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试装报告
零部件质量认可管理程序

零部件质量认可管理流程图1 适用范围集团公司自主开发新产品项目,包括轿车、中重卡车、轻型车、微型车、客车系列,包括整车和动力总成的自制零部件(包括白车身和油漆车身)及外协零部件。
2术语和定义2.1首批样件:在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设备上用已验收的批量生产模具生产出来的零件,用于质量认可。
2.2质量认可:为保证新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和一致性,对批量生产条件下的零部件和整车(动力总成)以及制造过程所做的各种检测、试验、评审、审核等,包括状态确认。
质量认可状态包括完全认可、有条件认可、不认可. 2。
3完全认可:完全满足认可标准,或只有轻微风险,不会对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造成明显的影响,不会使用户产生抱怨。
通常表示为绿灯状态。
2.4有条件认可:不完全满足认可标准,仅有一般风险,不会对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会使用户产生强烈抱怨。
通常表示为黄灯状态。
2.5不认可:不满足认可标准且有严重风险,对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使用户产生强烈抱怨。
通常表示为红灯状态。
3 职责3.1 质保部门负责组建零部件质量认可小组,编制《零部件质量认可计划》并组织实施。
3。
2发展部门负责制订新产品生产准备计划和生产准备过程的管控。
3。
3产品部门负责为质量认可提供零部件图纸、标准、产品特殊特性等产品文件和产品开发认可的报告。
3。
4技术部门负责为质量认可提供控制计划、过程特殊特性等技术文件,并负责自制件首批样件的提交和自制件的过程能力研究。
3.5采购部门负责跟踪供应商生产准备活动,组织外协件首批样件的提交。
3。
6 生产部门负责自制件制造过程的节拍能力验证。
4 工作程序和要求4。
1零部件质量认可内容4.1。
1零部件质量认可包括产品质量认可和过程质量认可.4。
1。
2产品质量认可是认可零部件的符合性和一致性,对首批样件的外观、尺寸、材料、性能、匹配等进行认可。
4。
1.3过程质量认可是认可零部件制造过程的质量能力和节拍能力,通过两日生产评价、批量试装、过程能力研究、过程审核、节拍能力验证等方式进行认可。
外购外协件首批小批量样品检验及试装确认规定

3.2.4 采购部:负责提出首样申请,对技术中心、研发提请的首样单进行收文确认,并
按需求进行采购、送检,同时负责试装信息的反馈。
4.管制流程:
修改申
NO.
请单号
1 2 3 4 5
修改内容
修改人
修改 日期
修订单位
XXX 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流程 采购申请 研发/技术申请
采购收文 到货送检
权责单位
采购部、研发 部、技术部 采购部
后跟踪确认的根据样品的功能特性决定售后跟踪时间和项目。
5.6 需装车确认的,由生产部安排试装车号,将车号填写在〈首批样件检验确认报告单〉上,
并将该单转交试装车间。
5.7 试装车间由工艺员跟踪试装效果,并在<首批样件检验确认报告单>针对装配工艺性填写
意见;
5.8 同时检验员对试装零件的品质进行确认并填写意见。
(RQ-QP-007)
7.3 采购及外包控制程序
(RQ-QP-012)
7.4 记录控制程序
(RQ-QP-002)
7.5 初期样件管理规定
(WI-QC-040)
3.定义: 3.1 首批、小批量定义 3.1.1 首批样件:样件数量为 1-5 件套;
3.1.2 小批量样件:样件数量为 6-10 件套。
3.2 职责 3.2.1 品管部:负责样品的品质确认工作;
3.2.2 技术部:负责提出首样申请,并配合样品品质认;
3.2.3 研发部:负责提出首样申请,并配合样品品质确认;
5.5.2 检验员依图纸进行检验并记录于〈首批样件检验确认报告单〉;
5.5.3 对于技术要求不明确的,应由技术部及研发派人共同检验确认;
5.5.3 检验员样件确认意见应明确样件合格、有条件合格、样件合格但需装车确认、样件
燃气壁挂炉成品检验报告

电气强度
1250V, 1min,无闪络、击穿
泄பைடு நூலகம்电流
≤0.75mA(1.06倍额定电压)
绝缘电阻
2MΩ以上
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应≤0.1Ω
性能要求
燃气系统气密性
从燃气入口到阀门漏气量<0.07(L/h)
自动控制阀门漏气量<0.55(L/h)
从燃气入口到火孔在0-1燃气条件下不漏气
水路系统耐水压性能
标贴粘贴
粘贴牢靠、整齐,无起翘脱落无褶皱和明显气泡
结构工艺要求
整体结构
各部件安装正确、连接牢固,整机内部不应有异物残留及明显的干涉现象,结构布局应便于维修,关键防拆卸位置应涂抹红油标记
螺钉链接
螺钉安装齐全、到位、无滑丝,部件间的连接扭力满足相关工艺要求
内部布线
导线绝缘层应无破损现象,且与端子连接良好,带塑料接插端子的线芯应锁扣到位,不易松脱,布线通路应光滑、无锐利棱边,无压线现象,有可能接触毛刺、锐边、高温区域的导线应增加护套,接线应准确
火焰稳定性
不发生回火、熄火、共振、啸叫及妨碍使用的离焰以及黄焰现象
启动
启动水流量
熄火
熄火水流量
排烟管堵塞
排烟管堵塞50%时能正常工作
火力段检测
各火力段切换无熄火或连续跳档
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110-260℃)
氧含量
<14%
COa=1(ppm)
≤0.10%
烧水箱
热交换器部装不发生变色或轻微变色(水箱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50℃)
产品型号
批量
外观
性能
抽样地点
需方
检验日期
产品编码
检测条件
气源种类
防爆膜产品试装报告

稍有□
较大□
膜厚度
达标□
偏薄
偏厚□
综合评述:
前挡膜有点偏厚
试装建议:可用□不可用□待观察
采购经理
服务总监
优车技术主管
签字
签字
签字
日期
日期
日期
总经理采购确认:
防爆膜产品试装报告
提供公司
试贴日期
产品说明
D-1000前前挡
试贴条件
评价项目
试贴结果
产品收缩性
非常好□
好■
一般性□
粘胶味道
小□
可以接受■
味重□
清晰度
好□
一般■
不太好□
装贴后雾状(常温)
无□
2小时内■
大于2小时□
水波纹、橘皮纹
无■
轻微□
较明显□
内反光性
低□
可以接受■
偏高□
胶质抗劣化度
(烤膜后脱胶变色粘度降低)
外购外协件首批小批量样品检验及试装规定

5.2.1采购部对经研发部、技术部主管确认的首批样件需求单进行收文确认;
5.2.2采购部申请的首批样件需求单无需进行收文确认。
5.3到货送验:采购员按规定要求进行采购,货到之后对数量及堆放地点进行确认,生成送检单。
5.4供方送样时,必要时提供由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出据的材质实验及功能实验报告书。
7.5初期样件管理规定(WI-QC-040)
相关说明
使用表单
采购部、研发部、技术部
采购部
采购部
品管部
生产部
售后服务部
研发、技术、采购、品管
研发、技术、采购、品管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
产品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
首批样件检验确认报告单
5.工作内容:
5.1首样申请
对于符合首批样件定义的外购外协件,由采购部、研发部、技术部相关分管人员核准后填写首批样件需求单,有关的送样件名称、图号、规格,供方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应填写清楚,各部门主管对首批样件需求确认单进行审核。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功能改变零件;
2.6供方变更。
3.定义:
3.1首批、小批量定义
3.1.1首批样件:样件数量为1-5件套;
3.1.2小批量样件:样件数量为6-10件套。
3.2职责
3.2.1品管部:负责样品的品质确认工作;
3.2.2技术部:负责提出首样申请,并配合样品品质认;
3.2.3研发部:负责提出首样申请,并配合样品品质确认;
5.5.3对于技术要求不明确的,应由技术部及研发派人共同检验确认;
5.5.3检验员样件确认意见应明确样件合格、有条件合格、样件合格但需装车确认、样件不合格;有条件合格的应注明合格条件;
结构样机试装方案与报告模板

结构样机试装方案与报告
1 目的
对试制的结构和包装样机进行试装、测试,目的是用来验证结构和包装样机是否满足产品规格要求,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加工的正确性、整机的可装配性等。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新开发的结构件和包装物。
3 试装、测试方案
对于结构和包装的试装和测试,按当初的设计方案要求装配一台包括电路部分、线缆部分在内的完整样机,通过完整样机的装配过程来发现存在的或潜在的缺陷和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在后期的量产阶段出现大量的设计缺陷和问题。
新产品小批试装及试生产管理规范

新产品小批试装及试生产管理规范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开发新产品工装样件的小批量上线试装流程,对批量试产前首批工装样件进行质量稳定性验证和设计确认,并进行新产品转入批量试产的技术准备进行评审确认。
1.2 本标准适用于在整车或系统零部件新产品开发中已完成设计定型的工装样件的验证。
2 术语2.1 工装样件:是配套协作厂按规定图样、技术文件和正式工艺文件生产、能满足批量化生产的汽车零部件。
2.2 小批量试装:为验证新开发汽车零部件工装样件的工艺可行性、产品质量,进行3-5套的新产品上线生产装配。
3 职责3.1 产品研发部:负责新产品的图纸、技术标准等相关技术文件的制定和发放,负责新产品小批试装的组织、协调及验证跟踪和设计更改;负责新产品样件及小批试装件的采购、负责新产品的资料及档案管理。
3.2 技术部:负责新产品投产前的工艺文件编制、工艺验证和工装保证。
3.3 生产部:负责新产品上线试装的生产组织和调度。
3.4 质量部:负责新产品上线试装装配质量的验证和检验文件的编制。
3.5 生产厂:负责新产品上线试装。
3.6 信息部负责物料代码的编制和调整。
3.7 配套供应部负责小批采购中大件采购的价格商务谈判和价格确定。
4 小批试装工作流程4.1 小批试装工作流程见《新产品小批试装工作流程图》。
4.1.1 小批采购中大件采购的价格由配套供应部商定,并通知产品研发部。
4.1.2 产品研发部项目负责人负责进行首批专用件的采购和技术文件的准备,专用件采购数量最多不得超过5台套,试装数量和次数由部门主管酌情指定。
4.1.3 项目负责人发布经审核的《小批试装通知书》(GA/QG(研)7.3-1),由生产部承认,报总经理或主管副总批准,并按设计输出清单将盖红色“试制用图”技术文件一起发放至各相关部门。
4.1.4 技术部及时按产品技术文件编制试装车型通用件投料表。
4.1.5 生产部按通知要求,安排自制件的生产,试装自制小件入研发库。
成品试装报告范文

成品试装报告范文标题:成品试装报告一、引言本次试装报告旨在对品牌的成品进行细致评估,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试装过程中,我将会对产品的尺寸、质地、做工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提供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二、试装过程1.产品尺寸:在试装过程中,我首先关注了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
经过测量,该品牌的成品尺寸较为准确,与标准尺寸相符,没有出现明显的尺寸偏差,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身材需求。
2.产品质地:质地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仔细观察了材料的质感和手感,并进行了实际穿着试验。
该品牌的成品在质地上表现出色,采用的材料柔软舒适,触感细腻,没有任何刺激性或不适感。
在实际穿着过程中,产品能够很好地透气,吸湿排汗,让身体保持干爽舒适的状态。
3.产品做工:做工是判断产品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试装过程中,我仔细观察了产品的缝线、剪裁、装饰等细节。
结果显示该品牌的成品做工精细,缝线整齐且结实,剪裁合身,没有出现错位或不匀称的情况。
另外,装饰部分的细节处理也非常细致,符合时尚潮流,为产品增添了亮点。
三、试装体验1.穿着感受:试装过程中,我注意到产品穿着的舒适度如何。
该品牌的成品确实给人穿着舒适的感觉,各种尺码的产品都能够很好地贴合身体曲线,没有束缚感,同时又能够塑造出良好的体型曲线,让人穿着时感到自信和舒适。
2.功能性评估:除了基本的穿着舒适度外,产品的功能性也是考察的重点之一、试装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了产品的透气性、防晒性、耐久性等方面。
产品在透气性上表现出色,良好的透气性能让人穿着更加舒适。
另外,产品具有良好的防晒性能,能够很好地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伤害。
耐久性方面,产品经过试装和多次洗涤后,依然保持了原有的质感和色彩,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四、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成品试装,我对该品牌的成品进行了全面评估。
从尺寸、质地、做工、穿着感受、功能性等多个方面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品牌的成品尺寸准确可靠,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身材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准/日期
不合格原因:
签名
日期:
生产部:
试装判断:
□合格□不合格
不合格原因:
签名
日期:
技术部:
试装判断:
□合格□不合格
不合格原因:
签名
日期:
供应链管理部:
试装判断:
□合格□不合格
不合格原因:
签名
日期:
试装结论简述:
试装确认结论:
□继续改进
□可以进行5台份试装
□可以进行30台份试装
□可以进行100台份试装
□可以正式供货
产品试装报告
产品试装报告
文件编号
适用车型
样件类型
方案样件供样□新产品供样□第二厂家供样□设计变更后供样□
试装类型
方案样件试装□工装样件试装(台份)□
本轮试装次数
供应商
试装日期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单车数量
试装数量
部门意见
研发中心:
试装判断:
□合格□不合格
不合格原因:签名日期:源自质量部:试装判断:
□合格□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