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六章 带传动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四、带传动
• 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 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 2.带传动的传动比:两轮角速度之比,也是 两轮直径之比。
四、带传动
• 3. 带传动的特点: • 1) 结构简单,便于维护,适于两轴中 心 距较大的场合; • 2)富有弹性,能缓冲、吸振; • 3)过载打滑,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 4)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 5)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
七、齿轮传动
• 5.齿轮轮齿的加工方法 • 切削加工齿轮根据齿形形成的原理不同,可以 分为仿型法和展成法两类。 • 1)仿型法 • 仿型法是利用与齿廓曲线相同的成型刀具在 机床上直接切除齿槽加工出齿形的加工方法。通 常在普通铣床上用盘状或指状铣刀辅以分度头进 行加工。 • 优点:不需要专用机床,在普通铣床上就可完成 • 缺点:加工精度不高,主要用于单件修配。
七、齿轮传动
• 1. 齿轮传动的特点 • 1)能保证恒定的瞬时传动比; • 2)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大; • 3)传动效率高; • 4)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 5)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 • 6)不能实现无级变速; • 7)不适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七、齿轮传动
• 2. 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 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大
八、蜗杆传动
2. 蜗杆传动基本参数 1)模数 蜗杆是指蜗杆的轴向模数,蜗轮 的模数是指端面模数。蜗轮的端面模数等 于其配对的蜗杆的轴向模数。 • 2)齿形角 • 3)通常情况下,蜗杆是主动件,蜗轮是从动 件。
机械原理
2010年5月
一、机器的组成
• 机器基本上是由动力部分、工作部分和传 动装置三部分组成。要自动化机器中,还 有自动控制部分。 • 1. 动力部分——是机器动力的来源,常 用的有电动机、内燃机和空气压缩机。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
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调试 了解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安装步骤和 调试技巧,确保带传动的正常运行。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我对带传动的类型、 特点、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有了深入 的理解,能够独立完成相关设计任务。
在课程设计和实验中,我与同学积极 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越小,越容易发生打 滑。
带的类型与材料
不同类型和材料的带具有不同 的抗滑性能。
参数计算方法及实例
计算方法
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带型、带轮直径、中心距等参数,并进行必要的校核计算。
实例分析
以某型号V带传动为例,介绍参数计算过程。首先根据传递功率和转速选择合适的V带型号和带轮直径, 然后根据中心距和张紧力要求进行设计计算,最后进行传动效率和滑动率的校核。通过实例分析,可以加 深对带传动性能评价和参数计算的理解。
3
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 不断涌现,建议关注和学习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寿命与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 高带传动的寿命和可靠性。
维护与保养
设计时应考虑方便维护和保养的 因素,如易于更换传动带和张紧
装置等。
03
带传动性能评价与参数计 算
传动效率及影响因素
传动效率定义
带传动中,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反映 了传动的能量损失情况。
张紧力
适当的张紧力可以提高传动效率,但过大的 张紧力会导致带的磨损和能量损失。
滑,起到保护其他零件的作用。常用于两轴平行且旋转方向相同的场合。

机械原理第6章轮系及其设计(精)

机械原理第6章轮系及其设计(精)

2. 差动轮系 在图6.2所示的周转轮系中,若中心轮1、3均不固定,则整个
轮系的自由度 F 3 4 2 4 2 2 。这种自由度为2的周转轮系称 为差动轮系。为了使该轮系具有确定的运动,需要两个原动件。
此外,周转轮系还可根据其基本构件的不同加以分类。设轮
系中的中心轮用K表示,系杆用H表示。由于图6.2所示轮系中有 两个中心轮,所以又可称其为2K-H型周转轮系。而图6.3所示 轮系又可称为3K型周转轮系,因其基本构件是1、3、4三个太阳
H,则其转化轮系的传动比 iAHB 可表示为
iAHB
AH BH
A H B H

f (z)
(6.3)
若一个周转轮系转化轮系的传动比为“+”,则称其为正号
机构;反之则称其为负号机构。
●6.3.3 转化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的注意事项 使用转化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的注意事项如下: (1) 式(6.3)只适用于转化轮系中齿轮A、齿轮B和系杆H轴线平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不仅需要知道传动比的大小,还需要确 定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转向关系。下面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 论。 1. 平面定轴轮系
如图6.1所示,该轮系由圆柱齿轮组成,其各轮的轴线互相平 行,这种轮系称为平面定轴轮系。在该轮系中各轮的转向不是相
同就是相反,因此它的传动比有正负之分。所以规定:当两者转

i15
1 5
i12
i2'3
i3' 4
i45

z2 z3 z4 z5 z1z2' z3' z4
上式表明: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组成该轮系的各对啮合齿
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大小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从动轮齿数的连

机械原理(经典版)

机械原理(经典版)
转动惯量为JI;连杆2的角速度为屿,质量为吨,
其对质心s 2的转动惯量为J S2’质 Ju、s 2的速度为vs2
滑块3 自q质量为ID3 ,其质心S 3在B 点 ,速度为V3 。则
该机构在dt瞬时的动能增量为
蜘圄厮 哥 勘
][台阶叫士
运到
J三
θ
l e = 1 1 + l s 2 (一0)一2)2+ m2 (ν一S一2 )2+
4
D

岳品、

段I 2-2 1


圆跚璋密西韧 I
3

’飞 E v (CZ,C3)



e
//\ "D 1
Av

5
国2- 22
3
®


/ / /

/ / \ \'\. D
人、,/
5
阎公 22
一网· 一一
’噩 噩 呈 阳 盟 阴 届 圃 阳 南 阴 盛 黠

13 ,



-=
@ @ @ @
图 2-24力所自曾做得功m NhomakorabeaJa不雄以,在砸去电所白监号l起
F
阳最大损失功iVJtJ 之故 ”这时阴阳。
机械白锁的条件 巧笃。
F 面举例说明机械白锁条件嗣确道。
螺旋千斤顶
「一十一丁
」」 」
图5 -3
醒 劫
睡翻 Tl噜
匾 电
口 图liPll 酣 圈 圈 噩 砸 幽 及 菌 I

w衡翩自 胸
,平衡的肉容及分类 @刚懂辑于幽平衡
刚 重L
l
:,,:
@键性辑于翩平衡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电气设备安装专业72课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机械基础》是电气设备安装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1、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中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常用机构、机械零件和公差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2、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高机电方面知识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全面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机械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观念,运用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认识世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机械方面专业基础知识的认识水平,掌握一些典型的机械原理和机械结构,学习基本的机械设计概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机械方面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课程教学应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方面(1)对理论性知识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懂得机械设计概论和公差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

(2)掌握平面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的基本工作原理、类型和它们的特点,了解联接中常见的结构。

(3)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的结构特点和他们中的一些计算方法,要学会设计简单的传动结构。

(4)对轴系方面的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其中包括轴、轴承和联轴器及离合器等。

2、能力方面(1)熟练掌握好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懂得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机械方面问题,能运用公差和测量方面的知识,掌握其中公差、粗糙度及测量等方面的计算。

(2)掌握平面机构、凸轮机构及间歇运动机构的设计方法,能够按给定的要求进行机械结构系统的简单设计。

(3)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带传动、齿轮传动等传动结构的原始数据设计和对系统的安装和维护,了解轴、轴承部件的组合设计,懂得计算设计轴承部件中所需要注意的疲劳强度计算和轴系刚度调整措施,最后还需要懂得对轴系的维护和修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本模块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论1、内容:(1)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2)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步骤2、要求: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了解零件的常用材料。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1) 在机构中,如果用转动副连接的是两构件上运动轨迹相重合的点,在该连接将带入 1 个虚约束。 2) 在机构运动的过程中,若两构件上某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又用转动副杆 将两点相连,也将带入 1 个虚约束。 3) 在机构中,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虚约束。设重复中构件 数为n’,低副数为p’l,及高副数为p’h,则重复部分的虚约束p’=2 p’l,+ p’h-3n’。 17、
零件连接的紧密型 与强度是一个矛盾, 一个增加另一个就 减少.
机械设计●传动
1、 带传动主要失效形式为打滑和疲劳破坏。打滑主要是由于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不同所 致。弹性滑动发生在主动轮的出口处和从动轮的入口处。 2、 带传动的有效拉力随预紧力的增大、包角的增大及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3、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保证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4、 V 带带型是根据计算功率和小带轮的转速选定的。 5、 带传动的传动比随外载荷的变化而变化。 6、 带速低时,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大,易破坏故应按带速低时进行设计。 7、 两带轮的中心距大时, 虽然小带轮的包角增大, 但是带转一圈所用时间增多, 寿命增长, 能承受载荷增大。 8、 普通 V 带的速度小于 25~30m/s,最大不超过 35 m/s。 9、 为保证 V 带的受力均匀,其根数通常小于 10 根。 10、 11、 带轮的材料主要是铸铁,常用的有 HT150 和 HT200。 带轮的基准直径小于 2.5 倍轴的直径时,采用实心式;基准直径小于 300mm 时采
用腹板式;大于 300mm 时,采用轮辐式。 12、 带轮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带轮的基准直径选择结构形式, 根据带的截型确定轮槽
尺寸。 13、 小。 14、 V 带的设计步骤:1)确定计算功率 2)选择带型 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先初选小 V 带的小带轮过小,则弯曲应力(与带轮直径成反比)过大。故小带轮直径不能过

机械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设计简介

机械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设计简介

二、肥皂压花机的传动路线及传动比的分配
肥皂压花机是在肥皂块上利用模具压制花纹和字样的自动机, 其机械传动系统的机构简图如图3.3.7所示。
27
精选ppt
(1)传动路线分析 具体传动路线如图3.3.8。
28
(2)传动比分配
若该机的工作条件为:电动机转速1450r/min,每分钟压制50 块肥皂,要求传动比误差为2。以下对上述方案进行传动比分配 并确定相关参数。
i 总 i 1 i 2 i 3 2 .5 3 .7 3 9 3 .0 9 5 2 8 .9 3 29
相对误差i为
ii总 i总2928.930.24%
i总
29
按传动比误差小于2%的要求,且各传动比均在常用范围之内, 故该传动链传动比分配方案可用。
精选ppt
2)辅助传动链
皂块送进和成品移位运动的工作频率应与模具往复运动频率相
14
精选ppt
(5)啮合器变速 啮合器分普通啮合器和同步啮合器两种,广泛应用于汽车、
叉车、挖掘机等行走机械的变速箱中。 啮合器一般都采用渐开线齿形,齿形参数可根据渐开线花键
国家标准选定。由于啮合套使用频繁,齿轮经常受冲击,齿端和 齿的工作面易磨损,因此,齿厚不宜太薄。为减小轴向尺寸,啮 合器的工作宽度均较小。
15
精选ppt
三、无级变速器
无级变速传动能根据工作需要连续平稳地改变传动速度。图 3.3.5为双变径轮带式无级变速传动的工作原理图 。
无级变速器有多种型式,许多型式已有标准产品,可参考产 品样本或有关设计手册选用。
16
精选ppt
第三节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一、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过程和基本要求
21
精选ppt

机械原理之轮系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之轮系及其设计

1)输入、输出轮的轴线 不
不平行的情况


“+”、“-”不能表示不 平行轴之间的转向关 系,采用画箭头方法
空间定轴轮系传动比前 的“+”、“-”号没有实际 意义
不平行
传动比方向判断 表示 画箭头
2) 输入、输出轮的轴线相互平行的情况
i14
z2 z3z4 z1z2' z3'
传动比方向判断:画箭头 表示:在传动比大小前加正负号
基本轮系的划分
行星轮
系杆
中心轮
周转轮系 定轴轮系
例题6-4 已知各轮齿数及ω6, 求ω3 的大小和方向。
解:划分定轴和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1、2-2‘、3
i1H3
1 H 3 H
( z2 ) z3 z1 z2
1 1'
1
(
z6 z1
)6
H
4
(
z6 z1''
)(
z1' z5
)(
z5 z4
)

n1 150 r min
解:由求于系是杆行H的星转轮速系可n直H 的接大用小(和6-3方)向式。
首先计算转化轮系的传动比
i1H3
1H 3H
1 H 3 H
z2 z3 z1z2
30 68 17 2018 3
i1H
1 H
1 i1H3
1 17 3
20 3
nH
n1 i1H
150 3 22.5 r 20
6
3
z1z2' z6 z2 z3 z1''
6
(1
z1 z 2' z2z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1 Ff -带轮作用于带的摩擦力
松边拉力 -- 由 F0 减 小到 F2 。
Fe = Ff = F1 – F2
Fe - 有效拉力
F2
Ff
带是弹性体,工作后可认为其总长度不变 紧边拉力增量 = 松边拉力减量 即
F1 -F0 = F2 -F0
F1 F1 = F0 +F/2
带速
由Fe = F1 – F2,得:
h越大、dd越小时,弯曲应力就越大。故带绕在小带轮上时的 弯曲应力大于大带轮上的。
为了避免弯曲应力过大,带轮的基准直径就不能过小。V带 轮的最小基准直径见表2-6-4 。
(三)离心拉应力
带在绕过带轮时作圆周运动,从而产生离心力,并在带中引 起离心拉力FC,从而在带中引起离心拉应力,作用在整个带长上:
带是在变应力下工作的,当应力循环次数达到一定数值后,带 将产生疲劳破坏。
四、弹性滑动和打滑 (一)弹性滑动
带传动在工作时,带受到拉力后要产生弹性变形。由于带所 受的拉力是变化的,因此带弹性变形也是变化的。 当带在b点绕上主动轮时,带的速度v和 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1是相等的。但在带自b点 转到c点的过程中,所受拉力由F1逐渐降到 F2,弹性伸长量也要相应减小。这样带一面 随带轮前进,一面向后收缩,因此带的速度 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造成两者之间发生 相对滑动。 在从动轮上,情况正好相反,即带的速度v大于从动轮的圆周 速度v2,两者之间也发生相对滑动。
F1 e f F2
式中,f——摩擦因数(对V型带用fv代); ——带在带轮上的包角(rad),一般为主动轮。
小轮包角:
大轮包角:
d d 2 d d1 1 180 60 a d d d1 2 180 d 2 60 a
最大有效拉力Fec
e 1 Fec 2 F0 f e 1
二、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一)带传动的类型
根据带的截面形状分:平带、V带、圆带和多楔带传动
平带传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传动效率较高、带的寿命较长, 适用于较大中心距的远距离传动。 V带传动:横截面为梯形,其两侧面为工作面。V带传动的工作 能力较平带传动大。在一般机械中,V带传动已取代了平带传动而成 为应用最广的带传动装置,故本章主要介绍 V带传动。
F2 = F0 -F/2
带所传递的功率为:
Fe v P 1000
kW
P 增大时, 所需的Fe 加大。但Ff 不可能无限增大,有一 极限值即最大摩擦力Ffmax。
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及其影响因素
带传动中,当带有打滑趋势时,摩擦力即达到极限值,也即 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值。
柔韧体摩擦的欧拉公式
普通V带 窄V带
帘布芯结构 联组V带
绳芯结构 宽V带
齿形V带
大楔角V带
V带由包布、顶胶、抗拉体及底胶等部分构成。抗拉体用来承 受基本拉力。 按抗拉体的结构可分为帘布芯V带和绳芯V带两种类型。 绳芯V带挠性好,抗弯强度高, 适用于转速较高,带轮直径较小, 要求结构紧凑场合。 帘布芯V带制造方便,抗拉强度 较高,但易伸长、发热和脱层。 节线——V带弯曲时,在带中保持原长度不变的一 条周线。 节宽bp——由全部节线构成的面称为节面,节面的 宽度称为节宽。 基准直径dd——与所配用V带的节宽bp相对应的带 轮直径。 基准长度Ld ——在规定的张紧力下,位于带轮基 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基准长度系列见表2.6.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带传动工作情况的分析
一、带传动中的受力分析
安装时,带必须以一定的预紧力F0紧套在带轮上
带工作前:
F0
松边 -退出主 F0 动轮的一边
此时,带只受预紧 力F0作用 由于摩擦力的作用: 紧边拉力 --由 F0 增 加到 F1;
带工作时: Ff n1
F2
F2 n2 Ff
紧边 - 进入 主动轮的一边
qv 2 c Fc / A A
式中 q——V带的单位长度质量(kg/m);
v——带的线速度(m/s); A–––带的截面积(mm2)。
带传动在传递动力时,带中产生拉应力、弯曲应力和离心 拉应力,其应力分布如图所示。
在紧边进入主动轮处带的应力最大(减速传动时),其值为
max 1 b1 c
三、带的应力分析
工作时,带横截面上的应力由三部分组成:
(一)拉应力
F1 紧边拉应力 1 A F2 松边拉应力 2 A
A - 带的横截面积
(二)弯曲应力b
M h b E W dd
式中 E——带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dd——带轮基准直径(mm); h——带的高度(mm)。
f
最大有效拉力Fec与下列因素有关:
(1)预紧力F0 :Fec与 F0成正比。
(2)包角:Fec与成正比。由于小带轮上的包角1较小,因此Fec 取决于1的大小。
(3)摩擦因数f:Fec与 f 成正比。f与带及带轮的材料和表面状况、 工作环境等有关。
此外带的单位质量q和带速v对Fec也有影响,带的q,v越大, Fec越小,故高速传动时带的质量要尽可能轻。
多楔带传动:兼有平带和V带传动的优点,适于结构紧凑、传递 功率较大的场合。 圆带:结构简单,多用于小功率传动,如仪器和家用器械中。
(二)带传动的特点
优点: 1)运行平稳,噪声小; 2)能缓冲冲击载荷; 3)构造简单,精度低,特别是在中心距大的地方; 4)不用润滑,维护成本低; 5)过载时打滑,可以保护传动系统中的其他零件。 缺点: 1)存在弹性滑动,效率低,传动比不准确(同步带除外); 2)带的寿命较短,且不宜于高温、易燃、易爆等场合; 3)轴上的压轴力和轮廓尺寸大;
(下册)
第六章 带传动
第一节 概

第二节 带传动工作情况的分析
第三节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第四节 带传动结构设计
第五节 其他带传动简介
第一节 概
一、带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由主动带轮1、从动带轮3和传动带2以及机架组成。 按传动原理分:摩擦传动和啮合传动
摩擦带传动中,由于传动带紧套在带轮上,带与带轮之间产生的 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 同步带传动依靠带内周的等距横向齿与带轮相应齿槽间的啮合传 递运动和动力。
(三)应用范围
带传动的应用范围很广,特别是在传动中心距大的场合,如农业 机械、食品机械、汽车、自动化设备等。
三、V带的类型、特点和结构
V带有普通 V带、窄 V带、联组V带、齿形V带等多种类型 。 其中普通V带和窄V带已标准化。 普通V带有Y、Z、A、B、C、D、E七种型号。 窄V带分为基准宽度制的窄V带和有效宽度制的窄V带,基准宽度 制窄V带有SPZ、SPA、SPB、SPC四种型号。 V带的截面尺寸见表2.6.2,带的楔角都是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