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品社复习提要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知识点归纳第1课可爱的地球一、填空1、2003年10月15日19时58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与家人通了“太空电话。
”2、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蓝鲸是世界最大、最重的动物。
3、世界地球日——每年4月22日今年地球日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4、陆地面积东半球大于西半球,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5、地球赤道长40000千米。
6,地球共有七大洲,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南极洲目前无人定居。
7、地球上广阔连续的水面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四个大洋。
其中太平洋的面积最大,北冰洋的面积最小。
8、葡萄牙人麦哲伦是世界上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
世界上第一个宇航员是前苏联人加加林。
二、列举9、列举地球的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0、地表景观:(1)巍峨的山脉(2)神奇的盆地(3)美丽的高原(4)广阔的平原三、简答题11、我们的星球明明叫做地球,可是为什么有人说它是个水球呢?答: 因为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其中约70%是海洋,陆地不到30%.12、麦哲伦环球航行有什么意义?答:直接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第2课从世界看中国一、填空13、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从南北半球来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她位于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她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14、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15、中国陆上国界线长20000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16、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
17、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广大,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18、中国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常被人们称作“白山黑水”。
东北太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甜菜19、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
苏教六下品社复习提要年月整理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提要2014年4月整理第一课可爱的地球一、填空题1、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我国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还有:费俊龙、聂海胜、景海鹏、刘旺、刘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水球”。
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其中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陆地还不到30%。
3、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南极洲目前无人定居。
四个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其中太平洋的面积最大,北冰洋的面积最小。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4、地球上陆地的地形种类主要有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五种。
5、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6、4月22日被定为“地球日”。
每逢这一天,许多国家都开展纪念和宣传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活动。
7、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8、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成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等。
9、现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动物是蓝鲸。
海底美丽的珊瑚其实是动物。
10、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是: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11、新西兰旅行家约翰.布根和詹姆斯.欧文创下了在6个月旅行国家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2、站在海边看航船,总是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
二、判断题1、地球表面积是平面。
六年级苏教版品社知识点

六年级苏教版品社知识点品社科目是学生在小学六年级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六年级的品社知识点涉及了许多重要的主题,包括国家和国民、法治和公共服务、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等。
在本次文章中,我将简要介绍六年级苏教版品社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国家和国民国家是一个地区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具有独立主权和国际地位。
国家的形成离不开国民的共同意愿和长期发展。
国家的核心包括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民族等。
国民是国家的组成成员,他们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在国家和国民的关系上,要求我们要有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积极参与国家公共事务,关心国家发展。
2. 法治和公共服务法治是一国社会中最基本的原则,即所有人都受法律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法治的基础上,国家实行公共服务体系,以提供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服务。
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各个领域,国家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保障公共服务的平等性和普及性。
我们作为国民,要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同时也要享受并支持社会的公共服务。
3. 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规范和道德规则,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我们应当具备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关心公共利益等良好的品德。
同时,文明礼仪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它包括待人礼貌、尊重他人、有序排队等方面。
文明礼仪的遵守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以上仅是六年级苏教版品社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简要介绍,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和社会的运行机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以此为基础,我们将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一员,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品社的学习,我们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社会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我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了解国家和国民、法治和公共服务、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等知识点,我们的思维也能得到拓展,我们能更好地认知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在六年级下册品社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社会生活,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了解我们身处的环境和社会。
作为一个提高课程,品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里,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六年级下册品社的各个部分,整理一份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活环境和文化遗产生活环境是我们生活的基础,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同样,对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保护和管理我们的生活环境。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文化遗产,了解到这些遗产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思考。
第二单元:人口与经济人口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常在的问题。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了解了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及影响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有关致富和经济发展的知识,了解了一些有关现代经济和商业运作的模式。
这些知识,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单元:社会制度与民主法治社会制度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民主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社会制度的不同类型,例如民主价值观、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等。
我们还学习了宪法、法律的基本知识,知道如何遵守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建设和发展一个和谐社会都至关重要。
第四单元:科技与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十分庞大,我们不得不学习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工具来获取和判断信息。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互联网和电子技术来快捷地获取和传递信息,了解了它们的好处和不足。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例如搜索引擎、电子邮件、office等等。
第五单元:文艺与审美文化艺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艺术和文化的基本概念,了解了艺术的类型和流派。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欣赏艺术,开拓自己的审美视野。
这些知识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情商和个人魅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2)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意义,请联系实际把你的观点说一说。
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经济正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
如:面对我国价格优势一些外商想方设法在产品规格农产品化肥、农药残留量等问题上做文章限制我国产品出口,这促使了我国不懈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我国可以更多的向国外有关国家出口更多产品如:纺织品、家电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实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口产品的生产方式也由单纯“加工”向“自主创新”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产品走向世界。
2、有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西汉时期的罗马人对于丝绸的喜爱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当时罗马帝国每年黄金量的25%以上都用于购买从中国进口的丝绸。
黄金流失之巨大使当时的罗马元老院不得不下令减少丝织品的进口,并限制人们购买丝织品的数量。
看到以上史实,你想说什么。
答:我想说:中国的丝织品质量上乘,很受国外欢迎。
同时反映出自古中国产品就很受外国的欢迎,中国就和外国有贸易往来。
3、黄奇的姨妈一家过去从国外回来时总是大包小包的往国内带东西,而去年回国探亲就不同了,临走之前却大包小包地往美国带。
你能解释一下这里头的奥秘吗?答:以前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收入低,市场物品匮乏。
所以姨妈从国外向国内带。
现在从国内向国外带反应了国内产品的质量、款式与美国市场的相同或相近并且价格低廉。
4、互联网有什么作用?答:互联网的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
网络将天各一方的人联系在一起,把“四海一家”、“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带到了世界各地,带给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与学校。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进行教学、查询资料、沟通情感、求医问药、购物订票、游戏娱乐、寻人寻物、通缉逃犯等。
5、青少年上网应注意什么?答:首先要理解网络中有我们能学到的知识与有益的东西,但也有负面消极的东西——网络迷恋与网上行骗等。
其次,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谨防网上受骗,拒绝色情网站,随时提醒自己,少玩游戏,对网上的不速之客提高警惕等。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知识点归纳品德教育知识点
责任心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立志为学
•承担自己的责任
•爱护集体荣誉
•能够自我约束
安全意识
•学习急救知识
•遵守各种交通规则
•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救技能
•熟悉防火、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
•了解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应急处理方法
社交礼仪
•对人谦虚有礼
•学会换位思考
•尊重师长、长辈
•礼貌待人
•处理人际矛盾的方法
民族观念
•崇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珍惜祖国和平稳定的大好局面
•做一个有爱国情怀、有责任心的人
环保意识
•重视环保知识的学习
•参与环保活动
•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了解环保政策规定
社会知识点
法律法规
•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了解某些案件的案情经过及其判决结果
•学习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社会治安
•学会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了解犯罪记录的查询方法
•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学会向警方报警处理事件
社会关系
•了解什么是人际交往
•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尊重对方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问题
媒体意识
•了解何谓新闻与新闻的作用
•学会对新闻进行辨别、筛选和分析
•学会用网络、报刊等媒体获取信息
文化艺术
•学会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
•了解某些经典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学会运用色彩、画笔等表达自己的情感
以上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知识点的归纳,供大家参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学习这些知识,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意识。
品社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品社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品社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在品社六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且有意义的知识。
通过复习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古代科技在古代,人们的科技水平虽然不如现代发达,但他们也有许多独特的发明和创造。
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造纸术。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另外,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也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发明。
这些发明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我们应该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灾害。
例如,在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是寻找开阔的地方,远离高楼和电线杆等危险物体。
在洪水来临时,我们应该迅速撤离低洼地区,寻找高处的安全地带。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用电和减少塑料袋使用的好习惯。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心动物和植物的保护。
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的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环保活动、种植树木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了解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我们可以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和传统手工艺等。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五、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我们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和不公平的现象。
我们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例如,贫困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我们可以通过捐款、志愿服务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教育来帮助他们。
还有,我们还应该关注校园欺凌、环境污染和交通安全等问题,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和宣传,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材料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材料一、创新与发展本文档旨在提供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复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下面将按照教材章节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第一单元:与时间有关的知识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时间的概念、时间的计算和生活中的计时。
学生应理解时间的概念,熟练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1. 时间的概念- 顺序:秒、分钟、小时、天、星期、月、季节、年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计算表达:用数字来表示时间,如2019年、10月、30日、18时等。
2. 时间的计算- 秒:60秒=1分钟,60分钟=1小时。
- 分钟:60分钟=1小时,24小时=1天。
- 小时:24小时=1天,7天=1周,30天≈1月,365天=1年。
3. 生活中的计时-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计算方法,如用钟表读取时间、用手机计时等。
- 熟练操作钟表,使用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
三、第二单元: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1. 传统节日- 春节:春联、大年夜、烟花、舞龙舞狮等。
- 清明节:扫墓、踏青等。
-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
-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述和表演:传统歌曲、舞蹈、故事等。
- 技艺和传统工艺:剪纸、刺绣、景泰蓝等。
四、第三单元:消费与廉洁本单元围绕消费与廉洁的话题展开,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并培养廉洁的品德。
1. 消费观念的培养- 消费与节约:理智消费、文明消费、绿色消费等。
- 节约资源:珍惜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其他单元内容待添加...总结本文档提供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复习材料,包括与时间有关的知识、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消费与廉洁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复习这些知识巩固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的品德与社会素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提要第一课可爱的地球一、填空题1、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我国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还有:费俊龙、聂海胜、景海鹏、刘旺、刘洋。
第一个进行太空授课的女宇航员是:王亚平。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水球”。
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其中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陆地还不到30%。
3、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南极洲目前无人定居。
四个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其中太平洋的面积最大,北冰洋的面积最小。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4、地球上陆地的地形种类主要有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五种。
5、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第二长河是亚马逊河,第三长长河是长江。
6、4月22日被定为“地球日”。
每逢这一天,许多国家都开展纪念和宣传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活动。
7、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8、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成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等。
9、现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动物是蓝鲸。
海底美丽的珊瑚其实是动物。
10、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是: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11、新西兰旅行家约翰.布根和詹姆斯.欧文创下了在6个月旅行国家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2、站在海边看航船,总是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
因为地球是球形的。
13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二、判断题1、地球表面积是平面。
(×)2、1552年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环行。
(×)3、世界七大洲中,国家和地区较多的洲是大洋洲和南极洲。
(×)4、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是地中海。
(√)5、在南北半球,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
(×)6、通过观察世界地图,我们会发现世界上地形主要可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第二课从世界看中国一、填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展开世界地图,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她坐落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我国的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
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3、我国大陆与台湾的“三通”是指通航、通邮、通商4、中国睦邻友好的“三邻”政策是:安邻、睦邻和富邻。
5、中国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称呼这片土地。
东北三宝分别是人参、貂皮、鹿茸。
6、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
7、黄河流域既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又是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今仍保存众多的文物古迹。
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8、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9、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东有朝鲜(首都:平壤),北有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和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西北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尼泊尔、不丹、印度,南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有:日本(首都:东京)、韩国(首都:首尔)、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国。
10、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第三课我们互通有无一、填空1、郑和,本姓(马),小名叫(三保)。
他先后(7)次下西洋。
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一次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郑和航海图》是当时海上航行知识的汇泉。
证明郑和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航海家)。
2、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有人称它是(世界经济联合国)。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中国在秦汉时期便通过海路进行对外贸易,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药之路)。
4、自古以来,我国就和外国有贸易往来。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开始从(长安)往西,经(西域)源源不断地转运到(西亚)和(欧洲)。
这条通道被后人称为(丝绸之路)。
5、汉语中的外来词有(石榴)、(罗汉)、(鸦片)、(咖啡)、(沙发)等。
6、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7岁时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
回国后由他口述,别人记录,编成了(《马可•波罗游记》)。
7、我们身边的进口货,如美国的(饮料),西欧的(巧克力),加拿大的(面粉),澳大利亚的(羊毛衫),瑞士的(手表),日本的(家用电器),泰国的(大米),古巴的(白糖)等。
这些产品使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更多选择)。
8、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有(鞋帽)、(家电)、(家具)、(肉类)、(水产品)等。
10、我的家乡有(服装)、(手套)、(肉类)等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第四课网络连接你我他1、人们上网,这个“网”指“国际互联网”(也叫因特网),可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
2、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应将网络视为学习工具,在网络中多学知识,开阔视野。
正确使用网络对于学习和掌握知识是有益的,但要警惕网络“陷阱”。
避免网上的“陷阱”的方法有:拒绝色情网站,少玩游戏;对网上的不速之客提高警惕。
但网络也有种种弊端,主要有网络迷恋,网上行骗等。
3、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进行教学,查询资料,沟通情感,求医问药,购物订票,游戏娱乐,寻人寻物,通缉逃犯…4、青少年上网应注意什么?答:首先要理解网络中有我们能学到的知识与有益的东西,但也有负面消极的东西——网络迷恋与网上行骗等。
其次,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谨防网上受骗,拒绝色情网站,随时提醒自己,少玩游戏,对网上的不速之客提高警惕等。
第五课地球在“发低烧”一、填空题1、从1860年到2000年的140年间,全球地面平均温度上升了大约0.6度,有人把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比喻为地球发低烧。
2、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自然灾害有:酷热、持续干旱、龙卷风、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北极冰架崩塌等.。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好比是地球周围的天然保温层,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温室”,科学家把它称为温室效应。
4、人们利用水力、风力、太阳能等能源(清洁能源),减少向大气环境排放二氧化碳。
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就是以水力发电。
5、地球变暖的后果有:(酷热);(龙卷风);(干旱);(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陆地减少);(北极冰架崩塌);(某些物种灭绝)等。
冰架的崩塌给人类发出了警告:(气候变暖)正在蚕食着大陆的身躯。
6、地球周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吸收太阳发出的部分热量),并(阻碍地球表面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使地球大气增温。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好比是地球周围的天然保温层,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温室)”,科学家把它称为“(温室效应)”。
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就会使“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地球像人一样“发低烧”。
7、北极地区的中部是北冰洋,四周环绕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陆和岛屿。
二、简答题1、地球发低烧和人类的活动有关吗?答:有关。
随着全世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消耗,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急剧增加,这是导致地球发低烧的最重要原因。
另外树木被大量砍伐,森林面积在快速减少,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的能力下降,也是导致地球发低烧的重要原因。
2、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答:使用一次性木筷;浪费纸张;吸烟;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杯子;汽车尾气排放;工厂排放的浓烟和污水等。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呢?答: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水力、太阳能和风力);积极参加绿化活动;大力种植草和树木,爱护花草树木,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用纸等。
第六课天有不测风云一、填空:1、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
2、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3、英国小姑娘蒂莉被人们赞誉为海滩小天使。
4、人为的生态环境恶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森林草地的破坏、江河湖泊的缩减、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
5、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每年的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防灾减灾的最好办法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抗结合。
6、2003年春天,SARS病毒肆虐大江南北。
7、自然灾害可以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洪灾、龙卷风、旱灾、沙尘暴、火山爆发、滑坡、海啸、雪崩、寒潮、虫害、森林火灾等都是自然灾害。
8、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风、暴雨、寒潮、冰雹、龙卷风。
9、地质灾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火山爆发、水土流失。
10、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
11、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海面上升。
12、生物灾害:虫害、鼠害、草害、病毒传染病、细菌传染病。
13、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海啸,造成至少17万人死亡,另有10万多人失踪。
二、简答:1、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答:自然灾害的种类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
像地震、火山爆发都属于地质灾害;火灾有森林火灾与草原火灾等;海啸属于海洋灾害;洪涝、干旱、龙卷风属于气象灾害;虫害、病毒传染病、细菌传染病则属于生物灾害。
2、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答:(1)平房里的人,尽量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
楼房内的人可暂时躲在坚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或躲在卫生间、厨房等小开间房内。
随手用物件护头和捂住口鼻,以免被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2)要立即灭火或断电(3)住在高层楼房里的人不要使用电梯,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要跳楼。
(4)正在上课的学生可暂时躲在课桌下,不要乱跑。
(5)不要躲在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6)远离石油化工、化学、煤气等易燃和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遇到火情时最好躲在上风有水处。
(7)山区的人要密切注意滑坡和泥石流,若遇到这些情况,应立即沿斜坡横向水平方向撤离。
3、遇到洪水应该怎样应变?1、洪水到来之前,要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2、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