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课文《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课文《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课文《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文《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混沌等词义。

3、体会盘古的勇敢、伟大、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2、你们的书读得真多,知识真丰富,老师要把下面这个神话故事奖励给爱读书的孩子们。

二、由喜闻乐见的动画过度到课文的学习1、看动画《盘古开天地》。

2、谁能说说这个神话的名字是什么?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

(板书课题)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打开课本,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对哪儿特别感兴趣,就多读几遍。

自由朗读。

四、紧扣神奇,品读课文(一)、故事神奇在哪儿?找找并用笔做上记号,读一读。

(二)、学习劈开天地,体会盘古的伟大。

1、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找出反义词和近义词。

3、朗读这一段。

4、天地劈开后,盘古又是怎么做的?5、做动作理解盘古的艰辛、伟大。

(三)学习创造世界,体会神奇。

1、盘古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地形成了,盘古却累得到下了,盘古倒下后,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3、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下来,再抄到积累本上。

4、学生勾画、摘抄。

5、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填。

6、同学们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盘古到下后身体变化的画面,你看到了吗?7、那再让我们把这雄壮而动人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读出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8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8课
3、女同学,你们就是那轻而清的东西,你们读上半句!男孩子,你们就是那重而浊的东西。你们读下半句。
4、孩子们,盘古一把斧头一抡,一劈,把天和地分开了,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叫做——开天辟地。(师板书:开天辟地)
出示句子(3):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1、过渡:天地分开了,盘古也该休息了。是吗?他是怎么做的?
枝()饥()苍()境()
()()()()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气息()的云()的雷声
()的大地()的江河()的宇宙
()雨露()的花草树木
四、找出下面句子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近义词:()——()
2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学习
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感悟盘古坚忍不拔,为了开辟天地身化万物的献身精神。
学习
难点
如何让学生通过感悟课文语言的表达特点来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习
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个备
一、预设情境,导入激趣
1、看动画,说人物名称。
2、理解盘古。
3、跟着老师书写课题。
4、齐读课题。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并用“__”划出来。开始吧。
3、找出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跟着老师书空,并在练习纸上写一个。
1、昨天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课文里的生字新词会读了吗?我来考考你们?

人教版语文_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_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导学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学案
(第一课时)
学生姓名: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本周习
惯养成
聚焦迅速
倾听认真
课题
18盘古开天地
主备人
赖波
审核

学习小老师
李进,黎锦辉
学习目标:
1、我会认“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三,听写
独学部分(一)
jiàng luòjīfūliáo kuòxuèyèzīrùn chuàng zào
小组合作学习部分
请同学们看着自己的学案,然后根据难度等级完成学案上的题目。
B+(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课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课文第( )段,第( )句。
A+(2)请同学们按“盘古醒后——天地分开后——盘古倒下后”的顺序复述课文。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盘古的神秘,伟大之处。
3、我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时间预设:教学导入5分钟—小老师教生字词教学2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10分钟—独学检测5分钟-----总结。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
这个故事叫《》主人公是。
二.照样子,写一写。
猛缓丈逐肢肌辽血液宗
他的双眼变成了()和();他的四肢,变成了();
他的肌肤,变成了();他的血液,变成了();
他的汗毛,变成了();他的汗水,变成了()……
总结:
今天非常感谢我们的小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虽然神话故事是古人幻想的,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明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盘古那样勇于挑战,甘于奉献的人,才有了我们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盘古开天地》导学案

《盘古开天地》导学案
师:是不是理解了混沌的意思了?我们将继续注重这个词。
师:盘古在这混沌之中,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些自然段?
师:自由读读第2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干什么? 。
师:读读这句。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什么叫“抡起”?为什么不用“拿”而用“抡”呢?(同学们做动作。) 生:大斧头很重要用“抡”,“抡”是为了更使劲把硬东西分开。 师:盘古会想,我一定要把硬东西劈开。全班齐读句子。
三、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词送到课文中,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说读书要求再自由读课文。(读书要求:1.读准确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师:通过自己的预习,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邱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字——棒!请一位同学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课文最后一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出示卡通人物,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或读过神话故事吗?说来听听。(区分童话、科幻画、神话故事)看看这些卡通上的人物,你们理解他们吗?(出示卡通人物:、孙悟空、女娲。)
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中国,在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作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 生:盘古。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8课,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在写点,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
师:(重点指导朗读)这个句用轻一点的语气读。
师:自由读读还有那些神奇的变化,把你看到的景象告诉大家。 生1:辽阔的大地。
师:做动作,什么叫奔流不息?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2、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3、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的开创精神和牺牲精神。

教学重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感悟盘古的形象,并能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5个字和“睁眼、黑乎乎”等14个词语。

2、借助课文内容和插图,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3、学习第1~2自然段,想象画面,感受其中的神奇。

教学过程:一、神话导入,引入课题1、同学们,看图片,你猜猜这是什么神话故事?预设: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2、看看这些故事的名称,你发现了什么?预设:都有人名,都是做了一些神奇的事情。

3、这就是神话故事。

古代劳动人民因为科学技术不发达,但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所以人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神奇的想象,表达了美好的愿望。

4、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梳理故事情节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翻身劈开缓缓重而浊一丈撑开筋疲力竭累倒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黑乎乎上升下降汗毛雨露2、这个完整的故事可以分为四幅画,请快速浏览课文,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图画内容。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找出对应的课文段落。

设计意图:课文的四幅插图完整地展现了故事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先对照插图,找出与画面对应的文字,再梳理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练习用一句话或一两个词进行概括,既能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也为有条理地讲述故事做铺垫。

预设:第一幅图——第1自然段,第二幅图——第2自然段,第三幅图——第3、4自然段,第四幅图——第5、6自然段。

(2)学生默读各段落,用一句话或一两个词语进行概括,教师相机板书重点词语。

预设:第1自然段: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盘古在混沌中沉睡。

(板书:混沌中沉睡)第2自然段:盘古醒来后拿起斧头向黑暗劈去,使天地分开。

三年级上学期级语文导学案设计-盘古开天辟地(教案)

三年级上学期级语文导学案设计-盘古开天辟地(教案)

《盘古开天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

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2.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叫《盘古开天辟地》3.读了课题,你知道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

2.学习生字新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找一找形声字读一读。

找一找月字旁的字,说说为什么是月字旁。

找一找表示动作的词语,做一做。

读准多音字“倒”和“汗”3.开火车读课文4.读了好几遍课文后,谁能说说对课文或盘古的感受?三、学习课文一二段1.的确,盘古真是了不起,能够在混沌一片的宇宙中开天辟地,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远古时代,亲自看看宇宙当时的情景吧!(课件出示)2.谁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情景?3.是啊,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只是一大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黑漆漆的一片,课文里用了哪个词?读第一段。

就这样一直到十万八千年的一天,混沌之中一位名叫盘古的巨人醒了,他是怎样开天辟地呢?4.自由读第二段,划出有关句子。

18课《盘古开天地》导学案

18课《盘古开天地》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18、盘古开天地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一个方法--找中心句。

教学重点:我能学会本课生字词。

知识链接: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

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经典神话故事:《西游记》、《哪吒闹海》、等。

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课外)1、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抽空读一读。

2、读一读,我会借助文中拼音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丟字。

3、记一记,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田字格中的生字并组两个词。

4、画一画,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并读两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解决或质疑。

二、预习检测:(我的地盘我做主)1、我能大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会读下面的词语。

猛劈缓缓一丈逐渐四肢肌肤辽阔血液祖宗3、我会记:我是这样记住了这些生字,比比谁记得多。

肢肌肤滋润血液创造辽阔丈降暗三、自主、合作、探究:(循序渐进我们能行)1、我理解:(1)盘古开天地的“开”是什么意思?(2)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混沌、奔流不息、滋润、创造文中我不理解的词语还有: ?2、我会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任意选择一种方法)方法一:我能这样说:(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方法二:我找一句话:(温馨提示:这句话藏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或中间,看到它就知道课文写内容,也就是全篇课文是围绕这样一句话来写的,这样的句子叫中心句)四、达标检测(语文舞台任我们秀)1、读拼音,写词语。

《18、盘古开天地》导学案

《18、盘古开天地》导学案

《18、盘古开天地》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

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预习指导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

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或有疑问的地方。

3、积累好词佳句三、预习检测1、学生小组朗读比赛。

2、把你认为的好词好句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四、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提升)1、小组相互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对难写易错字要仔细观察,认真书写评比。

2、盘古开天地的“开”是什么意思?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混沌、奔流不息、滋润、创造。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探讨自己勾画的感兴趣或有疑惑的地方。

(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6、小组合作寻找本课好词、佳句。

相互认读。

五、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课后找来读一读,并将故事讲给父母听听。

《18、盘古开天地》导学案(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二、预习指导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2、细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3、品读课文,感受故事的神奇。

4、找出课文中意思相反的词三、预习检测1、我能正确的认读以下生字词: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2、学生比赛朗读课文。

四、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提升)1、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呢?2、课文哪些段落是在写盘古“打开”天地,哪些段落是在写盘古“创造”天地。

3、天地分开后还没完全形成,盘古是怎样做的?4、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盘古开天地容易么?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6、用“_”画出文中排比句,读读,感受盘古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组别:姓名:总第张领导批示:
课题
18盘古开天地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执教老师
授课日期
月日星期第节
班级
主备教师
参与教师
学习
准备
教师提供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重点
难点
感知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案
【知识链接】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交流展示】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探讨自己勾画的感兴趣或有疑惑的地方。(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6、小组合作寻找本课好词、佳句。相互认读。
【课堂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Chuàng zào sìzhījīfūzīrùn
( ) ( ) ( ) ( )
【课后延伸】
2、多音字组词:Biblioteka ( ) ( ) ( ) ( )

【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或有疑问的地方。
3、积累好词佳句。
【合作探究】
1、小组相互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对难写易错字要仔细观察,认真书写评比。
2、盘古开天地的“开”是什么意思?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混沌、奔流不息、滋润、创造。
降 创
( ) ( ) ( ) ( )
【学生自我评价】
☆☆☆☆☆
【课后反思】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以学生自学以及交流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以学生自学以及交流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