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中考题与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陋室铭》练习

《陋室铭》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顾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斯是陋室(_______)(2)可以调素琴(_______)(3)陶后鲜有闻(_______)(4)宜乎众矣(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4.两篇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用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有仙则名(__________)(2)调素琴(__________)(3)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开头,用比兴的手法,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后面的文字皆由此而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二字用得生动传神,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既表现了作者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和对官府公事的厌倦。
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

《陋室铭》中考题汇编(一)2008济宁市[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谈笑有鸿儒鸿儒②人不堪其忧不堪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8。
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9.翻译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孔子云:“何陋之有?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三)2008年厦门市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最新《陋室铭》中考阅读题及答案.docx

《陋室铭》中考阅读题及答案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①有仙则名②惟吾德馨③往来无白丁④无案牍之劳形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⑦谈笑有鸿儒⑧无案牍之劳形⑨无丝竹之乱耳二、翻译下面句子(1)“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选择题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5.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山不 / 在高,有仙 / 则名B. 苔痕 / 上阶绿,草色 / 入帘 / 青C.无丝竹 / 之乱耳,无案牍 / 之劳形D.南阳 / 诸葛庐,西蜀 / 子云亭四、简答题1.全文的文眼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说 ?我的理解: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我的:3.系本文:作中学生的我具有怎的道德品和情操 ?4.用原文句回答。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陋室铭》中考试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例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无丝竹之乱. 耳()(4)无案牍这劳形.()2.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答案:1.(1)有名(出名、闻名)(2)大学者(3)干扰(扰乱、使……乱)(4)形体、身体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试题2:《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B.可爱者甚蕃.(多)C.陶后鲜. 有闻(少)D.宜. 乎众矣(适宜)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中考题(含答案)

《陋室铭》【重庆市A卷】三(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⑴斯.是陋室斯.:.⑵可以调.素琴调.:.⑶陶后鲜.有闻鲜.:.⑷宜乎众.矣众.:.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答案】9.(4分)⑴这⑵调弄,这里指弹奏(只答“调弄”不给分)⑶少⑷多10.(4分)⑴苔痕碧绿,长到台阶;草色葱茏,映入帘里。
⑵对于莲花的喜爱,像(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每小题2分)11.(3分)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12.(4分)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分)【广西柳州市】四、文言文阅读(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其从父兄①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②,乃弃业欲求州官。
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
汝等自有常分③,岂可妄求叨越④,但当速反葱肆⑤耳。
”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⑥,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注释:①从父兄:堂兄。
陋室铭中考试题及解析

陋室铭1、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矛盾?《陋室铭》写的是“陋室”,其实“陋室”不陋,这样说并不矛盾。
作者先用新颖的,易为人们容易理解的比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引入正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就是说,房子虽然简陋,但我的德行却是高尚的。
“惟吾德馨”与结尾“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点出文章的灵魂。
孔子以“君子”自居,作者以“品德好”自居。
诸葛亮、扬子云也都是品行高尚的人。
诸葛亮身居茅屋而知天下三分;扬子云在简陋的亭子里写出了《太玄经》。
在作者看来,君子连同他们居住过的“陋室”同样名闻于天下。
所以,只要德行高尚,虽身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就是“陋室”不“陋”的深刻内涵。
2、《陋室铭》为什么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主要是因为本文的艺术手法独特,作者的构思巧妙,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刘郎才气。
首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主题。
“比”,就是用具体事物作比,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比喻;“兴”,手法上和“比”相同,但主要是前一句的出现为了引出后一句。
例如本文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
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表达出作者政治和文学两大理想,最后引孔子话作结,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
其次,大量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方法,如开头几句排比,造成了一种磅礴的文势。
对偶句既有描写又有叙述,节奏感强,如中间的六句对偶。
同时,本文押韵严格,用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几个押韵字,一韵到底,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美感。
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两全齐美的佳作,所以能传颂不衰,脍炙人口,成为千古赞誉的名篇,流传千古。
3、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4、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陋室铭》中考试题

《陋室铭》中考试题《陋室铭》中考试题2005年浙江省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8—25题。
(一)(12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有仙则名 ( )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 ) (4)无案牍之劳形( )19.用现代汉语译下列句子。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
译文:(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2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生活和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2分)21.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答案:18.(1)有名(出名、闻名)(2)大(3)干扰(扰乱、使……乱)(4)形体(身体)(4分,每小题1分)19.(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分,每句2分。
意思符合即可)2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分,每空1分)21.A(2分)2005年山东省东营市(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3题。
(一)(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中考文言文试题—《陋室铭》(1)

中考文言文试题—《陋室铭》(1)[题目]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
2. 用“/”线给划线文字断句。
(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 有仙则名名:____② 惟吾德馨馨:____③ 谈笑有鸿儒鸿:____④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____4. 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5. 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6.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7. 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 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答:____② 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题解]第1题。
考查文学常识。
答案: 刘禹锡第2题。
考查断句,实际上也是考查识记背诵。
答案: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第3题。
考查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答案: ①著名(出名) ②品德高尚③大④官府公文第4题。
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答案: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惟吾德馨第5题。
考查迁移能力和创见能力。
这道题开放性强。
“值得骄傲的地方”,可以是环境、房间布置、人物,还可以是情感等抽象的东西。
答案: 略。
评分标准规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第6题。
考查思考能力和创见能力。
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答就可以。
答案: 略。
评分标准规定:若有否定“惟吾德馨”的看法,言之成理的话,可酌给分。
第7题。
考查对骈句、对偶句的理解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中考题与答案
《陋室铭》中考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④有仙则名()⑤斯是陋室()⑥无丝竹之乱耳()
答案①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调弄,这里指弹琴④出名⑤这⑥奏乐的声音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孔子云:“何陋之有?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
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苔痕
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③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④没有嘈
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三回答问题:1选文的作者是代。
2本文在写法上的
特点是。
3锡居“陋室”,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样的
精神品质?
4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
本文中的“陋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和“”
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5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的是“交朋友”的话题。
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课文内容自
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7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
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
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
你有什么看法?
9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答案:1唐刘禹锡 2 托物言志3陋室不陋;安贫乐道。
4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5 6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
合文中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
内容2分,语言1分。
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
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
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
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
这就是所
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
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
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7 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8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
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示例②:这种交
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