由于人为的因素,如落后的耕作制度、无节制的施用化肥农药、工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及地方自然灾害连年发生或是生物疫区等,这些地区都不适宜生产优质药材,应废弃,另选场址。 三、可操作性 药材生产基地既要求优越的自然环境,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它包括当地人文状况、经济状况、投资环境以及交通、供水、动力、通讯、治安等。往往比较贫困的地区,经济欠

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

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

经济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 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学生姓名:漆梨霞 指导教师:张新平 职称:讲师 2013年3月11日

经济学院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院:经济学院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学生姓名:漆梨霞学号: 201021060121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 作者:漆梨霞 指导教师:讲师 【摘要】中医药是甘肃省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最具潜力和可以有所作为的行业。中医药在我国起源很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绿色生态价值在人类健康需求的发展的今天来看,无疑是具有战略性的产业。而甘肃省中医产业却是欲振乏力,本文就以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的现状为线索,以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分析甘肃省中医药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中药材出口中医产业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一、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的现状 (一)、甘肃省出口中药产业的现状 甘肃是全国药材主产地之一,全省药材品种虽然在1500种以上,但甘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应该说甘肃药材的资源优势是比较优势。据统计,全省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13万公顷以上,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居全国药材种植前列。药材总产量己达31.6万t,产值16亿元。上市的家种药材品种达350多种。当归产量占全国的95%,党参产量占全国的60%,黄(红)芪产量占全国的50%,大黄产量占全国的60%,甘草产量占全国的25%以上5种药材的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甘肃省定西地区的崛县、渭源、陇西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分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芪之乡”。甘肃中药材初级加工产品(饮片、切片),年加工量已达6.5万t,消化全省药材量的21%,产值10亿元。全省中药材资源整体表现为覆盖区域广、资源种类多、种植产量大、特色优势明显,为甘肃医药特别是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和广阔的市场潜能。但是,甘肃省的中药材资源与全国的12 807种中药材相比,在品种和产量方面均不处于优势地位,其优势主要集中在大黄、党参、当归、红(黄)芪、甘草等少数大宗品种上。另外,由于甘肃山大沟深等地理环境因素,运输条件限制,野生品种资源量十分有限,没有形成主流商品,

青海省中藏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青海省中藏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1I_ 区域经=;} 青海省中藏药产业 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本文从发展中藏药产业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动植物资源 优势入手,审视青海发展中藏药产业的现状,分析青海发展中藏药产 业的制约瓶颈,构建进一步发展青海中藏药产业的思路. 关键词:特色经济中藏药产业研究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 条件,形成了藏医药的主发源地,造就 了其动植物资源优于其它地区而具有 活性强,药用成分含量高的特点.青海 省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动植物资源 优势,把中藏药产业的发展和藏药资源 的开发利用作为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 增长点,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全 省优势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 ,青海中藏药产业发展的现实审 视 (一)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为发展 中藏药产业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青 海药用动植物资源种类十分丰富且分 布广泛,储量大.在藏药经典《晶珠本 草》记载的2294种中藏药资源中,青海

的中藏药材有1294种,占比达56.5%, 其中植物药1087种,动物药150种,矿物药57种,有198个品种是国家和青海确定的重点品种.特别是一些特产药材,地产药材如大黄,麝香,冬虫夏草, 麻黄,贝母,鹿茸,藏茵陈,锁阳,塞龙 骨,红景天,雪莲等,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另外青海的高海拔,强紫外线及氧气稀薄等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药用动植物天生具备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劳,药用成分含量高的生物特性. (二)方兴未艾的中藏药工业,为青 海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十五"期间,青海省把中藏药产业作为青海省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在政策,资金,人才, 对外宣传等方面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 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海生物产业园区为发展平台,培育了一批地方中藏药生产企业,中藏药生产企业从最初的7家,发展到如今的50余家.2002 年.企业开始实施GMP改造,截至目前,全省29家药品生产企业已通过GMP认证,这些企业大多装备和技术比较先进,已形成年加工生产中藏成药5000余吨的能力,部分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GMP改造后,青海制药行业生产能力已达到100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藏药产品已从手工作坊炮制发展到工业化生产,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

中国中药材分布

中国中药材分布 北京 黄芩、知母、苍术、酸枣、益母草、玉竹、瞿麦、柴胡、远志等。 天津 酸枣、菘蓝、茵陈、牛膝、北沙参等。 上海 番红花、延胡索、栝楼、菘蓝、丹参等。 重庆 黄连、杜仲、厚朴、半夏、天冬、金荞麦、仙茅等。 河北 知母、黄芩、防风、菘蓝、柴胡、远志、薏苡、菊、北苍术、白芷、桔梗、藁本、紫菀、金莲花、肉苁蓉、酸枣等。 山西 黄芪、党参、远志、杏、小茴香、连翘、麻黄、秦艽、防风、猪苓、知母、苍术、甘遂等。 辽宁 人参、细辛、五味子、藁本、黄檗、党参、升麻、柴胡、苍术、薏苡、远志、酸枣等。 吉林 人参、五味子、桔梗、党参、黄芩、地榆、紫花地丁、知母、黄精、玉竹、白薇、穿山龙等。 江苏 桔梗、薄荷、菊、太子参、芦苇、荆芥、紫苏、栝楼、百合、菘蓝、芡实、半夏、丹参、夏枯草 牛蒡 等。 浙江 浙贝母、延胡索、芍药、白术、玄参、麦冬、菊、白芷、厚朴、百合、山茱萸、夏枯草、乌药、益母草等。 安徽 芍药、牡丹、菊、菘蓝、太子参、女贞、白前、独活、侧柏、木瓜、前胡、茯苓、苍术、半夏等。 福建 穿心莲、泽泻、乌梅、太子参、酸橙、龙眼、栝楼、金毛狗脊、虎杖、贯众、金樱子、厚朴、巴戟天等。 江西 酸橙、栀子、荆芥、香薷、薄荷、钩藤、防己、蔓荆子、青葙、车前、泽泻、夏天无、蓬蘽等。

山东 忍冬、北沙参、栝楼、酸枣、远志、黄芩、山楂、茵陈、香附、牡丹、徐长卿、灵芝、天南星。 河南地黄、牛膝、菊、薯蓣、山茱萸、辛夷、忍冬、望春花、柴胡、白芷、桔梗、款冬花、连翘、半夏、猪苓、独角莲、栝楼、天南星、酸枣等。 湖北 茯苓、黄连、独活、厚朴、续断、射干、杜仲、白术、苍术、半夏、湖北贝母等。 湖南 厚朴、木瓜、黄精、玉竹、牡丹、乌药、前胡、芍药、望春花、白及(白芨)、吴茱萸、莲、夏枯草、百合等。 广东阳春砂、益智、巴戟天、草豆蔻、肉桂、诃子、化州柚、仙茅、何首乌、佛手、橘、乌药、广防己、红豆蔻、广藿香、穿心莲等。 广西罗汉果、广金钱草、鸡骨草、石斛、吴茱萸、大戟、肉桂、千年健、莪术、天冬、郁金、土茯苓、何首乌、八角茴香、栝楼、茯苓、葛等。 海南 槟榔、阳春砂、益智、肉豆蔻、丁香、巴戟天、广藿香、芦荟、高良姜、胡椒、金线莲等。 四川川芎、乌头、川贝母、川木香、麦冬、白芷、川牛膝、泽泻、半夏、鱼腥草、川木通、芍药、红花、大黄、使君子、川楝、黄皮树、羌活、黄连、天麻、杜仲、桔梗、花椒、佛手、枇杷叶、金钱草、党参、龙胆、辛夷、乌梅、银耳、川明参、柴胡、川续断、冬虫夏草、干姜、金银花、丹参、补骨脂、郁金、姜黄、莪术、天门冬、白芍、川黄柏、厚朴等。 贵州天麻、杜仲、天冬、黄精、茯苓、半夏、吴茱萸、川牛膝、何首乌、白及、淫羊藿、黄檗、厚朴、白术、麦冬、百合、钩藤、续断、菊花、山药、瓜蒌、黄柏、桔梗、龙胆、前胡、通草、射干、乌梅、木瓜、三七、石斛、姜黄、桃仁、百部、仙茅、黄芩、草乌、玉竹、赤芍、秦艽、防风、泽泻、独活、茯苓、白芍、白芷、黄连、玄参、大黄、栀子、葛根、雷丸、天花粉、夏枯草、西洋参、鱼腥草、石菖蒲、

贵州药材有哪些

贵州药材有哪些

贵州药材有哪些 【篇一:贵州药材有哪些】 【篇二:贵州药材有哪些】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多高山河,地势起伏较大,全省西高东低,西部最高2900米,南部最低河谷仅137米,平均海拔约1000米。地形地貌深度切割,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生态环境复杂,自然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境内既含有丰富的温带植物成分,也含有丰富的热带植物成分,因此中药资源十分丰富。据文献记载,目前贵州中药资源已超过4500余种。下面介绍一下贵州道地药材、珍稀名贵药用植物、特有种药用植物、新纪录药用植物、药用新资源、栽培药材、大宗药材地理分布范围仅供药农参考。 贵州中药资源评价 在贵州开发利用的350余种中草药资源中,不少的品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如淫羊藿、头花蓼、太子参、丹参、天麻、天冬、射干、冬凌草、贯叶连翘、凤仙花、云实、吉祥草、绞股蓝、岩乌头、川桂、黄连、地榆、苦参等。有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经济植物,如木姜子、山苍子、蜘蛛香、滇白珠、竹叶椒、香樟、五倍子、鱼腥草、魔芋、刺梨、猕猴桃、女贞等。有的品种是苗族、布依族习用的中草药,如黑骨藤、倒提壶、小花清风藤、岩白菜、八爪金龙、大血藤、五香血藤、万年粑、四块瓦、红活麻、响铃草、南布正、马蹄草、歪脚木、水血草等。有的品种可以绿化城市,保持水土流失,如女贞子、苦楝树、木姜子、杜仲、乌柏、泡桐、无花果等。有的品种还是园艺观赏花卉,如扇蕨、凤尾蕨、石斛、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天南星、南天竹、银杏、十大功劳等。 贵州药材种植建议

1、发展质优木本药材生产贵州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合多种木本药材生长。杜仲、黄柏、吴茱萸、厚朴、乌梅是贵州传统的5大木本药材,以质量优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吴茱萸产量居全国首位。桃仁、木瓜、喜树、枳壳、栀子、银杏、川楝子、木蝴蝶、辛夷、官桂等也能提供相当数量的商品。结合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gap 基地建设,发展优质木本药材生产,有着广阔前景。 2、开发别具特色的小三类品种小三类品种是不属国家统管的地方品种,基本来源于野生。贵州是此类品种的著名产区。能出口的有钩藤、白藤、地榆、夏枯草、天南星等。供应国内的有独角莲、山豆根、乌头、小玉竹、土茯苓、黄药子、白茅根、百部、白及、石韦、鹿衔草、九香虫、斑蝥等。开发小三类品种既是贵药的传统,也是贵药的特色。 3、开发矿物药材品种贵州有矿物药78种,居全国第一位。除朱砂、雄黄驰名全国外,铅丹、代赭石、自然铜、胆矾、鹅管石、石膏、长石、钟乳石、云母、石英等都能提供商品。 贵州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1、资源种类 ①道地药材:是指主产地在贵州,具有质优、药用价值较高并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影响的中药,其代表品种有:天麻、石斛、杜仲、吴茱萸、半夏、南沙参、毛慈菇、白及、黄柏、天冬、首乌、银花、淫羊藿、五倍子、黔党参、桔梗、射干、艾纳香、金果榄、朱砂、雄黄等。 ②珍稀名贵药用植物:是指在贵州有分布,十分稀有并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药用植物,其代表种类有:乌天麻、竹节参、狭叶竹节参、珠子参、羽叶三七、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梵净山石斛、翅茎绞股蓝、峨参、云南翠雀花、狭叶瓶尔小草、贵州八角莲、金铁锁、湖北贝母、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昆明山海棠、平伐重楼、扇脉杓兰、金线兰等。 ③特有药用植物:是指目前在贵州省境内发现有分布并具有药用价值而我国其它地区乃至世界各地无分布的物种,其代表种类有:银背叶

全国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概况-2001年

量时,不断加强中药生产科研工作,争取多创优质出口产品,为农民增加收益,为国家多创外汇[2]。 513 开发中草药资源时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因为目前三峡地区工业污染、生活污染、酸雨污染、农业污染均比较严重,对环境构成较大威胁。沿江城镇工矿企业较多,“三废”排放量大,处理处置能力较弱。在三斗坪坝址以上的库区,工业废水年排放总量达12亿吨,生活废水年排入量3亿吨,污染物达50种。大肠菌群、挥发性酚、COD、硫化物、氨氮、COD5、总汞等污染物在一些城市河段严重超标[4]。这会给药材的生产,特别是出口国外增加困难;同时,也应注意在办药厂等方面,不能加剧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 肖小河,方清茂,李江陵,等.长江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系统开发模式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6,21 (11):6432645. [2] 肖志航,乔正直.巫山中药资源普查和开发利用的探讨.中药通报,1986,11(12):14216. [3] 谢宗强,陈伟烈,梁松筠,等.三峡库区特有植物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4,4: 61265. [4] 杜政清.三峡地区生态环境及其治理保护规划.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5,1:33237. 原载:《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59 全国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概况 商敏凤,朱 彦 一、我国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概况 1997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药材公司先后三次主持召开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 AP)研讨会”。随之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全国各省市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生产优势,以及历史悠久的传统名优中药材的发源地进行考察论证。重点抓了60个重点品种的产业化生产经营,建立了一批产品质量好、科技含量高、产销渠道相对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并具有经济优势的药材生产基地。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国已建成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中药材生产专业场113万个,中药材专业户达34万个,中药材种植面积600万亩,产量35万吨,年生产总值约160亿元。 二、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及生产开发模式 11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工厂+基地) (1)江苏南京金陵制药厂在贵州建立了股份制药材生产基地,专门负责“脉络宁”原料石斛的生产技术指导与收购。 ()哈尔滨中药二厂与黑龙江省药材公司在河北建立了“双黄连”黄芩生产基地。 2

青海省发展中药藏药蒙药条例

青海省发展中药藏药蒙药条例 【法规类别】中药管理 【发文字号】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7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02.07.29 【实施日期】2002.10.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五十七号) 《青海省发展中药藏药蒙药条例》已由青海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2年7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2年7月29日 青海省发展中药藏药蒙药条例 (2002年7月29日青海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中药藏药蒙药(以下简称中藏蒙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中藏蒙药材的采猎、种植、药用动物的饲养和中藏蒙药的研制、开发、生产、经营以及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发展中藏蒙药应当遵循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创新、市场引导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把中藏蒙药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引导中藏蒙药企业向生产集约化发展,促进中藏蒙药产业现代化。 州、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发展中藏蒙药。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省中藏蒙药产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工作。州、市、县人民政府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中藏蒙药产业发展的服务、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中藏蒙药研究、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督管理;卫生、教育、林业、畜牧、农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发展中藏蒙药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重视中藏蒙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和支持中藏蒙药药理作用、药用资源开发、原料标准和产品标准的研究。

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

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 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该产地称道地产区。“道”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如唐代将全国分为关南道、河东道等10余道。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演变为“货真价实、质优可靠”的代名词。道地药材之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优育、栽培形成了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独特的加工方法形成了美观的商品性状。这些商品性状常常是鉴别道地药材的方法之一。道地药材由于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具有很高信誉,在经营中具有很强竞争力,因而形成了较大的商品规模。据初步统计,传统道地药材有200多种,其生产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一些道地药材,常在名称前加上道地产区,例如川泽泻、建泽泻分别表示四川和福建产道地药材泽泻。道地药材是中药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道地药材产区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 (一)关药产区 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 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三)怀药产区 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 产常用药材300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四)浙药产区

四川的中药材产业及分布价格

四川的中药材产业及分布价格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在发展现代中医产业方面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四川省药材资源非常丰富,科研实力在国内也处于中上游,但是产业资源分散,企业数量偏多,除少数几个特例外,大都缺乏有国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与高成长的规模销 售品种。 而且,以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为代表的四川省中药材市场发展水平,包括药材资源和经销商资源,与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看到自己的独特优势,也应该正视与别人的差距,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四川必须发挥优势,缩小差距,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步伐。 培育道地药材大品种 以培育大品种为目标,精选川贝母、川附子、丹参、川芎、川麦冬、川郁金(姜黄)、川白芷等资源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知名川产道地中药材,按照“大中药、全产业链”的模式,加强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在中药饮片、提取物、配方颗粒、中药新药、食品、保健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开发,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做通产业链,打造川产道地药材大品种。利用道地药材进行品牌带动。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川产道地药材大品种、中成药及相关产品大品种、中药大企业,以品

牌带动中药产业快速发展。 集中管理药材经销商 在经销商方面,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正走入正规化和现代化。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结合四川当地丰富的药材资源和历史悠久的中药文化,市场在规划设计中引进和融入了国际先进的建筑理念,采用专业的通风采光设计,引进自动关合玻璃顶棚等现代化设施,使之成为“会呼吸”的中药材市场。将全部中药材经销商集中于此,申请营业执照,商铺井然有序,将经销商市场纳入正规化规范化,并在这里对经销商进行集中管理。在经营管理方面,采取商铺“单一产权、只租不售”的经营模式,引进现代化交易方式,全力打造全国中药材市场中心,全面带动四川中药材产业升级,引领全国行业发展方向,使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中药材专业市场标杆。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建设,也对其他地区中药材市场建设和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产业链发展有底气 1.丰厚的药材资源。 四川省作为我国四大中药种植基地之一和农业大省。中药材一直是四川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成都市获得的1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中,中药材就占了4个。部分中药材的地区标准将可能上升成为国家标准、甚至世界标准。

甘肃省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分析

甘肃省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分析 发表时间:2018-02-07T15:22:45.6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5期作者:张学智才让草(通讯作者)[导读] 本文通过连续八年对甘肃省内27种1732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跟踪抽验工作,全面评价了甘肃省内中药材。 甘南州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 747000 摘要:本文通过连续八年对甘肃省内27种1732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跟踪抽验工作,全面评价了甘肃省内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现状,总结分析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不合格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药品质量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分析 1、基本情况 从2010~2017年我中心共抽验荆芥、车前子等27个品种,共1732批,其中合格1293批,不合格439批,不合格率为25.3%。样品分别来自我省14个地州市的市县级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厂矿医院、个体诊所、卫生室、药品生产、批发、零售连锁店及县、乡级药品零售店等。抽样地域涵盖药品生产加工炮制车间、药品库房、药品调剂室,药品经营使用场所等。 2、质量状况 通过连续八年的评价性抽验,我们发现甘肃省内的中药质量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假劣药品的比例依然高举不下,平均合格率只有74.7%,近四分之一的样品存在掺假使杂,以假乱真的现象,在纳入抽验的27个品种中只有诃子、泽兰、肉桂、香附、艾叶等5个品种全部合格外,其余荆芥、薄荷等22个品种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伪劣品、混淆品、代用品,有的不合格率甚至高达95%以上。通过分析不合格率在50%以上的有6个品种,分别为柏子仁、通草、车前子、土荆皮、地骨皮、沙苑子;不合格率在20%~50%的有4个品种,分别为海金沙、小通草、骨碎补、山药;不合格率在10%~20%的有6个品种,分别为土鳖虫、荆芥、草豆蔻、款冬花、老鹳草、大青叶;不合格率在10%以下的有6个品种分别为白芍、山茱萸、秦艽、薄荷、威灵仙、白芷。由于甘肃省内中药生产企业相对较少,以上样品主要来自药品经营使用环节。 3、不合格药品产生的原因 3.1采收加工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中药品质优劣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多少,而有效物成分的高低又与药品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薄荷和荆芥中主要成分均为挥发油,并且主要分布在叶和穗中。而薄荷的采收,一年两次,第一次在小暑后大暑前(七月中旬),主要供提取薄荷脑用;第二次在霜降之前(十月中下旬)主要作为药材用。实验证明,薄荷在花蕾期叶片中含油量最高,薄荷脑含量则以盛花期最高。而叶的产量又在花后期最高。荆芥则在8~9月当花开到顶端穗绿时采收,而车前子应在种子成熟时采收。通过对样品的性状观察,凡是挥发油含量检验不合格的薄荷和荆芥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未到季或过时采收的情况,比如薄荷的茎细小呈绿色而不呈紫色,车前子种子瘦小体轻呈黄绿色等。 3.2加工炮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的目的是分开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降低毒性、提高疗效等。但是个别商贩却把加工炮制作为追求利润的手段和消除伪劣品外观特征的方式,在加工炮制过程中掺假使杂,如在海金沙中混入性状相似的矿物质或其它植物的花粉等导致其灰分超标,地骨皮为皮类药材,药用部位为干燥根皮,需将木质部和茎皮作为非药用部位除去,但是在不合格的地骨皮中,几乎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非药用部位,包括未除去的木质部和地上部分茎皮等。 3.3贮藏、养护、运输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药品质量,进而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如柏子仁含有丰富的油质,应密封包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防霉变等,若贮藏养护不当就会发生变色走油、虫蛀、霉变现象,酸败度检测数据严重超出标准规定的上限。 3.3人为因素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人为因素是导致药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贯穿于所有不合格药品当中。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作为特殊商品,销售时多以重量计量,如在地骨皮中人为混入鹅绒藤的根皮,有的将大青叶中有效成分人为的提取,使其外观特征与合格品无任何差别,不经特殊的仪器设备肉眼根本无法鉴别,诸如此类,比比皆是。 4、讨论 4.1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如果药品经售人员缺失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应有的良知,将使药品安全丧失重要的保护屏障,至使伪劣品肆无忌惮、无孔不入。因此提高经售人员的职业道德是规范药品经营行为,提高药品质量的最佳捷径。同时加大对药品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其是不法商贩处于想违而不敢违,想违而违不起的境地。 4.2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和举办假劣药品展示活动,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别假药劣药品的能力。同时进一步规范举报奖励机制,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治的良好局面,使假劣药品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使违法行为无容身之处,藏身之所。 4.3严格按照药材的特性按季节按时采收,中药品质的好坏取决于有效物质含量的多少,而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与采收的季节、时间、方法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唐时的孙思邈就有“夫药采集,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无殊,……”的说法。 4.4规范中药材的的炮制工艺,提高药品质量标准,虽然《中国药典》及相关中药炮制规范对中药炮制过程中杂质限量和辅料的种类及用量做了具体规定,但对加工而得的成品却无一味规定辅料的用量及残留量的检查,这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其利用这一特点在炮制过程中多下或少下辅料,或将炮制辅料做为药用成份混入其中,从而是药品在调剂过程中出现剂量不足,疗效下降的情况。 4.5不断加强监督人员的业务技能,进一步提高分辨假劣药品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制售假劣药品的人员也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出陈推新,经售方式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对药品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以经验鉴别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需求。如果不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将是假劣药品肆无忌惮,防不胜防,给人民安全用药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甘肃农业概况

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地处黄河上游,在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位于东经92°13'—108°46'、北纬32°31'—42°57'之间,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地形呈狭长状,东西跨度1655公里,南北最宽处530公里。土地资源大体是三分山、三分草、两分沙、一分林、一分田。总人口2603.3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890.55万人,占总人口的72.62%。甘肃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有45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全省辖14个市州、87个县市区、1528个乡镇。200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01.06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8.4:46.7:35.9,农业增加值达到236.61亿元,全省粮食总产量789.34万吨,棉花8.66万吨,油料46.04万吨,肉类产量达到74.19万吨,蛋类产量达到13.44万吨,牛奶产量达到22.18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1.4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3元。 从总体上看,甘肃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基础落后,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比较多,但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较大。 一是土地辽阔,但可利用面积比较少。甘肃总土地面积居全国第7位,全省耕地面积5112.93万亩,其中旱地70%以上,水地不到三分之一,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3749.19万亩,亩产达到210.54公斤,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9.4%,其中高寒草甸类草场6413万亩,占全省草场面积的24%;草原类草场8593万亩,占32%;荒漠草场9410万亩,占35%。全省可利用草场总面积2.41亿亩。 二是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甘肃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总体上是气候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无霜期一般为48-228天。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多。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h,是日照最多的地区;陇南为1800~2300h,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h。 三是水资源贫乏,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从东南到西北递减,降水量40-800毫米,年蒸发量1000—3000毫米。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干旱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出现频率高,给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按出现时间划分,影响甘肃省的干旱有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重,大风日数每年有3~69天,沙尘暴日数为1~37天,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四是生物资源丰富。甘肃自然条件多样,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豆类、谷子、糜子、荞麦、高粱等30多种;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棉花、甜菜、中药材、水果、蔬菜、瓜类、烟叶等。全省共有各类畜禽品种

中药材种类

中药材的种类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据调查,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在全国应用的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有800一900种,占90%;动物类药材100多种;矿物类药材70一80种。植物类药材中,根及根茎类药材在200一250种;果实种子类药材180~230种;全草类药材160一180种;花类药材60一70种;叶类药材50一60种;皮类药材30一40种;藤木类药材40一50种;菌藻类药材20种左右;植物类药材加工品如胆南星、青黛、竹茹等20一25种。动物类药材中,无脊椎动物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40种;昆虫类药材30一40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药材40—60种;兽类药材60种左右。 (1)各地生产经营的中药材种类 中药资源显著的地域性决定了我国各地生产、收购的药材种类不同,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所经营的中药材种类和数量亦不同。全国各地生产、收购的中药材种类各具特色,构成了中药材区域化的模式。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以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居多,果实类药材次之。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广大地区以喜暖、喜湿润种类为多,叶类、全草类、花类、藤木类、皮类和动物类药材所占比重较大。我国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一般在200一300种;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约在300一400种。东北地区栽培(饲养)种类以人参、鹿茸、细辛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柏、防风、龙胆、蛤蟆油等为代表;华北地区的栽培种类以党参、黄芪、地黄、山药、金银花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苓、柴胡、远志、知母、酸枣仁、连翘等为代表;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蝎子、蛇类、夏枯草、蟾酥、柏子仁等为代表;华中地区栽培种类以茯苓、山茱萸、辛夷、独活、续断、枳壳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蜈蚣、龟板、鳖甲、半夏、射干为代表;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槟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何首乌、防己、草果、石斛、穿山甲、蛤蚧等为代表;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附子、三七、郁金、麦冬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麝香、川贝母、冬虫夏草、羌活为代表;西北地区栽培种类以天麻、杜仲、当归、党参、枸杞子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甘草、麻黄、大黄、秦艽、肉苁蓉、锁阳等为代表。海洋药物以昆布、海藻、石决明、牡蛎、海马等为代表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主产品种。中药材的大多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调拨,全国药材系统每年都要举办药材商品交流会。在全国交流会中交流的中药材一般在800一1000种,最多达几千种。在全国经营的药材品种中,常用药材大约500一600种,少常用药材200种左右,不常用药材约100种,还有少数冷门药。从各地经营规模来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般为700一800种,中小城市一般在500一600种,县及县以下为300一400种。上海是我国经营药材品种较多的地区,据记载,最多时可达几千种。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我国的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简称地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6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63年第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到1995年版,收载药材种类明显地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