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卒中的诊断与治疗
常见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思路探讨-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688-常见脑血管疾病的
诊疗思路探讨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关于卒中后认知障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胆碱能系统受损与血管性疾病共同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
B、卒中后胆碱通路受损与认知障碍相关
C、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内乙酰胆碱水平上升[正确答案]
D、多奈哌齐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E、降压治疗能显著降低痴呆风险
2、认知功能障碍随着卒中的累积发生呈()的发展
A、渐进性[正确答案]
B、指数性
C、直线型
D、衰减性
E、对数性
3、卒中后认知障碍指在卒中这一临床事件以后()个月内出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
A、1
B、2
C、3
D、6[正确答案]
E、12
4、腔隙性梗死通常与慢性缺血性白质损伤相关。
主要发病部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放射冠
B、基底节
C、下丘脑[正确答案]。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及预防ppt课件

Amarenco P, Bogousslavsky J, Caplan LR, et al. New approach to stroke subtyping: The A-S-C-O (Phenotypic) classification of stroke. Cerebrovasc
(二)心源性卒中的诊断
Amarenco P, Bogousslavsky J, Caplan LR, et al. New approach to stroke subtyping: The A-S-C-O (Phenotypic) classification of stroke. Cerebrovasc
(一)心源性卒中的病因
• 血液学/基因学检查指标,协助确定缺血性卒中/TIA的病因, 包括各种CE的病因。
徐安定, 等. 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策略,中国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2-5
(二)心源性卒中的诊断
欧洲指南推荐,以下之一情况者,应考虑心源性卒中可能
年长严重卒中(NIHSS≥10;年龄≥70岁)。 既往不同动脉分布区栓塞
心源性栓塞的诊断 梗死面积往往比较大 或累及前后循环 多发梗死
病人有房颤
病史 心电图 Holter
超声心动—不一定还有附壁血栓
MCA主干闭塞 AF 心源性栓塞
心脏粘液瘤
心脏粘液瘤
2021/4/12
14
2021/4/12
15
缺血性卒中 (诊治三重奏)
高血压、高血脂
①
控制危险因素:降压、他汀
心源性卒中及相关概念
心源性卒中(Cardiogenic Stroke):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特指 心脏本身栓子脱落、或经过心脏的栓子
不同类型卒中的临床分享-2596-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596-不同类型卒中的
临床分享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心源性卒中的筛查
1、房颤的最佳诊断方法是()
A、经食道超声心动[正确答案]
B、24小时动态心电图
C、经胸超声心动
D、心电监测
E、核磁共振
2、针对反常性栓塞,RoPE评分大于()的患者,应充分的评估心脏结构的变化
A、3分
B、5分
C、6分
D、7分[正确答案]
E、8分
3、下述情形栓塞可能性最大的是()
A、二尖瓣环钙化
B、钙化主动脉瓣硬化
C、机械瓣膜假体血栓形成[正确答案]
D、心内膜纤维化
E、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4、隐源性卒中患者的病史特征不包括()
A、静脉药物滥用史
B、吸烟史[正确答案]
C、妊娠或围产期
D、偏头痛
E、有早期心肌梗死病史。
心源性卒中防治指南

LOGO
TEXT HERE
(2) NOACs 原则上不可用于严重肾功能不良的患者。
LOGO
TEXT HERE
4.2.3起始用药和剂量选择
• (1) 所有患者在开始服用NOACs 之前,都应 进行栓塞风险 CHA2DS2-VASc 评 分和出血风险因素评估。
• (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使用NOACs及其种类。要按照CFDA批准 的适应证使用。应给患 者建立服药卡片,以利抗凝管理。
hypertension;年龄≥75 岁(2分),Age ≥75 years(doubled);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卒中史(2分),stroke(doubled); 血管性疾病, vascular,disease;年龄 65~74 岁,Age65~74 years;性别(女性),sex category(female) ]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分系 统。
CYP2C9 和 VKORC1的基因多态性。 • ②华法林的先天 性抵抗。
• ③凝血因子的基因突变。
LOGO
TEXT HERE
LOGO
TEXT HERE
• (2) 环境因素的影响:药物、饮食、各种疾病状 态均可改变华法林的药代 动力学。
• 明显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胺碘酮是华法林R型和 S 型两种异构体代谢 清除的强抑制剂,胺碘酮与华法林同时应用的机会较多,应引起注意。
TEXT HERE
• 华法林抑制环氧化维生素K 还原为维生素K,并抑制维生素K还原为还原型维 生素 K,使凝血因子前体部分羧基化或脱羧基化受到 影响而发挥抗凝作用。
• 此外华法林还可因抑制抗凝蛋白 S 和 C 的羧化作用而具有促凝血作用。
王拥军_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防治策略(上)

王拥军: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防治策略(上)医脉通2014-04-24发表评论(3人参与)分享在2014年第八届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上,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做了题为《心源性卒中:诊断和防治策略》的报告。
一、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脑卒中是一个综合征并由各种病因造成,如心脏原因、主动脉原因、颈动脉原因、颅内动脉原因和小血管病等。
过去经典的分型把主动脉弓源性、主动脉源性和心源性都统称为心源性。
因为主动脉源性脑卒中与心源性卒中在临床上难以区分,这可能是我们所讲的心源性与实际心源性不一样的地方。
临床的病因分布上讲,心源性卒中占整个卒中病人的20%;目前在使用所有的诊断手段后仍有25%的患者原因不明,即隐匿性卒中,实际上这一部分卒中病人中的大多数还是心源性卒中,所以心源性卒中应该占所有卒中的1/3多。
心脏病能够引起脑栓塞和脑出血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心源性卒中,包括二尖瓣狭窄、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过去的4周内心梗、左心附壁血栓、左心室壁瘤、持续或阵发性房颤、病窦综合征、扩张性心肌病、射血分数<35%、心内膜炎、心腔内肿物、伴有血栓形成的PFO以及在脑梗前有DVT或PE的PFO等。
今天我们主要是涉及房颤所致的心源性卒中二、什么样的病人优先考虑心源性卒中?2010年欧洲超声心动图指南提出了7条提示心源性卒中的临床和影像发现:1、突然发作的卒中症状,尤其是无TIA病史、严重首次卒中的房颤患者;2、年长严重卒中(NIHSS≥10;年龄≥70岁);3、既往不同动脉分布区栓塞:空间多发(前后循环同时梗死,双侧梗死);时间多发(不同年龄的梗死灶);4、其他系统性血栓栓塞的征象(肾脏和脾脏的楔形梗死、Osler splits、Bluetoe-syndrome);5、梗死血管分布主要是皮层;或者皮层下大灶豆纹动脉区梗死;6、MCA高密度影(无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7、闭塞大血管快速再通(反复神经超声评价)。
脑卒中防治科普宣教专家共识: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

脑卒中防治科普宣教专家共识: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1提高公众卒中急救意识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对于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可以使13%的患者迅速痊愈,20%的患者显著改善;取栓可以使50%的患者病情改善。
但溶栓和取栓都有严格的时间窗,每延误1 min,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我国目前缺血性卒中溶栓率仅为7%,93%的患者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所以提高公众卒中急救意识至关重要。
一旦发生卒中,患者或家属除了拨打120,还可通过卒中溶栓地图APP 精准导航,快速查找并送往本地区距离最近的有条件溶栓的地图医院。
2规范卒中院前急救加强对急救人员卒中急救流程的专业培训是提高卒中院前急救能力的必要前提。
急救人员应快速有效识别卒中患者,120急救中心对卒中患者应优先调度。
3脑血管病症状的早期识别常用卒中早期快速识别方法如下:1. 中风1-2-0三步识别法o“1”是指“看到1张脸(口角歪)”;o“2”是指“查两只胳膊(一侧不能抬)”;o“0”是指“聆(零)听语言(说话不清楚、大舌头)”。
若发现异常,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2. FAST快速评估o“F”(Face)脸部:让患者微笑一下,如果微笑时面部不对称,提示患者面瘫;o“A”(Arm)手臂:让患者双手平举,如果10 s内一侧肢体下落,提示肢体瘫痪;o“S”(Speech)语言:让患者说一句较长的话,如果不理解、说话有困难或者找不到词,提示语言障碍;o“T”(Time)时间:上述症状为疑似卒中,请立即拨打120。
3. BEFAST快速识别在FAST基础上增加了平衡障碍和视力障碍,以免遗漏后循环梗死的患者。
o“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不稳;o“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o“F”“A”“S”“T”同上。
4. 后循环梗死的识别后循环梗死可能危及生命,但临床针对后循环的评估方式不多,尤其当患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无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时诊断困难。
心源性脑卒中

老年心源性脑卒中的诊治(防治)在脑卒中患者中,大约有2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心源性,其中,房颤与脑卒中的关系最为引人注目。
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心源性脑卒中的诊断率仅仅有大约5%,可见,心源性脑卒中的诊断率还远远低于实际的发病率,其原因主要是对心源性脑卒中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缺乏脑卒中诊治过程中的多学科协作。
心源性脑卒中心源性脑卒中是心脑血栓子通过循环导致脑动脉栓塞引起相应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占缺血性卒中的20%左右,可以说是心脏病的重要并发症,与房颤、急性心梗、心内血栓、瓣膜式心脏病及人工心脏瓣膜有关。
搜集国内外一些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的资料按TOAST 分型进行分析统计发现,心源性脑卒中诊断构成比美国达到27%,美国黑人、阿根廷等也达到20%以上,而我们中国,尤其是大陆内地的资料显示约12%左右,可见国内心源性脑卒中的诊断是有待提高的。
对于心源性栓子的来源,一半是来源于非瓣膜性的房颤,其次是急性心梗、心室血栓、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等。
2008年我国发布的一项涵盖13个省份14个民族的调查结果显示,近3万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有0.77%,意味着我国房颤患病人数高达800万。
分析发现房颤的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对于房颤亚型构成比,65%是非瓣膜性房颤,其次是孤立性房颤和瓣膜性房颤。
房颤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房颤导致卒中发病的危险程度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没有经过治疗的房颤首次发生卒中的风险为5%。
心源性脑卒中的复发风险很高,既往有过卒中病史者年复发率为11.6%,且AF患者的卒中复发率高于非AF患者。
卒中后第1年内,AF患者的卒中复发率为6.9%,而非房颤者只有4.7%,P值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这个差别是从2个月开始就出现,随着时间的推迟区别逐渐拉大。
临床中我们经常用CHADS2评分来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考虑到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岁,糖尿病,既往卒中或TIA,积分≥2分时认为卒中风险较高。
心源性卒中ppt课件

03
心源性卒中的预防策略
抗凝治疗
总结词
抗凝治疗是预防心源性卒中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减少心源 性卒中的发生。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等。
抗血小板治疗
总结词
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详细描述
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抑制血小板 的聚集和释放,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如发病至治疗时间、病情严重程度、个 体差异(年龄、性别、种族等)、合并 症等。
VS
评估模型
如CHADS₂评分、CHA₂DS₂-VASc评分等 ,根据评分结果判断患者未来发生栓塞事 件的风险。
影响预后的因素及干预措施
因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
干预措施
控制血压和血糖,抗凝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转归与长期管理
转归
心源性卒中患者可能面临长期残疾、死亡等 不良转归。
长期管理
需要长期进行抗凝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康 复训练等,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06
心源性卒中典型病例分享
病例一:房颤致脑栓塞的诊治经验分享
总结词
该病例探讨了房颤致脑栓塞的发病机制、诊 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 的经验和参考。
详细描述
该病例首先介绍了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脑栓塞的发病 机制和预防措施,阐述了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详细 介绍了预后和预防再次发生的措施。通过该病例的学习 ,医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脑栓 塞的预防和处理过程,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4
房颤相关卒中的病理机制:心源性血栓栓塞
影响大脑血供 血栓堵塞大脑血流
右颈内动脉 右颈总动脉
栓子
左颈总动脉
血栓(血凝块) 左心房)
复查头颅CT(当天21:48)
右侧大脑半球大片低密度影
修正诊断
• 定位:右侧颈内动脉 • 定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 TOAST分型:心源性脑栓塞?不明原因性? • 诊断:右侧额、颞、岛叶、顶叶梗死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置换术后 心脏长大,心房纤颤,心功3级
转归
• 嗜睡,言语稍含糊,双眼向左侧凝视麻痹,左侧中枢性面 舌瘫。左侧肢体肌力1级,右侧肌力5级,左侧肢体浅感觉 减退,左下肢腱反射活跃,左侧巴氏征性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置换术后 心脏长大,心房纤颤,心功3级
溶栓治疗
• NIHSS评分16分 • 在溶栓时间窗4.5小时内,有溶栓指征,无溶栓绝对禁忌症,
家属签字同意溶栓治疗 • 18:00(发病后4.5h)阿替普酶61mg,先推6mg,后静滴
55mg(体重68Kg) • 1小时后评估,NIHSS评分15分,溶栓效果欠佳
心脏彩超
预后及二级预防
• 浅昏迷,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 华法林2.5mg,qd抗凝,倍他乐克12.5mg,bid
控制心率
病例2
病史
• 男,75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2+小时”于2012年2 月22日22:15入院
• 入院2+小时前在聊天时突发无法表达词句,右侧口角流涎,右侧 肢体无力,遂入我院急诊后转入我科
European Journal of Echocardiography (2010) 11, 461–476 8
9
心脏检查
心脏节律检查
10
心脏结构检查
11
心脏节律记录
11
12
治疗
• 急性期 • 溶栓,取栓,抗血小板
• 恢复期 • 抗凝 • 抗血小板 • 药物复律 • 射频消融
病例1
病史
• 女,49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3+小时”于2月10日17:25入院
• 高血压病史7+年,长期服用厄贝沙坦150mg,qd;糖尿病病史7+年, 服用拜糖平50mg,bid;格华止850mg,bid; 房颤病史9+年,长 期服用倍他乐克(具体用量不详),未服用华法林
7
房颤患者是关键人群
房颤患者是
预防心源性卒中 的关键人群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增加5倍 房颤导致了全球约15~20%的卒中 房颤所致卒中致死率、致残率升高 亚太地区房颤患者数量庞大
房颤患者的数量预计还会上升
8
心源性卒中的临床和影像发现
1. 突然发作的卒中症状,尤其是无TIA病史、严重首次卒中的房颤患 者。
Int J Cardiol. 2013; 167(3): 733-738 Wei JW, et al. Stroke. 2010; 41(9): 1877-83
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的特点
致死率高
致残率高
复发率高
致死率高 致残率高 复发率高
Stroke. 2010; 41: 2705-2713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10; 8(10): 1405-1415 Lancet Neurol. 2012; 11: 1066-1081
• 入院前3+小时(下午14:00),患者家属发现患者躺在床上,左侧肢 体活动障碍,言语含糊不清,伴恶心呕吐
• 患者家属最后一次看见患者完全正常为下午13:30 • 既往史:3年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半年前在外院行二尖瓣狭窄
换瓣术,是否服用华法林不详
体格检查
• P:108次/分,BP:176/114 mmHg,R:20次/分 • 内科查体:心界扩大,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 • 神清,言语稍含糊,双眼向左侧凝视麻痹,左侧中枢
2. 年长严重卒中(NIHSSS≥10;年龄 ≥70岁)。 3. 既往不同动脉分布区栓塞
a. 空间多发 (前后循环同时梗死,双侧梗死) b. 时间多发(不同年龄的梗死灶)
4. 其他系统性血栓栓塞的征象(肾脏和脾脏的楔形梗死、肢端末梢 动脉栓塞)
5. 梗死血管分布主要是皮层;或者皮层下大灶豆纹动脉区梗死 6. 急诊第一次CT显示MCA高密度影(无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 7. 闭塞大血管快速再通(反复神经超声评价)
5
房颤患者的卒中约90%为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8.48%
出血性卒中 11%
缺血性卒中 9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缺血性卒中 89%
采用瑞典医院出院和死因登记数据库的数 据,对在1987年—2006年的321,276例
首次房颤发作且无既往卒中史的患者进行 结局分析。
中国卒中管理的质量评定(ChinaQUEST) 研究,其中有房颤病史的卒中患者495例。
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肌力5级,左侧肢 体浅感觉减退,左下肢腱反射活跃,左侧病理征阳性。
辅助检查
• 血小板229*10^9/L,凝血酶原时间 16.1秒,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22.8秒,INR 1.43
• 血葡萄糖 8.38mmol/L,尿素11.13mmol/L,肌酐 98.0umol/L,低密度脂蛋白1.25mmol/L
1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与治疗
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2
卒中的分类和病因
3
心源性卒中:栓塞的心脏原因
主要危险来源
• 房颤 • 新近心肌梗死 • 既往心肌梗死(左心室室壁瘤) • 心肌病 • 心脏肿物
• 心脏内血栓 • 心脏内肿瘤 • 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 心内膜炎 • 机械瓣膜置换
次要和不肯定危险来源
• 急诊行头颅CT:左侧苍白球见小片高密度影,较右侧钙化 苍白球密度稍高,性质:钙化?
急诊头颅CT(发病后2小时)
右侧大脑中动脉致密征
诊断
• 定位: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皮层及皮层下(右侧大脑 中动脉主干)
• 定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 TOAST分型:心源性脑栓塞?不明原因性? • 诊断:右侧额、颞、顶叶梗死
• 脑外科会诊目前患者有手术指征,与家属沟通后签字同意 转脑外科手术治疗
复查头颅CT(次日19:08)
右侧大脑半球大片低密度影,中线移位
外科手术治疗
• 2月12日2:10(发病后37小时),全麻下行右 侧大脑半球去骨瓣减压术+颅内压探头植入术
术后第4日头颅CT
下肢血管彩超
术后第6日出现左下肢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