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分子热运动、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分子热运动)内能课件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导学设计
学点1 扩散现象
实验1:在装着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 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 瓶口相对,中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 图13-1-8所示。抽掉玻璃板后,发现 上面瓶子里空气的颜色逐渐变红。
图13-1-8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实验2: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蓝色的 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与水界面分明,如图13-1-9所示。 静放几天,发现两者之间的界面已模糊不清。
图13-1-9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实验3:在墙角堆一堆煤,过一段时间再去看,发现地面和墙角 都有厚厚的一层变黑了。 思考: 问题1:以上实验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会彼此进入对方。 问题2: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4.下列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处于气、液、固三态时分子排 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C )
图1-2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解析]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 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固体分子之间距离很 小,分子之间作用力最大,因此固体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 ,而不能移动,所以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图乙为固体分子排列 特点;气体分子之间距离很大,一般都在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因此 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气体分子能充满整个空间,所以气 体不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图丙为气体分子排列特点;液体分子 之间的距离介于固体分子与气体分子之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分子热运动)内能教学课件

弹簧被压缩,相当于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弹簧被拉长,相当于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弹簧被拉直,不能恢复原状,相当于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变得 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与弹簧模型不同: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笔记: 1、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2、固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小,分子作用力最大,所以能 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一般分子的直接约为 10-10 m =0.01nm
分子的体积非常非常小
分子热运动
常分见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分子热运动
常分见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一般分子的直接约为 10-10 m =0.01nm
晃动之后,小于100ml
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那么分子是不是会动呢?
扩散
分子热运动
德谟克利特
二氧化氮气体在下面,是为了排除重力的干扰。
液体的扩散实验
分子热运动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固体之间的扩散
分子热运动
5年,相互渗透约1mm
分子热运动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理论
分子热运动
①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③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
例3.如图所示,取一大试管,下半部分注入染 成红色的水,慢慢地向上半部分注入酒精,密 封后,竖直放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水和酒精 的总体积变小。
(1)此现象是 扩散 现象; (2)体积缩小说明 分子间存在;空隙 (3)水和酒精完全混合在一起,颜色均匀说明 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
人教版初三物理第1讲:分子的热运动、内能

分子热运动、内能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了解物体的内能定义及影响因素;3、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4、会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现象。
一、物质的构成:1.物质是由__ __、__ ____构成的。
2.分子尺寸:__ __m。
3.分子特点:保持物质_ ___的最小微粒。
二、扩散现象1.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3.固、液、气都可,扩散速度与有关。
4.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说明:①扩散现象是反映的无规则运动的。
灰尘微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②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的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三、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着__ __力和__ _力.四、分子动理论:1.物质由__ ____、___ __组成;2.一切物质内部的所有分子都在_ __;3.分子间有__ __力和___ __力.五、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__ ___。
由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___ ___。
2.范围:__ __都具有内能。
3.单位:J4.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5.与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六、物体内能的改变1.做功:1)实质:内能和___ __(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__ ___的过程。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8张PPT)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8张PPT)(共28张PPT)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第十三章内能新课导入【想一想】“暗香来”的原因是什么?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学习目标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重难点)02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直径大小。
010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新课学习物质的构成如果把杯子打破,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颗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断得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特点(1)体积小(2)数量大分子非常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一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大约是1.67×1021个。
如果你以这样的速度喝水:一秒钟喝一口,一口吞下一亿个水分子,不停地喝下去,要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吞进肚里,需要多长时间?53万年!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新课学习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作分子或者原子。
小结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想一想】我们打开一盒香皂、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分子热运动知识点2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将二氧化氮放在下面目的:使密度大的物质处于下方,从而避免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新课学习此现象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扩散现象也能发生在液体之间,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静放几天,清晰的界面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将打磨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互相渗入约1mm深。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分子热运动》内能课件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初中物理
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宏观世界 尺度有大有小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100000光年。
光年,长度单位, 指光在一年时间中行走的距离, 即光速计算值: c=一般取300000km/s1年=365天 =365×24小时=365×24×60分钟 =365×24×60×60秒=31536000秒 所以1光年=300000km/s×31536000s千米, 约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即约 9.46万亿千米。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那么液体之 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结论:液体之间可以 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一下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思考课后题第2题, 导学练P1第1题,P3的易错题
典例
猜一猜: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它们的扩 散速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热水
凉水 哪扩散快?
结论: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 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思考课后题第3题
➢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 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回顾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___气___体_间发生,也可以在 ___液__体__中发生,还能够在____固___体中发生。 分子都一直在做___无__规___则_的运动,且温度越___高_,分 子运动越剧烈。因此,叫做_______分__子___热__运_。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
作用力表现为,斥当力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
作用力表现为。
引力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精品教学课件

探究新知
f
分子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
r
f´
……
r
当r < r0时,分子间作用力 表现为斥力。
当r >10r0 时,分子间无 作用力。
探究新知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 气体的特征。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 相互作用力。
探究新知
物
微观特征
宏观特征
态
分子间距 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 状
有无固定体 积
固 体
很小
很大
有
有
液 体
较大
较大
无
有
气 体
很大 很小(几乎为零)
无
无
探究新知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探究新知
物理方法总结
片
播
放
酒
精
与
水
混
合
体
积
的
酒精分子
水分子
变
化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点
击
图 片
实验表明
观
察
温度越高,
扩
散 快
分子运动
慢
与
越剧烈。
温
度
的
关
系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 只有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属于 __扩__散___现象:“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 动与__温__度___有关。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那么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间隔增大,大于r 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② 当分子间间隔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间隔大于10 r 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非常微弱,可以忽略了。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势能越大〕第二节内能1、内能:▲物体温度改变,内能一定改变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不能为零〕。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物质的种类、物质状态、体积等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一样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一样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①做功:〔能量的转化〕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互相转化的过程。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内能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热运动:(1)内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引力;(2)分子间的斥力。
4、内能与热量(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 =cm(t-t0)=cm△t升 (Q 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分子热运动篇1、物质的组成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2)分子非常小,不借助仪器,肉眼是看不见的,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个的小圆球(物理模型法) ,那么 一般一个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10 m,因此一个物体是由数量巨大的分子组成的。
-10 19 3 (3)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是 10 m,1cm 的空气中大约有 2.7×10 个分子。
2、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间接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注意:不同的物质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发生扩散,必须是两种物质相互进入彼此。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的分子运动造成的,要注意和微小颗粒状物体运动的区别。
3、分子热运动 (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的分子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影响因素: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扩散 的就越快。
4、分子间的作用力 (1)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之所以不会分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从而 使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由于分子间也存在斥力作用,因此固体与液体很难被压缩。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 增大,只是斥力变化的比引力要快。
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作用力稍大时, 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10内能篇1、内能 (1)宏观物体的能表现为机械能,是物体外在的能量;微观物体的能表现为内能,是物体内在的能量。
(2)分子动能: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都具有动能,叫 做分子动能。
(3)分子势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又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4)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符 号 J。
(5)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在相同状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内能越大;温度越 低,内能越小。
拓展: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 研究对象不同 影响因素不同 存在条件不同 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 物体的温度、体积、 物体的质量和 状态 内能永远存在 机械能 宏观世界的整个物体 物体的质量、速度、 高度和形变程 度 存在有条件,比如运动、被举高、 发生弹性形变等2、内能的改变 (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热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符号 J1注意: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 不能 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或具有多少热量” b、热量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都没有关系 c、有些物体吸收或是放出热量后,温度不一定改变,但是内能改变了。
(2)内能的改变: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a、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高温 低温的过程。
在不涉及物态变化的热传递过程中,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b、做功的过程是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过程,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外加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相同的。
温度升高的时候内能增大,但是内能增大的时候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过程。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也不一定就大,内能的改变时有温度和做功共同决定的。
二、典型例题考点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7 例 1、如果把质量为 1g 的食盐颗粒(约含 2×1022 个分子) ,放入蓄水量为 10 立方米的杭州西湖中,均匀之后,取出 1cm 湖水,其中仍含有食盐分子约 解析:涉及到数学计算的物理题,最关键的是读懂题意。
3个。
考点 2、扩散现象 例 2、扩散现象表明() A、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B、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C、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D、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所以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故 D 是正确选项。
考点 3、分子热运动 例 3、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词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写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解释为花朵分泌处的芳香油分子 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解析:花香浓郁,说明空气中的芳香油分子比较多,运动的越剧烈。
且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温度有关。
加快,考点 4、分子间作用力 例 4、 (2009•南京)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解析: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 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故选 A.考点 5、分子动理论 例 5(2012•泰安)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D.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2解析:A、沙尘漫天浮动,这是沙土的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A 符合题意;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说明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 B 不合题意; 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 不合题意; D、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D 不合题意; 故选 A.考点 6、对内能的理解 例 6、下列关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的能只和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所以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解析: (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但是不仅与温度有关(3)物体内能的改变, 其温度不一定改变,如果该物体的温度改变,其内能一定改变例7、有关物体的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考点 7、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例 8、 (2012 宁夏)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 B、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 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 解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 能量的转移过程。
三、课堂训练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空气流动形成风 )B.清晨扫地时,可以看到尘埃在空中乱舞C.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沿途形成一长串墨迹 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 2、 (2012•苏州)苏州市已开展对空气中的 PM2.5 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人后会进人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 外空气中的 PM2.5 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 PM2.5 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 在空中的运动 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 PM2.5 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 3、 根纱线容易拉断,―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一现象说明( A.纱线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有引力 B.纱线分子间的引力比铜丝分子间的引力小 C.纱线分子间有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3)D.纱线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铜丝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4、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花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的越慢 C、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相互的作用力 B、若温度低于 0℃,这个现象消失 D、这个现象说明分子运动时无规则的 ) )5、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分子间存在引力时, ,就没有斥力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一定加剧 D、0℃冰没有内能 )6、 (2012 山东,多选)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不会发生热传递C、0℃的冰变成 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通过摩擦可以增大冰块的内能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静止在地面的火车内能大A、静止在地面的冰块没有内能 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大D、自然界处于任何状态下,在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 8、 (2012•烟台)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 热感 B、搓手取暖由滑梯上滑下, 臀部会有灼C 、 D、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 9、 (2012•安徽)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10、 (2012 四川内江)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钻木取火4A、有的分子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间只有斥力 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到处移动 C、当物体的温度是 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了,物体的内能就为 0 D、“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这两种方式,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本质是不同的四、课堂总结1、物质的组成: 2、分子的扩散: 3、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间作用力: 5、内能: 6、改变内能的方式: 7、内能、温度和能量的关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