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本科)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组织培养教学大纲(09137)

组织培养教学大纲(09137)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09137)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代码:09137学分与学时:3学分 54学时(其中理论课1.5学分、24学时;实验课1.5学分、30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生物工程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植物组织培养学》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要求学生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离体快繁技术,植物茎尖脱毒技术,了解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规模化、商业化生产及管理的基本情况。

通过参观、实践使学生了解植物种苗快繁的工厂化生产,掌握组织培养的各项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地进行任何花、草、树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为其它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掌握本技术可以独立从事相关产业的研究工作,如,种苗脱毒等,在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中更能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作用。

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概述(绪论)教学目的: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及应用,重点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和应用,使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重要性。

基本要求:明确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及应用,了解组织培养实验室及实习基地。

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课。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重点:依据和流程)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四、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五、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及基本操作教学目的: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及设备,重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及设备作用及使用方法,使学生认识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及设备。

基本要求:认识各类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及设备,掌握其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灭菌设备、接种设备、培养设备和驯化设备等的工作原理;难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及设备作用及使用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3Z05B 学分:2 周学时:1+2 总学时:51 开课学期:3.1开课学院:海洋学院英文名称:Plant Tissue Culture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升本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植物学网络课程地址:所属基层学术组织:生物与海洋科学系二、课程简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本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现代生物技术课程。

它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并详细介绍植物无性系的快速繁殖、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和人工种子、细胞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

三、教学目标总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为毕业后从事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花卉苗木繁育研究或生产的技术人员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为今后在科研和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查阅文献资料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并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过程与环节。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尊重科学的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追求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应体现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基本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等内容)第一章绪论 2学时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简史、研究内容及展望。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1学时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不定根分化和胚状体形成的原理。

第三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 5学时了解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和仪器,掌握培养基的种类、配制和灭菌的原理和操作过程,掌握外植体表面消毒的方法和原理,掌握外植体接种和培养技术。

27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27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2013级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授课学时:36学分:2总纲课程的性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本课主要向学生传授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设计,培养基制备,灭菌以及各种植物器官、无毒苗、原生质体等的无菌接种及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驯化栽培的基本技能。

课程基本任务: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操作原理和操作规范,并能较比较熟练地操作组织培养的相关技能,最后达到掌握系统的组织培养技术,为未来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工作奠定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课程内容概要: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培养基制备、灭菌以及各种植物器官的无菌接种及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驯化栽培等。

课程教学形式:课程教学形式分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其中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18学时。

课程学时分配:课程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考查成绩由平时表现、作业、提问和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等组成,平时表现考核占10%、实验报告占60%、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30%,考查时间可随堂进行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

考查成绩采用总分百分制或五级制计分方式。

1、平时表现:由学生到课情况决定,缺课一次扣2分,8次不到,取消该课程考核资格。

2、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有原始数据记录、结果正确,在课后整理完成。

3、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在培养基制做、灭菌、接种、培养检查等基本方法中选择1-2个常规的操作技能,分数评定主要依据操作规范程度和污染率及成活结果等来决定。

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植物组织培养》李胜,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7。

参考书:1、《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谭文澄、戴策刚主编,1997年中国林业出版社。

2、《植物组织培养教程》李浚明中国林业出版社3、《植物组织培养手册》颜昌敬,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14、《林花果菜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技术》李云,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65、《花卉组织培养》韦三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86、《组织培养技术》沈海龙,中国林业出版社课程教学内容提要第一章绪论(一)基本要求: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类型,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史,初步掌握组织培养在农业实践上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1106014课程中文名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英文名称: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使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开课学期:第7学期总学时:36+27总学分:3预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课程简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将植物的离体材料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无菌培养,使其生长、分化,进而再生完整植株的无性繁殖技术,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在介绍了组织培养的含义、特点及其意义;组织培养的概念、类型、特点;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规范;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发展趋势及其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培实验室、家庭组培室、组培育苗工厂的组成、设计原则与设计要求;熟练掌握各种培养基的特点与应用;熟练掌握茎尖、茎段、叶及花器官培养消毒灭菌、接种及培养的技术;理解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意义,掌握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常用方法;掌握一些常见植物的组培脱毒与快繁技术的应用。

教材建议《植物组织培养原理与技术》,李胜、李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刘庆昌编著,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标准书号:7-81066-529-4。

《植物组织培养(第三版)》,潘瑞炽编著,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7-5361-2501-1。

《植物组织培养教程》,李浚明编著,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标准书号:7-81066-466-2。

《高等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形态建成及调控》,黄学林编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年,标准书号:7-03-004377-4。

《植物组织培养》,王水琦编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标准书号:978-7-5019-5818-4。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陈耀锋编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标准书号: 978-7-109-11844-7。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176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学时数:12 学分数:0.51.课程类别: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限选的应用生物技术类选修课。

2.教学目的:通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巩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为能胜任中学生物学教学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本大纲共编写实验内容包括6个实验,18学时,其中必做实验2个,6学时,选做实验4个,12学时。

根据教学计划,本实验课程共计12学时,除开设2个必做实验,6学时外,应根据情况选做实验2个,共计6学时。

实验学时安排实验一 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与保存重点难点:重点: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与保存。

难点: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教学要求:通过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和保存,掌握配制与保存培养基母液的基本技能。

实验内容: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与保存。

实验二 MS固体培养基的配制重点难点:重点:MS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教学要求:通过MS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技能。

实验内容:MS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实验三胡萝卜离体根培养重点难点:重点:胡萝卜离体根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诱导愈伤组织的基本技术。

难点:愈伤组织的诱导。

教学要求:学习胡萝卜离体根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和掌握诱导愈伤组织的基本技术。

实验内容:取材、消毒灭菌;愈伤组织培养。

实验四百合鳞茎培养重点难点:重点:百合鳞茎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教学要求:学习和掌握百合鳞茎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实验内容:外植体的消毒、接种和培养;培养基的选用;试管苗的诱导。

实验五大蒜叶片培养重点难点:重点:大蒜叶片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教学要求:学习和掌握大蒜叶片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为大蒜茎尖培养奠定基础。

实验内容:取材;愈伤组织培养;分化培养。

实验六菊花的茎尖培养重点难点:重点:菊花茎尖切割及诱导、增殖培养技术。

难点:茎尖切割技术。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菊花外植体表面消毒技术及茎尖切割及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大纲(2004级食用菌与蔬菜专业适用)生物工程与农业经济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9月说明本大纲是根据2004级三年制食用菌与蔬菜专业教学计划而制订的。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实训课程是食用菌与蔬菜专业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进行培养的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植物的优良品种快速繁殖,脱毒苗木生产、缩短育种进程、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具有其它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植物组培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为进一步开展组培实训及从事组织培养工作奠定基础。

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要求、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适应本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本大纲以2003年的教学大纲为蓝本,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调整。

2、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重点是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和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

并紧紧围绕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着眼于培养学生应职岗位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学实验能力、技术推广与市场开拓能力和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经营与组织管理能力。

3、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本大纲将教学内容分为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两个模块。

实验教学结合理论讲授,在第三学期开设,共22学时。

实训教学在第三、四学期开设,每学期为期一周。

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下表:(一)、实验教学时数分配表(二)、实训教学安排4、考核办法根据学生的实验实训操作、实验报告记载情况及结果来衡量学生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

5、执行本大纲时应注意的事项1)、注意对实验原理的讲解,真正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原理。

2)、实验过程要认真设计,精讲多练,注意关鍵技术环节的把握。

组织培养(实践)教学大纲

组织培养(实践)教学大纲

《植物组织培养》实践(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组织培养计划总学时:72 实践学时:36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微生物技术及应用、园林、园艺制订人:园林园艺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组林蓉制订时间:2007年3月31日审定时间:年月日修订时间及次数:年月日第次修订修订人:一、实践任务及要求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的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重点是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和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

并紧紧围绕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着眼于培养学生应职岗位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学实验能力、技术推广与市场开拓能力和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经营与组织管理能力。

本课程的实验实训方式是改变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以综合性职业技能项目为载体,减少验证性实验,加大职业技能训练,实行单独考核,把实验实训落到实处。

二、实践内容、目的要求和实施方式(一)观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和组培工厂化生产的录象带或课件1、目的和要求(1)初步掌握组织培养在生产上的应用;(2)了解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

2、实验内容(1)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步骤:外植体的选择;消毒灭菌;初代培养;继代培养;驯化;移栽等。

(2)外植体的选择应当注意的问题。

3、实践方式先讲解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上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观看几种植物的组培快繁的教学光碟,让他们对整个组织培养过程有大概的了解以利于以后的教学。

(二)对所观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和组培工厂化生产的录象带或课件进行讨论1、目的和要求(1)让学生在回顾上次内容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2)掌握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和常用仪器设备以及他们的用途。

(3)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构建以及对小型工厂的设计。

2、实验内容(1)实验室的设计。

(2)常用仪器设备和器皿用具及其用途。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大纲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组织培养技术的实验室设计,培养基制备,灭菌和培养驯化基本技能,以及各种器官的接种培养,无毒苗接种培养,原生质体的接种培养,及草本花卉接种培养,水果植物的接种培养和经济类作物的接种培养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操作原理和操作规范,并能较比较熟练地操作组织培养的相关技能,最后达到掌握系统的组织培养技术,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作用及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基本操作技术和主要培养类型,掌握现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般操作程序和自主研究的工作方法。

本课程遵循“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先进,反映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新近发展状况,把最新的进展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改变以往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独立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有限的学时中向学生介绍较为丰富、实用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并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实验机会,为学生在今后的科研和工作岗位熟练运用这项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2.植物组织器官培养3.茎尖分生组织培养4.单倍体细胞培养5.植物离体繁殖技术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 理论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绪论第一节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发展概况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3.国内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状况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科研生产中的应用1.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2.在植物脱毒和离体快繁上的应用3.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上的应用4.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上的应用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细胞的全能性和植物再生性特点和愈伤组织的发生和形态建成培养基成分的特点;难点是掌握细胞的全能性和植物再生性产生的原理和愈伤组织的发生和形态建成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大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
(本科)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名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选修
适用专业:园林、园艺
实验总学时:24 学分数:1.5
教材:王蒂主编《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第1版参考书目:
《植物组织培养教程》李俊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杨增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谭文澄中国林业出版社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技术》李世承主编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
该课程是研究园林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术,掌握重要园林植物快速繁殖的原理,为进行园林植物的规模化生产及进一步的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培养基的配制,了解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掌握配制方法,了解高压灭菌的原理与操作技术。

通过对常见园艺植物初代、继代培养、生根培养与炼苗移栽实验,熟练掌握实验室的无菌操作技术,加深对园艺植物快速繁殖的基本过程和技术了解。

通过实验,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了解细胞分化与器官形成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