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

合集下载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教材分析:
本教材第一单元是:幸福家庭伴我成长,第二单元是:可爱的学校,第三单元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

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尊重不同国家和人们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6、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7、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一定的辨别能力,孩子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乐于学习。

但学生的自制力差,对课文中的一些要求能够理解也能跟着做,但持久性不够,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

改革措施;
1、创设情景教学,给予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让学生以积极、欢快的情趣去学习。

2、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3、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教案1.《我的家庭》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构成,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2、了解父母的工作、兴趣爱好等,体会父母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

3、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活动:“幸福的家”1、活动准备:课前准备好全家福的照片,收集一些家庭趣事等。

2、活动安排:教师布置活动安排:(1)、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介绍西下。

(3)、说一件家庭趣事或体现家庭温暖的事。

3、学生活动。

二、智力回答1、刚才介绍的同学中,三口之家的都是谁的家庭?(五口、六口……)2、在刚才的介绍中,只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有……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的有……3、你还知道一些特殊的家庭吗?三、知识介绍(一)、单亲家庭:1、教师用一则关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的小故事提出话题。

2、提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这个孩子很可怜,他缺少爸爸妈妈的爱……)3、引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呢?(多和他一起玩;多帮助他,关心他……)4、教师小结:这样的家庭叫做“单亲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不象正常家庭中的孩子那样,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所以他们心理很难过。

但是,只要我们把他们当成正常的小伙伴,不提另他们难过的事,在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他们也象我们一样幸福。

(二)、福利院:1、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的资料介绍,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一段有关福利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特殊家庭”的温暖及其与平常家庭的区别。

2、说一说,你想为这些“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做些什么?(看望他们:捐款……)四、思考辨析:1、教师借助刚刚讲到的“福利院”提问,为声么要给孤儿、弃儿建立福利院?2、学生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总结:每个人的家庭各不相同,但是每个认得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家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构成社会的细胞。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试卷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试卷

三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一)我来填姓名班级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本单元分为四部分:我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我成长的故事;我会做的事情。

1、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她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

家庭一般由(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组成,也有(三代或三代以上)的人组成的大家庭。

2、福利院是国家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的地方。

3、爸爸的爸爸和妈妈是我的(爷爷和奶奶),妈妈的爸爸和妈妈是我的(姥爷和姥姥。

)4、幸福的家庭是(和睦的、民主的、快乐的),我们也要为家庭的幸福增光添彩。

5、在家庭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家人之间(互相理解),(及时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和长辈说话要注意(礼貌),沟通前应想好恰当的表达方式。

6、和我们家居住比较近的人家,都是我们的(邻居)。

(和睦的)邻里关系、(健康的)邻里生活,有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使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7、我的好伙伴叫(),年龄()她或他喜欢()我们常在一起(读书、做游戏、写作业等),我感到开心的事情是()。

8、你明白这几句话吗?你能列举几句赞扬邻居的俗语吗?(远亲不如近邻)。

(千金买屋,万金买邻)。

(邻居结得好,犹如得大宝)。

9、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也(记录着自己成长的过程)。

10、做事情之前,我们要有一个成熟的计划,要考虑到事情的方方面面。

计划的越细致,事情做起来就会越顺利。

把计划按(事件或其他顺序)排列好。

11、我知道的有关爱的歌曲:《爱的奉献》《让爱住我家》《吉祥三宝》《常回家看看》12、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应当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要学会照顾自己和家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

13、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4、整理家庭小档案:A按时间分类型整理自己的相册;B将自己家庭的重要事件分门别类地记下来;C制作档案资料的索引目录。

三年级品社整合方案

三年级品社整合方案
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环境)
垃圾带来的烦恼
三下园地二口语交际习作我们能做点什么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环境好,我快乐
环境好,我快乐
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整合表
教材内容
整合意向
三上
语文教学
礼仪课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生活教育)
阅读教学
口语交际
语文综合性学习
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
1.我的家庭
三下园地五口语交际习作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2.幸福的家庭
3.我成长的故事
4.我会做的事情
我会做的事情
第二单元(可爱的学校)
1.熟悉的学校
三上我们的民族小学
2.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3.学校周围探秘
学校周围探秘
第三单元(为我生活服务的人)
1.在邮局工作的人
三上信箱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三上第二单元习作
3.我能为大家做什么
我能为大家做什么
4.一次卖报的体验
一次卖报的体验
教材内容
整合意向程(生活教育)
阅读教学
口语交际
语文综合性学习
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我们是一个集体
三上园地八口语交际夸夸我的同学
快乐的集体生活
快乐的集体生活
大家都是好朋友
大家都是好朋友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欢迎到我家乡来
欢迎到我家乡来
家乡的故事
家乡的历史名人
三上园地二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家乡风情更迷人
三上园地五口语交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品德备课张公念

三年级品德备课张公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青阳镇醴泉小学孙振鹏2010年9月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课题:说说我的家课型:新授总课时1 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活动目标:1、学生能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知道每个家庭的构成。

2、学生能说出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呵护,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3、了解特殊的家庭,学会尊重别人。

重点难点: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幸福,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全家照片。

2、调查了解家人的工作、兴趣、爱好等情况,收集一个让自己最值得一说的家庭故事,带上引发故事的纪念品。

3、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活动一、导入课题:1、多媒体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导入新课。

学生谈感受。

2、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家,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幸福的港湾,下面,就让我们围绕“说说我的家”这个题目来说一说心里话,好吗?教师板书课题:说说我的家歌曲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动二、说说我的家:(一)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介绍自己的全家福,学生谈感受。

老师介绍自己的全家福,帮助同学们了解怎样介绍自己的全家福。

(二)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1、找两个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

2、小组交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家庭说起,并在交流中认识不同的家庭。

给学生充分提供“说”的机会,使其自然流露幸福感)。

3、小组代表介绍家庭(引导学生紧扣“我的家”这一熟悉的生活环境,运用“说一说”的形式描述自己的家庭)。

注意:介绍家庭的成员及他们的性格、工作情况等。

(三)介绍特殊的家庭1、媒体出示图片介绍特殊家庭。

(通过看课件、学生交流、师生交流,引导学生知道一般家庭和特殊家庭的构成。

对于特殊家庭的儿童,教师引导学生要从生活学习中关怀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单亲家庭:①教师用一则关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的小故事提出话题。

②提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这个孩子很可怜,他缺少爸爸妈妈的爱…)③引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呢?(多和他一起玩;多帮助他,关心他…)④教师小结:这样的家庭叫做"单亲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不象正常家庭中的孩子那样,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所以他们心理很难过。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 我成长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 我成长的故事

《我成长的故事》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第三课我成长的故事课时建议:2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9月21日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教材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抓住以学生行为为引导的最佳切入点,建立以主题学习为目的的主题内容,选取最符合儿童天性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内容是我们对教科书的基本要求。

本单元以学生的家庭生活为主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关心家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课题:我成长的故事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山东人民出版社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个人的成长历程,知道更多自己故事,体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自己的成长经历,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同时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学生通过了解自己成长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体会凡事做计划的重要性和好处,养成做计划的习惯。

3、通过多元的教育活动,激发起学生浓浓的亲情,让学生学会感恩。

教材分析:我成长的故事这一课,首先通过呈现学生讨论图,等形式听到学生进行探究,交流,指导学生制定简单计划,并按照计划,分头去搜集资料,最后并将自己的故事进行简单记录与整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婴儿时的小衣物、照片,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

2、与父母翻看自己的相册。

询问自己成长中父母艰辛哺育的感人故事。

教师准备:1、发“请家长走进课堂”的邀请信若干份。

2、教师的黑板上布置”爱心小屋”背景。

学生分析:关于我成长的故事,三年级学生正是对自己自信心建立的阶段,学生通过课本的实例帮助,去研究,去探讨,初步学会制定自己做事情的简单计划,在发现自己成长中的有趣故事时,能积极主动地去发言,分享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

同时还能去了解其他同学的有趣故事,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设计思想:本课的学习活动侧重于学生的调查和交流,教师要做好相应的组织工作。

鲁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幸福家庭伴我成长

鲁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幸福家庭伴我成长

千金买屋,万金买邻。 邻居结得好,犹如得大宝

家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每个孩 子栖息的港湾。我就有一个温馨、幸福、 和睦的家。每当我在外面遇到困难或委屈, 是爸爸妈妈帮助我排解困难,听我诉说心 里的苦闷,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 面对事实,是他们教我懂得了人生不会是一 帆风顺的,但一个人要懂得面对生活的挑 战与考验。 我爱这个温馨幸福的家,让爱 永远驻我家。 我爱我家。
4 我会做的事情
• 1.你是家庭的“小主人”吗 ? • 2.你是合格的“小主人”吗? • 3.你知道怎样做才是合格 的“小主人”呢?
瞧!我会叠被子了!
• 看 , 我 自 己 会 梳 头
• 学蜜蜂,勤劳动。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 会做的事情经常做。
• 家务劳动
年龄 爸爸 妈妈 兴趣 爱好 职业
1、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她是哺育我们 成长的( )。 2、我爸爸的年龄是( ),他喜欢 ( ),我妈妈的年龄是( ),她 喜欢( )。 3、家庭一般由( )和( )两代人 组成,也有( )代人组成的大 家庭。 4、福利院是国家为( )、( )、 ( )和( )提供养护、康复、托 管的地方。
• 帮 妈 妈 打 扫 卫 生
• 帮妈妈刷拖鞋
• 小朋友,你帮家里做过哪些事 情呢?来说一说吧。
• 同学们说的真好, 赶快把它写下来吧。
•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都不错,老师非 常喜欢,现在我们来听一段录音吧。
• 同学们,听了这段录音你有什么 感受?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
同学们,我们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 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应该成为爸爸妈 妈的小帮手。老师希望你们在回家后 能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你们能做到吗?
小华的家庭故事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教案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授课设计1.《我的家庭》授课目:1、认识家庭的构成,知道每个人的成都离不开家庭。

2、认识父亲母亲的工作、趣好等,领悟父亲母亲社会和家庭的献。

3、知道家庭成之的关系。

安排: 2第一活程:一、活:“幸福的家”1、活准:前准好全家福的照片,收集一些家庭趣事等。

2、活安排:教部署活安排:(1)、介自己的家庭成。

(2)、把家庭成之的关系介西下。

(3)、一件家庭趣事或体家庭温暖的事。

3、学生活。

二、智力回答1、才介的同学中,三口之家的都是的家庭?(五口、六口⋯⋯)2、在才的介中,只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的有⋯⋯和奶奶、姥姥姥生活在一起的有⋯⋯3、你知道一些特其他家庭?三、知介(一)、家庭:1、教用一关于家庭中的孩子的小故事提出。

2、提出:听了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个孩子很可怜,他缺少爸爸的⋯⋯ )3、引:那么,我怎么待他呢?(多和他一起玩;多帮助他,关心他⋯⋯ )4、教小:的家庭叫做“ 家庭”,在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不象正常家庭中的孩子那,可以获取爸爸的,所以他心理很。

但是,只要我把他看作正常的小伙伴,不提另他的事,在他生活和学上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他也象我一幸福。

(二)、福利院:1、教可以利用教科的料介,若是有条件的,可以播放一段相关福利院的料,学生感觉“特别家庭”的温暖及其与平常家庭的区。

2、一,你想些“特别家庭”中的孩子做些什么?(看望他:捐款⋯⋯)四、思虑辨析:1、教借助到的“福利院”提,声么要孤儿、弃儿建立福利院?2、学生思虑,自由表自己的看法。

3、教:每个人的家庭各不一样样,但是每个得成都离不开家庭。

家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构成社会的胞。

五、活:以小位模拟教科的子画出自己的“家庭”。

六、部署下一的任:爸爸的工作和月收入,并认识他工作的领悟。

七、后拓展:走当地的福利院。

授课反思:1.《我的家庭》 :第二一、料交流:1、以小位交流上后的果。

2、以下爸爸的工作、收入、他的领悟,看看能得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本单元共有四个课题:我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我成长的故事、我会做的事情。

本单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能力是1、学习知识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2、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知识:1、知道家庭生活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沟通,平等对待,会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

2、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

本单元主题授课11-12课时。

活动主题:我的家庭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目的:1、了解家庭的构成,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2、了解父母的工作、兴趣爱好等,体会父母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

3、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活动:“幸福的家”1、活动准备:课前准备好全家福的照片,收集一些家庭趣事等。

2、活动安排:教师布置活动安排:(1)、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介绍西下。

(3)、说一件家庭趣事或体现家庭温暖的事。

3、学生活动。

二、智力回答1、刚才介绍的同学中,三口之家的都是谁的家庭?(五口、六口……)2、在刚才的介绍中,只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有……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的有……3、你还知道一些特殊的家庭吗?三、知识介绍(一)、单亲家庭:1、教师用一则关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的小故事提出话题。

2、提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这个孩子很可怜,他缺少爸爸妈妈的爱……)3、引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呢?(多和他一起玩;多帮助他,关心他……)4、教师小结:这样的家庭叫做“单亲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不象正常家庭中的孩子那样,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所以他们心理很难过。

但是,只要我们把他们当成正常的小伙伴,不提另他们难过的事,在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他们也象我们一样幸福。

(二)、福利院:1、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的资料介绍,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一段有关福利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特殊家庭”的温暖及其与平常家庭的区别。

2、说一说,你想为这些“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做些什么?(看望他们:捐款……)四、思考辨析:1、教师借助刚刚讲到的“福利院”提问,为声么要给孤儿、弃儿建立福利院?2、学生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总结:每个人的家庭各不相同,但是每个认得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家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构成社会的细胞。

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仿照教科书的样子画出自己的“家庭树”。

六、布置下一节的任务:调查爸爸妈妈的工作和月收入,并了解他们工作的体会。

七、课后拓展:走访本地的福利院。

第二课时一、资料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上节课后的调查结果。

2、讨论以下爸爸妈妈的工作时间、收入、他们的体会,看看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二、全体展示:1、简单介绍自己的父母的工作、收入。

2、通过调查和交流,说说自己的体会。

3、教师引导小结: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卜辞辛劳的工作,他们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爸爸妈妈正伟大。

三、说说:1、通过调查与交流,你想对爸爸妈妈上说写什么。

2、简单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想法。

(感谢卡、留言条、自制一份小礼物……)板书设计:课题:幸福的家庭课时安排:3课时活动目的:1、知道家庭和睦的重要,体会家庭中的亲情。

2、知道家庭成员之间要讲究民主,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3、了解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4、知道自己在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因的义务。

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活动:“我的一家”1、教师先作示范:出示自己全家的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讲一件家种有趣的事或难忘的事(教师将家庭照片贴在黑板上布置的大房子中)2、(在黑板上贴“家”字)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休息的港湾。

你愿意把你的家庭介绍给我们大家吗?3、请几个学生分别介绍他们各自的家庭并讲一件有趣的或高兴的或令人感动的事,把家庭照片贴在大房子的窗口中。

4、没有被倾倒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把照片贴在房子中。

二、讨论交流1、什么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2、学生讨论,在小组内商量一种形式体现出来(说说,表演一件体现家庭幸福的故事……)3、学生展示。

三、情感提升1、教师引导:刚才,小朋友们分别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家庭,你感到你自己还有同学们在家里生活得怎么样(幸福、高兴、快乐……)2、小结:父母、长辈以及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致的关爱来表达他们非常爱我们,非常爱我们的家,而我们也非常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其他长辈,大家和睦相处、幸福快乐。

第二课时一、活动:“一次家庭会议”1、教师提问:你参加过你的“家庭会议”吗,长辈们尊重你的意见吗?家中的事情最后是怎样决定的?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发展言论。

3、讨论交流:参加家庭会议时自己的体会。

4、引导性提问:全家一起讨论决定事情有什么好处?5、学生根据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那些事情我帮忙”1、教师设置情境:(1)、家里要换新家具(2)、爸爸的朋友向他借很多钱(3)、爸爸妈妈吵架了……2、讨论:从中选择自己应该参与的事情和不该干涉的事情,说明理由。

3、汇报结论。

4、教师总结:家庭中会遇到许多意外或大事情,每当这时,我们一定要做个懂事的孩子,应该我们帮忙的我们就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不应该参与的我们就不要给父母添乱。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是我们的家庭更加和睦、幸福。

第三课时一、情景分析1、教师:爸爸妈妈不在家,小明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敲凯小明的门,邻旧居张爷爷马上出来,了解情况后把陌生人赶走了并且给小明送来好吃的午饭……二小红呢,平时邻旧不相往来,现在爸爸妈妈不在家,也没有人问他、管他、结果小红又闷又饿,难过的哭起来……、2、讨论分析:为什么小明和小红的情况会不同?二、活动:介绍我的好朋友1、教师解释活动的内容:除了学校中的好朋友,你还有哪些好朋友?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2、学生介绍自己的邻居好友,说一说和他们交往的趣事。

3、教师总结:“远亲不如近邻”好的邻里关系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和欢乐,避免不少的麻烦。

三、辨析交流:1、教师出示几则有关邻里间的小矛盾的情境,让学生分析,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怎么做。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说说:学生说说自己家与邻居相处的一些小事情,体会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活动主题:我成长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目的:1、通过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中的亲情。

2、体会凡事做计划的重要性和好处,养成做计划的习惯。

3、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1、发“请家长走进课堂”的邀请信若干份。

2、教师的背景上布置“爱心小屋”背景。

3、学生课前搜集婴儿时的小衣物、照片,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

4、与父母翻看自己的相册。

询问自己成长中父母艰辛哺育的感人故事。

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活动(一)、爱的收获1、在教师制作的“爱心小屋”(可以画挂图或制作简单模型)中挂出:小衣物、小帽子、小奶瓶……2、通过这些物品,说说自己的变化?(二)、寻找成长的足迹1、看一看、比一比:(1)、用毛衫与声上的毛衣比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叙述以下。

(2)、小帽子与现在的头比,得出结论:头张大了……2、问问、成称、两量(1)、出示“出生时躺在磅秤上的”照片,(学生分别介绍:当时自己的体重、身高)(2)、称称、量量:教室的一角放有一台秤,现场称出学生的体重,量出学生的身高。

3、幸福回忆:(1)、请学生上台演示一组自己成长的照片,边出示照片,边叙述这是什么时期?当时有什么难忘的事。

(2)、听妈妈真情诉说:请学生的家长来补充孩子成长过程的趣事。

4、夸夸父母在我们的成长中,父母为我们的冲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谁能夸夸自己的父母。

学生敞开心扉自由地说,让学生与家长真心的交流。

三、活动:亲情悄悄话1、学生们互相交流,我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2、请学生走到自己父母身边,说说悄悄话。

3、播放音乐《世上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请学生与家长一起在照片的背后写上悄悄话,并且把他张贴在“爱心小屋”。

第二课时一、教师导入欢迎大家回到我们的“爱心小屋”。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爸爸妈妈无私的爱,体会到他们为了我们的冲长付出了艰辛。

小同学把一句句爱心寄语写在了“亲情悄悄话”留在了“爱心小屋”里,使我们爱的小屋充满亲情,更加温暖。

二、过渡:在妈妈爸爸的关心、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起来,那蚂,作为儿女,我们该如果回报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

二、欣赏讨论1、欣赏录象故事《小乌鸦爱妈妈》。

2、讨论: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你听出来故事主要说的是谁吗?3、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4、你知道那些孝敬父母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说说?5、你有没有像小乌鸦一样为妈妈爸爸做点什么?三、活动:竞赛1、公布竞赛规则(小组参赛,集体记分)2、竞赛(1)、在上节课中我们收集的成长资料中,哪个小组收集的最多?(2)、谁能说说这些资料都是从那里来得?(3)、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收集信息的求道最多。

3、公布比赛结果。

四、讨论:应该怎样做好事情1、教师提出要求:根据自己在这次收集资料中的体会说说怎样做事情效率高。

2、小组讨论。

五、总结:教师小结:做事情前,如果先作一份计划,并对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让计划更加可行,在做事的时候就可以计划一步步施行。

做事的效率也提高了。

板书设计:主题活动:我会做的事情活动目标:1、关心家庭生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者做,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2、通过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爸爸妈妈添负担。

活动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活动过程:1、提出问题:你是家庭的小主人吗?2、小组汇报问题,得出“小主人”的标准,验证自己和别人是不是合格的“小主人”。

3、进行汇报准备:列出自己能做的事情列出正在学习或想做学习的事情。

小组设计情景,编排模拟为家庭做的事情。

4、各小组汇报交流。

汇报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反思,你做到了那些?这样做到自己和佳人带来那些好处?遇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5、总结反思成果:写出一份倡议书:“小主人,你想对你说”用于自勉和勉励他人。

第二课时1、课堂自由论坛:我一天的生活。

2、教师启发全班学生发表意见,对自己或别人的“一天”T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家长一起来参与讨论。

3、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制作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4、展示、汇报:将各自指定的作息时间表在全班汇报,相互学习、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