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

合集下载

2018-2020年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分析汇报

2018-2020年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分析汇报

一、工作总结:上半年本科室临床路径病种为简单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部分瓣膜病,上半年手术病人459人,其中临床路径总入径数:134人次,完成人数112,中途退出人数44,入径率29%。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临床路径入径人数、入径率低,变异率高。

2、原因分析:(一)、患者:1、对临床路径不了解;2、不配合治疗;3、提前出院未手术。

(二)、医护人员:1、对临床路径未掌握;2、对入径积极性差;3、执行流程不熟悉;4、技术水平不高,处置不到位。

(三)、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1、监管不到位;2、培训不到位;3、未制定奖惩计划。

三、整改措施1、由科室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小组商定并上报需要增加的临床路径病种。

加大临床路径的培训与科室的宣教,增加入径人数,提升入径率。

2、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学习,提高处理并发症的能力;做好对患者的知情沟通工作。

项目负责人:路径专员:科主任:一、工作总结:经过上半年的持续努力,我科下半年路径工作有较大提高,由于心外科疾病的特殊性,为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入路径率,科室再次完善奖惩措施。

加大管理力度。

科室临床路径病种仍然集中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上半年手术病人509人,其中临床路径总入径数:155人次,完成人数132,中途退出人数62,入径率31%。

二、存在的问题:我科2018年7月份以后从整体入路径数量来说,完成率、入径率均高,变异率较前无好转。

我科病人多为年成年人,大多数患者均合并多系统疾病,不符合路径标准,仍进入临床路径;管床医生未按规定进入临床路径,为了开医嘱方便,待患者即将出院时再进入路径,增加了变异率;部分转院病人本应退出路径,对部分自动出院病人未选择退出路径,而是变异后完成。

三、整改措施1、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做好监管工作,对于未完成科室规定数目的,每发现一例对床位医生予以200元罚款,多完成一例奖励100元;每个季度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一次培训。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分析(精彩)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分析(精彩)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分析(精彩)我院于20xx年x月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始了新的一轮临床路径的工作。

临床各科室的临床路径小组加强质控,科主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相关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并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第一季度临床路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市卫生局《关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进一步加强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了实施方案,定期与医院个案管理员沟通、协调工作。

2、确定病种,进入临床路径。

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卫生局相关通知,及医院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确定18个病种:慢性鼻—鼻窦炎、老年性白内障、子宫腺肌病、计划性剖宫产、肺炎支原体肺炎、腹股沟疝、门静脉高压、慢性硬膜下血肿、股骨颈骨折、踝关节骨折、肋骨骨折合并气胸、良性前列腺增生、大肠息肉、终末期肾脏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下面就近3月来我院路径情况进行分析: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我院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织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

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

2018年临床路径工作年终总结范文

2018年临床路径工作年终总结范文

2018年临床路径工作年终总结范文临床路径工作20xx年度总结通过仔细学习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参照卫生部下发《临床路径管理汇编》、《临床路径管理汇编20xx-20xx增补版》,儿科已开展了3个单病种的临床路径.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

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可控性强;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科室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做好临床路径规范执行。

促进科室间合作, 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临床路径要整合相关检查、诊断、治疗、护理, 形成多方位、团队式诊疗方案, 涉及科室多、人员多, 无论制定还是实施, 都需要进行组织协调.⒊临床路径提供了标准化的诊疗过程并对其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价,有利于医院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

减少医患纠纷,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按临床路径培训新的医护人员, 使之在短期内掌握医护规范, 避免处置失当。

5.严密监控医疗过程,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医疗延误,并可及时吸收医学科技新进展融于治疗计划,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6.缩短住院天数, 可降低医疗成本, 减少医疗浪费,增加经营效益。

6.随着经验的积累, 应制定更多的临床路径。

1.科室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 对实施临床路径目的认识不清,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2.在下医嘱时,出现较多的操作错误.三、下一步工作:1.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的宣教工作,研究并开发临床路径的应用,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和高效运用医疗资源。

⒉适期进行临床路径修改,淘汰不适宜或无法开展的临床路径、增加新的文本,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3.进行电脑操作培训,减少下医嘱时的操作错误.3.施行奖惩制度,以更好的督促临床路径的落实、执行。

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20xx年度总结根据XXX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X市20xx年公立医院重点任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布署,结合实际情况,我院从20xx年x月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现对我院半年来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⒈成立相关管理、实施机构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办公室设医务部,负责具体组织协调指导工作。

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

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

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临床路径是一种系统性的临床管理模式,通过严格规范和标准化诊疗流程,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临床路径的制定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病人的病情特点、医院的资源情况以及医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等。

在实际应用中,临床路径需要不断地评估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临床情况。

首先,临床路径的制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制定临床路径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对疾病的发展过程、诊断和治疗的关键节点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评估。

只有对这些关键节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才能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诊疗效果。

临床路径的制定还需要充分考虑医院的资源情况,避免因为资源的不足而导致无法执行。

其次,临床路径的实施是关键。

实施临床路径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规范的操作流程、足够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

只有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诊疗过程的一致性,提高医疗质量;只有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效率。

同时,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临床判断能力,以保证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

然而,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临床路径的制定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和科学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每个临床路径都有充足的证据支持。

这就需要医务人员有很强的临床判断能力,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疗决策。

另外,临床路径的制定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价值观,个性化诊疗也是临床路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对临床路径的评估和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评估临床路径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医疗质量评估、资源利用评估、患者满意度调查等。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临床路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另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共享资源,不断完善和提升临床路径。

总的来说,临床路径的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2018年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2018年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及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总体目标通过1年时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推行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和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确定个病种做为我院试行的中医临床路径病种,为我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和实践依据,对已颁布的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服务。

三、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我院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组织体系: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医务科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3、临床路径实施小组(1)针灸推拿科:组长:成员:.(2)内一科:组长:成员:(3)外一科:组长:成员:(4)妇产科:组长:成员:(5)内三科:组长:成员:工作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2、指导评价小组职责:(1)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路径汇总

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路径汇总

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路径报告一、基本情况我院第二季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数为6492例,其中有5419例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为83.47%,其中完成路径病种数5338例,完成率达98.50%,变异例数4175例,变异率为75.97%,退出人数80例,退出率为1.46%,目前有17个临床专业117个临床路径病种正在运行,临床路径病种数增加6种。

(如表1、图1)。

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路径开展情况(表1)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路径开展情况(图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退出率(%)入组率(%)完成率(%)二、各项效率指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情况2018年第二季度纳入临床路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从4月~6月呈波动状态;但临床路径病种的入径病人比所有病人(含入径与未入径)的平均住院费用差距减小(如表2、图2、图3)。

2018年第二季度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表2)2018年第二季度平均住院日(图2)12345678四月五月六月2018年第二季度住院费用(图3)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四月五月六月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1、临床路径病种的入径病人比所有病人(含入径与未入径)的平均住院费用差距减小。

2、全医院的病种入组率≥50%,完成率≥70,但全医院的总病种数不足。

3、临床路径评估、评价、统计分析还不到位。

4、临床路径表单录入不完善,造成临床路径病例变异较多。

5、临床路径变异及退出未在病程记录中分析。

(二)原因分析1、部分科室医生仍未重视临床路径工作,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足,亦缺乏奖惩措施。

2、部分医生对于变异与退出标准不理解,部分漏填写变异原因分析表。

3、临床路径变异率较高原因分析:(1)部分病人的依从性差,未按照路径规定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2)部分病人要求提前出院或转院而导致变异。

最新2018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ppt模板

最新2018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ppt模板
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 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击此处添加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 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 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 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 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3
项目成果展示
已完成项目汇总 完成项目之一 完成项目之三 重点项目展望 完成项目之二 成功经验分享
四项重点工作
标题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
标题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
标题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
标题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
工作完成情况
目录页
1
年度 工作概述
2
工作 完成情况
3
项目成果 展示
4
工作 不足之处
5
明年 工作计划
1
年度工作概述
年度工作概况 重点工作回顾 年度大事件 四项工作概况 具体工作明细 团队成员介绍
年度工作概况
点击输入标题文本小标签 点击输入标题文本及描述说明
点击输入标题文本小标签
点击输入标题文本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
点击添加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
与上一年度对比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70%
60% 55%
添加标题
50%
50%
45% 35% 15%
44%

2018心衰病诊疗方案总结优化

2018心衰病诊疗方案总结优化

2018心衰病诊疗方案总结优化2018年心衰病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难点分析心衰指心气不足,虚衰而竭,或心气本衰复为外邪所困而引起的血行不畅,机体血虚或血瘀的病理状态。

其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劳累后气短心悸,或夜间突发喘咳惊悸、端坐后缓解。

随着病情发展心悸频发,动则喘甚,或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水肿以下肢为甚,甚则全身水肿。

常伴乏力、腹胀等。

等一组症候群。

我科把心力衰竭分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气亏虚血瘀,阳虚水泛,阳虚喘脱,痰浊壅肺六个证型治疗。

2018年全年我科共共收治各种心力衰竭病人XX人,占总住院人数XX%。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XX例,完成XX例,平均住院日XX天。

实施诊疗方案率100%。

采用中医治疗率100%。

一、疗效分析(一)辩证分型基本情况住院患者XX例,其中气虚血瘀型共XX例,占xx%;气阴两虚血瘀型共XX例,占xx%;阳气亏虚血瘀型XX 例,占xx%;阳虚水泛型XX例,占xx%;阳虚喘脱型XX例,占xx%;痰浊壅肺型XX例,占xx%;在总疗效判定方面,六种证型总有效率均在91%以上,中医证侯疗效均在90%以上,实验室指标改善的疗效在87%以上.(二)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应用的主要中医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灸法、穴位贴敷、中医泡洗技术治疗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治疗方法中,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XX例(XX%),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XX例(XX%),灸法XX例(XX%)、穴位贴敷XX例(XX%)、中医泡洗技术XX例(XX%)。

(三)应用情况分析中医药辨证治疗能从整体上调节气血阴阳,另根据不同阶段辨证施治,获得较好疗效,形成了我科治疗心衰的特色。

因中医药治病求本,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少,具有较大优势,对终生需要药物治疗的病人尤为适宜;许多中药具有类洋地黄样的强心作用,但无洋地黄样的毒副作用。

应用中药治疗心衰,或与常规西药治疗合用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减少西药用量及毒副作用,减少由无症状性心衰发展为失代偿或难治性心衰的患者人数,减缓病程,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费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节省卫生资源我科总结了系列治疗心衰的方剂和经验,认为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肾气虚、阳虚,血瘀、水停是贯穿心力衰竭发病的基本病理环节,故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养阴为常用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临床路径分析及总结在医院的要求下,我科近3月来开展了中风病、项痹病、腰痛病的临床路径,经过不断的修改、不断的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

目前大概的总结如下:
一、近3个月总的出院病人约200人,进入临床路径的约121人,占60.50%,退出的约22人,占进入路径的18.10%。

二、分析我科目前进入路径的困难
1.合并脑梗死后出血或其他严重疾病而影响第一诊断者需退出路径。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其他相关专业处理,或因此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其他相关专业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脑梗死后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三、,在今后路径中逐渐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