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养蝈蝈
冬天蝈蝈的饲养方法

冬天蝈蝈的饲养方法
蝈蝈是以昆虫为食的飞虫,冬天蝈蝈的饲养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环境不同,但总体来说可以按照以下方法:
1. 餐饮:蝈蝈以昆虫为食,可以喂食小型昆虫,如小蟋蟀、小蚂蚱等。
在冬季室内养殖时,可以购买专门用于饲养昆虫的饲料。
2. 温度:蝈蝈喜温怕冷,温度过低会影响它们的活动和生命力。
在室内养殖蝈蝈时,最好保持室温在20左右。
如果温度过低,可以在饲养箱中放置一个加热垫或加热灯。
3. 湿度:蝈蝈对湿度要求很高,在冬季干燥的环境中,需要给蝈蝈增加湿度。
可以在饲养箱内放置湿度计,并适时加水保持湿度。
4. 光照:蝈蝈需要充足的光照,室内养殖时需要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房间,并在白天让蝈蝈暴露在阳光下。
5. 饮水:蝈蝈不需要喝水,但需要保持饲料的湿度。
在冬季干燥的情况下,可以在饲料中加入水分。
6. 清洁:需要定期清理饲养箱,去除杂物、死亡的蝈蝈和排泄物等。
总之,冬天蝈蝈的饲养方法需要考虑到温度、湿度、饲料等方面,以保证它们的健康和生存。
同时,定期清洁饲养箱,加强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也是保证蝈蝈健康的重要手段。
冬养蝈蝈

冬养蝈蝈
春夜冷寂,窗外飞雪,有人却能在温暖的住室里聆听昆虫鸣声,忘了刺骨的寒风,仿佛踟蹰在青菜没踝的秋夜里,这就是蝈蝈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过去,人们繁殖秋虫,多半采用砖砌火炕,下面升火烧炕,把埋着有蝈蝈卵的沙土盆放在温室的炕上,室温20~30℃,保持清洁湿润。
大约六七天,便能长成幼虫。
养蝈蝈幼虫要用羊肚沫和黄豆沫料。
保存蝈蝈卵也很有讲究。
秋季,把蝈蝈卵放在盛有沙土的瓦盆里,直到来年冬季。
这期间,经过了一个热天的自然季节生长期。
为了不使蝈蝈卵过早变成幼虫,饲养人在来年夏天时要根据天气的好坏,往瓦盆里浇适量的水或搬到较凉爽的地方,才能繁殖出能过冬的蝈蝈。
为让蝈蝈安全过冬,人们把它装进葫芦,揣在怀里或放在屋里近火的地方;也有人用草编织蒲囤,中间放个热水瓶保温,四周放着蝈蝈葫芦。
蝈蝈在这种条件下可以活到次年二三月。
盛贮蝈蝈的葫芦,也是件精美的艺术品。
较为考究的用象牙或紫檀木作葫芦口,紫檀木或象牙透雕做盖,盖上雕刻有万字锦、福寿字、琴棋书画、山水人物、花卉等,做工极为精细。
葫芦是腰葫芦,经过加工,用模具迫使葫芦按模具的要求来生长,大体上中间腰部较肥而大,有鸡心状长体形、竹篮形、扁平形等等,真是随心所欲,花样繁多,煞是有趣。
冬天在家孵化蝈蝈的方法

冬天在家孵化蝈蝈的方法
冬天是孵化蝈蝈的好时机,因为它们需要温暖和湿润的环境来孵化。
在家里孵化蝈蝈并不难,只需一些简单的材料和耐心。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在家中成功孵化蝈蝈。
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如玻璃或者塑料箱子。
这个容器需要有透气孔,以确保蝈蝈有足够的空气。
接下来,你需要准备一些湿润的土壤或者纸巾,以保持适当的湿度。
将土壤或纸巾放在容器的底部,并轻轻地喷洒一些水,使其保持湿润但不过湿。
然后,你需要一些蝈蝈卵或者幼虫。
你可以在宠物商店购买或者在线订购。
将蝈蝈卵或者幼虫放在准备好的容器中,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如室内加热器旁边或者阳光直射的地方。
蝈蝈需要温暖的环境来孵化,所以确保容器的温度保持在25-30摄氏度。
最后,耐心等待。
蝈蝈的孵化时间因种类而异,一般在几周到几个月之间。
在这段时间里,保持容器内的湿度和温度,并定期检查蝈蝈的状态。
一旦它们孵化出来,你就可以观察它们的成长,并为它们提供适当的食物和环境。
总的来说,冬天在家孵化蝈蝈并不困难,只要提供适当的环境和耐心等待,你就可以成功地孵化出可爱的蝈蝈。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到你,祝你成功!。
冬天蝈蝈的饲养方法

冬天蝈蝈的饲养方法
冬天是蝈蝈的休眠期,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蝈蝈的饲养方法,以确保它们能够安全度过寒冷的季节。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冬天蝈蝈的饲养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为蝈蝈准备一个合适的居住环境。
在冬天,由于室外温度较低,我们可以将蝈蝈的饲养箱放置在室内,并在箱子内放置一些隔热材料,如泡沫板或保温棉,以保持箱内温度适宜。
另外,还需要定期清理蝈蝈的饲养箱,保持其干净整洁,避免细菌滋生。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蝈蝈的饲料和水源。
在冬天,蝈蝈的活动减少,因此它们的饮食量也会相应减少。
我们可以适当减少蝈蝈的饲料量,以免食物变质影响蝈蝈的健康。
另外,要确保蝈蝈的饮水源不会结冰,可以选择使用加热器或者经常更换水源的方式来保持水的流动。
此外,冬天的空气湿度较低,对于蝈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我们可以在蝈蝈的饲养箱内放置一些湿润的海绵或者浸湿的纸巾,以增加空气湿度,保持蝈蝈的生活环境舒适。
最后,我们需要定期观察蝈蝈的健康状况。
冬天是蝈蝈易发生疾病的季节,因此我们需要定期观察蝈蝈的活动状态和外观,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更换饲料、清洁饲养箱等,以确保蝈蝈的健康。
总之,冬天蝈蝈的饲养方法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保暖、饮食和健康观察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让蝈蝈安全度过寒冷的季节,保持健康活泼。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蝈蝈朋友。
冬天蝈蝈的饲养方法

冬天蝈蝈的饲养方法
嘿,你问冬天蝈蝈的饲养方法啊?那咱就来唠唠。
冬天养蝈蝈,首先得给它找个暖和的地儿。
可不能让它冻着喽,不然蝈蝈就得冻得直哆嗦。
可以准备一个小盒子或者小笼子,放在室内比较温暖的地方,像靠近暖气的地方就不错。
但也不能太靠近,不然热得蝈蝈也受不了哇。
然后呢,食物得准备好。
蝈蝈爱吃啥呢?一般来说,新鲜的毛豆、胡萝卜啥的就挺好。
把毛豆剥开,给蝈蝈吃里面的豆子。
胡萝卜切成小块,让蝈蝈啃着吃。
可不能给它吃坏了的食物,不然蝈蝈会生病的。
还有啊,水也不能少。
弄个小瓶盖,装上一点清水,放在蝈蝈旁边。
蝈蝈渴了就会去喝。
但水也不能太多,不然会把蝈蝈给淹着。
另外,得注意清洁。
蝈蝈的小窝要是脏了,会有细菌,蝈蝈就容易生病。
所以要经常清理一下,把蝈蝈的粪便啥的清理掉。
比如说我有个朋友,冬天养了一只蝈蝈。
他就特别小心,
给蝈蝈找了个暖和的盒子,每天都给蝈蝈准备新鲜的食物和水。
还经常清理蝈蝈的小窝。
那只蝈蝈在他的照顾下,叫得可欢实了。
所以啊,冬天养蝈蝈只要用心,就能让蝈蝈健健康康的。
冬天已至 快来养蝈蝈吧

小时候农村长大,记得每到夏秋季节,地里就会偶尔听到蝈蝈悦耳清脆的叫声。
由于现在农药使用的泛滥,导致地里害虫益虫几乎统统消失,野生蝈蝈更是越来越少。
现在文玩市场里面见到的蝈蝈基本都是人工繁殖培育的。
蝈蝈只有公的才会叫出声音。
公蝈蝈靠摩擦翅膀出声,母蝈蝈不能出声。
公蝈蝈上边翅膀上有发音锉,下边翅膀上有刮器和发音镜,翅膀相互摩擦时音锉与刮器互蹭,发音器产生共振,这样就能出声了,这个原理和拉小提琴差不多。
母蝈蝈由于翅膀上没有这些结构,所以不能出声。
关于蝈蝈的饲养得把握以下几点:吃: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最好是胡萝卜,每只每天一指甲盖大的量就足够了,偶尔辅以面包虫。
喝:不用喝水,用一个湿毛巾扑在桌面上让他爬一爬就行了,补充水分的同时还能清洁抓须。
住:蝈蝈笼空间狭小,容易引发关节疾病,有时间多让蝈蝈出来走走。
温度:饲养环境温度不能太高,一般20/30度之间,正常室温即可,切不可放到暖气片上。
玩儿蝈蝈分两季,有夏蝈蝈和过冬蝈蝈,夏季饲养简单,技术含量低,就暂时不说了,这里着重说一说过冬蝈蝈。
自清代时起,皇宫内外的官宦人家都喜爱聆听蝈蝈清脆的叫声,特别是在冬季里。
每逢雪季,他们都要聚集在一处,把各自的蝈蝈摆放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边赏雪,一边享受蝈蝈悦耳的歌声。
这个习俗历经百年延至今日,如今竟也成了平民百姓们冬日里的一大乐事。
说起冬天养蝈蝈,京城南城泰斗寇金宝老先生要算是其中最正宗的一脉了,100多年以来,寇家积累了不少饲养蝈蝈的经验,并且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寇先生说,凡是能在冬天饲养的蝈蝈,一般都是经过人工繁殖培育出来的。
每年的8月至9月底,寇先生都要前往山区收购一大批成年的母蝈蝈,带回饲养基地,与公蝈蝈交配后,在土中产卵。
10月初,新孵出的幼虫最需要精心的照顾,它们一般吃一些涂裹了黄豆粉的胡萝卜,环境温度和日晒量都会影响到蝈蝈将来的颜色和体形。
这些幼虫到了11月初,基本上结束蜕变,进入成虫期。
简单地说,成年蝈蝈根据颜色、体形,大约分为四个品种:青色的叫做“山青”,在它不动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蜡制品似的鲜艳、清亮;黑色(或深咖啡色)的叫做“铁蝈蝈”;类似枯草颜色的叫做“草白”;另一种纯绿色的叫做“绿蝈蝈”。
冬蝈蝈饲养的要点

冬蝈蝈饲养的要点蝈蝈是螽斯科类昆虫,主要分布于河北及河南、江苏等地。
蝈蝈为三大鸣虫之首,一只母蝈蝈能繁殖200-450多粒卵。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蝈蝈的饲养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蝈蝈的饲养方式蝈蝈的身体呈扁或圆柱形,触角一般长于身。
翅发达、不发达或消失。
雄性有翅个体在前翅附近有发音器,通过左右两翅摩擦而发音。
蝈蝈具有发达的跳跃式后脚,当遇到危急时,快速弹跳避敌是它们自保的方法。
保护色也是蝈蝈的自卫绝招,由于蝈蝈的体色几乎清一色是绿色或褐色,加上有些外观会拟态树叶或枯叶,因此当它们不鸣叫的时候,天敌很不容易一眼便发现它们的行踪。
蝈蝈别名为聒聒、螽斯和螽斯儿、油子(河南漯河与平顶山交界处,苏北徐州地区),蝈蝈学名为;短翅鸣螽,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鸣螽属,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
蝈蝈为三大鸣虫之首,一只母蝈蝈能繁殖200-450多粒卵。
每粒重14毫克。
蝈蝈分布于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山西、甘肃、陕西、山东、江苏和安徽。
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就有“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之句,而蝈蝈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南宋宰相贾似道著作《促织经》开历代虫经虫谱之先河,为养虫者的经典祖书。
人们饲养蝈蝈对身体起一定的保健作用,为消遣娱乐活动,极大的促进了身心健康。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蝈蝈也是如此!在蝈蝈的名产地山东省新泰市沂蒙山区因该地区不施无公害农药没有污染,又多山区每年春夏季节蝈蝈的产量在全国为最大!而且山东的泰山蝈蝈蝗虫养殖基地的优良蝈蝈居多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内大中城市也非常畅销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兰州/西安等等......蝈蝈的生活习性在野外自然界中,若虫共要蜕6次皮。
蜕皮时头向下,足抓住附着物,头胸蜕裂线先开裂,再是前足、中足、后足、触角及腹部蜕出,历时约65分钟,最后将蜕下的皮吃掉。
冬天在家孵化蝈蝈的方法

冬天在家孵化蝈蝈的方法
冬天在家孵化蝈蝈可能会有些挑战,但是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冬天,室外的温度较低,不太适合蝈蝈的孵化。
因此,我们可以
利用室内的温暖环境来进行孵化。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如玻璃或塑料箱子。
然
后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湿润的纸巾或棉花,以保持一定的湿度。
接
下来,我们需要收集一些蝈蝈的卵或幼虫,这些可以在宠物商店购
买或者在户外捕捉。
将蝈蝈的卵或幼虫放在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如阳光直射的窗台或者暖气旁边。
确保容器内的湿度和温度保持稳定,这对于蝈蝈的孵化和成长非常重要。
在孵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容器内的湿度和卵的状态。
如果发
现卵干燥或者孵化过程中出现异常,可以适当增加湿度或者调整温度。
一般来说,蝈蝈的卵会在2-3周内孵化出幼虫,然后再经过数
个星期逐渐长成成虫。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它们充足的食物和水,
保持容器内的清洁和通风。
通过这样的方法,在冬天在家孵化蝈蝈是完全可行的。
这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昆虫的了解,也能够在寒冷的冬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天气进入冬季,谈蝈蝈是不是有点不合时令?其实今年流行养蝈蝈,越到冬季,蝈蝈越格外珍贵,也格外招人喜欢。
几年前,我们邻居王大爷退休了,他干了一辈子木匠,以前整天听拉锯声,退休后听不见了心里很闷,于是儿子给他买来了蝈蝈。
王大爷高兴了,在他听来,蝈蝈叫得和拉锯声音一样好听,从此王大爷每年都要喂养蝈蝈。
到了冬天,他就将蝈蝈养在葫芦里揣在怀里,晚上睡觉就放在被窝里,真是待蝈蝈如上宾。
不知何时我发现,今年怀里揣蝈蝈葫芦的大有年轻人在,似乎年轻人揣蝈蝈葫芦已成了一种时髦。
怀里揣个蝈蝈葫芦,走到哪里,哪里便有蝈蝈的鸣唱,真有一番道不出来的潇洒和惬意,因此使得今年蝈蝈身份也大涨。
前段时间我到英雄山早市跑过几趟,发现“嫩”蝈蝈最高价能要几十元一只,一般的也要十元左右。
同时,今年的蝈蝈葫芦样式也比以往精致了许多,像雕刻的有圆葫芦样式的,也有半圆透明葫芦式样的,还有锥形的、钻石形的,真是样式繁多,只要你喜欢可以任意选择。
养蝈蝈像养蟋蟀一样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追溯起来可到唐朝,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用葫芦养蝈蝈也有500多年历史了。
据考证,我们山东是养蝈蝈的“正宗”地界,以夏津、济阳、临清、长清等地蝈蝈最为出名。
在早市上,我结识了一位怀揣蝈蝈葫芦悠然散步的老人,他是济南钢铁厂的退休工人,经常来逛早市,对“玩”蝈蝈很有一套呢!他一听让他讲蝈蝈便来了精神,于是对我侃侃而谈,脸上表情也眉飞色舞起来。
他先讲了怎样识别蝈蝈品种,怎样分辨蝈蝈的“老”和“嫩”,怎样喂养,怎样给蝈蝈过冬等等,说得头头是道,可称得上蝈蝈专家了。
老人颇为自得地告诉我,他每年都要去长清逮蝈蝈,他养的蝈蝈一般当年9月一直喂养到来年2月,时间长达半年左右,这对不太会养蝈蝈的人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是了不起呀!
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把要蝈蝈揣在怀里?“蝈蝈怕冷,要放在葫芦里揣在怀里,人体温度正好是它生存的温度。
喂养更是个细致活,每天要喂它些鲜嫩的红萝卜丝,每天晚上还要把“客人”请出葫芦来用茶水泡蝈蝈的脚等……。
”
嗬,听听,这里面的学问还蛮多呢!然后我又问老人家:从我的感觉蝈蝈是怕人的,我在家里养一只蝈蝈一有动静它就不叫了,这是为什么?
老人笑笑说:这是你没有养熟它,蝈蝈生性是怕人的,但你和混熟了它就不怕人了。
我说,那怎么才能和它混熟了?老人回答说:蝈蝈也是有灵性的,很简单,你不能买来往窗前一挂就不管它了,你要多亲近它,要精心喂养它,比如夏天要让它晒太阳,要给它采摘它最爱吃的丝瓜花或南瓜花等,还要多看它,和它说说话等,蝈蝈自然就和你熟了。
要不冬天我们把它揣在怀里它仍然叫得很欢,很有劲,就是这个道理。
我现在知道了,原来人与自然界的生物是相通的,人要懂得生物的生活习性更要懂得它们的行为和无声的语言,无论生物大小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的灵性,要合乎生存法则的。
只有懂得它们善待它们,这样人与所有生物才能和睦相处,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前天,我在早市上又碰到这位老人,他告诉我他今年刚高中毕业的外孙女竟然也揣上了蝈蝈葫芦,说是她是受姥爷的感染也喜欢蝈蝈叫了,一会听不到就闷得上,你说新鲜不新鲜!
青年人如今也怀揣蝈蝈了,我为此找几位青年人聊过,他们诙谐地说:“养蝈蝈可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我们的业余时间也不能老去打扑克、垒长城,总得有点修心养性的爱好吧,这叫自得其乐。
”
瞧,看来济南人养蝈蝈的传统已经为年青人所继承和发展,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蝈蝈“积极热情”的鸣叫,让生活也处处充满着生机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