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原理(1)
1 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

1 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
(1)规模经济原理:是指随着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每单位载重量运输成本下降的原理。
(2)距离经济原理:也称递远递减原理,是指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2 运输:是指人或物借助运输工具和运输基础设施在空间产生的位置移动。
3 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1)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是运输(2)实施物流合理化的关键是运输(3)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4 运输的发展趋势(1)运输的集约化:依靠提高科技水平,增加运输业的科技含量,加强科学管理和建立合理的运输体制,通过提高运输效益来达到运输发展(2)运输的标准化:指以交通运输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的技术标准、各类作业标准和信息标准,并形成与物流其他环节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3)运输的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交通运输大系统的目标(4)运输的智能化: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运用于整个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将道路使用者、交通管理者、汽车、道路及其相关的服务部门有机地联结起来,使交通运输的运行功能进入智能化阶段(5)运输的绿色化:指在运输过程中抑制运输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运输环境5 运输的基本方式;6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技术特征7 多式联运:是指联运经营人根据单一的联运合同,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张单证、一次保险,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负责将货物从指定地运至交付地的运输。
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海陆联运、陆桥联运和海空联运。
优点8 运输节点功能:衔接功能;信息功能;管理功能。
运输节点类型:转运型节点、储存型节点和流通型节点9 运输合理化的概念,运输合理化的意义是(1)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运输工具的装载能力和环境资源,提高运输效率(2)可以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环节(3)可以充分发挥运输工具的效能,节约运力和劳动力。
物流管理工作原理

物流管理工作原理在现代商业运作中,物流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流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协调,确保产品在供应链中的流动,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物流管理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运营中的应用。
一、概述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流程从起始点至终点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它包括物流规划、物料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多个方面。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货物的高效运输和准时交付,同时尽量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二、物流管理的原理1. 集中调度原理物流管理通过集中调度的方式,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和管理。
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和调度物流资源,确保物流运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合理安排和调度,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
2. 信息化管理原理物流管理依赖于准确、及时的信息交流和管理。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物流运作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运输计划,提高运营效率。
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实现物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并优化物流网络和流程。
3. 节约成本原理物流管理致力于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的运输计划和路径选择,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通过优化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可以降低仓储成本和风险。
同时,物流管理还可以通过协同作业和资源共享,实现节约成本的效果。
4. 风险管理原理物流管理需要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如天气、交通、供应链中断等。
通过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措施,可以减少风险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例如,建立备用供应商和备用运输线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保证物流运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物流管理的应用1. 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在供应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通过物流管理,可以确保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实现从供应商到客户的高效运作。
物流管理可以通过合理的运输计划和库存控制,降低供应链运作的风险,并提供准时交付的保证。
2.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布局和操作流程的优化,可以提高仓库的存储能力和出库效率。
1. 物流的原理

1. 物流的原理
物流是指将物品从生产者传递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物流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订单管理:物流的开始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成订单。
订单管理包括订单的接收、处理、分配等步骤,确保订单信息准确无误。
2. 仓储管理:物流需要有合适的仓储设施来存放商品。
仓储管理包括仓库的选址、设备的配置、存储规划等,以确保商品能够安全、有效地存放。
3. 运输管理:物流中的重要环节是商品的运输。
运输管理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路线规划、运输工具的调度等,以确保商品能够按时到达目的地。
4. 库存管理:物流需要合理管理商品的库存水平。
库存管理包括库存预测、安全库存的设定、库存周转率的控制等,以确保库存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不过度积压。
5. 信息管理:物流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地传递各种信息。
信息管理包括订单信息的传递、库存信息的跟踪、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控等,以确保各个环节的信息畅通无阻。
综上所述,物流的原理是通过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库存管理和信息
管理等多个环节,将商品从生产者传递到消费者的过程中,实现高效、安全、准时的物流运作。
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仓储管理系统(Logistics and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LWMS)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工具。
LWMS不仅可以促进物流运输的流程优化,还能够提高仓储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本文将结合中国物流市场的实际情况,从LWMS的定义和构成、经典框架、职能和应用实践等方面,详细介绍LWMS的工作原理。
一、LWMS的定义及构成LWMS是指一套完整的物流仓储管理软件,它能够将物流运输和仓储管理两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全局性的优化目的。
LWMS通常由采购、仓库、销售等不同模块构成。
具体来说,它的核心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采购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采购员向供应商下订单、采购进货、退货等管理。
2. 仓库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仓库入库、出库、库存盘点、移库等管理。
3. 销售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销售员的销售订单管理,包括销售出库、退货等操作。
4. 物流配送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运输计划、配送路线、车辆管理、运输跟踪等操作。
二、LWMS的经典框架LWMS通常具有如下几个典型的框架:1. 后台管理框架:该框架是LWMS的最基本架构,为用户提供了系统管理、权限管理、数据管理等功能。
2. 物流管理框架:该框架基于物流需求,根据订单信息、发货人信息、收货人信息、货物信息等对路线进行分析和优化,以实现最优化的路线规划。
3. 仓储管理框架:该框架基于仓库内订单信息对库存情况进行管理与控制,在此基础上组织包括入库、出库、移库等在内的仓库流程。
4. 配送管理框架:该框架根据物流运输需求,提供订单调度、车辆调度、线路规划等功能,以实现配送管理的全流程控制。
三、LWMS的职能分析从LWMS的职能分析来看,它主要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订单管理:实时监测订单信息,便于进行进销存管理,以提供库存、逾期、失利和资金流等方面的报表。
2. 仓库管理:通过逾期、定期盘点和库位管理,保证仓库存货的安全、有效和准确地存入和取出。
物流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物流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原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物流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流管理将物流活动与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和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管理是对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全过程,它涉及到用户、公司、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种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管理模式。
物流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1.物流成本最小化原理物流成本最小化是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通过精细的物流规划和运作,尽可能地降低物流成本,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等。
物流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优化物流流程、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等方式来降低物流成本。
2.物流服务质量最大化原理物流服务质量是评价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企业通过物流活动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物流服务质量包括交货时间、货物损耗率、准确度、快捷度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物流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物流资源充分利用原理物流管理人员需要合理配置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物流设备、仓库和人员等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和生产率,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合理的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物流管理人员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效率,降低设备损坏和故障率。
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培训,物流管理人员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
4.物流信息化管理原则物流信息化管理是物流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利用信息技术来集成和管理物流信息,以实现物流流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物流信息化管理包括物流信息采集、信息储存、信息处理和信息使用等多个方面。
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

汉语中的物流
“物流”,按照如今中国学者通行之说,在汉语中是外来的。
1978年11月14日至12月9日,中国物资工作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期
间,了解到日本的物流情况;在考察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物流”
一词。
汉语中的“物流”一词,是由“物”和“流”这两个字所组
成的。诚然,这两个汉字,当各相分立时自有其义,但当互联在
掌握物流活动的性质;物流管理的概念与内容;物 流管理的原则与目标。
2020年2月5日
物流管理概论
7
Agenda
物流的概念与功能 现代物流的特征与发展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 现代物流理念
2020年2月5日
物流管理概论
8
提货
现代物流图解
商品进入 企业仓库
运输 上托盘 包装
生产 原材料
1956年,日本派往美国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在 美考察中,发现了美国人讲的“Physical Distribution”涉及大量的流通技术;回国后对 “Physical Distribution”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译成日 语“物の流”(汉语意思:物之流)。
1965年,日本学者又将“物の流”进一步简化为“物 流”。
成了流水作业线。 为生产领域中的这种物 流方式的变革开创了其
新的历史。
第一次飞跃
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在 军队中采用了托
盘、 叉车的后勤军事 系统,这个系统贯穿了
军事物资从单元组合 (集装)的装卸活动开
始,高效连贯地搬 运、 运输、储存、再 运输搬运。有效地支撑 了庞大的战争机器。
第二次飞跃
在物流领域里面出现 了广泛配送方式、 流 通加工方式以及更进 一步的"准时供应系统 "、"即时供应系统"、 "零库存系统"等, 这 些新的物流方面的服 务系统都成功地使企 业获得更长远的战略
物流管理的原理与应用

物流管理的原理与应用一、引言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商品的生产、运输、仓储和销售等方面。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协调,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低成本和高质量。
本文将探讨物流管理的原理和应用,并分析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二、物流管理的原理1. 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控制物流成本。
通过合理的运输路线规划、仓储设备的优化配置以及供应链的整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管理中的信息化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用,企业可以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3. 合理的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避免库存过剩或不足的问题,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并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作。
4.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与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的紧密合作,企业可以实现物流活动的协调和优化,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三、物流管理的应用1.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货物的储存、配送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仓储设备和流程的规划,企业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快速出入库和准确的库存管理,提高仓储效率和服务质量。
2.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和配送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运输路线规划、运输工具的选择以及运输过程的监控,企业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及时、安全和高效的运输,提高物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3. 订单管理订单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涉及到订单的接收、处理和跟踪等方面。
通过建立完善的订单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对订单的快速处理和准确跟踪,提高订单处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4. 供应链协调供应链协调是物流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与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的紧密合作和协调。
物流相关原理知识点总结

物流相关原理知识点总结一、物流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 物流的概念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组织和调动各种物质、信息和资金,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按照客户的要求,将产品从生产地送达用户手中的一种综合性的活动。
物流是将生产和需求环节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包括物流信息化、物流市场化、物流社会化和物流网络化几个方面。
2. 物流的发展历程物流起源于古代的交通运输和贸易活动,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物流也经历了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物流主要是以货物贸易和仓储活动为主;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物流逐渐将目光转向运输管理和信息管理;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进入了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阶段。
二、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1. 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运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及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的一种管理活动。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组织和高效的运作,实现产品的快速交付、成本的降低和服务品质的提高。
2.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1)服务原则:物流管理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实现客户满意。
(2)成本原则:物流管理以降低成本为目的,通过优化运作,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实现成本的最优化。
(3)速度原则:物流管理以快速交付为目标,通过加强物流运作和信息流动,缩短交付周期,提高交付速度。
(4)安全原则:物流管理注重安全生产,保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降低货损风险。
三、物流的运作模式1. 传统物流模式传统物流模式是指逐级制造商到批发商、零售商再到终端顾客的直接供应链模式。
这种模式下,货物流通的路径相对单一,信息流通较为闭塞,流通效率不高。
2. 现代物流模式现代物流模式是指通过优化供应链,实现生产、流通、销售和服务的有效协调和整合。
这种模式下,不同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物资流通得到加强,流通链条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2
物流管理原理(1)
農學公司:三位一體,產銷分離
1979年創立 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
共同倉儲功能 理貨功能 配運功能 物流中心的四大特色 萬分之四以下的失誤率 讓缺書率降到最低 有效提高時效 大幅降低成本
物流管理原理(1)
包裝的範疇
包裝的意義 包裝的功能 包裝的類型 包裝的重要性
自助式的展售方式 顧客需求型態的改變 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可觀的銷售機會和利潤
物流管理原理(1)
包裝成本
包裝發展成本 包裝材料成本 包裝生產成本 其他
物流管理原理(1)
包裝材料形成與破損率的關係
物流管理原理(1)
破損成本、勞工及 其他成本破損率之關係
物流管理原理(1)
包裝決策
包裝之相關決策 包裝的設計與開發
物流管理原理(1)
經濟性 保護性 適應性 方便性 視覺性 創造性 社會性
包裝的評估
物流管理原理(1)
包裝的社會性
包裝的社會問題 過度包裝問題 包裝訊息的可信度 包裝廢棄物之處理 包裝的資源問題 包裝的安全性問題
包裝的法律層面 包裝的道德層面
物流管理原理(1)
配銷通路的涵義
創造差異 刺激顧客購買慾 標示功能 易於辨識 社會功能
物流管理原理(1)
包裝的類型
依規格(或層次)分類 個裝 內裝 外裝
依主要功能分類 商業包裝(Commerical Packaging) 工業包裝(Industrial Packaging)
物流管理原理(1)
包裝的重要性
是現代商品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銷售包裝(Sales Package)日受重視
選擇包裝應考量之因素 包裝設計程序 包裝的評估 包裝的社會性
物流管理原理(1)
包裝之相關決策
應具備的功能 款式與外形 材料 技術 名稱 圖案
物流管理原理(1)
選擇包裝應考量之因素
產品特性 財務與成本 生態環境與資源 消費者行為與行銷策略 儲藏與運輸方法 政府管制
物流管理原理(1)
FIRO人際互動基本需求理論
物流管理原理(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2
物流管理原理(1)
物流管理原理(1)
配銷通路類型
物流管理原理(1)
產業產品的配銷通路
物流管理原理(1)
物流管理原理(1)
配銷通路之管理決策
通路結構問題 通路成員管理 市場展露度管理 立地管理(區位選擇) 業務管理 據點管理 商品管理 資訊管理 風險管理
物流管理原理(1)
通路結構問題
企業目標 組織的特性 商品特性 顧客特性 產品生命週期
物流管理原理(1)
各階段之配銷通路策略
物流管理原理(1)
市場展露度管理
密集式配銷 所有合適的批發商與零售商
選擇式配銷 選擇較佳的中間商
獨家配銷 選擇式配銷的特例
物流管理原理(1)
立地管理的原則
衡量可用資源、確立經營目標 擬定立地開發之評估準則 劃定商圈 進行商圈調查
物流管理原理(1)
物流管理原理(1)
包裝的意義
係指有關產品容器或包裹的設計及生產等 作業
「包裝」是推銷員、是廣告媒體、是商標、 是差別化的手段、是銷售策略、是保護產 品的手段、是產品資訊的提供者、是一種 搬運工具、是一種印象、並能予人方便
物流管理原理(1)
包裝之定義示意圖
物流管理原理運與使用 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或減少產品浪費 促銷功能
配銷通路的意義(Distribution Channel) 令某商品(或服務)順暢流向使用者的途
程 商品(或服務)由生產者到最終使用者或
消費者之物流途程中,參與配送或流 通 作業的各個公司或個人 配銷通路的組織 通路革命
物流管理原理(1)
流通革命-簡化效用
物流管理原理(1)
配銷通路的組織
消費產品的配銷通路 產業產品的配銷通路 多重配銷通路(Dual Distribution) 反向配銷通路(Reverse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