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三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二)》优质课教学设计_2

合集下载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二)》公开课教案_14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二)》公开课教案_14

《比一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比数和排数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比一比“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爬山吗?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名山大川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下面,老师就要带你们去看看,你们能不能认出它们是哪座山呢?(播放黄山、香山、泰山、华山的风光片并介绍,引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之情)。

师:这是安徽的黄山,它的标志性景观—迎客松。

北京的香山,秋天红叶似火。

山东的泰山,巍峨雄奇。

陕西的华山,以险峻著称。

这是我国的四座名山。

二、探究新知:师:那它们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呢?请听老师提示。

黄山的海拔(由1个千、8个百、6个十和5个一组成)香山的海拔(比500多75)泰山的海拔(千位上是1,百位上是5,十位和个位都是3)华山的海拔(比2000多155)生根据信息说出四座山的海拔分别是1865米、575米、1533米、2155米。

1、四位数与三位数比较。

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谁最矮?生指出575米的香山最矮,请生说想法。

生1:香山低于1000米,其他都高于1000米;生2:四位数比三位数大;师追问:数位多的数就一定比数位少的数大吗?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生举例。

师小结: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数位多的数一定比数位少的数大。

2、四位数与四位数比较。

师:那剩下的三个都是什么数呢?生:都是四位数。

师:针对这三个四位数,书上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谁最高?我们已经知道了四位数比三位数大,可这三个数都是四位数,该怎么比呢?这个问题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生各抒己见。

生:看他们最前面的数字,谁的大就谁大。

师小结:那就是比他们的最高位,最高位大的这个数就大,现在2比1大,还用再往下比较其他的数字吗?也就是说:数位相同时,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数一数2》教案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数一数2》教案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数一数2》教案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数
一数2》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数万以内的数。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大的数是大量存在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识引入新课,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计数器
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从计数器上拨数,从八千九百到一万
2、第23页练一练第二、三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四题
板书设计:
一数(二)
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就是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二)》公开课教案0(20210110180253)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二)》公开课教案0(20210110180253)

数一数〔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数数。

2、通过操作具体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促进学生数感的开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

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和万以内数位顺序表。

资源: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最大的四位数是几?
学生答复,并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

想一想;再添上1个珠是多少?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数一数〔二〕,认识更大的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方块大图
想一想:有多少个呢?学生说一说。

数一数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3〕小结:“万〞是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4〕通过刚刚数数,你学到了什么?
2、数一数
〔1〕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
〔2〕学生尝试数,并交流自己的数法。

3、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大数?
三、稳固练习
练习题1--4题
四、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五、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数一数〔二〕
个一千是一万
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后一个数是一万。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二)》公开课教案_11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二)》公开课教案_11

《数一数(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二节《数一数(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千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通过对计数器上的9999,提出“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问题,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

接着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并了解“万”与“千”的关系,对大数产生具体的感受。

最后,通过说一说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并感受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把认识数的范围从千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

首先通过让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实际感受万的大小,知道了“千”与“万”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产生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千以内数的基础,学起来比较轻松,但由于学生平时接触大数的机会不多,生活经验也不够丰富,所以在“万”这样的大数的具体认识和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大数的产生,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拨一拨、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养成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技术单位“万”,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已学的数:1000交流:这个数你们还记得吗?关于1000你有哪些认识?2.说一说比1000大的数。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比1000大的数。

板书:数一数(二)。

【设计意图:在简单的复习中,将读数、位数、数位、大小等知识点于师生谈话中激活。

】二、展开新课1.认识10000以内的数(1)利用创设情境动物运动会引出四位数交流数的读法、写法、摆法及组成。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第3课时 数一数(二)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第3课时 数一数(二)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3课时数一数(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生活中的大数》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复习数一数(一)中的内容,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顺序,并能正确读写10000以内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100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和顺序,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一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读写10000以内的数,尤其是中间有0的数。

2. 理解数的组成和顺序,能够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数卡、计数器、实物模型等。

2. 学具: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数一数(一)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数的读写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引导学生观察10000以内的数,发现其组成和顺序的特点,教授读写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数一数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的读写方法和组成顺序,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板书设计:1.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3课时数一数(二)2. 内容:数的读写方法、数的组成和顺序、数一数活动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数的读写方法和组成顺序。

2. 提高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拓展题: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大数,记录下来,并尝试进行读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难点是否突破。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第3课时 数一数(二)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第3课时 数一数(二)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3课时数一数(二)(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2.让学生学会用公式“干次十”算大数;3.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用公式“干次十”算大数;2.教学难点:用公式“干次十”算大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包装盒上的数字和一个数字拼图让学生回想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什么是大数?大数应该怎么念和写?2. 讲解新课1.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首先,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一些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例如:•8,八;•12,十二;•20,二十;•33,三十三;•100,一百。

然后,让学生看课本页码上的数字,搭配图片猜测数字的读法和写法,纠正错误的读法和写法。

最后,通过快速读出一些自然数来检查学生对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情况。

2.用公式“干次十”算大数首先,回忆一下什么是大数和小数。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看一些商品价格和包装上的数字,分析出比价和数量等信息,最后算出总价或总量,并口头把答案呈现出来,再让学生举手报数。

接着,讲解用公式“干次十”算大数的方法,例如:例如,98可以写作“9干8(个)”,36可以写作“3干6(个)”,940可以写作“9干40(个)”。

通过示例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用公式“干次十”算大数的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例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最后,让学生口算一些大数,例如:89+21、76+23、667+333、2000+3000等,检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口算能力。

3. 练习巩固1.让学生看看课本第42页,找出其中有大数的口算题目并在本子上完成。

2.让学生口算:134+19、246+35、357+24、8000+2000、8740+1560。

3.让学生在本子上完成课后练习第16页,第17页上的题目。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教学,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够用公式“干次十”算大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三生活中的大数第2节数一数(二)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三生活中的大数第2节数一数(二)教案北师大版

第2节数一数(二)教材第22~23页的内容。

1.认识计数单位“万”,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学会用万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2.借助计数器,数方块等活动,交流探究新的计数单位“万”,理解个、十、百、千、万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3.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感受数数的乐趣,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准确地数出万以内的数。

难点:认识计数单位“万”,了解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课件(教材主题图)、计数器、小方块若干。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一)》,认识了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千”,这节课让我们继续遨游在大数的王国,一起来学习《数一数(二)》,看这节课又能让我们认识哪位朋友。

(一)拨一拨师: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计数器,来玩个游戏好不好?(好)游戏的名字叫做:我说你拨。

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那么游戏开始。

9+1,99+1,999+1。

生练习拨珠子。

师:这里的“9”表示什么,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生:9表示9个1,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9加1就是10,代表十个一,个位上已经满十,需向前一位进一,代表一个十。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计数器上拨动数字,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时刻不忘“满十进一”。

师:老师也想拨出一个数字,(拨出9999)这个数读作“九千九百九十九”,你能说说它每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吗?预设:生:个位上的9表示9个一,十位上的9表示9个十,百位上的9表示9个百,千位上的9表示9个千。

师:说得真好,那么你能拨出比它大的数吗?生:如果再添一个珠子就比它大了。

师:那么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呢?(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师:请同学们一起动手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生动手拨动计数器。

师生共同小结:在计数器上个位上拨出9个珠子代表9个一,十位上拨出9个珠子代表九个十,百位上拨出9个珠子代表9个百,千位上拨出9个珠子代表9个千,个位上再加1个珠子应该满十进一,向十位进一,个位上的珠子退回到0,十位上再加一个珠子也达到了满十进一再向百位进一,十位退回到0,以此类推,百位如此,千位上的珠子也达到了满十进一应该向万位进一,千位上的珠子退回到0。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N003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N003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
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
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
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
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有具体感受。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
教学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大数的教学设计
1、课前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大数?
2、学具:豆豆
3、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点、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难点: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兴趣点:大数贴近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
作业要求①基本要求: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②较高要求:准确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
③个性探究: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1、谈话:理解图中的地点吗?你喜欢这所学校吗?为什么呀?那你对这个美丽可爱的学校了解多少呢?知道吗?例如:共有多少名老师?占地面积多大?……
今天老师就先做一次解说员!(课件显示)听了刚才的介绍,你有什么发现吗?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想看吗?(显示:四幅图)读了这些说明,你有什么感受?把收集的资料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再说给大家听!(指名上台说,并即时评价)
2、揭示课题: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大数!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和探讨《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出发,选择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校园引入新课,使孩子对数学有着更多的亲切感,以学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为引线,先展示老师提供的资料,再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

)(二)、理解计数单位
1、数豆子(建立个、十、百的单位概念)
先数10个:你是怎么数的(板书:一个一个地数(个)
十个一是10(十))
老师想收集100个豆子,谁能帮我想想,我能够怎么做?(重在引导学生只要从十位同学每个人收集十个,就有100个了,而不必去数100。


2、数正方体
(1)老师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正方体!(出示积木图)一共有多少个小积木呢?这么多怎么数啊?(同桌说一说)
(2)汇报数的过程
(3)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齐读)(4)感受生活实际
显示100页的书;大约一千名学生的学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对一千和一万这两个数的大小有了一个明确的理解,不但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更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3、教师指出:一、十、百、千、万叫做计数单位。

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是十进关系。

4、补充数位顺序表: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设计意图:先让孩子充分观察、估一估,再引导孩子在小组里充分讨论交流并总结数法。

在些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实行合作数数,由抽象到具体,突破重难点,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三)、作业实践
1、说一说:
四位小朋友心里各想了一个数字,并把它用积木堆出来了,同学们能猜出是多少吗?(课件说一说)
2、我会填: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653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2300是由( )个千和( )个百组成的;
3、我会估:“十、百、千、万|”填哪个单位合适?
4、我会涂。

(设计意图:通过我说你摆,巩固对数位顺序的理解,同时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水平;我会填,进一步巩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和数位的排列顺序;我会估,协助孩子灵活掌握“十、百、千、万”在生活中的使用;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课后拓展:
1、国情教育——(课件显示)中国骄傲的大数
中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
人口数量:13亿,世界第一;
淡水资源:28000亿立方米,世界第四;
2、环保教育——(课件显示)惊人的大数
世界现在有11亿人缺水,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
造成5万多亿吨水被污染…………
3、看到这些数据,你想说点儿什么呢?(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爱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中国骄傲的大数和惊人的大数的鲜明对比,抓住时机适时对孩子实行国情和环保的思想教育,把教学自然拓展到课后。


(五)、谈一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后反思】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本节课上我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老师在尊重教材的同时,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了解校园”这个主题情境,让丰富有趣的信息资源,给学生探究发现新知,提供广阔的天地。

2、强化“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实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生活实例,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设计一系列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地进午观察、猜测、动手操作、推理与交流。

如通过“估计大正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体会一千页书的厚度、猜学校人数、观看天安门国庆场景感受大数、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搜集到的大数”等情景串的教学,协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实际含义,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
础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体验了理解大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培养与提升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和水平。

3、学科整合,课后拓展
在教学活动的最后,我设计了让孩子通过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领土面积、淡水资源等这些让我们值得骄傲的大数后,马上让孩子继续了解生活中白色垃圾等这些惊人的大数,适时实行国情和环保的思想教育,实行课后拓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