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发表时间:2017-03-09T10:55:11.3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5期作者:杨桂花[导读] 说明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进行护理,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患肢的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有效护理措施。

(宝应中医院江苏扬州 225800)【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6例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上加入康复训练的方式。

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治疗的效果及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60.86%,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有效护理措施。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198-02脑梗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脑部的血液无法正常的循环流通,造成脑部的缺血和缺氧,脑组织周围神经的坏死[1],而其主要发病群体是老年人群。

脑梗塞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会对老年人造成死亡、偏瘫等影响肢体障碍的症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自身安全构成威胁[2]。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最近几年我国因为脑梗塞就医的患者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大部分未能及时就医造成患者在抢救之后会出现瘫痪、自理能力弱等症状[3]。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6例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3例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23例在常规护理方式上加入康复训练的护理方式。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探讨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探讨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探讨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发病于中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头痛、恶心、呕吐、大面积脑部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而脑梗塞引起的偏瘫肢体是患者恢复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护理的部分,康复训练在脑梗塞偏瘫肢体康复中的应用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脑梗塞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一、脑梗塞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意义脑梗塞偏瘫肢体是由于脑梗塞导致脑部神经功能受损而造成的,患者常常出现肢体无力、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再生和恢复,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1. 运动训练通过进行定向运动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肢体肌肉的活动,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患者可以进行手部抓握练习、肩部旋转练习、踝部伸屈练习等。

运动训练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既要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又要避免过度疲劳和不必要的损伤。

2. 神经功能训练神经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感觉训练和运动训练。

感觉训练可以通过触觉、温度、痛觉等刺激手段进行,以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传导。

运动训练则是通过生理动作和认知动作的复合训练,提高患者的动作执行能力和协调性。

3. 日常生活训练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训练,提高其自理能力。

教导患者如何独立进行洗漱、穿衣、进食等日常生活动作,逐步提高其自理能力,增强其信心和康复的动力。

1. 个性化制定训练计划每位患者的情况都不同,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康复目标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温和有序进行训练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温和有序进行,避免过度疲劳和不必要的刺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切忌急功近利。

3. 鼓励和支持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和动力不足的情况。

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分析

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分析

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作用价值。

方法随机将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3期间所收治的6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观察组实施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临床总体满意度。

结果临床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为76.67%,低于观察组的96.67%,并且前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

结论在脑梗死护理中,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肢体的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脑梗死护理;偏瘫肢体;康复训练[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hemiplegic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 Methods 60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1 to March 2022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overall clinical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67%, lower than 96.67%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former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implementationof hemiplegic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nursing mode can improvethe motor ability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e patients to recover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 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 Hemiplegic limb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由于脑梗死会对患者身体的活动功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即便是患者在救治成功后,其肢体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会降低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1】。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探讨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探讨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探讨【摘要】目的:评价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脑梗塞偏瘫患者3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脑梗塞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类疾病的发病群体逐渐呈现年轻化,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患者通常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研究表明,约1/4的患者患有短暂性缺血发作病史,在症状发生时,患者常表现为短暂性肢体麻木,头晕,无力眩晕等[1]。

脑梗死好发于患者安静和睡眠状态,大多数患者出现脑梗死时,其症状会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

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时意识清醒,会有少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2]。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复杂,它与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有关,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无症状性脑梗死;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昏迷、死亡。

本文通过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旨在探究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05月至2022年05月脑梗塞伴偏瘫患者3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平均年龄(35.58±2.42)岁,观察组150例,平均年龄(35.23±2.13)岁。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35周岁以上;②不存在其他合并症;③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语言障碍、听力障碍者;②患者无家属看护。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具体内容为:严格遵医嘱为患者进行用药,定期组织健康知识宣教和生活护理培训,为患者提供病情相关服务,保证患者病房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顺畅等。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探讨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探讨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探讨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偏瘫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针对脑梗塞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旨在加深对该领域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一、脑梗塞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意义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常常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

偏瘫是脑梗塞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肢体肌肉无力、痉挛、拘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康复训练在脑梗塞偏瘫肢体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可以增强肢体的力量和灵活性,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不仅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 感觉训练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常常伴有感觉障碍,包括触觉、温度感觉、疼痛感觉等。

感觉训练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感觉训练可以通过按摩、热敷、冷敷等方式来刺激患者肢体的感觉神经,增强感觉的灵敏度,提高肢体的感觉功能。

感觉训练还可以帮助患者重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提高患者的运动协调能力。

2.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重点内容。

通过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和平衡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

运动训练还可以通过模仿、示范等形式,帮助患者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肢体运动技巧,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3.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最终目标。

通过进行各种日常生活功能的训练,如穿衣、洗脸、刷牙、吃饭等,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功能训练还可以通过模拟工作场景、实际操作等形式,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工作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1. 循序渐进脑梗塞偏瘫肢体康复训练需要循序渐进,因为患者的肢体功能受损程度不同,训练强度和方式也需要因人而异。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探讨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探讨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探讨摘要:目的:对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进行观察。

方法:研究设立了对比实验,设立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研究的准确性,实验首先对研究中所选56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小组区分,区分依据为两组护理方式的不同,最终目的是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在比较中有较大差距(P<0.05)。

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应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可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应用效果引言:脑梗塞是当前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指患者的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后所导致的脑组织缺氧缺血,在临床中也被叫做脑梗死,该疾病发病非常急,且患者一旦发病会面临着比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存几率。

且该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非常常见,患者在发病后会表现出休克、脱水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该疾病在治疗时也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同时家庭也背负着非常大的经济负担,是影响当前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因素。

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为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从而减轻其痛苦。

本次研究中就对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见表1。

1.1.方法研究将常规护理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分别给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进行使用,其中前者包含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以及生命体征的检测等,这一基础上添加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给观察组患者进行应用观察,详细护理步骤如下:①翻身训练。

在脑梗塞患者的住院期间需要长期卧床来进行休养,而长期的卧床也会导致患者的肢体静脉血流受到阻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自理,同时也会导致患者的肌肉张弛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护理质量受到阻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训练,两次翻身训练之间的间隔在两小时左右[1]。

②按摩训练。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的应用探析【摘要】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价值。

方法:随机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72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实验组(36例,应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护理)。

对比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22%,35/36)高于对照组(80.56%,29/36),P<0.05;实验组躯体功能评分(23.76±0.34)分、社会功能评分(23.16±0.74)分、心理功能评分(24.32±0.48)分、物质生活评分(23.63±0.24)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脑梗塞偏瘫患者接受肢体康复训练效果明显,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应用脑梗塞是常见脑血管疾病,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1]。

此疾病起病快且具有较高致残率,即便抢救及时,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肢体障碍症状。

为此,脑梗塞患者瘫痪肢体肌力的恢复十分关键。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脑梗塞偏瘫患者临床护理方案十分有必要。

1 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课题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72例,按照入院序号划分两组,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72岁,中位年龄(74.24±0.14)岁,实验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最大者79岁、最小者70岁,中位年龄(74.21±0.11)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接近,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在用药方面多加指导。

实验组应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参与康复训练:①定期翻身。

患者应没间隔2小时翻身一次,且注意力度。

②肢体功能训练需结合患者具体状况,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③对患肢敲打和按摩,一般按摩的时间是半小时[2]。

探讨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对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施加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Barthel评分更高,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病后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护理;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应用效果脑梗塞是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梗塞会致使患者脑部缺血缺氧,严重会导致脑出血,对患者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大部分脑梗塞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肢体瘫痪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病后生活质量,同时影响患者融入社会的能力,增加患者家庭负担的同时也加重社会负担。

研究显示脑神经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不过需要通过可以训练来实现,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再生,进而提升患者的肢体控制能力,改善偏瘫后遗症[1]。

为提高我院脑梗塞患者病后生活自理能力,本院对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研究过程与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施加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

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将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梗塞且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研究,患者知情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将脑萎缩以及老年痴呆等沟通障碍者排除在外。

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52-83岁,均龄(69.42±8.47)岁;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53-84之间,均龄值为(71.13±8.38)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神经科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以来收治的50例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测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脑梗塞;应用
脑梗塞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多发病,老年人是多发群体。

该病具有起病速度快、致残率高的特点。

尽管及时抢救患者后,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症状。

因此,有效恢复患者的瘫痪肢体肌力至关重要。

本文为了探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經科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以来收治的50例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发病到住院时间均在1~3d;将伴有意识障碍、住院时间在2w以内等的患者排除在外。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8.23±11.5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43~81岁,平均年龄为(65.69±11.55)岁。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患肢训练若脑梗塞患者具有稳定的病情,则可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分阶段训练,先卧位,再坐位,再立位,再站位,最后行走,在此过程中对急于求成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避免,依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让患者对训练计划进行有效的过渡和施行[1]。

1.2.2坐位训练当患者肌力测验结果达到Ⅱ级,同时健侧能够对患肢活动进行有效的协助,患者对正确的方法进行熟练的掌握后,可以让患者进行坐位训练,具体步骤为责任护士首先将患者的病床床头摇高,帮助患者坐起,然后让患者慢慢下地,轮椅配合,定时训练,开始时约5min,之后依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对每天的训练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整,逐渐增加到30min~1h/d。

1.2.3站立训练当患者肌力测验结果达到Ⅲ级时,可让患者进行站立训练。

首先,患者的站立训练需要在旁人的搀扶下完成,以对跌倒进行有效的防止,依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决定患者的站立时间,开始时1min左右[2],之后逐渐增加,直到15min左右,搀扶着应该将自身对患者的支撑力逐渐减少。

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鼓励,使其自己从轮椅中站立起来。

1.2.4步行训练当患者肌力测验结果达到Ⅳ级或能够坚持30min的独立徒手站立时,可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进行正确的步行训练。

临床护理人员在患者患侧搀扶患者,患者行走过程中是临床护理人员的内侧推将患者的患侧下肢拖带起来向前行走,在此过程中应该给予患者的中心偏移向健侧这一现象以充分的重视,尤其应该对跌倒进行有效的防止。

1.3疗效评定若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为0级,则评定为基本康复;如果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为Ⅰ-Ⅱ级,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内,甚至有增加的迹象,则评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本次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肌力测验标准及护理满意度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

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Ⅳ级、Ⅴ级所占比率40%(10/25)、44%(11/25)均明显比对照组8%(2/25)、0高(P<0.05)。

见表1。

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8%(22/25)明显比对照组60%(15/25)高(P<0.05)。

3 讨论
由于脑梗塞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如果患者已经发生了脑梗塞,那么常规的用药治疗将只是可靠的防治措施中的一种。

临床经验表明,患者的患肢功能残缺能够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作用下得到较为显著的改善。

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认为,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就能够将脑梗塞治愈,从而没有给予康复训练以充分的重视,甚至有的患者在悲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下还会不愿意接受康复训练,或者对训练持消极的配合态度[3]。

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积极对患者进行指导宣教,使患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关医学文献报道[4],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使脑梗塞患者的脑功能最低限度地恢复过来,同时使大脑皮层功能在感受器管接收的传入行冲动的作用下得到可塑性发展,从而重新恢复患者丧失的功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测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和上述相关医学文献报道结果相似,充分说明了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晶.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1):1959-1960.
[2]李娜.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48-149.
[3]张华清.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8):160-160.
[4]孙玉玲,谢萍.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1-732,7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